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3)《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

合集下载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名称: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0811一、学科简介控制科学与工程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以工程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研究动态系统的行为、受控后的系统状态以及达到预期动静态性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起源于1978 年创办的仪表及自动化专业,2018年获批“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辐射涵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等本科专业。

建设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仿真科学与工程等三个学科研究方向,在工控系统安全、设备运行诊断与安全、能源运输安全等技术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

该学科拥有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工控安全与智能控制、安全生产智能感知与大数据技术)。

该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22名,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百人”层次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3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

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横向课题等多项,成果应用于国家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示范工程、装备系统故障诊断与安全维护、地质空间系统模拟仿真与可视化等国家及北京市重大项目。

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个教学奖项。

二、培养目标通过全日制硕士阶段的培养,学生将掌握现代控制工程设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信号检测与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熟知现代控制装备与检测仪器的操作手段,掌握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从事控制工程、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和识别、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智能传感系统、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一、适用范围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0811),控制科学全日制专业学位领域(085210)。

二、课程设置级别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内容偏重学时学分学期考核方式ⅠⅡⅢ5级课程中级课程公共课54311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理论32 2 √ 考试第一外国语应用48 3 √ 考试5431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论16 1 √ 考试5431100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理论16 1 √ 考试50331001 工程创新方法论并重32 2 √ 考试公共基础课54012001 数值分析※理论48 3 √ 考试54012002 现代数学物理方程理论48 3 √ 考试54012003 随机过程与时间序列分析理论48 3 √ 考试专业基础课50333002 线性系统理论※并重32 2 √ 考试50333013 优化理论与方法※并重32 2 √ 考查50333015 最优控制理论※并重32 2 √ 考试50333014 现代信号处理及应用*※并重32 2 √ 考查50333016 模式识别※并重32 2 √ 考查50333018 现代传感器技术※并重32 2 √ 考试50333019 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并重32 2 √ 考试50334030 现代计算机控制系统*※并重32 2 √ 考查专业课50334009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并重32 2 √ 考试50334039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并重32 2 √ 考查50334015 现代电力电子建模与仿真并重32 2 √ 考查50334028 软件工程并重32 2 √ 考查50334029 变结构控制理论与应用并重32 2 √ 考试50334002 系统可靠性原理并重32 2 √ 考试50334031 列车信息网络技术并重32 2 √ 考试50334010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并重32 2 √ 考试50334033 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并重32 2 √ 考试50334034 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并重32 2 √ 考试50334035 应用非线性控制并重32 2 √ 考查50334036 网络化控制与信息处理并重32 2 √ 考查50334037 视景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并重32 2 √ 考查50334016 数字信号处理器结构与实现并重32 2 √ 考试50334006 工程项目管理并重32 2 √ 考查50333001 电网络理论并重32 2 √ 考试50333003 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并重32 2 √ 考试60333001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并重32 2 √ 考查50334001 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并重32 2 √ 考试50333005 现代电力电子学并重32 2 √ 考试50333006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及其控制系统*并重32 2 √ 考试50333007 电机统一理论并重32 2 √ 考查50333008 现代高压电力工程并重32 2 √ 考试50333009 牵引供电系统自动化技术并重32 2 √ 考试50333010 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并重32 2 √ 考试50333011 磁悬浮原理与磁浮工程并重32 2 √ 考查50333012 超导技术并重32 2 √ 考查实验课50325003 控制科学与工程实验应用32 2 √ 考查6级课程高级课程公共基础课64012001 应用泛函分析理论48 3 √ 考试专业基础课60333002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并重32 2 √ 考查专业课60334001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前沿科技※并重48 3 √ 考试7级课程前沿课程公共课74311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理论32 2 √ 考试7431100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理论16 1 √ 考试70531001 管理系统多变量分析并重32 2 √ 考试71321001 学术期刊英语论文写作应用32 2 √ 考试71321003 英语(二外)应用32 2 √ 考试公共基74012001 现代数学理论48 3 √ 考试74012002 可靠性数学理论48 3 √ 考试注: 1. 以外语教材、外语授课的课程在课程名称的后面填“*”;2、带※的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三、选课要求【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16学分)学习补修课程、5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6级以上(含6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

