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危害及防治
车维修岗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车维修岗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车维修工作岗位是一个具有一定职业危害的工作岗位,包含了汽车维修、保养、检测等一系列工作内容。
为了确保车维修工作岗位的安全和健康,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车维修岗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一、机械伤害防治措施在车辆维修过程中,会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如起重机、千斤顶、拆卸工具等。
这些机械设备和工具如果不正确使用,就会存在机械伤害的危险。
因此,针对机械伤害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和完善机械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操作人员正确使用机械设备和工具。
2. 加强机械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和工具的运行正常,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3. 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技能和安全意识。
4.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安全鞋等,为操作人员提供良好的个人防护。
二、化学品危害防治措施车辆维修过程中,会使用各种化学品,如汽车油漆、清洗剂、润滑油等。
这些化学品如果不正确使用,可能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针对化学品危害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标识和分类化学品,建立化学品台账,对使用的化学品进行登记和管理,确保使用的化学品安全。
2. 建立正确的化学品使用流程,明确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防止化学品的泄漏和溅出。
3. 加强化学品存储管理,建立专门的存储区域,按照不同化学品的特性进行分类存储,确保化学品的安全存储。
4.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面具等,为操作人员提供良好的个人防护。
三、粉尘和废气危害防治措施车辆维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气,如砂轮磨削产生的粉尘、发动机排气产生的废气等。
这些粉尘和废气如果不正确处理,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针对粉尘和废气危害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粉尘和废气防治策略,制定粉尘和废气排放标准,对车辆维修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废气进行控制。
防止机械伤害的八大注意事项

防止机械伤害的八大注意事项
防止机械伤害是在使用机械设备、工具或进行机械作业时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
以下是防止机械伤害的八大注意事项: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确保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护目镜、手套、耳塞等,以降低受伤风险。
熟悉机械设备操作规程:
在操作任何机械设备之前,必须熟悉并理解相关的操作手册和规程,以确保正确的使用方法。
保持机械设备良好状态:
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伤害风险。
正确使用工具:
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工作,确保正确使用和保持工具的锋利。
使用不当或损坏的工具容易引发事故。
遵循安全操作程序:
严格遵循安全操作程序,确保在规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机械操作,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注意周围环境:
在进行机械作业时,要时刻留意周围环境,确保没有其他人员或障碍物可能影响操作安全。
避免疲劳操作:
长时间的机械操作容易引发疲劳,疲劳状态下的操作容易出现失误。
保持充足的休息和交替工作有助于减少疲劳。
培训和教育:
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对机械操作的认识和安全意识。
这些注意事项有助于降低在机械操作中发生伤害的风险,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在进行机械作业前,要时刻注意安全,遵循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操作流程。
防范机械伤害专项安全培训要点.doc

防范机械伤害专项安全培训要点.doc 防范机械伤害专项安全培训要点一、机械伤害的常见类型及危害程度1.1 压伤:发生时机械将人体捏压造成伤害,可能致命。
1.2 切割伤:发生时机械将人体切割造成伤害,可能致命。
1.3 碾压伤:发生时机械将人体卷入机器内部造成伤害,可能致命。
1.4 撕裂伤:发生时机械将人体撕裂造成伤害,可能致命。
1.5 穿刺伤:发生时机械将人体穿刺造成伤害,可能致命。
二、机械伤害的防范措施2.1 确定机械危害的范围与程度,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2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
2.3 强化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4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防范机械故障。
2.5 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机械防护罩、防护栏等。
三、机械伤害事故处理3.1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保护被伤人员的生命。
3.2 将受伤人员迅速送到医院接受治疗,保证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3 在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四、培训要点4.1 针对不同类型的机械伤害进行分类讲解,详细介绍机械伤害的危害程度。
4.2 介绍机械伤害的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措施,强调机械安全的重要性。
4.3 强化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帮助机械操作人员提高安全素质。
结尾部分:【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压伤:由于骨折、挤压等导致的局部血管受损或关闭。
切割伤:机械将人体切割,在切割部位产生切口,有可能出现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断裂的情况。
碾压伤:发生时机械将人体卷入机器内部造成伤害,可能致命。
撕裂伤:物体对人体的拉扯太大,导致人体组织遭受破坏。
穿刺伤:物体由于强大的气压或机械特性,且尖锐造成直接损伤。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安全生产法》: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基础,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污染防治管理措施

