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赏析#优选.
水浒传中的赏析

水浒传中的赏析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描写梁山英雄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反抗精神。
本文将从人物塑造、意义探讨和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水浒传进行赏析。
一、人物塑造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各具特色。
其中,梁山英雄的塑造是水浒传的核心。
在这群英雄中,有草民出身的宋江,有勇猛无比的李逵,有智勇双全的林冲,有忠勇聪明的鲁智深等等。
作者通过细腻描写,使每个人物都形象逼真,立体感十足。
水浒传中的反派角色同样也很有特点。
如蔡京、高俅等官员,他们贪婪、奸诈,深受民众的厌恶。
作者通过刻画这些反派角色,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以及官府的腐败和不公。
二、意义探讨水浒传既是一部娱乐性作品,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
它展现了底层人民对封建统治的反抗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愤怒。
水浒传中的梁山英雄原本是被迫犯罪,但他们终究追求的是正义和自由。
他们通过梁山聚义,组织力量对抗当时的腐败统治,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力量。
这部作品强调个体的正义和自由意志,对社会封建制度提出了质疑,表达了作者对正义与道德的追求。
三、艺术特色水浒传以浓厚的京剧色彩为特色,采用活泼、生动的描述手法。
作者运用夸张的笔法和形象的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同时,水浒传中的对白也非常生动,包含了大量的俚语和方言,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水浒传采用了块头小说的传统手法,即将众多人物形象进行简化,突出主要人物的重要性。
这种写法使水浒传的故事更加紧凑,观感更加明确。
水浒传中的赏析不仅源于其精彩的故事情节,更在于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和人性的真实描绘。
它通过一系列动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的不满与反抗,唤起了读者对正义与自由的思考。
这使得水浒传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学作品。
《水浒传》赏析

《水浒传》赏析《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
小说通过讲述宋朝末年豪杰聚义、义军起义、梁山英雄榜的故事,展现了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形象,对社会道德和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本文对《水浒传》进行赏析,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故事情节《水浒传》以宋朝末年为背景,通过描写梁山泊的起义斗争,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世界。
小说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和紧张的围剿情节,使读者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小说内容丰富,人物众多,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命运,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立体且丰满。
二、人物形象《水浒传》创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受读者喜爱和关注的莫过于梁山英雄榜上的108位好汉。
每个好汉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技能,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原本身世艰难,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他们为了正义和公平而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他们虽然是强者,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痛苦和苦楚,他们的形象饱含了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于社会的关怀。
除好汉们外,梁山泊的领导者宋江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形象。
他无奈于朝廷腐败,被逼的无路可走,进入梁山泊并成为领导者。
他的领导风格与众不同,充满正义和慈悲,同时也具备军事才能,使得梁山泊能够迎战朝廷的围剿。
宋江的形象给人以力量和希望,使读者对背叛和困境的观念得到了反省。
三、主题思想《水浒传》的主题思想丰富多元,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1.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小说中描绘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强调了正义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于正义与公平的追求。
梁山英雄们之所以能够战胜敌人并最终取得胜利,正是因为他们坚守正义,追求公平。
2. 人性的矛盾: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复杂的性格特点,既有善良正直的人,也有狡诈奸诈之徒。
这种人性的矛盾在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使读者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反抗与思考:许多人物都是由于受到不公正待遇而被迫走上反抗之路。
《水浒传》赏析

《水浒传》赏析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史诗式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该作是由明代作家施耐庵编著,其赏析如下:
1.鲜明的人物刻画:该书对梁山好汉的形象刻画极为生动,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故事,如武松打虎、林冲雪夜上梁山等,这些故事都充分展现了人物的英勇和忠诚。
2.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水浒传》的故事情节极富戏剧性,引人入胜。
从梁山好汉的起义,到接受招安,再到征战方腊,每一个转折都令人热血沸腾。
3.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书中不仅描写了英雄们的高大形象,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和矛盾,反映了百姓的苦难和无奈。
这种现实主义的描绘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4.独特的语言艺术:《水浒传》的语言质朴生动,极富表现力。
它采用了丰富的口语和民间传说,使得整部作品既有文学性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强烈的反抗精神:尽管梁山好汉最终接受了招安并成为朝廷的打手,但他们在书中所表现出的反抗精神和兄弟间的忠诚都深深打动了读者,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6.对忠义思想的深入探讨:书中对忠义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人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和义气,这种深入人心的思考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总的来说,《水浒传》是一部集文学性、思想性和历史价值于一体的伟大作品,它深深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创作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值得每一个文学爱好者仔细品味。
文学经典水浒传赏析

