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下城市设计任务书
城市设计任务书[终稿]
![城市设计任务书[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b8b0404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0.png)
城市设计任务书一城市设计背景:随着成都现代田园城市理念的实施,即将成为成都一区的华阳也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为支撑,全力打造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
设计地段位于成都市与华阳县交界处,东临天府大道,西临府南河有着美好的滨河风光,是城乡交接的核心。
优越的区位条件及发展机遇将带动该片区的开发建设,具有塑造城市特色空间的潜力。
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成都市某区域城市设计2项目背景该地段位于成都市与华阳县交界处,东临天府大道,西邻府南河,规划功能以住宅为主。
总用地面积:12.3407公顷。
见地形图一、规划设计要求1、规划应满足城市规划编制有关规定和国家、省、市、县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成果需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方案阶段),符合滇中新区与寻甸的实际情况,课操作性强,便于规划管理,指导新区建设。
2、规划应挖掘和提升城市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充分体现整体与局部、现代意识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既考虑全局又注重局部,既体现时代特征又突出地方个性。
3.注意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以及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周边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与整合。
把握人的行为模式和活动规律,展现公共空间场所精神和安全保障,从历史、环境、文化等角度入手,确定清晰合理的功能结构,塑造富有特色的建筑群整体空间形态;4.组织基地内外有效的交通系统,尤其是步行体系与机动车疏散问题的解决;提供安全宜人的开放空间与绿地系统,营造错落有致的景观界面。
风格、功能、区域上要相互协调,品味高雅,有艺术特色。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居住功能设有不同大小的高,中,底层住宅用房,解决城市人口居住问题,同时提供安逸,舒适的居住条件。
总建筑面积:166599.45㎡(2)商务办公功能设有大型商场,办公楼,人性商业街。
会所等商务办公空间,提供居民购物,办公等日常生活需要。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时带动该片区的经济发展。
总建筑面积:77129.375㎡(3)文化休闲功能设有公共文化休闲设施,(博物馆,体育馆,学校等),还设置一些室外休闲娱乐空间。
2014-2015城市设计任务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建筑学(四年级下)课程名称:城市设计B课程设计题目:苏州市金阊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学分数 3.5学时数56起迄周数:9—16学年学期2014-2015学年第2学期指导教师:张曦刘皆谊于淼陈渝顿明明王孟永教研室:建筑设计第二教研室2015年3月题目名称:苏州市金阊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一、设计任务及其总体要求通过该课程,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建筑与规划专业知识与技能,强化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城市设计工作中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使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操作程序和研究过程,为学生未来进行城市规划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应根据课题所设定的苏州古城平江路仓街片区城市设计任务和相关基础资料,拟定计划、配置相关人员,进一步收集素材,研究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并通过调查进一步掌握课题所涉问题的自然、社会、经济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方向和路径。
能够结合苏州市金阊新城建设目标尤其是苏州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的定位,制定金阊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正确的方案策略,并进行商业、办公、公共空间创新、用地功能深化、历史文脉传承、滨水空间形态规划以及城市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等专题研究,全面系统的考虑城市设计对苏州市金阊新城片区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整合与影响,符合现代文化、旅游、休闲等要求的生活空间。
二、规划背景1、区位与背景金阊新城位于苏州老城区西北部的白洋湾地区,占地面积11.2平方公里,东至沪宁高速公路与相城区相连,南沿苏虞张连接线和苏州著名的虎丘风景区相邻,西临京杭大运河与苏州高新区隔河相望,北接苏州高新区浒关工业园。
