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的约束管理

合集下载

危重症患者约束管理课件

危重症患者约束管理课件
保密措施
对患者的约束管理记录应严格保密,避免泄露患者的隐私 信息。在报告和交流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
05
危重症患者约束管理的培 训与教育
医护人员约束管理技能培训
约束管理技能重要性
医护人员需要充分认识约束管理在危 重症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确保患 者安全。
约束管理操作规范
培训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约束管理的操 作规范,如正确的约束方法、约束时 间等。
应对策略
针对特殊患者群体的约束管理挑战,医护人员应采取 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对于沟通困难的患者,可以 使用图片、手势等辅助沟通方式;对于配合度低的患 者,可以通过家属参与、奖励机制等方法提高患者的 配合度;对于病情变化快的患者,应加密病情观察频 次,及时调整约束方案。通过这些应对策略,可以提 高特殊患者群体约束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意见。
注意事项
在解除约束前,应对患者进行全 面的评估,确保解除约束不会对 患者造成危害。解除约束后,仍 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防止意
外事件的发生。
解除约束后的患者观察与护理
观察要点
解除约束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 生命体征、情绪变化、行为举止 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
问题。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 施,如心理疏导、疼痛管理、皮肤 护理等,确保患者的身心舒适。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约束的 必要性、注意事项等,取得他 们的理解与配合,共同保障患 者的安全与舒适。
04
约束管理的解除与后续处 理
约束解除的时机与评估
解除时机
当患者的病情稳定,不再需要约 束管理时,应及时解除约束,避
免不必要的并发症。

ICU患者保护性约束常见问题

ICU患者保护性约束常见问题

ICU患者保护性约束常见问题摘要:目的:探讨对ICU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中常见的问题。

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ICU患者保护性约束常见的问题。

结果:ICU患者保护性常见问题有患者知情同意、心理问题及护理人员操作方式等。

结论:发现、思考、解决对ICU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存在的问题对保证患者安全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保护性约束;ICU护理重症监护室(ICU)是以救治各类危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为主的综合诊疗体系。

ICU患者病情重,常伴有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其状态经常会妨碍常规治疗,甚至发生患者自我伤害。

为避免患者坠床、创伤、抓伤和非计划性拔管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对ICU综合征的患者常采用物理约束与药物镇静相结合的方法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身体约束是指使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在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患者不能轻易将其移除,限制患者的自由活动或使患者不能正常接近自己的身体某部位{1}而目前临床上最为推广应用的约束方法仍存在弊端,通过对现有方法的改进,制作出符合ICU患者的人性化保护性约束,从而提高医疗护理中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医疗护理的质量,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配合,共同协助患者早日康复。

现将我科2016年3月至12月使用保护性约束中出现的问题回顾性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78例清醒患者在2016年3月至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期间,使用保护性约束,治疗好转后解除约束,进行开放式谈话,总结保护性约束存在的常见问题。

对17名临床护理工作人员采用保护性约束的流程及原则进行交谈,得出临床工作中应对问题的对策,存在的难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2.常见问题2.1 知情同意问题:近年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权,注重人性化,在约束的过程中,患者会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而家属又普遍认为约束是医生对患者不负责任,不人道,且常被滥用的一种做法,故约束往往是医患纠纷问题{2}因此告知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是护理工作重点之一,通过研究发现,78例患者中54例患者处于抵触情绪,病员及家属起初都不能理解,但是经过解释必要性后,有3例家属不同意。

约束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分析

约束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分析

约束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分析约束集束化管理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各种临床数据,以实现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全方位、多层次、个体化的管理。

在危重症患者中,约束集束化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用:1. 临床信息采集与整理:通过建立临床信息系统,对危重症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进行集中、规范和标准化的采集与整理,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2. 多学科协作管理:约束集束化管理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和团队合作的理念,通过建立多学科团队,实现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等多个专业人员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护理。

3. 个体化护理方案制定:根据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个体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包括治疗方案、营养方案、康复方案等,以实现对患者的精细化管理。

4. 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测:通过利用临床信息系统对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风险评估与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危险情况。

二、约束集束化管理中的护理干预分析在约束集束化管理中,护理干预是危重症患者护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将结合约束集束化管理的特点,对护理干预进行分析:1. 个体化护理方案制定:约束集束化管理注重个体化护理方案的制定,而护理干预正是个体化护理方案的具体实施。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设计并实施符合患者特点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定期更换体位、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

