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印刷品的复制工作就是颜色还原、阶调还原、质感还原、清晰度还原。

所谓阶调就是颜色按明度分类,颜色是三变量的,中性灰是三维颜色空间;中性灰是由Y、M、C三种颜色组成的,颜色的三变量(色相、饱和度、明度)Hv/c表示,而中性灰没有色相、饱和度,只有一维变量的明度。

我们知道色光三原色R、G、B向白场过渡,而色料三原色Y、M、C是向黑场过渡。

另外,四色印刷要受到二个条件的限制:一是只能够用Y、M、C、K四种颜色的油墨;二是每张纸面上墨层均匀地分布。

中性灰是指Y、M、C这样一系列的颜色,它们等量吸收R、G、B三色光,只有明度的变化而没有色相和彩度的变化。

当色料三原色Y、M、C实地或者网点以适当比例叠印后,能够完整地复制出中性灰梯尺,那么,就称这Y、M、C三原色达到了中性灰平衡。

获得灰色平衡的三原色单色密度称为等效中性灰密度。

1.正确复制原稿的灰色。

2.在制版和印刷的时候,中性灰平衡是作为一种衡量分色制版和印刷时三原色油墨量比例是否适当的尺度来使用的。

二、底色去除与中性灰平衡1.底色去除的概念,所谓底色去除(UCR)是指从Y、M、C三原色中去除一部分形成中性灰的底色,也就是色料三原色Y、M、C叠加形成的近似黑色的底色,并以黑色油墨代替。

例如:设某色由Y、M、C三色叠印,Y网点面积为80%,M网点面积为80%,C网点面积为100%(实地),如果按照中性灰平衡,80%Y与80%的M能和90%的C重叠后能组成等效于90%网点面积的黑墨,那么:C=80%Y+80%M+100%C=80%Y+80%M+90%C+10%C=90%K+10%C2.底色去除的必要性,①提高了印刷适性:一般情况下在暗调使用,在暗调区域如果用三原色Y、M、C印刷,网点面积往往都很高,在高速多色印刷时,容易产生工艺问题。

灰平衡印刷影响的主要因素

灰平衡印刷影响的主要因素

灰平衡印刷影响的主要因素一、灰平衡及其影响因素(一)灰平衡概念灰平衡概念可以叙述为:黄、品红和青三个色版按不同网点面积率比例在印刷品上生成中性灰。

根据减色法呈色理论C、M、Y三原色油墨最大饱和度的叠合应该得到黑色。

同理,三原色油墨不同饱和度的等量叠合也应该产生不同明度的灰色。

但是,由于实际使用的油墨在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方面还存在着油墨制造上难以克服的缺陷,使得等量的三原色油墨叠合不能获得中性灰。

为了使三原色油墨叠合后呈现准确的不同明度的灰色,必须根据油墨的特性,改变三原色油墨的网点面积配比,实现对彩色复制至关重要的灰平衡(二)影响灰平衡的因素影响灰平衡的因素颇多,可以这样说,彩色复制过程中的几乎每一个环节均会引起灰平衡的变化,主要的因素有:1.油墨特性不同厂家生产的油墨有不同的灰平衡关系,制版前需要对油墨的基本特性(例如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等)、油墨的理化特性(例如油墨的干燥速度和光泽度等)进行测量,获得正确的灰平衡关系,在制版时对这些因素作统一考虑。

此外,油墨的印刷适性也将影响灰平衡,例如油墨的粘度、流变特性和墨层厚度等因素的改变均会影响原稿的色彩再现,导致灰平衡遭到破坏。

2.纸张特性不同类型的纸张对相同油墨的显色能力有较大的差别,平版胶印中常用的铜版纸和胶版纸对三原色油墨的灰平衡参数是不一样的。

纸张影响灰平衡的第二个主要指标是它的白度,其余还有平滑度、吸收特性、光泽度、不透明度和酸碱度等,因上述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灰平衡的正确实现。

3.晒版条件印版版材的品种、感光液的成分与特性、砂目的粗细、光源特性以及曝光和显影的条件等均对最终的灰平衡产生影响。

4.印刷条件印刷条件对灰平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印刷机可以列入与印刷机有关而影响灰平衡的因素有橡皮布类型和厚度、包衬种类、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印刷机种类和精度等。

