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第二课复习

合集下载

经济常识第2讲重点

经济常识第2讲重点

经济常识第2讲货币一、考点解读二、[基础知识导学]1、货币的产生和本质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偶然的物物交换到扩大的物物交换,再到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最后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诞生。

可见,货币本身就是商品。

一般等价物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②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当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金银就成为货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是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特点,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扩大,一般等价物都集中到贵金属金、银上。

③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理解货币本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又与其它商品不同,是一般等价物,是可以与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货币同其它一般等价物不同,只有当贵金属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货币正式产生。

从货币的作用来看,它可以与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商品交换在现象上是物与物的交换,在本质上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既然货币是一种商品,所以同样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④货币具有价值,又是价值的尺度。

作为货币的金、银也是商品,因而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同时,由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因而又和其他商品不一样,它是价值的尺度,即用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货币之所以能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是因为它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⑤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七大因素)商品的价值(成正比);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成反比);国家的宏观调控;供求关系;消费者的购买力;新鲜商品的新程度(商品的使用价值);纸币的发行量。

经济常识第二课复习

经济常识第二课复习
分析:传销商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违背等 价交换原则,不利于价值规律作用的发挥。传销活动 否定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 原则的合法权益,既不利于市场交易有秩序、按规则 进行,又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它与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严厉打击非法传销活动,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健康发展。 思考:传销违背什么经济学原理?有什么危害?
3、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有何优越性?
(P38)
4、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P42);为什么?(P42)
(1)要
发展、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并且允许
非公有制经济进入
的基础设施、公有事业
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并和公有制企业投融资、税收、土
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享有
;(这意味着什么?
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使它们与
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 的公有制
实现形式。在我国现阶段,要使 成为公有制的主要
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 的发
展,也推动了整个 的发展。
2、股份制是
的产物。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
的一种
形式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和更高的经济
效率,其突出特点是
,其性质主要看 权。
股份制的作用:(1)(2)(3)
4、分配形式的误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等同于社会主义
的分配方式
(2)劳动收入等用于按劳分配的收入

主要看劳动者的范围(公有制、非公有制),性质
(简单、复杂)。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与个体劳动
者的劳动收入,风险经营者凭复杂劳动获得的劳动收
入。
(3)把非劳动收入等同于剥削收入

经济常识第二课第一节

经济常识第二课第一节

第二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程知识基本问题: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为实现2020年经济建设的目标,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上有什么要求?2、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3、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成分?各自的含义、地位、作用怎样?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怎样体现出来的?5、我国农村目前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6、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哪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有什么意义?7、我国现阶段存在有哪些非公有制经济?各自的含义、特点和地位怎样?8、什么叫所有制结构?我国目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是什么?如何认识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9、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怎样体现的?10怎样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优劣?1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13、我国对待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分别是什么?14、我国对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其内容如何?15、现阶段我国还存在哪些非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是什么?16、坚持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有何重要意义?易混淆知识: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现阶段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形式”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就必须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处于支配地位”3、“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数量来体现的”4、“集体经济是我国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5、“农民承包土地就改变了农业集体经济的性质”6、“混合所有制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性质”7、“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8、“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9、“股份制是私有经济形式,我国推行股份制意味着削弱公有制主体地位”10、“凡是劳动收入都是按劳分配”11、“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12、“个体劳动者靠自己的劳动吃饭,其个体劳动所得属于按劳分配”13、“决定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的国情”经济常识第二课表格一: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表格经济常识第二课图式一: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图式是社会主义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地位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含义国有经济范围地位、作用: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含义形式集体经济地位公有制经济内容(构成)优特点作用农村中的集体经济——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特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用我国含义现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形式阶意义段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意义基构成本经济制度地位含义所个体经济地位有优特点制非公有制经济作用结含义构地位形式私营经济优特点与个体经济异同作用含义外资经济地位形式作用原因(依据)从根本上说具体说来如何坚持必须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经济学常识第二课图式二: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图式以把地位按按基本内容劳 劳按劳分配 适用范围分 分 意义(作用)配 配 分配形式 特点为 与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主 按 适用范围体 生, 产多 要 其他分配方式 具体形式种 素 (非按劳分配方式)分 分 按生产要素分配配 配 适用范围方 结 意义(作用)式 合 福利性分配并 起存 来 原因(必然性)经济学常识第二课表格二: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表格。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第二课2.2.2、国家的宏观调控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第二课2.2.2、国家的宏观调控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第二课2.2.2、国家的宏观调控重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素质要求:1、知识方面:识记: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能力方面:通过学习,学会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的方法,体会怎样认识经济概念和理论,要逐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科学认识事物的思想武器,使其学会。

科学地观察、分析问题。

结合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应该认识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重点及解决办法】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前,国家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这个问题是本课重点。

对这个问题,教材是从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固有的弱点和缺陷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市场经济的演变过程,使学生明确,无论从世界范围看,还是从我国来看,宏观调控对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复习提问1. 什么是市场经济?2.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什么?请说明其含义。

