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阅读与写作导学案(学生版)
《时评文章写作指导》教案

《时评文章写作指导》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写作时评文章时掌握有效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时评文章是对时事问题进行评论和分析的一种文体,具有批评性和分析性的特点,需要注意逻辑清晰、立场明确和观点充分论证。
本教案将从选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和指导。
二、选题1. 选择热门话题:时评文章的选题应选择当前社会热门话题或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以确保文章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2. 选择个人关注点:在热门话题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关注的方面或者对其有独特见解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展示个人观点和分析能力。
三、结构1. 引入: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引入文章主题,概括背景和当事人,引起读者兴趣。
2. 分析:逐个展开观点,分析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事实支持观点。
3. 论证:从多个角度论证观点的正确性,引用权威人士或专家的观点加强说服力。
4. 对立观点:提出对立观点,进行客观全面的讨论,并用事实和逻辑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加合理。
5. 结论:总结全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展望未来的发展。
四、语言1. 简明扼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2. 突出重点:将观点和论证的重点突出,使用加粗、斜体、引号等方式强调关键信息。
3. 逻辑严谨: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清晰,段落之间的过渡要自然流畅,确保整篇文章的连贯性和可读性。
4. 避免主观性:时评文章应尽量客观中立,避免过分个人化的情感表达,以保持论文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5. 注意语法和拼写:书写时要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保持文章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五、总结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时评文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从选题到结构再到语言,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写出高质量的时评文章。
《时评类文章写作指导》教案

《时评类文章写作指导》教案时评类文章写作指导教案一、引言时评类文章是一种常见的新闻评论形式,通过对时事事件的观察和分析,传递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本教案旨在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时评类文章。
二、目标- 掌握时评类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表达观点和看法的能力三、时评类文章的结构时评类文章通常包括以下部分:1. 引言:简要介绍时事事件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兴趣。
2. 事件分析:对事件进行客观分析,提供相关事实和数据支持。
3. 个人观点:表达作者对事件的看法和观点,可以采用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
4. 论证支持:提供论据和证据支持个人观点,可以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报道。
5. 结论:总结个人观点并呼应引言,强调作者的立场和看法。
四、写作技巧1. 独立思考:避免从众思维,要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2. 分析问题:对事件进行客观分析,了解各种因素和利益关系。
3. 简明扼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啰嗦和重复。
4. 逻辑清晰:文章结构要合理,观点之间要有逻辑联系。
5. 掌握事实:通过阅读相关报道和权威人士的观点,掌握事件的基本事实。
6. 针对读者:考虑读者的背景和观点,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论证策略。
五、注意事项1. 不涉及法律问题:时评类文章应避免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保持简单和易懂。
2. 不引述未经证实的内容:避免引用不能被证实的内容,保持观点的可信度。
3. 维护学术诚信:文章应避免抄袭和剽窃,引用他人观点时要注明出处。
六、结语本教案提供了一些关于时评类文章写作的指导,希望能对学生们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通过独立思考和深入分析,学生们可以写出有价值的时评类文章。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时评类作文导学案学生

2015高考作文复习训练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时评类文章的特点和未来作文发展动向。
2、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时评类作文审题方法,增强针对性审题意识和写作意识。
3、通过对比分析研讨,掌握时评类文章的写作技巧。
【学习重点】1、增强针对性写作意识,掌握时评类作文常规思路。
【学习课时】1课时【文体简介】(一)文体概念顾名思义,时评即时事评论,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
时评通常以时事为评论对象,针对着一件具体的事来评说。
所谓“时事”,可以把它理解为有新闻价值的事、公众关注的事,并且是有实效性的事。
归根结底,时评是新闻的一种,它和消息、通讯、特写、访谈、图片报道等一样,是“新闻”大家庭中的一员。
(二)文体特点1、要有针对性。
它不能像一般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引出一个道理,然后哲理化写作。
而是必须针对材料所列出的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放矢;2、要有准确立意角度,甚至你的评论标题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你鲜明的态度或观点;3、要有说理性。
定是以理服人,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社会现象类作文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对于中学生写作时评来说,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
(三)主要写法在写法上,一般可写成评述性文章即评论(有别于感想引申类文章),而评论一般可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
叙与论的比例,始终是论为主,论比叙多。
从论是叙的关系来看,叙是论之需要,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就事论理,写法上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
高中时评作文指导学案

