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吊架的常见形式及设置依据
抗震支吊架规范

抗震支吊架规范
抗震支吊架规范是指针对建筑物中的支架和吊架等设施,为了保证其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地震荷载并保持结构的稳定,而制定的规范标准。
下面将从材料要求、设计要求和建造要求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抗震支吊架规范。
一、材料要求
1. 支吊架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常用材料包括钢材、钢丝绳、橡胶垫等。
2. 支吊架的连接部分应使用耐震连接件,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抗震性。
3. 支吊架的防护层材料应使用耐火材料,并进行适当的防火处理。
二、设计要求
1. 支吊架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并进行专业的抗震设计计算。
2. 支吊架的设计应考虑到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摆动,确保其在地震发生时能够稳定地支撑和悬挂设备。
3. 支吊架的设计应考虑到设备的重量和动载荷,并设置合适的安全系数。
4. 支吊架的设计应合理设置支撑间距和吊挂点,从而平衡荷载并减小结构的振动。
三、建造要求
1. 支吊架的焊接应符合相应的焊接规范,焊便焊口应牢固且不得有裂纹、气泡等缺陷。
2. 支吊架的安装应采用安全可靠的固定方法,确保支吊架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3. 建造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支吊架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及时进行修复和整改。
4. 建造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的动态平衡,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振动和变形。
综上所述,抗震支吊架规范是为了保证建筑物中的支架和吊架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地震荷载并保持结构的稳定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专业的设计和严格的建造要求,可以提高支吊架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内容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造面积:2、设计范围:A、电气工程1、设计依据〔1 依据《建造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2,3.7.1 〔强条非结构构件,包括建造非结构构件和建造附属机电设备, 自身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2、依据《建造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22,1.0.4 〔强条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及 7 度以上地区的建造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3、专业要求〔1 设计范围:≥DN60 的电气配管,重力≥150N/米的电缆桥架、电缆槽盒及母线槽,或者重力超过 1.8KN 的其它设备;〔2 对于重力小于 1.8KN 的设备或者吊杆长度小于 300mm 的悬吊〔38 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建造,设备与结构的连接应直接锚固于结构主体,否则应设置防滑构件,由设备厂家根据规范要求计算。
〔4 间距要求: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 12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 24m;柔性管道〔非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 6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 12m。
4、设计要求〔1 对于重要电力设施应按建造设防等级提高一度设计,但在8 度以上时再也不提高;〔2 抗震支吊架初设间距应满足《建造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22 第 8.2.3 条要求,并满足表 8.2.3 规定;〔3 计算: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按《建造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22 第 8.2.4 要求计算,当计算结果不足 0.5 时取0.5,超过 0.5 按实际计算值;〔4 抗震节点布置:根据《建造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22 第 8.3 章节要求设置。
5、抗震构件〔1 抗震组件/构件应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2 抗震组件/构件应为成品构件,构造形式应便于安装检验;〔3 抗震组件/构件采用热浸锌防腐,当有绝缘要求时,应采用喷塑工艺;6、力学验算〔1 抗震构件应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设计及验算应符合构件的应许设计值;〔2 抗震构件验算指标:承重吊杆长细比≦100;斜撑杆件长细比≦200;锚栓抗拉/抗剪荷载;抗震连接件角度/性能<应许30°-60°>;〔3 上述计算中荷载最小值为组件最大应许设计值,并满足规范S≦R。
抗震支吊架安装样式及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1.1抗震支架方案概况施工范围本工程抗震支吊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内容:(1)给水及暖通水管系统:管道采用衬塑钢管,≥DN65管道均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2)消防(包括喷淋)系统:≥DN65管道均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3)电气(包括消防报警)系统:采用电缆桥架或母线槽,重力≥150N/m均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4)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管道采用镀锌铁皮制造,通风管道截面积≥0.38㎡及所有防排烟管道均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抗震支吊架的最大间距管道类别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m)侧向纵向给水、热水及消防管道新建工程刚性连接金属管道12.0 24.0 新建工程柔性连接金属管道;非金属管道及复合管道6.0 12.0燃气、热力管道新建燃油、燃气、医用气体、真空管、压缩空气管、蒸汽管、高温热水管及其他有害气体管道6.0 12.0通风及排烟管道新建工程普通刚性材质风管9.0 18.0 新建工程普通非金属材质风管 4.5 9.0电线套筒及电缆桥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新建工程刚性材质电线套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12.0 24.0 新建工程非金属材质电线套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6.0 12.01.2综合支吊架的安装样式(1)给排水专业为防止地震时给排水管道系统及消防管道系统失效或跌落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1.0.2条、第3.7.1条及《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1.0.4条等强制性条文,应对机电管线系统进行抗震加固。
