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浒湾中学布置调整方案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铁门镇关于中小学布局情况的调研报告铁门镇关于中小学布局情况的调研报告为推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农村中小学有关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对我镇中小学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一、中小学布局情况铁门镇现有初中两所,在校学生2662名,其中寄宿生1639名;小学20所,在校学生3521名,其中寄宿制2所,寄宿生95名;教学点9所,在校生345名。
目前,初中布局已完成,但学生在校食宿的用房面积不能满足需要,教学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欠缺;建议财政加大投入,为两所初中各建一栋学生宿舍楼和一栋综合实验楼,以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按照我镇农村中小学布局规划,2015年还有5所学校要撤并,目前,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被撤并小学所在村的干群认为“学生上学远离家长,生活不便”;布局调整以后,形成一些教学点,教师的分配面临挑战,年轻教师不愿意到偏远山区教学,再加上学生人数少,不够编制,教师短缺。
建议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使布点小学的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学生食宿用房基本满足需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补贴,鼓励引导年轻教师到农村任教。
提高农村教师配置比例,增加教师数量,以适应教育现状。
把几个村小合并,改扩建成一所寄宿制中心小学,集中生源,充实教师,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困难在于按照现行的师生比例编制标准,每班配不了一个教师,校长还要任班主任,哪有人管理学生的生活、住宿等问题。
在丘陵地区和深山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小学,小学服务半径应不超过3-5公里。
目前,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举办独立设置幼儿园或中小学附属幼儿班(学前班)的有8所,占布局调整学校(含教学点)总数的比例是27%,这些幼儿园(班)有0个在编幼儿教师,占这些幼儿园和学前班教师总数的比例是0对今后省里出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及调整的文件,尤其是对几所村小合并改扩建成寄宿制小学,建议结合农村社区的发展规划为最好,根据农村的5-10年发展远景,规划建设学校。
张国晖调研我市寄宿制学校建设发展情况

张国晖调研我市寄宿制学校建设发展情况“食堂的饭菜质量和安全怎么保证?”、“学生的学习状态怎么样?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学校目前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光山县慧泉中学、新县浒湾中学、新县光彩实验学校、新县吴陈河中学等寄宿制学校,张国晖一行深入学校食堂、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认真查看教学、生活条件,与老师同学们亲切交流,询问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叮嘱学校负责同志在抓好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关怀,安排好学生的生活。
在新县召开的座谈会上,光山县、新县政府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本县寄宿制学校建设发展情况。
光山县振兴学校、新县光彩实验学校等学校负责同志纷纷发言,就今后寄宿制学校建设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张国晖指出,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主席团将代表所提“关爱留守儿童,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议案确定为01号议案,这是根据我市义务教育现状和发展需要做出的科学决定。
教育在任何时候、任何地域、任何情况下都极为重要,事关个人成长、家庭兴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近年来,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由此带来的人口大规模流动,农村和乡镇都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当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短板和最紧迫课题。
发展寄宿制学校,是一揽子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管用、最有效、最关键的举措。
张国晖要求,要抓好调整优化教育布局这个关键。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抓紧制定切合实际、具体可行、操作性强、分阶段实施的五年教育专项规划,以明确的规划意见科学引领和指导教育布局的调整优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失误。
要多方面、多形式、多途径支持寄宿制学校建设发展。
根据各地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本身有建设条件的学校可以就地扩建寄宿功能性设施,没条件的可以在附近择地建设托管中心。
在教育主管部门掌握收费定价、教学标准等关键领域话语权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办学。
要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浒湾中学

初中教育(浒湾中学)(一)初中学校发展新县浒湾乡中学是一所全日制三年初级中学,目前共有十二教学班,在校学生680人,全校教职工51人。
该校始建于1949年3月,校名为“浒湾区完全小学”,共三个教学班。
1968年办成代帽初中,共2个班,1969年更名为“浒湾初中”执行小学初中“五年一贯制”。
当时学校由公社负责办学。
1970年浒湾初中升级为“浒湾高级中学”,代帽中学取消,共4个班,学制两年,并实行春季始业。
(1978年恢复秋季始业。
)1981年高中班取消,初中仍实行三年制,定性为乡初级中学至今。
