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剂量学作业课后习题参考包括答案.doc
大气辐射学课后答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习题1、由太阳常数λ,0S =1367 W/m 2,请计算:①太阳表面的辐射出射度;②全太阳表面的辐射通量;③整个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占太阳发射辐射通量的份数。
①辐射出射度(P66):辐射通量密度(W/m 2) 任意距离处太阳的总辐射通量不变:()()2200200221122872441.4961013676.96106.31610s s s s sr F d S d S F r m Wm m Wm ππ--Φ===⨯⨯=⨯≈⨯②()228722644 3.1415926 6.9610 6.316103.8410s s sr F m Wm Wπ-Φ==⨯⨯⨯⨯⨯=⨯③()262226103.1415926 6.371013673.8445104.5310e sm Wm r S Wπ--⨯⨯⨯=Φ⨯=⨯答案:①6.3⨯107W/m 2;②3.7⨯1026W ;③4.5⨯10-10, 约占20亿分之一。
2、设大气上界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在近日点时(d 1=1.47⨯108km )为S 1,在远日点时(d 2=1.52⨯108km )为S2,求其相对变化值121S S S -是多大。
答案:6.5%同1(1):221122122112122224414141.471 1.5210.93530.0647d S d S S S SS S d d ππππ=-=-=-=-≈-=3、有一圆形云体,直径为2km ,云体中心正在某地上空1km 处。
如果能把云底表面视为7℃的黑体,且不考虑云下气层的削弱,求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
174W/m 2 云体:余弦辐射体+立体角 根据:202/4cos cos sin 2T F L d L d d Lπππθθθθϕπ=Ω==⎰⎰⎰又由绝对黑体有4T F T L σπ== 所以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为()448221 5.66961072732174T E Wm σ--==⨯⨯⨯+= 4、设太阳表面为温度5800K 的黑体,地球大气上界表面为300K 的黑体,在日地平均距离d 0=1.50×108km 时,求大气上界处波长λ=10μm 的太阳单色辐照度及地球的单色辐射出射度。
辐射剂量课后习题答案

辐射剂量课后习题答案辐射剂量课后习题答案辐射剂量是研究辐射对人体或物体的影响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学习辐射剂量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习题,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辐射剂量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辐射剂量的知识。
习题一: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辐射剂量为2.5 mSv,辐射质量因子为1,那么该物体所吸收的等效剂量是多少?答案:等效剂量是辐射剂量乘以辐射质量因子。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等效剂量= 2.5 mSv × 1 = 2.5 mSv。
习题二:某个地点的背景辐射剂量为0.1 μSv/h,如果一个人在该地点停留了8小时,那么他在这段时间内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是多少?答案:辐射剂量等于辐射强度乘以辐射时间。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辐射剂量= 0.1 μSv/h × 8 h = 0.8 μSv。
习题三:某种辐射源的活度为10 MBq,半衰期为3天。
请计算该辐射源在5天后的活度是多少?答案:活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指数衰减公式来计算。
活度 = 初始活度×(1/2)^(时间/半衰期)。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初始活度为10 MBq,半衰期为3天,时间为5天。
代入公式计算,活度 = 10 MBq × (1/2)^(5/3) ≈ 3.16 MBq。
习题四:某种辐射源的半衰期为10分钟,如果初始活度为1000 Bq,那么在30分钟后,该辐射源的活度是多少?答案:同样使用指数衰减公式进行计算。
活度 = 初始活度× (1/2)^(时间/半衰期)。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初始活度为1000 Bq,半衰期为10分钟,时间为30分钟。
