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1

合集下载

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

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

第三课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知识过关一、透镜1.定义(1)测焦距: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另一侧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2)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2.三条特殊光线实像和虚像1.眼睛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晶状体较厚,折光能力太晶状体较薄,折光能力考点一:透镜和焦距1.(2022•桂林)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A.B.C.D.【答案】C【解答】解:AB、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故AB错误;C、该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为凸透镜,故C正确;D、该元件厚度相同,不是凸透镜,也不是凹透镜,故D错误。

故选:C。

2.(2022•长沙)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

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答案】C【解答】解:“水晶饼”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使太阳光发生折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2019•湘西州)某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适当调整位置后,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经过测量得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解答】解:某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适当调整位置后,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中心是光心,光斑和光心之间的距离叫焦距,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故答案为:20。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4.(2022•淄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素材1:制作望远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素材1:制作望远镜

制作望远镜[课题]制作望远镜[内容]学过了有关望远镜的一些知识.学生们也想用望远镜观看星象,迫切需要有一架天文望远镜,但是目前国内能买到望远镜的地方不是很多,而需要买到自己合适的也不很容易,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做一架,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过程]怎么制作呢?要想自制,首先要了解天文望远镜的光学性能?1.放大率与视场放大率是望远镜观看物体本领的一种光学性能,一般人认为,放大率越大看星象越清楚.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之比,所以增大物镜的焦距同时减小目镜的焦距,能得到适当的放大率,然而如果放大率无限增大、物镜的口径没有同时增大,会导致光力越来越弱,用这样的望远镜观看景象,不仅不能增加观看细节的效果,反而难辨真实面目,与此同时用大倍率望远镜看到星象被放大了,使星象抖动的大气也随之放大,这样星象仿佛蒙上了一层跳荡的面纱,又不清楚了.所以,无限增大放大率,反而是费力不讨好,得不偿失.2.口径与分辨角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台,都努力用最大口径望远镜观看天体,特别是探索暗弱天体的秘密,更是如此,望远镜的口径大小是个尺度,用它可以衡量天文台的工作能力.每架望远镜的观察的可能限度,取决于镜口的直径,它表示集光能力的不同,口径越大集光能力就越强,这种集光本领与物镜口径成反比,例如用60 cm镜进行观测时,假定眼睛瞳孔的直径是6 mm,我们对于所看到的星体的亮度放大率为10000倍,我们把望远镜所观测到的星等,叫做望远镜的“极限星等”.对于同一颗星,人的肉眼和望远镜看上去有相当的差别.望远镜最大能看到的极限星等M和口径D相关,经验公式:M=7.1+5log D(D以cm为单位)由此可以计算出10 cm的望远镜可以看到12等的星,不过这仅仅是理想公式.在实际观测中很难达到.原因是光在传播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损失;另外在城市里面观测,晚间受灯光干扰,会使计算的星等下降1~2个星等.望远镜还有另一个重要指标:角分辨率,定义为A,经验公式是:A=12″/D(角秒)D表示口径,单位为cm,从式中可以看出,口径越大,角分辨率越大,可以分辨更多细节.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观测效果越好,所需望远镜的口径越大,但是口径越大制造越麻烦,所以建议刚刚开始磨制望远镜的朋友选择10 cm~30 cm比较合适.将来可以挑战更大口径.3.焦距与光力望远镜的焦距是指物镜的焦距,如牛顿式是单片凹面镜的焦距值;卡片是主镜和副镜的合成焦距,不管哪种望远镜,制成后的焦距是一个定值,一般焦距越大一定张角的天区在望远镜上的像越大,测量恒星的位置越能准确,观看有视面的星体,表面细微部分越清楚,比如,60 m以上焦距的望远镜,观看木星的像直径达15 mm(47″),而用2 m焦距来看,只能看到0.5 mm直径的斑点,这样看来望远镜的焦距越长越好.但是,当望远镜口径一定时,如果焦距无限增加,看到的恒星表面光度变暗,影响效果,也就是说光力减弱.光力是指口径与焦距的比值,用A表示,即:A=D/f光力又叫做相对口径或简称焦比,从公式来看,焦距越长光力越弱,观看有视面天体细微部分效果变差,观看更弱天体则无能为力.因为观看景像最后要用眼睛,而人眼观看星像的亮暗程度,与光力A 的平方成比例,而望远镜制作时,要看望远镜所能担负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光力.在实际应用上,把光力的比值的倒数叫做相对焦距,如F 8表示焦距是口径的8倍,10 cm 口径,焦距为80 cm ;20 cm 口径时,焦距为160 cm ,一般观看月亮,行星的细部,望远镜光力可选择81~61之间,观看大范围的星云和星团光力可选择61~41之间. 结果:制作望远镜.材料:准备两个凸透镜,一个焦距比另一个稍大一些,分别与两个透镜尺寸差不多的大小硬纸筒,大纸筒可套进小纸筒,纸筒也可自己制作.制作:将焦距较大的透镜作为物镜,较小的作为目镜,分别将它们固定在大小两个纸筒中,如下图所示:使用:将物镜对准远处的物体,不断推拉小纸筒,直到看到清楚放大的像为止.原理:如下图所示,从远处物体射到物镜上的光线是平行的.经物镜后,在焦点外距焦点很近的地方,得到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像.目镜的前焦点和物镜的后焦点是重合在一起的.所以实像位于目镜和它的焦点之间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实像对于目镜来说是物体,它对于目镜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这样,当我们对着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进入眼睛的光线就好像直接从这个放大的虚像射来的.为什么显微镜能够放大对于这个问题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回答:“因为它能像物理学教科书里所说的那样按照一定的方式改变光线的进路。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

