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活页规范训练.pptx
粤教版-语文-高二粤教版必修5第8课《甘地被刺》活页规范训练

8 甘地被刺(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5分)A.噩.耗(è)厮.打(sī)悲恸.欲绝(dònɡ) 忧心忡.忡(chōnɡ)B.刹.那(chà) 笼.络(lǒnɡ)否.极泰来(fǒu) 顶礼膜.拜(mó)C.拯.救(zhěnɡ) 泫.然(xuǎn)心广体胖.(pànɡ) 摩肩接踵.(zhǒnɡ)D.号.啕(háo) 骚.乱(sāo)血迹.斑斑(jì) 引吭.高歌(hánɡ)解析A项中“恸”读tònɡ;B项中“否”读pǐ;C项中“泫”读xuàn,“胖”读pán。
答案 D2.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甘地今天被一名印度教极端分子行刺身死,噩耗使印度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
B.他们缓缓地迈着步子走上大街,离开摩肩接踵的市场。
C.圣雄甘地被刺的消息有如春风野火,迅即传遍了印度,耸人听闻。
D.作为东道主,广州人以实际行动支持亚运会,到各大赛馆观看赛事的市民络绎不绝。
解析“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让人震惊。
应改为“骇人听闻”。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5分)A.这位被人民尊奉为“印度的伟大灵魂”的领袖,于当日下午5时45分(即美国东部时间早上7时15分),在他16岁孙女玛妮怀中死去,享年78岁。
B.就在半小时以前,一个名叫拉姆·纳脱拉姆的狂热的印度教徒向甘地用左轮手枪连开三枪。
C.甘地是在波拉宫的华丽花园中遇刺的。
当时在场的有他的一千名追随者。
D.三颗子弹在近距离射穿了他的身体,一颗命中右腿,一颗击穿腹部,第三颗则射透了胸膛。
解析B项,语序不当,“向甘地用左轮手枪连开三枪”应改为“用左轮手枪向甘地连开三枪”。
答案 B4.下面一段文字的语序被打乱,请重新为之排序。
(5分)①他面对自己关爱过的暴徒只能喊一声:“哦,天啊!”②他也思考过现代工业文明与土俗古老文明的关系,忧郁的思考变成了坚定的行动。
2-2-1活页规范训练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1~2题。
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解析图例所示的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P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
答案 1.B 2.B下图为“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甲、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中,与我国台风多发季节相对应的是()。
A.甲图与丙图B.乙图与丙图C.丙图与丁图D.甲图与丁图4.甲图到乙图的变化过程,时间跨度约为()。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一年解析第3题,我国台风多发季节为夏秋季,从四幅图中可以看出,甲图为气压带、风带北移且达最北的时候,是夏至日;乙、丙两图为气压带、风带南移且达最南的时候,是冬至日;丁图是春秋分时。
第4题,气压带、风带由甲图到乙图的变化反映了气压带、风带从最北移至最南,大约需用半年时间。
答案 3.D 4.B下图是“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②气压带(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6.受①、②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A.东非高原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解析本组题目以课本中“三圈环流图”中的局部图(有季节移动)为切入点,考查了识读原理图的能力及相关的知识。
从图中副极地低气压带的位置可推理出①是赤道低气压带,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是极地高气压带;从图中各气压带的位置可读出,此图显示了气压带南移,北半球为冬季;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是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湿季分明,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NA分子复制时,由 发生时 于外界理化因素或自 间及原 身生理因素引起的基 因 因结构的改变
课堂互动探究
条件
意义
不同个体之间的杂交, 外界条件的剧变和内 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减数 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分裂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 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源;生物进化的原始 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 材料 要原因
境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种植后结果会怎样;二是假设矮 秆植株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其遗传情况如 何,然后反向描述即可。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答案
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秆,
子二代高秆∶矮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 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或将 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如果两者未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 D.这些基因的传递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题中图示表明了突变的不定向性、可逆性等。自由 组合定律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传递的基本规
律,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遵循分离定律。
答案 D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概念
结果 配子 发生在_____中
对后 代的 不能 一般_____遗传,但有些生物 体细胞 影响 发生在_______中 无性繁殖 可通过_________传递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3. 原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1)外因:________、化学因素和_________。 DNA分子复制 碱基组成 (2)内因:______________偶尔发生错误、DNA的________ 发生改变等。 4.特点 随机性 低频性 普遍性、_______、不定向性、_______、多害少利性等。 5.意义