金阊新城内汇集了公路、水路、铁路等交通设施,交通网络发达。
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沪宁铁路、京杭大运河等交通干线纵贯新城,区内设有苏州铁路货运西站,12条铁路专用线延伸其中,成为苏州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城市设计概论任务书

城市设计概论任务书
------区域节点设计
一、设计任务综述:
1.项目概况:某城市新区城市公园及广场位于新兴东路北侧,长约306米,含水渠平均宽度约57米。
2.占地面积:17442平米。
3.功能分区:
东段为文化景观区
中段为休闲娱乐区
西段为城市运动公园
二、区域节点布置方向
1.运动公园区:篮球场、羽毛球场、滑板运动场地、小广场、儿童活动场、老年活动场、城市雕塑等。
2.休闲娱乐区:休闲广场、主题广场、树阵广场、路口硬质广场等。
3.文化景观区:景观长廊、景观造型等。
三、配套设施布置
1.运动公园区:停车场、公厕等。
2.休闲娱乐区:公厕等。
3.文化景观区:停车场、公厕等。
四、城市家具设置
灯具:街柱灯、庭院地灯、篮球灯、羽毛球灯、特色灯柱等。
果皮箱:间距100米。
指示牌:关键区位设置。
坐凳:广场及人行道路两旁设计。
小品雕塑:设置景观柱、文化柱、文化墙等有主题文化的景观雕塑。
五、设计中应考虑:
1 多层次的立体绿化;
2儿童娱乐设施和戏闹空间;
3 园林小品、雕塑、设立小区标志性雕塑;
4 重点体现水景和森林,水景要使之活水防臭。
要求:
每位同学选择一特定的节点经行设计:
A1或A2图幅手绘
包含场地平面、场地里面、场地剖面、若干个场景效果图
城市家具中选择一样进行深入设计。
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某市中心区域城市设计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某市中心区域城市设计2、项目背景设计地段位于城市中心,北侧为城市中心广场及一处大型地下超市,南侧及东侧为居住区,西侧为商业区,此区域是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金融中心。
总规划面积20.68公顷。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安路道路红线宽度60米,通江街道路红线宽度40米,其他道路宽度可自定。
3、经济技术指标(1)规划建设用地:20。
68公顷(2)容积率小于等于5(3)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4)绿地率大于等于30%二、城市设计依据1、规范、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家标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本设计在原则上以上述规划为基本依据,如需对上述规划内容进行必要的或重要的变更,必须详细阐明理由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三、设计原则与要求(一)设计原则1)先进性原则。
在借鉴其它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地方适应性的城市设计理念,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本设计能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2)特色性原则。
规划重点展示区域城市形象,深化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增加该区域的整体感、秩序感,提升土地价值,使其符合时代要求、地方特色这个主题,综合考虑现状建筑的保留与利用,突显地方自然人文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达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振兴城市经济、塑造城市特色形象的要求。
3)功能性原则.明确地区功能定位,完善城市功能。
从城市结构的整体性出发,着眼于城市机能的改善;着重文化产业空间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文化环境、当地历史文化以及空间环境,创造鲜明的城市特色.4)以人为本原则。
设计应充分重视对人的关怀,注重创造细节设计。
设计应从景观的参与性、服务性、趣味性、可达性、公平性等一些特性出发。
5)生态性原则。
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把握,挖掘城市地区大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引入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采用自然化设计,模仿自然生态群落的结构,创造自然生态的城市环境。
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样本2)[1]
![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样本2)[1]](https://img.taocdn.com/s3/m/35f316ef102de2bd960588cc.png)
西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某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学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专业城市规划学号学生姓名年月日至年月日共17 周指导教师签字教学院长(系主任)签字年月日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1.现状情况调查及资料整理汇总包括规划范围内的各类(建筑、市政设施、文化遗产等)现状调查,上一层次规划要求(总规、控规、招标条件等),规划范围提出的基本条件要求(功能、布局、色彩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各类建筑工程造价等资料。
