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I =5mA=Ig/2
中值电阻 R2=150Ω
例:如图电源的电动势E=1.5V,内阻r=0.5Ω,电流表满
偏电流Ig=10 mA,电流表电阻Rg=7.5Ω,A、B为接线柱. R I I
1
R
R
(3)如果把任意电阻R接在A、B间, R与电表读数I有什么
关系?(R= ? ) I=
E
r+Rg+ R1+R
R=
n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的个 数,S为导线的横截面积,v为 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
2.2 电动势
1、定义: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
所做的功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定义式:E= W q
W:非静电力做的功 q :电荷量 2、物理意义:反映电源非静电力做功本领的大小 。
(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大小)
2.调整欧姆零点后,用“×10”挡测量一
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极小
,那么正确的判断和做法是( B)D A.这个示数值很小 B.这个示数值很大 C.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确些,应换
用“×1”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D.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确些,应换
用“×100”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3.下图所示是一个欧姆表的外部构造示意图,其正 、负插孔内分别插有红、黑表笔,则虚线内的电路图
例:如图电源的电动势E=1.5V,内阻r=0.5Ω,电流表满 偏电流Ig=10 mA,电流表电阻Rg=7.5Ω,A、B为接线柱.
150Ω
Rg
1
R2
R2
(2)调到满偏后保持R1的值(142Ω)不变,在A、B间接一
个150Ω的电阻R2,电流表指针指着多少刻度的位置?
I=
E
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一、电流1、电流形成的条件:电荷的定向移动。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强度I ①定义式:tqI =单位:安培(A ) ②微观表达式:nqSv I = 其中:n 为自由电荷的体密度;q 为自由电荷的电量;S 为导体的横截面积;v 为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
二、电源1、电源的作用:①电源相当于搬运工,把负电荷从电源正极搬到电源负极,使正极积累正电荷,负极积累负电荷; ②电源使导体两端存在一定的电势差(电压); ③电源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
2、电动势E ①物理意义: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
②定义式:qW E 非=单位:伏特(V ),其大小是由电源本身决定的。
③电动势E 与电势差U 的区别: 电动势qW E 非=,非静电力做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电势差qWU =,电场力做功,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做多少功,就转化了多少能量。
三、欧姆定律 1、电阻R①物理意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②定义式:I UR = 单位:欧姆(Ω),其大小是由导体本身决定的。
③决定式:SlR ρ=,其中ρ为电阻率,反映材料的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合金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明显;半导体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欧姆定律RUI =注意:这是一个实验规律,I 、U 、R 三者之间并无决定关系。
3、伏安特性曲线I-U 图像:图像越靠近U 轴,导体的电阻越大。
①线性元件:I-U 图像是过原点O 的直线。
如R 1,R 2等,并且R 1<R 2。
②非线性元件:I-U 图像不是过原点O 的直线。
如A 、B 等四、串并联电路的特点P=P 1+P 2+P 31、串联电路①定义:用电器首尾相连的电路。
②串联电路的特点321II I I ===;321U U U U ++=;321R R R R ++=;321321::::R R R U U U =2、并联电路P=P 1+P 2+P 3①定义:用电器并排相连的电路。
高二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恒定电流是指在电路中电流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的一种电流。
在欧姆定律的条件下,恒定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两端产生一定的电压降,而且四种类型的电路中存在恒定电流,分别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合电路以及复杂电路。
了解恒定电流知识点对于学习电路以及解决电路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研究电流、电压以及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欧姆定律表达式为V=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当电路中存在恒定电流时,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描述。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础,通过它可以计算出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分布情况。
二、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所有电流都要穿过每个电阻后才能达到电源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相等,但是电压会分配给各个电阻,由此可以计算出每个电阻的电流和电压。
对于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可以通过电压衰减关系和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来解决问题。
三、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电流有多条路径,电流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分流,最后再合流到电源。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但是电流会被分配到每个支路电阻,并且支路电阻的电流相加等于总电流。
