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中的中国文化教育

合集下载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英语范文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英语范文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In today's rapidly changing world, it is often easy to overlook the value of one's own cultural heritage. However,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not just a matter of pride but also a critical aspect of personal growth and societal development.Firstl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vides a unique lens to view the world. With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y, China has accumulated a vast wealth of wisdom and insights that are invaluable to modern society. By studying ancient philosophy, literature, art, and science, university students can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condition and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world.Secondly, learn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osters a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As China continues to rise on the global stage, it is important for young people to have a strong sense of cultural pride. Understanding one's cultural roots helps individuals connect with thei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trengthening their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within the nation.Furthermor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ncourages values such as respect, harmony, and integrity. These values are not only important for personal development but also crucial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By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these values, university students can become more responsible and contributing members of society.Additionall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bridge to the world. With the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it is essential for young people to have a global perspective. By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university students can better communicate and connect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 and understanding.In conclusion, learn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t provides a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e world, fosters a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encourages valuable social values, and serves as a bridge to the world.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for universitie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prioritize the teaching and promo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mong their students.。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辈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并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具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有以下几种应用:
1.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传说
和故事,比如《西游记》、《水浒传》等,这些故事能够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2.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
许多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成语、俗语等,这些语言表
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

3.使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图像。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独特
的图像,比如中国画、书
法、国画等,这些图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

1.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著名
的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介绍这些节日可以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

2.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风俗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
独特的风俗习惯,比如中国的礼节、饮食习惯、服饰习惯等
,介绍这些风俗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背
景。

总的来说,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并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今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一个重要议题。

英语课堂上灵活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改善课堂环境,提高英语学习水平,拓展学生的视野,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在英语课堂上,可以使用内容丰富、视觉效果强烈的多媒体教学,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师可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诗词艺术以及饮食、服饰、娱乐等内容。

其次,借助国外英语文章,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学生可分析毛泽东的《论语》,剖析其中的哲学思想;学生可以以《红楼梦》为例,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此外,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制作实物资料的活动来落实。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物资料,如扇子、项链、衣服以及文玩等,利用实物资料引导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图片、文字或临摹制作等形式记录自己学习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最后,学生可以利用演讲、讨论等形式谈论自己学习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帮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发挥所学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以上就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好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教育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教育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教育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教育;跨文化交际;策略【中图分类号】g640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随着中国加入wto,成为opec的重要成员国,以及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汉语热”现象也在国外悄然兴起。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深深吸引着很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他们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然而,由于我国的大学文化教育长期存在着中西方文化教育失衡的现象,很多时候当大学生们需要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独有的概念,如特色饮食、历史传说、节日习俗、或者”三纲五常”、”中庸之道”、”三个代表”等特有词汇的时候,由于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或是词汇不够而无法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或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

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的重视,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从丛早在本世纪初就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中国文化失语症: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一文,将这一现象称为”中国失语症”1。

他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的外语教学已经忽视了母语及母语文化教育,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必须予以纠正。

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教育的策略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普遍以目的语输入为主,以介绍西方文化为主,很少涉及到中国文化及其表达,造成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屡屡出现母语文化失语现象。

这是多年来我国外语教学只注重目的语文化教学而忽视母语文化教学的偏差所致,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一大缺陷。

随着人们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文化教学在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是一举两得。

首先,它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它们真正实现面对面的对话;再者,使得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为我用,从此能够用英语言说中国文化,向西方宣传中国文化。

那么,怎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体实施中国文化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学大纲的完善与教材的编纂英语教学效果和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大学英语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解读论文

大学英语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解读论文

大学英语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解读论文大学英语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解读论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解读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新编大学英语》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摘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和文化价值。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重要的教学内容。

但是,一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无意间突出英语的强势,忽视英语教学中的国学素养。

思想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

教师和学生只有深刻认知本民族文化,才能从深层次上认知文化的内涵,理解外来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之间的异同,具备较强的文化鉴别力,洋为中用,实现真正意义的“跨文化交际”。

正如柯杨所说:“在自己的国家做主人,尊重传统习俗,是自尊和自爱;到国外去做客,尊重他人的习俗,是文明和教养”。

笔者认为,应该把中国文化融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大学英语教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推介主流文化,形成“中西合璧”。

