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必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必考知识点六年级上册科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六年级上册科学的必考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下面按照不同的章节和主题,逐一介绍。
一、物质和能源1. 物质的分类:生物和非生物,常见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
2.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硬度等。
3. 物质与能源:物体的运动、变化和发光都需要能源。
常见的能源有太阳能、电能、水能等。
二、机械与能量1. 力的作用: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对物体的运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任何物体都受到地球重力的作用。
3. 杠杆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可以通过杠杆来放大力的作用效果。
4.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形式,如:机械能、热能、光能等。
三、声音与光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水等介质传播。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状态,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 光的传播:光是看得见的电磁波,光可以在真空和透明介质中传播。
4.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遇到不同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这些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四、天体与地球1. 宇宙的组成:宇宙包括星球、恒星、星系等无数的天体。
2. 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太阳旋转的九大行星以及其他小行星、卫星组成的。
3. 地球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两种运动方式,自转决定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公转决定了四季的更替。
4.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它的赤道略微比两极地区长,呈现出一个椭球形状。
五、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特征: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动物则需要摄取食物。
2. 生物的分类:植物按照种子的不同特征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动物按照脊椎的有无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不同的环境因素会对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一、生物1. 动物世界的多样性(1)按物种分类的基本特征- 哺乳动物:能分泌乳汁哺育幼崽- 鸟类:具有羽毛,能飞行- 爬行动物:皮肤干燥,有鳞片- 鱼类:有鳞片,具有鱼鳃进行呼吸- 两栖动物:生活在水陆交替的环境中(2)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模仿保护色- 变异适应- 迁徙和冬眠2. 生命在细胞中的体现(1)什么是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可以自我复制,并完成与组织和器官的分化。
(2)细胞的组成细胞由细胞膜、质膜、细胞质、核仁、核膜、染色体等构成。
(3)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内各器官都有不同的功能,每个器官对细胞的生存至关重要。
二、物理1. 物理学基本概念(1)物理学基本概念——力- 力的概念- 力的单位- 力的分类- 力的作用效果(2)物理学基本概念——机械功与机械能- 机械功的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 机械能的概念,势能和动能- 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定律2. 机械能与简单机械(1)简单机械- 杠杆- 轮轴- 滑轮- 楔子- 螺旋(2)机械能的应用- 斜面- 吊车- 滑板等三、化学1. 物质的组成(1)化学符号- 化学符号的种类- 化学符号的取名方法(2)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特征-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2.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1)常见的化学现象- 萎叶恢复鲜活- 金属用火加热变色- 异香味- 酸碱反应(2)各种化学现象的解释-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四、地理1. 大自然中的水(1)水的自然分布- 海水- 冰川冰雪- 地表水- 地下水(2)大气圈和水循环- 大气圈的组成-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2. 人类的活动与水资源(1)大气污染对水资源的影响- 酸雨对水资源的危害-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危害(2)水污染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影响- 水污染的类型及特点- 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此为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四个部分。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散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超级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4、自制酸奶的步骤: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制作进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 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路才有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大体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衍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衍出几百万乃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组成生命体的大体单位。
第二单元咱们的地球1、依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熟悉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洗、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进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腹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的学科,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自然界中许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在六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物质、生物、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本学期所学的重点内容。
一、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在物质与能量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物质的性质是指物体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质的质量、硬度、颜色、透明度等。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
2.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改变。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由一个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例如水的蒸发和冰的融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例如铁锈的生成和火焰的燃烧。
3. 能量与能量转化能量是指物体所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在物体间传递。
我们学习了热能、电能、声能和光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并了解到能量转化是物质变化和运动的基础。
二、生物和环境1. 动物和植物的特点我们学习了动物和植物的特点以及它们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方式。
动物的特点包括多样性、进化和适应性。
植物的特点包括自养性、多样性和生活习性。
2. 生物的组成与结构生物是由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的。
我们了解了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不同器官和系统在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和协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生物和环境的学习中,我们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保护环境意味着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遵守环境法规和减少污染。
三、天文和地理1. 天文知识我们学习了太阳系的构成和行星的运动规律。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以及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机制。
