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和城市名称补充

合集下载

中国地名大全

中国地名大全

中国地名大全中国地名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从北方的冰雪之地到南方的亚热带地区,从东部的海滨城市到西部的高原草甸,中国的地名多姿多彩,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和意义。

下面,我们将带您一起走进中国地名的世界,领略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北京,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京地名源自古代,最早见于《周礼》。

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之一。

上海,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上海的地名源自古代的渔村,后来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

上海的地名多来自于水域和自然景观,如黄浦江、外滩等。

广州,广州是中国南方的大都市,也是中国的对外贸易重镇。

广州的地名源自古代的港口城市,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和商业传统。

广州的地名大多与水域相关,如珠江、白云山等。

成都,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成都的地名源自古代的都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成都的地名多与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相关,如锦江、武侯祠等。

西安,西安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古都之一。

西安的地名源自古代的都城长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西安的地名多与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相关,如兵马俑、华山等。

杭州,杭州是中国东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文化名城。

杭州的地名源自古代的都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杭州的地名多与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相关,如西湖、雷峰塔等。

南京,南京是中国东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古都之一。

南京的地名源自古代的都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南京的地名多与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相关,如中山陵、玄武湖等。

武汉,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武汉的地名源自古代的港口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武汉的地名多与水域和自然景观相关,如长江、东湖等。

重庆,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直辖市之一。

填写籍贯的正确方法

填写籍贯的正确方法

填写籍贯的正确方法
在填写个人资料或表格时,常常需要填写自己的籍贯。

籍贯是指一个人出生或
成长的地方。

以下是正确填写籍贯的方法。

1. 列出省份或地区:首先,你应该列出你的籍贯所属的省份或地区。

例如,如
果你的籍贯是北京,你应该填写“北京”作为省份或地区。

2. 填写城市或县级行政区:接下来,填写你的籍贯所在的具体城市或县级行政区。

例如,如果你的籍贯是北京市海淀区,你应该填写“海淀区”或“北京市海淀区”。

3. 省份和城市的顺序:在填写籍贯时,一般的习惯是先写省份,再写城市。


些表格可能会要求相反的顺序,请根据具体要求填写。

4. 避免缩写和简写:为了确保准确性,尽量避免使用省份或城市的缩写或简写。

使用完整的名称可以避免混淆或歧义。

5. 使用统一标准:在填写籍贯时,尽量使用统一的标准。

通常使用的是行政区
划的正式名称,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标准。

避免使用俗称或官方没有承认的名称。

6. 如果你并不清楚:有时候,你可能不清楚自己的精确籍贯,或者你的籍贯并
没有明确的行政区划。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填写“待补充”或与你所在的地方相关的信息,如当地的周边城市或地区。

总之,填写籍贯时准确性和清晰度是最重要的。

按照省份和城市的顺序填写,
并尽量使用完整的行政区划名称,避免使用缩写或简写。

如果不清楚,可以使用“待补充”或相关信息代替。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第一章:家乡的地理位置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在的城市、省份和国家。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家乡所在的城市:介绍家乡所在的城市名称,简单介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2. 家乡所在的省份:介绍家乡所在的省份名称,简单介绍省份的特点和著名景点。

3. 家乡所在的国家:介绍家乡所在的国家名称,简单介绍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家乡的位置。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家乡的特点和著名景点。

第二章:家乡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2. 培养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家乡的气候:介绍家乡的气候特点,如温度、湿度、降水等。

2. 家乡的地形:介绍家乡的地形特点,如山脉、河流、平原等。

3. 家乡的植被:介绍家乡的植被特点,如森林、草原、农田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对于家乡自然环境的了解和感受。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自然环境,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第三章:家乡的人文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2. 培养学生对家乡人文环境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古代建筑、历史事件等。

2. 家乡的民俗风情:介绍家乡的民俗风情,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参观家乡的古代建筑或历史遗址,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对于家乡民俗风情的了解和体验。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家乡的文化,提出具体的传承措施。

