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枫杨外国语中学2018届九年级内部摸底语文试题(含答案)
郑州市2018年九年级语文二测试题电子版(带答案)学习资料

郑州市2018年初中语文二模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应届/应聘暴露/锋芒毕露参差不齐/差强人意B烟蒂/取缔玷污/如坐针毡孜孜不倦/胜券在握C.停湖/泊处处理/处心积虑相形见绌/咄咄逼人D.洁癖/开辟负荷/一丘之貉供过于求/共商国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迟钝压岁钱莫衷一是按步就班B.企盼元宵节迫不及待吹毛求疵C.安详打牙祭一反既往一鼓作气D.锻炼里程碑截然不同责无旁待3.古诗文默写。
(8分)(1)伤心汉经一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3)刘禹《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对偶句是:,(4)乡愁,是我们的民族记忆。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们思乡心切但又因功业未成而有家归的矛盾心理;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两句写出了诗人身在异乡时展读家书,夜雨难眠的惆怅。
4.学校准备举办一次中国古典诗词朗诵活动,你认为下面四种字体哪一种最适合作宣传海报的标题用字?请先指出你所选的是一种什么书法字体,然后简要说明你选择它的理由。
(3分)A B C D 5·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朝花夕拾》为我们展示了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
请你跟据作品内容,概括鲁迅先生在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分别作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分别简述其原因。
(2)根下面节过出的名著语段,写出相关人物的名称。
6.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8分)【材料一】门(“門”),象形字,古代双扇为“门”,单扇为“户”,是人们“入必由之,出必由之”的咽喉。
《博雅》中说:“门,守也。
”它道出了“门”的另一功能——防守,防寒防盗避邪祟。
因此,门也关乎一家人的吉凶祸福。
新春伊始,人们要贴门神、贴门联(门对),一则驱鬼辟邪,一则喜庆热闹,由此形成了中国的对联文化。
郑州市外国语新枫杨学校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郑州市外国语新枫杨学校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宗泽传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
泽兵进至卫南①,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②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金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
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一十九》【注释】①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
②生兵:生力军,新投入战斗的精锐部队。
③等:同样。
④大河:黄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小惠未遍________②故克之________③先驱云前有敌营________④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士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3)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
①________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②泽挥众直前与________战,败之(4)甲文中的曹判和乙文中的宗泽都能根据敌情指挥若定,以少胜多。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郑州外国语学校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2018-2019年最新郑州外国语学校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第一套)(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
④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⑤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①③②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⑤③②①④ D.⑤③②④①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4题。
(24分,7—12每题2分)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
大夫逄同谏曰:“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
吴之志广,必轻战。
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
”勾践曰:“善。
”其后四年。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吴使者泣而去。
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承其弊,可克也。
克:战胜 B.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栖:占领C.越其可逆天乎 逆:违背 D.吾老矣,不能事君王 事:侍奉8.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今天以吴赐越 B.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C.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②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B.①得与君王成以归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C.①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D.①异日尝得罪于会稽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下列加点词语属于谦称的是( )A.吾欲听子言 B.君忘会稽之厄乎? C.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 D.孤臣夫差敢布腹心11.下列句子,全都表现勾践具有仁慈之心的一项是( )①孤臣惟命是听②勾践不忍,欲许之。
郑州市外国语新枫杨学校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郑州市外国语新枫杨学校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已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1)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辄以水沃面________ ②或夜昏怠________(2)宋濂和范仲淹的求学经历有何相似之处?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启迪?2.阅读古文(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1)本文作者________(人名),是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林壑尤美________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③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________④遂书以名其亭焉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甲)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请联系课文第①段,分析作者这样修改的原因。