高中时评作文指导训练一、把握要领方法一:从事件主体对象的内外因角度挖掘。
1.根据材料选取主体对象2.从内外两角度挖掘原因内因:主观认知、性格品质、志趣追求、人生经历等;外因:他人、家庭、学校、社会风气、制度、国情、历史、文化、人性特点、民族特性等。
方法一:从事件中所涉及的不同对象挖掘原因思路:1.这一事件/现象中,涉及哪些对象(直接/间接);2.涉事各对象在这一事件/现象中存在的问题(挖因)。
二、牛刀小试材料一:“今天单车丢了,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郁闷。
”“在找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夸!”“丢了仍不暴躁,极为优雅,赞!”……近期,这类夸夸群风靡社交网络,连知名高校也建立了自己的夸夸群。
在群里无论说点什么,马上会得到各种夸赞。
某大学生说:“现在我压力一大,就上夸夸群,全靠它‘续命'。
”有人说这反映了当代年轻人脆弱和渴望被肯定的心理;有人说那些夸赞虚假生硬,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有人认为夸夸群提供了低成本的减压方式,满足了快节奏现代生活的需求……为什么会出现夸夸群?可以从哪些角度打开议论的思维?材料二:地摊经济回来了。
日前中央文明办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总理亲自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站台,国内许多地方都放宽了对地摊的限制,一些城市街头出现了久违的地摊买卖。
一时间,低成本、易操作,每天都能算出自己赚多少钱的地摊,点燃了许多人的创业热情。
请你分析“地摊经济”火的原因?三、整体成文时评论类作文基本结构模式(引——议——联——结)(1)引材料:引用材料,概述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
(2)议材料,针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加以多角度、多层次评析,分析造成某一现象的原因,揭示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实质。
(就事论事,一事一议,是全文的重点)(3)联现实:联系实际说道理,或解决问题(即揭示出造成某一社会现象的原因后,探求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手段)(4)得结论:针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在评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强化自己的观点。
《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教案《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时评文的概念和特征。
2、通过教师引导剖析范文总结时评类作文的结构模式。
3、学生通过修改学生考场作文巩固方法达到掌握目的。
学习重难点:剖析范文的写作结构来总结时评类作文的结构模式。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交流讨论法、练习巩固法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二模关于抢红包等时评作文材料不断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挑战着我们的极限。
二、自主学习走近时评1、解题:顾名思义,时评即时事评论,时评文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
时评通常以时事为评论对象,针对着一件具体的事来评说。
所谓时事,可以把它理解为有新闻价值的事、公众的事,并且是有实效性的事。
归根结底,时评是新闻的一种,它和消息、通讯、特写、访谈、图片报道等一样,是新闻大家庭中的一员。
2、时评类作文的特征:时评类作文本质上属于材料性议论文,但和一般的材料性议论文又有显著的不同:(1)、时评类作文是以时事新闻事件作为阅读材料;(2)、时评类作文要求直接对材料中提供的时事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表明看法并展开分析。
这就决定了时评类作文的两大特点:1,旗帜鲜明(必须表态);2,就事论事(不要扯远了)。
(3)、时评大多都是一事一议,也可多事一议。
可以多个角度,但必须一文一主题。
(4)、时评要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
尤其要注意准确性和说理性。
简言之:时评类作文一般议论文就事论事缘事发挥就事选例谈古论今就事说理并列对照二、时评类作文怎么写(写作思路)(一)范文剖析(材料如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
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
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
《时评两篇》教案

《时评两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评论与随笔”中的《时评两篇》。
详细内容包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两篇文章。
通过学习这两篇时评,使学生了解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性,以及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两篇时评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论证方法,并学会分析时评文章的结构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认识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科技进步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两篇时评文章的观点,分析论证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理性思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两篇时评,了解文章大意,标注难以理解的部分。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两篇时评的内容展开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代表发言: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5.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两篇时评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观点和论证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时评两篇》2. 板书内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1. 观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2. 论证方法:事实论证、对比论证。
《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1. 观点:科技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2. 论证方法:理论论证、实例论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结合实际,谈谈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3-高考语文时评类作文的写作学案

