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同步训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B.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C.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2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墨家在战国初期即有很大影响力,与扬朱学派并称显学。
________①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养作为治国方法。
②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来承认鬼神的存在。
③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
④体现了一定的局限性。
⑤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
A.①③②⑤④B.②③⑤④①C.③⑤②①④D.⑤①③②④3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图案,在雪白的手绢上,好似一束绽放着青春火焰的生命图滕,它在静静地期盼着阳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润。
B.人的价值从来不以生命的长短、职位的高低来横量。
C.照亮世间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
倘若赠人玫瑰,手留尖刺,谁还愿赠与?每一个善意都是美好的,都应该馥郁芬芳。
D.她沤心沥血打造出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成为世界十大顶尖芭蕾舞团之一。
4 .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湍急(tuān)归省(shěng)随声附和(hè)拈轻怕重(zhān)B.歇憩(qì)提防(tí)千呵万护(hē)揆情度理(dù)C.畸形(jī)龟裂(jūn)面面相觑(qù)姹紫嫣红(chà)D.追溯(sù)供给(gěi)风流倜傥(tǎng)屏气凝神(píng)5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无论一生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大于暗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16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灭种(zhǒng)挚友(zhí)强占(qiáng)当之无愧(kuì)B. 说服(shuì)开拓(tuò)朴实(pǔ)鲜为人知(xiān)C. 秘密(mì)粗估(gū)难堪(kān)妇孺皆知(rú)D. 颤抖(zhàn)摄制(shè)选聘(pìn)鞠躬尽瘁(c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出人头地郑重其事讳疾忌医人才倍出B. 名副其实莫名其妙无所事事再接再励C. 永往直前语重心长精神矍铄无边无垠D. 甘拜下风首屈一指别出心裁谈笑风生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B. 张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D. 他的事迹,如此地感人,我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从列车广播员的广播中,听到沿途将要经过的一些城市,这当中就有大连市。
B.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的一些医院,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速奔赴灾区。
C. 这种肥皂泡的色彩看起来不论多么光彩夺目,也必然要破灭的。
D. 他本来可以冲上去的,但一片弹片正中咽喉,他没能看到胜利便倒下了。
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B. “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6.对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īī年。
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七年级下册(后附答案)

1.《邓稼先》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重点词语积累)(1)yuán xūn (2)diàn jī(3)xuǎn pìn(4)yáo yán (5)bèi sòng(6)zhì yǒu(7)kě gē kě qì(8)xiǎn wéi rén zhī(9)zhì sǐ bú xiè(10)jūgōng jìn cuì(11)jiā yù hù xiǎo(12)fēng máng bìlù情境化:①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yuán xūn ”,他是dāng zhīwúkuì的。
②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rújiēzhī的人物了……2.根据意思写词语(重点词语积累)(1):有极大功绩的人;立大功的人。
(2):给建筑物奠定基础。
课文指给某种事业奠定基础。
(3):挑选聘用。
(4):指没有事实存在而捏造的话。
(5)交情深厚的朋友。
(6):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7):很少有人知道。
(8):到死都不松懈。
(9):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10):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11):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
(12):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
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13):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那些为拯救受灾群众而牺牲的人民解放军值得我们仰慕。
B.日复一日,无数个昼夜,邓稼先就在实验室里努力着,就为了让祖国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
C.这位村民一生勤俭持家,为自己的小家庭尽心尽力,可谓鞠躬尽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开拓.(tuò)宰.割(zǎi)燕.然(yàn)B.难堪.(kān) 筹.划(chóu) 殷.红(yīn)C.元勋.(xūn) 呼啸.(xiào) 彷徨.(huánɡ)D.萦.带(yínɡ) 挚.友(zhì) 无垠.(yén)2.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
B.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暑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C.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真诚坦白,从不娇人。
D.青海、新疆,神密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习近平于2013年10月18日会见加拿大总督约翰斯顿,称白求恩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C.辽宁男曲主教练赵明俊赛后表示:“辽宁队队员的表现值得骄傲,我们是当之无愧....的冠军!”D.他乐于助人的事迹,如此地感人,我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提到儿时从父亲那里学到的一首歌,是因为这首歌是激励热血男儿报效祖国的战歌,有利于表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
B.作者提及父亲诞生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为了再次强调中华民族曾经的历史悲哀。