(链接材料)环滁四周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河南省2018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2018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关卡./卡.车调.换/南腔北调.息事宁.人/宁.缺毋滥B.盘桓./亘.古栅.栏/灯火阑珊.惴.惴不安/水流湍.急C.拮.据/诘.难号.令/奔走呼号.臭.味相投/乳臭.未干D茎.叶/颈.项蹊.跷/下自成蹊.好.逸恶劳/好.高骛远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寒喧名信片首屈一指融会贯通B.脚裸化妆品真知灼见鳞次栉比C.狼藉副作用一愁莫展通宵达旦D.坐镇液化气再接再厉不胫而走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3分)文化自信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自觉形式,是体现民族灵魂的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基础。
然而,文化自信对一些青少年而言,并不是天然具备的,需要精心培育。
因此,从教育角度来说,要从青少年抓起,培育文化自信。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门应该,,,,。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地走进中小学,走进青年的心灵。
①明确拿出课时②创新教学材和教材学形式③妥善制订课纲④发挥中华文化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积极作用⑤制定落实细则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③②④C.④①③②D.②①③⑤④4.古诗文默写。
(8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4)国家命运,让无数先哲魂牵梦萦。
苏轼渴望为国立功:“,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文天祥不惜为国捐躯:“,”(《过零丁洋》);龚自珍立志为国奉献:“,”(《己亥杂诗》)……他们心系家国,英名永存。
5.名著阅读。
(54分)【甲】保尔双手抱头,陷入沉思之中。
他的一生,从童年时代一直到现在,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过。
他这二十四年生活得怎么样?好呢,还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地回顾,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检查自己的一生。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 请阅读文段,写出对应的字音和字形。
如歌的初中生活转瞬即逝,回首学习之旅,内容充实又丰富。
我们曾郑重其shì①______地诵读古代圣贤之名篇,学习他们恪.②______守原则的自律精神,感受他们前pū③______后继、取义成仁的激情豪迈,赞美他们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我们曾自由快乐地徜徉小说天地,感受主人公隐匿心底的喜忧悲欢,牢记作者在文字背后传达给我们的人生箴.④______言……今天,我们即将带上行囊,踏上新征程,唱响新生活。
2. 惜惜同学想在自己的留言薄上摘录一段后记,但句子顺序被打乱了,请你帮她选出排序最合理的选项()①司马迁因其泰山之志,历经千年洪荒,仍能熠熠闪光。
②从古至今,多少名人心向未来,或记史或写诗,其事迹令人鼓舞③误落尘网心向未来,毅然折身归隐田园;④史家绝唱可传千古,忍辱谱写巨著终成;⑤我们也要拥有无尽的勇气,不被风浪所阻,去闯出一个灿烂的未来。
⑥陶渊明因其摆脱世俗,独享采药东篱、可得无悔自由。
A.③②①④⑥⑤B.②④①③⑥⑤C.④①③②⑤⑥D.⑤⑥②④③①3. 小郑同学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全。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①______,佳木秀而繁阴”两句描绘了色彩鲜明的春夏之景。
(2)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正如孟子《鱼我所欲也》所说的:“②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3)用典巧妙,可以使古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
秋瑾的“③______,______”(《满江红》)借用项羽四面楚歌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李商隐的“④______,______”(《无题》)借用蓬山、青鸟的神话传说,表达了无法与对方见面的无奈和渴望见面的美好愿望;范仲淹的“⑤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用“燕然勒功”的典故揭露出将士思归故乡而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
郑州市外国语新枫杨学校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试卷

郑州市外国语新枫杨学校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试卷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二)郑珍渐见寒流阔,居人两岸分。
潭光清漏石,山影绿摇云。
渔得沙头汛,炊香柁尾闻。
向来风味熟,惆怅但离群。
(注)①柁:同“舵”。
②向来:方才,刚才。
(1)赏析颔联中的“摇”字。
(2)从后两联来看,诗人在船上的旅途生活有什么特点?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宋代爱国词人。
这首词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
(1)请赏析这首词的思路。
(2)试分析下阕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1)上片写景,写登台时所见________、楼台、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时节的郊外景色。
(2)结合整首词,请分析下片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5.阅读《己亥杂诗》,完成下列小题。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河南省郑州市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8年初中中招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应.届/应.聘暴露./锋芒毕露.参差.不齐/差.强人意B.烟蒂./取缔.玷.污/如坐针毡.孜孜不倦./胜券.在握C.停泊./湖泊.处.理/处.心积虑相形见绌./咄.咄逼人D.洁癖./开辟.负荷./一丘之貉.供.过于求/共.商国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迟钝压岁钱莫衷一是按步就班B.企盼元宵节迫不急待吹毛求疵C.安详打牙祭一反既往一鼓作气D.锻炼里程碑截然不同责无旁待3.古诗文默写。
(8分)(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3)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对偶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愁,是我们的民族记忆。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们思乡心切但又因功业未成而有家难归的矛盾心理;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身在异乡时展读家书、夜雨难眠的惆怅。
4.学校准备举办一次中国古典诗词朗诵活动,你认为下面四种字体哪一种最适合作宣传海报的标题用字?请先指出你所选的是一种什么书法字体,然后简要说明你选择它的理由。
(3分)我选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字体,我选择它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名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