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

11世纪我国北宋时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体现了闭环控制的思想。

到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

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建立了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理论并在工业中获得成功应用,才开始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此后,经典控制理论继续发展并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50年代又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并相继发展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使本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加丰富。

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显著加快了工业技术更新的步伐。

在控制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变得更加活跃;由于对大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学科向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形成了系统工程学科。

特别是近20年来,非线性及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促进了本学科的迅速发展。

目前,本学科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农业。

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无不体现本学科的作用。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

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

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与渗透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

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

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

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

各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情况

各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情况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航天五院... / 航天五院
研究方向 04 计算机控制 年份 招生 人数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导师姓名 考试科目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01 自动 控制原理 招生类别 普通统招 学历层次 硕士研究生 备注
东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01 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控制 02 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 03 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建 模 04 过程监测、诊断与安全 控制 05 复杂系统综合自动化 年份 招生 人数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导师姓名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 ④836 自动控制原理 招生类别 普通统招 学历层次 硕士研究生 备注 国家重点学科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导师姓名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 ④814 控制综合基础或 815 智能科学基础 招生类别 普通统招 学历层次 硕士研究生 备注 控制综合基础含: 自控原理、现代控 制论各 1/2;智能 科学基础含:自控 原理、计算机视觉 各 1/2
06 先进系统建模方法与仿真 2010 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
研究方向 01 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 02 物流与仓储自动化 03 工业机器人 年份 招生 人数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导师姓名 考试科目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01 数学一④801 自动控 制原理 招生类别 普通统招 学历层次 硕士研究生 备注 复试科目: 数字、模拟电子 技术基础

领导干部试用期满考察报告

领导干部试用期满考察报告

领导干部试用期满考察报告领导干部试用期满考察报告干部考察报告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试用期一年,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现职的,正式任职。

受局领导委托,由市XX局XX科XX科长及XX组成本次干部考察组,对XX年X月竞争上岗任职的XX职务进行全面考察。

现将考察的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XXX,男(女),XX年X月出生,X族,XX市XX区XX乡人,XX学校毕业, XX年X月参加工作,XX年X月任副主任科员,XX年通过竞争上岗提拔为XXX职务。

二、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主要特长1、思想政治素质较好。

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作风正派。

2、自觉学习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业务水平提高较快,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业务精通,踏实肯干,经常加班加点完成工作,尽职尽责。

4、团结协作,尊敬领导,服从安排。

5、廉洁自律。

在考察中没有发现有违法违纪行为。

三、不足之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有待加强学习。

四、民意测评情况通过发放民主测评表和个别谈话两种方式进行。

1、发放民主测评表X张,收回X张,优秀X票,称职X票,基本称职X票。

2、个别谈话X人参加,同意任职X人,占X%。

五、考核结果建议考察组一致认为:XX工作努力,品行兼优,胜任XX职位。

考察组建议,XX任职试用期一年已满,正式任职。

考察组成员:XXXX年X月X日处级干部任职试用期满考核述职报告2016-11-26 16:28 | #2楼人事处副处长王俊年2015年9月新一轮副处级领导干部调整中,本人被聘任为人事处副处长,分管劳资和调配工作。

过去的一年里,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比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对照一年来的学习、思想和工作实际,现将自己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报告如下,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政治思想方面本人热爱党,热爱祖国,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业务能力。

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2019年公开招考硕士拟录取名单

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2019年公开招考硕士拟录取名单

350
张*
612723********0037 男
360
张*
510182********4815 男
354
张 君 3*70285********0015 男
397
张 峻 3*20481********1230 男
392
张 一 1*31182********6632 男
416
张 艺 6*10526********1018 男
347
张 振 6*22301********917X 男
358
张 志 1*40110********2018 男
388
赵 勇 5*13425********8310 男
320
赵 裕 3*70681********0076 男
361
郑 周 5*32627********1116 男
352
171 168.63 169.5 158.88 177.38 182.75 173.8 176.9 173.1 172 142.1 160.7 140.6 158.8 151.1 186.6 149.63 176.6 173.6 117.1 170.63 133.75 144.9 156.9 174.3 163.75 182.2 181.1 164 158.1 154.63 152.8 173.3 160.75 174.4 173.63 177.8 162.8 181 167.4 165.6 168.5 156.3 180.2 158.3 162 178
352
唐 增 3*62427********6432 男
396
童 小 3*50423*****21003********4018 男
392
王*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概况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系统与控制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概况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系统与控制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一、学科概况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系统与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我国具有悠久光荣的历史,是由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创建的。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沿革中,本学科以综合性强、覆盖面宽、培养人才的基础厚且适应面宽著称。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军民结合和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轻了人类劳动的强度,降低了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一。