(2)润版液此类影响因素有润版液的配方、用水量、润版液的表面张力和pH值、水温、润版液与油墨的乳化程度等。

浅谈不同纸张与油墨对印刷灰平衡的影响

浅谈不同纸张与油墨对印刷灰平衡的影响
1 -3 O 5. —3 3 O. -33 9 1 2. 7 1 . 7 . 74 0 —6. 0 8 -33 5 7 ~6 2 . 2 "3 7
和 暗 调 区 域 要 高 1 % 左 右 。 绘 博 油 墨 和 东 洋 油 墨 中 暗 2 调 区 域 上 品 红 和 黄 色 网 点 百 分 比 几 乎 一 致 ,亮 调 区 域 中
衡 曲 线 是 非 常 有 必要 的 。 不 同 纸 张 的 白度 如 表 2所 示
表 2 三 种 纸 张 的 白 度 数 据 图四 8 0g胶 版 纸 的 最 佳 中 性 灰 平 衡 曲 线
不 同 类 型 的 纸 张 达 到 中 性 灰 平 衡 时 青 、品 红 、黄 墨 百 分 比 是 不 相 同 的 ,相 同 的 油 墨 百 分 比可 能 在 铜 版 纸 上 达 到 很 好 的 中 性 灰 平 衡 ,而 在 胶 版 纸 上 效 果 并 不 理 想 。
和 实 地 密 度 不 一 致 ,表 现 在 套 色 中 出现 偏 色现 象 ,影 响 灰 平 衡 的准 确 复 制 。
凌 i

l 一
广 东 印届 0 . ● 0 1 3 _ 2 2
_
5 1—
技 术 专栏 瀚
3 印 刷 色 序 .
纛 舳带
蕊 黜 羹
原 色 色 度 如 表 3所 示 :
表 3 三 种 油 墨 的 原 色 色 度 值
绘 博
K L
a ★
不 同 类 型 的 油 墨 采 用 相 同 的 青 、 品 红 、黄 墨 百 分 比 叠 印 后 表现 中性 灰 平 衡 的 效 果 并 不 相 同 。 由 图 五 至 图 七
视 觉 中性 灰 ;由 于 胶 版 纸 的吸 墨 性 能 较 大 , 因此 青 、 品 红 、黄 三 色 油 墨 网 点 百 分 比 相 差 不是 很 大 , 中间 调 部 分 青要 比品红 和黄高 6 %,而 且 胶 版 纸 的 密 度 相 对 其 他 两

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印刷品的复制工作就是颜色还原、阶调还原、质感还原、清晰度还原。

所谓阶调就是颜色按明度分类,颜色是三变量的,中性灰是三维颜色空间;中性灰是由Y、M、C三种颜色组成的,颜色的三变量(色相、饱和度、明度)Hv/c表示,而中性灰没有色相、饱和度,只有一维变量的明度。

?我们知道色光三原色R、G、B向白场过渡,而色料三原色Y、M、C是向黑场过渡。

另外,四色印刷要受到二个条件的限制:一是只能够用Y、M、C、K四种颜色的油墨;二是每张纸面上墨层均匀地分布。

中性灰是指Y、M、C这样一系列的颜色,它们等量吸收R、G、B三色光,只有明度的变化而没有色相和彩度的变化。

当色料三原色Y、M、C实地或者网点以适当比例叠印后,能够完整地复制出中性灰梯尺,那么,就称这Y、M、C三原色达到了中性灰平衡。

获得灰色平衡的三原色单色密度称为等效中性灰密度。

?1.正确复制原稿的灰色。

?2.在制版和印刷的时候,中性灰平衡是作为一种衡量分色制版和印刷时三原色油墨量比例是否适当的尺度来使用的。

?二、底色去除与中性灰平衡?1.底色去除的概念,所谓底色去除(UCR)是指从Y、M、C三原色中去除一部分形成中性灰的底色,也就是色料三原色Y、M、C叠加形成的近似黑色的底色,并以黑色油墨代替。