文学经典水浒传赏析【文学经典水浒传赏析】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鲜活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浓厚的英雄主义精神等特点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从水浒传的背景、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一、背景与起源水浒传创作于明代,描绘了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和英雄战斗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权贵集团专制统治下,民不聊生,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沦于深重苦难之中。
然而,水浒传并非简单地展现了人民的冤屈和愤懑,更强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英雄主义的抗争。
二、人物形象塑造水浒传中塑造了一大批丰满而深刻的人物形象,使其栩栩如生,令人难以忘怀。
主要人物如宋江、李逵、晁盖等个性鲜明,各具特色。
他们既是反抗封建统治的英雄,又是具有复杂心理和情感的个体。
其中,宋江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他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书生,但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忍辱负重,勇敢地带领水泊梁山的英雄们与曾经的贪官污吏作斗争。
他的形象展示了一个平凡人的成长和转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正义和英雄主义的思考。
三、情节发展水浒传的情节曲折多变,充满悬念和张力,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阅读乐趣。
故事中,一百零八位英雄汇集在梁山泊,他们背负着各自的命运和理想,逐渐成为了一支正义的力量。
通过一系列战斗、内外斗争的描写,表现出悲壮和豪情并存的英雄时代。
在情节发展的同时,作者还将大量细腻的描写融入其中,以展示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心理。
通过细腻描写梁山英雄在压抑的封建制度下的挣扎和反抗,使得读者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主题思想水浒传的主题思想丰富多样,既有对封建朝廷的批判,又表达了对于正义、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它通过描写英雄们的抗争和努力,展现了平凡人的坚强和勇敢,让人们看到希望和前途。
此外,水浒传还关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的界限。
在各个角色的塑造中,作者既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一面,也呈现出人性的黑暗一面。
水浒传人物赏析

水浒传人物赏析1. 《林冲,真英雄也!》“我林冲岂会怕你们!”想那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却被高俅那厮陷害,落得个如此下场。
就好比咱班的学习委员,明明很优秀,却被人无端冤枉,多惨呀!林冲他有一身好武艺,却被奸人所迫,真让人气愤!咱可得学学他的坚韧,不能随便被困难打倒。
2. 《鲁智深,好一个豪爽之人!》“洒家才不怕!”鲁智深那可是个豪爽的好汉呀!他力大无穷,还特别仗义。
就像咱小区门口那个总是热心帮大家的叔叔,看到别人有困难,绝不袖手旁观。
鲁智深为了救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这胆量,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就是我们的榜样呀!3. 《武松,厉害得很呐!》“我武松怕过谁!”武松那可是打虎英雄啊!那勇气,啧啧,简直了!就跟咱班上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同学一样。
武松在景阳冈上面对大老虎,毫不畏惧,一顿猛打。
咱遇到困难也不能退缩,得像武松一样勇敢面对!4. 《李逵,真是个莽撞汉!》“俺铁牛才不管那么多!”李逵呀,虽然莽撞,但也有可爱的一面。
就像咱邻居家那个调皮的弟弟,总是横冲直撞的。
可他对宋江那是忠心耿耿啊。
他的莽撞有时候也会惹出麻烦,但他的直率也让人挺喜欢的。
5. 《宋江,让人又爱又恨!》“兄弟们,跟我走!”宋江啊,作为梁山好汉的头领,他有他的智慧和谋略。
可有时候他的决定也让人不太理解。
就好像咱的班长,有时候做的决定咱也不一定都认同呀。
但总的来说,宋江还是挺有领导能力的。
6. 《吴用,智多星呐!》“且看我如何谋划。
”吴用那脑子,可太聪明啦!简直就是我们班的学霸呀。
他想出的那些计谋,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梁山能有后来的局面,吴用功不可没。
咱也得好好学习,让自己变得聪明点!7. 《卢俊义,武艺高强啊!》“看我将你们一一击败!”卢俊义的武艺那可是顶尖的。
就如同咱学校运动会上那个总是拿冠军的体育特长生,厉害得很。
他在梁山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让人不得不服。
8. 《燕青,多才多艺哟!》“小乙这就来啦!”燕青可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呢,能文能武。
水浒传摘抄加赏析

水浒传摘抄加赏析《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水浒传摘抄加赏析,欢迎阅读。
1、大闹野猪林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赏析:这个和尚是活佛!仅这几个字。
莫不是这几个字可以概括出鲁智深给人的痛快淋漓!还有,单此这飞来一举,和尚禅杖出,真精妙设置也。
我读到此番评论才感悟到:果然如此。
怪不得给人一气呵成的连贯之感。
2、误入白虎堂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
"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
"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
"太尉道:"胡说!甚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说犹未了,傍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
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
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推下,不知性命如何。
赏析:这段看来,太尉故意要加害林冲,两厢早已埋伏好了,二十余人。
而且给林冲定罪为"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
"可见要至林冲于死地!其中的"浑如猛虎啖羊羔"的比喻更是生动!3、高衙内的描写众多闲汉来侍候,见衙内心焦,没撩没乱,都走了。
只有其中一个叫做富安的,唤作"干鸟头",不但明白衙内的心事,而且挑逗衙内的心事,见衙内在书房中闲坐,富安走近前去道:"衙内是思想那双木的。
水浒传摘抄批注赏析

