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一、概述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
基因工程技术,又称为遗传工程技术或基因操作技术,它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的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旨在通过改良生物、治理污染、修复生态等方式,为环境保护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在环境保护领域,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生物修复、生物监测等方面。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具有高效降解污染物能力的微生物,从而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率。
同时,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如土壤、水体等,帮助恢复生态平衡。
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环境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例如,基因改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基因污染问题、以及伦理道德问题等。
在推动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价值。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的研究和防范,以确保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安全、有效和可持续应用。
1. 简要介绍基因工程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基因工程技术,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其核心概念在于通过人工干预和操作生物体的基因组,从而创造出新的生物体或改变已有生物体的性状。
这一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的深入,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基因突变研究。
基因工程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一、引言基因工程是一种将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调整的技术,它可以通过人工操作使得生物体产生特定的性状或者功能。
在环境领域中,基因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因工程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二、基因工程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1. 污染物降解污染物降解是指通过微生物菌株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解和转化,从而达到减轻污染负荷的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微生物进行改造,使其具有更强的降解能力。
例如,科学家们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细菌——酚降解菌,该菌株能够高效地分解含苯酚类有机污染物。
2. 植物修复植物修复是指通过植物吸收、转运和代谢有害化合物来减轻土壤和水体污染。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植物自身代谢途径,增强植物对有害物质的吸收和降解能力。
例如,科学家们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一种叫做MT2A的金属螯合蛋白引入拟南芥中,使其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蓄积重金属。
三、基因工程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1. 物种保护物种保护是指通过采取措施保护濒危或者稀有的动植物种群。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这些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和繁殖。
例如,科学家们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病毒——病毒载体,该载体可以将人类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导入到野生动物体内,从而实现对野生动物的免疫接种。
2.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通过改善或者恢复自然环境来减轻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损害。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微生物、植物等生命体系自身特性,从而促进自然环境的恢复。
例如,科学家们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细菌——硝酸盐还原菌,该菌株能够有效地降解水体中的硝酸盐,从而减轻水体污染。
四、基因工程在资源利用中的应用1. 能源生产能源生产是指通过生物体代谢产生的化学能量来进行能源转换和利用。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微生物等生命体系自身代谢途径,从而促进能源的生产和利用。
例如,科学家们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一种叫做光合作用酶PSI的蛋白引入到细菌中,使其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氢气。
生物学在环境保护中的新技术

生物学在环境保护中的新技术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生物学科学家不断努力开发新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讨论生物学在环境保护中的新技术及其作用。
一、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吸收、转化或稳定污染物的方法。
植物具有吸收污染物、增加土壤稳定性和提供生境的能力。
例如,水生植物如芦苇和莎草可以吸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净化水体。
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可以用于处理污染土壤和水体。
二、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通过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来改善其性状或功能的技术手段。
在环境保护中,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被应用于改良植物和微生物,以提高它们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比如,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细菌,可以使其产生特定的酶,进而降解有机物污染物。
三、生物降解技术生物降解技术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通过培养、研究和筛选特殊的微生物,可以获得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种。
这些菌种可以利用有机物作为能源和营养源,并将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生物降解技术具有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废水和废弃物的处理。
四、生物吸附技术生物吸附技术是通过微生物或其他生物体吸附污染物的方法。
生物吸附材料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经改良的。
生物吸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气体净化和重金属去除等领域。
它具有高效、经济、易操作和可再生的特点。
五、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利用生物材料对环境中的化学或生物学变化做出反应,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的技术。
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环境污染物的浓度、种类和来源。
此外,生物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污染物和病原体等。
六、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是利用高通量技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和蛋白质表达情况的方法。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以及生物体对污染物的响应机制。
通过对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体的适应性和响应机制,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是一项涉及改变生物体基因组的技术,通过对基因的定向操作来改良生物体的性状和功能。
在环境保护领域,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潜力巨大。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阐述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治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基因工程通过改造微生物遗传物质,可以使其具有更强的分解污染物能力。
比如,科学家通过将土壤细菌中的降解基因进行改良,提高了细菌对重金属离子的降解效果。
同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加强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减少其对地下水的渗透,从而保护地下水资源。
二、基因工程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
基因工程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作物中的抗虫性基因,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农田周围的生态环境。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用于保护濒危物种,通过改变它们的生殖方式,并增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其存活率。
三、基因工程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传统农业生产中,为了保证作物产量和质量,不可避免地使用大量化学农药。
