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走进大自然第二课时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共30课,621页)

温馨提示:
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 你最喜欢的词句,请你用自己独 特的标记快速画出,并谈谈体会, 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小建议: 重点词可用“∆”,好句子可以 用“﹏”)
追着小鸟, 走进密林; 追着小溪, 走进深山; 追着会飞的花朵, 我们走进大自然。
让小锤去叩醒 每一块山石, 让画笔去访问 每一片花瓣。 高高举起洁白的昆虫网, 网住一个斑斓的秋天。
句子对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钻、 伸、露、探、冲)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 花。一身雪白的衣裳,透着清香。 阳光照着我,我解开衣裳,敞着胸 膛,舒坦极了。一阵风吹来,我就 迎风舞蹈,雪白的衣服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 蹈呢,这不就像电影《天鹅湖》里 许多天鹅一齐舞蹈的场面吗?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 走进大自然
温馨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标出自然节,画出生字新词,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准字 音,弄明白词义,把课文读 正确、流利。
读读认认
叩醒 访问 体验 感受 发现 洁白 斑斓 深沉 辽远 灿烂
生字我会认:
追密
醒
感
锤
斑
受
斓
瓣 融
1 走进大自然
•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 构相似、语言一致、意思紧密 联系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 修辞手法,叫“排比”。
你行吗?
请用不同的形式填写表示颜 色的词语: 红彤彤 __ __ __ __ __ __ 半紫半黄 __ __ __ __ __ __ 葡萄灰 __ __ __ __ __ __
走进大自然 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走进大自然课时:第二课时年级:一年级下册学科: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如山、水、树、花等。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线条和色彩表现大自然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基本元素2. 观察和想象大自然3. 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如山、水、树、花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如山、水、树、花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大自然。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线条和色彩表现大自然,如用曲线画水,用绿色画树等。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元素进行绘画。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所学的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选择的自然元素。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和过程。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从观察力、想象力、线条和色彩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自然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观察和表现大自然,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和表现大自然,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成为大自然的朋友。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学生的绘画技能和环保意识能否得到提升。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出示的自然图片应尽量丰富多样,包括山川、湖泊、森林、草原、海洋等各种自然景观。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声音》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声音》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好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
今天,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
不过,大自然说,要去参加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出示词卡)。
认识它们吗?跟它们打个招呼吧!分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二、入境想象,美读感悟(一)关于水的声音。
过渡: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在书上找一找,自己读一读。
1.出示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1)“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声音多好听啊!想象一下,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你能不能也说几个?(噼噼啪啪……)(2)指名读,指导读好“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不同音效。
2.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唱歌。
出示相关句子: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指名读。
是什么让小小的雨滴拥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一滴小雨滴能做到吗?(2)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水之乐曲的美妙。
想象小雨滴“汇聚”起来,从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经历。
(体会不同水声的特点。
)(3)师生、小组合作朗读。
1组读小溪,2组读河流,3、4组读大海,教师读最后一句话。
(从“淙淙、潺潺、汹涌澎湃”中感受水声变化的美妙。
)你们喜欢这个自然段吗?喜欢就试着背一背吧!学生试背——指名当堂背诵——想背的一起背。
(二)关于动物的声音。
师:听到了风之曲、水之歌,动物们也不甘示弱,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
1.学生模仿出相应动物的叫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走进大自然课后作业课件冀教版