2.个人专项调查研究每人应明确自己的调查对象、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调查的提纲编写、调查实施、调查研究与分析,最终完成调查报告的编写工作,形成完整的规划报告。
3.总平面规划内容:(1)城市道路坐标、高程、红线宽度及分幅、转弯半径等;(2)建设用地边界各拐点坐标,用地范围及相邻周边地貌地物;(3)用地范围内主要道路控制点坐标、道路宽度及出入口的位置;(4)建筑物功能、编号、坐标及室内高程,各建筑物基底面积、层数及高度(列表);(5)建筑间距,建筑物退让(离界或离线)距离;(6)公共设施配套项目功能,设置的具体位置,用地界线等;(7)绿地界线,绿地布局;(8)室外场地各控制点坐标、设计高程;(9)道路控制红线等各类控制线的具体位置;(10)各类用地平衡表和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表(含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地上泊车数量、地下泊车数量、人口规模、总户数、居住建筑面积、居住人口毛密度、居住人口净密度等)。
4.专向规划主要内容:(1)道路系统规划图:应确定道路等级,道路宽度、控制点坐标、高程、转弯半径,主要道路断面形式,出入口定位坐标、宽度,地上、地下泊车范围和泊车布局、泊车量等。
(2)绿地系统规划图:应确定绿地功能、范围、用地面积,选择树种,进行绿地景观和设施设计等。
(3)用地竖向规划图:应确定地形地貌的利用,进行土方平衡,确定各控制点的坐标、高程和地面排水方向、坡度、高程等。
《城市设计》任务书

城市设计任务书:“地方营造、有机更新”——武汉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城市设计一、设计主题围绕“地方营造、有机更新”这一主题,选定武汉市某一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作为设计对象,进行基地和主题的解读,自行以独特、新颖的视角解析主题的内涵,以全面、系统的专业素质进行城市设计。
地处发达城市中心区的老城区,以今天的生活方式和标准来看,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邻里关系的缺失、公共活动空间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
导致老城区缺少活力。
武汉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是最能体现武汉老城区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街区,随着武汉市开发建设,城市中心转移,单核心的城市结构向多核心的城市结构转变,削弱了街区吸引辐射能力,导致了其逐渐衰败,因此对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是历史的必然。
二、规划设计要求1.紧扣“地方营造、有机更新”主题、立意明确、构思巧妙、表达规范(注意图纸的深度与比例),鼓励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与方法;2.根据城市发展及地块周边情况,自行设定各地块具体建设项目及建设规模,并不得与规划条件相冲突;3.规划设计总平面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结构清晰、流线顺畅、联系便捷;4.充分考虑周边主干道的景观效应;5.营造完整的能够体现地方建筑文脉与城市发展的城市空间;6.合理考虑整个规划区域的建筑高度、建筑空间形象;7.形成连续的统一性的场地景观,营建室外空间完善的绿化休息系统;三、规划设计范围(以下三个基地任选其一):(1)汉口“六合路片区”约80公顷,自主划定区域内10~30公顷基地作为设计对象。
(2)汉阳“汉钢片区”约100公顷,自主划定区域内10~30公顷基地作为设计对象。
(3)根据下图“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分级图”所示范围内(四种区域类型范围),自主选定某一历史文化街区地段作为设计对象,基地规模10~30公顷。
四、设计内容(图纸比例供参考,可根据具体地形大小进行调节):1、区位条件分析2、现状条件分析3、设计概念分析4、总平面规划设计1:1000(含鸟瞰图及街景立面)5、功能交通景观分析图1;20006、各类设计分析图7、中心地块建筑一层\地下一层平面简图1:500(不做)8、重要节点空间环境设计1:500(含透视图或剖面分析)9、文字说明总体规划及单地块设计说明及相关经济技术指标。
毕业设计城市更新改造设计任务书

标题:城市更新改造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众多城市面临更新改造的挑战。
为了解决老城区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我市决定进行城市更新改造设计工作。
本次毕业设计任务书即为此目的而制定。
二、任务目的1. 了解城市老旧区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更新改造的目标和方向。
2. 提出科学合理的城市更新改造设计方案,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和居民生活要求。
3. 加强对城市更新改造相关政策法规和规划标准的了解,完善城市设计实践能力。
三、任务范围1. 调研分析:对城市老旧区域进行调研分析,包括地理位置、规划用地、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2. 设计方案:提出城市更新改造设计方案,包括用地布局、建筑风格、公共设施配置等内容。