2-3活页规范训练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2019年11月27日,随着冷空气的来临,青岛市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青岛市此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的是()。
解析第1题,此次降雪是冷空气来临,冷暖气团交汇而成的冷锋天气过程。
A表示暖锋天气系统,B为准静止锋天气系统,D为低压天气系统。
第2题,冷锋过境前为暖气团控制,气压较低,冷锋过境后,为冷气团控制,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故在此过程中,气压不断上升。
答案 1.C 2.D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关。
据此回答3~4题。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反气旋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溏处处蛙。
”诗句中所描述的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另一性质的锋面,该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A.降水时间短B.降水强度很大C.持续阴雨D.影响范围很小解析第3题,从题中“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等方面可知,天气状况应为冷锋天气。
第4题,诗句描述的是准静止锋带来的天气。
答案 3.A 4.C右图是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四种天气系统是()。
A.甲是暖锋过境B.乙是低压过境C.丙是冷锋过境D.丁是高压过境6.在图中②时段中,天气以晴好为特点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三个时段。
甲曲线表示气压先降后升,应为低压过境。
乙曲线表示气压先升后降,应为高压过境,丙曲线表示气压逐渐上升应为冷锋过境,丁曲线表示气压逐渐下降应为暖锋过境。
过境时天气晴好的只有高压。
答案 5.C 6.B读下图,回答7~9题。
7.若该气压系统形成于3月初,则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必修四2-5-1~2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 =a,AD → =b,由 E、F 分别为对应边的三等分点,得 解 设AB 1 1→ → → → FO=FA+AO=- a+ AC 3 2 1 1 1 1 =-3a+2(a+b)=6a+2b. 1→ 1 → 1 1 1 1 → → → OE=OC+CE=2AC+3CD=2(a+b)-3a=6a+2b. → =OE → ,又 O 为其公共点,故 E、O、F 在同一直线上. ∴FO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2.5.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2.5.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课标要求】 1. 经历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力学问题及 其他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 2.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提高运 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掌握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向量方法解决几 何问题的“三步曲”. 【核心扫描】 1.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力学问题等一些实际问 题.(重点) 2.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难点)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名师点睛 1.用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步骤及方法 (1)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可简述为:图形到向量→向量的运算→向量和数到图形.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2)一般可选择以下两种方法: ①基底法(基向量法):选择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作为基底,用基 底表示相关向量,把问题转化为只含有基底向量的运算. ②坐标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向量,把问题转化 为向量的坐标运算.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课时活页规范训练必修2

P69 22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的受力情况一定变化B.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可以是恒力P69 3.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在时刻变化B.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C.速度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不一定发生变化D.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P69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判断物体是做曲线运动还是直线运动,应看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B.静止物体在恒定外力作用下一定做直线运动C.判断物体是做匀变速运动还是非匀变速运动应看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是否恒定D.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一定沿直线运动P69 7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在其轨迹上某一点的加速度方向()A.就在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上B.与通过该点的曲线切线垂直C.与质点在该点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D.与该点即时速度方向成一定夹角P69 8.一个物体在力F1、F2、F3等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F1后,则物体()A.可能做曲线运动B.不可能继续做直线运动C.必然沿F1的方向做直线运动D.必然沿F1的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P69 10.