C.作者说父亲“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是为了赞扬像父亲、邓稼先等中国几代知识分子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
D.文章第五部分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提示下文内容。
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课文,班级将要开展“走近邓稼先”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课时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记者见状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5.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却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上,而是以情感动人,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写科学家应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突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以往往淡化了细节。
9.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结构方面考虑与前后文的关系,是否有照应、铺垫,是否是承上启下。内容方面则需要考虑主旨、感情、形象方面的作用。此段是作者插入的在北大荒的经历,结构上与后文写北京形成对比,内容上则是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凸显了文章的主题。据此分析作答。
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与分析。做这类题型,首先要通读全文,明了文章大意,再根据题干的提示,有针对性地精读全文,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赏析,然后与题目中的选项进行比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与文本内容进行比较,发现异同,以确定正误。
④然后,金色的连翘花也开了,紫色的丁香花也开了,每一朵,每一簇,我都能看得出来它们的变化。变化最快的是连翘,昨天才看见枝条上冒出几星小黄花,今天就看见花朵缀满枝条悬泻下满地的黄金。变化最慢的是一种我叫不上名字的树,很高,开出的花米粒一般,很小,总也不见它长大。近处看,几乎看不到它们,远远地望,一片朦胧的玫瑰红,在风中摇曳,如同姑娘头上透明的纱巾。这种树,在大学的图书馆前的甬道旁铺铺展展的一大片,那玫瑰红便显得分外有阵势,仿佛咱们的安塞腰鼓一样腾起遮天蔽日的云雾,映得校园弥漫在玫瑰色的雾霭之中。
B.星期六去呢?还是星期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C.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
D.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邓稼先 同步习题(含答案)

1邓稼先基础通关一、课内建构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当蘑菇云点缀了苍茫的大漠,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
是他,不舍zhòu yè,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沥尽心血,写下山河的颂歌。
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两弹”事业的diàn jī人; jū gōng jìn cuì,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他就是曾经鲜为人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殷( )红鲜( )为人知元勋(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zhòu yè( ) diàn jī( ) jū gōng jìn cuì(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袁隆平为了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鞠躬尽瘁,他心系国家、关心百姓的行为着实令人敬佩。
B.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后来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C.对中国人来说,《论语》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书,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D.他立下过赫赫战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 )(2)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北京,见到阔别了22年的稼先。
( )(3)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 )(4)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
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的主题是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作者引用儿时跟父亲学到的一首歌的目的是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
C.课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贯穿全文的线索是邓稼先的杰出贡献和高尚人格。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 邓稼先 同步练习(含答案)

1、《邓稼先》同步训练课内跟踪(15分钟小练)【基础存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可歌可泣.()鲜.()为人知鞠躬尽瘁.()热泪盈眶.()马革裹.()尸风悲日曛.()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不畏牺牲,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B.邓稼先被授予“‘两弹’元勋”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C.展台上,那件红色的家具造型独特,格外引人注目....。
D.这次思想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学校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地接连涌现出来。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学校大力推广教育云技术,全面展开了网络教学模式。
(将“展开”改为“开启”)B.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与文化知识的增长,使他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
(删掉“随着”与或“使”)C.这部长篇小说之所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原因之一是成功塑造了个性鲜明。
(在句末加“的人物形象”)D.产品质量是否过关,才是决定客户下次继续购买的关键因素。
(删掉“才”)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9月28日,随着最后一批运动员离村返程,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村圆满闭村。
从8月27日正式开村运行以来,全运村共运行 33天,累计入住 12200 人,其中运动员村 8650人、技术官员村2505人、媒体记者村1045人。
作为“十四运会”的重要配套设施,全运村在“十四运会”期间为全体入住人员提供了住宿、餐饮、商业、医疗、交通等多元化服务。
