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综合检测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_相互作用综合检测及答案

第三章综合检测1.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静止的小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小球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C.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测力计D.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答案:BD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B.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在正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定限度答案:D3.一匀质木棒,搁置于台阶上保持静止,下图关于木棒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木棒受到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应垂直于它与台阶接触处的公切面,所以正确选项是D.4.如下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是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答案:D解析:绳只能产生拉伸形变,所以绳上的弹力方向只能沿绳并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轻杆和绳不同,它既可以产生拉伸形变,也可以产生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因此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5.如甲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水平推力F作用于木块上,但未把木块推动,则在图乙中反映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随水平推力F变化的关系图线是( )答案:A解析:推而未动,故摩擦力f=F,所以A正确.6.A、B、C三物块质量分别为M、m和m0,作如右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绳子和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判断( )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0g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答案:A解析:可把A、B当做一个物体,由二力平衡知,A受桌面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0g,对物体B,运动状态不变,没有相对A运动的趋势,故B不受摩擦力,A正确.7.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60N,若使两个力的合力也是60N,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 ) A.30°B.45°C.90° D.120°答案:D解析:本题求两分力的夹角,利用三角形法则解决最简捷,两分力与合力的矢量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三条边相等,故组成等边三角形,所以F1与F2夹角为120°,仅D正确.8.如右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C.F1和F2都减小D.F1和F2都增大答案:C解析:采用图解法.F1和F2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绳长增加时,绳与墙的夹角变小,力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分析可得,F1和F2都减小.9.某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共点力作用,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恰好围成一个封闭三角形.下列四个图中不能使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 )答案:ABD解析:A图中F1、F3的合力为F2,所以三力的合力为2F2;B图中的合力为2F1;C图中的合力为零;D图中合力为2F3.10.如图甲、乙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下列关于小球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重力在两种情况下产生的效果完全相同B.小球均受重力、压紧斜面的力、压紧挡板的力和斜面弹力、挡板弹力C.小球受到挡板的作用力和斜面的弹力的合力大小、方向均相等D.撤去挡板,小球所受合力方向均将沿斜面向下答案:CD解析:斜面上的小球均受重力、斜面的弹力和挡板的弹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受力特点可知,小球受到斜面的弹力和挡板的弹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重力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压紧斜面的力和压紧挡板的力,撤去挡板后,小球受力的大小和方向随之发生变化,重力产生的效果变为压紧斜面的力和使小球下滑的力,压紧斜面的力与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平衡,故甲、乙两种情况下小球所受合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 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D正确.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用两根钢丝绳AB、BC将一根电线杆OB垂直固定在地面上,且它们在同一个平面内,如下图所示,设AO =5m,OC=9m,OB=12m,为使电线杆不发生倾斜,两根绳上的张力之比为__________.答案:39∶25解析:为使电线杆不发生倾斜,两根绳上的张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由几何知识可得AB =13m ,BC =15m.设AB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BC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则有F AB sin α=F BC sin β,所以F AB F BC =sin βsin α,代入数据得F AB F BC =3925. 12.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表是该同学的实验数据,实验时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g 取10N/kg)砝码质量m /×10-3k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度l /×10-2m(1)(2)根据图象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__N/m.答案:(1)如图所示 (2)26解析:由图象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 =错误!N/m≈26N/m.13.某同学在做“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条结点位置O 以及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1)试在图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橡皮条的拉力图示,并用F 3表示该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 A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B .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 .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 .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条结点的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答案:作图略 AC 解析:(1)作图略(2)合力与分力并不同时存在,故B 错误;由矢量三角形可知,当只增大某一只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时,为使橡皮条结点的位置不变,必须改变另一只测力计拉力方向,故D 错误.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在一段平直的河面上,一条船受到两边岸上大小相等的纤夫的拉力前行,每个拉力都是2000N ,夹角是60°,如下图所示,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答案:3460N解析: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本题作出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用几何知识求合力F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OAD 中,OD 表示合力F 的一半,∠AOD =30°,所以F 2=F 1cos30°,F =2F 1cos30°=2×2000×32N =3460N.15.一个重为200N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试计算该物体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受到的摩擦力:(1)物体开始时静止,用F =5N 的水平向右的力拉物体; (2)物体开始时静止,用F =30N 的水平向右的力拉物体;(3)物体开始以v =15m/s 的初速度向左运动,用F =15N 的水平向右的力拉物体.解析: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在同样正压力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注意:严格来说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因为F 滑=μF N =×200N=20N ,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F max =20N ,所以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0<F 静≤20N.(1)由于F =5N <F max ,物体仍静止,所受静摩擦力F 静=5N ,方向水平向左.(2)由于F =30N >F max ,所以物体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这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滑=μF N =20N ,方向水平向左.(3)由于物体向左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仍等于20N.16.如图所示,不计滑轮的摩擦,将弹簧C 的右端由a 点沿水平方向拉到b 点时,弹簧B 刚好没有形变.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己知弹簧B 、C 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钩码的质量为m ,弹簧C 的右端在a 点时它刚好没有形变.解析:开始时C 无形变.设B 的压缩量为x 1,由胡克定律得k 1x 1=mg ,x 1=mg k 1,后来B 无形变,设C 的伸长量为x 2,则k 2x 2=mg ,x 2=mg k 2,所以ab =x 1+x 2=mg (1k 1+1k 2).17.如图所示,位于桌边竖直侧面的物体A 的质量m A =0.2kg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 的质量m B =1.0kg ,绳和滑轮间的摩擦均不计,且绳的OB 部分水平,OA 部分竖直,A 和B 恰好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取g =10m/s 2.(1)求物体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物体B,使物体A和B做匀速直线运动需多大的拉力解析:(1)因为物体A和B恰好一起匀速运动,所以物体B受到水平绳的拉力F T与滑动摩擦力F1的大小相等,且等于物体A的重力m A g.物体B对桌面的压力F N等于物体B的重力m B g.有:F1=μF N,F N=m B g,F T=F1=m A g.解得μ=.(2)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物体B,使物体A和B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B所受水平绳的拉力F T与滑动摩擦力F1的大小均不变,根据物体B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平衡有:F=F T+F1=2m A g=4N.一、选择题1.关于力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②力是产生形变的原因③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④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关于重力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所以物体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C.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3.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 f为空气阻力)( )4.图示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一个常用的艺术造型,他身子侧倾,依靠手杖的支持使身躯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地面对手杖没有摩擦力的作用B.水平地面对手杖有摩擦力的作用C.水平地面对手杖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D.水平地面对手杖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5.下图为农村小水库大坝的几种设计方案图(俯视图),若从安全牢固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的一种方案是( )6.一质量为M 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 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 .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吊篮中减少的质量为( )A .2(M -F g)B .M -2F gC .2M -F gD .07.