2. 多学科协作管理:约束集束化管理强调了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协作,共同制定并执行综合护理方案,以提高护理干预的效果。

4. 数据采集与整理:护理干预也是约束集束化管理中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护士通过对患者的护理实施情况、护理效果等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为医疗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三、结语约束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分析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并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符合其个体化特点的护理干预措施。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使用约束带的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使用约束带的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使用约束带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临床上为了防止病人因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病人安全,特别是神经内科病人常有躁动、谵妄等精神症状,临床上常采用普通布制约束带通过束手、束脚、束胸、束肩达到制动的目的。

控制病人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如自杀,自伤,极度兴奋冲动,有明显攻击行为),避免病人伤害他人或自伤。

防止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虚弱、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患者安全。

约束性措施既是一种强制性的护理方法,也是一种保护性的护理行为,但在约束保护过程中,易对患者造成伤害,引发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举证责任倒置”也使临床工作者们如履薄冰。

如何对重症患者进行有效的保护性约束不仅仅是重症安全护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基础护理的难题之一。

确保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

探讨危重症患者使用约束带过程中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对收治13例烦躁病人采用保护性约束的方法进行约束,结果13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未发生坠床、意外拔管、自伤和皮肤异常、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关键词: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意识障碍;约束带使用;护理安全;知情同意1.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1月在神内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需约束的13例危重症患者,给予保护性约束。

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58~91岁。

其中包括:脑梗死4例、脑出血2例、脑梗死后遗症4例,脑膜脑炎2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13例患者均留置胃管、尿管,吸氧心电监测中,下病重,记24小时出入量。

本科收治的患者中有一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伴有脑萎缩,其行为不能自控,在治疗和护理中需要给以鼻饲流质饮食、留置导尿、胃管、持续低流量吸氧、补液等。

在使用保护性约束带前,护理人员稍有疏忽,患者就会把胃管、导尿管、氧气管等拔掉,在补液的情况下还会乱动,时不时地弄肿或拔管[1,2]。

重症患者身体约束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重症患者身体约束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综述重症患者身体约束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庞金霞王菊霞李莉莉摘要综述了重症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研究进展,分别从身体约束的定义、约束原贝!|、约束用具的种类、及约束用具使用及其管理,和防控体系的建立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身体约束的规范使用提供一定的依据,便于临床医护人员规范使用约束用具。

关键词:重症患者;身体约束;规范化管理神经外科患者常因伴有神志不清或者躁动不安,不能配合治疗和护理,故而医护人员常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为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其中身体约束常被临床医护人员用来维护患者安全,防止自伤或他伤。

因此如何规范地使用身体约束,既能使患者的治疗和照顾得以保证,又将约束所致的并发症降至最小,是当今医护人员面临的共同问题。

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首次将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纳入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中,致力于降低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或使身体约束用具更合理化⑷。

本文将国内外关于患者身体约束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身体约束的定义身体约束定义国内外意见不一;更多的文献把身体约束定义为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在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使患者不能轻易将其移除,以限制患者的自由活动或D01:10.19792/ki.1006-6411.2021.14.002工作单位:23600阜阳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庞金霞: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通信作者:王菊霞收稿日期:2019-10-15者使患者不能正常接近自己的身体⑵;国内学者将身体约束定义为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的任何场所,任何徒手或采用物理、机械的设备、材料,或者使用工具附加在患者身上,使患者不能轻易将其去除,来限制患者自由活动或正常运用身体的自由⑴。

2实施身体约束的原则身体约束作为一种医疗辅助措施,在应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2.1约束不能作为常规的护理措施对于重症躁动患者不进行常规的身体约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约束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分析

约束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分析

约束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分析摘要:约束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已经逐渐得到了普及,本文旨在探讨其在护理干预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作者通过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约束集束化管理护理干预,比较采用约束集束化管理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显示,采用约束集束化管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综合来看,采用约束集束化管理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方式,可以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关键词:约束集束化管理、危重症患者、护理干预、深静脉血栓、医疗费用正文:一、引言危重症患者是指生命体征稳定性较差,生命体征上下波动幅度较大,病情严重,需要严密监测和护理干预的患者。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而约束集束化管理则是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方式,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探讨约束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

二、约束集束化管理的概念与原理约束集束化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针对危重症患者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护理服务。

约束集束化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1) 通过采用适当的约束措施,限制患者活动范围,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2) 确定患者的特殊护理需求,根据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3) 针对不同的护理干预内容,采取不同的护理手段,实现集束化管理。

