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临床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应用深静脉穿刺针治疗自发性气胸20例体会

应用深静脉穿刺针治疗自发性气胸20例体会
线胸片不应超过 2 4小 时 , 时发 现问题 及
争彻底切除病灶 , 避免 切端病 变残 留, 影 响愈合 ; 残端不 应过长 , 以避 免分 泌物潴 留引起 局部感染 。支 气管周 围出血 点少 用 电凝止血 , 以免损伤 支气管 , 以细线 应 缝 扎为好 。沿几 个段 叶支气管 切除病 变
全 肺切 除 5 。 例
愈合 。 术后处理 : 术后首先要保证胸腔闭式 引流管 通畅 , 引流 管放 置 于胸 腔最 低 位
置 。肺切除术后 因肺功 能不 良需 机械 辅 助 呼吸 , 气道呈 高压力状 态 , 气管 残 其 支
血运和引流 ; 端闭合 后是一 盲端 , 残 我们 主张病肺移 去后 , 气管敞开吸净痰液和支 气 管分 泌物 , 别是 主支气管 , 特 以减 少感 染机会 ; 根据支 气管解 剖特点 , 膜部 与对
并处理 。体 质虚弱者适 当给予营养支持 , 咳痰无 力 者 , 术后 常 规用 沐舒 坦 雾化 吸 入 , 于痰液排 出 , 行环 甲膜穿刺 气管 利 或
内注人 生理 盐水刺 激 咳痰 , 仍难 咳痰 者 , 要及早使用纤支镜吸痰使肺充分膨胀。
时, 应去掉几个段 叶支气 管 中间的嵴 , 变
论 著 ・临 床
论 坛
C Hj NES C o M lN } Y D0 C T S E j T O
肺 切 除术后 支气 管 胸膜 瘘 的预 防体 会
大腔为小腔 , 再行 缝合 ; 或行 几个段 叶支
蔡玉建 徐长香
2 60 750山 东 莒 县 中 医 医 院
结 果
气管分别 处理。应将 支气管膜 部与 环状 软骨对缝 , 以减少缝 合张力 。强调术 中对 支气管残端行冰冻病理检查 , 以确定切 除 是 否充分 , 避免肿瘤 的残 留是预防支气管 胸膜瘘 的一个重要措施 。 全肺切除时 , 由于主支气管残端 E径 l

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

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

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以人为本,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的生态规划设计成为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而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又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有人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于是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随着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不得不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园林景观行业,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也开始将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已不再停留在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的狭小天地或是图纸上的空谈,而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设计领域。

对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的循环利用、对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具体到每个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都体现了浓厚的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

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后两者,占据首要位置。

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已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和本质的考虑,其创造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一、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设计理念1、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以人为本。

在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设计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手术记录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们的多维感觉。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支架治疗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支架治疗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支架治疗淮安第二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吴雄葛荣摘要目的采用支架封堵术,治疗肺切除后的并发症支气管胸膜瘘,观察其疗效。

材料和方法材料:采用淮安西格玛公司制作的“Z”型覆膜支架,左右侧支气管残端胸膜瘘放置的支架呈“L”形(两个支架成角度连接),左上叶支气管锲状切除后吻合口瘘放置单个支架。

方法:在X线监视下采用三套管法放置支架。

结果本组27例,22例放置“ L”形支架,5例放置单个支气管支架。

22例封堵瘘口效果较好,3例支架术后1-2周又有少量漏气,1例2周后开胸手术修补,1例术后2周死于痰窒息。

25例观察0.5-2年,无不良反应,未出现类似支架术前的明显漏气现象。

讨论采用“Z”型覆膜支架封堵治疗肺切除后支气管胸膜瘘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肺切除并发症支气管胸膜瘘支架术支气管胸膜瘘(BPF)是一种严重的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外科处理较为棘手,虽然近年来其发生率较五六十年代明显降低,但仍有很高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1]。

文献报道死亡率可达40%[2-4]。

笔者自2001年采用置入“Z”型覆膜支架,必要时加用医用硅胶封堵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7例,男25例,女2例。

