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某地块城市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威远县总体规划

威远县总体规划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一)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其中近期2010-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二)规划层次和范围(1)县域:包括全县行政辖区范围,规划重点是对城镇体系布局进行优化、调整;(2)城市规划区:包括严陵镇及周边地区,总面积约156.88平方公里,规划重点是四区划定,并对区内村庄进行分类发展指引;(3)中心城区:范围南到成自泸高速、北到规划内威高速、西到严陵镇界、东到双柏和东风等村村界,规划重点是确定城市性质、人口规模与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策略(一)城市发展目标产业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丘陵宜居城市。

(二)区域协调策略(1)强化联系,借力内江:加强与成渝交通走廊的联系。

东线加强与内江中心城区的联系;中线提升207省道的等级,建设资(中)荣(县)铁路;西线加强连界与归德间的公路联系。

(2)服务自贡,提升威远: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度假等产业,为自贡提供配套服务。

开发穹窿地貌等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度假产业。

从流域生态环境出发,限制自贡上游制造业发展,保护自贡河流生态环境。

(三)产业发展策略(1)产业转型策略:改造和提升现状产业技术层次,拓宽资源利用领域,拉长产业链;培育替代产业,发展市场前景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2)循环经济策略:通过节能化、减量化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通过产业生态化运作不断延伸产业链,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努力构建资源节约集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社会。

(3)产业集群策略: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围绕特色资源的开发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实现“芯”(核心产品)+“块”(经济规模)+“链”(产业延伸)+“群”(配套体系)的整体格局,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强与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构成一个大中小企业共生互助、协调发展的产业群落。

三、城市的性质和职能(一)城市性质川南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山水环境优美的丘陵宜居城市,威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某市中心区域城市设计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某市中心区域城市设计2、项目背景设计地段位于城市中心,北侧为城市中心广场及一处大型地下超市,南侧及东侧为居住区,西侧为商业区,此区域是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金融中心。

总规划面积20.68公顷。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安路道路红线宽度60米,通江街道路红线宽度40米,其他道路宽度可自定。

3、经济技术指标(1)规划建设用地:20。

68公顷(2)容积率小于等于5(3)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4)绿地率大于等于30%二、城市设计依据1、规范、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家标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本设计在原则上以上述规划为基本依据,如需对上述规划内容进行必要的或重要的变更,必须详细阐明理由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三、设计原则与要求(一)设计原则1)先进性原则。

在借鉴其它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地方适应性的城市设计理念,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本设计能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2)特色性原则。

规划重点展示区域城市形象,深化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增加该区域的整体感、秩序感,提升土地价值,使其符合时代要求、地方特色这个主题,综合考虑现状建筑的保留与利用,突显地方自然人文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达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振兴城市经济、塑造城市特色形象的要求。

3)功能性原则.明确地区功能定位,完善城市功能。

从城市结构的整体性出发,着眼于城市机能的改善;着重文化产业空间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文化环境、当地历史文化以及空间环境,创造鲜明的城市特色.4)以人为本原则。

设计应充分重视对人的关怀,注重创造细节设计。

设计应从景观的参与性、服务性、趣味性、可达性、公平性等一些特性出发。

5)生态性原则。

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把握,挖掘城市地区大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引入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采用自然化设计,模仿自然生态群落的结构,创造自然生态的城市环境。

市政设计任务书模板

市政设计任务书模板

设计任务书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方:签订日期: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xxxxxxxxxxxxxxx(二)建设地点Xxxxxxx(三)项目背景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设计原则(一)合理用地、因地制宜,符合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的需求。