近年来,约束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逐渐得到了普及。

采用约束集束化管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等方面。

3.1 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在约束集束化管理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护士会对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的筛查,并采用抗凝治疗、适当的被动活动等手段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办法

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办法

ICU 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办法一、目的为加强ICU 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ICU 护理人员对危重病人的护理管理。

三、管理内容(一)人员管理1. 护理人员资质- ICU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有效的护士执业证书。

- 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 岗位职责- 明确各岗位护理人员的职责,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 护士长负责全面管理,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3. 团队协作- 加强护理团队协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与医生、药师、技师等多学科团队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环境管理1. 病房布局- ICU 病房应布局合理,分区明确,设有治疗区、监护区、生活区等。

- 保持病房整洁、安静、舒适,温度、湿度适宜。

2. 设备管理- 定期对ICU 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运行正常。

- 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

3. 感染控制-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加强病房环境消毒和手卫生管理。

- 对特殊感染患者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三)护理操作管理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

- 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

2. 基础护理- 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管道护理等基础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

3. 特殊护理- 对使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特殊设备的患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护理。

- 做好各种管道的固定和护理,防止管道脱落、堵塞。

4. 急救护理- 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心肺复苏、除颤仪等。

- 在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四)用药安全管理1. 药品管理-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药品分类存放,标识清楚。

约束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分析

约束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分析

约束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分析一、约束集束化管理的概念约束集束化管理是一种在危重症患者中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式, 它通过对危重症患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以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减少医疗事故和降低医疗成本。

约束集束化管理强调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并通过提高危重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促进康复, 减少并发症, 改善生活质量。

二、危重症患者的特点危重症患者由于病情严重, 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 往往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治疗和护理。

由于病情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往往繁琐、复杂, 容易出现并发症和医疗事故, 需要进行综合管理和护理干预。

危重症患者的特点包括:1. 病情严重: 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 生命体征不稳定, 需要进行严密监护和护理。

2. 需要多学科综合管理: 危重症患者常常伴有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 需要进行多学科综合管理, 包括内科、外科、麻醉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

3. 治疗过程繁琐复杂: 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常常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治疗和护理, 包括呼吸支持、液体管理、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等。

约束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路径管理: 临床路径管理是约束集束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护理干预, 以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 降低医疗成本。

2. 护理信息化管理: 护理信息化管理是约束集束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它通过建立和完善危重症患者的电子病历、护理记录、医嘱系统等, 实现对患者的全程记录和监控,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五、护理干预分析1. 设置合理的约束集束医嘱: 危重症患者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和治疗, 包括呼吸支持、液体管理、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等,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需要, 设置合理的约束集束医嘱,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

