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疾病控制工作规范疾控综合管理工作-PPT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ppt课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ppt课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 公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重点下移,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能力 二是关口前移, 从关注治疗转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1、高血压患者发现。 2、管理: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询问病情、进行血压测量等检查和评估、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 3、健康检查:包括血压、体重、随机血糖(指血),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 (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血脂、 B超、眼底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以及认知功能和情 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4、信息记录。 相关表格见附表1-1(72页)、附表1-2(76页、169页)。
(四)传染病预防控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镇卫生院职责: 按照国家规范和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开展社区传染病监测,及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做好病例转诊、本单位内消毒处理工作,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做好重点管理传染病居家病例的随访工作和密切接触者管理;配合专业防治机构做好肺结核病例的规范化管理和开展艾滋病患者、病毒感染者的调查与随访、咨询。
服务流程
服务要求
接种单位要求 必须为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 具备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 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接种人员要求 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 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 主动发现预防接种对象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积极通过民政、公安部门等多种渠道,采取各种办法,主动发现未建卡建证的儿童。 接种服务 至少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 合理安排接种门诊日,如每周至少开展2次接种服务。

卫生部关于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12.01•【文号】卫疾控发[2008]68号•【施行日期】2008.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免疫规划正文卫生部关于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的通知(卫疾控发〔2008〕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推进科学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我部组织制定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并研究制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部岗位责任制度。

附件: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2.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二○○八年十二月一日附件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目录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2.国家、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工作任务一览表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工作任务、项目和内容界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基本职责┃主要工作任务┃任务数量┃项目数量┃内容数量┃┣━━━━━━━╋━━━━━━━━━━━━━━━━━━━━━━━━━━━╋━━━━━╋━━━━━╋━━━━━┫┃┃开展疾病监测;研究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1.疾病预防┃疾病等疾病的分布,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流行┃┃┃┃┃┃规律;提供制订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技术保障;组织实┃3┃16┃70┃┃与控制┃┃┃┃┃┃┃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计划和方案,预防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疾病控制工作规范疾控综合管理工作

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疾病控制工作规范疾控综合管理工作

意义
单一的管理制度,只是对职工日常工作的要求和约束,要提升职 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就必须使他们看到利益。无论这个利益 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它都将对于单位的日常运作,产生极大 的作用。
奖励的作用积极表现在于:对职工的积极性起到极大激发作用, 对于单位运作效率产生极大提升作用。
惩罚的作用积极表现在于:提升职工的荣誉心和责任感。提升职 工能力,知耻的过程便是反省的过程,反省就必然涉及到问题的 细节,对于问题细节的处理,就将锻炼职工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 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结 合实施辖区相关疾病预防控制规划、 方案和免疫规划方案与计划,制定、 实施相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
3、组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处 理队伍,及时收集、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信息,参与辖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调查与处置。
4、承担传染病疫情和疾病监测以及责 任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收集、报 告相关信息;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 流行病学调查和参与重大免疫接种异常反 应及事故处置。
考核方式
查阅培训档案。
评分细则
未派人接受疾控培训扣10分,未开展相关 知识培训的扣5分。
新聘人员未接受岗前培训扣5分。
培训材料包括培训通知、培训内容和培训 记录,不齐全,扣2分。
考核指标 1.1
工作领导小组及其职责建立本单位疾控工 作领导小组,确定科室负责具体工作,明 确职责。
指标分值15分。
考核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 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 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 作进行业务指导与考核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读(疾病控制部分)讲课文档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读(疾病控制部分)讲课文档
第八页,共96页。
车站、机场、港口、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 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有健康教育内容。
➢ 电子屏幕、公益广告、宣传栏等设施及健康教 育工作计划、宣传底稿、工作总结等资料
第九页,共96页。
社区、医院、学校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根据社区布局特点 ,积极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的健康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内容及时更新、底稿留存完整, 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照片或签到表、讲稿或健教音像 留存完整
80%以上的县级结核病实验室开展痰培养,100%的地市
级结核病实验室开展药敏试验,100%的省级结核病实验 室开展快速菌种鉴定;
跨区域流动的肺结核患者信息反馈率达到90%,流动人
口肺结核患者的成功治疗率达到80%;
以市(地)为单位开展耐多药肺结核诊治工作覆盖率 达到50%,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达到60%;
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 标识明确 ❖ 相对独立 ❖ 通风良好
❖ 流程合理 ❖ 消毒隔离 ❖ 防护用品 ❖ 严格消毒处理医疗废弃物
第二十六页,共96页。
肠道门诊设置意见
➢ 标识要清楚:门口有醒目的肠道门诊标志。 ➢ 肠道门诊应配备专职医、护、检验等人员。 ➢ 房间配备:应设肠道门诊的挂号收费室、诊
室、观察室、治疗室、隔离室、药房及检验 室、卫生间,配有纱门、纱窗。 ➢ 制度:1、肠道门诊管理制度 2、肠道门诊 工作制度 3、消毒隔离制度 4、传染病登 记、报告制度 5、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 诊管理办法 ➢ 消毒:肠道门诊门口放消毒液浸湿脚垫,诊 室内备有消毒浸泡液和洗手设施,地面用配 制的消毒液随时消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核病的筛查率达到90%,卫生部确定 的艾滋病流行重点县(市)结核病患者艾滋病病毒的 筛查率达到70%;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试行〕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传染病、慢性病及局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前沿阵地。