(二)合理安排道路与各城市片区的连接。

(三)正确处理新建道路和原有路网的关系。

(四)按交通、景观需求规划道路断面要求。

(五)要满足城市环境保护的需求。

(六)考虑城市道路景观需求。

(七)符合路面排水和过程管线敷设的需求。

三、设计要点(一)设计范围xxxxxxxxx(二)设计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交通分析:a、对xxxxx交通流线分析;b、对xxxxxx交通干线路网流量分析;c、预测xxxxxx未来5-10年交通发展情况及道路拓展设想;2、平面设计:a、道路平面位置应跟城市规划道路网布设一致,与周边现状道路衔接顺畅,充分考虑道路作为xxxxx区形象窗口的作用。

b、道路平面线型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c、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并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d、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e、平面线型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

f、人行道应保持连续并按规范设置连续性的导盲带和无障碍设施,并完善行人过街设施。

g、完善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合理组织项目区域交通(包括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科学设置交通工程设施。

h、道路平面设计应综合考虑地下管线的布置需求,地上道路景观、城市家具、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垃圾桶等位置的综合布置。

3、断面设计:xxx路、xxx路、xxxx路一是xxxxxx形象的主要窗口之一,是重要的景观道路,应结合xxxx的交通分析及车流量研究对道路的断面进行综合考虑设计,使得功能与美观相结合。

《城市设计》任务书

《城市设计》任务书

城市设计任务书:“地方营造、有机更新”——武汉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城市设计一、设计主题围绕“地方营造、有机更新”这一主题,选定武汉市某一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作为设计对象,进行基地和主题的解读,自行以独特、新颖的视角解析主题的内涵,以全面、系统的专业素质进行城市设计。

地处发达城市中心区的老城区,以今天的生活方式和标准来看,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邻里关系的缺失、公共活动空间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

导致老城区缺少活力。

武汉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是最能体现武汉老城区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街区,随着武汉市开发建设,城市中心转移,单核心的城市结构向多核心的城市结构转变,削弱了街区吸引辐射能力,导致了其逐渐衰败,因此对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是历史的必然。

二、规划设计要求1.紧扣“地方营造、有机更新”主题、立意明确、构思巧妙、表达规范(注意图纸的深度与比例),鼓励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与方法;2.根据城市发展及地块周边情况,自行设定各地块具体建设项目及建设规模,并不得与规划条件相冲突;3.规划设计总平面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结构清晰、流线顺畅、联系便捷;4.充分考虑周边主干道的景观效应;5.营造完整的能够体现地方建筑文脉与城市发展的城市空间;6.合理考虑整个规划区域的建筑高度、建筑空间形象;7.形成连续的统一性的场地景观,营建室外空间完善的绿化休息系统;三、规划设计范围(以下三个基地任选其一):(1)汉口“六合路片区”约80公顷,自主划定区域内10~30公顷基地作为设计对象。

(2)汉阳“汉钢片区”约100公顷,自主划定区域内10~30公顷基地作为设计对象。

(3)根据下图“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分级图”所示范围内(四种区域类型范围),自主选定某一历史文化街区地段作为设计对象,基地规模10~30公顷。

四、设计内容(图纸比例供参考,可根据具体地形大小进行调节):1、区位条件分析2、现状条件分析3、设计概念分析4、总平面规划设计1:1000(含鸟瞰图及街景立面)5、功能交通景观分析图1;20006、各类设计分析图7、中心地块建筑一层\地下一层平面简图1:500(不做)8、重要节点空间环境设计1:500(含透视图或剖面分析)9、文字说明总体规划及单地块设计说明及相关经济技术指标。

场地设计(作图)

场地设计(作图)

场地设计(作图)一、作图题1.任务书设计条件1.某地块拟建4层(局部可做3层)的商场,层高4m,小区用地尺寸如图所示。

2.西侧高层住宅和东侧多层住宅距用地界线均为3m,北侧道路宽12m。

北侧道路红线距商场5m,距停车场5m。

南侧用地界线距商场22m,距停车场2m。

商场距停车场6 m。

3.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6。

任务要求1.根据基地条件布置商场和停车场,并使容积率最大。

商场距停车场6m。

2.北侧道路红线距商场5m,距停车场5m。

3.南侧用地界线距商场22m,距停车场2m。

4.停车场面积为1900m(±5%),东、西两侧距用地界线3m。

5.商场为框架结构,柱网9m×9m,均取整跨,南北向为27m,建筑不能跨越人防通道,人防通道在基地中无出入口。

6.标注相关尺寸。

解题要点1.正确理解题意,根据设计条件和任务要求进行分析。

2.根据日照间距系数布置建筑单体。

3.停车场和相邻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一、二级建筑为6m,停车场南侧边界应有2m宽的绿化带。