年龄37-80岁。

右肺切除后右主支气管残端胸膜瘘18例,左肺切除后左主支气管残端胸膜瘘4例,左肺上叶切除术后(左侧上叶支气管锲状切除)上叶支气管残端瘘5例。

病因:右侧中央型肺癌16例,左侧中央型肺4癌例,左上叶肺癌5例,右肺慢性炎症1例,胸部外伤后右侧支气管胸膜瘘1例。

病程持续时间40天至2年持久不愈,26例均长期留置胸腔闭塞引流管,1例左主支气管残端胸膜瘘已2年的慢性病人,胸腔引流管已撤除,长期由胸壁原引流管通道排出液体。

27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22例健侧肺明显肺气肿,气管口径增大,1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右肺形成纵隔疝。

方法:先摄胸部CT或MRI片测量气管的前后径、左右径及主支气管的内径和长度,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支气管造影了解瘘口的位置和形态,以决定所需支架的形状和规格。

肺曲霉菌病外科手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肺曲霉菌病外科手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肺曲霉菌病外科手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单位所在省市:云南省昆明市单位邮编:650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肺曲霉菌病外科手术之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的86例肺曲霉菌病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将病人的住院资料以及基本信息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选取的86例肺曲霉菌病病人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4例(27.91%);其中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有8例,占据总并发症的(33.33%);发生支气管胸膜瘘与病人的性别无关,与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长、留置引流管、卧床时间、营养情况、抗生素的使用、Barden评分、基础疾病以及支气管黏膜情况有关。

结论:在肺曲霉菌病行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容易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所以分析总结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在围手术期进行干预,减少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

关键词:肺曲霉菌病;外科手术;并发症;支气管胸膜瘘;危险因素肺曲霉菌病是由于肺部受到了曲霉菌感染而导致肺部出现了炎症反应,属于真菌性的肺炎。

该类疾病通常大多数是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闷、胸痛等,大多数的病人普遍病程的周期比较长,需要使用抗霉菌药物进行治疗,当患者合并反复咯血时,往往疾病消耗、药物胃肠道反应会导致患者并发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术后修复能力比较差,导致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会增加【1】。

当使用抗真菌药物难以控制病情时,临床大多数肺曲霉菌感染患者长期反复咯血危及生命是,需要行手术治疗的方法切除病变肺组织以达到止血的效果【2】。

本文主要通过对86例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肺曲霉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01月-2023年0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肺曲霉菌病病人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病人的年龄在45-79岁,平均年龄为(62.37±1.32)岁;病程在14-31天,平均病程为(22.57±1.27)天;男女病人分别为44例和42例。

纤维支气管镜下治疗支气管胸膜瘘14例体会

纤维支气管镜下治疗支气管胸膜瘘14例体会

纤维支气管镜下治疗支气管胸膜瘘14例体会发表时间:2009-12-18T13:12:54.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8期供稿作者:王雅岩1 于丽军2[导读] 支气管胸膜瘘(BPF)最常发生于胸外科,肺切除术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王雅岩1 于丽军2(1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吉林延边 133000;2珲春市医院内科吉林珲春 133300)【中图分类号】R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28-0218-02支气管胸膜瘘(BPF)最常发生于胸外科,肺切除术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术后7-14天,死亡率可达40%。

我院2006年以来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OB胶封堵加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治疗14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本组14例病人,男性13例,女性1例,年龄27-72岁。

肺癌术后8例,支气管扩张术后3例,肺结核肺切除术1例,肺脓肿2例。

右肺下叶4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上叶1例,左肺上叶舌段2例,左肺下叶2例,下叶背段1例,左肺上叶舌段合并下叶1例,右肺中叶合并下叶背段1例。

术后7-36d出现BPF,主要症状为咳嗽,咳黄褐色痰或胸水样痰,发热或有呼吸困难。

14例病人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间断残腔冲洗,经胸部X线或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

瘘口大小为1mm×2mm-8mm×8mm,治疗前充分控制感染,胸腔引流,增强特质等,治疗当天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及镇咳剂,充分麻醉,纤维支气管镜经鼻腔进入气管,找到瘘口处后,吸净瘘口分泌物。

