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考研专业分析

合集下载

【新祥旭考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方向、考试范围、参考书目

【新祥旭考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方向、考试范围、参考书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方向、考试范围、参考书目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一、院系名称(003)计算机学院(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01)(全日制)网络与系统平安(02)(全日制)嵌入式系统,图像分析与认知计算,人机交互(03)(全日制)数据工程,嵌入式系统,云计算与虚拟化,网络多媒体(04)(全日制)片上系统设计与研究(05)(全日制)计算机视觉、网络智能与编码、大数据分析、高性能计算(06)(全日制)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网络技术,优化建模与算法(07)(全日制)大数据算法与技术(08)(全日制)大数据,计算机平安(09)(全日制)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网络效劳计算,计算机视觉技术(10)(全日制)大数据感知与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与智能图像处理(11)(全日制)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与数据挖掘,计算生物信息学(12)(全日制)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计算生物信息学,复杂网络分析及社交网络挖掘(13)(全日制)嵌入式软件和网络软件的可靠性和平安性(14)(全日制)网络通信与信息平安、多媒体内容智能处理,信息论(15)(全日制)视频分析(16)(全日制)计算机网络与仿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云计算(17)(全日制)嵌入式系统、数字图像处理、可穿戴式计算机系统(18)(全日制)可视化计算、图像感知与分析(19)(全日制)网络平安、嵌入式系统(20)(全日制)网络平安(21)(全日制)智能图像处理、网络通信系统和嵌入式系统(22)(全日制)海量数据挖掘、分析与管理,Web信息系统(23)(全日制)嵌入式系统、互联网技术(24)(全日制)移动计算与物联网系统、异构多核计算、大数据处理技术(25)(全日制)软件工程、信息系统(26)(全日制)多智能体软件工程、软件演化、数字化医疗、移动互联网(27)(全日制)嵌入式系统及应用(28)(全日制)网络与信息平安(29)(全日制)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联培工程(30)(全日制)嵌入式系统与芯片平安技术〔北电院联培工程〕(31)(全日制)多媒体理论与技术、计算机平安、网络平安〔北电院联培工程〕(32)(全日制)复杂网络、数据挖掘〔北电院联培工程〕(33)(全日制)信息平安〔北电院联培工程〕(34)(全日制)信息平安、智能信息处理〔北电院联培工程〕(35)(全日制)网络平安、信息平安、嵌入式系统〔北电院联培工程〕(36)(全日制)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多媒体检索〔北电院联培工程〕(37)(全日制)云计算平安〔北电院联培工程〕考试范围〔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33〕计算机专业根底综合(085211)(专业学位)计算机技术研究方向(01)(全日制)网络与系统平安(02)(全日制)嵌入式系统,图像分析与认知计算,人机交互(03)(全日制)数据工程,嵌入式系统,云计算与虚拟化,网络多媒体(04)(全日制)片上系统设计与研究(05)(全日制)计算机视觉、网络智能与编码、大数据分析、高性能计算(06)(全日制)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网络技术,优化建模与算法(07)(全日制)大数据算法与技术(08)(全日制)大数据,计算机平安(09)(全日制)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网络效劳计算,计算机视觉技术(10)(全日制)大数据感知与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与智能图像处理(11)(全日制)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与数据挖掘,计算生物信息学(12)(全日制)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计算生物信息学,复杂网络分析及社交网络挖掘(13)(全日制)嵌入式软件和网络软件的可靠性和平安性(14)(全日制)网络通信与信息平安、多媒体内容智能处理,信息论(15)(全日制)视频分析(16)(全日制)计算机网络与仿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云计算(17)(全日制)嵌入式系统、数字图像处理、可穿戴式计算机系统(18)(全日制)可视化计算、图像感知与分析(19)(全日制)网络平安、嵌入式系统(20)(全日制)网络平安(21)(全日制)智能图像处理、网络通信系统和嵌入式系统(22)(全日制)海量数据挖掘、分析与管理,Web信息系统(23)(全日制)嵌入式系统、互联网技术(24)(全日制)移动计算与物联网系统、异构多核计算、大数据处理技术(25)(全日制)软件工程、信息系统(26)(全日制)多智能体软件工程、软件演化、数字化医疗、移动互联网(27)(全日制)嵌入式系统及应用(28)(全日制)网络与信息平安(29)(全日制)机器学习,数据挖掘(30)(全日制)示范性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31)(全日制)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联培工程(32)(非全日制)计算机技术考试范围〔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33〕计算机专业根底综合二、院系名称(015)网络与信息平安学院专业名称(085211)(专业学位)计算机技术研究方向(01)(全日制)网络空间平安考试范围〔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33〕计算机专业根底综合参考用书一、数据结构★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二、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编著:?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唐朔飞编著:?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白中英主编:?计算机组成原理?,科学出版社三、操作系统★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汤子瀛编著:?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梁红兵、汤小丹编著:?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与题解(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四、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计算机网络(第5版)?,电子工业出版社★高传善、毛迪林、曹袖主编:?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考研方向

