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原始记录(大肠杆菌)
大肠菌群_菌落总数检验报告原始记录

微生物实验原始记录
粤珍小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编号:
放入时培养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箱温度
取出时培养
设备名称电热恒温培养箱(±1℃)设备编号DHP-9082
℃
箱温度
检验依据GB/T4789.2-2010 GB/T4789.3-2010样品状态
一、菌落总数(cfu/g)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均质后充分振摇做成1:10的均匀稀释
液。
取1ml灭菌吸管吸取上述稀释液1ml,加入9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合均匀,做成1:100
的稀释液,按上述方法操作,做10倍递增稀释。
每个稀释度吸取1ml于灭菌培养皿内,注入凉至46℃的营养琼脂15ml,混匀。
待营养琼
脂凝固后,翻转平板于36℃培养48h。
同时做空白对照。
样品匀液
10-110-210-3(10-i)
观察结果(C)
计算结果N
报告结果
CFU/g
主检:审核:检验日期:年月日
邹平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校核:检验日期:年月日
邹平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校核:检验日期:年月日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大肠杆菌)实验设计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大肠杆菌)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大肠杆菌)。
实验材料和仪器:1.食品样品(可能受到大肠杆菌污染的食品样品)2.大肠杆菌纯培养物3.DNA提取试剂盒4.PCR试剂盒5.扩增仪6.DNA凝胶电泳仪7.DNA标记物8.电泳凝胶9.UV透射仪实验步骤:1.向含有大肠杆菌的培养物中添加适量的无菌水,制备测定标准曲线用工作溶液。
通过适量稀释,确保能获得包含一定数量大肠杆菌的工作溶液。
2.称取加热灭活的食品样品,如肉类或蔬菜,使用细菌培养基作为负对照。
3.提取食品样品中的细菌DNA。
使用DNA提取试剂盒,按照生产商的说明书操作,从食品样品中提取总DNA。
4. 设计适用于大肠杆菌的引物。
从GenBank数据库中检索适合大肠杆菌的引物序列并合成引物。
5.进行PCR扩增反应。
在PCR反应管中加入模板DNA,引物和PCR试剂盒提供的反应液,将其放入扩增仪中进行PCR扩增。
6.准备凝胶和电泳条件。
在适当的浓度下制备琼脂糖凝胶,并根据引物大小和预期DNA片段大小调整电泳条件。
7.进行PCR产物的电泳检测。
取PCR反应混合液5μL,以及DNA标记物,放入琼脂糖凝胶槽中进行电泳。
8.照相检测结果。
使用UV透射仪照射电泳凝胶,检查PCR产物的大小和带。
如果有大小适合的带出现,则该食品样品中存在大肠杆菌。
9.分析结果。
根据电泳凝胶的结果,判断食品样品中大肠杆菌的存在与否。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保持操作环境的高度无菌。
2.准备PCR反应混合液时,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3.扩增后的产物严禁回收,以避免引入假阳性结果。
4.进行凝胶电泳时,注意电泳条件的调整,确保PCR产物可以清晰可见。
总结:该实验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大肠杆菌)进行鉴定。
通过提取食品样品中的细菌DNA,并使用PCR扩增大肠杆菌特异序列,通过电泳检测分析PCR产物的大小和带,判断食品样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肠杆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国标法测定大肠杆菌样本的细菌总数;3. 提高微生物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相关实验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肠道中,属于条件致病菌。
本实验采用国标法测定大肠杆菌样本的细菌总数,主要利用大肠杆菌在LB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特性,通过计数菌落数来估算大肠杆菌的浓度。
三、实验器材1. 培养箱;2. 移液管(10只);3. 锥形瓶(250ml,12只);4. 大试管(5只);5. 试管架;6. 平皿(45个);7. 大烧杯(500ml,1个);8. 电子天平;9. 纱布;10. 脱脂棉;11. 灭菌锅;12. pH计或pH试纸;13. 电炉;14. 石棉网;15. 铁架台;16. 量筒(100ml,1个);17. 橡皮手套;18. 超净台。