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在恒力F作用下在xOy平面上从O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且在A点时的速度v A与x轴平行,则恒力F的方向可能是()A.沿+x方向 B.沿-x方向 C.沿+y方向 D.沿-y方向P69.11.如图所示,一物体在一水平恒力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当物体从M点运动到N点时,其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0,则()M点的速度v M一定大于N点的速度v NA.物体在B.物体在M点的速度v M一定小于N点的速度v NC.物体从M点到N点的过程中速率一定是先增加后减小D.物体从M点到N点的过程中速率一定是先减小后增大P69 13.图所示,为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曲线为41圆弧),则由此可知物体是做( )A .曲线运动B .匀速直线运动C .匀变速直线运动D .变速直线运动P70 5两个互相垂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加速度分别为a 1和a 2,它们的合运动轨迹( ). A .如果v 1=v 2=0,那么轨迹一定是直线 B .如果v 1≠0,v 2≠0,那么轨迹一定是曲线 C .如果a 1=a 2,那么轨迹一定是直线 D .如果=,那么轨迹一定是直线P70.6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 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 )A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 .大小和方向均改变P70.7当物体的初速度v 0和所受的合外力F 分别满足下列(1)~(4)中所给定的条件时,物体的运动情况将会怎样:A.静止B.匀速直线运动C.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E.匀变速运动F.曲线运动(1)v0=0,F=0________;(2)v0≠0,F≠0且恒定,方向相同________;(3)v0≠0,F≠0且恒定,方向相反________;(4)v0≠0,F≠0且恒定,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________.P70 8.如图所示,有一条渡船正在渡河,河宽为300 m,渡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v1=3 m/s,水的流速是v2=1 m/s,求下列条件渡船过河的时间.(1)以最短的时间过河;(2)以最短的位移过河.P71.9 有一小船正在渡河,如图5-1-11所示,在离对岸30 m时,其下游40 m处有一危险水域.假若水流速度为5 m/s,为了使小船在进入危险水域之前到达对岸,那么,从现在起,小船相对于静水的最小速度应是多大?P71 10.如图中,套在竖直细杆上的轻环A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相连.由于B的质量较大,故在释放B后,A将沿杆上升,当A环上升至与定滑轮的连线处于水平位置时,其上升速度v1≠0,若这时B的速度为v2,则 ( ).A.v2=v1 B.v2>v1 C.v2≠0 D.v2=0P71 12.玻璃生产线上,宽9 m的成型玻璃板以2 m/s的速度连续不断地向前行进.在切割工序处,金刚钻割刀的速度为10 m/s.为了使切割下的玻璃板都成规定尺寸的矩形,割刀的轨道应该如何控制?切割一次的时间多长?P72 1. 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内速率的变化相等D.水平飞行的距离只与初速度大小有关P72 3.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出h,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A.同时抛出,且v1<v2 B.甲迟抛出,且v1>v2C.甲早抛出,且v1>v2 D.甲早抛出,且v1<v2P72 5.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从不同高度同时沿相反方向水平抛出,其平抛运动轨迹的交点为P,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球同时落地B.a球先落地C.a、b两球在P点相遇D.无论两球初速度大小多大,两球总不能相遇P72 5.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从不同高度同时沿相反方向水平抛出,其平抛运动轨迹的交点为P,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球同时落地B.b球先落地C.a、b两球在P点相遇D.无论两球初速度大小多大,两球总不能相遇P72 6.如图所示,MN为一竖直墙面,图中x轴与MN垂直,距墙面L的A点固定一点光源.现从A点把一小球以水平速度向墙面抛出.则小球在墙面上的影子的运动应是( ).A.自由落体运动 B.变加速直线运动C.匀加速直线运动 D.匀速直线运动P72 7.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碰墙面后以25 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 m至15 m之间,忽略空气阻力,取g=10 m/s2,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A.0.8 m至1.8 m B.0.8 m至1.6 mC.1.0 m至1.6 m D.1.0 m至1.8 mP72 8.某同学做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时,不慎未定好原点,只画了竖直线,而且只描出了平抛物体的后一部分轨迹.如图所示,依此图加一把刻度尺,如何计算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v0?P73 9.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1.25 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的数值为________(g取9.8 m/s2).(2)在图中找出小球的抛出点,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和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的x、y坐标轴.抛出点O在a点左侧________处(以l表示),a点上方________处(以l表示).P73 10.如图所示,排球场的长度为18 m,其网的高度为2 m.运动员站在离网3 m远的线上,正对网前竖直跳起把球垂直于网水平击出.(g取10 m/s2)设击球点的高度为2.5 m,问球被水平击出时的速度v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球既不触网也不出界?P73 11.如图所示,有一个很深的竖直井,井的横截面为一个圆,半径为R,且井壁光滑,有一个小球从井口的一侧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与井壁发生碰撞,撞后以原速率被反弹,求小球与井壁发生第n次碰撞处的深度.P73 1212.飞机以恒定的水平速度飞行,距地面高度2 000 m,在飞行过程中释放一炸弹,经30 s飞行员听到了炸弹着地后的爆炸声.设炸弹着地立即爆炸,不计空气阻力,声速平均为320 m/s,求飞机的飞行速度v0.(g取10 m/s2)P74 1.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1,水流的速度为v2 (v1> v2).