代入公式计算,活度= 1000 Bq × (1/2)^(30/10) = 1000 Bq × (1/2)^3= 1000 Bq × 1/8 = 125 Bq。
习题五:某个地点的辐射强度为0.5 μSv/h,如果一个人在该地点停留了2小时,那么他在这段时间内所吸收的剂量当量是多少?答案:剂量当量等于辐射强度乘以辐射时间乘以辐射质量因子。
辐射剂量学1

8、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三种作用效应: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2)描述参数:截面,能量转移和能力吸收的几率。中子与物质 相互作用的质量能量吸收系数和质量能量转移系数相等。 (因为中子与物质相互 作用产生的带电粒子都是重粒子,其轫致辐射的能量损失可以忽略。) 9、不带电粒子与物质三种相互作用类型的相对重要性(P32) 10、对吸收剂量的理解,定义:电离辐射授与某一体积元中物质的平均能量除以 d 该体积元中物质的质量的商; D ,单位:戈瑞,1Gy=1J/kg;(拉德, dm 1rad=0.01Gy); 吸收剂量:适用于任何物质和任何辐射。比释动能:适用于任何物质和不带电辐 射。除非默认,否则在给出吸收剂量和比释动能数值时应给出辐射类型和物质种 类。吸收剂量和比释动能的区别:K 明确描述光子、中子向次级带电粒子转移 的动能。D 明确描述受照物质真正吸收的辐射能量。 11、照射量的定义:X、γ射线,在空气中,单位体积元内产生的全部电子均被 dQ 阻留在空气中时, 形成的总电荷除以该体积元空气质量。 x (单位: dm C·kg-1 1R=2.58×10-4 C·kg-1) 12、自由空气电离室按照射量的定义设计的,设计过程中的要求:(1)入射窗 到测量体积前端的距离不得小于次级电子的最大射程。(2)电离室不宜做的过 大。(3)5—500kv 之间的 x 射线测量的标准仪器。(3)能量太高,线度太大; 能量太低时,吸收修正困难。 13、在腔室理论中,薄壁和厚壁情况下,腔室吸收剂量 Dg 与介质的吸收剂量 Dm 有的关系(作业有):若充气腔室在电离辐射条件下单位质量空腔气体中的 电离电荷为 Jg,则: D ( W ) J g g g e
Dm ( S / ) m.g (
W )g J g e
《放射治疗剂量学》习题.doc

《放射治疗剂量学》习题1.应用高能X射线进行肿瘤放射治疗的优势是什么?2.剂量建成效应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作川是什么?3.肿瘤后装治疗与外照射治疗在剂量学上有何差异?4.X线影像检杏中,为何使用造影剂?从物理角度來讲造影剂应当具备那些特性?5.康普顿效应中,散射光子的角分布■那些因素有关?6.在关于照射量的定义中,有关电离电量dQ是X射线在dm中产生的次级电子在dm中电离激发所产生的吗?7.射线与介质作用时,产生的次级电子在什么条件下才满足“带电粒子平衡” ?8.当量剂量与有效剂量的区别是什么?9.近距离治疗可分为:A・人剂量率、中剂量率、小剂量率B.超低剂量率、低剂量率、中剂量率C.超高剂量率、窩剂量率、低剂量率D.低剂量率、中剂量率、高剂量率E.超高剂量率、中剂量率、超低剂量率10.近距离治疗中,模照射技术是指:A.体模内照射B.水模内照射C.模具照射D.蜡模照射E.敷贴11.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适合于:A.永久性植入治疗B.后装治疗C.体积大的肿瘤D.治疗吋间长的肿瘤E.碘-125植入治疗12.单一高活度放射源需要保证的是驻留点及驻留时间的:A.连续性B.准确性C.间歇性D.不确定性E.永久性13.巴黎剂量学系统种源活性长度AL与靶区长度L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AL =LB.AL < LC.AL > LD.AL < LE.AL > L14.钻60治疗时,骨和软组织吸收剂量:A.骨大丁•软组织B.软组织大于骨C.无规律可言D.两者相同E.因不同骨和软组织而异15.吸收剂量lGy等于:A.10 J.Kg-1B.5 J. Kg-1C.100 J. Kg-1D.25 J.Kg-1E.1 J. Kg-116.源皮距对白分深度量的影响是:A.源皮距大,百分深度量高B.源皮距大,百分深度量低C.源皮距对百分深度量无影响D.源皮距与百分深度量关系无规律可言E.源皮距与百分深度量关系符介反平方定律17.气腔对髙能射线剂量的影响与卜-列因索有关:A.气腔人小B.射线能量C.气腔周围组织D.照射方式E.射野血积与气腔截血的比例1&钻60全挡时所盂铅的厚度是:A.10cmB.8cmC.6cmD.5cmE.4cm19.零野的TMR ( d. 0 )代表:A.表血散射剂量B.最人剂量深度的测童C.模体散射剂量D.有效原射线剂量E.准直器散射剂量20.不同源皮距下的X ( Y)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Z间的换算取决丁•:A.源皮距B.源皮距和深度C.源皮距,深度,能量D.源皮距,深度,取野大小E.