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三江苏专用练习: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植物细胞工程 演练强化提升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三讲义:专题2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Word版含答案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习目标:1.简述微型繁殖技术。
(重点) 2.理解掌握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培养脱毒苗和人工种子。
(重、难点) 3.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领域的应用。
(重点)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1)概念: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特点Error!2.作物脱毒(1)选材部位:植物的分生区附近。
(2)选材原因: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3)实例:目前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来脱除病毒,在马铃薯、草莓、甘蔗、菠萝、香蕉等主要经济作物上已获得成功。
3.人工种子(1)概念: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2)特点①后代无性状分离。
②不受季节、气候和地域限制。
(3)实例:我国已成功地把芹菜、花椰菜、桉树和水稻的胚状体制备成了人工种子。
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1.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加倍(1)过程: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纯合子植株。
――――――→(2)优点①后代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
②明显缩短了育种的年限。
2.突变体的利用(1)产生原因: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易受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2)利用: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突变体,进而培育成新品种。
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细胞产物种类: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等。
2.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实例:我国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了大量生产人参皂甙干粉;另外,三七、紫草和银杏的细胞产物也都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1.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葡萄的扦插、桃树的嫁接、石榴的压条繁殖方式都属于微型繁殖。
( )(2)脱毒苗培育所选的组织培养材料可以来自植株的任何部位。
( )(3)天然种子萌发后长成的植株容易发生性状分离,人工种子长成的植株性状不分离。
( )(4)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培育的遗传学原理是一致的。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练习: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专题2细胞工程2.1植物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基础巩固W i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因为()A. 细胞丧失了全能性B.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D. 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解析生物体内的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是因为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而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匸2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一般是不需要的?()A. 消毒和灭菌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光照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解析由于脱分化形成的是愈伤组织,并没有形成具有根、茎、叶的植物体,因此不需要光照。
答答案C匸3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和增殖方式分别是()A. 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减数分裂B. 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有丝分裂C. 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有丝分裂;.4将花药离体培养,形成试管苗,通常需要经过的两个阶段是()A. 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B. 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根、芽C. 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配子再发育形成根、芽D. 先用秋水仙素处理花粉,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解析花药离体培养应用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
答答案A匸5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有()A. 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B. 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C. 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亲代的优良性状D. 尚未培育出属间杂种植物解析目前植物体细胞杂交产生的杂种植株还不能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亲代的优良性状。
答答案CIj6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A. 再生出细胞壁B. 细胞质发生融合C. 细胞核发生融合D. 细胞膜发生融合解析植物体细胞融合的过程既有细胞膜、细胞质的融合,又有细胞核的融合。
植物细胞最外匸7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利用不同物种的两个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的过程。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课后训练 2.1植物细胞工程(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

课后训练一、选择题1.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的发生是十分关键的。
这除了需要必备的营养和一些刺激因素外,还需要有诱导作用的物质,即()。
A.铜、锌等微量元素B.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C.蔗糖和葡萄糖D.维生素和氨基酸2.下列各项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只要在离体状态下即可表现出全能性B.制备原生质体时可利用酶或植物激素去除细胞壁C.愈伤组织经过细胞的增殖会形成新的植物组织、器官D.叶肉细胞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离不开植物激素的作用3.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都必须在光下才能形成愈伤组织C.同一植株不同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相同D.生长素导致愈伤组织形成而细胞分裂素使细胞分化4.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利用不同物种的两个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的过程。
该过程是指()。
A.不同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B.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的融合C.完整的两个植物体细胞的融合D.植物花粉细胞的两两融合5.用细胞工程技术将天竺葵与香茅草杂交产生了驱蚊香草,有关培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用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B.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C.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包含了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过程6.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
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A.有丝分裂B.分化C.减数分裂D.全能性7.(2010·浙江理综)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
8.A种植物的细胞和B种植物细胞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仅显示细胞核),将A、B两种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若经过组织培养后得到了杂种植株,则该杂种植株是()。
人教版生物选修三江苏专用练习: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演练强化提升 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2019·徐州高二检测)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种苗,该过程不涉及细胞的()A.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C.细胞脱分化D.细胞再分化[解析]选B。
