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优化分析

合集下载

鼠李糖乳杆菌LT22发酵培养基优化

鼠李糖乳杆菌LT22发酵培养基优化

鼠李糖乳杆菌LT22发酵培养基优化谢为天;徐春厚;冯晓杰【摘要】[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concentration of Lactobaciilus rkamnosus LT22 in the fermentation broth. [Method] The effect of Plackett-Burman design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medium was evaluated, and the three important factors were glucose, yeast extract and Tween 80. Then th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levels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 Result] The best culture medium for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T22 were 17 g glucose,12 g peptone,10 g beef extract,4. 8 g yeast extract, 3 gCH3COONa, 2 g diammonium hydrogen citrate, 0. 1 g MnSO4 · H2O, 0.6 g MgSO4 · 7H2O, 0.6 ml Tween 80 and 1 000 ml U2O. The amount of Lactobaciilus rhamnosus LT22 cultured by the optimized culture medium was 6.7 times that cultured by MRS. [ Conclusion] The results lay foundation for the animal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of Lactobaciilus rhamnosus LT22.%[目的]提高发酵液中鼠李糖乳杆菌LT22的菌体浓度.[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培养基中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筛选出3个重要因素依次为葡萄糖、酵母膏和吐温80;然后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Box - 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鼠李糖乳杆菌LT22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7 g、蛋白胨12 g、牛肉浸膏10 g、酵母膏4.8g、乙酸钠3 g,柠檬酸氢二铵2 g、MnSO4·H2O0.1 g、MgSO4·7H2O 0.6 g、吐温800.6ml、蒸馏水1000ml.用优化培养培养鼠李糖乳杆菌,其发酵液的菌体含量是MRS培养的6.7倍.[结论]结果为鼠李糖乳杆菌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00)012【总页数】3页(P7155-7156,7239)【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LT22;响应面分析;培养基优化【作者】谢为天;徐春厚;冯晓杰【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8鼠李糖乳杆菌LGG是2位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从健康人的肠道中分离的益生菌[1],广泛用于人的食品和保健品中[2]。

BIAWGN信道中改进的LT码优化方法

BIAWGN信道中改进的LT码优化方法
第3 8卷 第 1 期
V_ . o 38 1






21 0 2年 1月
J nu r 2 2 a a y 01
NO. 1
Co p e g n e i g m utrEn i e rn
开发研究与设计技术 ・
文 编 1 0-2 2 2 1-5 - 文 标 码: 章 号: 0 - 4 ( 10 - 8 0 0 3 8 0 )- 2 - 3 0 献 识 A
编码 比特采用 B S P K调制产 生调制符号向量 = , , 】 2 …, ,
其中, 薯=(1 一) 。,调制符号向量经 A N 信道 传输 。接收 WG
机接收信号 ): + , 中, 为均值为 0 方差为 O : , 其 、 - 2
的高斯噪声 ,其中 , Ⅳ 为单边噪声功率谱密度。 n
p p rp o o e n i r v d Ga s in a p o i t n meho o p e i t i e r rr t e f r a c . e d g e iti u i n o p tn d sPo s o a e r p s sa mp o e u s a p r x ma i t d t r d c t r o a e p r o m n e Th e r e d srb to fi u o e i is n o b n diti u i n a d t e c r s o i g s f n o ai n i u s a x u e Ba e n t sme o ,a n w t od u e n t e d sg o d d g e srb t n h ore p nd n o ti f r t s a Ga s i n mi t r . s d o hi o m o t d e meh s d i h e i n ofg o e r e h d srb i n f r T o e sg v n. mu a i n r s l h w a e i r v d me h d i o e a c r t a e p e i u n . iti ut o c d si i e Si l t e u t s o t t mp o e t o m r c u a et n t r v o so e o L o s h t h s h h