2.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多样, 易于出现并发症和医疗事故, 护士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约束的并发症
生理损伤 心理社会伤害
身体约束的并发症
生理损伤: 皮肤破损擦伤 神经损伤 缺血性损伤 其它:窒息、死亡
心理社会伤害: 沮丧和易激惹 尊严和自主性丧失 罪恶感 恐惧、抑郁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
2003年,美国危重症医学会制定《ICU身体约束临床实践指南》: 身体约束不应作为ICU的常规护理手段 尽量减少身体约束使用 只有在替代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
TIP法则: 情况3:患者身上的管路或仪器一旦拔出可能会危及生命,如颅内压监测仪、脑室引流管、肺动脉导 管、动脉压力监测管、胸管、人工气道、CVC、IABP、临时起搏器、三腔二囊管、膀胱造瘘管、输 注血管活性药物管路等 判 断:需要约束
TIP法则: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
判 断:不约束
情况2
身体约束的使用情况
加拿大:51个ICU机械通气患者约束率53% (Luk&2014)
南 非:3个ICU住院患者约束率48.4% (Langley&2011)
美 国:3个ICU患者约束率30/100次 (Martin&2005)
身体约束的使用情况
欧 洲:9国34个综合ICU患者约束率39% (Benbenbishty&2010)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
2004年,英国危重症护士学会发表声明: 身体约束不应作为ICU人力资源不足的替代方法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
2003年,美国学者Vance等提出治疗干扰计划(Treatment interference Protocol,TIP),以判断病 人是否需要约束或实施约束替代方法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
小结
身体约束不应作为常规护理手段 减少约束是大势所趋 根据现有证据和医院实际情况规范约束流程
感 谢 聆 听 !
谢谢大家!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
身体约束决策轮: 情况3:当患者清醒有定向力;无意识;肢体无法移动;护理人员持续监护;或患者激动谵妄、有非 威胁生命的治疗干预、患者独立或不完全独立 判 断:不约束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
国内有学者报道自行设计的身体约束量表(杨晶 &2015)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 有学者报道自行设计的量表(例)
危重症患者的约束管理
提纲
1
身体约束相关知识简介
2
重症患者身体约束指征
3
重症患者身体约束流程
身体约束的概念
身体约束:由于各种原因通过物理或药物方法对患者进行的约束,以干预患者做出某种决定或限制其 身体自由活动的行为
Jonna Briggs Institute.Restraint stantards[EB/OL].(2013-07-01)[2016-0605]./Search.aspx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约束使用指征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
身体约束决策轮: 情况1:当患者出现烦躁或攻击性,干扰威胁生命的治疗,有依赖或不完全独立 判 断:需约束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
身体约束决策轮: 情况2:当患者出现烦躁或攻击性,干扰非威胁生命的治疗,不完全独立或独立;或患者出现意识模 糊、定向力障碍,单纯烦躁,干扰威胁生命的治疗,依赖或不完全独立 判 断:约束替代方法
英 国: 4个ICU患者约束率为 0 葡萄牙: 2个ICU患者约束率为 0 意大利: 1个ICU患者约束率为 100% 挪 威: 2个ICU患者约束率为 0 (Martin&2005)
身体约束的使用情况
我国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调查数据 调查显示,某医院ICU1次或1次以上身体约束
的使用率39.04%(朱胜春&2009)
身体约束的概念
物理约束
化学约束
身体约束的概念 物理约束:主要通过机械工具限制患者的活动,包括床挡、约束带、约束手拍等
身体约束的概念 化学约束:使用镇静药、抗焦虑药、抗惊厥药、催眠药、非典型抗精神药减少患者自主活动
身体约束的目的
预防跌倒及跌倒相关伤害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 控制痴呆患者的行为症状 防止患者自伤或伤害他人
OR 情况1
情况3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
TIP法则: 情况1:出现病理性或治疗性无意识;病理性或治疗性肌无力;患者清醒且定向力良好;患者处于工 作人员或家属持续监护中 判 断:无需约束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
2006年,Hurlock-Chorostecki等在加拿大某ICU对护士实施了“Knot -so- fast” 计划,提出了“ICU 约束决策轮及等级”工具
身体约束实施流程 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
身体约束实施流程
约束患者的护理: 持续监测,确保安全 促进舒适睡眠、营养、排泄 转移注意力,减轻敌对情绪 评估使用情况和效果(4小时1次),烦躁患者
增加频次(C级推荐)
身体约束实施流程
约束患者的护理: 身体约束医嘱有效期24h之内 每8h重新评估停止或减少约束的可能性(C级推荐) 做好护理记录:服务对象行为的评估;约束的使用原因;使用约束后可能恶化的健康问题;约束的知情 同意;约束的使用时间及期限;在约束期间的保护措施;谁提出使用约束的建议等
TIP法则: 情况1:出现病理性或治疗性无意识;病理性或治疗性肌无力;患者清醒且定向力良好;患者处于工 作人员或家属持续监护中 判 断:无需约束
身体约束使用指征
TIP法则: 情况2:患者身上的管路或仪器拔出可能会造成损伤但尚无生命危险,如外周静脉、鼻胃管、导尿管、 鼻氧管/面罩、胃造瘘管、普通引流管、心电监护导线、血压袖带、血氧饱和度探头、肛管等 判 断:首选约束替代方法,无效方可约束
身体约束实施流程
评估 知情同意 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 对约束患者的护理 约束替代方法
身体约束实施流程
评估: 明确服务对象的安全需求和约束史 明确不约束可能产生的健康和安全隐患 评估使用约束的危险因素 评估约束使用的时间段和频次 评估使用范围最小的约束类型
身体约束实施流程
知情同意: 执行知情同意程序 约束医嘱 紧急情况下先实施再补知情同意程序
身体约束替代措施
优化环境,减少光线和噪声 协助患者进行时间、空间和自我定向 保持管道/设备不在患者视野范围之内 使患者手中有东西抓握 要求家人或朋友陪伴
身体约束替代措施
鼓励交流,为无法言语的患者设计交流板 评估并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焦虑 确保患者舒适,注意体位、温度等 手上戴棉质手套或袜子取代约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