(出自《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作图提示1.根据日照间距系数计算建筑单体距北侧住宅的距离:三层建筑距北侧住宅日照间距L=12×1.6=19.2 (m)四层建筑距北侧住宅日照间距L=16×1.6=25.6 (m)三、四层之间跨距为9m,则L+9=19.2+9=28.2 (m)>L=25.6 (m),所以应把建筑北侧一跨做三层,取L大于19.2m。

又有建筑退道路红线5m后距北侧住宅为22m,大于19.2m,所以取L=22 (m)。

2.建筑南侧布置停车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为6m,距用地界线2m。

3.要容积率最大即建筑面积最大,又因建筑不能跨越人防通道,所以在通道处将建筑一分为二,取整跨,则西侧建筑长9m×7=63 (m)。

如仅在南侧做停车场,其可做面积为1610m,不满足面积要求,需在两栋单体建筑之间场地也做停车场。

建筑设计任务书

建筑设计任务书
本设计任务书中不详之处请直接与联系。
集团公司联系人:电话:传真:
集团公司地址:邮编:
项目公司联系人:电话:传真:
项目公司地址:邮编:
附件
地形图、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批复、营销策划报告等。
说明:本设计任务书范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根据项目实际和公司的具体要求,进行完善才能使用。
设计任务书
项目名称:
设计阶段:
文件编号:
编制时间:
一、项目概况………………………………………………………………………………2
二、设计范围简介…………………………………………………………………………2
三、设计条件………………………………………………………………………………2
四、设计依据………………………………………………………………………………3
一十、联系方式………………………………………………………………………………6
附件………………………………………………………………………………………7
一、项目概况
㈠ 经批准(立项批文号:号),由负责对项目进行规划建设。
㈡项目名称:。
㈢ 地块概况:
。(包括区域位置、周边市政配套、地形地貌等)
㈣ 四至关系:。(详见电子文件地形图)
二、设计范围简介
㈠设计阶段: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全过程。(可以根据实际调整)
㈡ 设计内容:
1.本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消防、人防、暖通、燃气、智能系统、综合布线等专业的设计、室外工程(不包括环境景观设计)等全部设计内容和各设计阶段设计概算编制。
2.按设计任务书要求制作模型及完成设计任务书中成果要求规定的其他内容。
b、扩初设计文件报送甲方进行审查。参加甲方组织的扩初设计审查会,并根据审查意见或结论负责完成对不超出原定范围的内容做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建筑工程设计任务书范例

建筑工程设计任务书范例

建筑工程设计任务书模版(委托人功能要求)一、项目概况及用地现状1. 项目概况某单位某项目整体为一处集训练、办公、对外技能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基地。

2. 项目位置:3. 周边环境情况:4. 建设用地现状(项目整体):用地分为东、西两个地块,用地总面积 30.91 公顷,约463.65 亩。

东侧地块23.21 公顷,约348.15 亩,西侧地块6.67 公顷,约100.05 亩,两块用地之间中间由一条道路连接,道路用地面积1.03 公顷,约15.45 亩。

用地位于山区,西侧高东侧低,中间有泄洪渠穿过,地形起伏较大。

东用地内高差约20m,西用地内高差约40m。

5. 用地规划要求(项目整体):规划建设用地性质:总用地规模:平方米其中:可建设用地规模:平方米代征城市公共用地规模:平方米其中:代征道路用地规模:平方米代征绿化用地规模:平方米代征其他用地规模:平方米建筑密度:≤35%6. 建设规划要求(项目整体):建筑控制高度:≤18-21 米建筑退让距离:应满足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交叉路口周围新建、改建建筑工程的若干规定》和《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的要求,未及事项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及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的要求。

61建筑间距:应符合《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以及日照、消防要求。

绿地率:≥30%7. 项目工程用地位置现某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已竣工,基地整体风貌已经形成。