★(2)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运会会徽。
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介绍该会徽中心图形的构图要素及寓意。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邓稼先与奥本海默”部分,完成下面的小题。
5.该部分第②段有什么作用?6.该部分为什么要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特点?★7.作者为什么要在该部分叙述邓稼先在“文革”中的出色表现?跟踪迁移【拓展阅读】袁隆平生平撷趣鲍安顺袁隆平从小在大城市长大,可是他从来不怕臭、不怕脏,随时弯腰赤脚下到田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同步习题(含答案)

《邓稼先》同步练习◆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ūn) 可歌可泣.(qì) 鲜.为人知(xiān)B.奠.基(dìng) 家喻.户晓(yù) 兽铤.亡群(tǐng)C.昼.夜(zhòu) 燕然勒.功(lè) 平沙无垠.(xiàn)D.彷.徨(páng) 任人宰.割(zǎi) 河水萦.带(yí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租借佩服背诵妇孺皆知B.孕育挚友仰慕致死不懈C.开拓殷红署名引人注目D.选聘焦虑筹划截然不同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鞠躬尽瘁:(2)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锋芒毕露:(3)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马革裹尸:◆能力题4.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
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
广泛的阅读能够,,,。
5.学习本文之后,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走近邓稼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飞天,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走在世界前列。
学校要出一期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校报,请你为校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2)【在线交流】假如让你穿梭时空去采访邓稼先,请你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你会如何设计?(3)【写墓志铭】1986年7月29日,“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
请你仿照例句,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
示例: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身先士卒。
让我们记住他——“两弹”元勋邓稼先。
◆提升题阅读课文小节《“两弹”元勋》,回答下面的问题。
6.“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7.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他如此称呼邓稼先的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初中语文2020-2021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宰割(zǎi)筹划(chóu) 鞠躬尽瘁(cuì)B. 难堪(kān)开拓(tuò) 鲜为人知(xiān)C. 元勋(xún) 呼啸(xiào) 热泪盈眶(kuānɡ)D. 燕然(yàn) 彷徨(huánɡ)至死不懈(x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出人头地郑重其事讳疾忌医人才倍出B. 名副其实莫名其妙无所事事再接再励C. 永往直前语重心长精神矍铄无边无垠D. 甘拜下风首屈一指别出心裁谈笑风生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B. 张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D. 他的事迹,如此地感人,我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
4.下列排序正确的是()①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
②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
③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④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⑤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
⑥稼先虽然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A. ①⑤②③④⑥B. ④①⑥②⑤③C. ④⑥①②⑤③D. ⑤②③④⑥①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B. “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6.下列填到横线上使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________,把他送到幼儿园去了。
A. 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B. 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C. 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D. 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至死不懈(松懈)截然不同(截止)B. 层出不穷(穷尽)热泪盈眶(充满)C. 死而后已(停止)家喻户晓(明白、了解)D. 马革裹尸(皮革)可歌可泣(不出声地哭)二、语言表达8.下面是感动中国栏目组为“科学泰斗——钱伟长”写的颁奖词,请你结合本文的学习,仿照这种写法,为邓稼先写几句颁奖词。
示例:科学泰斗——钱伟长【获奖名片】赤子【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仿写:中国人民的好儿子——邓稼先三、现代文阅读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不能走”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
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
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我父亲诞生于189 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文段表现了邓稼先不畏艰险,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执着、勇敢、无私奉献的精神,其依据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种精神)?试具体阐述。
(2)“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根据要求,赏析词句。
①“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②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赏析加下划线词的妙处)(4)文段最后为什么要补充“我”父亲喜欢的“五四”时代的那首歌?(5)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请仿照例句,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
例句: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身先士卒。
