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叙事
525心理健康叙事文内容积极向上

525心理健康叙事文内容积极向上525心理健康教育日主题思政课作文1今天我校要举行一次心里健康活动,规定每个班只能玩四个项目,如果四个项目都赢得了一张奖票的话,就可以换一个奖品。
心里健康活动开始了,我们玩的第一个游戏是翻布游戏,它是训练我们的团体合作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7个人站在一块布上,要想办法把这块布翻过来,但是不许把脚伸到布外面去,哪一个组最先把布翻过来,那一个组就可以拿一张奖票。
我们开始游戏了,但是我们的协调性不好,所以我们就输了。
第2个人游戏是帮助盲人指路。
游戏规则是:盲人背着瘸子,瘸子帮盲人指路,盲人要用黑眼罩蒙上眼睛如果见到气球,就得踩爆,如果见到小熊,就得捡起,哪一个队最先到终点,拣得最多,就可以拿一张奖票。
我们开始玩第二个游戏了,我是盲人,我背的是钟珺媚,比赛开始了,钟珺媚指路指的不好,我又不敢踩气球,所以我们又输了。
第三个游戏也是团体游戏,游戏规则是:每人拿一个球,放在胸前,一个接一个走,手不能拿球,哪一个队最先到终点,就可以拿一张奖票。
我们女生1队变2队,每人拿一个球放在胸前,比赛开始了,因为我们队的熊双掉了一个球,我们队又输了。
第四个项目是顶乒乓球,它也是团体游戏,和前面是一样的队形。
游戏规则是:最前面的一个人拿一个纸杯,把它倒过来,拿杯底顶一个乒乓球,一直这样顶六个球,哪一队最先把它运到终点,就可以拿一张奖票。
我们女生2个队分别站成两竖排,最前面的一个人拿一个纸杯,把它倒过来,拿杯底顶一个乒乓球,最后,我们终于拿了一张奖票。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知道了: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就没做不到的事情。
525心理健康教育日主题思政课作文2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
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
教育叙事研究——探索高中心理健康课的“体验教学”

展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体验教学”有望成为未来教育的 重要方向之一。
完善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 点,增加实践性和互动性,提高课程内容 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 高教师的心理学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方法, 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01 02 03 04 05
06
Part One
Part Two
定义:教育叙事研究是一 种以教育经验为基础,通 过叙述故事来探究教育现 象及其背后的原因的研究 方法。
特点:以故事为载体,关 注个体经验,强调情境性, 探究教育现象背后的意义 和价值。
教学方法:案例 分析、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互动 游戏
教学手段:多媒 体辅助教学、心 理测评工具
教学评价:过程评 价与结果评价相结 合,注重学生的参 与度和实际效果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心理健康课,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心 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
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心理健康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 和价值观,培养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探索高中心理健康课的“体验 教学”模式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推动教育叙事研究在心理健康 教育中的应用
确定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和主题,从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
收集资料:通过访谈、观察、问卷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
分析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以揭示其内在 联系和规律。 撰写研究报告:将分析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反 思。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故事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故事
《成长的困惑》
在一所普通的中学里,有一群成绩优秀、活泼开朗的学生。
他们在学业上都有不错的表现,但却在心理上感到困惑和压力。
这种困惑和压力来源于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自己的期望。
他们渴望在学业和生活中有所成就,但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种种挑战。
在学校开展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老师邀请了心理学专家来给学生们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一些心理健康的小窍门。
学生们开始了解到,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而且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保持心理健康。
在活动过后,这群学生开始在生活中注重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他们学会了如何放松自己,如何寻找心灵的寄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挫折……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学习,他们逐渐找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
渐渐地,这群学生们发现自己在心理上变得更加坚强和健康。
他们不再烦恼于挫折和问题,而是学会了面对并解决它们。
他们学会了通过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失败,同时也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如何保持心灵的健康,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他们明白了,心理
健康不仅仅是缓解压力和困惑,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命力。
他们迎接未来的挑战时,将会更加从容和自信。
心理教育叙事 案例4则