Lighttools基础教程

Lighttools基础教程

LT软件的使用——探测器设置
照度探测器
➢ 需要设置于一个表面上。 ➢ 通常先在探测器的位置画一个虚拟表面,然后在“系统浏览器”
的“分量”里右键点击虚拟表面,添加接收器。 ➢ 也可以直接右键点击工作区的3D模型表面,添加接收器。
设置虚拟表面 虚拟表面中添加接收器
模型表面中添加接收器
LT软件的使用——探测器设置
视觉调整
模拟 光线显示/隐藏 画一条光线看看
LT操作界面——工具栏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LT软件的使用
内建光源 光线数据导入
3Hale Waihona Puke 建模 外部3D导入7光源模型
光学系统模型
表面与材质设置
探测器设置 数据分析(结果)
优化与反馈
LT软件的使用——光源模型
内建光源
表面光源
体积光源
导入外部光源
8
LT软件的使用——光学系统模型
元件
内建模型 机械模型
模型修改
导入外部光源 文件→导入→STEP等通用格式
文件→Solidworks Link
LT软件的使用——光学系统模型
材料的设置 ➢ 在“系统浏览器”的“分量”中右键点击3D模型,可以设置属性。 其中最关键的是材料的设置。
LT软件的使用——光学系统模型
表面的设置 ➢ 在“系统浏览器”的“分量”中点击“+”号展开3D模型,右键点击3D模型 中的表面则可以设置面的属性。
打开lighttools软件系统浏览器工作区工具栏lt操作界面lt操作界面系统浏览器lt操作界面工作区视觉调整光线显示隐藏模拟画一条光线看看lt操作界面工具栏lt软件的使用光源模型光学系统模型表面与材质设置探测器设置数据分析结果3d建模外部3d导入内建光源光线数据导入优化与反馈lt软件的使用光源模型表面光源体积光源导入外部光源内建光源lt软件的使用光学系统模型元件模型修改导入外部光源内建模型机械模型文件导入step等通用格式文件solidworkslinklt软件的使用光学系统模型材料的设置在系统浏览器的分量中右键点击3d模型可以设置属性

LTspice基础仿真分析与电路控制描述

LTspice基础仿真分析与电路控制描述

LTspice基础仿真分析与电路控制描述
介绍
这份文档旨在向读者介绍LTspice的基础仿真分析和电路控制的知识。

LTspice是一款常用的电路仿真软件,可以帮助电路设计师进行电路分析和性能评估。

本文档将涵盖以下主题:
1. LTspice的安装与设置
2. LTspice仿真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流程
3. 如何控制LTspice中的电路模型与参数
4. LTspice中的电路控制与控制语句
LTspice的安装与设置
LTspice仿真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流程
LTspice提供了多种仿真分析方法,其中包括直流分析、交流分析、暂态分析等。

在进行仿真前,您需要准备好电路图并设置仿真参数。

然后,您可以运行仿真并查看结果,以评估电路的性能和响应。

如何控制LTspice中的电路模型与参数
LTspice提供了广泛的电路模型与参数库,以便您能够准确地
模拟各种电子元器件。

您可以通过选择相应的模型或手动设置参数
来控制电路的特性。

LTspice中的电路控制与控制语句
除了对电路模型和参数的控制外,LTspice还允许您通过控制
语句来实现电路的控制。

控制语句可以用于调整电源、改变输入信
号或模拟其他外部因素对电路的影响。

以上内容只是对LTspice基础仿真分析与电路控制的简要介绍。

如需深入了解,请参考LTspice的官方文档或相关教程。

总结
LTspice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路仿真软件,能够帮助电路设计
师进行电路分析与性能评估。

掌握LTspice的基础仿真分析和电路
控制知识,将使您能够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电子电路。

LTE无线网络优化技术

LTE无线网络优化技术

参数问题
系统参数配置优化;
LTE无线网络优化特点
覆盖和质量的评估参数不同
• TD-LTE使用RSRP、RSRQ、SINR进行覆盖和质量的评估
影响覆盖问题的因素不同
• 工作频段的不同,导致覆盖范围的差异显著 • 需要考虑天线模式对覆盖的影响
影响接入指标的参数不同
• 除了需要考虑覆盖和干扰的影响外,PRACH的配置模式会对接入成功率 指标带来影响
LTE无线网络优化特点
LTE系统内干扰源
方向 干扰类型
原因
影响
下行 小区内干扰 小区间干扰
上行 小区内干扰
终端接收的非理想同 步造成子载波非理想 正交
不同小区采用相同子 载波
不同终端的晶振存在 频偏导致非理想正交
一般 严重 一般
小区间干扰
TDD制式的 特殊干扰
不同小区采用相同子 载波
在上下行时隙转换附 近,上行受到远端基 站下行信号的干扰
成熟期
11
保密 仅供中国移动学员培训内部使用
LTE无线网络专题优化方法
特殊场景 优化
LTE网络优化流程-单站优化
单基站的优化测试:一般是指在基站第一次开通后我们所需要做的工作
主要业务的验证