?例如:设某色由Y、M、C三色叠印,Y网点面积为80%,M网点面积为80%,C网点面积为100%(实地),如果按照中性灰平衡,80%Y与80%的M能和90%的C重叠后能组成等效于90%网点面积的黑墨,那么:C=80%Y+80%M+100%C=80%Y+80%M+90%C+10%C=90%K+10%C?2.底色去除的必要性,?①提高了印刷适性:一般情况下在暗调使用,在暗调区域如果用三原色Y、M、C印刷,网点面积往往都很高,在高速多色印刷时,容易产生工艺问题。

影响印刷品颜色质量的主要因素-1

影响印刷品颜色质量的主要因素-1

2).记忆色偏差
• 天蓝色大致为C=60%,M=23%,Y=0,K=0。
• 中国人的肤色比例关系大致为: C=18% , M=45% , Y=50%,K=0,品红和黄的比例可视年龄和性别的不同 作适当的调整:如小女孩则品红比黄多一些,青可以 少一些。
• 为了便于考察色偏,通常在原稿下面放置一灰梯尺, 在印刷时可观察灰梯尺上中性灰的的还原情况,以便 准确地判断偏色。
③ 反差正常原稿
• 曝光正常。 • 低密度为0.2-0.3D,高密度 为2.1-2.9D,反差在1.9-2.4D 范围之间。 • 画面层次丰富,有高、中、 低调,颜色鲜艳,清晰度好。
影响印刷品颜色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原稿的质量
• 彩色印刷从本质上看是原稿的复制过程,是将原稿 上的颜色信息传递到承印物上的过程。 • 评价原稿的质量主要从色彩平衡及反差两个方面进 行。 • 好的原稿应当是不偏色、反差适中,层次丰富。
1.1 原稿的色彩平衡
原稿本身带有色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于原稿色偏的判断可从中性灰色及记忆 色两个方面进行观察。
• 彩色透射原稿的密度范围大约在0.1-3.0之间,反差有 时能达3.0以上。
• 反射原稿通常密度适中,密度范围一般在0.2-2.0之间。 • 印刷品所能再现的反差约2.0左右。 • 平板扫描仪一般提供的密度在3.0-3.7之间,高端平板 和滚筒扫描仪可达到 4.0。
按照原稿的密度范围大小及阶调分布情 况,可以把原稿分为三类:
1).中性灰偏色
• L*a*b*颜色模式,则明度值L*不等于零,而色度值 a*和b*应等于零或接近于零。 • RGB颜色模式,则灰色处的RGB三个分量测量值应当 相等。 • CMYK颜色模式,则CMY三个分量值(网点面积率)不 相等,其比例关系与印刷时选用的油墨和纸张,以及 印刷压力等印刷条件有关,这就要对照不同油墨和纸 张的灰平衡数据表,确定是否达到灰平衡。

印刷中如何实现灰色平衡

印刷中如何实现灰色平衡

印刷中如何实现“灰色平衡”隆印集团搜集在印刷中,灰色平衡是实现高品质扫描色彩再生和打样印刷的基本要素。

在扫描过程中,灰色不平衡的图象被称为“色偏”。

这样的图象在其高调、中间调及低调下显示出品红色、青色或黄色或三种颜色的混合。

这就需要进行颜色修正,以去掉多余的颜色。

而灰色平衡的图象,就只需要对特殊区域进行色彩加强调整,例如,草地的绿色加强,天空的蓝色加强等。

打样系统必须能够复制中性灰色调。

如果文件是正确的,而打样器输入时出现色偏,那么所有的色彩就会脱离灰色平衡。

打样中色偏的发生就需要印刷机不按中性灰色调进行调整。

彩色印刷过程中的秘诀就是只能产生两种印刷效果——灰色平衡或发生色偏。

即或是选择适当的层次梯尺,或是发生少许色偏。

如果产生了色偏,那么色彩就会重叠。

实际上所有的印刷操作员都遵循着这一原则,当操作员在检查印品的时候注意到了色彩发生偏差,三种基本色出现过重现象,那么就会调整减弱发生色偏的颜色。

操作员的控制在于着墨的多少,当然,网点扩大或网点面积也是相当重要的。

操作员不能改变印版上网点的尺寸,但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油墨来进行网点补正。

当今印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印版的明度不正确。

印版的明度需要通过调整以适合印刷四原色。

四原色中任何一种颜色都需要有它自己的印版曲线以达到在印刷过程中复制适当的灰色。

大多数印刷操作员只为四原色准备了一个印版曲线。

还有一些问题也需要注意:中间调需要怎么样的暗度和亮度?网屏组合和Photoshop图象要调整在20%左右的网点扩大刻度,或是中间调网点补正,就意味着50%的网点补正值能够印刷出70%的相对值。