时评类作文的写作学案执教:任文萃一、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看看和以往所写的议论文有什么异同。
阅读提示:1.注意文章的结构2.关注“陈光标”一词在文中出现多少次?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用笔画出来。
3.文章中哪些是议论性的句子?哪些是记叙性的句子。
把他们分别划出来。
高调慈善唤醒冷漠之心被冠以“中国首善”美誉的陈光标由于其高调行善的行为倍受热议。
有人称他“裸体慈善,”“暴力慈善,”“作秀”每次听到如此说法,我的心里都五味杂陈。
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饮,如果有一桶水,应与家人共饮;如果有一条河,你就应与大家共享。
”陈光标如是说。
面对比尔盖茨与巴菲特要来中国开办慈善晚宴的消息,许多中国富豪缩手缩脚,担心在晚宴上被捐款,生怕自己的财富被人夺走,陈光标却发出“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的愤慨之言。
并承诺自己死后将捐出全部财产。
二者可谓判若云泥,妍嗤自判。
倘若那些符号都不愿意做慈善,何谈先富带后富,是整个民族富裕起来?他们的冷淡回应使我们离心中的伊甸园越来越远,刺痛了我们的心。
高调慈善还折射出另一个让我们痛心的事实。
在郭美美事件,诈捐门等一系列事件的频频曝光下,慈善机构的不透明操作带来了严重的慈善事业信任危机。
老百姓成了“老不信’,极大消退了人们的慈善热情。
从另一种角度看,高调行善也避免了社会质疑,真真切切的告诉世界:“我不是伪捐。
”“我捐的钱是自己的血汗,捐得光明正大。
“高调行善极大调动了人们的慈善热情,有何不可呢高调慈善能换性冷淡之心,谁也不可否认,在看待高调慈善是,我们不妨用客观的心态,审视自己的内心。
陈光标就像风向标指向中国慈善事业光明的明天,当社会不再需要高调行善的时候,方能标志着一个民族的觉悟吧☆根据你的学习体会,总结一下时评作文写法上有哪些特点?1. 时评类作文最大特点2. 对材料的处理不同4. 结构不同(1)(2)(3)(4)二、根据你的学习,把下面作文的空格处填写完整:以德报德的佳话,扶起跌倒的老人顺风车”:不能让好人做好事,却没了好报。
《时评类文章写作指导》教案