关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考研方向

西电的2012级微电子学院的招生简章070205 凝聚态物理(招生人数4人):方向:03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物理:汤晓燕副教授04 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分析:李德昌教授05 硅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铁电材料与物理:戴显英教授06 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柴常春教授07 材料模拟与设计、超硬材料、稀磁半导体:魏群副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02高等数学(不含线性代数和概率论)④872普通物理(不含力学)复试科目(二选一):9111微电子技术概论9112固体物理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招生人数8人):方向:05 功率器件与集成电路:李跃进教授08 电力电子智能控制技术:宣荣喜教授09 电力电子集成技术:胡辉勇教授10 功率器件与电路应用:吕红亮教授11 高频电源、特种电源、电频调速技术:明正峰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3自动控制原理(古典控制)复试科目(二选一):9111 微电子技术概论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招生人数105人):方向:01 新型半导体器件和VLSI可靠性:郝跃教授03 微电路系统芯片设计与可靠性:庄奕琪教授04 集成电路设计与VLSI技术:杨银堂教授08 半导体器件与电路计算机模拟:张玉明教授09 VLSI技术与可靠性、新型材料与器件:柴常春教授10 VLSI与高密度集成技术:李跃进教授12 新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戴显英教授14 新型半导体器件和VLSI可靠性:刘红侠教授17 VLSI设计方法学:马佩军副教授18 VLSI系统设计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刘毅副教授19 SOC设计方法学:王俊平教授20 VLSI设计与可制造性研究:赵天绪教授21 微波功率半导体器件:刘英坤教授22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张进成教授23 VLSI器件模型及仿真:吕红亮教授24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朱樟明教授25 新型半导体材料、器件与集成:贾护军副教授26 宽禁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杨林安教授28 高速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胡辉勇教授29 宽禁带新型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冯倩副教授32 微电路可靠性:包军林副教授33 集成电路设计与新型半导体器件:高海霞副教授34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汤晓燕副教授35 系统集成技术及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董刚副教授36 MEMS技术:娄利飞副教授37 VLSI技术与VLSI可靠性:吴振宇副教授38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张金风副教授39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郭辉副教授40 大规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及高层次模型:刘帘曦副教授41 高速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舒斌副教授42 集成电路可靠性与制造过程控制、评价技术:游海龙副教授43 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张军琴副教授44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可重构系统、SoC设计:赖睿副教授45 超低功耗射频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李小明副教授46 宽禁带半导体工艺与新型器件结构:王冲副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 半导体物理、器件物理与集成电路(半导体物理60%,MOS器件物理20%,数字集成电路20%)复试科目(三选一):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9114半导体器件物理9115半导体集成电路080920 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招生人数19人):方向:01 SOC设计与设计方法学:郝跃教授02 通信与功率系统集成:庄奕琪教授03 混合信号电路与系统芯片设计:杨银堂教授04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张玉明教授06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柴常春教授07 高速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刘红侠教授08 VLSI系统及设计研究:马佩军副教授09 VLSI设计及高速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刘毅副教授10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与物理实现技术:史江义副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②201英语一④801 半导体物理、器件物理与集成电路(半导体物理60%,MOS器件物理20%,数字集成电路20%)复试科目(三选一):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9114半导体器件物理9115半导体集成电路085209 集成电路工程(招生人数45人):方向:02 SOC与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杨银堂教授03 通信与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庄奕琪教授04 高速集成电路设计:张玉明教授05 模拟与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刘红侠教授06 模拟与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柴常春教授07 高密度系统集成技术:李跃进教授08 新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戴显英教授09 模拟集成电路及SOC设计方法学:朱樟明教授10 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宣荣喜教授11 毫米波与太赫兹功能电路设计:杨林安教授12 VLSI系统设计:马佩军副教授13 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刘毅副教授14 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与电路设计:张进成教授15 模拟与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吕红亮教授16 VLSI设计与制造:贾护军副教授17 系统集成技术及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董刚副教授18 高速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胡辉勇教授19 新型微波功率与光电集成电路设计:冯倩副教授21 集成电路封装设计:包军林副教授2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功率器件设计:高海霞副教授23 VLSI设计方法学:汤晓燕副教授24 MEMS设计与制造技术:娄利飞副教授25 VLSI技术与可靠性:吴振宇副教授26 SOC设计与物理实现技术:史江义副教授28 新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郭辉副教授29 大规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刘帘曦副教授30 高速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舒斌副教授31 集成电路设计与质量可靠性保证技术:游海龙副教授32 新型半导体器件与电路设计:张军琴副教授33 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蔡觉平教授34 混合信号IC、可重构系统、SoC设计:赖睿副教授35 功率与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李小明副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2 集成电路与器件物理、半导体物理(数字集成电路40%,MOS器件物理40%,半导体物理20%复试科目(三选一):9111微电子技术理论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9115半导体集成电路085212 软件工程(招生人数80人):本领域所有考试科目均为全国统考方向:01 嵌入式系统设计:IC导师组一02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IC导师组二03 射频与通信芯片设计:IC导师组三04 混合信号集成技术:IC导师组四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复试科目(三选一):9111 微电子技术概论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9115 半导体集成电路参考书目:801 半导体物理、器件物理与集成电路:《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三版)赵毅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数字集成电路—电路、系统与设计》(二版)周润德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802 集成电路与器件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三版)赵毅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数字集成电路—电路、系统与设计》(二版)周润德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843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吴麒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9111微电子技术概论:《微电子概论》郝跃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112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学》黄昆著韩汝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孙肖子西电科大出版社20089114半导体器件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赵毅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9115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集成电路》朱正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硕与学硕的区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硕与学硕的区别