重 点
覆盖与规划覆盖的比较
环境噪声测试
12
保密 仅供中国移动学员培训内部使用
LTE网络优化流程-片区/簇优化
10
保密 仅供中国移动学员培训内部使用
目录
一、 LTE无线网络优化介绍 二、 LTE无线网络优化特点 三、 LTE无线网络优化内容 四、 LTE网络高速场景优化 五、 LTE无线网络干扰优化
优化流 程
优化方 法

LightTools 优化教程

LightTools  优化教程

I am tHe oNe
第二章 优化的光线和扇形光线 目录 背景:为何通过光线进行优化? 主要步骤汇总 细节步骤 更多应用
背景:为何使用光线进行优化 交互式的光线,扇形光线,格子光线(有时叫“NS 光线”,所有 LT 里的光线 都是非线性的)都是 LT 有效的交互式的特点。他们很容易并且很快的被定 义,当模型有任何改变时可以自动进行校正。 例1. 优化一个椭圆反射器
这些特点提供了一种容易使用,自由度高并且有效的组合。
LT优化使用程序图表 为起始设计建立一个LT模型 使用你的评价函数评价他提供给所有接收器光线的能力 修改结构数据,如果需要,以得到上面的条件 选择你想要使用的变量,加上pickups(如果有的话) 定义或选择评价函数,一般使用设置的光线或蒙特卡洛光线 定义你想要使用的约束条件(如果有的话) 使用不同的优化引擎,如果需要 评价结果,如果有用的话修改起始数据得到更好的结果并重新优化
最后,虽然一些系统可以通过少量的光线进行优化,但是如果系统性能通过照明,亮度,光强(或 等效辐射度)定义时,为了得到设计最后的优化和协调,最后的优化运行一般需要使用蒙特卡洛 光线模拟计算这些参量的。因为这种方法是基于大量的光线起始于任意的位置和角度,这些计算 包括基于所使用光线数量的统计噪声,不确定性。很多已知的优化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评价函数 的噪声问题,这也是开发LT优化的一个准则。
LT优化的特别之处 通过上面的讨论你可能会猜想,LT优化(LTO)的主要特点是包含有效的容易使用的引擎,来 解决去噪声或参噪声评价函数。去噪声评价函数一般基于少量的扇形或格子光,一般用于第一步 的优化。这可以使你更快的得到已经设置好的一系列变量,评价函数,边界约束。但是在大多数 情况下使用蒙特卡洛评价函数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均匀设计法优化L-丝氨酸发酵培养基

均匀设计法优化L-丝氨酸发酵培养基
3 0mi n。
1 2 方法 .
1 2 1 发酵 方法 ..
每株 菌取 一 满 环 接 入 到 1m 5 L发 酵 培 养 液 中
甘 氨酸 浓度 (/) g L
(5m 20 L三角瓶 ) ,摇床培养 1h 2 ,然后各取 2 L m
种子 液 加 入 3个 发 酵 瓶 中 ,3 ℃ 摇 床 培 养 7 h O 2。
史垦 C ia f := 堡 hnF f 整墅 : oA i . ! o d 1 , 上 = _
率 ,理论上 ,2 o 的甘氨 酸转化 为 2 l 三一丝 o tl mo 的 氨酸 ;而且 甲醇 比甘 氨 酸 便宜 ,所 以 甲基 营养 型 丙 酮 中 ,洗脱 液 为体积 比 2 8的 0 1 u O 和 :3 . %C S 7 % 乙醇 ,在 波长 56 m下测 定其 吸光 值 J 5 0n 。 3 菌 浓 测 定 吸 取 02 L 菌 液 至 5 ) .m mL
结果 见 图 1 。

甘 氨酸 为 上 海 生 化 技 术 公 司产 品 ; ( H ) N
S H P 4 C C , 中国 医药 ( 团 ) 上海 O 、K 2O 和 a O 为 集 试 剂公 司产 品 ;乙 醇 和 丙 酮 为 中 国 金 山 化 工 厂 ( 上海 ) 产 品 。
2 结果与讨 论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料 .
2 1 甘氨 酸浓度 对发 酵产 酸的 影响 .
甘氨 酸是 发 酵生 产 一丝 氨 酸 的前 体 物 。但 高浓 度 的甘氨 酸会 抑 制 菌 体 的生 长 ,导致 菌 株 生
1 1 1 出发 菌株 .. 假 单胞 菌 ( su o oa ) N一1 :由本 实 验 P ed m ns 3 室保 存 。