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污染防治管理措施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年第09期农作物种植生产技术及收获机械设备的应用和推广,有效减少了农业生产力投入压力,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对于现代化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机械设备使用量不断增加,但是各类农业机械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生态环境稳定非常不利。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水平的提升及各项环保政策的出台,农业机械应用过程中污染防治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需分析污染原因,强化相关防控措施,提升治理质量,降低农业生产中机械设备应用造成的危害及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机械污染状况农业机械设备应用已经覆盖了整地、施肥及收获加工等各个环节,农业机械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种:1.1空气污染农业机械设备造成的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各类机械设备在实际作业运行时发动机转动会排放大量烟尘,造成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有将近80%以上的农业机械设备在实际运转中的燃料供应均为柴油,所排放的尾气远远高于使用汽油作为动力的机动车所排放的尾气,对于大气污染产生的影响更为严重[1]。
1.2水质污染农业机械设备应用对于水质污染,主要体现在化肥和农药引用方面。
另外,在水田中工作时,农业机械设备密闭性差,造成农药或化肥流失,且设备自身的油污也会对水质造成一定污染。
1.3土壤污染农业机械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若出现汽油、柴油或润滑油泄漏情况,会导致大量油污在土壤中积存活动,若在田间进行机具维修,所应用的油液或更换的废油未能够及时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同样会导致土壤质量受到影响,造成土壤污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板结等。
1.4植物污染农业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烟尘在田间活动会导致大量浮尘积落在植物叶面或果实部位,而动力机在运行中若出现泄漏情況,油污漂浮同样会在植物叶面部位附着,导致田间环境受污染严重,且影响植物正常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植物在吸收此类物质后还会影响品质及食品安全性[2]。
机械伤害及防范对策

机械危害及防护机械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规律装配起来,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装置。
机械在给人们带高效、快捷和方便的同时,在其制造及运行、使用过程中,也会带来撞击、挤压、切割等机械伤害和触电、噪声、高温等非机械危害。
一、机械产品主要类别机械设备种类繁多。
机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工作装置、制动装置、防护装置、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
按行业来分类有12类。
1、农业机械。
2、重型矿山机械:起重机械、装卸机械、工矿车辆、水泥设备等。
3、工程机械:叉车、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等。
4、石油化工通用机械:石油钻采机械、炼油机械、化工机械、泵、风机、阀门、气体压缩机、制冷空调机械、造纸机械、印刷机械、塑料加工机械、制药机械等。
5、电工机械:发电机械、变压器、电动机、高低压开关、电线电缆、蓄电池、电焊机、家用电器。
6、机床。
7、汽车。
8、仪器仪表:自动化仪表、电工仪器仪表、光学仪器、成分分析仪、汽车仪器仪表、电料装备、电教设备、照相机等。
9、基础机械:轴承、液压件、密封件、粉末冶金制品、标准紧固件、工业链条、齿轮、模具等。
10、包装机械:包装机、装箱机、输送机等。
11、环保机械:水污染防治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等。
12、其他机械。
非机械行业的主要机械包括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等。
二、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一)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
其主要危险部位如下: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2、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心轴、卡盘、丝杠和杆等。
3、旋转的凸块和孔处。
含有凸块或空洞的旋转部件是很危险的,如风扇叶、凸轮、飞轮等。
4、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混合辊等。
5、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辐条手轮或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搅拌机和无防护开口外壳搅拌装置等。
机械防护安全实施方案

机械防护安全实施方案一、前言。
机械设备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机械防护安全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风险评估。
在制定机械防护安全实施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工作场所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通过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后续的防护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三、安全防护措施。
1. 安全警示标识,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禁止随意靠近或触碰机械设备。
2. 防护罩安装,对旋转、移动部件进行防护罩的安装,防止人员因接触到运动部件而受伤。
3. 安全开关设置,在机械设备上设置安全开关,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切断电源,确保人员的安全。
4. 培训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5. 定期检查维护,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四、安全管理。
1. 安全责任落实,明确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管和管理。
2. 安全检查记录,建立机械设备安全检查记录,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 安全事故报告,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应急预案。
制定机械设备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类安全事故的处理流程和应急措施,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六、结语。
机械设备安全事关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生产,制定机械防护安全实施方案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加强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稳定。
希望全体员工都能够牢记安全第一的理念,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2)

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标题: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引言概述:机械伤害是工作场所常见的伤害类型之一,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采取有效的机械伤害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机械伤害预防措施,帮助企业和员工更好地预防机械伤害。
一、培训员工
1.1 确保员工了解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1.2 提供定期的安全培训,包括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1.3 演练事故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员工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二、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
2.1 建立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
2.2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2.3 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使用安全防护装备
3.1 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装备
3.2 强调员工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佩戴安全防护装备
3.3 定期检查和更换安全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和完好性
四、设立安全警示标识
4.1 在工作场所明显位置设置机械设备的安全警示标识
4.2 标明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和紧急处理方式
4.3 定期检查和更新安全警示标识,确保其清晰可见
五、建立机械伤害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
5.1 设立机械伤害事故报告制度,明确事故报告的流程和责任人
5.2 及时处理机械伤害事故,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5.3 定期组织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事故处理能力和应对能力
结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企业和员工应共同努力,加强机械伤害预防工作,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机械加工粉尘污染防治措施