然而,这些农药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了污染。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转基因植物的种植来减少农药的使用。
例如,一些转基因作物具有抗虫性基因,可以抵抗一些常见的害虫,从而减少农药喷洒次数和用量。
四、基因工程改善水质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保护水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基因工程可以有效改善水质。
例如,通过改变水中微生物的基因组,可以提高其对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
同时,基因工程还可利用植物的吸附能力,通过转基因植物的种植来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五、基因工程保护生态平衡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保护生态平衡。
例如,通过修饰某些入侵物种的基因,可以控制其繁殖能力,从而减少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此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改变植物和动物的生长速度和繁殖周期,实现生物种群的平衡。
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技术,通过改变或插入生物体的基因来实现对遗传特征的控制和调节。
在环境保护领域,基因工程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探讨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基因工程可以通过改良作物基因,使其获得更好的抗虫、抗病能力,以减少或消除对农药的依赖。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研发出抗虫作物,可以减少农民对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改良作物的耐旱、耐盐性能,使其适应更恶劣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对土地的开垦,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二、基因工程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其他生物控制害虫或病害的方法。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帮助改良这些生物,使其具有更强的防治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改良昆虫的基因,使其在植物受到害虫侵害时产生特殊的化合物,如杀虫素,从而起到防治害虫的作用。
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使用,还避免了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
三、基因工程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环境修复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手段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水体或空气等环境。
基因工程可以通过改良微生物的基因,使其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生存,并分解有毒污染物质。
例如,一些基因工程菌株可以通过引入特定的基因,降解油污或有机废弃物,帮助净化受到污染的环境。
这种方法在清除石油泄漏、处理有机废弃物等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
四、基因工程在物种保护中的应用基因工程可以帮助保护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收集并保存濒危物种的基因样本,进行体外培养或体内移植等技术手段,可以保护和扩大濒危物种的基因库。
这些基因样本可以在需要时进行繁殖或恢复,以保持物种的数量和遗传多样性。
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但也需要注意其潜在风险和伦理问题。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需要严格的监管和审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行性,避免可能的负面影响。
基因工程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基因工程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基因工程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基因工程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的定义、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
一、基因工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基因工程是指通过人为的手段将DNA片段从一个生物体中剪切下来,然后将其插入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改变目标生物体的基因组成。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然后利用DNA连接酶将目标DNA片段与载体DNA连接起来,最后将重组的DNA导入宿主细胞。
二、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1. 转基因作物的培育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可以向作物中导入耐虫、耐病、耐旱等基因,使作物具有更好的抗逆性和产量。
例如,转基因水稻通过导入耐盐基因,可以在盐碱地上正常生长,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2.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
在农业中,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来改良作物,使其更具抗病、抗虫性。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使番茄具有更高的抗虫性,减少农药的使用。
三、基因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1. 基因治疗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
通过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的细胞中,可以修复或替代患者体内缺陷的基因,从而治疗疾病。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在治疗血友病、囊性纤维化等疾病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2. 基因检测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进行基因检测,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组,可以发现患者是否携带某种致病基因,从而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
基因检测在遗传病筛查、癌症风险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 生物修复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生物修复,即利用转基因微生物降解有害物质,净化环境。
例如,通过导入具有降解能力的基因,可以使微生物能够降解石油污染物,加速油污地区的恢复。
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Part 4
减少抗生素耐药 性
减少抗生素耐药性
抗生素耐药性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 领域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通过基 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 培育出一些抗药性更强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能够在抗生素的作用下 存活并繁殖,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 用和耐药性的产生。这种方法为解 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新
20XX
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 护中的应用
演讲者:xxx
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添加
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修改和操控生物 遗传信息的方法,包括基因重组、转基因等过程
下面列举几个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在环境保护领域中,这种技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
Part 1
减少污染物排放
减少污染物排放
1.1 转基因植物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 培育出能够吸收和固定大气中 二氧化碳的转基因植物。这些 植物具有更高的光合作用效率 ,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从而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 量
1.2 转基因微生物
减少污染物排放
微生物是许多环境污染问题的根 源之一,例如水污染、土壤污染 等。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 们已经成功地培育出一些能够降 解有机污染物的转基因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能够以污染物为食, 将其分解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减 少污染物的排放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2 转基因微生物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培育出能够高效利用资源的转基因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 利用一些原本无法被人类利用的资源,如废弃物、废水等,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物质,提 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Part 3
生物修复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环境保护带来了新 的希望.