《时评类文章写作指导》教案时评类文章写作指导教案一、引言时评类文章是一种重要的新闻评论形式,旨在对时事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论。
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时评类文章写作的指导。
二、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时评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包括选题、结构、观点表达等方面。
三、选题1. 选取热点时事事件:学生应该选择当前热点的时事事件作为文章的主题,确保文章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选取热点时事事件:学生应该选择当前热点的时事事件作为文章的主题,确保文章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2. 选择有争议性的话题:选取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的话题,可以使文章更具观点和论辩性。
选择有争议性的话题:选取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的话题,可以使文章更具观点和论辩性。
四、结构时评类文章的结构应当清晰、逻辑性强。
推荐以下结构:1. 引言:简要介绍选题,概括事件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引言:简要介绍选题,概括事件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2. 内容分析:对选取的时事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事件的起因、影响和背后原因等。
内容分析:对选取的时事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事件的起因、影响和背后原因等。
3. 观点阐述:明确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事实和理由支持观点。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
观点阐述:明确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事实和理由支持观点。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
4. 论证和批判:对其他观点进行论证和批判,展示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和优势。
论证和批判:对其他观点进行论证和批判,展示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和优势。
5. 结论:总结观点,提出一些建议,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
结论:总结观点,提出一些建议,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
五、观点表达1.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长篇大论和废话,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读者易于理解。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长篇大论和废话,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读者易于理解。
2. 引用信源和专家观点:在合适的地方引用信源和专家观点,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评阅读与写作导学案(四学时)
《坚决抵制低俗炒作行为》(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时评特点与写法。
2、掌握因果分析法、辨证分析法的特点并能运用。
3、迅速梳理文章内容思路,筛选关键信息,掌握文章写作特点。
4、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爱憎分明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学习重点:迅速梳理文章内容思路,筛选关键信息,掌握文章写作特点。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爱憎分明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学时安排:1学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作品简介:该作品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时事评论一等奖。
2、女体盛宴:用年轻美女的赤身裸体作为盛放食品、菜肴的容器,取名为“女体盛宴”。
起源流行于日本。
3、本文的中心论点:
4、请将课文第一段改为一句话新闻
昆明“女体盛宴”遭舆论炮轰,日前已受查处。
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这篇时评是针对什么时事展开评论的?作者的批评指向哪些单位及其思想行为?
2、对于问题的解决,作者提出了什么原则?
3、企业要突出经营特色应该怎样做?
三、合作探究:看一组图片,然后发表评论。
(见课件)
四、拓展延伸
坚决制止低俗炒作行为要用法律规范和社会规范来加强社会管理,这样的提法显然很空泛。
两会将要召开,请同学们积极献言献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后反思:
《汉语,请别让我为你哭泣》(第二学时)
1、学习本文作者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热爱母语的情怀,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思路。
3、继续学习和掌握时评的写法,培养筛选和归纳信息的能力。
4、学以致用,学会分析时事。
学习重难点:思路清晰、生动形象的分析和评价。
学时安排:1学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思考问题
1、本文是针对什么社会现象展开评论的?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所谓“哭泣”,是指作者为汉语的处境担忧。
阅读全文,概括出作者为汉语“哭泣”的原因。
3、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怎么安排的呢?
4、根据文意,汉语哪些方面值得我们珍惜?
二、合作探究
一篇好的文章,它一定要有严密有力的分析说理。
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如因果分析、比较分析、辩证分析、部整分析等等,请大家运用这些方法分析第5—10段。
1、语段品读1:自读第4段,小组讨论,说说该段落语言的优点在哪里。
2、语段品读2:自读第7段,小组讨论,说说它是运用什么技巧进行论证的。
三、拓展训练
根据以下事件,尝试用因果分析、辩证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进行评论。
9月1日,广州中小学开学了。
9月2日,网上出现了一段视频,是记者在采访一所小学开学日时拍下的。
记者向小学生作了“关于长大了想做什么”的调查,每个孩子都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有的说画家,有的说老师,有的说消防员。
其中,有一个小女孩的回答十分特别,她说想做官,记者又问想做什么样的官,女孩说:“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
”
网上的这段采访视频,截止9月2日晚11时30分,已经有1.42万次点击。
一个6岁的孩子,竟然说长大要做贪官,一时引来很多关注。
在南都网关于怎么看一年级小学生理想是当贪官的投票中,只有10%的网友选择了“童言无忌”,而有55%的网友认为“折射社会现实”。
你怎么看呢?
学后反思:
《台湾历史不容歪曲》(第三学时)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作。
2、培养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搜索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习文章批驳论敌的严密性和深刻性,领悟多种反驳手法运用的妙处。
学习重难点:梳理文章脉络,领悟多种反驳手法运用的妙处。
学时安排:1学时
学习过程:
一、解题。
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林奇的观点句,然后分析其内在联系。
2、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批驳论敌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
3、根据文章行文思路划分段落层次,并概述段意。
一、(1-3):
二、(4-22):
三、(23-40):
四、(41-46):
三、课文探究
1、回顾驳论文的常用方法。
(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2、驳论点:直接批驳
间接批驳:归谬法:(引申法):根据对方错误观点进行合理引申、推理,暴露出它的荒谬,从而驳倒对方。
反证法:通过证明与所驳的言论相对立、相矛盾的观点是正确的,从而驳倒对方论点。
3、分析本文在驳论中使用的方法。
明确:驳论点:
驳论据:
驳论证:
4、理解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
(1)然而,事实证明轻信便会有被误导的危险。
(2)我们或许可以改变正在发生的事情。
但我们无法改变过去。
四、拓展延伸
活动与练习:思考文段反驳特点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直接驳论点:
反证法间接驳论据:
学后反思:
时评写作(第四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时评的基本知识。
2.明确时评的写作结构,在练习中尝试如何写时评。
学习重难点:时评的角度思路及结构。
学时安排:1学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学
1、什么是时评?
时评,即时事评论,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
它往往以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作为评论的对象,上至国家大事,小到凡人琐事,都可以有感而发,作出评论。
它可以是对先进的新生事物赞颂、褒扬;也可以是对落后丑恶现象批评、鞭挞;还可以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分析,阐发某种具有现实意义的道理。
特点:针对性,实效性
2、如何审题立意?
⑴抓住核心要素
新闻主体——
中心事件——
⑵明确立意角度
①从对(赞成)、错(反对)的角度立意
②从辨证的角度立意
3、时评写作常见思路
写时评,最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对所评之“事”做出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
①评事的对错。
②评事的原因。
③反思此事的教训。
④解决此事的办法。
4、时评常见结构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引用材料
(二)分析材料
(三)联系实际说道理
(四)得出结论
二、堂上训练
请以下面的新闻为素材,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评。
《新京报》2月3日报道,北京731路公交车上,一名外国乘客因其提出违规停车的要求遭到拒绝而对该车的司机与售票员破口大骂为“中国猪”,司机和售票员笑脸相迎,他们严格遵守公交公司的《员工守则》,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