为使船行驶到河正对岸的码头,则v1相对v2的方向应为( )P74 2.如图所示,一小球以v0=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A、B两点,在A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在B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通过A、B两点间用时t=1sB.小球通过A、B两点间用时t=3sC.A、B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10mD.A、B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15mP74.3.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实验中,红蜡块在长1 m 的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在竖直方向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在某同学拿着玻璃管在水平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每隔1 s 画出蜡块运动所到达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取轨迹上C 点(x 1,y 1)作该曲线的切线(图中虚线)交y 轴于A 点,则A 的坐标( )A .(0,0.6y 1)B .(0,0.5y 1)C(0.0.4y 1) D .无法确定P74 7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 t ,则它运动时间为( )A. g v v ot - B.g v v ot 2- C. g v v ot 222- D.g v v o t 22- P74.8一个物体以速度v 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2v 0,不计空气的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A.g V 0B.g v 02C.g v 03D.g v 02P74 9.抛体运动在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中很常见,如乒乓球运动.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设球台长2L,网高h,如图3-3-9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g),将球水平发出,则可以求出(三项)()A.发球时的水平初速度B.发球时的竖直高度C.球落到球台上时的速度D.从球被发出到被接住所用的时间P75.10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cm,A、B间距离y1=5.02cm,B、C间距离y2=14.82crn.请回答以下问题(g=9.80m/s2):(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档板处由静止释放?答:______.(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3)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0=______m/s.P75 11.从距地面高为H的A点平抛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2s,在A 的正上方距地面高2H的B点,以同方向抛出另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s,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在同一竖直面内,且都从同一屏的顶端擦过,求该屏的高度.P75.1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θ=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以v1=6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
【K12学习】第五单元活页教案 - 图文

第五单元活页教案 - 图文小学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学科语文年级一主备人章振兰执教人章振兰学习内容 11、我多去看看课时两课时课型新授课北京,祖国的首都,一个人人向往的地方。
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教材分析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1个偏旁“心”。
学习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重点、难点难点是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导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准备诱发】【我会自学】一导入学习新课: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1、边欣赏边听老师讲解什么地方?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带你们去一个特别美的地方看看。
边讲解边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里长城。
我们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 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的象征。
最后,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上看升旗仪式。
北京之行结束了. 2、生说:“北京太美了!”“我很想 2、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去看看。
”“我真想去看看。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 3、齐读课题 3、今天,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所以他不停地对妈妈说 ------这个孩子对妈妈说的话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谁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好吗?齐读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4、学习生字。
看,这些生字你们认识吗。
借助拼音朋友来帮忙啊!去掉拼音你们还认4、认生字识吗?5、谁还认识漂亮的花瓣上的词语?你5、认读词语。
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这些字?看,我们把这些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自己读一读,圈一圈。
精选5S管理培训课件PPT63页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修身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活动。这五个单词,又被称为“五常法则”或“五常法”。
向作业者进行说明
撤走各岗位非必需品
-整顿-规定必需物品的摆放场所
规定摆放方法
进行标注