心理教育叙事案例4则教育叙事案例 1主题: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热爱学生,不仅要爱好学生,更要爱有缺点、有问题的落后学生。
正因其差,因其问题多,才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
背景:我们班的胡志伟,因为天生反应慢,动作慢,再加上父母文化很低,事事袒护他,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也很差,一年级的时候成绩就和班里同学相差二、三十分。
到了三年级开始不及格,英语就考几分。
他很贪玩,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没几天,他就会积起一大堆作业没有完成。
面对这种情况,他家长不是配合老师管教,而是说孩子小时候就是要多玩,这样身体才好。
作业没写完不要紧,以后大了就好了。
他的作业有时家长帮着写,有时家长写条找理由不让写,有时家长甚至到校长室闹事。
这样胡志伟更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作业到了“你让我补我就拖,拖到家长来领我”过程:面对胡志伟及家长的态度,我有时也真是气极了,不想再管他,由着他去吧,等到他大了让家长尝尝自己种下的苦果吧。
但静下心来想想也挺可怜他的,自己天资不聪明家长又不明事理。
面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先从做通家长工作方面入手多次进行家访。
开始去的时候,我只报喜不报忧,拉拉家常,聊聊家长的不容易,孩子的健康情况等降低了家长对我的抵触心理。
慢慢的,在表扬孩子的同时表示惋惜,“大伟,作业写的真工整,如果他在写作业的时候不玩就好了”“孩子,近来读词都读对了,同学们高兴得给他鼓掌呢!要是能在家多写几遍就更好了”“我发现了,大伟很聪明的,昨天那个问题他回答得那么到位,要是能多读几遍课文就更好了,其他的问题他一定能很快的思考出答案的。
” ……同时,我也了解到,家长有个灰色的童年,一直有个虽然学习很不好但是希望老师对他最好的愿望,对于儿子也抱同样的想法。
找到了症结的所在,我尽最大的可能表扬、关心胡志伟,在与家长搞好关系,树立家长的信心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他的辅导力度。
一次,因为作业又连续几天没完成而中午留在教室里补作业,我打电话让家长给他送点吃的。
教育相关心理健康的事例

教育相关心理健康的事例
《教育的魔法:心理健康的奇迹》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性格内向而敏感。
在学校里,他总是胆怯和紧张,难以融入班级。
他感到自己与同学们有着巨大的差距,无法和他们建立起真正的交流和友谊。
这让他倍感孤独和无助,甚至影响到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幸运的是,小明的班主任很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他发现小明的问题,并立即采取了措施。
首先,他找来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师,为小明进行了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帮助他理清了自己的内心矛盾和焦虑。
其次,他鼓励小明参加学校的心理辅导课程,帮助他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自身情绪。
最后,他还组织了一些班级活动,让小明更多地与同学们接触,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开始打开心扉,学会了更好地和同学们交流和互动。
他也慢慢地接受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并学会了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慢慢地,他的表现和状态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教育的努力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小明的内心得到了治愈,他也逐渐找到了自信和勇气,重新走进了属于自己的阳光世界。
这个故事充分展现了教育的魔力,也证明了心理健康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只有在教育的帮助下,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才能得到更好的关注和帮助,才能真正走进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道路。
叙事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心航叙事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文|朱玉荣叙事疗法是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心理疗法,摆脱了将“人”作为心理问题的主体的治疗观念,而是将“事”作为解决问题的钥匙,通过倾听心理问题学生的描述与叙事,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找到“叙事”中存在的认知问题,将问题外化,帮助学生从“消极叙事”走向“积极叙事”,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从而让学生获得生活和学习的意义。
一、问题外化:找到心理问题发生的内在逻辑在心理健康叙事疗法中,心理老师需要采用“问题外化”的方式,让学生在抽丝剥茧的叙事中感知“个体”与“问题”的分离,在对话中了解“问题”不是内在的“实体”,而是可以克服、可以战胜的外在“客体”,从而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好地面对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如小A是一名六年级学生,在“小升初”考试的压力下,他常常为英语考试感到焦虑不安,觉得自己英语既听不懂,又读不出,总是担心在“小升初”考试中英语会拖后腿,无法进入自己想去的中学。
这样的焦虑与不安开始影响了他正常的学习、活动。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心理老师运用“叙事疗法”来帮助小A解决心理问题。
首先,心理老师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从小A的兴趣爱好入手,聊一聊他的周末生活,两人逐步建立起信任关系,然后逐步将其内在的心理焦虑外化出来。
师:小A,我听说你最近怕上英语课,更担心参加英语考试。
可以和我谈一谈吗?小A:我觉得上英语课的时候,一个个单词就像“怪兽”一样在我眼前跑来跑去,老师读英语单词的时候,有些发音我总是读不准。
只要我一张嘴读单词,周边就有同学笑话我。
师:那考试呢?你能继续分享一下吗?小A:考试的时候,我总感觉选择题不好选,选这个也对,那个也对,不清楚选择哪一个。
每次考完试,老师准备发试卷时,我特别担心,害怕没考好。
我觉得自己太笨了,老师讲的语法我总是混淆。
师:那你拿到试卷后,你不清楚的选择题,最终都做对了吗?小A:虽然大部分都做对了,但是不知道原因。
心理健康教育故事续写作文