汽车刹车时如果车轮停止转动(技术上叫刹车抱死),车轮与地面发生滑动,此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汽车在种种干扰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安装了防抱死系统(ABS 系统)后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轮处在一种将要停止滚动又仍在滚动的临界状态,但刹车距离(以相同速度开始刹车到完全停下来行驶的距离)却比车轮抱死时更小.这两种刹车过程相比较( )A .抱死时使车减速的是滑动摩擦力,而车轮转动时是滚动摩擦力B .抱死时使车减速的是滑动摩擦力,而车轮转动时是静摩擦力C .防抱死后刹车距离小是由于变滑动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D .防抱死后刹车距离小是由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8.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的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如下图所示.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凳子向甲方移动B .凳子向乙方移动C .凳子在原处不会被移动D .凳子向体重大的一方移动9.一根长为L 的易断的均匀细绳,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 、B 两点.若在细绳的C 处悬一重物,已知AC >CB ,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应是( )A .增加重物的重力,BC 段先断B.增加重物的重力,AC段先断C.将A端往左移比往右移时绳子容易断D.将A端往右移时绳子容易断10.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选择题答案:C D B BC D A BD B AC C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2010 宁波高一检测)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以停下来,所以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大的惯性B.物体受的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推力越大,则惯性越大C.物体的体积越大,惯性越大D.物体含的物质越多,惯性越大2、(2010 长沙高一检测)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A. m、N、kg B. kg、m/s2、sC. m、kg、s D. m/s2、kg、N3、(2010 泉州高一检测)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总是一对平衡力B.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比物体对地球的作用力大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D.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并且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2010 上饶高一检测)一物体向上抛出后,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从它被抛出到落回原地的过程中()A.上升时间大于下降时间B.上升加速度大于下降加速度C .上升阶段平均速度大于下降阶段平均速度D .上升阶段平均速度小于下降阶段平均速度5.(2010 惠州高一检测)如图2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 点并系住物体m 。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综合检测题

第三章综合检测题命题:付强 审题:龙在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1.直线03=+-y x 的倾斜角是( ).A .︒30B .︒45C .︒60D .︒902.直线13kx y k -+=,当k 变动时,所有直线都通过定点( ).A .(0,0)B .(0,1)C .(3,1)D .(2,1) 3.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 ). A 经过定点()P x y 00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y k x x -=-00表示 B 经过定点()b A ,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kx b =+表示 C 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x a y b +=1表示 D 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222111y x P y x P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121121y y x x x x y y --=--表示4.若点)3,4(A ,),5(a B ,)5,6(C 三点共线,则a 的值为( ). A 4 B 4- C 2 D 2-5.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y ax =与y x a =+正确的是( ). x y O x y O x y O xyOA . B. C. D.6.过点),4(a A 和),5(b B 的直线与直线m x y +=平行,则AB 的值为( ).A .6B .2C .2D .不能确定7.直线过点)2,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这条直线方程为( ).A .032=-y xB .05=++y xC .032=-y x 或05=++y xD .05=++y x 或05=+-y x8.△ABC 中,点(4,1)A -,AB 的中点为(3,2)M ,重心为(4,2)P ,则边BC 的长为( ).A 5B 4C 10D 89.入射光线沿直线032=+-y x 射向直线x y l =:,被直线l 反射后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A .032=++y xB .032=-+y xC .032=+-y xD .032=--y x10.过点)3,1(且与原点的距离为1的直线共有( ). A 3条 B 2条 C 1条 D 0条11.若点),(b a ab A +在第一象限内,则直线0=-+ab ay bx 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12.已知两条直线x y l =:1,)(0:2R a y ax l ∈=-,当两直线夹角在()︒︒15,0内变动时,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3,1(1,33 ⎪⎪⎭⎫ ⎝⎛ B. ⎪⎪⎭⎫ ⎝⎛3,33 C.)1,0( D. )3,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13.过点)1,1(t t A +-和)2,3(t B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钝角,则实数t 的范围为______ ___ .14.与直线5247=+y x 平行,并且距离等于3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15.经过点(3,5)M 的所有直线中距离原点最远的直线方程是 ______ .16.已知直线2l 与32:1+=x y l 关于直线x y -=对称,直线3l ⊥2l ,则3l 的斜率是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17.求经过直线04=-+y x 和0=-y x 的交点,且与原点距离为5102的直线方程.18.一条光线经过点)3,2(-P 射到x 轴上,反射后经过点)1,1(Q ,求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的方程.19.△ABC 的两顶点)7,3(A ,)5,2(-B ,若AC 的中点在y 轴上,BC 的中点在x 轴上.(1)求点C 的坐标;(2)求AC 边上的中线BD 的长及直线BD 的斜率.20.若直线01=++y ax 和直线024=++b y x 关于点)1,2(-对称,求b a ,的值.21.已知点(1,1)A ,(2,2)B ,点P 在直线x y 21=上,求22PB PA +取得最小值时P 点的坐标.22.直线13y x =-+和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在线段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ABC ,如果在第一象限内有一点1(,)2P m 使得△ABP 和△ABC 的面积相等,求m 的值本章目标检测:答案:1.B 2.C 3.D 4.A 5.C 6.B 7.C 8.A 9.D 10.B 11.C 12.A13.)1,2(- 14.070247=++y x 或080247=-+y x 15.03453=-+y x 16.2- 17.解:由⎩⎨⎧=-=-+004y x y x ,解得⎩⎨⎧==22y x ,交点为)2,2(, 当斜率存在时,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2(+-=x k y ,原点到其距离51021222=+-=k kd ,解得31=k 或3=k ; 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2=x ,原点到其距离2=d ,不合题意; 故满足条件的直线的方程为2)2(31+-=x y 和2)2(3+-=x y ,即043=+-y x 或043=--y x .18.解:设入射光线与x 轴的交点为)0,(x A ,则反射光线也经过A 点,由题意,可知AQ AP k k -=,即x x ---=---101203,解得41=x ,即⎪⎭⎫ ⎝⎛0,41A , 由两点式,可知入射光线所在直线AP 的方程为41241030---=--x y ,即0134=-+y x 同理,反射光线所在直线AQ 的方程为0134=--y x .19.解:(1)设点C 的坐标为),(y x ,由题意得025,023=+=+y x ,解得5,3-=-=y x , 故C 的坐标为)5,3(--; (2)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D 点的坐标为)1,0(,∴52)15()02(22=-+--=BD ,20215-=---=BD k . 20.解:由024=++b y x ,即022=++b y x , 因为两直线关于点对称,说明两直线平行,所以2=a .在012=++y x 上取点)1,0(-,这点关于)1,2(-的对称点为)1,4(-,又因为)1,4(-满足022=++b y x , 得14-=b , 所以2=a , 14-=b . 21.解:设点⎪⎭⎫ ⎝⎛x x P 21,,则()222222221)2(1211⎪⎭⎫ ⎝⎛-+-+⎪⎭⎫ ⎝⎛-+-=+x x x x PB PA 101959251092522+⎪⎭⎫ ⎝⎛-=+-=x x x , 当59=x 时,()1019min 22=+PB PA ,此时⎪⎭⎫ ⎝⎛109,59P . 22.解:由题意得,)0,3(A ,)1,0(B ,∴2=AB ,∵△ABC 是等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3,又∵ △ABP 和△ABC 的面积相等,∴点P 定在过C 与直线AB 平行的直线上,设为t x y +-=33, 则有31311=+-t ,解得3=t 或1-=t (舍),所以点P 定在直线333+-=x y 上, 把1(,)2P m 代入,33321+-=m ,解得=m。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2单元 第3章 综合检测

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3章细胞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2河南中考)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p”B.物像模糊时,应调节④使物像更清晰C.光线明亮时,应选择②的凹面镜对光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⑤的放大倍数2.(2022重庆中考)下列四组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3.(2022山东东营中考)显微镜上装有4×、10×和40×三种不同倍数的物镜,某同学利用10×物镜清晰地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物像。
当他做了某项操作后,发现视野明显变暗且细胞变得模糊,请推测他最可能进行了下列哪项操作?()A.将物镜调整至4×B.将物镜调整至40×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D.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4.(2023河南长垣期中)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正确步骤是()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③盖好盖玻片④把撕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⑤染色A.②①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⑤②③D.③①②④⑤5.(2023贵州仁怀周林学校期中)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液体、染色用的染剂分别是()A.碘液、生理盐水B.清水、碘液C.生理盐水、碘液D.碘液、清水6.(2023安徽濉溪期中)如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四个视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确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②④①③B.视野由②到④,需要向右移动装片C.视野由①到③,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D.实验完毕,将所用显微镜直接放进镜箱7.(2023四川资中银山期中)番茄,即西红柿。
番茄在没有成熟的时候,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同时还有酸涩的物质,这些酸涩的物质和叶绿体分别存在于()A.细胞核和细胞质中B.细胞质和液泡中C.细胞质和细胞核中D.液泡和细胞质中8.(2023河南驻马店期中)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从细胞结构来分析,主要取决于()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质D.细胞膜9.(2023广东揭阳期中)关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C.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D.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10.2022年卡塔尔国际足联世界杯有32支球队参加比赛。
湘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素养综合检测课件

6.(2023山西大同期末)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B ) A. 5 + 5 = 10 B. 5 +|-2 5 |=3 5
C. 49 =± 7
64 8
D. 3 27=±3
解析 5 + 5 =2 5 , 5 +|-2 5 |=3 5 , 49 = 7 , 3 27 =3,故选B.