3. 方案论证: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论证,提供充分的数据和依据,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四、任务要求1. 踏实助人:勤奋努力,尊重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专业道德,切实为城市更新改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多学多问: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知识交流和学术讨论,提高自身设计水平和素质。
3. 用心做事: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工作,不怕辛苦,注重方法论,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 独立思考:保持独立思考,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培养扎实的设计理论功底和动手实践能力。
5. 社会责任: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关注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情况,提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设计方案。
五、任务提交和评审1. 任务提交:按照学院规定的时间节点和格式要求,如期提交城市更新改造设计成果和相关资料。
2. 任务评审: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将组织评审小组对提交的设计成果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设计方案并给予奖励。
六、任务时间安排1. 调研分析阶段(时间:××年××月至××年××月):对城市老旧区域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分析,了解现状和问题;2. 设计方案阶段(时间:××年××月至××年××月):提出城市更新改造设计方案,明确方向和目标;3. 方案论证阶段(时间:××年××月至××年××月):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论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4. 完善稿件阶段(时间:××年××月至××年××月):完善设计成果和相关资料,准备毕业设计答辩所需材料。
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设计任务书——青岛市汇泉湾公共空间改造设计1、设计范围汇泉湾地区西临小鱼山、鲁迅公园,东靠八大关风景区,北与中山公园相邻,与太平山相望。
本次规划研究的范围为自第一海水浴场西界沿延安一路、柞山路、香港西路、荣成路、武胜关路、武昌路、南海路至现状航海俱乐部所围合的区域,总规划面积约45公顷。
2、汇泉湾地区的现状问题及改造的必要(1)现状功能——区域内功能多而乱、对市民的吸引力不足(2)现状城市空间——逐渐缩小、观海视线被阻隔,空间的连续性较差(3)现状城市交通问题——汇泉广场成为交通岛、区域活动的安全和舒适性较差(4)现状环境问题——旅游休闲环境与滨海景观较差;南广场内硬质铺装较多,缺少绿化景观(5)现状文脉——与两侧的城市风貌区不协调因此,为改善该地区的景观及环境,完善配套,提升形象,充分发挥其旅游休闲和健身的功能,有必要对该地区进行规划改造。
3、空间的功能与特色定位——体育健身、旅游休闲、融海、奥运等4、汇泉湾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原则:(1)风貌保护的原则;(2)整体设计的原则;(3)以减法为主的原则;(4)突出主题功能的原则;(5)近远期结合的原则。
5、公共空间改造规划:(1)汇泉湾地区公共空间规划的基本结构(2)汇泉湾地区公共空间功能分区(3)不同分区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具体提出设计要点(4)汇泉湾地区地下空间利用——各种健身设施及其配套餐饮、影视娱乐(5)对汇泉湾地区现有树木植被的保护规划(6)拆除部分建筑物,将山、海、活动空间利用景观轴线联系起来(7)调整交通功能①满足广场、海水浴场、体育场、公园等许多公共空间的大量人流疏散的要求;②缓解因旅游季节南海路交通性质改变和交通流量减少而造成的对其他道路的交通压力;③尽量利用现有道路系统,节省投资。
6、公共空间内部交通组织(1)公共交通①公共交通车场——两层停车场,下层为60泊位公交车专用,设三个出入口。
②公交站点——公交始发站沿武昌路设置,顺路发车;中山公园站过路公交车站设置在香港西路与武昌路交叉口东侧,人流通过体育场前的人流集散广场实现方便换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设计任务书(2016.2)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一、设计题目:马鞍山市核心地段城市设计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重点是城市设计和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专题。
通过该课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1、正确认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树立全面、整体的“城市设计观”,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目标、原则及社会、经济、文化内涵。
2、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内容、方法与工作程序,以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学习运用多种设计要素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