通过对并联电路中各个分支电阻的电流和电压关系进行分析可以解决电路问题。
四、混合电路混合电路是指既包含串联电路又包含并联电路的电路。
在混合电路中,需要先进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分析,再对整个电路进行整体分析。
在混合电路中,可以通过串并联电路的组合来解决问题。
五、复杂电路复杂电路是指既包含直流电源又包含交流电源的电路。
在复杂电路中,需要对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特性进行分析,并且需要了解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再对整个电路进行整体分析。
六、电路图电路图是指用符号和图形表示电路中各个元件关系的图表。
掌握电路图对于理解和分析电路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电路图可以清晰地看到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元件的参数。
在分析电路问题时,可以通过电路图来了解电路结构和分析电路的特性。
物理必背知识之恒定电流

物理必背知识之---------恒定电流 一 欧姆定律1、电荷的形成电流,规定电流方向为正电荷,负电荷。
2、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到,从到; 在电源内部,电流方向从到,从到。
3、电流强度定义式I=,若电路中正负电荷同时相向运动,则q 应为; 电流强度微观表达式I=,各个字母含义。
4、直流电是指,恒定电流是指。
5、U=IR 变形式或,称为,适用于不适用于。
6、U--I 图中图线越平,电阻,图线越陡,电阻,图线斜率代表;I--U 图中图线越平,电阻,图线越陡,电阻,图线斜率代表;特别注意某点的斜率是:该点切线的斜率 还是 该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7、U--I 图或I--U 图中图线是直线,该元件称为元件,若是曲线,称为元件。
二 电阻定律 电阻率1、影响导体电阻四个因素:,,,。
2、电阻定律R=,各字母含义。
3、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升高;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其电阻,光敏电阻:随光照增强其电阻。
三 电功 电功率1、对于任何一个元件,两端电压为U ,流过电流为I,自身电阻为则计算该元件:电功W=电功率P 电=电热Q=热功率P 热=2、若该元件为纯电阻用电器,则U 、I 、R 满足欧姆定律,U=,I=,R= 则计算该元件:电功W=====。
电功率P 电====。
该元件将电能。
3、若该元件为非纯电阻用电器,其能量转化关系为,欧姆定律不再适用,以电动机为例: 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功率P 电=也称或; 热功率P 热=输出机械功率P 机=该电动机卡住不转时:电功率P 电==热功率P 热== 输出机械功率P 机= 四 串并联电路1、R1与R2串联,总电压U 、总功率P ,则U 1=U 2=P 1=P 2=2、R1与R2并联,总电流I 、总功率P ,则I 1=I 2=P 1=P 2=3、R1与R2并联,R 并=;n 个相同R 并联,R 并= ;RR 1 R 2 R 2R1与R2悬差越大, R并越,R1与R2悬差越小, R并越;R并比并联支路中任一电阻,比小;并联支路增加一条,R并,并联支路减少一条,R并;并联支路中某一支路电阻增大,R并;电路中任一电阻增大,则整个回路中总电阻R总;4、电路中某一电阻RX 增大,RX自身分得电压一定,流过RX电流一定;推出:“串反”,“并同”。
恒定电流知识点归纳

恒定电流知识点归纳一、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 1.电流电流的定义式: ,适用于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n 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个数,S 为导线的横截面积,v 为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约10-5m/s ,远小于电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105m/s ,更小于电场的传播速率3×108m/s ),这个公式只适用于金属导体,千万不要到处套用。
2.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 跟它的长度l 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 成反比,公式:slR ρ=。
(1)ρ是反映 的物理量,叫材料的电阻率,单位是 。
(2)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
(3)材料的电阻率与 有关系:3.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UI =(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液,不适用于气体导电) 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注意I-U 曲线和U-I 曲线的区别。
还要注意:当考虑到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时,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不再是过原点的直线。
【例题1】实验室用的小灯泡灯丝的I-U 特性曲线可用以下哪个图象来表示:4.电动势与电势差:注意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5.电功和电热 (1)电路中的功与能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规律。
电源是把其它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内阻和用电器是电能转化为热能等其它形式能的装置。
如化学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而电路中发光灯泡是将电能转化成光、热能,如图所示电路。
(2)电功与电热①若电路为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W=Q=UIt=I 2R t=t RU 2。
②若电路为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和电解槽),由于电能除了转化为电热以外还同时转化为机械能或化学能等其它能,所以电功必然大于电热:W>Q ,这时电功只能用W=UIt 计算,电热只能用Q=I 2Rt 计算,两式不能通用。
【例题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V ,内电阻r=1Ω,M 为一小电动机,其内部线圈的导线电阻R M =2Ω。
R 为一只保护电阻,R=3Ω。
高中物理3-1恒定电流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3-1恒定电流知识点汇总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知识点汇总一、对电流概念的理解1.电流电荷的定向运动移动形成电流。
