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合集下载

4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2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4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2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4.2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乘、除法计算方法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课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后,有几点体会:
1.在充分经历中感悟。

在本课教学中,我就充分注意这一点,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去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大量的举例、观察中去体会积的变化规律,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2.在充分感悟中提炼。

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通过举例、观察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学生在描述规律时,语言总是不够准确、表述总是不够完整。

此时,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抓住一些关键的例子、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述出积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一些重点词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用计算器计算
第2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 探索规律
复习导入
用计算器计算。
55846+7646= 63492 13027-8934= 4093 66280×23=1524440
6908×37=255596 111111111÷9= 12345679 395412+10589= 406001
探究新知
知识点:用计算器探索除数、商的变化规律
=1665
=165 =165 =165
=1665
2.根据左边算式中的规律,直接写出右边算 式的得数,再用计算器验算。
1×8+1=9 12×8+2=98 123×8+3=987
1234×8+4= 9876 12345×8+5= 98765 123456×8+6= 987654
3.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填 写后两题横线上的数。
用26640分别除以111、222和333,商各 是多少?用计算器算一算。
26640÷111=__2_4_0___ 26640÷222 =__1_2_0___ 26640÷333 =___8_0___
将下面两道题 分别和第一道 题比较,你有 什么发现?
发现一:
26640÷111=240 26640÷222=120
1×9+2= 11 12×9+3= 111 123×9+4= 1111 1234×9+5= 11111 12345 × 9 + 6 = 111111 123456 × 9 + 7 = 1111111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知识小结
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 数乘几,商就等于原来算式的商 除以几(0除外)。
2.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 乘几,商就等于原来的商乘几。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 通过使用计算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 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功能,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清除键等。

(2)讲解计算器的操作步骤,如输入数字、选择运算符号、查看计算结果等。

(3)举例说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

3. 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1)提出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如计算1 2 3 ... 100的和。

(2)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观察计算结果,发现数学规律。

(3)引导学生总结发现的数学规律,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4. 巩固练习(1)设计一些类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计算器,计算1 3 5 ... 99的和,并找出其中的数学规律。

2. 请学生尝试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等。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避免出现操作错误。

2. 在探索数学规律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学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 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体验数学探究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2. 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数学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 新课内容(1)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功能,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清除键等。

(2)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输入数字、运算符号、查看结果等。

(3)让学生通过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练习,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探索数学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器上的数字键,发现它们排列的规律。

(2)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1 2 3 ... 10、2×3×4×...×10等。

(3)引导学生总结数学规律,如: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

4. 巩固练习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班级总人数、计算购物总价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数学规律的发现。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数学规律,同时注重计算器使用方法的讲解。

在课后作业中,家长签字确认可以督促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掌握计算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数学规律,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4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4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40
46620÷222= 46620÷444= 46620÷666=
105
84
70
知识点 2 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化时,用计算器
探索商的变化规律
2.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结果,再根据发现的规
律填写后面几题的得数。
9÷9= 108÷9=1 1107÷9=12 11106÷9=123
1234
111105÷9= 12345 1111104÷9= 123456 11111103÷9= 1234567 111111102÷9= 12345678 1111111101÷9.根据前三道算式中的规律,直接写出后面几道算式 的得数,再用计算器验算。 9×9+9=90 98×9+8=890 987×9+7=8890 9876×9+6=
88890
98765×9+5= 888890 987654×9+4= 8888890 9876543×9+3= 88888890 98765432×9+2= 888888890 987654321×9+1= 8888888890
4.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根据发现的规律
直接填写后面横线上的数。
12×9+2=________ 123×9+3=___1_1_0___ 1234×9+4=__1_1_1_0___ 12345×9+5=_1_1_1_1_0___
111110
_1_2_3_4_5_6____×___9___+___6___=_1_1_1_1_1_1_0____ _1_2_3_4_5_6_7___×___9___+___7___=_1_1_1_1_1_1_1_0___ _1_2_3_4_5_6_7_8__×___9___+___8___=_1_1_1_1_1_1_1_1_0__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器,发现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2. 使学生理解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

2. 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3. 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并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总结数学规律。

四、教学准备1. 计算器2. 课件或黑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课堂上展示一个计算器,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关于计算器的知识,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2. 认识计算器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各个部分,如显示屏、键盘等,并讲解计算器的功能。

3. 学习使用计算器教师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

4. 探索数学规律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以下操作,并观察结果:a. 输入一个两位数,如23,然后按“ 23”,再按“=”。

b. 输入一个两位数,如34,然后按“×2”,再按“=”。

c. 输入一个三位数,如456,然后按“÷2”,再按“=”。

让学生观察每次操作的结果,并讨论他们发现的规律。

5. 总结规律根据学生的观察和讨论,总结出以下规律:a. 一个数加上它自己,等于这个数的两倍。

b. 一个数乘以2,等于这个数的两倍。

c. 一个数除以2,等于这个数的一半。

6. 巩固练习让学生用计算器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六、课后作业1. 用计算器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并尝试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本单元先教学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同一个数。

再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显然积的变化规律研究范围比较窄(只研究因数乘几的情况,不研究因数除以几的情况),商不变的规律研究范围比较宽(既研究被除数和除数乘同一个数,也研究除以同一个数)。

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一是在积的变化规律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要理解规律的内容,还要学习探索规律的方法,并运用这些学习活动经验继续研究商不变的规律。

把积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范围缩小一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

二是应用这两条规律学习小数和分数知识,积的变化规律一般只需要因数乘几这种情况,商不变的规律则需要被除数、除数乘或除以同一个数两种情况。

这些变化规律在前面的教学里有过渗透,现在作为一个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规律并应用于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研究的是关于运算的规律,势必涉及较大数的计算,为了不把大量教学资源消耗在计算上,所以用计算器作为工具。

1 提供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提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通过计算在若干个实例中归纳运算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商不变的规律又指什么都要学生经过探索自己得出。

教材编写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思想:教材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

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极目标。

(1)第83页例题只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积的变化情况。

研究活动先在教材提供的36times;30=1080这个实例上进行,并把因数和积的变化记录在表格里。

然后由学生自己找一些例子,进行类似的实验。

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出积的变化规律。

想想做做让学生继续体会积的变化规律并初步应用。

第1题有两条解题思路:一条是先算出变化了的那个因数是多少,再求积;另一条是根据一个因数乘了几,把原来的积20也乘几。

(教案)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并能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如数的倍数关系、数的因数分解等。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计算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思考。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1 2 3 ... 100等于多少吗?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计算器来解决这个问题。

”2.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功能,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清除键等。

(2)讲解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如输入数值、选择运算符号、查看计算结果等。

(3)强调使用计算器时应注意事项,如避免输入错误、注意运算顺序等。

3. 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1)数的倍数关系:让学生通过计算器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并观察倍数之间的关系。

(2)数的因数分解:让学生通过计算器对一个数进行因数分解,并总结因数分解的方法。

(3)其他数学规律: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探索其他数学规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4.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计算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计算购物时找零的金额、计算班级平均分等。

5. 小组合作与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数学问题进行探索。

学生需要运用计算器寻找答案,并总结出数学规律。

最后,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器在探索数学规律中的作用。

同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