3、掌握城市开放空间(如广场、公共绿地等)的设计内容,4综合处理功能技术与较复杂、造型要求较高的高层公共建筑群体形态、功能安排、交通疏散、开放空间等等问题,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单体与高层综合楼的设计方法。
课题强调各种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的交叉,树立综合意识和广义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解决综合设计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课程过程中重点应注意以下四方面的学习:城市设计:对城市群体建筑及城市空间要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合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组织好群体建筑与与单体建筑的功能布局,对城市体形环境进行正确地并有艺术创造力地设计。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目标:(1)充分了解和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思考方法,从城市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到城市设计同建筑设计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方法,从城市和街区的群体建筑的相互关系的协调和对话中,按设计任务要求来设计群体建筑,结合本课程紧密高效的方案设计,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初步掌握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群众参与的工作方法,有能力在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拟定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
(2)从建筑学的视角出发,关注单体建筑包括综合体与各种类型的建筑,如何同城市设计的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综合联系,使建筑学的都能了解和掌握在城市设计导则及相关的城市规划要点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地并有创造力地设计群体建筑与单体建筑。
(3)充分了解和掌握设计功能技术复杂、造型要求较高的高层公共建筑群体形态组织、功能安排、交通组织与安全疏散,开放空间、绿化与景观设计等等问题,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单体与高层综合楼的设计方法。
(4)城市设计不能脱离具体的国家和地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因此,在具体的城市设计实践中,要加强同学们对城市设计任务所在地段和城市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关注,从中发现有特色和有价值的设计理念,并具体应用于实际的方案设计中。
(5)处理好与周边城市肌理的关系(6)处理好基地与周边城市交通的关系,包括车型交通和人行交通。
(7)处理好基地与周边城市生活的关系(8)处理好群体形象周边形体环境的关系场地设计:综合地段的地形条件、规划条件、规范要求,周边城市建筑环境、交通环境,处理好建筑总体布局、地段内外的人、车流交通布局,主、次入口的设置,场地停车、绿化环境设计。
建筑设计:正确理解相关规范与指标,组织好各功能空间的组合及主次流线关系。
综合建筑平面、立面的设计,塑造室内外协调统一的空间组合和外观造型。
技术设计:鉴于大型公共建筑构成的综合性、复杂性,应注重结构选型、设备选型对设计构思、空间处理的影响,并结合智能、节能、生态等设计因素。
调研指导:1 调研包括实地调研和案例调研两部分。
⏹实地调研:完成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案例调研:选择若干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总结2 以前期确定的视角或方向为出发点,开展调研。
⏹初步调研:确定设计地段和核心问题⏹深入调研:数据收集和整理,分析归纳⏹调研和设计相辅相成:通过调研总结的问题,获得设计方向或策略三、项目基地概况:项目基地位于马鞍山太白大道与花园路交叉口西北角,基地与市政公园隔路相望,西临朱然文化公园,配套设施完善。
太白大道在地块东侧,为地块的开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项目地块位于城市中心区,邻近马鞍山市政府,它的品质影响着周边的环境,是马鞍山城市的一扇窗口。
(基地现状情况详见地形图)。
四、规划要求:1.基本设计目标“城市窗口”:塑造城市形态的生活空间,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名片”和展示窗口。
提升区域内活力,充分释放城市的魅力。
“公共休闲”:旨在为城市居民和周边办公人群提供舒适放松的休闲场所,以及高品质商务空间。
“区域地标”:树立区域的个性特征,并形成又一个富于活力的城市中心。
在消费工作和生活体验中,创造更加立体、生动的城市文化传播方式。
2、功能主导功能——商务中心,综合办公,住宅小区。
3、要求(1)处理好道路交通关系,建筑群体空间关系与形象。
(2)处理好该地块内外部动静交通,尤其要解决好基地的交通关系。
(3)整体构思、功能布局应有新意,功能设置与空间形象可以有所创意。
4.规划设计要点:总用地面积;容积率;3.0建筑密度;< 25%绿化率》35%建筑总高度;100米后退红线距离:太白大道为次干路,红线宽度50米,最小建筑红线宽度80米;花园路为次干路,红线宽度30米,最小建筑红线宽度60米。