浒湾中学1949——2009基本情况表年度学校数班级招生人数毕业人数在校学生人数教职工数19491 3 60 59 19501 4 80 79 19511 5 123 122 19521 6 156 154 195318 208 207 195418 287 286 1955110 310 309 1956110 308 307 1957110 405 404 1958110 417 416 1959111 401 400 1960110 310 309 1961111 325 324 1962110 301 300 1963110 308 307 196419 350 349 196517 290 289 196617 280 279 196717 270 268 196817 280 279 19691 2 42 40 19701 3 75 75 19711 4 83 80 19721 4 129 122 19731 4 167 165 19741 4 167 165 19751 4 181 180 19761 4 154 153 19771 4 120 117 19781 4 136 135 19791 4 190 189 19801 4 274 274 19811 4 287 285 19821 6 280 279 19831 6 352 351 19841 6 355 354 198519 132 132 198619 141 140 198719 150 148198819 148 146 198919 155 154 1990110 197 198 1991110 181 180 1992110 191 190 1993110 197 196 1994112 242 241 1995112 268 267 1996112 281 280 1997112 272 271 1998114 297 296 1999115 289 287 2000116 309 308 2001116 311 310 2002116 289 287 2003117 297 296 2004112 161 160 2005112 173 170 2006112 154 153 2007112 132 130 2008112 181 180 2009112 211 210。
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县域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县域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12.16•【字号】黑教基一[2013]247号•【施行日期】2013.1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县域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管理工作的通知(黑教基一〔2013〕247号)各市(行署)教育局,绥芬河市、抚远县教育局,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教育局:近年来,各地结合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及农村初中校舍工程,陆续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农村中小学校,有效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大校额大班额、寄宿制配套设施短缺和服务管理薄弱等问题。
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黑政办发〔2013〕47号,以下简称《意见》)和《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黑教联〔2008〕37号,以下简称《标准》),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管理等工作,现提出以下要求:一、切实做好农村中小学规划建设工作。
一是按照《意见》和《标准》要求,本着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方便学生就学的原则,根据人口发展变化和学龄人口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地理条件、交通环境、远离污染等因素审慎选址建校,科学布局学校,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和办学规模,切实做好农村学校布局规划和基本建设工作,保证学生就近就便上学。
二是按照标准化学校设置要求,科学规划校园校舍面积、配齐教学设施设备,健全学校教育服务功能。
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应适中,农村小学最高不能超过30个教学班,农村初中最高不能超过24个教学班,城镇初中最高不能超过32个教学班。
要严格班额管理,实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三是按照《乡镇中心校所属教学点督导评估办法》(黑政教督委〔2013〕2号)要求,切实改善村小和教学点办学条件,加快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人文立校 质量强校 特色兴校 - 新县教育体育局新县教育信息网

人文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代咀九年一贯制学校尉海代咀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县城边缘,中学本部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500余人,下辖8个村级小学,附设一个教学点。
撤乡并镇前,乡级财政困难,教育投入长期不足,基础设施落后,距离县城近,条件好的家庭早早搬进县城,学校办学一度面临三差局面,即办学条件差、生源质量差、教育环境差。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面对重重困难,我们凝心聚力,几经打拼,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学校焕发活力,重放光彩。
其中饱尝幸酸,也勾起我们一路走来的深思。
一、人文立校,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这些名言俗语道出许多成功的真谛。
如果说几年来的奋斗,办学有所起色,我们的体会是:以人为本,构建人文校园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具体的做法是:1、思想工作在务实,思想有多远,工作才能走多远,统一思想是工作的关键。
因此,他们特别注重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大会小会讲,政治学习灌,闲谈之时输,教育教师充分认清当前形势和他校的区位优势,办好学校与教师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思想统一了,信心才更大,行动才一致。
2、人际关系重在情,良好的人际关系胜过很多教育,是人文立校的关键。
要建立良好干部关系,学校干部心胸要宽,要识大体顾大局,求理解,讲包容,会沟通。
多开民主生活会,工作生活常沟通,做到思想统一,真正在教师中形成示范。
要打造良好的教师关系。
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办公条件让教师舒心,创设好的学习条件,让教师用心,建立透明的评先机制让教师放心。