该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包括两个重要的阶段:细胞脱分化和细胞再分化。
因为只是培育到“种苗”阶段,故整个过程只有植物的营养生长,细胞增殖方式只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方式要等到植株开花结实进行生殖生长时才会出现。
2.(2019·河北邢台高二期末)下图表示利用细菌中抗虫基因培育抗虫玉米的过程,其中①~⑧表示操作步骤,a、b 表示分子,c~e表示培养过程,其中d过程表示细菌与玉米细胞混合培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是步骤①②B.步骤④进行前需使细菌处于感受态C.步骤⑤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细菌D.步骤⑦和⑧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解析]选B。
①表示目的基因的获取,需要用到限制酶,②切割质粒产生黏性末端的过程,也需要用到限制酶,这两个过程都不需要DNA连接酶,A错误;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细胞时需要采用感受态转化法,即步骤④进行前需使细菌处于感受态,B正确;步骤⑤通过农杆菌的繁殖来扩增目的基因,C错误;步骤⑦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⑧表示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D错误。
3.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的结构制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像天然种子一样萌发生长。
人工种子的核心部分胚状体可以由悬浮培养的芽尖细胞制得,也可以用通过试管培养的花粉或胚囊制得,由此人们把胚状体分为“体细胞胚”和“花粉胚”。
请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等问题B.培育胚状体运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同一种植物的“体细胞胚”和“花粉胚”的染色体组的数目比为1∶1D .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解析]选C 。
体细胞胚是由植物的体细胞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花粉胚是由花粉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练习)(解析版)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练习一、单选题1.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
利用植物细胞A 和B 培育成为杂种植株。
该过程运用的技术有:①干细胞技术②细胞融合技术③细胞核移植技术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植物细胞A和B培育成为杂种细胞是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运用了细胞融合技术,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优良新品种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的是A.去除亲本体细胞的细胞壁B.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C.利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D.诱导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再分化【答案】C【解析】依题文可知,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优良新品种包括原生质体融合及植物组织培养两个过程,由此需要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去除亲本体细胞的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用物理法或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不需要用灭活的病毒诱导,最后诱导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再分化。
由此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先去除细胞壁的原因是A.植物体细胞的结构组成中不包括细胞壁B.细胞壁使原生质体失去活力C.细胞壁阻碍了原生质体的融合D.细胞壁不是原生质体的组成部分【解析】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结构的一部分,A项错误;细胞壁对植物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不会使原生质体失去活力,但阻碍了原生质体的融合,因此要除去细胞壁,B项错误,C项正确;细胞壁不是原生质体的组成部分,但不是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先去除细胞壁的原因,D项错误。
故选C。
4.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从而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
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
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优点是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电刺激等方法C.驱蚊草培育过程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D.驱蚊草培育利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C【解析】A、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采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A正确;B、要获得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需要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果胶酶),诱导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的融合可采用化学法(PEG等试剂)或物理法(电刺激等),B正确;C、驱蚊草培育过程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但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因此有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C错误;D、驱蚊草培育利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
2.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基础知识测评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2019·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月考]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给予适宜的培养和外界条件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培养和外界条件D.将成熟植物的细胞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2.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没有全能性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的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3.[2019·吉林高二期中]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哪些事件( )①细胞分化②细胞脱分化③染色体变异④基因重组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4.[2019·湖北高二期中]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因素。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何使用这两种激素更有利于胚状体的形成( )A.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 B.同时使用C.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 D.都不使用5.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是无性繁殖B.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步骤C.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D.植物组织培养要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6.如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花粉细胞①愈伤组织②丛芽③完整植株A.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B.过程①②需要避光,过程③需要照光C.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D.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可正常交配产生后代7.[2019·广东金山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再分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再分化过程中,不同细胞内合成了功能不同的特异性蛋白质B.脱分化与再分化二者使用的培养基主要是激素用量及比例的不同C.再分化过程在实验室或植物组织培养车间进行,需要避光处理D.再分化过程中,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8.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专题综合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专题综合检测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9·南通高二检测)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C.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不同D.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成植株,这反映植物种子具有全能性解析:选B。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而配子也具有这样的全套基因,同样具有全能性,A项错误;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前提是离体培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B项正确;植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这是细胞内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错误;种子发育成植株,是正常生命历程,未反映全能性,D项错误。