四、实验药品1. 磷酸盐缓冲液;2. 蒸馏水;3. LB培养基;4. 琼脂;5. 5%NaOH;6. 5%HCl。
五、实验步骤1. 培养基制备(1)称取成品LB 3.1241g和琼脂1.8756g放入250ml的洁净锥形瓶中;(2)用量筒量取125ml的蒸馏水加入锥形瓶中,制成培养基;(3)用棉花堵住锥形瓶的瓶口,用牛皮纸包住瓶口,用橡皮筋扎牢;(4)将培养基放入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下灭菌20min;(5)灭菌后放入超净台中备用。
2. 样本处理(1)取适量样本(如食品、水等);(2)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梯度稀释;(3)取适量稀释液加入平皿中,制成平板;(4)将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在37摄氏度下培养24h。
3. 菌落计数(1)观察平板,找出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2)用移液管吸取适量菌液,加入锥形瓶中;(3)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5%NaOH溶液,充分振荡;(4)将锥形瓶放入培养箱中,在37摄氏度下培养24h;(5)观察锥形瓶中的菌落生长情况,记录菌落数。
大肠杆菌微生物培养实验报告及评价标准

⼤肠杆菌微⽣物培养实验报告及评价标准实验1 微⽣物的分离、培养及计数实验原理纯化分离:⼈为提供适宜的菌落⽣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 等)。
⽤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
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个细胞繁殖⽽来的⾁眼可见的⼦细胞菌落。
筛选:转基因⼤肠杆菌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所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中可以正常繁殖长成菌落。
⽽普通的⼤肠杆菌没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咋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中不能繁殖。
由此可进⾏⼤肠杆菌的筛选。
梯度稀释并计数:通过浓度梯度稀释把液体培养基培养的⼤肠杆菌稀释到⼀定浓度,⽤稀释涂布平板法,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进⾏培养。
在稀释度⾜够⾼的菌液⾥,聚集在⼀起的微⽣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能在培养基表⾯形成单个的菌落。
由此可计数计算⼤肠杆菌的数量。
实验⽬的1. 通过制备LB 固体培养基,对平板进⾏划线等,学会使⽤固体LB 平板。
2. 通过⽤液体培养基,学会对微⽣物进⾏扩⼤培养。
3. 通过稀释,学会⽤计数器对微⽣物进⾏计数。
实验材料和药品待分离的⼤肠杆菌菌液、⾼压蒸汽灭菌锅、LB 固体培养基、LB 液体培养基、接种环、玻璃涂布器、培养⽫、恒温培养箱、摇床、酒精灯、⽆菌⽔、移液枪、EP 管实验步骤(⽤简单的流程图表⽰)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如照⽚、表格等)稀释倍数104105⼤肠杆菌单个菌落个数837799111812平均数86.313.7浓度 1.726×1070.274×107实验结果与讨论结果:稀释了105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726×107ml/cm^3稀释了104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0.274×107ml/cm^3全组数据计算出来结果为2.233×107ml/cm^3讨论:在稀释倍数为104的试验中⼤肠杆菌菌落较少,原因可能是在稀释过程操作中,震荡不够,⽽且由于不⼩⼼洒了半管104稀释液,所以取液接种的时候底层的⼤肠杆菌数量偏少了。
细菌检验原始记录

SN0168-92 SN0169-92
SN0172-92 SN0170-92
检验项目
检验步骤
稀释度
检验结果
0.1
0.01
0.001
0.0001
0.00001
菌落总数(pes/g)
平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脂
大肠菌群(mpn/g)
LST
BGLB
大肠杆菌(mpn/g)
EC
EMB
I
MR
VP
C
LST
金黄色葡萄球菌(mpn/g)
TSB
BP
血凝
沙门氏菌(+,-/25g)
DHL
BS
TSI
CU
生化
血清
斜面
底层
产气
H2S
I
LD
VP
KCN
AFO
备注:
检验人:复核人:
品名
“要谦虚,要坚持到底。”这不是哪位伟人的话吧?在作文中好几次你杜撰了比较切合文意的“名言”,这两个“要”是你对自己的要求自己了。确实,聪明的你努力之后总有丰厚的收获,但之后你便又会回到原地。进入初三,希望你“坚持”!