心理健康教育故事续写作文
《寻找内心的平静》
小明是一位高三学生,他的学习压力很大,每天都要面临大量的学习任务和考试压力。
他常常感到焦虑和压抑,觉得自己的心理状态很不好。
幸好,在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他有幸参加了一次心理健康课程。
在课程中,老师教给他们一些放松心情和缓解压力的方法,比如深呼吸、冥想和放松音乐等。
老师还告诉他们,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出现情绪问题时要及时寻求帮助。
小明学会了这些方法,也明白了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明发现自己的情绪有了明显的改善,学习也不再感到那么焦虑和压力了。
他学会了通过放松和调整情绪,来维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他也鼓励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正确的应对压力和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小明找到了属于自己内心的平静,他也意识到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问题。
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正确的应对压力和情绪。
他相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能够使更多的人找到内心的平静,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学叙事与反思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学叙事与反思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社交和家庭等方面的巨大压力。
因此,为了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需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学。
本文将探讨使用叙事与反思作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学的方法。
叙事的作用叙事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讲述和展示故事来传递知识和价值观。
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叙事可以用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面对自己的情绪和问题。
通过叙事,教师可以讲述一些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相关的真实故事,如成功克服困难的案例,励志故事等。
这些故事能够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认识到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反思的意义反思是一种对自身行为、经历和思考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过程。
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反思,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他们思考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引发这种变化的原因。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这种反思的过程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处理困惑和挫折,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叙事与反思的结合将叙事与反思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实现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这些故事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启示,以及如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在进行叙事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思考自己的感受和问题,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表达。
实施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1.提供安全的环境:在教室中,创造一个安全、亲切的环境,让学生感到舒适并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2.使用多样化的叙事故事:选择不同类型的叙事故事,如真实案例、励志故事、现代寓言等来引发学生的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叙事
叶集区雨台小学江地
本学期开始,我班有一名同学。
经过较长的时间观察和了解,这名叫李焕东的男生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
课堂上,他像一只“瞌睡虫”,总是无精打采。
对待同学,他总是冷漠急躁,闹矛盾、打架成为了“家常便饭”。
对待老师,他表现得毫不在乎。
为了转化这名“公认的差生”,我不遗余力地与他多次座谈,大小道理摆了一大堆。
令人遗憾的是,他仍然我行我素,毫无改变的征兆。
分析:
如何真正的实现对李焕东的转化,成为了摆在我面前的头等难题。
一次,一名女生的话激发了我的灵感。
“老师,全班同学数李焕东的嗓门最大.”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如何抓住“嗓门大”这个特点,顺利地从这一点突破,为李焕东打造一片展现自我的天空,从而让他展翅高飞。
这成为了我反复思考的问题。
措施:经过与班委会的“紧急磋商”,班长在班内宣布了一个令大家感到意外的决定:任命李焕东为班级拔河啦啦队的队长。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李焕东也似乎茫然不知所措。
一次心平气和的谈话,我耐心地倾听了李焕东的心理话,继而提出了焕东自己关于如何作好拔河啦啦队队长的几点建议。
面对面坐着,我看见李焕东的眼中有几丝晶莹在闪烁。
在质疑和猜测声中,“李队长”正式走马上任了。
拔河比赛,热火朝天,“李队长”振臂高呼,同学们热情响应。
运动会赛场上,“李队长”刘阳已是久经“喊”场的大将,一支井然有序的“助威团”成为了“班级名片”。
教师们也纷纷惊叹:效果:从那以后,他如同换了一个人,变得爱学习了,不和同学吵架了,还担任了卫生小组长,同学们都夸他,说他是一个好学生了。
反思:
树上没有相同的两个苹果,同样,学校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
教师经常津津乐道于“优等生”的种种优点,而往往忽略了那些所谓“差生”的闪光点。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式的教育失误不可谓少。
在次,我捉住了“嗓门大”这个被许多人视而不见的特点作为教育契机,为一名“差生”打造一片可以自由飞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