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白色污染(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可怕的“白色污染”案例设计

⼩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可怕的“⽩⾊污染”案例设计⼩学四年级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可怕的“⽩⾊污染”案例设计教学理念:本课是以环保为主题开展研究调查的教学活动。
教材以地球母亲的哭泣引⼊,让学⽣进⾏思考,认识“⽩⾊污染”。
以⼩组调查⾝边⼀些破坏环境现象,激发学⽣学习的兴趣,并从⾝边的现象最直观地认识“⽩⾊污染”的严重与危害。
在教学过程中以讨论活动为主,⼒求发挥⾃主创新能⼒。
教学⽬标:1、⼩组调查了解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
2、认识⽩⾊污染对环境以及⾝体的危害。
3、通过讨论,研究出保护环境的⽅案,并做到以⾝作则。
4、动⼿制作宣传海报,让更多⼈改掉破坏环境的⾏为,⼀起保护地球母亲。
教学重点、难点:1、学⽣能真正认识“⽩⾊污染”对我们⽣存环境的危害,从⽽由⼼⽽发地去保护环境。
2、让学⽣动⼿制作宣传海报,起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边的⼈做起的作⽤。
教学课时:四年级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可怕的“⽩⾊污染”第⼆课时教学准备:教科书、教学课件、调查表、彩笔。
教学过程:⼀、汇报调查结果引⼊课堂(课前教师先把学⽣分成三组分别进⾏实地调查活动)师:同学们昨天⽼师让⼤家回去进⾏的调查活动进⾏得顺利吗?⽣:顺利。
师: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这些问题进⾏研究,先让⽼师当⼀回记者。
第⼀组同学调查内容是餐厅、酒家使⽤发泡饭盒的情况和每天的所⽤量。
学⽣以⼩组为单位分别把⾃⼰了解到的情况积极与⼤家分享。
⽣1:我问过我家门前的⼩⾷店,他们每天⼤约要⽤50个⼀次性饭盒左右。
⼀年就需要1万3千多个。
⽣2:我调查过市场对⾯的酒家,⽼板说每天⼤约需要1百个⼀次性饭盒,那么⼀年就需要3万6千个左右。
⽣3:我去过市场旁边的快餐店,他们除了⽤⼀次性饭盒外还⽤⼀次性筷⼦和⼀次性塑料杯⼦,每天的⽤量很多,都酸不清了。
⽣4:对,快餐店⼤多都⽤⼀次性碗筷。
我还看见他们的店铺门⼝的垃圾很多,其中⼤部分是⼀次性⽤具,……第⼆组调查的内容是到菜市场\超级市场调查塑料包装袋的使⽤情况,学⽣把调查到的都说出来。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可怕的“白色污染”》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白色污染”的概念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3. 提倡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白色污染”概念和危害,培养环保意识。
难点:引导学生意识到个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改变不良环境习惯。
三、学情分析:小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通常较为模糊,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与危害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使用大量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习惯,缺乏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可怕的‘白色污染’”。
请你们先想一想,你们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有多少?学生1:我知道“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教师:非常好!确实,“白色污染”是指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这些塑料制品难以降解,长时间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那么,你们认为这种污染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学生2:它可能导致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存。
教师:非常好的回答!确实,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很大,造成了大量垃圾的产生,影响了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究一下“白色污染”的危害。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白色污染”的危害教师: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我进行的一个实验。
我将在这个容器里放入一块塑料袋,然后倒入热水。
请你们注意观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进行实验,学生们观察)学生3:塑料袋开始融化了,水也变得混浊。
教师:非常好的观察!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塑料袋遇到高温时,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影响水的质量。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原因之一。
这种有害物质会对环境和生物产生危害,对我们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怕白色污染,全国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怕白色污染一、活动主题:认识白色污染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白色污染的定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白色污染来源,如塑料袋、塑料吸管等。
(3)讨论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如污染土壤、水资源等。
(4)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白色污染的认识。
二、活动主题:白色污染的减少与替代1. 活动目的: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白色污染,提出替代方案。
2.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如何减少白色污染,如使用环保袋、拒绝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减少白色污染的实际行动方案。
(3)各组分享讨论成果,共同总结出实用的白色污染减少策略。
三、活动主题:环保宣传与实践1.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宣传环保理念,践行绿色生活。
2.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环保宣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学生分组讨论,策划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录制宣传视频等。
(3)学生分组执行环保宣传活动,向家人、朋友宣传绿色生活理念。
(4)总结活动成果,学生分享自己的宣传经历和感悟。
四、活动主题:白色污染调研与建议1. 活动目的:让学生深入了解白色污染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2. 活动过程:(1)教师布置白色污染调研任务,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分析数据。