源皮距,深度,取野人小能量21.TMR称为纽织最大剂量比,它是以下哪个物理量的一个特殊情况:A.PDDB.TPRC.TARD.SPRE.SAR22.在同一深度处,百分深度剂量随X ( Y )射线的能量的增加而: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后降E.不定23•放射治疗中,关于组织补偿器的论述,正确的是:A.必须用纽织替代材料,且必须放在患者皮肤上B.必须用组织替代材料,不必须放在患者皮肤上C.不必用组织替代材料,不一•定放在患者皮肤上【).不必用组织替代材料,且必须放在患者皮肤上E.不必用组织替代材料,但必须离患者一定距离24.组织空气比是指:A.模体屮射野屮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吸收剂量率与参考深度d0处剂量率之比B.模体中射野中心轴等中心处,其组织深度为d时的吸收剂量率,与同一空间位置空气中一小体积软组织内吸收剂量率之比C.模体中射野中心轴等中心处,其组织深度为d时的吸收剂量率,与空间同一位置处于参考深度do 的吸收剂量率Z比D.模体中射野中心轴等中心处,其组织深度为d时的吸收剂量率,与空间同一位置最大剂量点处有效原射线剂量率之比E.模体中射野中心轴等中心处,其组织深度为d时的吸收剂量率,与空间同一位置一小体积软组织内有效原射线剂量率Z比25. X ( Y )射线总散射因子SC.F随射野大小的变化为:A.随射野的增大而增大B.随射野的增人而减小C.随射野的增大而保持不变D.随射野的增大无规律变化E.随射野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26•下述关于对称性的规定屮,错误的是:A.可定义在等中心处位于10cm模体深度B.可定义在标称源皮距下10cm模体深度C.最大射野L的80%宽度内,偏离中心轴对称的两点剂量率差值与中心轴剂量率的比值D.对称性应好于土3%E.对称性应好于土5%27.关于楔形野的应川,描述错谋的是:A.常川于两楔形野的交义照射中B.常川楔形板对人体曲而作组织补偿C.常用楔形板对缺损组织作组织补偿D.常用楔形板增加辐射质E.常川楔形板改善剂量分布28.关于等效射野的概念,正确的是:A.而积相同B.周长相同C.血积/周长相同D.原射线贡献相同E.对中心轴上诸点的散射贡献Z和相等29.与X (Y)刀相比,不属于高能电子朿的剂量学特征的是:A.可有效地避免对靶区后深部组织的照射B.皮肤的剂量相对较高,H随电子的能量增加而增加C.TT分深度剂量随射野大小特别在射野鮫小时变化明显D・输出剂量按平方反比定律计算E.主要用于治疗表浅或偏心的肿瘤和侵润淋巴结问答题:30.钻治疗机的优缺点:31.X线等剂量曲线的特点:32.—•定能量电子线的PDD曲线特点33.超分割放射治疗对使:A .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的效应差别进一步分开B .早反应减轻C •晚反应增加D •总照射剂量减少E •总治疗时间延长34.与放射敏感性无关的主要因素是:A •肿瘤细胞的固有敏感性B・是否乏氧细胞C .肿瘤的转移D .乏氧克隆细胞所占的比例E .肿瘤放射损伤的修复35.放疗敏感性说法止确的是:A .放疗敏感性仅受组织来源的影响B .放疗敏感性仅与贫血关系重要C .感染导致放疗中断,影响敏感性极为重要D •“慧星”技术分析是准确的检测方法E・多种因素影响放疗敏感性36.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的关系是:A .两者没有一定的相关性B .放射敏感性高,放射治愈性就高C・放射敏感性高,放射治愈性就低D .放射抗拒,放射治愈性高E .放射敏感性中等,放射治愈性低37•细胞存活曲线的Do值表示: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B・细胞的亚致死损伤修复能力C .在2Gy照射时细胞的存活分数I).细胞内所含的放射敏感区域数(靶数)E・细胞存活曲线的肩区宽度3&名词解释:(1). 亚临床病灶(2). 微小癌巢(3). 临床病灶(4). 亚致死损伤(SLD )(5). 氧增强比(6). 相对牛物效应(RBE )。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docx

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p21)1. 为什么定义粒子注量时,要用一个小球体?答:粒子注量:•:= dN Ida表示的是非单向平行辐射场的情况。
之所以采用小球体,是为了保证从各个方向入射的粒子有相同的截面积,从而保证达到“门是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的粒子数”的目的。
2. 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区别:质量减弱系数Zr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粒子数减少的份额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叽I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其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的份额质量能量吸收系数J en I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其能量被物质吸收的份额。