第四章:家乡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沪教版 六年级地理练习及答案

沪教版 六年级地理练习及答案

六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练习及答案景观地图篇1 地理景观一.在钱币上印制各种景观是世界比较流行的做法,在担负商品交换媒介功能的同时,这些人民币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递着浓缩自然、历史、文化为一体的中国精神。

同学们,这些人民币上的景观你都认识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套人民币票样1.请将下列不同景观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A.布达拉宫(西藏拉萨)B.桂林山水(广西桂林)C.三潭印月(浙江杭州)D.人民大会堂(北京)E.长江三峡(重庆和湖北宜昌交界)F.东岳泰山(山东泰安)2.上述景观中主要反映人文景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二.美国摄影记者皮特和其妻子费斯走访了24个国家中的34个家庭,拍摄了不同家庭一星期内消耗的所有食品,以下两张照片摄于欧洲的德国和非洲的乍得。

美国《时代》周刊“饥饿的星球”专题照片1.甲图是______的家庭照片,而乙图为______的家庭照片(填国家名称)。

2.在甲乙两图中,你发现了哪些差异?请试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两者的差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地图的语言一.阅读上海九号线线路示意图(部分段),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九号线路示意图1.列车从松江南站到__________站的行驶方向为自南向北,随后行驶的方向变为()。

A.自北向南B.自西南向东北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向东2.已知列车的行驶速度为80公里/小时,查得某班次列车5:50分从松江新城站出发,6:30分到达桂林路站(平均每站停靠1分钟),可估算两站的距离为_________公里。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6课《 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6课《 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
4.我们祖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习俗,你们知道有哪一些呢?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回顾你的所见、所闻,谈谈北方和南方的人们衣食住行的特点。
5.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这需要人们不断增加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
活动五、编锦绣中华册
小结: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2.说一说家乡的地形及气候特点,然后和同桌讨论,我们的生产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影响?
3.图片展示南北方人民生活方式的不同,思考:造成南方、北方人们生活习惯和方式不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4个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活动三:省级行政区域
1.阅读《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看看我国都有哪些省,找找我国的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你的家乡在什么地方?试着在图中找出来。
教学反思
课题
我们神圣的国土
上课日期
教 学
目 标
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和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教 学重 点
运用观察、收集资料等方式,动深入了解我国的一处风景区,培养学生的交往、表达、合作等能力。
教 学难 点
了解祖国的名山太川和名胜古迹,通过观赏我国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4.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台湾的美称:海上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等。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XJ)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1节《东南亚》第2课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XJ)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1节《东南亚》第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下第七单元第2节《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1. 富饶的物产有哪些?出示图片,提问:你见过这些吗?2. 请说一说,东南亚富饶的物产有哪些类型?出示东南亚物产图:提示学生:阅读图例。

【追问】(1)哪些国家的热带经济生产量较大?拓展材料:橡胶树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1876年,西方殖民者把橡胶树引种到东南亚,营建了许多橡胶种植园。

由于东南亚的气候、土壤条件十分适宣橡胶树的生长,更重要的是有大量麻价的劳动力,加上集中种植和科华管理,使东南亚橡校产量很快超过了南美洲。

目前,东南亚的橡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都是橡胶生产大国。

(2)请找出东南亚主要的稻米生产国。

(3)找出中南半岛水稻的主要产区,说出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类型。

议一议东南亚地区种植水稻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温馨提示]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

此外,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

出示资料图:补充:人文条件——劳动力: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验:种植历史悠久。

1.东南亚的国家有哪些?出示东南亚国家分布图:(1)读图,找出东南亚有哪些国家?他们的首都是哪些城市?补充—群岛国家: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文莱——斯里巴加湾市;菲律宾——马尼拉;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东帝汶——帝力(2)找出东南亚哪些国家是内陆国?哪个国家是面积最大的?哪些国家是与我国相邻的?2.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什么?它流经哪些国家?注入哪个海洋?补充:湄公河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有”亚洲多瑙河”之称。

