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NRP-1 in xenografts of lung cancer cell in nude mouse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泻,最后变成经常性的顽固性腹泻。粪便稀薄、恶臭 , 带有气泡 , 混有粘液和血 液, 精神不振 , 产乳量逐渐下降。体温无明显变化 , 通过直肠检查可以摸到肠粘 膜增厚 , 形成脑回样皱褶。 通过实验室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 结果阳性。直接采取 粪便中的粘液、直肠粘膜刮取物,制成涂片,经萎一 尼氏抗酸染色,镜下见大量 细小杆菌 ,确诊为副结核杆菌。 预防本病的发生, 应加强饲养管理 , 强化动物检疫 , 对检疫阳性的动物应按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检疫法, 采取扑杀、 销毁、消毒等控制扑灭措施。 变态反 应疑似动物 ,应于 3 个月后进行复检,如 7 小时后仍为变态反应疑似 ,则判为 2
微小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第17卷第6期2008年12月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C HINESE JO URN AL OF HISTOC HEMISTR Y A ND CY TOC HEMISTR YVo l 17 N o 6Dec 2008微小RN A 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李 明1尹 玉1曹立宇1徐晓春2张洪福1*(1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合肥 230032;2美国德克萨斯州U T M DA nderso n 肿瘤中心,临床肿瘤预防实验室)摘要 目的 研究5种微小RN A (micro RN 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它们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ISH )的方法,结合组织芯片(T M A )技术检测3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52例前列腺癌(PCa)及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5种miR NA s 的表达情况。
结果 (1)miR 96、miR 183、m iR 139在PCa 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7 31%(35/52),71 15%(37/52),67 31%(35/52),分别与它们在BPH 中的表达率44 74%(17/38),47 37%(18/38),39 47%(15/3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miR 145在PCa 中的表达率为21 15%(11/52),较BPH 的63 16%(24/38)低(P <0 01);miR let 7d 在P Ca 中的表达率为25 00%(13/52),较BP H 的34 21%(13/38)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2)5种miR NA s 的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及血清PSA 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 >0 05);5种miR NA s 表达与肿瘤的G leason 评分均相关(P <0 01);miR 96、miR let 7d 及miR 139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P <0 01),miR 145、miR 183的表达则与其无明显相关性(P >0 05);miR 96的表达与肿瘤累及前列腺的叶数相关(P <0 01),而其余四种m iRN A s 的表达则与其无明显相关性(P >0 05)。
Foxp3、NRP1和NRP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Foxp3、NRP1和NRP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陶德友;吴丽平;胡金喜【摘要】目的研究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神经纤毛蛋白(NR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Foxp3、NRP1和NRP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108例乳腺IDC、45例纤维腺瘤和66例正常乳腺组织中Foxp3、NRP1和NRP2的表达,分析3者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基因分型的关系.结果在正常乳腺组织、纤维腺瘤和乳腺IDC中Foxp3、NRP1和NRP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IDC中Foxp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NRP1和NRP2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Foxp3、NRP1和NRP2表达两两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乳腺IDC中Foxp3、NRP1和NRP2呈现高表达,联合检测Foxp3、NRP1和NRP2对于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6(038)014【总页数】4页(P1142-1145)【关键词】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神经纤毛蛋白1;神经纤毛蛋白2;乳腺癌;基因分型【作者】陶德友;吴丽平;胡金喜【作者单位】318050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外科;318050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外科;浙江省台州医院肿瘤外科【正文语种】中文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winged-helix,Foxp3)是叉头样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调节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体外实验证实,Foxp3在肺癌、结肠癌、乳腺癌、急性T细胞白血病等不同组织起源的多种肿瘤细胞系存在不同水平的表达[1]。