(2)学生分组进行调研,总结出本地区的白色污染问题。
(3)学生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如提倡使用环保制品、加强垃圾分类等。
(4)各组分享调研成果,共同讨论如何改进环保工作。
五、活动主题:绿色生活,从我做起1. 活动目的:让学生认识到绿色生活的重要性,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2. 活动过程:(1)教师强调绿色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实践绿色生活的经历,如使用环保制品、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3)讨论如何将绿色生活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共同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设计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设计活动目标(一)总目标1.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自主探究水平和小组团结协作精神,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体验生活。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水平。
4.培养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相关“白色垃圾”的产生途径、组成成分以及危害水准。
2.水平目标:(1)会设计、填写简单的调查表,对调查结果实行简单的分析和处理,并对结果作出一定的解释。
(2)学会写调查小结。
(3)理解体验调查与实践是科学研究得主要而基本的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白色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初步培养每个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提出主题,制定方案一、创设情境,感知白色污染l、播放录象:前段展示学校美好的环境。
后段播出学校东边的垃圾。
形成强烈比照。
师: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2、出示几组白色污染严重的画面,让学生感知白色污染己严重危及环境……由此引入主题:可怕的白色污染二、分组制定实施方案。
(一)、根据研究的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四个组。
第一组:查找资料组主要内容:(1)什么是“白色污染”及其种类(2)“白色污染”的产生及污染现状(3)“白色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水准(4)如何有效地控制“白色污染”方法:查阅相关书籍、报刊、杂志及环保网站。
第二组:市场调查组主要内容:实地调查兴盈市场内各商贩使用塑料袋的情况,以及采访路人每天使用塑料袋情况方法:实地考察、实行采访第三组:校园周边环境调查组主要内容:对附近居民实行采访,调查校园东边垃圾形成的原因,及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采用什么建议、措施控制垃圾的产生。
方法:实地考察、实行采访第四组:问卷调查组主要内容:1、对四---六年级学生实行问卷调查,抽查学生对白色污染等环保知识的理解情况。
2、对本组家庭成员实行调查,理解每家使用塑料袋的情况。
方法:问卷调查、分析讨论(二)、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居住的远近确定参加哪一组。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
二、教学重点1. 白色污染的定义和来源。
2. 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3. 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白色污染的产生原因。
2. 如何在生活中减少白色污染。
四、教学准备1. 课件:白色污染的图片、视频等。
2. 实物:塑料袋、塑料瓶等。
3. 调查报告:学生事先调查生活中白色污染的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白色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中的现象是什么?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新课导入:介绍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1. 定义:白色污染是指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尤其是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
2. 来源: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
3. 危害:影响土壤质量、水源污染、动物误食等。
3. 案例分析:观看白色污染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危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
1. 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提倡使用环保袋、布袋等。
2. 提高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
3. 倡导绿色生活,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6. 课后实践:让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制定一个减少白色污染的计划,并在生活中践行。
7.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白色污染治理的政策和措施。
2. 介绍国际上白色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
3. 让学生了解新兴的生物降解材料,如PLA(聚乳酸)等。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白色污染的危害和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2. 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白色污染的资料,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 完成一篇关于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的作文。
九、评价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对白色污染的认识和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怕白色污染,全国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怕白色污染一、活动主题:认识白色污染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活动过程:(1) 教师讲解白色污染的定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
(2) 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白色污染现象。
(3) 教师展示白色污染的危害,如污染土壤、水源等。
(4) 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白色污染,提出具体的建议。