联系:由J= J P知,质量能量转移系数J tr I ■■是质量减弱系数A的一部分;由J en I :?= J tr /「1 - 9知,某物质对不带电粒子的质量能量吸收系数J en ∣:;,是质量能量转移系数J tr I J和1 - g的乘积。
4. 在 辐射场中,某点处放置一个圆柱形电离室,其直径为 0.03m ,长为0.1m 。
在 射线照射下产生IO -6C 的电离电荷。
试求在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和 同一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各为多少?_ 6 6dQ 10 一 10 一. I kV= 0.011 C ・ kg 一11V解:dmd 2l 1 .293.140.03 20.144D a = 33 .85 X = 33.850.011 = 0.372 Gy答: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为0.011 C 4kg ^ ,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0.372 Gy 。
5.通过测量,已知空气中某点处照射量为 6.45× 10-3C ∙ kg -1 ,求该点处 空气的吸收剂量。
解: D a =33.85X =33.856.45 10 ^=0.218 Gy答: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0.218 Gy 。
电离辐射剂量与防护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辐射防护概论第一章1、为什么定义粒子注量时,要用一个小球体?粒子注量定义:单向辐射场:粒子注量φ,数值上等于通过与粒子入射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粒子数。
多向辐射场:以P 点为中心画一个小圆,其面积为da 。
保持da 的圆心在P 点不变,而改变da 的取向,以正面迎接从各方向射来并垂直穿过面积元da 的粒子。
da 在改变取向的过程中即扫描出一个以P 点为球心,以da 为截面的回旋球。
da dN =φ 球体过球心的截面面积(da)相等,粒子注量计算最容易,故而用一个小球体定义粒子注量。
2、质量减弱系数(μ/ρ)、质量能量转移系数(μtr /ρ)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μen /ρ)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相同点:都针对不带电粒子(X 、γ射线和中子)穿过物质时发生的物理现象而定义的;不同点:质量减弱系数(μ/ρ):描述物质中入射不带电粒子数目的减小,不涉及具体物理过程。
质量能量转移系数(μtr /ρ):描述不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其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数值。
只涉及带电粒子获得的能量,而不涉及这些能量是否被物质吸收。
质量能量吸收系数(μen /ρ):描述不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不带电粒子被物质吸收的能量。
数值上:质量减弱系数(μ/ρ)>质量能量转移系数(μtr /ρ)>质量能量吸收系数(μen /ρ)3、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射量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吸收剂量(D ):同授与能(ε)相联系,单位质量受照物质中所吸收的平均辐射能量。
dm d D /ε=单位Gy 。
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辐射和受照物质,与一个无限小体积相联系的辐射量。
受照物质中每一点都有特定的吸收剂量数值。
比释动能(K ):同转移能(εtr )相联系,不带电粒子在质量dm 的物质中释放出的全部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总和的平均值。
dm d K tr /ε=单位Gy 。
针对不带电粒子;对受照物质整体,而不对受照物质的某点而言。
φ⋅=k f K实用时可先查比释动能因子表(国际上给出比释动能因子的推荐值),进而求得比释动能。
辐射防护习题答案解析

11.一个动能E=10Mev 的正电子进入体积V ,通过碰撞损失掉1Mev 的能量之后发生湮没,产生能量相等的两个光子,其中的一个逸出体积V ,另一个在V 内产生动能相等的正负电子对。