三期工程培训楼,博物馆及档案馆,多功能训练馆用地位于现状代征地内,其中多功能训练馆拟在二期车库顶部加建。

注:包含相应建筑的室外工程部分。

8. 建设项目规模表建设项目规模表二设计依据1. 本工程设计执行国家、北京市、行业现行建筑设计法规、规范及规定;2. 建设方提供的工程地形测量图及一二期工程竣工图;3. 建设方提供的某三期项目建设需求;4. 设方在设计过程中提出的其它设计要求(邮件、传真、电话等设计指令)。

规划设计任务书

规划设计任务书

******项目规划设计任务书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及周边条件第二章规划控制条件第三章概念规划方案设计要求第四章概念规划方案设计深度要求第五章附件第一章、项目概况及周边条件本次规划设计招标的项目为。

本项目位于市区,用地面积共平方米(亩),其中住宅用地面积约平方米;拟建地上住宅建筑面积约平方米。

用地范围参见及控制线见附件(一)《地块宗地图》。

本项目将按照产品营造标准进行实施,争创产品。

一、基地位置本项目地处。

项目位于,东至,南至,西至,北至。

二、建设规模项目用地面积共平方米。

地上总建筑面积不大于平方米,建筑密度不大于 %,绿地率不少于 %,建筑限高(最高点)控制在黄海高程米以内。

商住比例;配建要求;其他。

三、城市总规及区域控规区域在总规中的位置及发展定位;地块在控规中的位置及优劣势分析:四、地块现状(一)地块外部环境现状地块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现状照片(二)地块内部现状地块现状示意图地块内部及边界现状照片五、周边区域交通及道路主次干道;轨道交通;公交线路与班次;其他。

六、周边区域环境及设施(一)主要竞争楼盘(二)生活配套地块周边主要生活配套设施及重要公建表:项目周边配套位置示意图第二章、规划控制条件详细规划设计条件及其附图第三章、概念规划方案设计要求一、设计理念及意象(附示意图片)项目意向图二、概念规划设计要求(一)整体规划要求1、项目整体规划与周边环境;2、配套设施;3、商业设施;4、建筑定位5、户型要求6、景观要求7、园区服务(二)功能区块划分(三)组团规模特性(四)交通组织及停车方式1、出入口布置(描述入口的位置数量及管理方式)主入口次入口2、道路结构三、建筑意向(一)住宅1、户型配比2、户型布置原则3、层高4、建筑风格、材料、色彩建筑风格建筑外观材料色彩(二)会所等小区内配套1、规模面积2、位置要求(三)商业设施1、规模面积第四章、概念规划方案设计深度要求一、方案设计总说明(一)总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威远县二环路与川威大道
交叉口西南侧地块城市设计学生姓名:傅盟
学号:312010*********
专业:城市规划
年级:2010级
学院(直属系):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艾华老师
系主任:
分管院长(直属系主任):
威远县二环路与川威大道交叉口西南侧地块
城市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威远县严陵镇吴家湾,二环路与川威大道交叉口西南侧。

设计地块位于郪江新城南部,用地面积430亩。

上位规划中设计地块东侧为城市花园,已经建成;北侧为规划的城西中学。

二、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参照规划条件图红线范围,红线内包含商业金融用地、居住用地等,总面积约为28.7公顷。

三、设计理念
以本项目为载体,托起旧时的工业记忆,承载现在的城市理想,成为了本项目的主题立意。

以象征母亲河的蜿蜒的水系为纽带,串联起这个城市的工业记忆。

四、成果要求
现状分析图
用地分析图
功能结构分析图
总平图和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
效果图:鸟瞰、街景等
分析图纸:功能分析、道路流线规划分析、景观分析等
立面图
示意图:景观、建筑
五、主要参考文献和资料:
1、《城市规划原理》统编教材
2、《城市规划法规文件汇编》之建工出版社
a、《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b、《城市规划法》
c、《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d、《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e、《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
f、《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
3、《城市规划务实》建工出版社
4、《城市规划设计资料集控制性详细规划》建工出版社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建规字333号文发布)
6、《居住区规划设计》建工出版社
7、现代外国居住区
六、项目地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