二、活动主题:调查白色污染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了解身边白色污染的现状。
2. 活动过程:(1) 教师布置调查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调查。
(2)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记录调查过程中的发现。
(3) 学生整理调查结果,进行分享和讨论。
(4) 教师总结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三、活动主题:白色污染解决方案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案。
2. 活动过程:(1) 教师提出白色污染解决方案的要求和方向。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3) 学生展示解决方案,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教师点评解决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四、活动主题:动手实践,减少白色污染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养成环保生活习惯。
2. 活动过程:(1) 教师讲解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环保购物袋、回收废弃塑料等。
(3) 学生分享实践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4) 教师总结实践活动,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五、活动主题:白色污染宣传周1.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对白色污染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2. 活动过程:(1) 教师布置宣传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宣传。
(2) 学生分组进行宣传,如制作宣传海报、拍摄宣传视频等。
(3) 学生分享宣传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教师点评宣传成果,总结宣传活动的意义。
六、活动主题:走进科学,了解塑料的发明与影响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塑料的历史,以及塑料发明对环境的影响。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怕白色污染,全国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怕白色污染一、活动主题:认识白色污染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资料。
(2)准备白色污染实物(如一次性塑料袋、塑料瓶等)。
(3)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3. 活动过程:(1)导入:展示白色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讲解:介绍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3)实例分析:展示白色污染实物,让学生亲身感受其危害。
(4)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减少白色污染,提出解决方案。
(5)总结:引导学生珍惜资源,从自身做起,减少白色污染。
二、活动主题:白色污染的调查与分析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生对白色污染的认识。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
(2)制定调查问卷。
(3)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3. 活动过程:(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白色污染。
(2)调查问卷: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周围人对白色污染的认识。
(3)数据分析:整理调查问卷,分析人们对白色污染的了解程度。
(4)小组讨论:讨论调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5)总结:引导学生从调查中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提高环保意识。
三、活动主题:绿色生活,拒绝白色污染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绿色生活的意识。
(2)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减少白色污染。
(3)提高学生的环保行动能力。
2.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绿色生活的资料。
(2)准备环保袋、可降解塑料等绿色替代品。
(3)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3. 活动过程:(1)导入:讲述绿色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白色污染。
(2)绿色替代品展示:展示环保袋、可降解塑料等绿色替代品。
(3)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白色污染,使用绿色替代品。
(4)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绿色生活实践,如购物时使用环保袋。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怕的白色污染,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怕的白色污染,全国通用《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生通过自行调查初步了解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②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
2、能力目标:①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调查,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②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培养独立解决能力,增强实践;③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在认识白色污染的来源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②保护环境,热爱家园。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什么叫白色污染?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从我做起,做个消灭白色污染小卫士。
三、教学难点: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并了解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听!窗外树上的鸟儿在歌唱!看!校园枝繁叶茂!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花香。
在这样阳光明媚日子里,大家最想做什么呢?(学生回答)师:好!跟着老师一起出发吧! (欣赏风景图片)师:我们在来一起看看漂亮的环境多了这些东西,你们感受是怎样的呢?出示课件,出示白色污染有关图片资料并揭示课题:现在这种污染已经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并称之为“可怕的白色污染”,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二)、了解什么是是白色污染。