向作业者进行说明
-清扫-在地板上划出区域线和管理担当
巡查零部件仓库和各生产线,摄下或拍下不合理的现象。
检讨布局;区分工具架、私人物品、不良品,将多余零件放回仓库。
清扫落在地板上的物品;回收空箱、包装纸等。
5S水平
具体项目
清扫对象过高、过远,手不容易够着,于是死角很少或干脆就不打扫;
清扫工具太简单,许多脏物无法清除。
清扫的典型问题
成为惯例和制度;是标准化的基础;企业文化开始形成。
目的
为机器、设备清除油垢、尘埃,谓之“清扫”,而“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就是“清洁”,将设备“漏水、漏油”现象设法找出原因,彻底解决,这也是“清洁”,是根除不良和脏乱的源头。
素养形成的基本过程
总结
整顿,整理,清扫,清洁做一两次并不难,难的是员工要经常做到。所以持之以恒才是最重要的,为此员工要养成以下良好习惯:
1 不要随手乱放物品。
2 经常性的顿理工作场所,做到物品堆放有序。
3 保持卫生,定期清扫
素养的难点
每天10分钟晨会制度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一、及时了解生产计划安排
目的
整顿是放置物品标准化,使任何人立即能找到所需要的东西,减少“寻找”时间上的浪费。执行“整顿”的消极意义为防止缺料、缺零件,其积极意义则为“控制库存”,防止资金积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C.丙—甲—乙 6.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 C.坡向 7.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C.处于阴坡
B.乙—丙—甲 D.甲—丙—乙
B.水分 D.地形
B.海拔高度低 D.处于背风坡
( )。 ( )。
解析 第 8 题,a 为热带荒漠带,b 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 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为温带荒漠带,e 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f 为热带草原带。第 9 题,热带荒漠带成因是
副热带高压的作用,温带荒漠带的成因是地形的影响;自然带 a、g 的南北延伸分别与
沿岸的秘鲁寒流、巴西暖流有关,所以选项D 正确。
(1)同学们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
针阔混交林、
、高山草甸。当同学们到达高山区域,从背包中取出在山
下准备的密封包装食品时,发现密封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顶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
℃。因此,同学们在上山
前就应该考虑到温差,准备相应的行装。当同学们到达 3 400 米以上,就进入了高山草
16.读以下两幅自然带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1)①图为西半球某大洲沿北纬 32°的自然带示意图,A 代表
带,C 代表
带,这种分异规律属
是
带,B 代表 ,成因 。
(2)②图为东半球两个大洲沿东经
: E ,F
,G
属
,成因是
20°的自然带示意图,字母分别代表的自然带是
,H
,I
,这种分异规律
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结合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特点,X、Y、Z 的自然景观变化依次是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Z 属于热带荒漠带,是在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下形成的,其分布延伸到海岸附近主要是沿岸寒流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
答 案 12.A 13.B 14.B 15.A 二、综合题(共 40 分)
学无止 境
题 向实践靠拢的又一体现。 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目的是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题目,一
般比 较简单。
答案 (1)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下降 (2)18.7(或 18~19) 罗盘(指南针)、太阳位置与手表定向、上山路径的方向、旅游路线 图、房屋朝向 (3)保护珍稀动物,提供丰富种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等 (4)乙同学的观点正确。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的多少,一方面受高度因素制约,另一 方面又受纬度(热量)因素影响。在高纬度地区,高山的山地垂直分异规律不明显,而中 低纬度山地垂直分异规律十分明显。
解析 图中区域自然带的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 律
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图示区域位于中高纬度,北太平洋西岸。受千岛寒
流 影响,自然带P 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偏低。
答 案 10.A 11.B 2012 年 10 月 20 日,中国第 29 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启程, 前往南极,11 月初抵达澳大利亚西部城市珀斯的弗里曼特尔港口,进行给养补充。结合 下面的澳大利亚西部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12~15 题。
( )。 ( )。 ( )。
解析 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的水平带一致,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高,其
海拔越低。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差异,影响因素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的组合
, 热量因素是主要的。苔原带的缺失是由于丙山所在的纬度低,气温高,而山脉的高
度不 够,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
答 案 5.A 6.A 7.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地质野外考查的实践能力。具体考查垂
直地带性的分布规律,从山麓到山顶随水热状况的变化,而引起自然带的有规律变化,
垂直方向上气压的变化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下降,沸点降低。
在野外进行地质考查或旅游等,必须掌握一些常识性判定方向的办法,是近年来高考
来 的是水分条件的差异,而且从年降水量数值上看,应是我国北方东西方向的差异。
从A
地积温和⑥地年降水量值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热带地区,选项D 符合。
答案 1.A 2.D 陆地环境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称为陆地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据