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

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由于2009年以前的学术型硕士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硕士研究生是学术型的课程但是大部分确是不读博士出去找工作,大部分的单位都反映学术型硕士专业技能太差,又没有什么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研究型项目其实只能由博士来做,而所谓的学术型硕士根本没有什么学术研究能力,工程研究能力也弱。

教育部觉得形势严峻,作出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应用的决定,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势,并且从2010年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学术型=7:3,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重点培养工程研究能力强的应用型硕士,而学术型硕士专门供给打算继续读博士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当教师的人才做中间跳板用。

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区别一.培养方向不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GCT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二.招生条件不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

△GCT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国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并不要求工作经验,招生条件跟原来的学术型硕士一样,应届生可以报考。

三.招生考试不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21电路》、信号与系统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21电路》、信号与系统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目 录
201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21电路、信 号与系统考研真题
201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21电路、信 号与系统考研真题
2015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21电路、信 号与系统考研真题
201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21电路、信 号与系信 号与系统考研真题
201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21电路、信号与系统考研真题
201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21电路、信号与系统考研真题
2015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21电路、信号与系统考研真题
201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21电路、信号与系统考研真题
2017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21电路、信号与系统考研真题

西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

西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

西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西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涉及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专业。

本文将从人类视角出发,为您介绍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目前国内外非常热门的专业之一,毕业生就业率极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电子设备、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工作,参与电力工程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也可以从事电子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工作,参与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还可以从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参与自动化设备的开发和应用。

此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进入科研机构、高校、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方向多种多样,以下列举几个主要的方向供参考:1.能源与电力系统: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热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参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2.智能电网与电力市场: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电力体制的改革,智能电网的建设成为了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智能电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