1、学生说一说什么是白色污染? 2、学生汇报。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
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三)、小组合作,统计数据,深刻了解白色污染。
1、说说平常看到的“白色污染”有哪些?(一次性饭盒、各种塑料袋……) 2、小组合作,统计数据(1)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家里一天大约要用多少个塑料袋?全班平均每个家庭一天大约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同学的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分别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我们的国家有13亿人,每年用掉的塑料袋那该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呢!学生讨论、合作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网查询:二恶英
• 二恶英它包括210种化合物。它的毒性十分大,是砒霜的900倍,有 “世纪之毒”之称,万分之一甚至亿分之一克的二恶英有生殖毒性和遗 传毒性,直接危害子孙后代的健康和生活。因此二恶英污染是关系到 人类存亡的重大问题。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
活动背景
•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也 相应的富足起来。但生活垃圾在不知不觉中也逐渐进入了 人们的视线,街道被扔在地上的塑料袋覆盖;在河边上, 堆满了被丢弃的瓶罐盒袋。每当秋风四起之时,那些白色 的塑料袋便随风舞动在空中;隆冬季节,光秃秃的树枝上 挂满了白色的塑料袋和塑料薄膜,被狂风吹得飘飘扬扬。 庄稼地里,星罗密布地洒满了白色地膜和废弃塑料袋。防 治“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感 召下,我们对白色污染进行调查研究,并寻找解决白色污 染的一些可行方法来保护身边的环境,为此我们决定开展 的活动主题是:聚焦白色污染 创建绿色家园。
• 第三阶段:9月21日—9月26日:实地调查、走访实发放问卷了解“白色污染”产生及污染现状,进 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撰写调查报告。
• 第四阶段:9月27日—11月30日:通过网络查询、查阅书籍、生活观察、实地考察、调查采访、对 比试验等方式,进行白色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找出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
• 4、发放绿色购物袋和倡议书,倡导绿色购物,将 环保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三 活动的可行性
• 1、对于此次主题研究活动,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研究与准备,顺 应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要求,具有时代意义。
• 2、农村白色污染十分严重,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开展本次活动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3、此次研究活动得到滋根基金会的支持。
1
邢闫 思宝 琪明
32
塑料袋焚烧实验
• 一、实验目的: • 了解“塑料袋”焚烧所产生的危害。 • 二、实验工具 • 白塑料袋、火柴、酒精灯、铁夹 • 三、实验步骤 • 1、用铁夹夹住白塑料袋。 • 2、火柴点燃酒精灯。 • 3、用酒精灯点燃白塑料袋。 • 四、实验结果 • 塑料袋迅速燃烧,变成白色粘稠物体,散发出了刺鼻的气味。 • 五、实验分析 • 白色塑料袋热稳定差,产生了二恶英的有毒化合物。
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 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 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生态 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废旧塑料包 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环境污 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小组调查
调查一下自己家里一天大约 要用( )个塑料袋。
小组成员
刘张 俊亚
男静
家里每天要用的 塑料数量(个)
2
四 活动内容
• 通过上网查询及报刊资料,了解有关白色污染及种类。
•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发放问卷了解“白色污染”产生及 污染现状。
• 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分析、查阅资料,分析“白色污染” 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 通过手抄报、倡议书、发放绿色购物袋等,呼吁人们如何 有效地控制“白色污染、保护家乡资源”。让更多的人了 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唤醒更多的人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 还地球一片滋润的土壤,一条干净的溪流,一条整洁的街 道。
二 活动目标
• 1、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家乡的现状,了 解白色污染的危害与种类,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 污染,继而保护家乡的环境。
• 2、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 3、通过上网查询和实验,使大家认识到白色污染 的危害,并加以宣传,提高环保意识,限量使用 塑料袋。
• 第六阶段:12月21日—12月31日:总结实践成果,通过制作成果宣传扩大影响面。以环保宣传小 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签名活动、设计发放环保袋、发放倡议书、布置墙壁文化、广播稿、 印发“致家长和村民的一封信”等方式为载体,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从自我 做起,营造共建和谐家园、绿色家园的良好的氛围。
五 活动阶段
• 第一阶段:9月1日—9月25日:调查师生心中最感兴趣的探究问题,本着价值性、可行性等原则, 对征集的问题进行筛选,最终确立本学期的实践活动主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合理组建实践活动 小队,明确各年级的活动重点。组建辅导教师团队,确保实践活动取得效果。
• 第二阶段:9月16日—9月20日:分组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白色污染的种类与特点,深入理解消除白 色污染,创建绿色家园的紧迫性与现实性;设计问卷调查表,做好实践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
向不文明污染行为宣战
(个)
前
16 14
后
12 10
8
对
6
4
比
2
0
活动 活
前
动
后
塑料满天飞,污水到处流; 遍地皆废料,出入不自由;果 树无绿色,五谷尽失收;若为 子孙想,垃圾不乱扔;讲文明 讲卫生;美丽家园人民声。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环境 从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