64 8
7.(2023山东潍坊中考)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C )
解析 在同一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表示- 3 的点之间的距离 是2-(- 3 )=2+ 3 .
14.(一题多解)若 3 a =-5,则 3 a = 5 .
解析 解法一(求具体数值法):∵ 3 a =-5,∴a=(-5)3=-125,∴-a =125,∴ 3 a = 3 125 =5. 解法二(立方根的性质法):∵a与-a互为相反数,∴它们的立方 根也互为相反数,∴ 3 a =- 3 a =5.
25
∴x+2=± 6,∴x=-2± ,6
5
5
∴x=- 4 或x=-16 .
5
5
(2)∵8(x-1)3=-125 ,
8
∴(x-1)3=-125 ,
64
∴x-1=- 5 ,∴x=- 1 .
4
4
21.(2024广东汕头澄海期末)(10分)已知|2a+b-4|与 3b 12 互 为相反数. (1)求5a-4b的平方根. (2)解关于x的方程ax2+5b-5=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2023四川甘孜州中考)比较大小: 5 > 2.(填“<” 或“>”)
解析 ∵2= 4 , 5 > 4 ,∴ 5 >2.
第三章 综合素质检测

第三章综合素质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a 、b ∈R ,i 为虚数单位,且(a +i)i =b +i ,则( ) A .a =1,b =1 B .a =-1,b =1 C .a =1,b =-1 D .a =-1,b =-1[答案] C[解析] 由(a +i)i =b +i ,得a i -1=b +i ,所以a =1,b =-1. 2.(2012·课标全国文,2)复数z =-3+i2+i 的共轭复数是( )A .2+iB .2-iC .-1+iD .-1-i[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了复数的除法运算以及共轭复数的概念. z =-3+i 2+i =(-3+i )(2-i )(2+i )(2-i )=-5+5i 5=-1+i ,故z 的共轭复数为-1-i.3.(2012~2013学年度山东沂水县高二期中测试)若a 、b ∈R ,i 是虚数单位,且(1+a i)i =1-b i ,则在复平面内,复数a +b i 所对应的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 C[解析] ∵(2+a i)i =1-b i ,∴-a +2i =1-b i ,∴⎩⎪⎨⎪⎧ -a =1-b =2,∴⎩⎪⎨⎪⎧a =-1b =-2, ∴复数a +b i =-1-2i 所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 4.设复数z =2+i (1+i )2,则复数z 的虚部是( )A.12 B .-1 C .-i D .1[答案] B[解析] z =2+i 2i =-2i +12=12-i ,∴复数z 的虚部是-1. 5.复数i 2+i 3+i 41-i =( )A .-12-12iB .-12+12i C.12-12i D.12+12i [答案] C[解析] ∵i 2+i 3+i 4=-1+(-i)+1=-i , ∴原式=-i 1-i =-i (1+i )(1-i )(1+i )=1-i 2=12-12i.6.已知复数z 满足2-iz =1+2i ,则z =( ) A .4+3i B .4-3i C .-i D .i [答案] D[解析] 由2-i z =1+2i ,得z =2-i 1+2i=(2-i )(1-2i )5=2-4i -i -25=-i ,∴z =i.7.复数⎝ ⎛⎭⎪⎫1-i 1+i 10的值是( ) A .-1 B .1 C .-32 D .32[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1-i1+i =-i ,(-i)10=-1,故选A.8.复数z =2-i2+i (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象限为(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 D[解析] ∵z =2-i 2+i =(2-i )25=4-4i -15=35-45i.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35,-45),故选D.9.若复数z =a +3i1-2i (a ∈R ),且z 是纯虚数,则|a +2i|等于( )A. 5 B .210 C .2 5 D .40 [答案] B[解析] z =a +3i 1-2i =(a +3i )(1+2i )5=a +2a i +3i -65=a -6+(2a +3)i5,当z 为纯虚数时,⎩⎪⎨⎪⎧a -6=02a +3≠0,得a =6,∴a +2i =6+2i , ∴|a +2i|=210.10.若z =cos θ+isin θ(i 为虚数单位),则使z 2=-1的θ值可能是( )A.π6 B.π4 C.π3 D.π2[答案] D[解析] ∵z 2=cos2θ+isin2θ=-1,∴⎩⎪⎨⎪⎧cos2θ=-1sin2θ=0,∴2θ=2k π+π (k ∈Z ), ∴θ=k π+π2.令k =0知,D 正确.11.若x 是纯虚数,y 是实数,且2x -1+i =y -(3-y )i ,则x +y 等于( )A .1+52i B .-1+52i C .1-52i D .-1-52i[答案] D[解析] 设x =i t (t ∈R 且t ≠0), 于是2t i -1+i =y -(3-y )i , ∴-1+(2t +1)i =y -(3-y )i ,∴⎩⎪⎨⎪⎧y =-12t +1=-(3-y ),∴⎩⎨⎧t =-52y =-1.∴x +y =-1-52i.12.定义运算⎪⎪⎪⎪⎪⎪a b c d =ad -bc ,则符合条件⎪⎪⎪⎪⎪⎪1 -1z z i =4+2i 的复数z 为( )A .3-iB .1+3iC .3+iD .1-3i[答案] A[解析] 由定义知⎪⎪⎪⎪⎪⎪1 -1z z i =z i +z ,得z i +z =4+2i ,即z =4+2i1+i =3-i.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若复数z =1-2i(i 为虚数单位),则z ·z +z =________. [答案] 6-2i[解析] 本题考查了复数的基本运算. ∵z =1-2i ,∴z -=1+2i , ∴z ·z -+z =(1-2i)(1+2i)+1-2i =5+1-2i =6-2i.14.已知a 、b ∈R ,且a -1+2a i =4+b i ,则b =________. [答案] 10[解析] 由已知得⎩⎪⎨⎪⎧ a -1=42a =b ,得⎩⎪⎨⎪⎧a =5b =10.15.若z 1=a +2i ,z 2=3-4i ,且z 1z 2为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答案] 83[解析] z 1z 2=a +2i 3-4i =(a +2i )(3+4i )(3-4i )(3+4i )=3a +4a i +6i -825=3a -825+4a +625i , ∵z1z 2为纯虚数,∴⎩⎨⎧3a -825=04a +625≠0,∴a =83.16.已知复数z =a +b i(a 、b ∈R )且a 1-i +b 1-2i =53+i ,则复数z在复平面对应的点位于第________象限.[答案] 四[解析] ∵a 、b ∈R 且a 1-i +b 1-2i =53+i, 即a (1+i )2+b (1+2i )5=3-i 2, ∴5a +5a i +2b +4b i =15-5i ,∴⎩⎪⎨⎪⎧ 5a +2b =155a +4b =-5,解得⎩⎪⎨⎪⎧a =7b =-10. ∴复数z =a +b i =7-10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满分12分)m 为何实数时,复数z =(2+i)m 2-3(i +1)m -2(1-i)是:(1)实数;(2)虚数;(3)纯虚数? [解析] z =(2+i)m 2-3(i +1)m -2(1-i) =2m 2+m 2i -3m i -3m -2+2i =(2m 2-3m -2)+(m 2-3m +2)i. (1)由m 2-3m +2=0得m =1或m =2, 即m =1或2时,z 为实数.(2)由m 2-3m +2≠0得m ≠1且m ≠2, 即m ≠1且m ≠2时,z 为虚数.(3)由⎩⎪⎨⎪⎧2m 2-3m -2=0m 2-3m +2≠0,得m =-12, 即m =-12时,z 为纯虚数.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复数z 满足z z -i(3z )=1+3i ,求z . [解析] 将方程两边化成a +b i 的形式,根据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来解.