可以是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如大量质子作定向移动),也可以是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如金属导体),还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是向相反方向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如电解液导电)电流强度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电流强度的定义式:IQt。
电流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练习1、下列有关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在电解液中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阴离子定向移动也形成电流;B粗细不均匀的一根导线中通以电流,在时间t内,粗的地方流过的电荷多,细的地方流过的电荷少;C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越多,则导线中电流越大;D物体内存在电流的条件是物体两端存在电压。
说明:物体内存在电流的条件有二个,一是物体内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二是物体两端存在电压。
练习2、有一横截面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设单位体积的导线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电量为e,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为v,在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N可表示为:(A)A.nvSt;B.nvt;C.It/e;D.It/Se。
练习3、某电解质溶液,如果在1s内共有5.0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0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横截面,那么通过电解质溶液的电流强度是:(D)A0;B0.8A;C1.6A;D3.2。
练习4.一个半径为r的细橡胶圆环,均匀地带上Q库伦的负电荷,当它以角速度ω绕中心轴线顺时针匀速转动时,环中等效电流为多大:(C)A.Q;B.2;C.2;D.二、电阻和对电阻的理解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的定义式:RUIQQ2Q。
,(该式只适用于导体和酸、碱、盐导电的情况即为纯电阻(电能全部转化为UI内能的导体))导体的电阻R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的电流的比值(导体电阻的决定式:RLS)。
该式说明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因素决定,与导体是否导电无关。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恒定电流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恒 定 电 流一、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形成电流的条件:要有自由电荷,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即: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
2、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
3、电流(I ):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I=q/t q 表示电荷量,t 表示通电时间I=nqvS n :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 q :自由电荷的电荷量v :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非常小,数量级10—5m/s ) S :导体横截面积国际单位:安培(A ) 1AmA 1mA=103μA 4、电流I 是标量,不是矢量。
二、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纯电阻,对气态导体、晶体管等不适用。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I=E/(R+r )当外电阻增大,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当外电阻减小,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当电路开路时,根据U=E-Ir ,此时,U=E ;当电路短路时,E=Ir 。
3、电阻(R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公式: 。
R 与U 、I 无关,是导体的一种特性Sl R ρ=IU IU R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定律:ρ:导体的电阻率,ρ越大表示导体导电能力越差。
ρ的国际单位:Ω·ml表示导体的长度,S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积。
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导体的ρ越大。
超导现象:当温度足够低(有的接近于绝对零度),导体的ρ变为零。
半导体: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导体的ρ越小。
三、串、并联电路基本关系式:电流关系电压关系电阻关系n个相同的电阻比例关系串联I=I1=I2U=U1+U2用电器分电压,电阻越大,分压越多。
R=R1+R2R总=nR0相当于增加导体长度总电阻大于分电阻并联I=I1+I2用电器分电流,电阻越大,分流越少。
(完整版)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归纳

恒定电流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一、电流、电阻和电阻定律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1)形成电流的条件:内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外因是导体两端有电势差.(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 与通过这些电量所用的时间t 的比值。
(定义)I=Q/t① I=Q/t ;假设导体单位体积内有n 个电子,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假若导体单位长度有N 个电子,则I =Nes v . ② 表示电流的强弱,是标量.但有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外电路中正 →负,内电路中负 →正 ③ 单位是:安、毫安、微安1A=103mA=106μA④ 区分两种速率:电流传导速率(等于光速)和 电荷定向移动速率(机械运动速率)。