血管紧张素Ⅱ对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调节蛋白1表达和分泌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Ⅱ对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调节蛋白1表达和分泌的影响背景介绍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是常见病。
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失衡被认为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它们通过内皮细胞和肌层细胞等多种途径来影响心血管功能。
神经调节蛋白1(NRP-1)是一种重要的内皮细胞受体,它在心血管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NRP-1的表达和分泌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血管紧张素Ⅱ(Ang II)是一种重要的调节因子,它通过绑定血管紧张素Ⅱ类型1受体(AT1R)来参与心血管调节。
许多研究表明,Ang II的过度激活与心血管疾病和自主神经调节失衡有关。
然而,目前对于Ang II对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NRP-1的表达和分泌的影响还不十分清楚。
因此,本文旨在探索血管紧张素Ⅱ对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NRP-1表达和分泌的影响,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细胞培养从人心脏组织中分离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培养。
将细胞分为以下四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处理剂;•Ang II组:添加不同浓度的Ang II(10-7mol/L,10-6mol/L和10^-5mol/L);•Los组:添加AT1R拮抗剂Losartan(10^-6mol/L)和Ang II(10^-6mol/L);•Los+Ang II组:先添加Losartan,再添加不同浓度的Ang II(10-7mol/L,10-6mol/L和10^-5mol/L)。
蛋白质表达水平测定收集不同处理组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蛋白质表达水平测定,包括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收集不同处理组的培养液,进行NRP-1含量的ELISA检测。
结果Ang II对NRP-1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ng II组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中NRP-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且随着Ang II浓度的升高,NRP-1表达水平也逐渐增加(P<0.05)。
nrp1分子表达

nrp1分子表达
NRP1,又叫CD304、BDCA-4、VEGF165R1,是一种在多种细胞上表达
的分子,包括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胰岛细胞、干细胞、黑色素细胞和成骨细胞等。
在免疫系统,NRP1主要在胸腺细胞、浆性DC、Treg细胞上表达。
另外,它也在肺和嗅觉细胞中有较高的表达量。
除此之外,NRP1几乎在所有肿瘤组织上均表达,包括肺癌、肝癌、前列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胰腺癌等,但在相应的正常组织上中却没有表达,NRP1在不同肿瘤组织中表达并不一致。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NRP1分子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非小细胞肺癌中AQP1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中AQP1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2-08-06T17:21:23.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太祥雷常成洪志鹏(通讯作者)[导读] 数据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α=0.05。
太祥雷常成洪志鹏(通讯作者)(云南省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云南昆明 650031)【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7-0078-02 【摘要】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中AQP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分化程度、分期、细胞学类型之间的关系。
结果 NSCLC组织AQP1表达较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及肺良性肿瘤显著增强;肺癌T分期晚期、淋巴结有转移者AQP1的表达水平高,低分化肺癌AQP1表达水平高于高分化者。
结论 AQP1的表达与NSCLC 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有关。
AQP1的高表达,可能与NSCLC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AQP1的研究对今后NSCLC的靶向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水通道蛋白1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QP1 in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AI Xiang, LEI Chang-Cheng, HONG Zhi-Peng Department of Cardiothoraeic Surgery,the first Afllinted Hospital of Medicine,Kunming Medical College,Kunming 65003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quaporin1(AQP1)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AQP1 in NSCLC organization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and