敬业路,诚信路这两条道路均为20米宽,可作为小区道路,需考虑退让,可以考虑分组团保留道路或改线,但可以作为建设用地范围。
停车位(辆)平均层数(层)各类建筑总面积(平方米)五、时间及进度及内容控制、课程时间:第一周至第六周城市设计专题课程安排一览表六成果要求成果包括城市设计的相关图纸及规划设计说明。
图纸应至少包括如下内容:1)现状调研阶段:01 区位及分析图。
包含现状用地区位、交通、景观及设计定位等分析,要求各个分析图的比例一致。
02 现状建筑质量评价图。
现状建筑质量至少分3级进行评价,即质量完好、一般、较差,要求结合建筑的照片进行分析说明,图纸应标注相应的建筑名称及建筑层数,或单独列表加以说明。
2)方案构思与分析阶段:各类分析图及设计构思、理念。
分析图应包括规划结构、功能分区、交通(含设施、静态交通及公交站点)、开敞空间设计及景观分析,以表明合理的设计定位及独特的构思。
规划设计分析图及必要的说明分析图(比例不限);规划结构分析图:应全面明确地表达规划的基本构思、用地功能关系和社区构成等、规划基地与周边的功能关系、交通关系和空间关系等。
道路交通分析图:应明确表现出各道路的等级、车行和步行活动的主要线路、以及各类停车场地的规模、形式和位置。
绿化系统分析图:应明确表现出各类绿地的范围、绿地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形态等。
空间形态分析图:应明确表现规划的空间系统、建筑高度分区、景观结构,以及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关系等。
以上图面若不能完整表达规划意图时,可在图中附加文字说明。
3)城市设计阶段: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总平面图应明确标注用地内的停车场、主要出入口位置、绿化、景观设计等内容,应较详细地表达公共空间与环境,对于建筑则应达到体块控制的深度。
图纸应标明用地方位和图纸比例,风玫瑰、指北针,所有建筑和构筑物的屋顶平面图,建筑层数,建筑使用的性质,主要道路的中心线,停车位(地下车库及建筑底层架空部分应用虚线表现出其范围),室外广场、铺地的基本形式等。
绿化部分应区别乔木、灌木、草地和花卉等,ps填色。
重要的剖面图:图中应注明各剖面部分的功能和轴线尺寸。
规划中的特征性空间均应表现。
01 城市设计总体鸟瞰图。
要求绘制精细,色调协调。
02 高度分区图(可选)。
要求清晰表达该区域的高度控制。
03城市设计要素控制导引(可选)。
04重点地段详细设计。
选取重要的核心地段进行深入设计,要求完成建筑形体、风格、公共空间及透视图。
05 景观小品。
06 沿街立面或天际线控制图。
选取重要的景观节点(或核心区)进行较深入的设计,要求完成建筑的体块示意及透视图。
标示主要空间界面(主要街道、广场、水岸等)建筑群体的高度轮廓建议线及高度轮廓控制线(建筑高度不得超越或低于此线),表达建筑群体的立面形象、色彩及风格特征。
07经济技术指标及设计说明总用地面积(公顷):停车位(辆)平均层数(层)各类建筑总面积(平方米)建筑总面积(平方米)容积率: 3.0,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退距:建筑退各条道路边界线10米建筑密度(%):<25%绿地率(%):>35%七、推荐参考书目1、[美] 路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北京。
2、方可著,《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北京。
3、[美] 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的印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北京。
4、[美] 阿摩斯·拉普卜特著,黄兰谷等译,张良皋校,《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北京。
5、 [日] 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武汉。
6、 [美]E.D 培根等,黄富厢等编译,《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年7、王建国著,《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年8、金广君著,《图解城市设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年9、吴良镛著,《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年10、徐思淑等,《城市设计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年11、夏祖华、黄伟康编著,《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年12、R·Trancik ,《Finding Lost Space》,Van Nostrand Reinhold Conpany Limited,1986,New York..(《找寻失落的空间—都市设计理论》,[美国] Roger Trancik(罗杰·特兰西克)著,谢庆达译,1991,创与出版社有限公司)13、Kevin Lynch ,《A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Mit Press , USA , 1981 .14、《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5、《城市规划学刊》、《城市规划》、《理想空间》、《规划师》等规划类期刊、杂志16、《建筑师》、《时代建筑》、《新建筑》(中国)、《建筑创作》、《建筑学报》、《华东建筑》、《城市建筑》等建筑类期刊、杂志17、《a+u》、《新建筑》(日本);等国际著名城市规划与建筑学期刊、杂志。
18 《城市设计手册》19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