多数线性印版的网点补正在印刷过程中大概在14%到16%,而经过Photoshop的分解打印出来的效果会偏亮。

色彩管理中如何正确使用灰平衡

色彩管理中如何正确使用灰平衡

色彩管理中如何正确使用灰平衡作者:阳冰清来源:《印刷技术·数字印艺》2015年第05期近年来,喷绘写真、数码打样和数字印刷等非传统印刷方式正在被积极推广使用。

但由于易受硬件老化、油墨、纸张等因素影响,数字印刷的色彩管理和色彩稳定性还存在一定问题,跟传统印刷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随着数码打样技术的日趋成熟,数码打样已经能比较好地再现印刷颜色,作为印刷样张的依据,但与传统印刷效果相比,再好的数码样张的颜色接近度也只能达到95%左右。

工作中,我们很难找到一种数字印刷方式的颜色能完全跟传统印刷相匹配,这也是很多印刷师傅对数码打样稿最为头疼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还会存在5%左右的颜色差别呢?是在色彩管理中没做好灰平衡吗?其实不然,问题出在对灰平衡在色彩管理中的作用的误解或夸大。

换句话说,即使达到灰平衡了,色彩还原也未必准确!这正是笔者在本文中所要论述的观点。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在一张M30的品红特种纸上能用CMYK四色原墨做灰平衡么?答案是肯定可以。

那么,这张M30的品红特种纸上能用CMYK四色原墨印出白色块么?答案是肯定不可以。

所以说即使达到灰平衡,色彩还原也未必准确。

首先,让我们看看什么是灰平衡。

灰平衡是指以C、M、Y三原色版按不同网点百分比组合,在印品上生成中性灰。

灰平衡的作用是通过对画面灰色部分的控制,来间接控制整个画面上的所有色调。

其次,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影响灰平衡的因素。

影响灰平衡的因素颇多,可以这样说,彩色复制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环节均会引起灰平衡的变化,主要因素有:油墨特性、纸张特性、制版条件、印刷条件等。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油墨特性也会影响灰平衡数据,那么灰平衡就是一个动态的色彩控制过程,没有恒定值。

而客户提供的标准印刷样张色彩却是一个静态的恒定值。

此时我们用动态的灰平衡去监控静态的色样必然是要出问题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怎么进行灰平衡控制都无法在M30的品红特种纸上用CMYK四色原墨印刷出白色块的根本原因。

柔性版印刷中影响灰平衡的因素

柔性版印刷中影响灰平衡的因素

试 ,在P o oh p h t so  ̄建立P 0 o h p h t s o 固有油墨数据与
印 量与 化 2 1. 4 刷质 标准 0o1 0 7
『质 量 风 采 』
用 所 油 数 的 系, 依 来 立 色 。 户 用 墨 据 关 并 此 建 分 表
四、墨层厚度对灰平衡的影响
柔性 版 印刷 中承 印物 上 的 墨层厚 度 主要 由网纹 辊 的 线数 和 网穴容 量 决定 ,网纹 辊 的线数 高 ,其 网
对三原色油墨的显色能力不同导致灰平衡参数的差 异。纸张影响灰平衡的第二个主要指标是白度,因为
彩色原稿 在纸上 的颜 色和 层次还原能 力取 决于黑色
和 白色之 间 的差 别程 度 ,黑 色和 白色 的距 离 拉得越
墨层厚度厚实 ,易引起严重的网点扩大,在暗调部分
易产 生网点粘连 而造成 色彩和阶 调层次难 以再现 ,从 而严重 影响整个 印品上灰色平衡及色彩 的实现。