3.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参与电力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控制系统的研发工作,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自动化控制与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参与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西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多样化的发展方向。

西电821831电路、信号与系统考研总结

西电821831电路、信号与系统考研总结

西电821831电路、信号与系统考研总结西电821/831电路、信号与系统的归纳总结一、821//831总体复习要求“电路、信号与系统”由“电路”和“信号与系统”两部分组成。

“电路”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电路分析、求解、应用能力。

要求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的伏安关系、基本定律、等效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电阻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动态电路的基本理论,一阶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方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掌握谐振电路和二端口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信号与系统”要求学生掌握连续信号的时域、频域、复频域分解的数学方法和分析方法,理解其物理含义及特性。

掌握离散信号的时域时域、Z域分解的数学方法和分析方法,理解其物理含义及特性。

熟练掌握时域中的卷积运算和变换域中的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等数学工具。

掌握系统函数及系统性能的相关概念及其判定方法。

掌握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

二、“电路”部分各章复习要点(一)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1.复习内容电路模型与基本变量,基尔霍夫定律,电阻元件与元件伏安关系,电路等效的基本概念(二)电阻电路分析1.复习内容电路的方程分析法,网孔法和回路法,节点法和割集法。

电路定理的概念、条件、内容和应用。

(三)动态电路1.复习内容动态元件的概念,动态元件的伏安关系。

动态电路的基本概念,动态电路的方程描述和响应,一阶动态电路的求解(四)正弦稳态电路1.复习内容正弦稳态电路的基本概念,阻抗与导纳,功率及功率计算。

(五)电路的频率响应和谐振电路1.复习内容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频率响应,谐振概念、谐振电路的组成、谐振电路参数的计算。

串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

(六)二端口电路1.复习内容二端口电路方程、参数的计算。

三、“信号与系统”部分各章复习要点(一)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1.复习内容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定义、分类,信号的函数表示和波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idian University)研究生专业目录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基础理论: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计
算机工程、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法学等。

2、人文学科:历史学、哲学、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等。

3、社会科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经济学、地理学等。

4、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力学、电子学、仪器
仪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等。

5、工程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
与通信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核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土
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航空宇航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等。

6、农业科学: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
森林资源管理等。

7、医学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预防医学等。

2020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难度解析考研报录比分数线分享(最新)

2020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难度解析考研报录比分数线分享(最新)

【其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

2017年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最早的无线电学校,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

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

机电工程学院前身可追溯到我校1960年成立的雷达技术系,1979年改称为电子机械系,1994年更名为电子机械学院,1999年,由原电子机械学院、原检测与仪器系、原电子工程学院的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和电气技术三个教研室合并成立机电工程学院。

学院下设电子机械、工业设计、自动控制、电气工程、测控工程与仪器、电子封装六个系和机电科技研究所,建有“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级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综合性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装备制造”和“测量与仪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机械电子工程”省级实验中心。

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气工程考试科目1、所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学科名称:电气工程(080800)——学术学位3、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3自动控制原理4、研究方向:学科方向:01电机与电器01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新型逆变电源、电力系统自动化02电力电子系统的磁电集成技术复试科目(九选二):9041材料力学;9042机械设计;9043机械制造基础;9044自动控制;9045现代控制理论;9046微机原理;9047传感器原理;9048电力电子技术;9049模拟电子技术基础5、2020拟招生人数:5人(含推免)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参考书843《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千博等西电科大出版社《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版)刘丁机械工业出版社复试参考书:9041材料力学《材料力学I》(五版)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9042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八版)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9043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基础》(二版)孙学强机械工业出版社9044自动控制《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千博等西电科大出版社《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版)刘丁机械工业出版社9045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1-5章)刘豹机械工业出版社9046微机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二版)李伯成等西电科大出版社9047传感器原理《传感器与信号调理技术》李希文、赵建等西电科大出版社9048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五版)王兆安等机械工业出版社9049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第三版)孙肖子等西电科大出版社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电路分析》张永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路基础》吴大正编著西电科大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孙肖子编著西电科大出版社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分数线/其他1.西安科技大学电气考研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如下:2019年:2018年:政治/英语:50,数学:70,专业课:70,总分305分2017年:未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和2019年相比有巨大的变化:1、研究方向取消了一个,这个对于想选择那个方向的,需要换学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的方向其实很多的,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该专业的考研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研方向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分为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例如:0809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1 物理电子学080902 电路与系统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我找了以下专业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共十二大类。