三、融入大自然。 把自己变成大树吧,去体__验______大地的深__沉______; 把自己变成白云吧,去_感__受_____蓝天的_辽__远_____。
仿写: 把自己变成示__例__:___鲜__花____吧,去_享___受__草__地__的___辽__阔_; 把自己变成____果__实______吧,去____体__味__树__叶__的___拥__抱___。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2
谢谢欣赏!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3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5.大自然的声音是最和谐、最动听的。如果你也来到大 自然,你会听到哪些声音? _示__例__:___我__会__听__到__树___叶__沙__沙__的___声__音__。_____________
三、百字练笔 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它清新而美好。学习之余你喜
三年级语文上册《走进大自然》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走进大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3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写。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写。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previouslesson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1.2教师出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
2.课文朗读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2.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3.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生字词,交流学习心得。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
4.2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5.课堂活动5.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大自然的活动,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大自然的美。
5.2学生合作,创作一首关于大自然的诗歌或故事。
6.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1.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1.2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大自然,记录下观察到的美景。
2.课后作业:2.1学生根据课堂活动,完成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2.2家长协助孩子收集关于大自然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观察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课堂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但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优秀PPT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优秀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016fb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4.png)
打击乐器 轻轻柔柔 敲敲打打 呢喃细语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潺潺、哗啦啦(山中小曲——海洋大合唱)
(2)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1)比喻句,把水比作音乐家。 演奏 感受 激动 雨滴 一场 美妙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波澜壮阔 叽叽喳喳
拓展:你还会想到哪些动物?
打击乐器 轻轻柔柔 敲敲打打 呢喃细语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
(2)拟人句,把小雨当作人来写。
思思考考: :文文中中写写了了哪哪几几个个动动物物学在在歌歌交唱唱?? 流,如,“青蛙是大自然的歌手……”“火车也是
打击乐器 轻轻柔柔 敲敲打打 呢喃细语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波澜壮阔 叽叽喳喳
一个音乐家……” 每当到了春天,我从遥远的地方走进池塘里,我认识了很多的朋友。
归纳总结
大自然的声音用书中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呢?
思(考2):拟文人中句写,了把哪小几雨个当1动作.物大人在来歌写自唱。?然的声音用书中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呢? (美妙)
拓展:你还会想到哪些动物?
森我林们跟翻着动大自雄然伟出发温了柔。 威力 汇聚 蝈蝈 手风琴
滴打滴击答 乐答器…轻…叮轻叮柔咚柔咚敲、敲淙打淙打、潺呢潺喃、细哗语啦啦(山中小曲——海洋大合唱)
1.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潺潺、哗啦啦(山中小曲——海 洋大合唱) 2.(1)比喻句,把水比作音乐家。(2)拟人句,把小雨当作人来 写。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文中写了哪几个动物在歌唱? 拓展:你还会想到哪些动物? 鸟叫、虫鸣、蝈蝈的歌唱。 还会想到蜻蜓在细细低吟,大象在纵声歌唱。
拓展:你还会想到哪些动物?
演奏 感受 激动 雨滴 一场 美妙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21 大自然的声音 第二课时教案

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2.会认“妙、奏”等8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妙、演、奏”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美妙、演奏”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4.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体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7.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语言应用:能通过朗读课文,读出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思维能力: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审美创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难点: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单元整体感知: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走进大自然——《走进大自然》、《会说话的草》生动地描绘了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愉快地进行各种活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火烧云》为我们展现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诗的材料》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金色的草地》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本单元通过这些内容点点滴滴的渗透,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激发学生向往自然的强烈愿望,引发学生投身自然的真实行为;使学生在与自然的交融中,产生、捕捉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联想,从而真正的成为大自然的孩子。
要将熔冶学生向往自然、热爱自然、感悟自然的心性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是统一于听说读写语言活动过程之中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走进大自然》和《火烧云》、《诗的材料》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会认45个生字,会写53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似”、“摸”、“扇”、“落”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分析记忆字形。
3、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识字方面: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2、阅读教学中读悟结合,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在读中体味文章所含主旨,铸造完美的人格品质。
3、口语交际时能用普通话说一段连贯完整的话,愿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激发学生向往自然的强烈愿望,引发学生投身自然的真实行为;使学生在与自然的交融中,产生、捕捉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联想,从而真正的成为大自然的孩子。
课时设置:1《走进大自然》…………………………………………2课时2《火烧云》………………………………………………2课时3《会说话的草》…………………………………………2课时4《诗的材料》……………………………………………2课时3《金色的草地》…………………………………………2课时1、《走进大自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走进大自然
第二课时
一、看拼音,写汉字。
kūn chóng tǐ yàn shēn chén càn làn
zì rán shuì xǐng xiǎo xī bái yún
二、比一比,再组词。
密( ) 瓣( ) 班( ) 访( )
蜜( ) 辨( ) 斑( ) 仿( )
三、仿写句子。
把自己变成大树吧,去体验大地的深沉;
把自己变成白云吧,去感受蓝天的辽远;
把自己变成()吧,去()。
四、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的说法。
(多选题)
A.大自然可以教会孩子们什么是纯洁、美好、智慧和情感。
B.孩子们对大自然中所有的朋友都充满了向往与追求。
C.从第一小节中我们可以读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D.在孩子们眼中,山石、花瓣、秋天都是具有生命的。
参考答案
一、昆虫体验深沉灿烂自然睡醒小溪白云
二、密林花瓣上班访问
花蜜分辨斑点模仿
三、小鸟体验飞翔的自由
四、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