2. 地球与地图在地理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它由许多陆地和海洋组成。
地图是一种描述地球形状和地理位置的工具,通过学习地图的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世界1、水里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很小很小的生命体,它产被称为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水、泥土里,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4、水滴中的那很多个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5、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2.馒头发霉了1、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
2、霉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丝状、棉絮状等。
3、食物和其它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最容易;食物发霉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4、防止食物和其它物品发霉的方法:(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
3.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人体和其他的很多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大多数的细胞都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3、人体的骨骼、肌肉、血液、皮肤、脂肪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4、动物、植物、人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统称为“生物”。
5、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6、细胞也是有生命的,它会繁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1、地球赤道周长:4 009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6378千米,地球表面积:5 1006 7866平方千米。
2.地球的表面1、地球上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深浅不一的沟壑,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海洋。
地球的表面是千姿百态。
2、地球表面的形态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沟壑、平原、丘陵、盆地、沙漠、溶洞等。
3.地球的内部1、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到14千米2、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构成的。
3、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5千米。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方式
–根据物质的来源可分为自然界物质和人工合成物质;
–根据物质的形态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金属
–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好、延展性高、有光泽等;
–金属的用途:制作器具、建筑材料等。
•非金属
–非金属的性质:一般没有金属光泽、脆、不导电等;
–非金属的用途:制作绝缘材料、食用等。
三、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的结构
–由晶体管、电容器、电阻器等元件组成。
•集成电路的作用
–在电子产品中起到控制、信号传输等功能。
四、生物的组成
•生物的组成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生物体的特点
–可自主生长、代谢活动、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等。
五、生物的分类
•生物的分类方式
–分为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界和古细菌界等。
•生物之间的关系
–生物之间形成食物链、食物网等相互依存的关系。
六、灯的工作原理
•灯的原理
–灯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器具,主要有白炽灯、荧光灯和LED灯等。
•灯的结构
–通常由灯泡、灯丝、镇流器等部分组成。
以上便是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和解释现象的学科,六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内容涵盖了多个知识领域,包括物质的组成、能量的转化、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等等。
以下将对六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进行详细复习。
一、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
了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与区别,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进行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2. 物质的性质:物质具有可见和不可见的性质。
了解燃烧、溶解、冻结等常见现象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3. 热与温度:热是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式,温度是反映物体热量多少的量度。
了解热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热的传导、辐射和对流的特点。
4. 能源的利用:认识常见能源的来源,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了解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联系,提倡节约能源的行为。
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1. 生物的基本组成:了解生物的组织结构,如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细胞组成了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等。
2. 呼吸系统: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构造和功能,明白呼吸的重要性和呼吸过程中氧气的作用。
3. 循环系统:认识人体的循环系统构造和功能,明白心脏的工作原理和血液的循环过程。
4. 消化系统: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构造和功能,明白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5. 分泌与排泄系统:认识人体的分泌与排泄系统构造和功能,如肾脏的作用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三、天地人与科技1. 地球与宇宙:认识地球的结构和特点,如地壳、地幔、地核等。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以及地球的四季变化。
2. 探索太空:了解宇宙的组成和宇宙人类探索的历程。
认识太阳系的组成,了解行星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3. 科技与社会:认识科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明白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四、观察与实验1. 科学观察: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观察的技巧和记录的要点。
逐步培养观察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2. 简单实验:了解简单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学习实验的记录和分析。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分类)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在生活生产中,人们做事情常常用来帮忙。
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就可以、地完成了。
2.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3、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组成的。
各式各样的工具就是,如、、等。
4、在工作时,能使我们或的装置叫做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简单工具又被人们称为。
5、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
6、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有三个重要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7、玩跷跷板时,小孩要想压起大人,就要尽量;当我们剪断一根较粗的绳子时,使用剪刀的省力。
8、省力杠杆有:、、、、、、、、、。
9、费力杠杆有:、、。
10、不省力不费力的杠杆有:、、11、杠杆分为、、。
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12、支点在中间的杠杆有:、、;阻力点在中间的杠杆有:、、;用力点在中间的杠杆有:、。
13、杆称的是支点,是用力点,是阻力点。
14、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
15、在轮轴装置中,轮越大,提起重物越,但提起重物时拉动绳子的距离越了。
16、当轮带动轴工作时,轮轴的作用是;当轴带动轮工作时,轮轴的作用是。
17、属于轮轴的机械有:、、、、、、、等。
1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
19、定滑轮的缺点是,优点是。