让我们记住他——“‘两弹’元勋”邓稼先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追忆“天眼”之父南仁东2017年9月25日是中国“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
已为“天眼”操劳二十多年的南仁东,却没等到这一天。
“咱们也建一个吧”“咱们也建一个吧。
”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则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可根据我国国情,建造我们自己的大望远镜。
从这句话开始,南仁东就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
“这二十几年,南老师没干别的。
”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说,这些年,南仁东的努力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为了找到最满意的地点,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像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
他要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这个洼地合不合适,距离嘈杂的闹市有多远。
“那几年南老师几乎踏遍了当地所有的洼地。
”甘恒谦说,南仁东爬的山路连那里的农民看了都摇头。
挑剔的南仁东最终相中了最圆的那个大坑——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
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想。
为了推动工程立项,南仁东每次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都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
他担心因为一丁点儿意外而迟到。
那段时间,经常需要写个三五千字的项目介绍,要得很急。
南仁东就和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
他怕稍有疏漏,影响项目的进程。
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夜以继日的付出,让这个恢宏的望远镜工程在南仁东的头脑中逐渐成形。
2007年,FAST终于正式立项。
南仁东更拼命了。
这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攻克太多难关,南仁东常常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
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他总是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完事。
遇到特别有难度的事,南仁东会长时间沉默不语。
FAST开始建造时,大家发现,南仁东总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南老师对FAST是如此了解,从最初讨论到每一个细节设计,所有关键技术他都了如指掌。
”岳友岭说。
岳友岭参与了FAST工程钢索设计部分。
FAST上的钢索需要伸缩变形,这就需要计算钢索的耐疲劳程度。
岳友岭记得,刚开始大家根据FAST30年的寿命初步预估,钢索需要承受约600万次拉伸。
南仁东却算出了另一个答案:200万次。
后来大家经过多次计算模拟,发现南仁东是对的,600万次的估计远远超出寿命所需,是不合理的。
“钢索应该用什么样的钢,钢索接头部分用什么技术解决,用什么样的工艺支撑FAST的外形,南老师都一清二楚。
”岳友岭回忆。
在设计FAST馈源舱时,最初有4个塔和6个塔等多种设想,但馈源舱的姿态调整一直不能满足科研需求。
南仁东曾提出,设计一个带有流体配重的馈源舱。
“这是个非常好的构想,需要极有创造力才行。
很难有人想到,用这么简单的设计来应对如此复杂的难题。
”甘恒谦说,虽然南仁东的提议因为过于超前而最终未被采用,但这件事让他对南老师在工程方面的造诣佩服得五体投地。
青丝熬成白发作为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主导和参与了FAST项目每个工程难题,带领FAST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
学生们知道,巨大的“天眼”里,熔铸了南仁东的心血,更熔铸了他的感情。
在2016年9月FAST竣工仪式上,一段宣传片介绍了FAST二十几年来从无到有的历程。
岳友岭从视频中看到了南仁东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感慨万千:“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如今,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向苍穹睁开“天眼”,而为它把青丝熬成白发的那个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也许,他只是太累了。
也许,他只想化作星辰,与“天眼”长伴!(1)细阅读文章,将建成“天眼”经历的过程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立项→建造→________(2)文中引用甘恒谦、岳友岭的话,有什么作用?(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 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4)合具体内容,说说南仁东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四、综合题11.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课文,班级开展以“走近邓稼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2年“神舟”九号顺利返回,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请你为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黑板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2)【在线交流】假如邓稼先还健在,请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和邓稼先在网上进行交流,你会如何设计?(3)【写墓志铭】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请仿照例句,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
例: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身先士卒。
让我们记住他——“‘两弹’元勋”邓稼先。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A2. D3. D4. B5.D6. B7. A二、语言表达8.【获奖名片】爱国敬业【颁奖词】示例一: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示例二: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
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
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三、现代文阅读9. (1)①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描绘出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显示邓稼先工作的艰辛,突出邓稼先的献身精神;②环境描写的句子“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突出环境的恶劣,烘托人物形象;③当核试验出现意外,面临危险的紧急关头,邓稼先简单的一句“我不能走”体现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不怕牺牲、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
(2)表现了邓稼先所从事工作的重要,其身上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