将注射管沿着活检孔,送至纤维支气管镜远端,嘱病人轻呼吸,于瘘口处注射OB胶0.5-1.0ml,瘘口处支气管粘膜快速形成胶栓,即可拔出纤维支气管镜。

术后使用镇咳药并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抗炎支持治疗等。

以后每次观察闭式引流管气体溢出情况,同时胸部X线检查,一周左右可拔出引流管,如失败可再次重复进行以上操作。

2 结果9例经过一次注射0B胶后瘘口闭合,胸腔引流管一周内无气体溢出夹管,观察1-2天,病人无不适应症状,复查胸片未见液气胸,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临床治愈出院。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45例临床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45例临床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45例临床分析摘要:通过回顾我科近2年多来采用不撑开肋骨、完全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45 例,通过临床观测、疗效分析我们得出得出全胸腔下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与传统开胸比较更加微创, 手术视野清楚,且手术安全可行, 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肺部疾病【中图分类号】r6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180-01肺叶切除是目前外科治疗肺部疾病尤其是肺癌最常用的标准手术方式。

以往所采用的开胸手术创伤大, 术后并发症多。

近年来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 racosco pic surgery, vat s) 的迅速发展,使部分肺叶切除能在全胸腔镜下完成[1]。

2009 年6月至2012 年5月, 我科采用不撑开肋骨、完全胸腔镜下施行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45 例, 效果满意。

现就其可行性、近期疗效进行探讨, 并总结经验, 以提高手术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共45 例, 男32 例(71. 1%), 女13 例(28. 9%), 年龄15~72 岁,平均48岁。

术前胸部x 线片、ct 均证实有肺部病灶, 其中为周围型病变29例, 中央型病变16例; 病灶大小1. 5~4. 5cm (2. 7±0. 8cm)。

1. 2 手术方法:采用双腔气管内插管、健侧单肺通气, 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手术。

患者取健侧头高脚低折刀位。

手术一般取3个切口, 于第6、7 或第8 肋间腋中线取长约1. 5cm 的第一切口(胸腔镜孔), 置入胸腔镜; 于腋前线和锁骨中线之间第3、4 或第5 肋骨或肋间水平, 根据所需取出标本大小, 做长约2~5cm 的第二切口(主操作孔)。

根据所需取出标本的大小选择切口大小及手术径路,经肋间置入腔镜器械操作。

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38例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38例临床分析
1 资 料 与方 法
产生限制性的通气功能障碍 ,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涂片及普通细菌培养 阴性 。 脓液 中找到结核分支杆 菌可确诊 , 但部分结 核性脓胸 中很难查到结核分支 全组 3 例 ,男 2 例 ,女 1 8 l 7例。
杆菌 。
11 一般 资料 .
年龄 l 4~6 岁 。平均 3 .岁 。病 程 6—1 个月 8 8 4 6 2
慢性结核性 脓胸是常见 的肺结核 治疗 中并发 1 诊断依据 根据 中华 医学会编著 的 《 . 2 临床诊 症。 长期 结核性瘘 管病 灶的存 在 , 引起 干酪样 物质 疗指 南 一结核病分册 》的诊 断标准f 1 , ) l( 结核病史 在脓腔 内长期留存 , 因为产生了包裹性积液和胸 及慢性 全身结核 中毒症状 , 常 发热 , 盗汗 , 消瘦。 2 () 膜增厚 、 维化 , 纤 导致药物治疗 难 以完全清除并产 体征 , 患侧胸廓塌 陷 , 间隙变窄 , 肋 呼吸运动受限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1 0 0年 第 1 6卷 第 0 4期
I MHGN,F bu r 01 e rav2 0.V 11 N .4 o.6 o0
出 版 社 ,1 9 :3 — 4 . 83 8 3 9 9
京 :南 京 大 学 出版 社 ,2 0 : . 0 61 5
【 孙传 兴. 2 ]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f]版. M . 北 2
【 要 】 目的 摘
年1 月手术治疗的 3 例结核性脓胸 的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8 核播 散及 复发。 术后并发症切 口感染 2 , 例 经换药后愈合 。 结论 胸 的有 效 方 法 。 【 键词 】 慢 性 结 核性 脓胸 ;胸膜 剥 脱术 关