此回答 3~4 题。 3.根据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中可能有终年积雪的山脉是
。
(3)②图中南端 F 自然带的面积小于北端F 自然带的面积的原因是
。
解析 由图中材料可知①图的大洲为北美洲,②图的两个大洲为非洲和欧洲,根据所学
知识较容易得出答案。 答案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草原 热带荒漠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受海洋水 汽影响的程度不同,干湿度差异很大 (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
稍难 4、17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 A→F 和①→⑥共 12
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 1~2 题。
甲
乙 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 )。
学无止 境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B .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C. 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 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 )。
4.有关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示意图的正确叙述为
( )。
A.四座山地都在南半球
学无 止 境
B. 甲乙在北半球,丙丁在南半球 C.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丁丙乙 D.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乙丙丁甲 解析 第 3 题,要从夏季入手,计算山体达到 0 ℃的高度。第 4 题,四座山中,甲、乙 在南半球,丙、丁在北半球。从山底基带来判断纬度,甲为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丁 为落叶阔叶林,为温带;丙为针叶林,为亚寒带;乙为寒带。
( )。
14. 沿 X、Y、Z 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草原、荒漠 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草原、荒漠
( )。
15. 图中Z 自然带从内陆一直向西延伸到海岸附近的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地形起伏的影响 C.大气环流的影响 D.海陆分布的影响
( )。
解析 我国上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从上海到赤道地区 的航程,“雪龙”号所见到的陆上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南北方向的更替,属于从赤道到
学无止 境
12. “雪龙”号考察船从启航地开始到结束在北半球的航程中,沿途所见到的陆上自然景 观的变化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
13. 启航地上海所属的陆地自然带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3)非洲南端属于地中海气候,F 的陆地面积较小 17.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 3 767 米,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
拔约 650 米)开始攀登山峰,是徒步登山进行生态考察或旅游的主要线路。
下面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考察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分析回答。(20 分)
学无止 境
2.某地水热状况与A 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
A. 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 )。
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解析 图甲表示的是不同地区年积温分布状况,反映出来的是热量条件的差异,因此Y
轴自下而上体现的是自南向北方向。图乙表示的是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反映出
答 案 8.C 9.D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0~11 题。
学无止 境
10.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11.自然带 P 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C.太阳辐射
B.洋流 D.大气环流
( )。 ( )。
学无 止 境
读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a~g 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带类型),回答 8~9 题。
8.图中属于亚热带的自然带类型是
A.a、f C.b、e 9.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B.a、e D.c、d
A. f—e—a 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a—f—g 反映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自然带 a、d 的形成原因相同 D. 自然带 a 和 g 的南北延伸与沿岸洋流的影响有关
甸,这里地势比较平坦,上山的小径逐渐消失,这时同学们应用
等
方法来确定方位。
(3)在秦岭南坡上,生存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最著名的有“国宝”大熊猫,这些
大 熊猫构成了一个种群。国家已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
。 (4)在攀登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就如下问题产生了分歧。甲同学的观点是“山越高, 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的类型就越多”,乙同学的观点则是“山高,自然带的类型不一定 多”。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并简述理由。
学无止 境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基础
难度及题号 中档
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 规律
1、8、9、10、 11、12、13、
14、15
2、16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5、3
6
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7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