机械加工粉尘污染防治措施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是一种常见的污染源,严重影响工作环境和员工的健康。
为了防治机械加工粉尘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的生产工艺设计:通过优化机械加工工艺,减少磨削、切割、打磨等工序产生的粉尘。
尽量选择低粉尘的工艺和设备,降低粉尘的产生量。
2.完善的通风系统:在机械加工车间中安装完善的通风设备,包括通风风扇、排风管道等,将产生的粉尘及时排出室外。
同时,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3.设置局部排风设施:在机械加工工位周围安装局部排风罩、抽风装置等,能直接抽走粉尘,减少机械加工过程中粉尘的扩散。
4.使用防护设备:工人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减少粉尘对工人的侵害。
5.加强人员培训:工人需要接受机械加工粉尘污染防护的相关培训,了解粉尘的危害性,并学会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培训还应包括有关机械加工工艺优化、通风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知识。
6.定期清理和维护设备: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清除粉尘的积聚。
同时,要注意对生产车间、工作台面、地面等进行清洁和吸尘,减少粉尘的堆积。
7.粉尘的收集和处理:对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和处理。
可以使用集尘器、除尘器等设备将粉尘集中起来,然后进行合理的处理,如用湿法处理降低粉尘中的有害成分。
8.合理的工作管理:要加强机械加工车间的工作管理,确保工人遵守操作规程,使用防护设备,并参与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查,检测工作环境的粉尘浓度和粉尘中的有害成分。
9.推广使用低粉尘材料和新技术:推广使用低粉尘的加工材料,如涂料、涂层等,以减少粉尘产生。
同时,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如激光切割、水刀切割等,可以减少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总结起来,机械加工粉尘污染防治的措施包括优化工艺、完善通风系统、设置局部排风设施、使用防护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定期清理和维护设备、粉尘的收集和处理、合理的工作管理以及推广使用低粉尘材料和新技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JS-0780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机械设备危害及防治
Harm and prevention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机械设备危害及防治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机械设备的危害因素
机械的危害有运动部件的危害、静止的危害和其他危害。
1、运动部件的危害
这种危害主要来自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包括:
(1)旋转的部件,如旋转的轴、凸块和孔,旋转的连接器、芯轴,以及旋转的刀夹具、风扇叶、飞轮等。
(2)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它的传动轮,链条和链轮等。
(3)相同旋转部件间的咬合处,如齿轮、轧钢机、混合轮等。
(4)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间的咬合处,如旋转搅拌机和无保护开口外壳搅拌机装置等。
(5)往复运动或滑动的危险部位,如锻锤的锤体、压力机械的滑块、剪切机的刀刃、带锯机边缘的齿等。
(6)旋转部件与滑动件之间的危险,如某些平板印刷机面上的机构、纺织机构等。
2、静止的危害因素
有静止的切削刀具与刀刃,突出的机械部件,毛坯、工具和设备的锋利边缘及表面粗糙部分,以及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台平面等。
3、其他危害因素
飞出的刀具、夹具、机械部件,飞出的切悄或工件,运转着的加工件打击或绞轧等。
若对上述危害因素不加以有效控制,如对运动部件防护不当、无保险装置或保险装置失灵、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或操作者不按规程操作等,都极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
二、机械危害的预防
现代工业生产中所用到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且各具特点,但也具有很多共性。
因此可从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使用;维护保养;作业环境诸方面加强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
1、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预防措施
机械设备生产制造企业,要在设计、制造生产设备时同时设计、制造、安装安全防护装置,达到机械设备本质安全化,不得把问题留给用户。
具体要求为:
(1)设置防护装置
要求是,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 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
对防护装置的要求:
a?安装牢固,性能可靠,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b?适合机器设备操作条件,不妨碍生产和操作;
c?经久耐用,不影响设备调整、修理、润滑和检查等;
d?防护装置本身不应给操作者造成危害;
e?机器异常时,防护装置应具有防止危险的功能;
f?自动化防护装置的电气、电子、机械组成部分,要求动作准确、性能稳定、并有检验线路性能是否可靠的方法。
(2)机器设备的设计,必须考虑检查和维修的方便性。
必要时,
应随设备供应专用检查,维修工具或装置。
(3)为防止运行中的机器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
(4)机器设备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以保证接近危险时能有效地制动。
(5)机器设备的气、液传动机械,应设有控制超压、防止泄漏等装置。
(6)机器设备在高速运转中易于甩出的部件,应设计防止松脱装置,配置防护罩或防护网等安全装置。
(7)机器设备的操作位置高出地面2m以上时,应配置操作台、栏杆、扶手、围板等。
(8)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应装在使操作者能看到整个设备的操作位置上,在操纵台处不能看到所控制设备的全部时,必须在设备的适当位置装设紧急事故开关。
(9)各类机器设备都必须在设计中采取防噪声措施,使机器噪声低于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