2.电阻、电阻定律(1)电阻: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的比值。
R=Iu(定义)(比值定义); U-I 图线的斜率 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U.I 无关.(2)电阻定律:温度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 与它的长度L 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 成反比。
R=SLρ(决定) (3)电阻率:电阻率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由材料决定,但受温度的影响.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 成反比。
(2)公式:RU I =(3)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属导体、电解液导体,不适用于空气导体和某些半导体器件.(4)图象: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随随导体两端电压变化图线,叫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例如U ~I 图象。
注意:①我们处理问题时,一般认为电阻为定值,不可由R=U/I 认为电阻R 随电压大而大,随电流大而小.②I 、U 、R 必须是对应关系(对应于同一段电路).即I 是过电阻的电流,U 是电阻两端的电压.三、电功、电功率1.电功:电流做功的实质: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只有力才能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其它形式的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章:恒定电流一、知识网络二、重、难点知识归纳(五)、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表不受损坏; (2)改变电流电压值,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减少误差。
电流:定义、微观式:I=q/t ,I=nqSv电压:定义、计算式:U=W/q ,U=IR 。
导体产生电流的条件: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电阻:定义、计算式:R=U/I ,R=ρl/s 。
金属导体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半导体:热敏、光敏、掺杂效应 超导:注意其转变温度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是描述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物理量实验恒定电流 部分电路:I=U/R闭合电路:I=E/(R+r),或E=U 内+U 外=IR+Ir适用条件:用于金属和电解液导电 规律电阻定律:R=ρl/s基本 概念欧姆定律: 公式:W=qU=Iut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非纯电阻电路:电功大于电热,电能还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电功: 用电器总功率:P=UI ,对纯电阻电路:P=UI=I 2R=U 2/R 电源总功率:P 总=EI 电源输出功率:P 出=UI 电源损失功率:P 损=I 2r 电源的效率:%100%100⨯=⨯=E U P P 总出η, 对于纯电阻电路,效率为100%电功率 :伏安法测电阻:R=U/I ,注意电阻的内、外接法对结果的影响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ρ=R s / l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电表的改装:多用电表测黑箱内电学元件2、两种供电电路(“滑动变阻器”接法) (1)、限流式:a 、最高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为零):E 。
b 、最低电压(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 。
c 、限流式的电压调节范围: 。
(2)、分压式:a 、最高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在b 端):E 。
b 、最低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在a 端):0。
c 、分压式的电压调节范围: 。
3、分压式和限流式的选择方法:(1)限流式接法简单、且可省一个耗电支路,所以一般情况优先考虑限流式接法。
(2)但以下情况必须选择分压式:a 、负载电阻R X 比变阻器电阻R L 大很多( R X >2R L )b 、要求电压能从零开始调节时;c 、若限流接法电流仍太大时。
三、典型例题例1、某电阻两端电压为16 V ,在30 s 内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量为48 C ,此电阻为多大?30 s 内有多少个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解析:由题意知U =16 V ,t =30 s ,q =48 C ,电阻中的电流I =t q=1.6 A 据欧姆定律I =R U 得,R =IU=10 Ωn =eq=3.0×1020个 故此电阻为10Ω,30 s 内有3.0×1020个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
点拨:此题是一个基础计算题,使用欧姆定律计算时,要注意I 、U 、R 的同一性(对同xL x R U ER R =+,x x LR E ER R ⎡⎤⎢⎥+⎣⎦[]0,E1.1、导线A 电阻为R ,A 中电流强度为I ,通电时间为t ,导线B 的电阻为R/2,B 中电流强度为I/4,通电时间为2t ,那么:(1)相同的时间通过导线A 与B 横截面的电量之比为( ) A.2:1 B.1:2 C.4:1 D.1:4(2)时间t 内电流通过A 做功与时间2t 内电流通过B 做功之比为( )A.32:1B.16:1C.8:1D.1:41.2、A ,B ,C ,D 四个相同的灯泡按图14-3所示电路连接,M ,N 两端电压恒定,这四个灯泡中( ) A. C 灯比D 为亮 B. A 灯比C 灯亮 C. A 灯和B 灯一样亮 D. A 灯和C 灯一样亮例2、两电阻R 1、R 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右图14-4所示,由图可知: (1)这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 1∶R 2为_______ A.1∶3B.3∶1C.1∶3D.3∶1(2)当这两个电阻上分别加上相同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 A.1∶3B.3∶1C.1∶3D.3∶1解析:(1)由欧姆定律I =R U可知,在I —U 图线中,图线的斜率k =U I =R1,即电阻的大小等于伏安特性曲线斜率的倒数。
R 1∶R 2=tan30°∶tan60°=1∶3 所以A 选项正确。
