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63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原始记录

革兰氏染色
血浆凝固酶试验
要求
36℃±1℃,18h-24h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
实验结果
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备注
检验者:审核者:Βιβλιοθήκη 月日增菌将上述样品混匀液于36±1℃培养18-24h。
增菌培养现象
检验项目
现象
结果
分离培养□
Baird-Parker平板培养□
要求
36℃±1℃,18h-24h或45h-48h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
血平板培养基□
要求
36℃±1℃,18h-24h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
鉴定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检验依据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10-2010第一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验
检验环境
温度:℃湿度:%RH
检验日期
实验仪器及编号
DH-600A电热恒温培养箱/JAYQ-009
样品处理
__月__日_____无菌操作取样品25mL至225mL7.5%氯化钠肉汤中,振荡混匀。
食品检验原始记录

编号:YW-
样品名称及规格
检验日期
生产日期
抽样数量
样品基数
抽样人
检验依据:DB 50/248-2007 DB50/294-2008 SB/T10439-2007
抽样地点
主要检验仪器:分析天平、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干燥箱、分光光度计
检验内容
1、净含量:依据JJF1070
2、感官:
3、微生物检验样品处理:以无菌操作,称取25g样品捣碎,加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摇匀,制成1:10均匀稀释液备用
水分检测(g)m0(空瓶重)= m1(烘前重)= m2(烘后重)= m3(恒重)=
m0′(空瓶重)= m1′(烘前重)= m2′(烘后重)=m3′(恒重)=
审核:检验员:
依据:GB4789.2菌落总数36℃±1℃/48h cfu/g
依据:GB4789.3大肠菌群36℃±1℃MPN/100g
稀释度的选择
空白对照
菌落数报告
LST肉汤48h
BGLB肉汤48h
大肠菌群结果报告
1: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100
1:1000
1g×3
0.1g×3
0.01g×3
1g×3
0.1g×3
0.01g×3
4、理化检验:依据水分按GB/T 5009.3;食盐按GB/T 12457;亚硝酸盐按GB/T 5009.33;总酸按GB/T 12456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

室温:湿度:
样品名称
规格
检验类别
出厂检验
抽样基数
抽样方式
抽样数量
检测依据
GB/T4789.2-2010
接种时间
使用主要仪器
恒温培养箱
培养基名称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报告时间
样号
36+1℃培养24~48h
稀释度
报告数cfu/ml(g)
1:10
1:100
1:1000
空白
1
接种量ml
1
1
1
1
0.1
0.01
分析号
1
2
3
4
5
6
7
8
9
1
初发酵产酸、气
复发酵产酸、气
BGLB分离培养
2
初发酵产酸、气复发酵产酸、气BGL Nhomakorabea分离培养
检测结果
检验结论
备注: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发酵阳性管转种培养实验:1.复发酵:+/+表示产酸、产气为阳性;-/-表示不产酸、不产气为阴性;+/-表示产酸、不产气。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发酵管;1ml以下者,用单料发酵管。
检验员:审核人:审核时间:
大肠菌群检测原始记录
室温:湿度:
样品名称
规格
检验类别
出厂检验
抽样基数
抽样方式
抽样数量
检测依据
GB/T4789.3-2010
接种时间
使用主要仪器
恒温培养箱
报告时间
样号
培养温度、时间
培养基名称
结果判定报告数(MPN)/100ml(g)
36±1℃24h±2
食品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三级抽样检验)

计数:培养温度℃,培养时间h
证实:培养温度℃,培养时间h
10010-110-210-3
空白
结果
10010-110-210-3
证实
试验
空白
结果
样1
样2
样3
样4
样5
注
计数时平行结果以A / B的方式记录
检验员/日期:审核/日期:
食品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抽样地点
样品批号
检测环境
温度(T):℃;相对湿度(RH):%
接样日期
年月日
检测地点
化验室、无菌室
检测起止日期
年月日~月日
检测依据
□GB4789.2-2016□GB4789.3-2016第一法□GB4789.3-2016第二法□GB4789.4-2010
□GB/T4789.5-2003□GB4789.10-2010□GB/T4789.11-2003□GB4789.15-2010
检测仪器
□电子天平(型号:SC6010)编号00-2□霉菌培养箱(型号:WJP-150)25~28℃编号04-16
□电热恒温培养箱(型号:DNP-9272)36±1℃编号□04-15□04-24□05-11
□均质器(型号:BJ-IV)编号08-J3转速8000r/min时间□1分钟□2分钟□3分钟
培养基
□平板计数琼脂ML□LST肉汤ML□BGLB肉汤ML□VRBA琼脂ML
□BPWMI□TTBML□SCML□BS平板ML
□XLD平板ML□GNML□SS平板ML□EMB平板ML
□7.5%氯化钠肉汤ML□Baird-Parker平板ML□血平板ML□兔血浆ML
011-微生物致病菌检测原始记录