二是创设良好生活环境,关心冷暖让教师温馨,解忧分愁,让教师暖心,开展活动让教师开心,工作生活体现人情味,富有人性化。
3、文化氛围贵在真,名人名言,伟人画像,标语口号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固然重要,他们更重在贴近工作,贴近校园生活。
文化建设不仅看得见,也可摸着,让身边人教育身边人,让身边事感染身边人。
二、质量强校,学校发展的根本没有质量就没有学校发展,如何提升教育质量?1、稳固生源固本,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几种制度:干部、班主任、教师包片联系制,村干部、家长座谈制,贫困生结对帮扶制,留守儿童代管父母制,特殊家庭学生心理辅导制,开学前大走访制,并逐项抓好落实,多措并举生源得到稳固,为提升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红色教育活动方案

红色教育活动方案【篇一:红色教育主题活动方案】浒湾中学“传承红色精神,加快新县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进入学生的心灵,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根据新县县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县开展“传承红色精神,加快新县发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和新教体发(2013)18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目标做人目标:文明礼貌,自立自强。
热爱集体,关爱他人。
做事目标:遵章守纪,自信乐观。
团结向上。
诚实守信。
学习目标:不怕困难,敢于胜利。
按时作息,勤奋学习。
生活目标:生活自理,不挑吃穿。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三、活动内容(一)专题教育方面1、创建红色育人品牌。
深入贯彻《实施方案》精神,旗帜鲜明不断加大校园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力度。
充分挖掘和利用新县的红色资源,大力宣传宣传继光精神,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功效,广泛开展红色乡土教材、红色书籍进校园,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故事进课堂活动,积极营造“红色”育人氛围,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校园”。
不断总结、深化和推进“英雄故乡好学生”评选表彰活动,使之成为我校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新形势下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品牌。
整合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创建红色育人“一校一品牌”活动,及时总结活动经验,提炼品牌主题,提升育人效果。
2、红色题材标语、雕塑、画像进校园。
学校校在校园张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名言名句、革命场景画,在校园营造浓厚的革命传统教育氛围。
3、大力开展红色文化学习宣传活动。
各班通过故事会、演讲会、座谈会、征文比赛、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等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效。
4、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效果。
5、红色歌曲传唱。
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在学生中开展“每周唱一红歌”活动,结合“十、一”等,组织学生编红剧、演红戏,唱红歌,学校开展唱红歌竞赛活动。
中学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中学改造工程施工方案1. 项目概述中学改造工程是对现有中学校舍进行改造升级,以提升学校教学条件和环境。
本工程包括学校建筑及配套设施的改造和升级,主要包括教学楼、体育馆、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建筑设施的改造和新建,同时对学校的供电、供水、供暖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改造后的中学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教学场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
2. 施工单位选择本项目招标过程中被若干家施工单位竞标,最终由施工单位进行中标,施工单位需具备以下条件:- 具备中学改造工程施工资质- 具备丰富的中学改造工程施工经验- 具备完备的施工队伍和管理团队- 具备优质的材料和设备供应商资源- 具备良好的信誉和服务态度3. 施工组织和管理为了确保中学改造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将进行全面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成立项目组织机构,明确各层级责任人员及其职责-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质量计划、安全计划等- 做好物资采购和供应工作,确保施工所需材料及设备的及时供应-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 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满足业主要求4. 施工技术及方案4.1 教学楼改造教学楼是学校的主要教学场所,因此改造工程主要集中在教学楼的改造和升级。
具体改造内容包括:- 对教学楼的外墙进行保温和装饰,提升建筑外观和节能效果- 对教学楼的屋面进行检修和保温,确保建筑的防水和保温性能- 更新教学楼的门窗和幕墙,提升采光、隔热和防火性能- 对教学楼内部进行空间调整和装修,力求提升教学环境和功能性4.2 体育馆和实验室改造体育馆和实验室是学校的重要配套设施,改造工程主要包括:- 对体育馆和实验室进行空间改造和装修,提升功能性和舒适度- 更新体育馆和实验室的设备和设施,确保设施的使用安全和便利性- 对体育馆和实验室的环境进行改善,提升卫生和环境舒适度4.3 图书馆和食堂改造图书馆和食堂是学校的重要功能区域,改造工程主要包括:- 对图书馆和食堂的室内装修进行更新,提升环境舒适度和功能性- 更新图书馆和食堂的设备和设施,确保设施的使用安全和便利性- 对图书馆和食堂的环境进行改善,提升卫生和环境舒适度5. 施工安全和质量保障施工单位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做好施工安全和质量工作,主要包括:-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要求- 加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管理,确保施工工程所用材料和设备符合标准要求- 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6. 