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跨学科实践】1.(2024·山西)如图为青少年眼病患者眼球与正常眼球对比图。

关于该患者的晶状体及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近视眼镜B.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远视眼镜C.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近视眼镜D.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远视眼镜【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患者眼球中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因此应戴近视眼镜即凹透镜加以矫正。

故选A。

【中考新考法】2.(2024·山东烟台)学习小组对于眼睛视物原理进行了探究实践。

请你观察图甲中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把照相机与眼睛功能类似的部分填入表乙中。

表乙照相机①胶卷光圈眼睛晶状体和角膜②③【答案】镜头视网膜瞳孔【解析】[1][2][3]根据图可知,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胶卷(底片);瞳孔相当于光圈,调节光线的射入量;眼睑相当于快门,快门打开才能有光线进入;快门与眼睑的作用是相同的。

【结合生活实际】3.(2024·湖北武汉)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图甲中,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该成像特点制成的。

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同学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方案一:仅将光屏向移动一段距离;方案二:仅换用焦距较的凸透镜。

(2)某同学利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观察指纹,保持指纹到眼睛的距离为40cm不变,将凸透镜调整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看到了指纹正立放大的像,此时该同学的眼睛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能成(填“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或“正立放大”)的像。

【答案】照相机左大倒立放大【解析】(1)[1]由图甲可知,物距大于像距,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该成像特点制成的。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五章第1节 透镜5.1透镜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五章第1节 透镜5.1透镜
交流总结 思考:在主光轴上会聚成的这一点F是什么?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 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作凸透镜的焦点(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作焦距( f )。 思考:凸透镜有几个焦点? 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两边的焦距相等。
合作探究
任务三、理解焦点和焦距
F
F
f
f
不同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入凹透镜后的光路图
任务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分类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 如:远视眼镜、放大镜等 。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如:近视眼镜、猫眼的面的一部分。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作薄透镜 。
任务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归纳掌握
➢ 透镜是一种折射镜,是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它的表面 至少有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光通过透镜经两次折射 后改变光路,透镜遵守光的折射规律;
任务二、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会聚与发散作用
会聚与发散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射出 的光线跟原光线相比靠拢主光轴,我们把这种作 用叫作会聚作用;射出的光线跟原光线相比远离 主光轴,我们把这种作用叫作发散作用。
思考探究
任务三、理解焦点和焦距
F
f
O F
f
不同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入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任务三、理解焦点和焦距
2.如图,表示对入射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B )
A.(a)图和(b)图 B.(a)图、(b)图和(c)图 C.只有(a)图 D.(a)图、(b)图、(c)图和(d)图
3.某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观察 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的现象,如图所示,移动白纸使光斑最 小、最亮,此时光斑离凸透镜10 cm。据此,我们可以确定 此透镜的焦距为( B )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1、透镜的概念: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主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光心: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做光心。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 F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2、凸透镜的光学性质: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3、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又叫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图四),所以又叫发散透镜。

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作图,补画光路图。

方法:(1)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即沿直线传播)(2)对于凸透镜:一边为平行光,另一边就为会聚于焦点光。