设z =x +y i(x 、y ∈R ),则z ·z -=x 2+y 2, 3z =3x +3y i 3z =3x -3y i∴x 2+y 2-3y -3x i =1+3i ,由复数相等得⎩⎪⎨⎪⎧x 2+y 2-3y =1-3x =3,解得⎩⎪⎨⎪⎧ x =-1y =0,或⎩⎪⎨⎪⎧x =-1y =3.∴z =-1或z =-1+3i.19.(本题满分12分)已知复数x 2+x -2+(x 2-3x +2)i(x ∈R )是复数4-20i 的共轭复数,求实数x 的值.[解析] 因为复数4-20i 的共轭复数为4+20i ,由题意得 x 2+x -2+(x 2-3x +2)i =4+20i , 根据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得⎩⎪⎨⎪⎧x 2+x -2=4, ①x 2-3x +2=20. ② 方程①的解为x =-3或x =2. 方程②的解为x =-3或x =6. 所以实数x 的值为-3.20.(本题满分12分)设a 、b 为共轭复数,且(a +b )2-3ab i =4-6i ,求a 和b .[解析] ∵a 、b 为共轭复数,∴设a =x +y i(x 、y ∈R ) 则b =x -y i ,由(a +b )2-3ab i =4-6i ,得 (2x )2-3(x 2+y 2)i =4-6i ,即⎩⎪⎨⎪⎧4x 2=4-3(x 2+y 2)=-6, ∴⎩⎪⎨⎪⎧ x 2=1y 2=1, ∴⎩⎪⎨⎪⎧x =±1y =±1. ∴a =1+i ,b =1-i ;a =-1+i ,b =-1-i ; a =1-i ,b =1+i ;a =-1-i ,b =-1+i. 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z =1+i , (1)求w =z 2+3z -4;(2)如果z 2+az +b z 2-z +1=1-i ,求实数a 、b 的值.[解析] (1)w =(1+i)2+3(1-i)-4=2i +3-3i -4=-1-i. (2)z 2+az +b z 2-z +1=(1+i )2+a +a i +b (1+i )2-1-i +1 =(a +b )+(a +2)i i =(a +2)-(a +b )i , ∴(a +2)-(a +b )i =1-i , ∴a =-1,b =2.22.(本题满分14分)设z =log 2(1+m )+ilog 12(3-m )(m ∈R ). (1)若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求m 的取值范围; (2)若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直线x -y -1=0上,求m 的值. [解析] (1)由已知,得⎩⎨⎧log 2(1+m )<0, ①log 12(3-m )<0, ②解①得-1<m <0. 解②得m <2.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 |-1<m <0}, 因此m 的取值范围是{x |-1<m <0}.(2)由已知得,点(log 2(1+m ),log 12(3-m ))在直线x -y -1=0上,即log 2(1+m )-log 12(3-m )-1=0,整理得log 2(1+m )(3-m )=1. 从而(1+m )(3-m )=2, 即m 2-2m -1=0,解得m =1±2,且当m =1±2时都能使1+m >0,且3-m >0. 故m =1±2.1.若复数a +3i1-2i (a ∈R ,i 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 )A .-2B .4C .-6D .6[答案] D[解析] a +3i 1-2i =(a +3i )(1+2i )(1-2i )(1+2i )=a -6+(3+2a )i 5=a -65+3+2a 5i. 由纯虚数的定义,得a -65=0,且3+2a5≠0, 解得a =6,故选D.2.若z 1=(x -2)+y i 与z 2=3x +i(x 、y ∈R )互为共轭复数,则z 1对应的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 C[解析] 由已知得⎩⎪⎨⎪⎧ x -2=3x y =-1,∴⎩⎪⎨⎪⎧x =-1y =-1.∴z 1=-3-i ,故选C.3.复数(3i -1)i 的共轭复数是( ) A .3-iB .3+iC .-3-iD .-3+i[答案] D[解析] ∵z =(3i -1)i =-3-i ,∴z -=-3+i ,故选D. 4.设复数z =1+2i ,则z 2-2z 等于( )A .-3B .3C .-3iD .3i [答案] A[解析] z 2-2z =(1+2i)2-2(1+2i)=1+22i -2-2-22i =-3.5.当z =1-i 2时,z 100+z 50+1的值等于( ) A .1B .-1C .iD .-i[答案] D[解析] z 2=12(1-2i -1)=-i ,z 50=(-i)25=-i ,z 100=(-i)2=-1,故原式=-i.6.复数z =m -2i 1+2i(m ∈R ,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不可能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 A[解析] z =m -2i 1+2i =(m -2i )(1-2i )(1+2i )(1-2i )=15[m -4]-2(m +1)i ,其实部为m -4,虚部为-2(m +1)由⎩⎪⎨⎪⎧ m -4>0-2(m +1)>0,得⎩⎨⎧m >4m <-1,此时无解.故复数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不可能位于第一象限.7.规定运算⎪⎪⎪⎪⎪⎪a b c d =ad -bc ,若⎪⎪⎪⎪⎪⎪ z i -i 2=1-2i ,设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________.[答案] 1-i[解析] 由已知可得⎪⎪⎪⎪⎪⎪ z i -i2=2z +i 2=2z -1=1-2i ,∴z =1-i.。
高一数学必修3第三章综合素质检测

第三章综合素质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现象是随机事件的是( )A .方程x -1=2x 有实数根B .若x ∈(-1,1),则x >2C .x ∈R ,x 2+3>1D .从分别标有1,2,3,4,5,6,7,8,9,10的10张号签中任取一张,得到1号签[答案] D2.12件同类产品中,有10件是正品,2件是次品,从中任意抽出3件,与“1件次品2件正品”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是( )A .3件正品B .至少有一件正品C .至少有一件次品D .3件正品或2件次品1件正品[答案] 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生物学知道生男生女的概率均约为12,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则一定为一男一女B .一次摸奖活动中,中奖概率为15,则摸5张票,一定有一张中奖C .10张票中有1张奖票,10人去摸,谁先摸则谁摸到的可能性大D .10张票中有1张有奖,10人去摸,无论谁先摸,摸到有奖票的概率都是110[答案] D4.下列叙述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中,说法正确的是( )A .频率就是概率B .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C .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频率越来越接近概率D .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答案] C[解析] 频率不是概率,所以A 项不正确;频率不是客观存在的,具有随机性,所以B 项不正确;概率是客现存在的.不受试验的限制,不是随机的,在试验前已经确定,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频率越来越接近概率,所以D 项不正确,C 项正确.5.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 .根据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P (A )=n A nA 发生的概率的精确值B .根据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P (A )=μA μΩ求出的值是事件A 发生的概率的精确值C .