墨颜色的饱和度 ,也影响着套 印的间色和复合色色
相 的准 确性 和 中性灰 色 是 否能 达 到 平衡 等 问题 。 色 相误 差 ,也 Ⅱ色 偏 ,因为 油墨 颜 色不 纯 洁 ,使 得对 L { 光谱 吸 收性 不 良 ,产 生 不应 有 的 密度 ,而造 成 色相 误差 。 油 墨 的灰度 ,是 指一 种 油 墨 中含 有 非彩 色成 分 ,它 对油 墨的饱 和 度 影 响很 大 ,灰 度 的百 分 数越
生产 工艺 的不 同 ,导致 油墨的呈色效 果会有所 差
异 ,这就决定 了各 品牌油 墨之 间的灰平衡关 系不 同。 因此 ,在 应 用不 同的 油墨 进行 印刷 前 ,需 要对 油 墨 的基 本 特性 ( :色相 、饱 和 度 和 明度 ) 如 、油 墨的 理化 特 性 ( 如 油 墨 的干燥 速 度和 光 泽 度等 ) 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色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印刷品的复制工作就是颜色还原、阶调还原、质感还原、清晰度还原。

所谓阶调就是颜色按明度分类,颜色是三变量的,中性灰是三维颜色空间;中性灰是由Y、M、C三种颜色组成的,颜色的三变量(色相、饱和度、明度)Hv/c表示,而中性灰没有色相、饱和度,只有一维变量的明度。

我们知道色光三原色R、G、B向白场过渡,而色料三原色Y、M、C是向黑场过渡。

另外,四色印刷要受到二个条件的限制:一是只能够用Y、M、C、K四种颜色的油墨;二是每张纸面上墨层均匀地分布。

中性灰是指Y、M、C这样一系列的颜色,它们等量吸收R、G、B三色光,只有明度的变化而没有色相和彩度的变化。

当色料三原色Y、M、C实地或者网点以适当比例叠印后,能够完整地复制出中性灰梯尺,那么,就称这Y、M、C三原色达到了中性灰平衡。

获得灰色平衡的三原色单色密度称为等效中性灰密度。

一、强调中性灰平衡的意义
1.正确复制原稿的灰色。

2.在制版和印刷的时候,中性灰平衡是作为一种衡量分色制版和印刷时三原色油墨量比例是否适当的尺度来使用的。

二、底色去除与中性灰平衡
1.底色去除的概念,所谓底色去除(UCR)是指从Y、M、C三原色中去除一部分形成中性灰的底色,也就是色料三原色Y、M、C叠加形成的近似黑色的底色,并以黑色油墨代替。

例如:设某色由Y、M、C三色叠印,Y网点面积为80%,M网点面积为80%,C网点面积为100%(实地),如果按照中性灰平衡,80%Y与80%的M能和90%的C重叠后能组成等效于90%网点面积的黑墨,那么:C=80%Y+80%M+100%C=80%Y +80%M+90%C+10%C=90%K+10%C
2.底色去除的必要性,
①提高了印刷适性:一般情况下在暗调使用,在暗调区域如果用三原色Y、M、C印刷,网点面积往往都很高,在高速多色印刷时,容易产生工艺问题。

如果用底色去除,则大大降低了上墨量,提高了印刷适性。

②有利于印刷时控制中性灰平衡。

③有利于油墨的干燥,减少了Y、M、C三原色彩色油墨的叠印量。

④由于减少了Y、M、C彩色油墨的用量,增加了黑色油墨用量,从而降低了成本,黑墨价格比较便宜。

⑤采用高速多色印刷机后,影响高速印刷机速度和质量提高的最大难题是油墨干燥问题,也就是说油墨干燥速度快慢会直接影响高速多色印刷机的速度与产品质量的提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多方面的,如改变油墨的成分和结构,改进印刷机的干燥方法,另外就是从工艺上改进,提高黑色油墨的浓度和光泽度,减少Y、M、C三原色油墨在非彩色部位的油墨量,从而有效地减薄油墨层来加快干燥速度,这就是在彩色复制中采用UCR的根本原因。

3.底色去除应注意的几点
①底色去除一般在中间调、暗调的中性灰和近中性灰区域起作用。

②正确掌握去除量的控制。

③掌握好去除点的控制,也就是去除控制的范围。

三、黑版的深线与底色去除量的关系
黑版的深浅与底色去除量之间相互关系密切,底色去除量多,黑版应深;反之,底色去除量少,黑版应浅。

同时,黑版阶调的长短,应根据原稿暗调密度范围的长短而定。

暗调密度范围长,黑版应长,暗调密度范围短,黑版就应短。

中性灰色平衡是使原稿得到彩色复制还原的重要条件,也是制版和印刷中难以掌握的一项技术,因为Y、M、C三色油墨再现中性灰平衡有一定的难度。

四、影响中性灰平衡的主要因素:
①油墨的色彩特性。

②三原色的比例。

③印刷的色序。

④纸张的性能。

⑤工艺操作等。

1.首先要搞清楚色彩的变化规律。

①三原色油墨按一定比例能混合出黑色。

②三原色油墨混合后得到近似黑色,再加上不同比例的冲淡剂,那么,得到不同颜色的中性灰。

③三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能得到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色相偏于比例大的色相。