为加强全省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化管理,制定本规。

第二条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按照属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开展工作,并承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设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的设机构,配备相应人员。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设立公共卫生科〔疾病控制科〕,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综合协调与管理。

其他医疗机构应指定专门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四条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诊疗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结核病防治管理、性病艾滋病防治管理、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管理、预防接种效劳管理、精神疾病防治管理、疾病监测与报告、实验室生物平安与放射防护、爱国卫生与安康教育等。

具体承当以下职责任务:〔一〕建立公共卫生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对制度落实情况进展督导、评估,对本单位公共卫生相关工作进展考核。

〔二〕做好本单位传染病防治综合管理工作:1、制定传染病防控重点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包括预检分诊工作流程、传染病患者或可疑者就诊转诊流程、传染病报告卡传递流程、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递流程、传染病诊断会诊流程、死亡病例传染病排查流程等;2、依法承当职责围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信息报告、异常信息收集与统计等工作;3、制定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做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平安事件、食源性疾病的病例报告和监测统计工作。

〔四〕组织做好死因登记报告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的筛查、监测、防治、管理等工作。

〔五〕指导并落实规划区域的预防接种工作。

〔六〕落实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放射平安防护等措施。

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PPT

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PPT

社会影响
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交网络传播, 健康教育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 泛影响,提高了公众对疾控中心 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关注度。
07
合作与交流
部门内部协作情况
团队协作
各科室之间紧密合作,共 同应对传染病防控工作, 形成高效的工作氛围。
信息共享
建立内部信息共享平台, 实时更新疫情数据,为决 策提供有力支持。
03
多学科交叉融合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分析等,挖掘检测
数据中的深层次信息,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更多维度的支持。
实验室检测在防控中的作用
疫情监测与预警
通过实验室检测,及时发现和确认传染病疫情,为疫情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病例诊断与治疗
实验室检测是病例确诊的重要手段,准确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宣传资料效果评估
通过对受众进行抽样调 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 众能够正确理解宣传资 料中的信息,并采取相 应的防控措施。
健康教育与宣传的效果评估
知晓率调查
通过对目标人群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公众对传染病的知晓率 有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目标。
行为改变情况
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参与过健康 教育活动的公众在饮食、运动、 个人卫生等方面的行为习惯有免了 大规模传播和流行,保障了公众
健康安全。
防控能力提升
通过实践锻炼和培训学习,疾控队 伍的专业素质和应急能力得到显著 提高。
社会参与度提高
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 断提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防控 工作,形成了良好的群防群控局面 。
03
传染病监测与预警
监测网络建设及运行
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