永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YXCDC(原)-011-01食品中致病菌检测原始记录(一)共 2 页第 1 页样品名称:批号:样品编号:检测项目:收样日期:检测日期:检测环境条件(温﹑湿度等):℃%检测依据:检测仪器名称﹑型号:检测记录与结果:36 ℃36 ℃36 ℃沙门氏菌:25g/ml样品+225ml BP →取10ml → 100mlMM→WS平板→4h 18~24h 18~24h ()可疑菌落生长,进一步鉴定结果见生化鉴定本。
结果:36 ℃36℃志贺氏菌:25g/ml样品+225ml GN→SS平板→6~8h 18~24h()可疑菌落生长,进一步鉴定结果见生化鉴定本。
结果:36 ℃36℃金黄色葡萄球菌:25g/ml样品+225ml 7.5%Nacl 肉汤增菌液→血平板→18~24h 18~24h()可疑菌落生长,进一步鉴定结果见生化鉴定本。
结果:36 ℃36℃溶血性链球菌:25g/ml样品+225ml 1%葡萄糖肉汤增菌液→血平板→18~24h 18~24h()可疑菌落生长,进一步鉴定结果见生化鉴定本。
结果:36 ℃42℃36℃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25g/ml样品+225ml 营养肉汤→ 30ml肠道菌增菌肉汤→麦康凯平板→ 6h 18~24h 18~24h ()可疑菌落生长,生化鉴定结果见生化鉴定本,血清学试验. 结果:36 ℃36℃O157:H7:25g/ml样品+225ml EC营养肉汤→麦康凯平板→18~24h 18~24h()可疑菌落生长,生化鉴定结果见生化鉴定本,血清学试验.结果:37℃37℃副溶血性弧菌:25g/ml样品+225ml,取10ml →100ml氯化钠结晶紫增菌液,接种嗜盐菌琼脂平板→()18~24h18~24h ()可疑菌落生长。
进一步鉴定见生化鉴定本结果:检验者:复核者:完成时期:年月日原始记录随样品送检单、检验样品登记及流程单、检验报告书底稿、检验报告书等合并归档保存。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净含量检测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检验日期生产日期样品状态检测依据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序号净含量标示值实测值偏差平均值报出值1
2
3
4
5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样品生产日期
检测起止日期接样日期
检测依据□GB4789.2-2016□GB4789.3-2016
检测仪器□电子天平(型号:FA1004)□电热恒温培养箱(型号:202-0型)□净化工作台(型号:2D)□高压灭菌锅(型号:JX-18B)
□万用电炉(型号:DL-1)□组织捣碎机(型号:FK-A(JJ-2)
培养基□平板计数琼脂□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煌绿乳糖胆盐肉汤
样品制备□固体和半固体样品:无菌称取25g,置于盛有225ml生理盐水的无菌灭菌杯内,进行均质处理。
□液体样品:吸取25ml于样品于225ml生理盐水中,混匀。
□液体样品:直接吸原液检验。
菌落总数/(CFU/g)N=5,c=2,m=104,M=105大肠菌群/(CFU/g)N=5,c=2,m=10,M=102
菌落总数
培养温度℃,培养时间h
序号10-110-210-3空白检测结果/(CFU/g)1
2
3
4
5
大肠菌群
培养温度℃,培养时间h
BGLB培养,观察产气试管数培养温度℃,培养时间h
序号10-110-210-3空白产气试管数检测结果/(CFU/g)1
2
3
4
5
检验人:审核人:。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表(无菌检查)

标准菌种名称及编号
代数 菌液浓度(CFU/mL)
标准菌种名称及编号
代数
菌液浓度(CFU/mL)
培养基性能检查
方法适用性试验
供试品无菌检查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6538
3
□大肠埃希氏菌
培养周期(天)
1
FT ( 33℃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1
2
-
无菌试验用真菌培 养基( 23℃)
白色念珠菌 1 -
2
-
无菌试验用真菌培养基(白色念珠菌+ 供试品)
+
+
+
+
+
/
/
生长良好
无菌试验用真菌培养基(
)
/
/
/
无菌试验用真菌培养基(
)
/
/
/
FT(
*** )
--------------
/
/
无菌生长
FT (金黄色葡萄球菌+供试品)
+++++
/
/
生长良好
FT (
)
/
/
/
FT (
)
/
/
/阴性对照组ຫໍສະໝຸດ 果:阴性阳性对照组结果:阳性
受控编号: 检验日期
委托单编号 检测项目
培养基试剂批号 仪器及编号 样品前处理
测试菌种
测试项目
培养基性能检验
培养基无菌检查 阴性对照组
(0.85%无菌生理盐 水)
阳性对照组 (金黄色葡萄球菌)
供试品组
测试成立判断条件 中和剂配方 备注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表(无菌检查)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一、目的本文档旨在规定微生物检测的原始记录格式和内容,以确保检测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二、记录格式1、记录纸张:使用A4纸,横向排列,页边距至少留有2cm。
2、记录标题:在页面顶部居中书写“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
3、日期和实验室名称:在页面右下角书写检测日期和实验室名称。
4、检测样品信息: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填写样品信息,包括样品名称、编号、来源、处理方式等。
5、检测项目和指标: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列出检测项目和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6、检测方法和仪器: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描述检测所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仪器设备。
7、检测结果记录: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详细记录每个检测项目的实验数据,并确保数据准确、清晰、可追溯。
8、结论和建议:在页面底部或适当位置总结检测结果,并给出相应建议或处理意见。
9、检测人员签名:在页面右下角或适当位置由检测人员签名,以示负责。
10、备注: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相关信息,如样品异常情况说明、引用标准、注意事项等。
三、记录内容1、样品信息:样品名称、编号、来源(如生产批次、产地等)、处理方式(如取样、前处理等)。
2、检测项目和指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测项目和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以及可能的化学指标等。
3、检测方法:描述微生物检测所采用的方法,如国标法、第三方检测方法等。
同时应注明所用方法的版本号和发布机构。
4、仪器设备:列出在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所有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和使用状态等信息。
5、实验数据记录:详细记录每个检测项目的实验数据,包括观察结果、计数结果、吸光度值等。
数据应准确、清晰、可追溯,并附上必要的图表和曲线图。
6、结论和建议:根据检测结果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如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或跟进等。
7、其他信息: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相关信息,如样品异常情况说明、引用标准、注意事项等。
8、检测人员签名:由检测人员签名,以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