to analyze relationship between AQP1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degree、stages and cytology type .Results Expression of AQP1 in NSCLC tissues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at in benign pulmonary tissues and tumor; correlation among expression of AQP1 and T stage, N stage, and differentiation of NSCLC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AQP1 protein in tumor tissues was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ic stage and differentiation degree in NSCLC organization. The expression of AQP1 protein in tumor tissues may be correlated with Invasiness and metastasis. Research of AQP1 of NSCLC organization for targeted therapy 0f the future is positive.【Key words】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quaporin 1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对水的通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它所介导的水快速的跨生物膜转运,是水进出细胞的主要途径。
nrp-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导信号传导,提示NRP1的C端在保证Sema3A受体功能完整上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7]。
体外试验也显示在细胞间的黏附、相互作用上NRP-1也起着重要的作用[8] 。
Semaphorin是一个包括分泌蛋白和细胞膜蛋白的大家族, 在神经发育中对神经纤维成束、细胞迁移、轴突的导向以及成人神经细胞的损伤修复起重要作用[9]。
依据序列相似性及结构特征, 将Semaphorin分为8类,最早在鸡胚脑膜组织中通过生物纯化的方法得以鉴定。
早期的研究提示NRP-1是Sema3A高亲和的结合蛋白, 抗NRP-1胞外段的抗体能够阻止NRP-1和Sema3A的结合[10]。
近期的研究已经证明NRP1和plexins-A1是Sema3A的受体。
Sema3A分为分泌型分子和膜依赖型分子, 分泌型的Sema3A必须与plexin-A1和NRP1形成的共受体结合从而介导信号传导,而膜依赖型Sema3A可以直接和plexin-A1结合, 介导细胞内的信号传导 [11]。
当配体Sema3A不存在时, plexin-A1以一种自我抑制的状态存在, NRP-1作为共受体与plexin-A1结合使这种抑制状态愈发的稳定。
Sema3A与NRP-1的结合使plexin-A1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使plexin-A1从自我抑制状态释放, 进一步与plexin-A1结合, 启动下游的信号传导(图2) [12]。
由此可见NRP-1在神经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调节血管发生最重要的因子, 它通过与两个酪氨酸激酶受体VEGFR-1(F1t-1)和VEGFR-2 (KDR/FIK-1)结合来调节血管的生成[13]。
人类的VEGF单体存在5种不同的亚型(121、145、165、189和206),它们是由8个外显子选择性剪切而形成的[14]。
NRP-1是VEGF165的共受体。
VEGF165在血管生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能够诱导血管的增生, 这种作用由VEGFR-2介导, 并且依赖NRP-1双倍体的存在, 只有双倍体才能够使VEGF165有效的与VEGFR-2结合[15]。
胃癌组织中ERCC1 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国卫生产业T R Y[通讯作者]张翼(1979-),男,江苏省如皋市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普外科。
[作者简介]李紫燕(1987-),女,江苏省常州市人,本科,初级病理技师,研究方向:分子病理。
胃癌是全世界第二大致死性癌症,尤其是进展期胃癌(AGC )和胃-食管交界部癌(GEJ)患者的临床生存率普遍较差,传统化疗方案的中位生存期为9~11个月。
顺铂和5-氟尿嘧啶(5-FU)是胃癌治疗的经典化疗药物,但是胃癌是异质性很强的肿瘤,病理类型的差异、遗传因素和发生部位的差别都可以导致胃癌疗效差异显著。
有研究发现,DNA 修复家族成员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1(ERCC1)是较好的化疗疗效预测指标,低表达患者铂类药物敏感,疗效较好[1]。
ERCC1基因表达在胃癌中的作用尚没有定论,胃癌患者ERCC1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仍存在着争议。
本研究利用胃癌石蜡标本,用RT-QPCR 方法进行检测并对该基因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与病理资料标本44例胃癌石蜡标本及对应的血液标本(2008年1月—2010年8月)由江苏省中医院病理科提供。
其中男性31例,女性13例,年龄36~80岁,中位年龄60岁。
组织学分级高分化2例,中分化8例,低分化34例;肿瘤部位胃-食管交界部癌3例,胃癌41例;有淋巴结转移者38例,无淋巴结转移者6例。
所有病例术前均无铂类化疗史。
所有病例均由病理诊断证实。
1.2基因组RNA 抽提及RT -QPCR按照试剂盒说明提取石蜡RNA (RNase -free FFRE Kit,Qiagen)和血RNA (Blood RNA Kit,Omega)。
取1μL RNA 加99μL RNase Free ddH 2O,在紫外分光光度仪上测定其浓度和纯度。
进一步行RT 反应(10μL):gDNA:1μL,6μlRNA +DEPC H 2O,42℃2min,然后加入0.5μL Primer(10nmol/μL),0.5μL RT 酶,2μL Buffer,42℃30min,胃癌组织中ERCC1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达及临床意义李紫燕1张翼2张士虎21.常州市肿瘤医院病理科,江苏常州213000;2.江苏省中医院急诊外科,江苏南京210029[摘要]目的探讨ERCC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