3. 市场经济有哪些优越性?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市场的调节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有其弱点和缺陷。

例如,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自由竞争阶段。

当时资源配置完全是在市场上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实现的,这种完全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方法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它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趋尖锐化,从而爆发了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在原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运用了计划手段,即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第二课2.1.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第二课2.1.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第二课2.1.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重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难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素质要求:1、知识方面:识记: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的含义;理解:⑴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运用:通过典型事例,说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2、能力方面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认识到公有制的建立,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3、思想觉悟方面⑴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⑵要明确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应大胆解放思想;【重点及解决办法】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在以前,我们一直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出现了许多由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隡组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很显然,这些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中共十五大报告就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作了深入的阐述,这种阐述对我们重新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国有经济的作用,直接关系到能否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

因此,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重点。

对这个问题,应着重从这样四点来把握:⑴教材中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含义的表述,教师要加以强调,必须使学生牢牢记住。

⑵对国有经济的性质、范围,不必做过多的分析,重点应放在对的主导作用的理解上。

教师应收集典型材料,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来理解、分析和把握。

关于教材归纳的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第一个具体表现,要让学生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保证国民经济有正确的发展方向。

第二个具体表现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谈的。

⑶关于集体经济,重点应当是农村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要讲清楚两点:一是介绍这种经营体制的基本状况;二要说明这种体制可以适应生产力不同的发展状况和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一种好的经营方式。

经济2课知识点

经济2课知识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考点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⑴引起商品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

①间接因素: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实现途径)。

②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

⑵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表现。

①供不应求→商品短缺→价格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卖方市场)。

②供过于求→商品过剩→价格下降(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买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根本因素、决定因素):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注意:⑴、价格与价值的关系①区别: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⑵、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时间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补充: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⑶、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4)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①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同样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总量。

②由于竞争机制的形成,促使其他商品生产者竞相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价值量降低,价格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最后能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让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经济常识第二课(复习)

经济常识第二课(复习)

91.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兰斯顿·休斯] 92.生活的艺术较像角力的艺术,而较不像跳舞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站稳脚步,为无法预见的攻击做准备。――[玛科斯·奥雷利阿斯] 93.在安详静谧的大自然里,确实还有些使人烦恼.怀疑.感到压迫的事。请你看看蔚蓝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星吧!你的心将会平静下来。[约翰·纳森·爱德瓦兹]
基本问题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市场经济
关于公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社会主 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 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 多种多样的。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 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量、质);第二,国有 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关于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一般
、市场和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的一种有效形式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形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什么要发展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资源 有限性
需求 无限性
实现资源 优化配置
生产什么 用多少资源生产这种产品,
用多少资源生产那种产品
市场经济
怎么生产
怎样组合才能生产出更 好更多的产品
为谁生产 根据什么分配,分配多少
无形手
有形手


一 般

经征

平等性
调不着;
竞争性 表 调节
不能调;
法制性

引导 选择
不是万能的

经济生活第二课知识归纳单

经济生活第二课知识归纳单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因素);供求关系(直接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①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②各种具体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一般来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出现不同类型的市场:买方市场(供大于求,买方有利)、卖方市场(供不应求,卖方有利)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消费心理、市场秩序等也会影响商品价格☆问1: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

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问2: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2000元/吨。