动滑轮的缺点是,优点是。
20、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21、使用滑轮组既,又。
22、像搭在汽车车箱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
沿斜面提升物体比向上提升物体,但。
23、不同坡度的斜面都,坡度越小越,坡度越大越。
盘山公路为了使车辆爬山省力,所以要修成形。
24、应用了斜面原理的机械有:、、、。
25、自行车是、、的交通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1、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不相似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2、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3、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4、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5、地球上的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四大洋分别是(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
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8、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市的市府是(黄冈)。
9、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0、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
13、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
14、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地)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象一只雄鸡)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青藏高原)
15、“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
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往东)自转。
16、我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绥芬河市),最晚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新疆的喀什市)。
17、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14时)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6时)左右。
18、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早晨6点-下午12点(由低到高),下午12点-早晨6点(由高到低)。
19、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太阳直射地面,气温高;太阳斜射地面,气温低)。
20、大多数植物是白天(生长)夜晚(休眠)。
21、地球绕太阳公转和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北极始终对着哪个方向?(北极星)
22、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它只是太阳系的中心)
23、我国发射的神舟6号载人飞船一天绕地球168圈,那么,飞船上的人一天可以看到多少次太阳升起和落下?(168次)
24、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太阳的照射)
25、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经常熬夜?(经常熬夜破坏了人的生活规律,对小学生生长发育不利)
26、养鸡场为什么要用电灯给蛋鸡照明?(用电灯给蛋鸡照明,使鸡以为是白天,它们就不停的生蛋,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29、一天中气温变化与海洋或沙漠有没有关系。
(有关系,海洋散热慢,一天气温变化不大,沙漠散热快,一天中气温变化很大)
30、有什么办法让肉鸡长得又肥又大。
(圈养、暗处,让肉鸡多吃多睡)
31、我国冬天北方比南方冷的原因。
(北方太阳大都是斜射的接受的光照少,所以就冷一些)
32、我们经常在(沙堆)、(公路)、(河床)等地方见到卵石。
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下)游。
34、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冒气泡)。
35、在溶洞,钟乳石是(吊在洞顶上的)、石笋是(从地下往上“长”的)
36、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38、沙尘暴多发生于(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质裸露)的地表。
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随着工业的发展在逐年(增加)。
40、我们都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为(2008年5月12日),地震强度为(8.0)级。
41、20世纪初,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在2亿年以前,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是(一块大陆)。
43、河滩上的卵石是从哪里来的?(是通过流水的冲击从河的上游搬运下来的)
44、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的卵石的?(通过石块、河床[河岸]、流水等摩擦、冲击和流水的搬运而形成的)
45、溶洞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1、石灰岩地貌,2、有含酸性的水流过)
46、黄河下游河床中沉积下来的泥沙等物体是从哪里来的?(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了那里的大量的泥沙,被河水搬运到下游,流水速度减缓,泥沙就沉积下来了)
47、黄河两岸的大量泥沙流失沉积到黄河中,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过度放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48、产生沙尘暴的原因的什么?(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土地沙化)
49、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岩层相互跻压、变形,最后发生断裂,就发生了地震。
)
50、火山爆发是怎样形成的?(地层内融化的岩浆剧烈活动,压力很大,往地面猛冲,一旦冲出地表,喷发出来,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
51、人类的活动给黄河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做?(工业不断发达,过度开发利用土地,导致土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地球环境越来越坏,人类居住环境越来越差;我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优化美化人类的居住环境。
)
52、冬夜,仰望星空会看到很多闪亮的星星,其中(猎户座)最为明显了。
53、(星图)是找星座的最好办法。
在不同季节里,我们所能见到的主要星座都不一样,春季有(狮子)座、夏季有(天鹅)座、秋季有(飞马)座、冬季有(猎户座)。
54、星座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利用(北极星的位置)找到北方。
55、地球上的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绕太阳公转且地轴倾斜方向不变)有关。
56、我知道我家乡有水的地方在冬季(流动的水)不容易结冰,(静止的水)容易结冰。
57、我知道很多动物过冬的方法,如蚕、菜青虫等一些昆虫(用虫卵)过冬,野兔、野鼠等(在洞里)躲藏过冬,牛、马、鸡、狗等一些家养地位(用长毛〈或〉羽毛)过冬。
58、水稻、棉花、狗尾草等植物(用种子)过冬;小麦、油菜等植物(用幼苗)过冬;杨柳、石榴、梧桐、绊根草、槐树、皂角树(用落叶)过冬;红薯、地瓜、蒲草、篙瓜、洋芋(用根)过冬。
59、水有(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
60、为什么不同的季节,看到的主要星座不一样?(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不同季节地球相对太阳和星座的位置不同,我们看到的星座也不同)
61、找到北极星后,怎样确定东、南、西、北方向?(面对北极星站立,前面是北方、后面是南方、左面是西方、右面是东方)
62、我们这个地方昼夜平分的季节是哪些节气?(春分和秋分)
63、我们看到的霜你知道是怎样形成的吗?(在气温低于0℃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凝结成小冰粒就是霜)
64、我们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质有三态的变化?(食用油、汽油、酒精、醋、蜡烛等)
65、冬天来了,大雁为什么往南飞?(大雁怕冷,它们往南飞是去南方过冬)
66、你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吗?(青蛙冬天躲在土洞里,不吃又不动,进行休眠过冬)
67、你夜里观察过星座吗?你认为大熊星座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样子的?(象一把勺子)
68、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晴朗的夜晚如何辨别方向?(通过找北斗星特别是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69、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从立春到冬至,一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年年循环往复不断)
70、测量温度时的注意事项。
(1、温度计的水银球或酒精球不能靠到杯壁;2、眼睛观察温度的变化时要平视温度计的刻度;3、要随时记录实验时发生的变化和现象)
71、冬天洗的衣服怎样让它干得更快?(太阳下、通风处、展开,让衣服上的冰水尽快变成水蒸气挥发跑掉)
72、雪是怎样形成的。
(水蒸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凝结成小冰凌,落下来就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