④二个原色的油墨等量混合,能得到标准的间色。

2.中性灰平衡对油墨的要求,
①透明度高:油墨涂布成均匀薄膜时,承受墨膜的物质的底色显色的程度,底色显示得越清楚,那么该油墨透明度越高。

②颜料颗粒细:印刷高档精致的产品要细的颜料颗粒。

③着色力强:油墨的着色力是表示油墨的颜色强度或浓度的一个量,对于同一色相的油墨,着色力取决于颜料在连结料上的分散度,分散度越高,着色力越强;还取决于颜料的含量,含量越高,则着色力越强。

④耐光:颜料在光的作用下,它的颜色会在不同程度上变色、褪色,这是耐光特性。

⑤色效率高:色效率是油墨色差和灰度的一个综合指标。

⑥化学稳定性好:油墨的颜色在一些化学物质的作用下会发生改变,因此,要求油墨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耐水、耐酸碱、耐乙醇等性能。

3.纸张的性能与中性灰平衡关系,印刷企业的产品质量受原材料纸张影响较大,理想的纸张白度为100%的反射率,全反射380~700nm的光线。

在制版、印刷过程中就要考虑“因纸而异”,采用合适的工艺内容去适应所使用的纸张,尤其是在网点的粗细、套色的多少、版面反差大小等方面。

高档精美的胶印产品用纸有国产铜版纸、胶版纸、画报纸和进口铜版纸、蛋纹纸、布纹纸等,由于纸张的紧度、白度、纸张吸收性、平滑度、伸缩性等方面不同,而产生复制阶调再现的曲线也不同。

用铜版纸印刷阶调层次反映十分丰富,而用胶版纸印刷阶调层次就较平淡,同样是157g/m2的铜版纸由于不同产地,国产纸或进口纸也有一定的差距。

纸张的吸收性小、白度高、平滑度高的优质纸张,再现曲线就比较理想,墨量用得薄,而且色彩仍然鲜艳。

4.印刷色序与中性灰关系,单色胶印机采用Y、M、C、K的顺色序,首先考虑到了让透明度最低的油墨放在第一色印刷,然后再印透明度高的油墨,这种色序排列是按油墨的透明度大小来排列的。

同时还考虑到油墨粘度,由于Y墨粘度小,可以避免印刷品背面粘脏现象;浅颜色放在前面印,清洗墨辊就很容易;也便于四色套印准确性。

多色胶印机采用倒色序K、C、M、Y,由于多色机是湿叠湿,印刷油墨在没有氧化结膜干燥的情况下,另外一种颜色油墨又叠印上去了。

四色油墨的粘度,依次为K>C>M>Y,这样就满足了四色机的要求,多色机的色序是按油墨粘度逐渐由高降到低印刷,粘度高的放在前面印,叠印牢度好些。

另外,多色机色序排列考虑到了,让透明度最低的先印,黑墨的透明度最低,即最暗,作为画面的轮廓用色较浓,所以应放在前面印,让透明度高的M、C两色放在后面印,能使整个画面鲜艳夺目。

不同的色序排列对中性灰平衡是有较大影响的,不同的色序会直接影响到印刷出来产品质量和色彩的色调,在生产实际中要综合分析,把印刷工艺中涉及的一些可变因素考虑得再多一点,在色序排列上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原稿、客户的要求印刷出来的效果进行安排色序,才能达到印刷品的完美再现复制原稿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也要考虑几种油墨叠印后的偏色问题:M、C、Y叠印后容易偏绿,C、M、Y叠印后偏红,C、Y、M叠印后容易偏红,M、Y、C叠印后偏棕绿,Y、C、M叠印后编浅紫,Y、M、C叠印后偏蓝绿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