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中,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被人们所看重。
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性,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和净化环境,为人类的健康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一、基因工程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结构,来使其具有更好的抗性和适应性。
在环境修复方面,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改造菌株,以加速生物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物质的速度。
例如,在土壤中生活的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就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将含铁、铜、锌、铝等放射性和重金属离子进行生物转化,对环境的修复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来制造一些具有特殊环境适应性的生物材料。
例如,科学家利用改变基因序列的方法,通过在麻布袋中滋润水分、再干燥过程中,促进纤维素微生物的附着,使其形成纤维素材料,该材料在高湿度下可以自动吸收并释放水分,适用于湿度变化大的地区,可以降低能耗,发挥经济效益。
二、基因工程在生物多样性维护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至关重要。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结构,来使其适应更宽广的生态环境,从而增强物种的生存能力和繁衍能力。
例如,研究人员将中华鳖的TRIM3基因转移到家鸽中,使家鸽可以抵抗H5N1禽流感病毒的感染,这项研究为保护禽类生态安全建立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来研究和保护濒危动物和植物。
例如,印度瑰珀(Indian Rhinoceros)是一种极度濒危的哺乳动物,其独特的角质皮肤对于保护其生存环境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通过对印度瑰珀角质皮肤中的基因进行研究和改造,为其提供了更好的环境适应和保护,有效地维护了其物种的生态平衡。
三、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污染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 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 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 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 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 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 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 土壤污染物。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 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 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德国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全球气温可能会远远高于
一些科学家此前所做的预测,如果新的计算机模型 关于气候变化所做的预测是正确的话。
据路透社报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由各国气象专家组成,研究全球气候趋势)此前预测, 到本世纪末,随着二氧化碳的成倍增加,全球气温 将升高1.5至4.5℃。但德国美因兹马普化学研究所 的迈因拉特· 安德烈埃教授及其研究小组的最新测算 方法却表明,全球气温上升的最高幅度可达到6℃。
段结合综合防治害虫,维持生态平衡; 由于杀虫活性蛋白的 多样性,昆虫产生抗性较缓慢;可以通过发酵法生产,生产成 本较低; 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途径筛选或构建优良性能的 菌株来满足生产应用的需要等
用昆虫毒素基因制杀虫剂取得成功 美国犹他公司的基因工程研究人员从蜘蛛体内 发现并成功分离出了毒素基因,他们运用转基因工 程技术将毒素基因导入一种侵染毛虫的病毒中, 获 得了表达。当毛虫这种害虫吞下了这种转基因病毒, 该基因随至侵染细胞, 继而杀死毛虫。检测和进一
植物植物除了通过转化作用将所吸收的有机污染物转
化成无毒的其它有机物外,也可以通过降解作用使其 分解为无毒的小分子化合物。最理想的方式是将大分 子的有机化合物经生物降解转化成H2O和CO2。
杨树在人工控制的现场实验中能够去除湿地中99%
的三氯乙烯(Newman等1999) 热带豆科树木Leuceana leticocephala var.K636能降 解EDB(二溴乙烷)和TCE(二氯乙烯)(Doty等2003)
步实验表明, 用该基因工程技术制成的杀虫剂, 不仅
杀虫效果明显, 而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对植物及其 他动物无任何危害。
PCBs进入人体后,不能被人体的新陈代谢过 程破坏,且能传给下一代。这种物质也能长 期保存在土壤中不会被分解。新培育出的 这种两个菌株的遗传物质发生交换的突变 菌株则能分解 PCBs ,可使这种有毒害的物 质变成无害的物质————水、 二氧化碳 和盐类
用植物净化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等技术被学者们称为“植 物修复环境技术”。日本科学工作者在对大约3 000 种植物 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颠茄这种植物有吸收和分解污染源物 质多氯化联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该植物进行转基 因处理, 即把加速根部生长的功能基因导入颠茄细胞中, 培 育出了生长速度快、根部发达的重组基因颠茄, 从而大大提 高了其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质的能力。生产实践表明, 严重超 标的工厂废水能够被它吸收80%。
转基因技术育出环保猪
在国际上( 如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都有这样一种规定:“如果猪粪中磷的平均含量能
够降低35%, 从规定要求来说, 养猪户就能够多养
35%的猪而不会违反环保规定的要求。”
转基因技术育出环保猪
在国际上( 如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都有 这样一种规定:“如果猪粪中磷的平均含量能够降低35%, 从规定要求来说, 养猪户就能够多养35%的猪而不会违反 环保规定的要求。”
水和土壤污染方面
科学家依据 Psenclomorlas的改良菌具 有分解樟脑、水杨酸脂、 萘的功能把分解甲苯基 因导入活性污泥中分离 出来的具有絮凝能力的 菌中,就能得到具有分 解甲苯和起到絮凝作用 的改良菌,从而使废水 中的碳氢化合物得以分 解,使污泥得以沉淀。
DDT细菌
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基因工程进一步解析聚磷基因和
1.石油污染方面
2.水和土壤污染方面 3.在温室效应方面
4.在农药方面
石油污染方面
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
发展石油这种含有多
种烃类的混和物,不
断对陆地与海洋造成 污染,而烃类是难分
解的物质,某种特定
的细菌只能降解有限 的几种石油成分,对 其他成分却不能分解。