2.(2019·安徽霍邱二中高二期中)在应用农杆菌侵染植物叶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常规实验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A.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B.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C.用聚乙二醇诱导转基因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D.用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愈伤组织生芽解析:选C。
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属于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导入步骤,A正确;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需要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B正确;农杆菌侵染植物叶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过程不需要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错误;利用不同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不定根或不定芽,D正确。
3.(2019·河南南阳一中月考)下图为植物细胞A、B融合后再生出新植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植物细胞形成原生质体阶段的关键技术是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B.植物细胞融合一般要用聚乙二醇等诱导剂进行诱导C.原生质体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杂种细胞的标志是出现新的细胞核D.亲本植物A的细胞与亲本植物B的细胞诱导融合后,形成的杂种细胞中两两融合的细胞类型有3种解析:选C。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三同步导学: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理解+掌握+应用)

2.1植物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2.理论上每个活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3.细胞全能性的大小依次是: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4.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5.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理论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6.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和化学法(聚乙二醇处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自读教材·夯基础]1.细胞工程的概念2.细胞的全能性(1)含义: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影响全能性表达的原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有选择性地表达出各种蛋白质,从而构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
1.请比较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概念,总结二者的不同。
提示:(1)操作水平: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的操作,细胞工程是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的操作。
(2)目的:基因工程的目的是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细胞工程的目的是按照人的意愿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
2.理论上每种活细胞都具有全能性,请分析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提示: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该物种个体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跟随名师·解疑难]1.细胞全能性的实质已经分化的体细胞(或细胞核)仍具有本物种个体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即每个细胞都有发育成个体所需要的全部基因。
2.细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较(1)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动物细胞只有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2)受精卵>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体细胞。
(3)体细胞:分化程度低的>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分裂能力强的>细胞分裂能力弱的;幼嫩的细胞>衰老的细胞。
(4)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细胞的全能性逐渐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A.具有核、膜、质,细胞结构完整,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B.只具有膜和质,同样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C.植物体细胞所具有的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具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的特定细胞解析:选C。
具有某种植物全套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有发育成完整新植物体的潜能,也就是说,每个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2.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过程是()A.克隆羊“多利”的培育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解析:选D。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说明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故A项不符合题意;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仅仅是细胞分化的过程,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项不符合题意;花粉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经历了细胞分化,体现的是花粉(生殖细胞)的全能性,没有体现体细胞的全能性,C项不符合题意;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该过程既发生了细胞分化,又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D 项符合题意。
3.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的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解析:选B。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只有在脱离了植物体、并在一定的外部因素的作用下,经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再由愈伤组织细胞发育、分化形成新的植物体。
4.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可能把两个植物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杂种植株上B .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C .利用聚乙二醇可以促进原生质体融合D .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将不同的植物体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解析:选D 。
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进行原生质体间的融合,必须要进行人工诱导,如可用聚乙二醇促进原生质体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将不同的植物体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并将该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5.(2019·辽宁沈阳期中)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归纳为①――→脱分化②――→再分化③―→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选取根尖、茎叶、形成层等诱导形成愈伤组织B .②――→再分化③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C .①―→③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物质D .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得到胚状体或丛芽解析:选D 。