自动化技术对实现国家实力的增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从航空航天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从先进制造到供应链管理,从智能交通到楼宇自动化,从医疗仪器到家庭服务,自动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自动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智能、生物、网络等新技术赋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新的内涵,使其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增强了学科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即使学科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学科内涵控制科学与工程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以各个行业的系统与控制共性问题为动力牵引,研究在一定目标或指标体系下,如何建立系统模型,如何分析系统的特性和行为,特别是动态行为,系统内部之间、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如何设计与实现控制与决策系统。

本学科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电子电路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专业理论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线性/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优化与调度、系统辨识与仿真建模、现代检测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机器智能与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导航与制导系统等。

考研工学类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

考研工学类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

考研工学类专业介绍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隶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工业自动化生产中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的先决手段,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应用遍及各个工程领域。

本学科与自动化、计算机、控制工程、电子信息、机械等学科相互渗透,主要从事与控制、信息科学、机械等领域相关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

本学科的研究特点是综合运用物理学、材料学、信息论、电子学、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学科理论与技术,采取软硬结合、光机电结合手段,注重测量、控制与管理一体化技术,发明新型传感技术与新的测量方法;开发多功能智能型传感器和信息融合系统;实现信号转换、处理及传输;设计先进的仪器仪表及其他自动化装置。

满足工农业生产的控制、监测、计量、诊断分析等实际需要。

本学科主要培养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有关信息处理、微机测控、智能仪器及传感技术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081103 系统工程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实际是系统科学的实际应用;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

系统科学作为信息、控制和管理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以工程、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中的复杂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系统科学、控制理论、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解决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实现及综合等问题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硕士点。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73)《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本专业学科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最优估计理论及应用:估计问题的提出、估计准则、各种估计方法及比较、最小方差估计、线性最小方差估计、正交性和投影的几何解释;kalman滤波的基本方程的推导、离散型kalman滤波、连续型kalman滤波;kalman滤波中的技术处理、有色噪声条件下的kalman 滤波、kalman滤波发散的抑制、平方根滤波;kalman滤波的稳定性、稳定性定义、判别kalman 滤波稳定的充分条件;kalman滤波的推广、最优线性平滑、非线性系统的kalman滤波
2.最优控制理论及应用:变分法的基本原理、欧拉方程与横截条件、固定端点与变动端点的变分问题;最小值原理、连续时间系统的最小值原理、离散时间系统的最小值原理、时间最优控制;线性二次型的最优控制、二次型性能指标、有限时间状态调节器问题、无限时间状态调节器问题、输出调节器问题、跟踪问题;动态规划、最优性原理、离散事件线性二次型、连续动态规划与哈密顿—雅可比方程、动态规划与变分法和最小值原理的关系
3.智能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智能控制的定义特点;递阶控制系统、递阶智能机器的一般理论、递阶控制系统的结构;专家控制系统、专家系统的特点结构与类型、专家系统的结构;模糊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的数学基础、模糊控制器的结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模糊控制器的特性;神经控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构、人工神经网络示例及算法、神经控制的结构方案;模糊逻辑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在控制中的集成
H∞控制:H∞性能指标及其与鲁棒稳定性的关系、单输入单输出条件下H问题的解、直接状态空间法
参考书目:
1.《卡尔曼滤波与组合导航原理》,秦永元、张洪钺、汪叔华,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2.《应用最优估计》,(美)盖布尔,A.,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
3.《最优控制》,秦寿康、张正方,电子工业出版社 1984
4.《最优控制理论与应用》,解学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5.Frank L. Lewis, Vassilis L. Syrmos Optimal Control(Second Edition) John Wiley&Sons Inc, 1995
6.《智能控制:基础与应用》,蔡自兴,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7.《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孙增圻,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8.《鲁棒控制理论》,史忠科、吴方向、王蓓等,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9.《H∞控制理论》,解学书、钟宜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