一种优化的LTPB网络带宽分配方法及实时性能分析

一种优化的LTPB网络带宽分配方法及实时性能分析
p o o e .F r a r o a rp sd o l p o f t t OLA a e t r p ro m a c a y o h r s h m e s g v n m h h s b t e r n e t n a t e c e s i i e Fi a l e f h n nl y e a l sa e g v n t e n ta e t e c r e t e so e c n l so x mp e i e d mo sr t o r c n s ft o c u i n r o h h
Ke F s l c l a e e wo k ; b ・ r a i a o ; r a - me s t m s ln a o e a s n u ; y wo d : o a r a nt rs uso g n z t n - i e lt yse ・ i ; ie t k n p si g b s r
出 了一 种 优 化 的 带 宽 分 配 方 法 和 基 于 “ 差 情 形 下 可 达 负 载 率 ”的 网 络 实 时 性 能 分 析 方 法 , 证 明 最
了该 带 宽分 配 方法 优 于所 有 传 统的 分配 方 法 ,最 后 举例 说 明 了结 论 的正确 性 。 关 键 词 :局 部 区域 网络 ;总 线式 结 构 ;实 时 系统 ;线 性 令牌 传 递 总线 ;带 宽 分 配 中图 分类 号 :1P3 3 ] 9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号 : 10 .3 X(0 20 —0 20 0 04 6 2 0 )60 2 — 8
An o i a a dwi t loc to c m e a e 1tm e ptm lb n d h a l a i n she nd r a . i pe f m a c na y i o r or n e a l ss f rLTPB e wo k n t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覆盖类1.1 概述覆盖类问题只要涉及弱覆盖、越区覆盖、过覆盖、无主导小区、上下行不平衡及导频污染等。

在TD-LTE中一般认为RSRP<-110dBm,认为是弱覆盖。

越区覆盖:由于基站天线挂高过高或下倾角过小引起的该小区覆盖距离过远,从而越区覆盖到其他站点覆盖的区域,并且在该区域终端接收到的信号电平较好。

过覆盖:指网络中存在过度的覆盖重叠,容易引起干扰和乒乓切换;无主导小区:指某一片区域内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接收电平相差不大,不同小区之间的下行信号在小区重选门限附近的区域,并且无主导覆盖的区域接收电平一般或者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网络频率复用的原因,导致服务小区的SINR不稳定,可能发生空闲态主导小区频繁重选、连接态频繁切换,无主导覆盖也可认为是若覆盖的一种。

导频污染:指在某一点存在过多(一般认为大于等于3个)的强导频,但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1.2弱覆盖1.2.1弱覆盖分析造成弱覆盖的原因有:1、规划的站点由于种种原因如物业等没有开起来;2、天线方位角、下倾角不合理,如下倾角过低;3、在站建起来后,由于新建楼宇的遮挡,导致部分区域RSRP很差;4、站点过高,如四十多米或更高,会造成塔下黑;5、下倾角、方位角由于条件所限,无法调整,如:美化邓杆站点不方便调整天线的方位角(3个天线方位要一起转,因为外面有罩子盖住下倾角无法调整,如科技园四、海德三路等;深大校园里站点天线都是放在美化罩子(长方体的箱子)里面,对天线的下倾角和方位角调整范围也有影响(如:深大、深大南校等));6、功率设置过小;针对以上原因建议的方案有:1、推动客户将规划站点尽快开起来;2、调整天线方位角、下倾角到合理位置;3、对天线进行整改,跟换大倾角天线跟换站址等4、增加小区发射功率1.2.2天线方位角不合理导致弱覆盖现象:科技园三的102和104小区由于天线被住宅楼遮挡,导致覆盖区域内部分道路信号较弱,存在弱覆盖,科技园三站点周围的地物如图:图表1科技园三周围地物调整前道路的电平值如下图:图表2优化前科技园三覆盖措施:将104小区的方位角由20度调整为40度;将102的方位角由150度调整到100度;调整后弱覆盖得到改善,如下图:图表3优化后科技园三覆盖1.2.3天线方位角下倾角不合理导致的弱覆盖现象:东都花园附近有小段路RSRP低于-110dBm,该路段属于东都花园和龙中站点主覆盖区,需要调整东都花园和龙中站的天馈方向角和下倾角加强覆盖。