水浒传摘抄批注赏析摘要:一、引言二、水浒传简介三、摘抄文本分析四、批注赏析五、作品主题及启示六、结论正文:【引言】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
它讲述了宋江、林冲、武松等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民间英雄的形象。
本文将对其进行摘抄批注赏析,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水浒传简介】《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全书共120回。
故事背景设定在北宋末年,描述了梁山泊上108位好汉聚义抗击贪官污吏、捍卫民生的英勇事迹。
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摘抄文本分析】以下是《水浒传》中的一段经典摘抄:“当时宋江听了,便道:‘原来如此,兄长何不早说?’李逵道:‘我见兄长性急,怕坏了大事,所以不说。
’宋江道:‘兄长真是好心,只是我不曾见过这个东西。
’李逵道:‘这个东西,便是梁山泊路引,若有他,哥哥去梁山泊,便如熟路。
’”这段文字描绘了宋江和李逵的对话,展示了梁山泊好汉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坦诚相待。
从中可以看出,梁山好汉之间的情谊深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批注赏析】在这段摘抄中,作者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了人物性格。
宋江的谦逊、李逵的直爽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这段文字还体现了当时梁山泊好汉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
路引这个物品在小说中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梁山泊的信仰和使命。
【作品主题及启示】《水浒传》以民间英雄传奇为主题,揭示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作品通过描绘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传递了忠诚、义气、勇敢、智慧等品质。
同时,作品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使读者在欣赏英雄事迹的同时,思考人性、社会现实等问题。
【结论】通过对《水浒传》的摘抄批注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这部古典名著的魅力。
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为我们传递了深刻的道理。
阅读《水浒传》,不仅能品味精彩的故事情节,还能感受古代英雄的忠诚与担当。
水浒传好句加赏析