1975年美籍印度人查克拉搏特等科学家依据似单胞 杆菌对石油中有毒成分具有很强分解力这一特性, 把4种能吃浮油的假单胞杆菌的基因拼接起来,合 并成一种假单胞菌种.组成了所谓的“超级菌”, 它能分解各种石油烃,消除浮油的效率高、速度快, 只需几小时就能除掉自然菌种需几年才能消除的原 油污染。经不断改进.这种超级细菌已成功地用于 实际环境治理中。
农
药
食用被有机磷等农药污染的食物
D
D T
污
染
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 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 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 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 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 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 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硝化基因,将这2个基因重组后导人大肠杆菌中,构建重组 工程组,从而使废水中过高的N、P得到有效地去除,降低 水体的富营养化,减少赤潮发生。 科学家已经用基因工程方法培养出了“吞噬”汞和降解 土壤中DDT的细菌,以及能够净化镉污染的植物。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微生物学工作者培育 出了一种以 PCB s(聚氯联苯)为食物的细菌。PCBs
农药污染主要是有机氯农药污染、有机磷农药 污染和有机氮农药污染。人从环境中摄入农药主 要是通过饮食。植物性食品中含有农药的原因, 一是药剂的直接沾污,二是作物从周围环境中吸 收药剂。动物性食品中含有农药是动物通过食物 链或直接从水体中摄入的。环境中农药的残留浓 度一般是很低的,但通过食物链和生物浓缩可使 生物体内的农药浓度提高至几千倍,甚至几万倍.
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14制药3班
潘攀 徐鸣珂 陈怡霏 2015年12月
环境现状
基因工程对环境的积极意义
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前景与展望 结束语
潘攀 徐铭珂 陈怡霏
PPT制作 论文撰写 资料提供
目前国内环境现状
石油污染
水和土壤污染
农药污染 气候变暖
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是指石油开采、运输、装卸、加工和使用过程 中,由于泄漏和排放石油引起的污染,主要发生在海洋。 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扩散形成油膜,可通过扩散、 蒸发、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进行 迁移、转化。油类可沾附在鱼鳃上,使鱼窒息,抑制水 鸟产卵和孵化,破坏其羽毛的不透水性,降低水产品质 量。油膜形成可阻碍水体的复氧作用,影响海洋浮游生 物生长,破坏海洋生态平衡,此外还可破坏海滨风景, 影响海滨美学价值。
猪通常被认为是对环境有危害的家畜。它排泄的粪
便中含有磷元素, 能促使藻类生长, 使水域很快形成
富营养化状态, 会造成河流、湖泊污染, 并会使鱼类 缺氧而大量死亡。 加拿大安大略省古尔弗大学的科学工作者利用基因 工程技术培育出了一种猪, 其粪便中的含磷量比普通
猪少20%~50%。这种基因工程猪是把老鼠和一些
石油污染
水污染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 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 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 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 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 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 染物造成,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 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细菌的基因转导到猪的DNA 中培育成的。这个规定 的唯一根据就是猪排泄到地下水中的磷含量。 加拿大科学家的这项研究成果对国际上的养猪业起 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促进环境保护有强有力的作用。
用“基因剪切”“酶接”培育成功抗放射性核废物细菌
该项研究利用了一种耐放射性异常的土壤细菌。这种细胞已 被确认为抗放射性能力最强的微生物。它的生理特性是够 修复自身的DNA, 从而使其机体在不断遭受放射性物质攻击 的情况下仍能生存下来。不仅如此, 这种细菌还含有一种能 分解化学物质的功能基因。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 研究者又 将其他“版本”的功能基因剪切、酶接到该细菌体内, 从而 使这种基因工程微生物进一步具备了分解甲苯、氯苯、三 元低共溶氯化物等放射性化学物质和其他有毒化学物质的 功能。
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科技的发展充分证明基因工程是环境保护
的理想武器,这一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
所显示的独特功能和显著优越性充分体现在它 是一个纯生态过程,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 展的战略思想。基因工程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 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
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
是一种污染环境的致癌物质, 它不能被一般的自然
过程破坏,这种从实验室中培育成的细菌被认为是 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的工具。 该大学的研究人员是将一种一般土壤细菌(恶臭 假单胞菌 )的两个菌株的DNA进行交换,产生一种杂
交的突变菌株。该基因交换菌株能破坏联苯基, 而
联苯基正是构成 PCBs分子的一个关键基因。
污染物主要有:
(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
(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
(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而 造成的农田污水; (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 垃圾; (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
(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
骨痛病事件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 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 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 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 累了重金属“镉”。人 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 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 的稻谷,就会得“骨痛 病”。病人骨骼严重畸 形、剧痛,身长缩短, 骨脆易折。
有资料说,再过七年,全球气候将不可逆转的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