检验时间
你喜欢“细节或者小节,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格”。所以,你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用乐观感染着周围的同学;你尊敬师长,关心集体,学习自觉,尽量做到让家长老师宽心。各科成绩不太拔尖,但平衡。如此可爱的学生,老师希望你能坚定信心,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争取学习成绩有大的突破。
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为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细菌检验原始记录(M-03)
食品微生物检验(大肠杆菌全部)

第三章大肠菌群测定一、大肠菌群检验( 一) 检验方法( 二) 培养基( 三 ) 检验时应注意事二、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
该菌群主要来源于人及温血动物粪便,一般多用来作为食品中的粪便污染指标。
过去我国在大肠菌群的检验方面经验不多,对该菌群的认识也不够充分。
1974 年全国修订食品卫生细菌检验方法座谈会和1976 年全国食品卫生标准会议建议以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并提出进行有关大肠菌群方面的科研工作。
为此,我们成立了大肠菌群科研协作组,对犬肠菌群的检验方法( 包括快速检验方法) 及其卫生学意义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制订大肠菌群检验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这次修订l976年版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的过程中,大肠菌群科研协作组又于1983 ~1985 年对大肠菌群检验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作了对比观察,同时对国内常用的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也进行了研讨,为这次修订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中的大肠菌群测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肠菌群不是细菌学上的分类命名,而是根据卫生学方面的要求,提出来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
其定义为: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有些科学工作者又用靛基质、甲基红、 V~ P、柠檬酸盐、硫化氢、明胶、动力和 44.5℃乳糖分解等试验,将这群细菌再分为大肠艾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不论分法如何,对大肠菌群的判定,均应以上述定义为基础。
一、大肠茵群检验( 一) 检验方法1.乳糖发酵试验。
以无菌操作采取样品,采取量及稀释倍数,依据国家或当地卫生标准要求及样品污染情况而定。
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内,接种量在 l m J 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 lm1 及 1mI 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一、目的本文档旨在规定微生物检测的原始记录格式和内容,以确保检测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二、记录格式1、记录纸张:使用A4纸,横向排列,页边距至少留有2cm。
2、记录标题:在页面顶部居中书写“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
3、日期和实验室名称:在页面右下角书写检测日期和实验室名称。
4、检测样品信息: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填写样品信息,包括样品名称、编号、来源、处理方式等。
5、检测项目和指标: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列出检测项目和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6、检测方法和仪器: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描述检测所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仪器设备。
7、检测结果记录: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详细记录每个检测项目的实验数据,并确保数据准确、清晰、可追溯。
8、结论和建议:在页面底部或适当位置总结检测结果,并给出相应建议或处理意见。
9、检测人员签名:在页面右下角或适当位置由检测人员签名,以示负责。
10、备注: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相关信息,如样品异常情况说明、引用标准、注意事项等。
三、记录内容1、样品信息:样品名称、编号、来源(如生产批次、产地等)、处理方式(如取样、前处理等)。
2、检测项目和指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测项目和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以及可能的化学指标等。