根据古典概型试验,用计算机或计算器产生随机整数统计试验次数N 和事件A 发生的次数N 1,得到的值N 1N是P (A )的近似值 D .根据几何概型试验,用计算机或计算器产生均匀随机数统计试验次数N 和事件A 发生次数N 1,得到的值N 1N是P (A )的精确值 [答案] D[解析] 很明显A ,B 项是正确的;随机模拟中得到的值是概率的近似值,则C 项正确,D 项不正确.6.口袋中装有一些大小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黑球,从中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概率是0.42,摸出白球的概率是0.28,那么摸出黑球的概率是( )A .0.42B .0.28C .0.3D .0.7[答案] C[解析] 摸出黑球的概率P =1-0.42-0.28=0.3.7.某人向一个半径为6的圆形标靶射击,假设他每次射击必定会中靶,且射中靶内各点是随机的,则此人射击中靶点与靶心的距离小于2的概率为( )A.113B.19C.14D.12[答案] B[解析] 此人射击击中靶点与靶心的距离小于2的概率为π×22π×62=19. 8.在5件产品中,有3件一等品和2件二等品,从中任取2件,那么以710为概率的事件是( ) A .都不是一等品B .恰有一件一等品C .至少有一件一等品D .至多有一件一等品[答案] D[解析]从5件产品中任取2件,共有10种结果,2件都是二等品的可能性只有1种,2件都是一等品的可能性结果有3种,1件一等品1件二等品的可能结果有6种.9.某班从2名男生与3名女生中挑选2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再又从剩下的3名学生中挑选1名参加体育比赛,则被挑选的3名同学中是2男1女的概率为()A.110 B.1 3C.310 D.2 5[答案] C[解析]从2名男生与3名女生中挑2名参加歌咏比赛,再从剩余的同学中挑一名参加体育比赛,共有10种挑法,而事件“挑选2男1女”对应着3种选法,故所求概率P=310.10.为了调查某厂2 000名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随机抽查了20位工人某天生产该产品的数量,产品数量的分组区间为[10,15),[15,20),[20,25),[25,30),[30,35],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工厂规定从生产低于20件产品的工人中随机地选取2位工人进行培训,则这2位工人不在同一组的概率是()A.110 B.7 15C.815 D.13 15[答案] C[解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产品件数在[10,15),[15,20)内的人数分别为5×0.02×20=2,5×0.04×20=4,设生产产品件数在[10,15)内的2人分别是A,B,设生产产品件数在[15,20)内的4人分别为C,D,E,F,则从生产低于20件产品的工人中随机地选取2位工人的结果有(A,B),(A,C),(A,D),(A,E),(A,F),(B,C),(B,D),(B,E),(B,F),(C,D),(C,E),(C,F),(D,E),(D,F),(E,F),共15种.2位工人不在同一组的结果有(A,C),(A,D),(A,E),(A,F),(B,C),(B,D),(B,E),(B,F),共8种.则选取这2人不在同一组的概率为815.11.如图的矩形长为5、宽为2,在矩形内随机地撒300颗黄豆,数得落在阴影部分的黄豆数为138颗,则我们可以估计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235B.2350 C .10D .不能估计[答案] A[解析] 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138300×(2×5)=235. 12.设集合A ={1,2},B ={1,2,3},分别从集合A 和B 中随机取一个数a 与b ,确定平面上一个点P (a ,b ),记“点P (a ,b )落在直线x +y =n 上”为事件C n (2≤n ≤5,n ∈N ),若事件C n 的概率最大,则n 的所有可能值为( )A .3B .4C .2和5D .3和4 [答案] D[解析] 点P (a ,b )共有(1,1),(1,2),(1,3),(2,1),(2,2),(2,3)6种情况,得x +y 分别等于2,3,4,3,4,5,所以出现3与4的概率最大,故n 为3或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在区间[-2,2]上随机取一个数x ,则x ∈[0,1]的概率为___.[答案] 14[解析] x ∈[0,1]的概率为1-02-(-2)=14. 14.三张卡片上分别写上字母E ,E ,B ,将三张卡片随机地排成一行,恰好排成英文单词BEE 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13[解析] 题中三张卡片随机地排成一行的情况有BEE ,EBE ,EEB共3种,恰好排成英文单词BEE 的概率为13. 15.为了测算如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作一个边长为6的正方形将其包含在内,并向正方形内随机投掷800个点.已知恰有200个点落在阴影部分,据此,可估计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答案] 9[解析] 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向正方形内随机投掷1个点,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的估计值是200800=14,则S S 正方形=14,又正方形的面积是36,则S =14×36=9. 16.从某校高二年级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20人,测得他们的身高分别为:(单位:cm)162,148,154,165,168,172,175,162,171,170,150,151,152,160,163,175,164,179,149,172.根据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原则,在该校高二年级任抽一名同学身高在155.5cm ~170.5cm 之间的概率为________.(用分数表示)[答案] 25[解析] 样本中有8人身高在155.5 cm ~170.5 cm 之间,所以估计在该校高二年级任抽一名同学身高在155.5 cm ~170.5 cm 之间的概率为820=2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2011~2012·辽宁模拟)某种日用品上市以后供不应求,为满足更多的消费者,某商场在销售的过程中要求购买这种产品的顾客必须参加如下活动:摇动如右图所示的游戏转盘(上面扇形的圆心角都相等),按照指针所指区域的数字购买商品的件数,每人只能参加一次这个活动.(1)某顾客参加活动,求购买到不少于5件该产品的概率;(2)甲、乙两位顾客参加活动,求购买该产品件数之和为10的概率.[解析] (1)设“购买到不少于5件该产品”为事件A ,则P (A )=812=23. (2)设“甲、乙两位顾客参加活动,购买该产品数之和为10”为事件B ,甲、乙购买产品数的情况共有12×12=144种,则事件B 包含(1,9),(2,8),(3,7),(4,6),(5,5),(6,4),(7,3),(8,2),(9,1),共9种情况,故P (B )=9144=116. 18.(本小题满分12分)现从5名优秀学生中选派2人参加数学竞赛,其中甲、乙两人至多有一个去参加比赛的概率是多少?[解析] 从5名优秀学生中选派2人去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种选派方法,即基本事件的总数为10.记事件A 为“甲、乙两人至多有一个去参加比赛”,它的对立事件A -是“甲、乙两人都去参加比赛”.而“甲、乙两人都去参加比赛”的选派方法只有1种,故P (A -)=110,所以P (A )=1-P (A -)=1-110=910即甲、乙两人至多有一人去参加比赛的概率为91019.(本小题满分12分)(2011~2012·北京海淀模拟)某园林局对1 000株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槐树600株,银杏树400株.现用分层抽样方法从这1 000株树中随机抽取100株,其中银杏树树干周长(单位:cm)的抽查结果如下表:(2)若已知树干周长在30~40 cm之间的4株银杏树中有1株患有虫害,现要对这4株树逐一进行排查直至找出患虫害的树木为止.求排查的树木恰好为2株的概率.