调整方案见下表,表格1东都花园天馈调整方案调整后弱覆盖得到解决,调整前后的图见下:图表4东都花园调整前覆盖调整后的图见下:图表5东都花园优化后覆盖1.3越区覆盖1.3.1越区覆盖分析越区覆盖经常因为一些超过周围建筑物的站点,发射信号沿丘陵地形或道路可以传播很远,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形成了主导覆盖,产生“岛”的现象,因此,当呼叫接入到远离某基站而仍由该基站服务的“岛”形区域上,并在小区切换参数设置时,“岛”周围的小区没有设置为该小区的邻区,当终端离开该“岛”时,就会立即发生掉话。

且即便配置了邻区,由于“岛”的区域过小,也会容易造成切换不及时而掉话。

解决建议:1、避免扇区天线的主瓣方向正对道路传播,可调整扇区的天线方位角,使天线主瓣方向与街道方向稍微形成斜角,利用建筑物的遮挡减少电波因街道两边的建筑反射而覆盖过远的情况。

2、调整扇区天线的下倾角,如果条件允许优先调整电子下倾角,其次调整机械下倾角;3、降低天线高度4、在不影响小区与业务性能前提下,降低发射功率;1.3.2越区覆盖案例214小区的电子下倾6度,机械下倾5度,由于美化罩缘故,下倾角无法再往下压;但小区在1.26km还有信号且电平为-103dBm,在700多米时信号强度达到-93dBm,故在不影响覆盖的前提下需要适当降功率,将功率降低2dB后,信号消失,如下图图表6科技北调整前越区覆盖图图表7科技北调整后覆盖图表8科技北覆盖路段基站分布注:该路段由于高新公寓站没开起来,有小段弱覆盖,当电平为-103时会切向214小区。

2干扰类2.1 PCI模3相等干扰科技园E,58小区上报了114的MR,181和服务小区58模3相等,下发了切换命令,UE没收到,由UE侧可看到此时SINR很差为-6.83;图表9科技园58基站侧LOG图表10科技园58信道状况图表11科技园58终端侧LOG措施:将科技园四1小区的PCI由181调整为182,0小区的PCI由180调整为181,2小区的PCI182调整为180,干扰得到规避。

注:在调整PCI时也要将配置该小区为外部邻区的基站的外部邻区中的PCI修改过来。

2.2 GPS失锁干扰现象:高科E站点小区1覆盖区域近点接入困难,拉网在此小区覆盖区域下必然掉话且长时间无法接入。

在后台信令跟踪下的干扰检测中跟踪高科E的1小区。

发现每个RB的功率都比正常-110dBm高了30dB左右。

RSSI同时也高了20dB左右,如下图:在故障小区覆盖区域,实测,信号强度大于-70dBm的时候才偶尔能接入。

Probe和基站侧信令分析看到,eNodeB未发切换命令或者切换重配消息UE没收到,导致每次经过此处必然掉话。

后台发现,中兴通讯站点有GPS告警“GPS线路短路故障”,在MML中将中兴通讯站点去激活,高科站点的干扰马上消失。

由此确定是中兴站点GPS失步,导致周边区域同频干扰严重,更换中兴站点GPS后,故障消失。

3切换类3.1 基站不下发切换命令该问题的前提是UE上报了切换的MR,基站侧也收到了MR,但没有收到切换命令,可能的原因有邻区漏配或邻区配错、下发重配置没收到重配置完成和同频邻区中有PCI相等的邻区。

下面以案例形势一一展开。

3.1.1邻区漏配&邻区配错一、邻区漏配从基站跟踪看到基站收到了大量的MR,没有下发切换命令,导致掉话,如下图。

从probe上看信道质量不差没到解调门限以下,因为没有下发切换命令而掉话,可以查看是否为邻区漏配。

中兴通讯179向科技园四182发起切换,上报了切换的MR,基站侧也收到了MR,没有下发切换命令,之后读系统消息,发起重建,重新接入到MR中小区,即科技园四182,可以确认为邻区漏配。