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ppt

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ppt

二.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结核病报病程序
首诊医生网上填写报病卡 填写结核病三联转诊单中的第一联交与患者
并嘱其一定持转诊单3日内到京州市结控中心就诊
二.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结核病报病程序
技术科室人员发现疑似结核病(肺内、肺外结核)
立即填写结核病三联转诊单并记录于结核病疫情报告登记簿 注意
第一联:交与患者并嘱其一定持转诊单3日内到京州市结控中心就诊 第二联、第三联:置于报疫箱中
临床医生传染病报病程序
首诊医生 内网填写传染病报卡
预防保健处专职人员审核报卡
国家CDC网络直报
二.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技术科室传染病报病程序
技术科室人员发现传染病
电话通知预防保健处(43215678)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置于报疫箱内。并记录于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簿
预防保健处专职人员每天收取,并进行网络直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有医、护、技人员有责任、有义务 做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对医疗机构规定
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
丙类
•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 腮腺炎、风疹、急性 出血性结膜炎、麻风 病、流行性和地方性 斑疹伤寒、黑热病、 包虫病、丝虫病,除 霍乱、细菌性和阿米 巴性痢疾、伤寒和副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
麻疹、风疹、百日咳: 接诊疑似麻疹、风疹、百日咳患者的首诊医生,在进行传染病报病同时,
嘱患者到急诊留取血及咽拭子标本。 无需开具医嘱,仅开具手写化验单(麻疹、风疹、或百日咳查血IGM抗体

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

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
1991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 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并于2004年 12月1日起施行。
2006年5月《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
2015年11月《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
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
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
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
工作。
ppt课件.
18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的发生、 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 行监测。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根 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 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予以公布。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但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ppt课件.
13
丙类传染病的病种(腺炎、 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和地方 性斑疹伤寒、黑热病、除霍乱、细菌性和 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 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甲型 H1N1)、手 足口病 。---实行监测管理
ppt课件.
38
组织机构职责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负责对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和其他责任报告单位
报告传染病信息的审核; • 承担本辖区内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
的网络直报;(代报) • 指导本辖区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不
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网络报告。 (指导代报)
ppt课件.
2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 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 直报工作技术指南》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 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 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第二十七条)
(二)行政法规

1.《医疗废弃管理条例》(2019年)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19年) 3.《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19年) 4.《艾滋病防治条例》(2019年) 5.《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年) 6.《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19年)
考核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条
——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
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 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农村 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与医疗机构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主要包 括:

对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 接诊治疗,对门诊病人实行传染病预检分 诊制度,建立严格的医院内消毒制度,防 止医院内感染等。
2、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 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结 合实施辖区相关疾病预防控制规划、 方案和免疫规划方案与计划,制定、 实施相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
3、组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处 理队伍,及时收集、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信息,参与辖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调查与处置。
4、承担传染病疫情和疾病监测以及责 任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收集、报 告相关信息;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 流行病学调查和参与重大免疫接种异常反 应及事故处置。
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主要包括:


对社区居民及有关人员进行传染病预防知 识的宣传普及、对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对 传染病个案进行跟踪调查等。
考核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 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 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及责任区域内的传
国务院颁发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



——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 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第三条) ——医疗机构执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 规和医疗技术规范(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 等患者的特殊诊治和处理,应当按照国家 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第三十五条)
(三)部门规章
1.《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1994年) 2.《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19版)(九医 发(2019)27号) 3.《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2 005年) 4.《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九卫疾控发 (2019)92号)等等
(四)卫生标准
1.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19) 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310.1-2009) 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 术操作规范(WS310.2-2009) 4.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 果监测标准(WS310.3-2009) 5.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1-2009) 6.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WS/T 312-2009) 7.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13-2009)
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
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
考核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 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 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
例 如
预防保健科设立 公共卫生科设立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和管理、肠道门诊工作 制度、隔离消毒制度、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传染 病预检分诊制度、死亡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肺结 核病人转诊制度、传染病暴发事件和聚集性症候 群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与流程等
5、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 危险因素监测和相关信息的报告、安全防 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加 强医源性感染和医院内感染的管理。

6、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 和考核,监测和管理本院内工作人员的工 作环境、劳动条件、卫生防护设施等。
7、健全相关组织机构,落实经费,人 员分工明确和职责;建立健全疫情报告、 传染病专用门诊、性病门诊、生物安全等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应承担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
1、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卫 生防病工作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各级 各类医务员工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 责任、义务的教育与技能培训。按照 法律法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评 估、管理院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单位内部疾病控制工作的机制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新进人员的培训 接收各级疾控机构的培训 上岗培训 。。。。。。
作进行业务指导与考核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业务指导的内容一般应包括隔离措施、个人防
护要求、消务指导并积极配合,共同搞好医疗机构 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考核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二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 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 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 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标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 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 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疾病控制工作规范—— 疾控综合管理工作
李洁 九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1

考核依据

应承担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
考核指标及其意义 考核方式



考核依据
(一)法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19年)的内容概括医疗机构工作职责 为: ——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 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 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 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 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