对管径大于或等于DN65的管道设置抗震支吊架。
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原则为:新建工程刚性管道侧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12米,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24米,柔性管道上述参数减半;最终间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深化设计阶段确定。
单水管侧向及纵向支撑(DN65-DN150)二管综合管线侧向及纵向支撑三管综合管线侧向及纵向支撑为防止地震时风管系统及空调管道系统失效及跌落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1.0.2条、第3.7.1条及《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1.0.4及5.1.4条为强制性条文,应对机电管线系统进行抗震加固。
抗震支吊架的设计与安装规范步骤是怎样的

抗震支吊架的设计与安装规范步骤是怎样的安装抗震支吊架是为了在地震中给予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可靠的保护,承受来自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
很多朋友问我,抗震支吊架是怎么设计的,有何安装步骤和相关原则呢?1.设计范围:≥DN65的给水、热水、消防、空调水管道或重力超过1.8KN的其他设备,风管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2和圆形管径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道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2.内径不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或重力不小于150K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均应进行抗震支吊架设计。
3.水平管道应在离转弯处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当斜撑直接作用于管道时,可作为另一侧管道的纵向抗震支吊架。
4.每段水平直管应在两段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
5.当两个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大于等于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支吊架。
6.每段水平直管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吊架。
安装前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并进行现场勘查并与施工图进行比对。
同时要配合其他工种的安装进度。
按施工图纸勘查现场后,需进行放线、定位的工作。
同时标记出管道、桥架、风管等吊挂物需要爬坡及转弯处的位置,留出支吊架安装的空间。
多种管线集中在一起时,要按照小让大,有压让无压,常温让保温的原则。
支吊架安装时,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的安装间距、安装方式、安装角度进行安装。
抗震支架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单水管系统、单风管系统、单桥架系统、组合系统。
一、单管抗震支吊架安装步骤根据单管的安装类型,单管的安装步骤主要包括: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的安装→斜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
二、风管抗震支吊架的安装步骤以矩形风管为例,根据风管的外形,选择对应的抗震支吊架来进行安装,安装的步骤主要包括: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的安装→横粱的安装→斜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三、桥架抗震支吊架的安装步骤根据桥架的外形,选择对应的抗震支吊架来进行安装,安装的步骤主要包括: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的安装→横粱的安装→侧向、纵向支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四、组合抗震支吊架的安装步骤组合的种类有很多,但是安装的步骤基本一致,现已水管组合为例来进行安装,根据组合的安装形式,选择对应的抗震支吊架进行安装,安装的步骤主要包括: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的安装→横粱槽钢的安装、水管的固定→侧向、纵向支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
抗震支吊架设计要求

抗震支吊架设计要求1 每段水平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
2 当两个侧向抗震节点间距大于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支吊架。
3 每段水平直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吊架,当两个纵向抗震节点距离大于最大设计间距时,应按本规范3条规定的间距依次增设纵向抗震支吊架。
4 抗震支吊架懂得斜撑与吊架的间距不得大于0.1米。
5 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抗震支吊架支吊架间允许纵向偏移,偏移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超过最大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的1/16;2 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不得超过其宽度的两倍。
6 水平管道转弯处的抗震支吊架应设置在距离转弯处0.6m 范围内,可作为另一侧管道的纵向抗震支撑,且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应按下式计算:6.02)(21++=L L L (6) 式中: L ——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m );L 1——纵向抗震支吊架设计间距(m );L 2——侧向抗震支吊架设计间距(m )。