正负电子在V 内通过碰撞各自消耗掉其一半动能后负电子逸出V ,正电子发生飞行中湮没,湮没光子从V 逸出。
求上述过程的转移动能tr ε、碰撞转移能τεtr 和授与能ε。
第一章3、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射量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三者联系:带电粒子平衡:不带电粒子在某一体积元的物质中,转移给带电粒子的平均能量,等于该体积元物质所吸收的平均能量。
发生在物质层的厚度大于次级带电粒子在其中的最大射程深度处。
D=K (1-g )g 是次级电子在慢化过程中,能量损失于轫致辐射的能量份额。
对低能X 或γ射线,可忽略轫致辐射能量损失,此时D =K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空气中照射量(X )和同一点处空气吸收剂量(Da)的关系为:X eW D a a = 吸收剂量与物质的质量吸收系数ρμ/en 成正比,即)/()/(a en m en a m u u D D ρρ=故空气中同一点处物质的吸收剂量Dm 为:X f X X e W D m aen m en a a en m en m ⋅=⋅=⋅⋅=)/()/(85.33)/()/(ρμρμρμρμ 三者区别见P18页表1.4。
辐射量 吸收剂量 D 比释动能K 照射量X适用 适用于任何带电粒子及 适用于不带电粒子如X 、 仅适用于于X 或γ射 范围 不带电粒子和任何物质 γ光子、中子等和任何物质 线,并仅限于空气 介质剂量学 表征辐射在所关心的 表征不带电粒子在所关心的 表征X 或γ射线 含意 体积V 沉积的能量;这些 体积V 内交给带电粒子的能 在所关心的空 能量可来自V 内或V 外 量,不必注意这些能量在何处, 气体积V 内以何种方式损失的 交给次级电子 用于电离、激发的那部分能量4、在γ辐射场中,某点处放置一个圆柱形电离室,其直径为0.03m 长为0.1m 。
放射性每章课后作业题

作业2 作业 1、一束能量为2.754Mev的单能γ射线入射到NaI晶体中,试 、一束能量为 的单能γ射线入射到NaI晶体中, 的单能 NaI晶体中 回答: 回答: 能产生几种效应? (1)能产生几种效应?放出几种次级电子 累计效应是什么意义? (2)累计效应是什么意义? 总共可测到哪几个谱峰?各谱峰对应的能量是多少? (3)总共可测到哪几个谱峰?各谱峰对应的能量是多少? 一束能量为9.75Mev 9.75Mev的 射线穿过硅介质,试求: 2、一束能量为9.75Mev的β射线穿过硅介质,试求: (1)轫致辐射损耗率与电离辐射损耗率的比值 这种β射线穿过何种介质(Z=?) ?)时 (2)这种β射线穿过何种介质(Z=?)时,上式两种损耗率才 相等? 相等? 3、1mCi的Co-60的γ射线,依次通过厚度为1cm、2cm、3cm吸收 1mCi的Co-60的 射线,依次通过厚度为1cm、2cm、3cm吸收 1cm -1 0.08cm-1,0.1cm-1的三种物质,最后剩下的γ射 系数为0.05cm 的三种物质,最后剩下的γ 系数为0.05cm 线照射量率是多少?如果把三种物质看成一个整体, 线照射量率是多少?如果把三种物质看成一个整体,求它们的平 均有效吸收系数? 均有效吸收系数? Tl源 射线的最大射程为0.77Mev能量的β射线造成的, 0.77Mev能量的 4、Tl源β射线的最大射程为0.77Mev能量的β射线造成的,密度 3有塑料薄膜对该β射线质量衰减系数为 为1.4g/cm 有塑料薄膜对该β μm=0.03cm2/mg,若使该β射线衰减至原强度的2/3,需要用多厚 /mg,若使该β射线衰减至原强度的2/3, 若使该 2/3 的塑料薄膜作屏蔽? 的塑料薄膜作屏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
da cos 600
da
5.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类型有哪几种可以用哪些参数对它们进行定量描述
6.碰撞阻止本领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碰撞阻止本领与带电粒子的能量有关,能量增加,碰撞阻止本领降低,并且有随着吸收
介质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此外还与介质本身有关,在不同介质中,同种能量的同种粒子碰撞阻止本领也不相同。
5.设自由空气中有一个60CO点源,活度为1.5 107Bq。求离点源1m远处的照射量率,比释动
能率和小块组织的比释动能率。
解:
.
( x) / r2
1.5 107
1018/ 12
照射量率:X
A
2.503
3.7545
1011c.kg .s1
.
/ r2
107
8.67 1017/ 12
比释动能率:K
A
1.5
处γ光子的注量率和能量注量率,以及在这些位置持续10min照射的γ光子注量和能量注量。解:先求在离点源1m处γ光子注量和能量注量率
1
A 100%
3.7
107
100%
5.892 106m2.s1
4 r2
4
3.14
12
1
A( E1
E2)
100 %
4 r
2
107
1013
1013
3.7
(1.