这样既可以培养大学生世界公民的健康意识,又能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使文化自觉意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然而,如何做到中西合璧,文秋芳曾阐述英语教材的三条重要编写原则,即“以人的发展为依据;以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为依据;充分体现中国外语教学的特色”。

英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言而喻,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应为中国外语教学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材编写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更要首先分析、理解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并予以阐释,使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内容。

“产出导向法”理念下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产出导向法”理念下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3·1月刊/一、引言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高校公共基础课,承载着语言教学任务,具有学生学习时间长、学分多、修读人数多的特点,拥有广阔的育人平台。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融合,是新时代赋予大学英语教学新的时代内涵。

本文基于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Unit 3为例,来探索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模式:围绕产出任务,按照“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产出评价”来设计教学内容。

通过语言促成、内容促成和结构促成等教学环节为学生搭好脚手架,提供语言、知识、技巧等方面的输入,完成单元产出任务。

整个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尝试在各个环节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关注中外优秀的文化和文明,提升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

二、“产出导向法”理论根据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

“产出导向法”主张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有效的学习;倡导输入性学习与产出相结合,要边学边用,学以致用,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由“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构成。

在整个流程中,教师要恰当地发挥中介作用。

在“驱动”环节中,教师设置交际场景,说明教学目标,布置产出任务;在“促成”阶段,教师根据产出任务的需要,提供恰当的输入,在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产出任务;在“评价”环节中,通过对学生在“驱动”和“促成”环节中的表现及课后任务进行点评,教师可进行补救性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

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

452019年/第36期/12月(下)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张建英(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6)摘要语言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国际间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渠道与桥梁。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教育与文化之间的融合日益重要。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已经成为一大趋势。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保护,也是促进学生学习英语、促进文化融合的需要。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从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改革大学英语教材、创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等方面促进文化融入,最大限度地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学融合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9.12.023On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English Professional T eachingZHANG Jianying(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Guangxi 530006)AbstractAs the basic carrier of culture,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and bridge for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important.In English teaching,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come a major trend.Integr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English teaching is not only the protection of Chinese native culture,but also the need of promoting stu-dents'learning English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Therefore,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from improving teachers'comprehensive quality,refor-m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innovating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and maximize the effect of English teaching.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college English;teaching;integration 语言的学习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只有对语言所属文化有所了解,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渗透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渗透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渗透策略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现状,探讨了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并提出了一些实践案例和效果评估。

研究发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探索更多有效的融入策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启示意义,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合策略、实践案例、效果评估、启示、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现状分析、结论、总结与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让其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变的结晶,包括诗词歌赋、礼仪文化、哲学思想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传统文化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底蕴,更是人们认知世界和反思自我的有力工具。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体系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既有利于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增强他们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自信心和尊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中的中国文化教育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注入中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增强英语学习的需要。

母语是外语学习的起点和参照,对我们绝大
多数人来说,英语的学习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汉语的基础之上的,所有
的关于对英语的讲解全都是需要利用母语来完成,我们对于英语的词
句及相关的文化的理解也都是建立在以母语文化为基础的思维模式之上。

所以,母语文化必然会对外语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

母语文化一
方面保障了我们能够顺利地学习英语语言。

另一方面,母语文化所包
含的语言方式、思维方式和深层文化又在干扰着我们对英语语言的学
习和相关文化的领悟。

所以,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每一种语言的语法
结构、交际模式、篇章修辞等很大水准上都受到作为该语言上层文化
观念的影响甚至制约。

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导入中国文化知识,有益
于对目的语文化的对比掌握,从而提升学生把握英语语言技能的主动性,更好地学好英语。

2.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在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往往都很
注重英美文化教学而忽视了同样是交际主体的中国文化,这种模式对
跨文化交际的防碍作用已逐渐凸显。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我们很多英
语学习者被问及英语国家的节日和习俗时能够侃侃而谈,而当被问到
我国的节日和习俗时却说不上几句。

跨文化交流绝不能仅局限于对交
际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
的文化影响方面。

此外,即使从学习西方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文化的
导入亦有其必要性。

如果能准确认识这两种语言文化的巨大反差,就
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认知和识记效果。

3.提升学生对中西文化的辩证认识的需要。

因为大学生的思维意识比
较活跃,比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如
果没有中国文化的渗透,他们会盲目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思想,这在无
形中就拉大了与中国文化思想的距离。