[解析](1)因为用分层抽样方法从这1 000株树木中随机抽取100株,所以应该抽取银杏树100×4001 000=40(株),故4+18+x+6=40,所以x=12.(2)记这4株树为树1,树2,树3,树4,不妨设树4就是那株患虫害的树.设“恰好在排查到第二株时发现树4”为事件A.基本事件空间为Ω={(树1,树2),(树1,树3),(树1,树4),(树2,树1),(树2,树3),(树2,树4),(树3,树1),(树3,树2),(树3,树4),(树4,树1),(树4,树2),(树4,树3),}共12个基本事件,其中事件A中包含的基本事件有(树1,树4),(树2,树4),(树3,树4),共3个,所以恰好在排查到第二株时发现患虫害树的概率为P(A)=312=14.20.(本小题满分12分)(2011~2012·广东模拟)甲、乙两人玩一种游戏,每次由甲、乙各出1到5根手指头,若和为偶数则算甲赢,否则算乙赢.(1)若以A表示“和为6”的事件,求P(A);(2)现连玩三次,以B表示“甲至少赢一次”的事件,C表示“乙至少赢两次”的事件,则B与C是否为互斥事件?试说明理由;(3)这种游戏规则公平吗?试说明理由.[解析](1)令x,y分别表示甲、乙出的手指数,则基本事件空间可表示为S={(x,y)|x∈N*,y∈N*,1≤x≤5,1≤y≤5}.因为S 中点的总数为5×5=25, 所以基本事件总数n =25.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为(1,5),(2,4),(3,3),(4,2),(5,1),共5个,所以P (A )=525=15.(2)B 与C 不是互斥事件,如“甲赢一次,乙赢两次”的事件中,事件B 与C 是同时发生的.(3)由(1)知,和为偶数的基本事件数为13,即甲赢的概率为1325,乙赢的概率为1225,所以这种游戏规则不公平.21.(2011~2012东北三省四市第一次联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春季昼夜温差大小与某花卉种子发芽多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他们分别记录了3月1日至3月5日的每天昼夜温差与实验室每天每100颗种子浸泡后的发芽数,得到如下资料:(2)从3月1日至3月5日中任选2天,记发芽的种子数分别为m ,n ,用(m ,n )的形式列出所有的基本事件[视(m ,n )与(n ,m )相同],并求满足“⎩⎪⎨⎪⎧25≤m ≤30,25≤n ≤30”的事件A 的概率.[解析] 本小题考查频率及古典概型的概率及简单运算. (1)这5天的平均发芽率为23100+25100+30100+26100+161005×100%=24%.(2)m ,n 的取值情况有(23,25),(23,30),(23,26),(23,16),(25,30),(25,26),(25,16),(30,26),(30,16),(26,16).则基本事件总数为10.设“⎩⎪⎨⎪⎧25≤m ≤30,25≤n ≤30”为事件A ,,则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为(25,30),(25,26),(30,26),∴P (A )=310.故该事件的概率为310.22.(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OA =1,在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半圆弧上任取一点B ,求使△AOB 的面积大于等于14的概率.[解析] 如下图所示,作OC ⊥OA ,过OC 的中点D 作OA 的平行线EF .则当点B 位于EF ︵上时,S △AOB ≥14.连接OE ,OF ,因为OD =12OC =12OF ,且OC ⊥EF ,所以∠DOF =60°,所以∠EOF =120°,。
2024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三章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能源是清洁能源,水能是可再生能源B.人类在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造C.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由于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所以不需要节约能源D.能量耗散现象说明: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虽然能量的总量并不减少,但能量品质降低了答案:D解析:化石能源在燃烧时放出SO2、CO2等气体,形成酸雨和温室效应,破坏生态环境,不是清洁能源,选项A错误。
能量是守恒的,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但能量品质会下降,故要节约能源,选项B、C均错误,选项D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C.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气体自由膨胀是可逆过程答案:B解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
由ΔU=W+Q知,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故B正确。
热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如电冰箱,故C错误。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自由膨胀是不可逆过程,故D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并不是一切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B.一切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过程都是可能实现的C.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判断物理过程能否自发进行D.一切物理过程都不可能自发地进行答案:C解析: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都是具有方向性的,A错。
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是不能实现,B错。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能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其逆过程不可能自发地进行,C对,D错。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B.永动机是制造不出来的C.电流的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D.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答案:B解析:由ΔU=W+Q可知,A错误。
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2)由于开学临近,小丽在成功售出60个充电宝后,决定将剩余充电宝按售价八折出售,并很快全部售完.(注:售价的八折即按原售价的 出售)
①她的总销售额是多少元?
[答案] 实际总销售额为 元.
②假如不采取降价销售,且也全部售完,她将比实际销售多盈利多少元?
核心素养测评卷(三)——整式及其加减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式子 , , , , 中,符合代数式书写要求的有( )
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代数式 的意义是( )
C
A. 与 除以 的和 B. 与 , 的商的和C. 与 除以 的商的和 D. 与 的和除以 的商
14.当 时,代数式 的值为1,则当 时, 的值为___.
9
15.如图,用“8字砖”铺设地面,1块地砖有2个正方形,2块地砖拼得5个正方形,3块地砖拼得8个正方形……照此规律,用 块地砖可拼得_ ________个正方形.
三、解答题(共55分)
16.(6分)如图,已知长方形的长为 ,宽为 ,半圆半径为 .
(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_ ___ ;
(2)用代数式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 ;
解:因为圆的面积为 ,故 .