肺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肺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肺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祝丹【摘要】@@ 前言rn肺叶切除手术是外科较大手术,损伤较大,术后常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由于麻醉及手术创伤等刺激,患者如果不能很好的配合,常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致命的危险.我科于2009年1月-12月行肺叶切除术48例,下面对其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0(019)009【总页数】1页(P211-211)【关键词】肺叶切除术;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及护理【作者】祝丹【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胸科医院,辽宁,沈阳,1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前言肺叶切除手术是外科较大手术,损伤较大,术后常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

由于麻醉及手术创伤等刺激,患者如果不能很好的配合,常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致命的危险。

我科于2009年1月—12月行肺叶切除术48例,下面对其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48例,男性35例,女性13例,年龄21—65岁,其中肺结核40例,肺癌8例。

2 观察与护理2.1 引流管的位置肺上叶、中叶、肺段切除术,一般置两根引流管,上管放置在第2肋间锁骨中线外,管端伸向胸腔颈部,用以排气,下管放置在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肋或第8肋间,用以排液,分别接无菌水封瓶;肺下叶切除术,一般在第7肋间~第9肋间放置一根引流管用以排出胸腔内积液。

2.2 肺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对术后早期恢复非常重要,引流不通畅,胸腔内积液或积气不能及时排出,胸腔内压力增大,肺被压缩,胸内负压降低或消失,肺内气体交换减少,不利于肺复张。