(3)对于凹透镜:一边为平行光,另一边就为发散光(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另一侧的焦点上。

)练习题1.透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厚________薄的,叫做________镜,它能使光线________,所以又叫做________透镜;另一类是________薄________厚的,叫做________镜,它能使光线________,所以又叫做________透镜.2.老花眼镜(远视眼镜)是________镜,近视眼镜是________镜.3.凸透镜有________个________焦点.4.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光路的可逆原理可知: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________;②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其方向________;③通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________.5.小华用________透镜会聚太阳光,在________处可以点燃火柴;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处,通过凸透镜后成为一束平行光线.6.有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甲和乙,已知甲的焦距大于乙的焦距,则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_.7.一束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则()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 D.一定你原来靠近主光轴8.“用冰取火”时,首先要把冰块磨成()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9.完成图所示光路图10.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___11.下列所示的透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1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1

广洋湖中心初中九年级物理“学思导学”学生学案课题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1课型复习授课时间主备人潘永飞复备人审核人潘永飞审核意见【导学】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2.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的规律.【质疑】1、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通常会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现象例举:(1)早晨看到位于地平线的太阳(2)看到池底变了(3)水中的筷子向折起(4)海市蜃楼(5)幻日、太阳变扁、变方等(6)彩虹等。

3、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_两侧。

当光从空气____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_法线,折射角_____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

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______。

根据光路的______,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_____法线,折射角_____入射角。

4、中央比边缘______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中央比边缘______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透镜的中心叫_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的点叫______,折射光线反向延长所会聚的点叫______,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5、请使用三种方法鉴别凸透镜和凹透镜?6、有一个不知焦距的凸透镜,你用什么办法可以粗略测出它的焦距?7、完成下列光路.【学思】【例1】下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拓展变式】如右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 折射,OB 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 致的折射光线。

【例2】我们观察到水中的鱼和水中的云,它们形成的原因,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像(虚/实);后者是由于光的___ _____而形成的 像(虚/实)。

透镜知识点总结

透镜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讲透镜一、知识结构(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像 A C D 这样的透镜。

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像 B E F 这样的透镜。

(二) 、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 、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它后变的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它是虚焦点,因为它不是实际光线汇聚的点。

也用“F”表示,拓展①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是指光景凸透镜折射后,光线都会向靠拢主光轴的方向偏折,是光束变的更细,更合拢,不能将汇聚作用理解为射出光线一定是汇聚的,且交与一点。

②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指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都会向远离主光轴的方向偏折,使光束变的更粗,更散开些,但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仍有可能相交。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 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拓展①凹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长短。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②凸透镜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线汇聚作用的强弱,焦距越短,表明汇聚作用越强;焦距越长,表明汇聚作用越弱。

凹透镜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凹透镜对光线汇聚作用的强弱。

焦距越短,表明发散作用越强;焦距越长,表明发散作用越弱。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 、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四) 、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1(含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1(含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 1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 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A.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D.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5.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5cm B.10cmC. 15cmD.25cm6.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 A. 缩小、正立的虚像B. 放大、正立的虚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D. 放大、倒立的实像7.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A. u<fB. f<u<2fC. u=2fD. u>2f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镜成像的规律
• 实验装置:
• 思考:实验前,我们需要将蜡烛、凸透镜、光 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这样做的原因 是什么? • 使光屏上面承接到蜡烛完整的像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 • •
像的虚实: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位置:
• • • •
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倒立虚像正;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 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 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 凸透镜的焦距( A ) • A.一定小于l • B.一定等于l • C.一定大于l •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 2、图1是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在图中所 a 标的a、b、c三 点中,点______ 表示凸透镜的 焦点。据图分析可知,如果将该相机的焦点调至 b点,则同一物体所成的像将比原来要 大 (选 填“大”或“小”)。吴力在家里的阳台上用数 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下了株洲天元大桥美丽 的夜景,如图2甲、乙所示。结合图1分析可知, 乙 拍摄照片________ 时,镜头焦距调的较大。
• A、a
B、b
C、c
D、d
• 2、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 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 个( A ) •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二、与透镜有关的几个名词P91~92
指导丛书P16例4、5
指导丛书P19例12
一、两种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
• 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区分这两种透镜?
• 触摸法: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 • 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 聚光法: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 •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 • 成像法:能成不同性质的像的是凸透镜; • 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的是凹透镜。
• 1、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 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 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