(3)当 , , 时,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结果保留 )
[答案] 当 , , 时, .
17.(8分)计算:
(1) ;
解:原式 .
(2) .
解:原式 .
18.(10分)先化简,再求值:
3.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 中底数是2 B. 的系数是3C. 是多项式 D.单项式 的次数是2
教科物理必修1: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选不全得3分)1.如图3-5所示的情形中,涉及到牛顿第三定律的有()图3-5A.气垫船靠旋转的螺旋桨获得动力B.战斗机在行进途中抛弃副油箱C.喷水龙头自动旋转使喷水均匀D.玩具火箭靠喷出火药飞上天空解析:选ACD.气垫船旋转的螺旋桨推动水的作用力与水推动螺旋桨的作用力(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正确;战斗机在行进途中抛弃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灵活性,B错误;喷水龙头向外喷水的力与对水龙头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正确;玩具火箭喷出火药的力与火药对玩具火箭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正确.2.质量为1 kg的物体A和质量为3 kg的物体B,它们分别在F1和F2的作用下,产生相同的加速度,则()A.F2=F1B.F2=3F1C.F2=F13D.F2=3F12解析:选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1a,F2=m2a,解得:F1F2=m1m2=13,即F2=3F1,故选B.图3-63.如图3-6,在热气球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使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热气球开始离地,徐徐升空.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变小,所受重力也变小②气球内的气体密度不变,所受重力也不变③气球所受浮力变大④气球所受浮力不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 B.气球内部温度升高,气体的密度减小,故气球内气体的重力减小;气球本身大小不变,排开外部空气的体积不变,由F浮=ρ空gV排可知浮力不变,所以选项B正确.4.(2012·北京人大附中高一检测)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两个水平共点力的作用,以8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F1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为30°,某时刻撤去F1,此后该物体()A.加速度可能为3.5 m/s2B.速度变化率可能为 6 m/s2C.1 s内速度变化大小可能为3 m/sD.加速度至少为4 m/s2解析:选BD.开始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ma=2×8 N=16 N.物体受到的另一个力F2的最小值为F min=F sin30°=16×12N=8 N.去掉F1,只有F2时,物体加速度的最小值为a min=F2m=82m/s2=4 m/s2,故选项D正确,选项A错误;速度变化率亦即加速度,选项B正确;物体在1 s内速度改变量的最小值为Δv min=a minΔt=4×1 m/s=4 m/s,故选项C错误.图3-75.如图3-7所示绘出了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时,紧急刹车时的刹车痕(即刹车距离x)与刹车前车速v的关系曲线,则μ1和μ2的大小关系为()A.μ1<μ2B.μ1=μ2C.μ1>μ2D.条件不足,不能比较解析:选C.由题意知v2=2ax=2μgx,速度相同的情况下,μ1所在曲线的刹车痕小,所以μ1大,故选项C正确.图3-86.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3-8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状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解析:选C.因为受到阻力,不是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对支持面有压力,选项A错误;由于箱子阻力和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最终将匀速运动,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选项B、D错误,选项C正确.图3-97.如图3-9所示,有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他外力及空气阻力,则其中一个质量为m的土豆A受其他土豆对它的总作用力大小应是()A.mg B.μmgC.mgμ2+1 D.mg1-μ2解析:选C.土豆A受周围土豆的力的作用无法一一分析.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解得:a =μg .(方向水平向左) 对土豆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所以F 其他=(mg )2+(ma )2=mg μ2+1,C 选项正确.图3-108.(2012·吉林师大附中高一检测)如图3-10所示,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B 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23tan αB.23cot α C .tan α D .cot α解析:选A.因为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所以把A 、B 作为一个整体,由平衡方程得:2mg sin α=μmg cos α+2μmg cos α解得:μ=23tan α,故A 正确.图3-119.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 =10 m/s 时立即关闭发动机滑行,直到停止,运动过程的v -t 图像如图3-11所示,设汽车牵引力大小为F ,阻力大小为f ,则 ( )A .F ∶f =1∶3B .F ∶f =3∶1C .F ∶f =4∶1D .F ∶f =1∶4解析:选B.由v -t 图像可知,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a 1=1 m/s 2,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a 2=-0.5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f =ma 1,-f =ma 2,所以F ∶f =(a 1-a 2)∶(-a 2)=3∶1,B 正确.图3-1210.如图3-12所示,质量为M 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 .g B.M -m mg C .0 D.M +m mg 解析:选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所受合外力为(M +m )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 +m )g =Ma ′+ma .因M 始终没有运动,所以a ′=0,故a =M +m m,所以D 对.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3分.按题目要求解答)11.(4分)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主要的步骤有:A .将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长木板上.B .打开夹子,让两个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夹上夹子,让它们同时停下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个小车在这一段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C .分析所得到的两个小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与小车所受水平拉力大小的关系,从而得到质量相等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作用力大小的关系.D .在小车的后端也分别系上细绳,用一只夹子夹住这两根细绳.E .在小车的前端分别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内分别放着数目不等的砝码,使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分别用天平测出两个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答案:AEDBC12.(9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图3-13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由于存在摩擦力的影响使实验有较大的误差,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如图3-13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A 放在气垫导轨B 上,C 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 到传感器C 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 的位移-时间(x -t )图像和速率-时间(v -t )图像.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 、高度为h .(1)本实验中摩擦力对滑块A 的影响__________(填“明显,不可忽略”或“不明显,可忽略”)(2)本实验中滑块A 的合外力表达式为__________.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来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保持__________不变,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解析:(1)本实验仪器用的是气垫导轨,滑块A 在运动中几乎不受摩擦力的作用.(2)本实验中滑块A 的合外力F =Mg sin θ=Mg h l如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只需要调节h 即可;如验证合外力一定时,应使F =Mg h l 不变,即保持Mh 之积不变即可. 答案:(1)不明显,可忽略 (2)F =Mg h lh Mh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7分.解答时应写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水平桌面上质量为1 kg 的物体受到2 N 的水平拉力,产生1.5 m/s 2的加速度,若水平拉力增至4 N ,则物体将获得多大的加速度?(g 取10 m/s 2)解析:物体受力如图所示,当拉力为2 N 时:2-f =ma 1①当拉力为4 N 时:4-f =ma 2②联立①②代入数据解得a 2=3.5 m/s 2.答案:3.5 m/s 214.(8分)一辆总质量为1.2×104 kg 的载货汽车,沿平直路面以20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后,汽车不再受牵引力作用,受到的阻力大小为4.8×104 N .求刹车后:(1)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汽车在8 s 内前进的距离.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解得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4 m/s 2.(2)汽车从刹车到静止经历的时间为t 0=v 0a =5 s<8 s ,所以汽车在8 s 内前进的距离为x =v 0t 0-12at 20=50 m(或x =12v 0t 0=50 m). 答案:(1)4 m/s 2 (2)50 m图3-1415.(10分)如图3-14所示,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 作用下,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前进了0.45 m 抵达B 点时,立即撤去外力.此后小木块又前进0.15 m 到达C 点,速度为零.已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6,木块质量m =1 kg.求:(1)木块向上经过B 点时速度为多大?(2)木块在AB 段所受的外力F 为多大?(取g =10 m/s 2)解析:(1)撤去外力后,小木块做匀减速运动从B 运动到C ,加速度大小为a 2=g sin30°+μg cos30°=7.5 m/s 2对这段匀减速运动有v 2C -v 2B =-2a 2x 2代入数值可解得v B =2a 2x 2=2×7.5×0.15 m/s=1.5 m/s.(2)设外加恒力为F ,则刚开始从A 运动到B 的加速度为a 1=F m-(g sin θ+μg cos θ) 刚开始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有v 2B =2a 1x 1代入数据可求得F =10 N.答案:(1)1.5 m/s (2)10 N图3-1516.(11分)(2012·成都四中高一检测)用力F 提拉用细绳连在一起的A 、B 两物体,以5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如图3-15所示,已知A 、B 的质量分别为1 kg 和2 kg ,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5 N ,(g =10 m/s 2)求:(1)力F 的大小是多少?(2)为使绳不被拉断,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解析:(1)整体法求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A +m B )g =(m A +m B )a所以F =(m A +m B )(g +a )=(1+2)×(10+5) N =45 N.(2)绳恰好不被拉断时,绳对B 的拉力为F ′=35 N ,此时加速度最大对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B g =m B a m所以a m=F′-m B gm B=35-2×102m/s2=7.5 m/s2.答案:(1)45 N(2)7.5 m/s2。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综合素养检测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