其中有些是与物理、机械、光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但电信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

1电路与系统2集成电路工程3自动控制工程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5通信与信息系统6信号与信息处理7电子与通信工程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9光电信息工程10物理电子学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1.电路与系统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

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学科概况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

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是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 2电子科技大学A+ 3东南大学A+4北京邮电大学A+ 5复旦大学A+ 6清华大学A 7华中科技大学A8北京大学A 9西北工业大学A 10南京大学A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12重庆大学A 13天津大学A 14浙江大学A 15上海交通大学A16西安交通大学A 17安徽大学A 18华南理工大学AB+等(28个):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燕山大学、宁波大学、东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学科研究范围根据国内需要及本学科在国际发展趋势,具体研究方向可归纳为:电路与系统理论,语、声和图像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专用电路设计,网络与滤波器理论及技术,VLSI电路与系统设计,信息与通讯系统和网络的设计,电路与系统CAD及设计自动化,功率电子学,非线性电路与系统,自动测试系统与故障论断,优化理论及人工神经网络应用,智能信息处理与识别。

培养目标研究生应掌握数字、模拟、线性和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理论及技术,电路与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信息与通信网络的理论与技术;在本研究方向有系统和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实验技术;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具备成为学术带头人或课题负责人的素质;能胜任在科研单位、生产部门或高等院校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科技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1.现代电路理论及其应用2.DSP与信号实时编码技术3.嵌入式系统4.非线性电路与系统5.生物医学图像处理6.智能数字信号处理技术7.信息网络与编码技术02.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一、学科概况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

该学科以各种传感器为信息源,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以提高系统性能。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学科分支。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博士学位应具有模式识别、信息处理、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及有关数学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对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前沿领域有深入了解;能独立开展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有关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学风严谨;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2.硕士学位应具有坚实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某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学术动态有较深的了解;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解决本学科的有关问题;具有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的某一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取得有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业务范围1.学科研究范围模式识别,图象处理与分析,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计算智能,信号处理。

2.课程设置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矩阵论,优化理论,近世代数,数理逻辑,数字信号处理,图象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人学,计算智能,非线性理论(如分形、混沌等),控制理论,系统分析与决策,计算机网络理论等。

四、主要相关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学,心理学03.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Communicationand Information System)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国民经济的神经系统和命脉。

本学科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及信息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

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与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控制等领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

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以及兵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生工程等学科有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并派生出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和研究方向。

学科研究范围1. 通信理论与技术信息论,编码理论,通信理论与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等。

2. 电子与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自动化等。

3. 控制理论与技术智能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理论,工业监控系统设计等。

通信与信息系统培养目标及研究方向培养目标研究生应掌握通信科学、信息科学领域坚实的数理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控制科学方面的一般理论与技术:能从事通信、信息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热爱祖国,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与高尚的职业道德;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主要研究方向1.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2.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3.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控制4.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自动化5.信息网络与信号编码6.多媒体系统及应用通信工程专业全国排名:1,通信与信息系统排名单位等级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学科门1 清华大学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3 北京邮电大学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4 电子科技大学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5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7 武汉大学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8 北京理工大学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9 北京大学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10 东南大学(南京)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11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12 浙江大学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13 上海大学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14 北京交通大学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17 南京理工大学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18 山东大学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19 四川大学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哈尔滨工程大学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厦门大学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吉林大学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西南交通大学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天津大学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南京邮电学院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工学04.信号与信息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Signal andInformation Processing)学科概况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是集信息采集、处理、加工、传播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现代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重点,也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

该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在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具有坚实、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入了解国内外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系统、熟练地掌握现代信号处理的专业知识,具有创造性地进行理论与新技术的研究能力,具有独立地研究、分析与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