3. 填写下列各国首都以及流经那里的河流名称。

4. 观察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的特点,并举例说出河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总人数达2 000万以上。

出示图片:提问:你知道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来自我国哪些省份呢?补充:他们之中许多人是“下南洋”谋生而定居于此。

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执行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中判断城镇范围的补充通知-国统办字[2000]9号

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执行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中判断城镇范围的补充通知-国统办字[2000]9号

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执行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中判断城镇范围的补充通知正文:---------------------------------------------------------------------------------------------------------------------------------------------------- 国家统计局关于执行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中判断城镇范围的补充通知(2000年2月1日国统办字[200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于1999年12月6日下发了《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已布置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试行。

为了简化人口普查中城乡划分的实际操作,现将《规定》中城镇范围的判断方法补充通知如下:一、凡区、市、镇人民政府驻地有明确建成区的(与政府驻地不连片的建成区除外),可用建成区判断城区建设向外延伸的地区。

建成区的范围以当地政府建设部门或城市规划部门确认的范围为准,不能用规划区的范围代替建成区的范围。

具体判断方法是:(一)区、市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如果包括周边镇、乡政府驻地的,或包括周边镇、乡所辖50%及以上村民委员会驻地的,则该镇、乡的全部地域均应作为延伸地区。

否则不作为延伸地区。

(二)镇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如果包括周边村民委员会驻地的,则该村民委员会的全部地域作为延伸地区。

否则不作为延伸地区。

二、如果区、市、镇没有明确的建成区,则按《规定》要求处理。

延伸地区是指与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连成片,未被农业用地(房前屋后小片菜园地除外)、河流(有桥的除外)、湖泊、荒山、荒地、沙漠、草原等隔开的地区。

(一)在判断区、市的延伸地区时,“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居民区”应同时延伸,包括在建项目和已征用的土地。

(二)在判断镇的延伸地区时,“市政公用设施”和“居民区”应同时延伸,包括在建项目和已征用的土地。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3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3篇

【导语】⼩学道德素养以及法治观念相关教育教学⼯作的开展,要将有效培养学⽣的⽇常道德涵养⽔平,强化⽣活中的法律认知观念作为教学设计的核⼼教学⽬标。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选举产⽣班委会 教学⽬标: 1.知识⽬标 ①了解班委会的职责分⼯与作⽤。

②知道班委会委员应该具备的要求。

2.能⼒⽬标 培养学⽣参与班级管理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 积极参与班委会选举⾏程,培养为班级做贡献的意识。

课前准备: 学⽣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标: (1)课件展⽰班级活动图⽚。

(2)与同学分享你印象深刻的⼀次班级活动。

(3)班级的活动是由谁组织的?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单元的第⼀课《选举产⽣班委会》。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少要达到以下两个⽬标:①知道班委会的职责分⼯与作⽤。

②知道班委会委员应该具备的要求。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测”部分,学⽣汇报。

⼆、合作探究、交流展⽰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精讲点拨。

班委会的组织结构及职责 1、课件出⽰第27页的活动园。

交流合作:根据班级⼯作需要,制作⼀份班委会分⼯⽰意图。

(1)过渡:我们班的班委会成员各司其职,⽂艺委员在每天都在组织“课前⼀⽀歌”的活动。

(2)⼩组讨论:班内有哪些班委岗位?并说说这些岗位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3)拓展:班级进步只需要班委会就可以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结:各班委虽然分⼯不同,但在实际⼯作中需要相互协作,形成合⼒,与同学们⼀起推动班级进步。

选举班委会的条件 2、阅读第28页活动园的《我选谁》⽚段,⼩组讨论: 我们应该选什么样的⼈当班长呢? 学⽣讨论并排序。

⼩结:班委会要协助⽼师承担⼀些班级管理⼯作,这不仅需要班委会具有⼀定的管理能⼒,更需要他们热爱集体,有为同学、班级服务的意识和奉献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