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
不仅增加了自身的民族自信心,同时也认识到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中
国文化的理解水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中西文化的辩证认识。

4.促进学生与西方人的有效沟通的需要。

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学生
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能实
现与西方人的有效沟通。

在学生与西方人的交流与沟通中,难免会谈
到关于国家文化的问题,所以,如果学生可以使用英语描述中国的文化,不仅可以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也可以在无形中
解决一些问题。

学生在学习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时,不仅锻炼了自身
的听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自身的读写能力。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使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5.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
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们的文化遗产不仅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也正
在为世界上其他文化所认同和接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但语言并不
是只能为某一种文化服务,语言可以是跨文化的载体,语言也可以反
映他种文化。

从这一意义上来讲,英语理应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
载体。

我国的新华社和CCTV-9每天用英语向国外发出大量的新闻稿件,对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已经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青年学生,既是
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对象又是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承担者,理应
在英语学习中增强母语文化的积淀。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注入中国文化教育的途径
1.完善教学大纲。

我国现有教学大纲已经在一定水准上体现了对文化
因素的重视,但对于中国特色文化的英语表达还没有充足的认识。


学大纲应该从英语教学的各个层次上,尤其是大学英语教育阶段,将
中国文化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纳入英语教学计划,把培养学生双文化能
力目标贯彻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出现频率高的相关词汇纳入大纲词
汇表,这样可以从宏观上指导教学人员从各个方面增加相关中国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的分量,从而提升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2.补充相关教材。

选用适量的具有中国文化内容的英语阅读和视听材
料充实大学英语教材。

在注重西方文化介绍的同时,应该适当选择中
国文化作为教材的内容。

在课文阅读材料方面,可以采用描写讲述中
国文化的优秀英语文章,节选一些中国文学作品的优秀英译本,引入
英语本族语作家写的相关中国的作品,同时在课后所列的词汇表中,
增加中国本土常用词的准确英译词汇;在视听材料方面,可以增加用
标准英语介绍中国民俗文化、播报中国新闻等内容的音视频短片,并
且附加适当的课后练习题来巩固对这些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

3.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带领他们在认识、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的同时,既要吸收英语文化的
精华,又要领会中国文化在英语中的说法。

其次在翻译技能训练方面,除了在教材中通过现成的文章和译文反映中国文化外,教学中还要注
意把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翻译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遇见不知道
英文说法的文化事物时,可以采取意译、音译加解释、模糊解释等方
法用英语最大限度地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和特色。

只有通过两种文
化差异的比较,才能克服文化干扰,实现双文化的有效输出。

4.增强母语文化意识。

学生自身应不盲目崇洋媚外,不应该只关注西
方文化、制度、思想等,而应该自觉增强母语文化意识,时刻都不怠
慢母语的学习及母语文化的认知。

学生应培养文化平等观,在日常生
活中做到有意识地把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学会问自己一些与中国文化
相关的英语表达问题。

在有机会进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时,能够自信、自豪地用英语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只有批判地去看待事物,重视不
同事物之间的对比,才能更加全面提升自己的素养。

多关注民族文化,认真学习英语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从而有效地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5.提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

作为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力量,教师应
该持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改变教学理念。

教师只有自身认识到母
语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本身不仅应具备英语文化知识,同时也应具有深
厚的文化功底,熟练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技能。

教师平时也应该
多注重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特别是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持续提
升业务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准确的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防止学生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6.开辟英语第二课堂。

在课余时间,通过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自
信心,提升学生的双向交流能力。

第二课堂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
补充形式,在课下,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译电影,鼓励学生收听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RadioInternationa1)的节目,学生可自主选择话题和形式介绍
中国文化,例如根据我国的文学作品改编的英语小话剧、中国传统民
俗介绍等。

开设跨文化课程和双文化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提升学生对
中国本土文化的学习意识,使更多的学生有能力对外传播和弘扬中国
文化,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综上所述,在文化的发展历史中,语言不仅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
同时也是创造文化的先决条件。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不仅是作为
一种语言形式存有的,同时,它更是提升学生精神文化的必要条件。

因此,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仅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
目标,同时也满足了学生跨国交际能力的需求。

大学英语中的中国文化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