7 当水平管道通过垂直管道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道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道距垂直管道0.6m 范围内设置侧纵向抗震支吊架,垂直管道底部距地面超过0.15m 应设置侧纵向抗震支吊架。
8 抗震支吊架吊杆长细比大于100或当斜撑杆件长细比大于200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9所有抗震支吊架应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当抗震支吊架固定于非结构主体时,应采取补强措施及可靠的锚固连接方式。
当管道穿越建筑沉降缝时应考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10 水平管道在安装柔性补偿器及伸缩节的两端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纵向支撑应满足管道伸缩位移。
11 侧向、纵向抗震支吊架的斜撑设计,垂直角度宜为45°,且不得小于30°。
12 抗震支吊架斜撑安装不应偏离其中心线2.5°。
13沿墙敷设的管道当设有入墙的托架、支架且管卡能紧固管道四周时,可作为一个侧向抗震支吊架。
14单管(杆)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立管的水平管道应在靠近立管0.6m范围内设置第一个抗震支吊架;2当立管长度超过1.8m时应在其顶部及底部的水平管道上设置四向抗震支吊架,当长度大于7.6m时应在中间加设抗震支吊架;3当立管通过套管穿越结构楼层时,可不设置抗震支吊架;4当管道中安装的附件自身质量超过25kg时,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
抗震支吊架施工方案

抗震支吊架施工方案抗震支吊架(1)组成:与建筑结构体牢固连接,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
由锚固体、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2)类型:侧向抗震支吊架、纵向抗震支吊架、单管(杆)抗震支吊架、门型抗震支吊架。
(3)抗震支吊架材料要求:抗震支吊架主材:Q235B,各零部件材料的性能符合《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 476-2015 的规定;(4)连接方式:锚栓连接、螺丝紧固连接。
(5)抗震支吊架外观及尺寸公差:抗震支吊架各部件应表面工整、光洁,无加工缺陷、碰伤、毛刺等;抗震支吊架各部件的尺寸制造公差符合GB/T 1804 的规定。
抗震支吊架选用类型针对不同系统采用不同抗震支吊架,保证符合相关要求。
(1)给排水及暖通水管道采用四种类型抗震支吊架:单管侧向抗震支吊架(TS)、单管侧纵向抗震支吊架(LS)、多管侧向抗震支吊架(TG)、多管侧纵向抗震支吊架(LG)(2)暖通风管及排烟送风管采用两种类型抗震支吊架:风管侧向抗震支吊架(TF)、风管侧纵向抗震支吊架(LF)(3)电气采用两种抗震支吊架:电气侧向抗震支吊架(TD)、电气侧纵向抗震支吊架(LD)。
设计间距及安装位置说明初设间距应满足《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第8.2.3 条要求,并满足表1 规定;计算: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按《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第8.2.4要求计算,当计算结果不足0.5 时取0.5,超过0.5 按实际计算值;抗震节点布置: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第8.3 章节要求设置。
安装位置说明安装位置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所标注点位位置进行安装,以保证抗震系统的整体有效性,当由于安装现场特殊情况导致点位无法安装时,必须进行修改时,必须保证两抗震支吊架之间间距满足《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第8.2.3 条要求,并满足表1 规定,并进行修正验算。
抗震吊支架设计及施工说明

抗震吊支架设计及施工说明一、设计要求1.抗震吊支架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规范的要求,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和地震力,减少结构破坏,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2.抗震吊支架的设计应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特点和地区地震状况进行分析和计算,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抗震吊支架的设计应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相互作用,合理布置构件,确保结构的协调性和一体性。
二、设计方案1.抗震吊支架的主要构件应采用高强度材料,如钢材或混凝土,以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抗震吊支架的吊托臂和吊托支架应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以增加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减小地震力对结构的影响。
3.抗震吊支架的连接方式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法,如焊接、螺栓连接等,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三、施工要求1.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和测量,了解地基情况、地震状况和承重墙的位置,为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准备、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等,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3.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各个节点的连接和支撑的稳定性。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术,熟悉施工工艺和安全规范。
4.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抗震吊支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如有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调整。
四、安全措施1.施工过程中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2.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及时清理道路和施工材料,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3.施工人员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严禁在未经培训的情况下操作危险工具和设备。