水浒传好句加赏析1.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哎呀呀,这话说得可太对啦!就好比你看着一个人表面笑嘻嘻的,谁知道他心里在打什么鬼主意呢,就像那笑面虎,可怕得很呐!2.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可不是嘛,缘分这东西就是这么神奇,有的人你想躲都躲不掉,有的人天天盼也盼不来,这就跟找宝藏似的,全看命呀!3.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哇塞,有时候就是这样啊,你拼命找的东西怎么都找不到,结果无意间就出现了,就跟那走在路上突然捡到钱一样惊喜!4. “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
”你想想看,那些心胸宽广的人往往福气也大,而那些心机深沉的人,往往也容易惹祸上身,这就跟那水和火一样,完全不同的走向嘛!5.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这简直太对啦!那些坏人总以为能逃过惩罚,哼,早晚都得遭报应,就跟那欠债还钱一样,跑不掉的!6.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哇哦,这形容的不就是那梁山好汉嘛,一个个威风凛凛的,站在那就是一种气势,就像那老虎一样让人敬畏!7.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这就好像上战场打仗,再厉害的将军也有可能战死,就跟那瓦罐总在井边容易打破一个道理呀!8. “莫语常言道知足,万事至终总是空。
”哎呀呀,人可不能太贪心啦,要懂得知足,不然到最后啥也没剩下,不就跟那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样嘛!9.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这多让人心酸呀,将军们打了天下,结果却享受不了太平,这就好比那辛苦种地的农民,最后粮食却被别人拿走了!10.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这差距也太大了吧,一边是农民热得难受,一边是公子王孙悠闲地扇扇子,这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呀!我的观点结论:里的这些好句真是太精彩了,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文学赏析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由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在梁山泊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它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一部《水浒传》话尽了世间的悲欢离合,水浒传是一曲造反失败的悲歌,是一曲招安错误的悲歌。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
书中人物众多,描绘了108将。
但每个人性格迥异,特点鲜明。
在语言方面也颇具特色,明快生动口语化。
人物形象
书中的人物颇多,在这里我就只着重下面着重分析在这种生存博弈中梁山英雄的领袖宋江、林冲、武松的人物形象。
宋江在《水浒传》中是个不一般的人物。
他的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义英雄,再是梁山首领,到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最后却是悲惨的结局。
他是人称的孝义黑三郎,他也是及时雨宋江。
他是仗义英雄,讲究一个义字。
他又想报效朝廷——可以认为这是他的初衷,正所谓忠义两难全。
宋江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他谦虚谨慎,疏财仗义;他任人为才,具有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军事才能,创造了梁山泊轰轰烈烈的事业。
但宋江的性格是矛盾的,忠义是他的本色,报君是他的信念,他把起义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政治手段,将招安视为义军最完满的归宿,其思想直接关系着梁山的成败,他是《水浒》的灵魂,是主题思想的体现者。
武松应该是《水浒传》中最广为人知的形象,武松打虎是妇孺皆知。
景阳冈打虎,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立时光彩起来,转眼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
而景阳冈打虎一节也将前文武松外形描写所作的铺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其间体现了武松刚勇豪爽,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
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武松灵台前愤斩潘金莲,狮子楼怒杀西门庆. 报恩义助施恩,武松知恩图报,疾恶如仇。
看透世事黑暗,武松走上反抗之路。
他的身上集中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双重色彩,每一个方面都闪现着耀眼的光芒,在无数读者的心中留下了一幅光辉的英雄形象。
甚至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将行为举止英勇的人称为武松。
外柔内刚是形容林冲最贴切的词汇。
他虽然外表上显得柔弱,但是内心里却隐伏着刚强柔弱与刚强,本来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但这一矛盾的概念的性格特征却融合在林冲的整体性格中,使林冲在社会活动中处理具体的人和事时,时而表现出柔弱,时而表现出刚强。
《水浒传》里最能表现林冲的外柔内刚的整体性格特征的事例是三个公案,这三个公案是误入白虎堂公案、大闹野猪林公案和火烧草料场公案。
林冲可以说是一个由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而投奔到农民队伍中的人物,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的性格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不敢反抗。
作者在塑造林冲这一典型形象时,突出了林冲从懦弱到彻底反抗的过程,以自身的遭遇展现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林冲的第一个特点是重情重义。
主要体现在他的“五义”上,一是他对江湖好汉的讲义气;二是他对弱者和穷苦人的仗义;三是他的不为私利心系梁山事业的大义;四是他的身在官场身怀抱负不与同僚同流合污的正义感;五是他虽身陷囹圄仍怜惜妻子的情义,这“五
义”充分表明了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英雄男儿。
第二个特点是委曲求全,这主要表现在对高俅等人的“四忍”上,一忍高衙内对妻子的侮辱;二忍陆谦和高衙内对自己的诱骗;三忍高俅对自己的迫害;四忍解差、管营等人对自己的虐待。
最后被逼入绝境,忍无可忍,手刃仇人,走上反抗道路,这充分体现了小说“逼上梁山”这一主题,也表现了林冲的性格具有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发展性特点。
第三个特点是勇猛冷酷,表现之一是他武功盖世、作战勇猛;表现之二是杀人手段狠毒、血腥、冷酷;表现之三是他做事果敢冷静,胆识过人,使得他的“狠”比起李逵、武松等人的“狠”来,更为大气,更为透彻,更富有张力。
艺术特色
不可否认,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是在结构上,首尾完整的总体与局部有机结合。
全书起义的全过程构成总体,使读者清晰地看到梁山泊的来龙去脉;同时又把108位好汉各自走上梁山当作独立局部,使每个人的局部反抗成为总体的一部分。
这样,我们就从官逼民反、百川归海的革命史诗中感到愤怒,也从招安失败的英雄悲剧中产生哀怨,从而接受了全书主题。
其次,塑造出众多的、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
全书有姓名的800多,包括了全社会的各种人。
作者不仅写出他们阶级、阶层的特点,而且能同中见异地写出个性,表现出塑造典型的艺术能力。
像鲁智深、林冲、杨志,都是有武艺的军官,依附官府,也都凭自己本事谋职,不与贪官污吏同流,但在逼上梁山中,作者写出他们的个性差异。
鲁智深的正义感强,林冲忍无可忍,杨志功名绝望,显示出三人性格的同中之异。
其他如李逵、鲁智深两人,同是粗中有细,但一个细得天真烂漫,有如赤子,一个细得豪中见智,老练成熟,各成典型。
另外,人物语言切合其身分、地位和性格特点。
如在江州酒楼上,戴宗初见宋江口称“仁兄”,李逵称“黑宋江”,宋江则对戴宗称“院长”,对李逵称“大哥”,都从人物说话上看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精彩片段
《水浒传》人物语言的性格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通过人物的语言不仅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对其出身、地位以及所受文化教养而形成的思想习惯有时也能准确地表现出来。
如李逵第一次见宋江,就问戴宗:“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责备他粗鲁,他不服,等戴宗向他介绍了情况,他还说:“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他心里怎么想,口里就怎么说,他是个粗人,见人不懂得什么客套和应酬之事,不受礼节的约束,他刚上梁山便大发狂言:“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作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作小宋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
”像大宋皇帝、小宋皇帝等话,只有李逵才说得出,是极富个性化的语言。
另外如阮小七的心直性急,吴用的足智多谋,宋江的谦虚下人,通过他们的对话,无不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