另外,肺叶切除术后,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以利于引流液排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 能够 在短 时间内使 患者 的临 床症状 减轻 , 胰 岛素 抵抗 明
显降低 , 血糖 浓度得到有效控制 , 临床疗 效较好 。本 文 中, 针 对两组不 同的治疗效果进行 一定 的疗效 比较 , 试 验组 的总有 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do . 0 5 具有 统计 学意义 。 综上所述 ,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患者 采用 中西 医结合 的方 法进行治疗 , 临床效果较为明显 , 整体过程 安全可靠 , 患者 及 家属较为满意 ,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疗, 在 滋 补 肾脏 、 调理 气 血的 同时 采用 西 医法 控制 血压 、 血
1 . 2 治疗 方法
入院 后进行 相关 检查 , 根 据需 要及 时采取
控制血糖和血压 的常规 治疗 。( 1 ) 对照组 采用单 纯的 中药 进 行治疗 。采用传统 中药 山茱 萸、 生地 、 知母 、 荔枝 核 、 青果、 乌 术粉 、 茯苓等 以一定 的 比例配合进行治 疗 。糖尿 病肾病在 中
( 3 ): 2 2 7 — 2 3 0 .
试验 组 采用 中西 结 合 的方 法 治 疗 糖尿 病 。 肾病 总有 效 率 明显优 于 对 照 组 , 差异有 统计学差 异( P< 0 . 0 5 ) 。见
表 1
E 2 7 李玉兰 , 廖 学运 , 廖 加维. 补肾益气通 络方治疗糖 尿病肾病 临床
际中医中药杂志 , 2 0 1 1 , 3 3 ( 2 ) : 1 7 7 — 1 7 8 .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0 8 - 0 7
3 讨 论
糖尿病 肾病病 程较 长 , 诊断 出该病 时 已经 出现微量 白蛋
( 编辑
杨 阳)
3 8 例肺 切除术后支气 管胸膜瘘 临床治疗体会
医学理 论 高甄 艘
>O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2 0 1 5 年第 2 8卷第 5 期
Vo 1 . 2 8 , No . 5 , Ma r 2 0 1 5 J Me d T h e or &P r ac 囹 6 1 3 白尿 、 胰 岛素抵抗和血糖水平升高 的症状 。而 中医上讲糖 尿 病肾病的病灶在 肾 , 累及五 脏六 腑 , 除 肾脏气 虚阴虚 及后 期 的阴 阳两 虚外 , 肝脾 等器官也会伴 随出现衰虚、 淤阻、 生 痰_ 4 ] , 因此对 糖尿病 肾病 的治 疗尤 为重要 。在本 文 中, 针 对 糖尿病肾病 的患者采用两种 不同的方式进 行治疗 , 对照组 采 用单纯的 中医方法 从 四个方 面进行 治疗 , 即益气 养 阴、 活 血 化淤 、 健 脾祛痰 、 清热化 湿。然而在单独进 行 中医治疗 时 , 患 者的治疗效果 并 不 明显 , 而 试 验组 采用 的 中西结 合进 行 治
参 考 文 献
1 . 3 疗效评 价标准L 3 ] 显效 : 患 者胰岛素抵 抗 明显 降低 , 血
糖得到控制 , 维 持在正 常水平 范 围 内, 微量 白蛋 白尿 等临 床 症状消失 。有效 : 患者胰 岛素抵抗 有一 定 的改善 , 血 糖较 治 疗前 稳定 , 临床症状 有 所减轻 。无效 : 未达 到 以上 标准 。总 有效 一显效 +有效 。 1 . 4 统计 学方法 应用 S P S S 1 5 . 0统计 软件分析 , 计量数 据 采用 (  ̄ - / - s ) 表示 , 组 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 计数 资料采 用百分 比
治 疗 肺 切 除 后 并 发 的 支 气 管 胸 膜 瘘 有 显 著 的效 果 , 恢 复 时 间短 , 疗效佳 , 值得 临床广泛推广 。
观察E J 3 . 四J I I 中医 , 2 0 1 0 , 2 8 ( 1 ) : 8 8 — 8 9 .
表 l 两 组 患 者 疗 效 比较 ( ) ]
[ 3 ] 安东林. 参芪地黄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早 期糖尿病 肾病疗 效观察( J ] . 甘肃 中医学院学报 , 2 0 1 0 , 2 7 ( 1 ) : 3 6 — 3 7 . E 4 ] 马晓霞, 史春静 , 王靖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肾病研究进展 [ J ] . 国
林 先童 福 建省 厦门市第三医院胸外科 3 6 1 0 0 0
摘 要 目的 : 分析肺切除后支气 管胸膜瘘 的临床 治疗体 会 。方 法: 回顾 性分 析我 院胸外科 2 0 0 3 年 7月 一2 0 1 4年 5
月行肺切 除术 后并 发支气管胸膜瘘 3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患者按 手术类型分 为两组 , 观察 组行带 蒂大网膜移 植
医 上讲 是 本 虚 标 实 , 久病 人 络 , 涉 及肾脏及肝 脾亏 虚, 因此在
服用滋 肾补 肾类 中草药 的同时也要兼顾活血 祛淤 。( 2 ) 试 验
组 在 对 照 组 的 基 础 上 加 以西 医治 疗 , 以 达 中西 结 合 。 即在 中
药基础上使用 传 统 的磺脲 类 、 双 胍 类等 降糖 药 加 以结 合 治 疗 。两组患者经过 2周治疗后 比较 临床疗 效 。
表示 , 数 据 对 比采 取 校 验 , 以P <O . 0 5表 示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意义 。
2 结 果
E l i 薛松妍 , 蒋宏伟 , 张晓菊 , 等. 血栓 通注射液 联合 贝那 普利对糖 尿病肾病 临床 疗效 的 观察 E J 3 . 山 西 医科 大学 学 报 , 2 0 1 3 , 4 4
手术 , 对照组行胸廓成形术 , 对 比两 组 手 术 治 疗 效 果 。 结果 : 观察组治愈率 9 5 . O , 复发和死亡率为 5 . 0 ; 对 照 组 治
愈率 6 6 . 7 , 复发率为 3 3 . 3 , 死亡率 为 1 6 . 7 , 经对 比差异具 有显 著性 ( P <0 . 0 5 ) 。结论 : 带 蒂大网膜移植术对 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