17
1.602
100%
18.举例说明不带电粒子的质量衰减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之间的区别
与联系。
第二章
1.谈谈你对转移能,比释动能和组织中某点的空气比释动能的理解。
解:转移能:指在全体体积V内由不带电粒子释放出来的所有带电的电离粒子初始动能之和。
比释动能:由转移能与指定体积质量的商,dth是由不带电粒子在质量为dm的无限小体积
1.33
1.602
100 %)
4
3.14
12光子注量和能量注量率
2
A 100%
307 107
100%
5.892 104m2.s1
4 r2
4
102
2
A(E1
E2)
100%
4 r2
3.7
107
(1.17
1.33
1.602
1013
100%)
4
102
1.108 1018w.m2
60
由于co半衰期比较长,可以忽视为10min内无衰减
则:在离点源1m处持续10min照射的γ光子注量和能量注量
2t
5.892
106
600
5.532
108m2
2t
1.108
1018
600
7.00
1022J.m2
4.平行宽电子束垂直入射到散射箔上,其注量为Φ0,设电子束无衰减的穿过散射箔后沿与入射成600角的方向射出。在散射箔前后用平行板探测器和球形探测器测定注量,用平面探测
7.计算与50Mev质子速率相同的4He、12C、20Ne等重带电粒子的动能并给出它们在水中的阻
止本领。已知:50Mev质子在水中的S /12.7Mev.cm2.g1。
8.试根据图、和对图所表示的γ0随E和Z的变化规律加以说明。
9.已知10Mev电子在H和O中的质量辐射组织本领分别为8.809102和0.1932 Mev.cm2.g1试
11.气体中的杂质对w值有何影响
答:当气体中含有杂质时,入射粒子碰撞作用可能使中性受激原子或分子转变为离子对,使
粒子对常数增加,
12.列举光子与物质的主要作用方式,并注明与原子核、 原子电子和整个原子相互作用的类型。
13.说明康普顿效应的总截面、散射截面和能量转移截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4.试给出康普顿效应在铅与铝中的电子截面、原子截面和质量衰减系数之比
第一章
1.给出N、R、φ、ψ和r的微分谱分布和积分普分布的定义,并写出用βE表示这些辐射量的
表达式。
解:N、R、φ、ψ和r均存在着按粒子能量分布,如果用Q代表这些辐射量,用E代表粒子能量(不包括静止能),则Q(E)是Q的积分分布,它是能量为0—E的粒子对Q的贡献,QE是Q的微分分布,它是能量在E附近单位能量间隔内粒子对Q的贡献,用PE表示以上辐射量。
epb/eAI和apb/aAI和(/)pb/(/)AI。
15.设入射光子的能量hν=1Mv,求θ=00、900、1800时反冲电子的发射角φ和动能E。
16.求1Mev的窄光子束在水中穿行10cm时,初级光子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和瑞利散射的份额。
17.中子与组织之间有哪些重要的相互作用类型
1.3005 1017Gy.s1
.
.
Km(mtr
/
)i1.3
10
9
0.00282
小块组织比释动能率:Ki
(mtr/
)m
0.0025
1.4664
109Gy.s1
计算10Mev电子在水中的质量辐射阻止本领。
解:
( S / )r . m
fi( s / e)r .i
2( s / )r . H
16( S / )r .o
18
18
1
8.809
10
2
8
0 .193
9
9
0. 181521 cm2.g1
10.由图和图查出电子在Pb中的临界能量EO,并与()式的计算值进行比较。
器测定平面注量,如图所示。试根据定义()、()和()计算这些探测器的响应。
600
(图 散射箔前后注量示意图)
解:
dI
dN
p(
dv
da
f
平行板探测器在散射箔前dN
da
FS.
'
dN
IdN
da cos 600
da
dQ
)
da
球形探测器在散射箔前后:
dN
da
)dN
平面探测器在散射箔前:
p(p
da
后:(
)dN1
R=
N=
E
PEd dEψ=E
EPEd
dE
E
tEPEdtd
dEd
E
E
r=
EP dE
E
tpEdtd
dEd
2.判断下表所列各辐射量与时间t、空间位置γ、辐射粒子能量E和粒子运动方向之间是否
存在着函数关系,存在函数关系者在表中相应位置处划“”,不存在则划 “”号。
解:如下表所示
N RΦ ΦEΦ(E)Ψ ΨE
内释放出来的所有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之和的期望值。
组织中某点空气比释动能: 对于某感兴趣的点处单位质量介质中转移给带电粒子能量期望值。
2.试给出辐射比释动能
Kr与不带电粒子能量注量
u之间的关系式。
3.试给出碰撞比释动能动能率
KC与不带电粒子注量率谱分布
E ,U
之间的关系。
4.试举例说明随机量和非随机量的区别。
Ψ(E)φ φEψEψEP PEP(E) r rE
t
× × × ××
× ××√ √√√ √ √ √ × √
r
√ √ √ √√
√ √√
√ √√√
√ √ √
√ √
E× × × √√ × √
√
× √√√
× √ √
√ √
Ω××××××××××××√√√×√
3.一个
60
7
和10m
C0
点源的活度为×10Bq,能量为和的γ射线产额均为100%。求在离点源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