第3章综合素养检测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溴乙烷可以与钠发生反应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
利用这一反应,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反应生成环丁烷的是()A.CH3Br B.CH3CH2CH2CH2BrC.CH3CH2CH2Br D.BrCH2CH2CH2CH2Br2.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红外光谱法测定聚乙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链节数B.(聚碳酸酯)水解得到的单体中含苯环的分子中最多14个碳原子共面C.导电塑料聚乙炔可以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D.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通过缩聚反应制得3.结构为的有机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下列四种物质:生成这四种有机物的反应类型依次为()A.酯化、加成、取代、缩聚B.取代、酯化、消去、缩聚C.取代、加成、消去、加聚D.取代、酯化、加成、加聚4.聚乙酸乙烯酯广泛应用于制备乳胶漆,一种以乙炔为原料制备聚乙酸乙烯酯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为CH3COOHB.反应1为加成反应,反应2为缩聚反应C.聚乙酸乙烯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之一可在该合成路线中循环利用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的有2种5.为测定某有机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仪处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C2H5OH B.C.CH3CH2CH2COOH D.6.人造海绵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其合成方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的分子式为C15H10N2O2B.合成聚氨酯的反应属于缩聚反应C.聚氨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D.聚氨酯和蛋白质分子中均含有7.已知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图和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分子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B.A分子中有三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仅由核磁共振氢谱图无法得知A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D.若A的分子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可能为CH3—O—CH38.由有机物X合成有机高分子黏合剂G的流程图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 4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 3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A .②③①④B .③②①④C .③①②④D .①②③④2.纯铁的熔点为1535 ℃,而在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在1200 ℃左右就熔化了,这是因为( )A .铁的纯度越高,熔点越低B .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物质的熔点高C .形成了铁碳合金,所以熔点变低D .生铁在高炉内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3.下列物质必须隔绝空气保存的是( )①Na ②Na 2O ③Na 2O 2 ④NaOH ⑤Na 2CO 3 ⑥NaClA .①②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4.(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CaCO 3沉淀的水中通入CO 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 3饱和溶液,又有CaCO 3沉淀生成B .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含)等物质的量(HCl)的稀盐酸,生成的CO 2与原Na 2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等质量的NaHCO 3和Na 2CO 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 2体积相同D .向Na 2CO 3饱和溶液中通入CO 2,有NaHCO 3结晶析出5.据最新报道,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生物活性吸附剂,可以吸附水中大部分的微生物和噬菌体。
这种新的吸附剂由成本低廉、利于环保的棉纤维素和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的勃姆石制造而成。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l(OH)3既能够与盐酸反应又能够与NaOH 溶液反应B .这种吸附剂也能吸附色素C .向Al 2(SO 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也能得到Al(OH)3D .实验室中Al(OH)3可以由可溶性铝盐溶液与足量的氨水反应制得6.向0.1 mol·L -1NaOH 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下列的( ) A .Na +和CO 32- B .Na +和HCO 3- C .HCO 3-和CO 32- D .Na +和OH -7.单质钛(Ti)的机械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有“未来金属”之称。
以TiO 2制金属钛,主要反应有:①TiO 2+2C +2Cl 2=====△TiCl 4+2CO ;②TiCl 4+2Mg=====△2MgCl 2+Ti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中碳是还原剂B .反应①中TiO 2是氧化剂C .反应②表现了金属镁还原性比金属钛强D .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8.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NO3-、Al3+、Cl-B.Na+、CO32-、K+、NO3-C.Cu2+、K+、SO42-、Cl-D.Ba2+、K+、Cl-、CO32-9.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并振荡,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①溶液始终呈现无色②溶液由无色变红又变无色③溶液中有气泡产生④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OH、Na2CO3、NaHCO3的溶液均呈碱性,所以可以共存B.Na2O2用于呼吸面具,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两者原理不同C.铁路工人利用铝热反应来焊接钢轨,是利用反应中放出的大量的热将还原出来的铁熔化为铁水,对钢轨缝隙进行灌注D.62 g Na2O和78 g Na2O2分别溶于等量且足量的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适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B.向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Fe3++SCN- [Fe(SCN)]2+C.碳酸氢钠与足量石灰水反应:2HCO3-+Ca2++2OH-===2H2O+CaCO3↓+CO32-D.偏铝酸钠溶液中加过量盐酸:AlO2-+4H+===Al3++2H2O12.据新华社电2009年12月5日零时20分,一辆装载黑火药的江西籍大货车行驶至京珠高速湖北段时起火爆炸,造成现场4人死亡,高速路面严重损毁。
黑火药爆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3C+S===K2S+N2↑+3CO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生成55 g K2S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B.S和KNO3均为还原剂C.反应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D.CO2为还原产物1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A.Na和O2B.NaOH和CO2C.Na2O2和CO2D.AlCl3和NaOH14.在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
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
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不溶物一定是CuB.不溶物一定含铜,但不一定含铁C.不溶物一定是FeD.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但不一定含有Cu2+15.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B.最初20 mL 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16.(11分)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试完成下列问题:(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A.有气体生成B.钠熔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C.烧杯底部有银白色的金属钙生成D.溶液变浑浊(3)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过程中,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mL的H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钠所发生的有关变化,试说明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8分)A、B、C、D、E五瓶透明溶液,溶质分别是HCl、BaCl2、NaHSO4、Na2CO3、AgNO3中的一种。
①A与B反应有气体生成②B与C反应有沉淀生成③C与D反应有沉淀生成④D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⑤A与E反应有气体生成⑥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请填空:(1)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写出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3)A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向20 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加2 mol·L-1的NaOH溶液时,得到的Al(OH)3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mL)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根据图所示的化学反应框图解题。
(1)单质F是____________,溶液H中所含的主要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F+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E+Cl2―→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C―→E+F若改用浓酸,则不能选用的浓酸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0.(13分)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
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
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
(4)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