Probe和基站侧log如下:图表12邻区漏配UE侧无线环境图表13邻区漏配UE侧LOG图表14邻区漏配基站侧log邻区漏配有2种情况:1、同频邻区和外部小区都没有配置;2、配置了外部邻区,但没配置同频邻区;建议:添加邻区注:也可通过对比SIB4中的邻区信息与MR中的邻区PCI发现是否为邻区漏配,如下图;图表15SIB4消息内容二、邻区配错下面为外部小区和同频邻区均已配置,且同频邻区也配置正确,但外部小区的PCI添加有错,导致的掉话。

如下图,102(科技园三1小区)上报181(科技园四的1小区)的MR,但没下发切换命令,查询同频邻区已配置eNBID为28即科技园四的1小区为邻区,但1小区的PCI被配成了182,且配置了同站的两个PCI相等的外部邻区。

图表16邻区错配终端侧LOG图表17科技园三1小区的同频邻区图表18科技园三的外部邻区建议:修正外部小区的PCI,在添加邻区时务必保证外部小区的PCI及同频邻区的eNBID正确,减少优化工作量。

3.1.2PCI相等导致不发切换命令现象:基站标识117,67(本地小区1)、68(本地小区0)为同站邻区,68往67切换正常,67往68切则切不过去,表现为上报了MR,不发切换命令,LOG如下:图表19PCI相等终端侧LOG图表20PCI相等基站侧LOG经查询67(本地小区标识为1)的外部邻区中有PCI为68和同站邻区的PCI相等,如下,在ANR关闭情况下,会不发切换命令;图表2167小区的外部邻区图表2267小区的同频邻区措施:首先核查是外部邻区中的PCI配置错误(即该站不存在,或基站存在但PCI配置有错);核查都无误时需要调整PCI;建议:1、调整完PCI后或新加站后用M2000上的PCI冲突核查工具进行核查邻区中是否存在PCI相等情况。

2、使用excel原型工具进行对比,该工具相对麻烦一点,需要将邻区信息倒出来。

如下,在M2000的配置中选择LTE 自优化,在优化菜单中双击PCI优化任务,如下图:图表23M2000 PCI自优化界面图表24PCI冲突信息在PCI冲突信息中点击任何一条在旁边会显示与其冲突的邻区的具体信息,如下表:图表25PCI冲突详细信息点击下面优化任务中的绿色按钮,会弹出如下对话框,图表26优化任务启动界面点击确认后,会显示如下进度条图表27优化进度条看见完成后会显示已成功,进度条显示100%,建议的优化值会显示如下:图表28优化结果3.1.3基站下发的RRC连接重配置没收到RRC连接重配置完成科技园三102切向科技园三104后,基站侧下发了RRC连接重配置,为重配置CQI,UE侧没收到,一直山上报MR,基站侧不处理,掉话;UE侧LOG如下:图表29OMT侧LOG基站侧LOG如下:图表30基站侧LOG在切换到104后,104小区的信道质量很差,导致没有解出RRC连接重配置而不下切换命令继而掉话,如下:图表31Probe侧信道状况措施:测量到邻区中182与服务小区104模3相等,由于此路段为弱覆盖路段,建议调整182的PCI,将182调整为180,180调整为181,181调整为182,但由于高新公寓站开不起来,弱覆盖无法解决。

3.2 乒乓切换在高科E内114和115间乒乓切换,如下图,将时间迟滞由320ms调整480ms,调整后有所缓解,如下:图表32调整前114和115 乒乓情况图表33优化后114和115切换情况注:根据实际情况也可调整IntraFreqHoA3Hyst和IntraFreqHoA3Offset,但该参数会影响到所有和该小区进行切换的邻区。

4重建类协议规定的重建原因有3类:切换失败、重配置失败和其他,重建成功的前提是小区必须有ue的上下文。

下面依案例进行分析。

4.1 重配置失败引起的重建现象:服务小区为102,102切换到180后,基站下发了RRC连接重配置,但在发送重配置完成时,无线链路失败,从无线环境来看,此时服务小区的180的信号为-106左右,随后信号消失,且邻区中也测不到180信号,之后开始搜小区,搜完小区就报RRC连接重建了,重建原因为重配置失败,重建不成功导致掉话,改点为弱覆盖点,各小区在该点的信号都在-110左右且持续时间较短。

图表34Histudio侧信令无线环境如下:图表35HiStudio侧无线环境措施:可以调整天线的下倾角和方位角,使其有一个主导小区覆盖,但该段由于高新公寓站没有开起来,属于弱覆盖,214为距离1km左右的信号,182为旁瓣覆盖,除了加站,此处无法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