外植体通常选用根尖、茎尖、形成层等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部位,A 正确;②――→再分化③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B 正确;①―→③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物质,C 正确;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得到愈伤组织,将②经再分化培养成③时,得到胚状体或丛芽,D 错误。
6.(2019·辽源田家炳高二期中)为了培育菊花新品种,科学家利用二倍体野生夏菊和六倍体栽培秋菊进行杂交,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野生夏菊和栽培秋菊自然杂交后是四倍体,属于同一物种B .①过程常选择酶解法去壁,一般在低渗溶液中进行C .与②过程有关的细胞器只有高尔基体比较活跃D .d 植株含有夏菊和秋菊的遗传物质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7.(2019·江苏常州模拟)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若将白菜和甘蓝两者的花粉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得到杂种细胞,再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幼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培育出的“白菜—甘蓝”植株能结籽B.该诱导原生质体间的融合过程一般使用灭活的病毒C.该培育过程中的变异为染色体变异D.该培育过程中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解析:选AB。
由于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两者的花粉细胞中各含有白菜和甘蓝的一个染色体组,若将两者的花粉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得到杂种细胞,再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白菜—甘蓝”杂种植株为二倍体,但因两个染色体组分别来自白菜和甘蓝,故不能结籽,A错误;诱导植物细胞原生质体间的融合一般不用灭活的病毒,B错误;用花粉细胞融合后培养“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变异,C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向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正确。
8.(2019·镇江高二检测)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
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离心、振动、电激等方法C.驱蚊草培育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解析:选ABD。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属于植物细胞工程,优势是打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克服不同物种不能有性杂交的障碍,A、D项正确;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得到植物原生质体,然后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诱导不同的原生质体实现膜融合,B项正确;从杂种细胞到杂种植株,必须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等阶段,有愈伤组织、胚状体和试管苗的形成,C项错误。
三、非选择题9.(高考海南卷)甲、乙两名同学分别以某种植物的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该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1)以该植物的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作为外植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均能获得试管苗,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同学在诱导愈伤组织所用的培养基中,均加入一定量的蔗糖,蔗糖水解后可得到____________。
若要用细胞作为材料进行培养获得幼苗,该细胞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具有完整的细胞核”“具有叶绿体”或“已转入抗性基因”)。
(3)图中A、B、C所示的是不同的培养结果,该不同结果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培养基中两种激素用量的不同造成的,这两种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的愈伤组织是叶肉细胞经____________形成的。
(4)若该种植物是一种杂合体的名贵花卉,要快速获得与原植株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的该种花卉,可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在培养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采用经减数分裂得到的花粉粒作为外植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是细胞分化的结果,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所以以该植物的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作为外植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均能获得试管苗,其原理是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2)蔗糖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组成,所以蔗糖水解后可得到葡萄糖和果糖。
若要用细胞作为材料进行培养获得幼苗,该细胞应具备的条件是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3)图中A、B、C所示的是不同的培养结果,该不同结果的出现主要是由培养基中两种激素用量的不同造成的,这两种激素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A中的愈伤组织是叶肉细胞经脱分化形成的。
(4)若该种植物是一种杂合体的名贵花卉,要快速获得与原植株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的该种花卉,可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繁殖;在培养时,不能采用经减数分裂得到的花粉粒作为外植体,原因是对杂合体的植株来说,其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通过减数分裂形成花粉粒,可以导致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等,花粉粒的基因型与体细胞的基因型不同,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用花粉粒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花卉基因型不同于原植株。
答案:(1)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的细胞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2)葡萄糖、果糖具有完整的细胞核(3)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脱分化(4)不能对杂合体的植株来说,其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而花粉粒的基因型与体细胞的基因型不同,用花粉粒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花卉基因型不同于原植株10.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②为________,如果将已除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细胞是何形状?________。
(2)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其中过程④相当于________过程,⑤涉及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
解析:(1)过程②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如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在此之前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以除去细胞壁。
将已除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由于失去了细胞壁的支持作用,细胞呈现圆球形(圆形或球形)。
(2)将离体的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图中④是脱分化过程,⑤是再分化过程,该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
答案:(1)原生质体融合圆球形(圆形或球形)(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脱分化有丝分裂11.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甲耐盐、乙高产),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
请完善下列实验流程并回答下列问题:(1)A是________________酶,B是________________,D是具有________优良性状的幼芽。
D长成的幼苗需要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C形成植株的过程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形成愈伤组织需要经过________过程,愈伤组织形成D需要经过________过程。
整个培养过程要在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
(3)植物体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植物体细胞杂交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管如此,这项新技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还是震撼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