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为了确保中学改造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单位将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对施工进度进行全面跟踪和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对施工工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和管理- 做好施工过程的记录和归档工作,保留施工工程的全部相关资料- 加强与项目业主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7. 施工成本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将充分考虑施工成本的控制,力求做到施工成本的最优化。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实施方案_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 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 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我县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结合我县实际,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原则在以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基础上, 根据新情况、新条件和新要求, 进一步解决农村中小学规模过小, 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要坚持有利于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有利于儿童就近入学, 有利于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 有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实施, 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规模效益的指导思想, 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做到科学论证, 一次规划, 分步实施, 逐步到位。
二、总体目标(一)通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薄弱学校的建设力度, 使农村中小学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提高办学效益, 逐步实现全县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改造建设力度, 积极创造条件, 新办一批寄宿制学校, 满足农村初中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寄宿需要。
(三)扩大初中办学规模, 使农村初中办学规模达到每校900人以上。
(四)增加投入, 整合校舍维修改造等各类资金用于保留和新建学校建设, 保留和新建学校生均校舍和占地面积等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教育厅新颁布的标准要求。
三、实施步骤20__年初, 各乡镇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 根据本地实际制订出本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和实施步骤, 确定撤并学校及保留的教学点(教学点原则上保留13年级)。
(一)小学布局调整1、20__年, 对在校生不足100人的小学或教学点进行撤并。
2、20__年, 对在校生不足150人、服务半径不足2公里, 覆盖人口不足5000人的小学进行撤并, 确定为教学点的只能保留13年级, 原则上教学点必须达到100人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县浒湾中学布局调整方案、措施及效果
一.布置调整方案
为了优化全县中小学布置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我县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1、基本情况。
浒湾中学地处县城较近,交通便利,学生总数近800人,校舍面积近20000平方米。
2、学校布置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行政区划及群众就近入学习惯的影响,我县中小学数量多.规模小.布置分散,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同时乡村人口逐步向城镇流动。
另一方面,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普遍;同时进一步调整我县中小学布局势在必行,以此促进我县中小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3、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国家省关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指导精神,采取撤并,对全县中小学布置进行调整优化中小学布置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证教育事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4、布置调整原则和目标。
布调整原则:按统筹规划、合理局、提高效益的原则,调整我校布局。
布置调整目标:自2006年7月起,将浒湾中心完小所属六年级并到浒湾乡初级中学,并隶属浒湾乡初级中学。
历时已近两年。
布局调整措施
1、学校布局调整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安排。
2、要进一步加强对我校布局调整工作宣传,让全社会都能理解、关心和支持浒湾中学的布局调整工作。
三、布局调整效果
1、校布局调整坚持一盘棋,因地制宜,做到既保证规模,又方便入学,满足家庭孩子上学的需要。
2、从实际出发,保护了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同时也确保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扩大了办学规模优化了教育资源,大大提高了办学质量与效益,真正发挥了中心作用,辐射和带动全县乡镇学校的共同发展。
新县浒湾初级中学
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