3、检测方法:描述微生物检测所采用的方法,如国标法、第三方检测方法等。
同时应注明所用方法的版本号和发布机构。
4、仪器设备:列出在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所有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和使用状态等信息。
5、实验数据记录:详细记录每个检测项目的实验数据,包括观察结果、计数结果、吸光度值等。
数据应准确、清晰、可追溯,并附上必要的图表和曲线图。
6、结论和建议:根据检测结果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如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或跟进等。
7、其他信息: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相关信息,如样品异常情况说明、引用标准、注意事项等。
8、检测人员签名:由检测人员签名,以示负责。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⑴菌落总数(平板计数琼脂36±1℃、48±2h)
序号
原液(1ml)
1:10稀释液(1ml)
1:100稀释液(1ml)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结果:CFU/mL
1
均值:
2
⑵霉菌、酵母菌计数(孟加拉虎红27±1℃5d)
序号
原液(1ml)
1:10稀释液(1ml)
1:100稀释液(1ml)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NO:
品名:包装规格:
批号:数量:
生产车间:检品数量:
检验人员:复核人员:
检验依据:检验目的:
检验日期:报告日期:
检验记录与结果:
1.取样:
(1)原液取样
(2)无菌称取样品25g或者25ml,置225ml灭菌的0.85%的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稀释液。取1:10稀释液1ml置9ml灭菌的0.9%生理盐水中,制成1:100稀释液。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结果:CFU/mL
1
均值:
2
⑶大肠杆菌(月桂基磺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36±1℃、48±2h)
序号
原液(1ml)
1:10稀释液(1ml)
1:10稀释液(10ml)双料
1:100稀释液(1ml)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结果:MPN/mL
1
均值: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受理编号检()号第页/共页
检验依据GB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一、实验器材
1. 试验菌株名称:大肠杆菌,菌株号:8099,培养代数代,琼脂斜面培养基培养,培养条件:
2. 试剂及培养基配制、灭菌见《试剂及培养基配制记录C》: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3.恒温水浴箱:编号。
4. 恒温培养箱:编号。
5.秒表:编号
6.样品名称:。
有效成份:,含量:,批号:。
二、方法
1. 操作步骤:按GB15979—2002 附录C4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试验方法操作程序进行。
受理编号:()号第页/共页
三、结果
1. 第1次试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作用时间接种稀释倍数平皿生长菌数菌药管菌数抑菌率(min)(cfu/皿)(cfu/ml)(%) 2
5
10
20
阳性对照:接种稀释倍数:
平皿生长菌数: cfu/皿
菌液浓度: cfu/ml。
阴性对照:阴性对照:菌生长。
受理编号:检()号第页/共页
2. 第2次试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作用时间接种稀释倍数平皿生长菌数菌药管菌数抑菌率(min)(cfu/皿)(cfu/ml)(%) 2
5
10
20
阳性对照:接种稀释倍数:
平皿生长菌数: cfu/皿
菌液浓度: cfu/ml。
阴性对照:阴性对照:菌生长。
3. 第3次试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作用时间接种稀释倍数平皿生长菌数菌药管菌数抑菌率(min)(cfu/皿)(cfu/ml)(%)2
5
10
20
阳性对照:接种稀释倍数:
平皿生长菌数: cfu/皿
菌液浓度: cfu/ml。
阴性对照:阴性对照:菌生长。
受理编号:检()号第页/共页
4. 结果处理: 三次试验平均结果
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作用时间 菌药管菌数 抑菌率 (min ) (cfu/ml ) (%) 2
5
10
20
阳性对照:菌液浓度: cfu/ml 。
阴性对照: 菌生长。
5.计算公式:
(1)接种稀释倍数=(V1/V2)×A/B= (5.0/0.5)×A/0.5=20A
式中V1为接种管(PBS4.5mL+菌药混合液0.5mL )液体体积;V2为接种管中菌药混合液体积(0.5mL );A 为接种前中和管液体稀释倍数;B 接种样液体积(0.5mL )。
(2)菌药管菌数或阳性对照菌液浓度(cfu/mL )=平皿平均生长菌数(cfu/皿)×接种稀释倍数
(3)
(1)100=-⨯菌药管菌数
抑菌率%阳性对照
(以下空白)
检验者: 复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