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原因是()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少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问3: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A.364元B.400元C.520元D.776元★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当供小于求时,价格高于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保护主义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使外地的 产品、资源、资金等不能进入本地市场,无法与本地企 业平等竞争,市场经济不能正常运行; 2)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违反了开放性的原则,违背社会分 工和生产专业化发展需求,不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阻 碍资源优化配置和优胜劣汰,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 展。 3)地方保护主义违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原则,竞争对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外在的压力,促使他们不断改 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地方保护主 义破坏合理的竞争,会使本地企业缺乏竞争和动力,不 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实质是保护落后。
4、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P42);为什么?(P42) (1)要 发展、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并且允许 非公有制经济进入 的基础设施、公有事业 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并和公有制企业投融资、税收、土 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享有 ;(这意味着什么? 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使它们与 国有企业在市场上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 (2)地位:(3)作用:(4)必要性;大力发展非公有 制经济,是完善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是促进我国生产 力更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5、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的客 观必然性是什么?(P42——44)。 (1)从根本上说(2)具体地说 6、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从结构的两方 面思考归纳相关的政策)
7、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8、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什么?为什么?(P44)。 9、社会主义社会其他分配方式有哪些? 10、在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实行的依据(必然性、原 因)?P45-46 11、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原则: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 (1)效率优先就是要 ,兼顾兼顾 公平就是要 。 (2)客观必然性;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 基本要求。效率优先是 决定,也是由 决定 的。兼顾公平是由 决定的。 (3)关系:两者是辨证统一的,两者是相互制约和相 互促进的作用, 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 创造更多的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公平分配。
市场经 社 济的一 会 般特征 主 义 市 国家的宏 场 观调控 经 济 的 基 社会主义市 本 特 场经济的基 征 本特征
市场和市场经济的概念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原 因、表现、作用) 必要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 有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 滞后性)] 概念、主要目标和手段(表现)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原因 制度方面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 控
(4)对策:①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突出重点。对 于食品、药品、农资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国 家安全的商品的市场秩序整治要始终抓住不放,狠抓 大案要案不放。②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 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 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如加强社会 主义法制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加强社 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把依 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统一起来。③经营者要自觉提 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有市场意识, 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坚持正当竞争,树立企业良 好的信誉和形象。④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提高自 身素质。
主要误区指正
1、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混为一谈 (1)两者含义不同。。。 (2)公有制主体地位侧重于。。。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侧重于。。。。 2、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会削弱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改 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矛盾的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我国的国情与客观经 济条件决定的。(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 劳分配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基本标志。市场配置资源,要求各种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 由市场形成价格,因而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也应兼顾投资者、 经营者各方面的利益,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 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正确认识我国的宏观调控? ①不能认为实施宏观调控就是靠行政手段。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 主,发挥各种手段的总体功能。 ②不能认为只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才有 宏观调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宏 观调控。它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效果上 的差别,而不是有无的问题。 ③不能认为加强宏观调控就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的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建立在发挥市场机制基础 性作用的基础上,同时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如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1)必须学法、懂法、守 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也 能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国家要加强宏 观调控,遵循经济规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 政等手段加大对地方保护主义的打击力度。 思考:为什么说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 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严厉打击非法传销活动
热点联系
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 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意义: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 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产权,巩固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 动混合所有制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民创业创新的 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思考: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建立现代 产权制度?
_____前提,只有收入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 高经济效益。因此既要允许拉开合理差距,又要防止两极 分化。(4)如何防止两极分化? 12.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分配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 决定的。 在我国,作为社会化大生产集中表现的现代机器大工业已 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 有制必然在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我国处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呈现多层次性, 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我 国 ,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最 终原因。
(3)我国 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 须坚持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 分配。 13.进一步完善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 (1) ,是完善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迫切要求。(2)把按生产要 素与按劳分配结合起来, “确立 等生产要素按 参与分配的原则”。(3)坚持 的原则,初次 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调节 收入差距过大。(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5)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 , 重视解 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问题。以共同富裕为 目标,扩大 提高 调节 取 缔 。加强对 健全个人收入 完善和规范 。
4、分配形式的误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等同于社会主义 的分配方式 (2)劳动收入等用于按劳分配的收入 主要看劳动者的范围(公有制、非公有制),性质 (简单、复杂)。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与个体劳动 者的劳动收入,风险经营者凭复杂劳动获得的劳动收 入。 (3)把非劳动收入等同于剥削收入 非劳动收入除了剥削收入,还包括按 的收 入(利息、股息、红利), 收入 5、市场经济不是商品经济(主要是搞清市场经济与 商品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1)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表现: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假冒伪劣商品;偷、漏、骗税及走私;社会信用缺失; 违反财经纪律等。 (2)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原因: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 社会法制不健全和经营者的法制观念不强;执法部门 执法不严,一些人的道德素质不高。 (3)依据:①原因: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法制性的客观 要求;国家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经济缺陷的重要手段; 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的要 求;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不仅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 运行,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损失,而且败坏国家 的信誉和改革开放的形象。②意义:有利于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有 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竞争力;有利于保持国民经 济的良好发展势头;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重难点突破
1、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 的公有制 实现形式。在我国现阶段,要使 成为公有制的主要 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 的发 展,也推动了整个 的发展。 2、股份制是 的产物。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 的一种 形式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和更高的经济 效率,其突出特点是 ,其性质主要看 权。 股份制的作用:(1)(2)(3) 3、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有何优越性? (P38)
为什么要宏观调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 不能 靠 。 (2)在市场调节可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调节 具有 的缺陷。(注意 对各个缺陷的理解,要能区别) (3)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需要充分发挥 的作 用,还需要 ,只有加强 ,才能 把 ,保证市场经 济健康发展。 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每种手段各有长短、各具特 色(P57)。 17、为什么说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 路?(表现在两点,P58);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要注意 和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相比较)
分析:传销商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违背等 价交换原则,不利于价值规律作用的发挥。传销活动 否定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 原则的合法权益,既不利于市场交易有秩序、按规则 进行,又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它与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严厉打击非法传销活动,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健康发展。 思考:传销违背什么经济学原理?有什么危害?
发展民营经济
分析: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出的“五条意 见”:一是国家依法保护非公制企业的权益。非公有制 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二是 国家制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 非公有制企业要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其 他政策。三是国家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非公有制企业要自觉遵守市场规 则。四是国家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融资 环境。非公有制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规范财务和资金管 理,守法诚信,自觉维护金融秩序。五是社会营造支持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非公有制企业要通过改 革创新,提高自身素质,以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赢得社 会的信任。 思考:为什么要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性质、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