4.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天气状况和地震预警信息,确保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五、经济效益六、结论抗震吊支架的设计和施工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和确保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有效提高抗震吊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减少地震力对结构的影响。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抗震支吊架分类

抗震支吊架是用于建筑物内部管道、风管、电缆等设备的固定和支撑系统,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根据使用材料和结构形式的不同,抗震支吊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金属抗震支吊架: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钢材、铝合金等。
常见的金属抗震支吊架包括悬吊式、支承式和混合式支吊架。
-悬吊式支吊架:通过吊杆将设备悬挂在天花板或横梁上,适用于较轻负荷和较小管径的设备。
-支承式支吊架:通过支座将设备支撑在地面或墙面上,适用于较大负荷和较大管径的设备。
-混合式支吊架:结合了悬吊式和支承式的特点,适用于不同形式的设备安装要求。
2. 非金属抗震支吊架: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如塑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
这种支吊架通常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适用于特殊环境。
3. 隔震支吊架:采用隔震装置将设备与建筑物本体分离,减少地震力的传递。
常见的隔震支吊架包括弹簧隔震支吊架、橡胶隔震支吊架等。
4. 防震支吊架:通过增加结构刚度和稳定性,提高设备的抗震能力。
常见的防震支吊架包括加强型钢支吊架、加固型混凝土支吊架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抗震支吊架分类,具体使用哪种类型的支吊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设备的负荷和要求以及地震区域的相关规定来确定。
在设计和选择抗震支吊架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确保其符合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置抗震支吊架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其中明确规定了抗震支吊架的设计与使用。
该标准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也意味着自此之后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要考虑抗震支吊架了。
何为抗震支吊架?
抗震支吊架是用于支承水管、风管、桥架等机电管线设备并提供抗震支撑的支吊架产品。
依据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抗震支吊架的定义是:与建筑结构体牢固连接,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
由锚固体、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抗震支吊架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依据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抗震支吊架是由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应采用成品构件,连接紧固件的构造应便于安装。
侧向抗震支吊架
用以抵御侧向水平地震力作用。
纵向抗震支吊架用以抵御纵向水平地震力作用。
单管(杆)抗震支吊架是由一根承重吊架和抗震斜撑组成的抗震支吊架。
门型抗震支吊架由两根及以上承重吊架和横梁、抗震斜撑组成的抗震支吊架。
哪些地方需要使用抗震支吊架?
依据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第1.0.4条(强条)规定抗震设计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
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第3.1.6条条文说明规定了需进行抗震设防的内容:①悬吊管道中重力大于
1.8kN的设备;②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管道系统;③矩形截面面积大于
等于0.38㎡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④对于内径大于等于60mm
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
第3.1.8条规定穿过隔震层的建筑机电工程程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方式,并应在隔震层两侧设置抗震支架。
第4.1.2.1条规定8度、9度地区的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立管直线长度大于
50m时,宜采取抗震动措施;直线长度大于100m时,应采取抗震动措施。
第4.1.2.3条规定需要设防的室内给水、热水以及消防管道管径大于或等于
DN65的水平管道,当其采用吊架、支架或托架固定时,应按要求设置抗震支承。
第5.1.2.4条规定锅炉房、制冷机房、热交换站内的管道应有可靠的侧向和纵
向抗震支撑。
多根管道共用支吊架或管径大于等于300mm的单根管道支吊架,
宜采用门型抗震支吊架。
第5.1.3.3条规定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0m的风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
第5.1.4条(强条)规定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
吊架。
第5.1.5.4条规定重力大于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不宜采用吊装安装。
当必须采用吊装时,应避免设在人员活动和疏散通道位置的上方,但应设置抗
震支吊架。
第6.1.1条规定内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燃气管道应进行抗震设计,管道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应符合规定。
第6.2.8条规定在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物内,燃气管道应根据建筑抗震要求,在适当的间隔设置抗震支撑。
第7.1.2条规定内径不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不小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均应进行抗震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