(2)由欧姆定律I =RU可知,给R 1、R 2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I 1∶I 2=R 2∶R 1=3∶1,故B 选项正确点拨:此题为一个理解题。
考查对伏安特性曲线的认识和理解。
小试身手图14-3图14-42.1、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2.2、甲、乙两个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通过电阻的电流强度与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14-5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甲的两端电压总比乙两端电压大 B.甲电阻比乙的电阻小C.加相同电压时,甲的电流强度比乙的小D.只有甲两端电压大于乙两端电压时,才能使甲、乙中电流强度相等2.3、如图14-6所示,甲、乙为两个独立电源的路端电压与通过它们的电流I 的关系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路端电压都为U 0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B.电流都是I 0时,两电源的内电压相等C.电源甲的电动势大于电源乙的电动势D.电源甲的内阻小于电源乙的内阻例3、如图14-7所示,R 1=R 2=R 3=R=4Ω,U=8V ,求,(1)安培计示数。
(2)用导线连接A D ,安培计示数。
(3)用导线同时连接A D ,B C ,导线A D ,B C 不连接,安培计的示数。
解析:(1)电路连接是R 2,R 3,R 4串联,然后与R 1并联。
R 1+R 2+R 3=12Ω,总电阻R=412412+⨯=3Ω, 2.67A 38R U I ===(2)用导线连接A D ,导线A D 与R 2、R 3并联,导线把R 2,R 3短路,电路便为R 4与R 1并联,电阻R=2Ω,安培计示数4A RUI 2=(3)同时导线连接A D ,B C ,电路如图14-7所示,导线A D 把4个电阻的一端连在一图14-5图14-6 图14-7起。
导线C B把4个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四个电阻的两端电势相等,四个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为R=1Ω,安培计示数I=8A,千万不能认为A D导线使R2、R3短路,最后只有R1一个电阻。
点拨:此题为一个基础计算题,考查的是对电阻的计算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解决电学问题时,电路一定要清,搞清楚电路是如何连接的是解题的关键。
串联电路分压,并联电路分流是经常使用的电学规律,必须熟练掌握小试身手3.1、1.一条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阻为R,其横截面直径为d,若将它拉制成直径为d/10的均匀细电阻丝,其电阻变为()A.10000RB.1000RC.100RD.R/1003.2、下列关于电阻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温度极低时,超导材料的电阻率会突然减小到零B.常用的导线是用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C.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和长度D.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3.3、一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截面直径为d,电阻为R。
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10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为()A.R/1000 B.R/100 C.100R D.10000R3.4.在一根长l=5m,横截面积S=3.5× 10-4m2的铜质导线两端加2.5×10-3V电压。
己知铜的电阻率ρ=1.75×10-8Ω·m,则该导线中的电流多大?每秒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子数为多少?3.5、如图14-8所示,电阻R1,R2,R3,的电压,电流,消耗电功率分别为U1,U2,U3,I1,I2,I3,P1,P2,P3,把此电路与电源接通后,求,(1)U1/U2,(2)I1/I2,(3)P1/P2图14-8例4、.一条电阻丝加上电压U 后,经t s 后放出热量为Q ,若得电阻丝截成等长的三段并且关联在一起,再加上电压U ,需经多长时间放出热量仍为Q ?解析:设电阻丝电阻为R ,Q=R U 2,截成等三段,每段电阻为R/3,并联后电阻为R/9,则Q=t RU t R U 2'29/= 9/'t t =。
点拨:此题为一个简单计算题,主要考查电热公式的记忆和理解。
电阻丝是纯电阻,计算热量三个公式都适用,结合题目给定的条件,电压不变,使用,Q=RU 2,计算方便。
小试身手4.1、某输电线总电阻为2.0Ω,若输送电功率保持10KW 不变,在用250V 电压输送时,线路上损失功率为__________KW ,若改用5000V 电压输送时,线路上损失电功率为___________KW 。
4.2、.如图14-9所示,电路两端电压恒定,电阻R 1=R 2=R 3,R 3=2R,电键闭合前,后电阻R 2消耗电功率之比_______,电容器C 所带电量之比___________。
4.3、在闭合电路中( )A .电流总是由高电势流向低电势B .电流强度越大,电源输出功率越大C .输出功率越大,电源效率越高D .电源输出电压越大,电源效率越高例5、如图14-10所示,ε=12V ,r=1Ω,导线电阻不计,R=22Ω(a)K 闭合时,滑键c 逐渐向右滑动时,干路电流将__________,路端电压将__________A C 间电压将_________,电源消耗总功率____________,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____________(b)K 闭合时,滑键c 放在R 中间,干路电流为___________,路端电压为_____________,A C 间电压为__________,B C 间电压为__________,电源内电压为____________,电源消耗总功率为___________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_____________,输出功率为__________,电源效率为__________。
解析:(a):电键K 闭合时,滑键c 向右滑动时,电路电阻逐渐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图14-9图14-10姆定律rR εI +=,干路电流将逐渐增大,路端电压:ε=U 路+Ir ,U 路逐渐减小。
A C 间电压U AC =IR AC ,因R AC =0,不随C 移动而变化。
电源消耗总功率:P 总=εI ,因为I 增大,而增大,电源内部消耗功率P 内=I 2r ,r 不变,P 内增大,(b)K 闭合,C 放在R 中间则外电路电阻R 外=11Ω,干路电流I=1A 11112rR ε外=+=+,路端电压U 路=IR 外=1×11=11V ,U AC =0V ,U BC =U 路=11V ,电源内电压U 内=Ir=1V ,电路消耗总功率P 总=εI=12×1=12W 输出功率P 出=U 路×I=11×1=11W ,电源内部消耗电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