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故事活动课设计.doc

合集下载

〖2021年整理〗《家乡的故事》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家乡的故事》优秀教案

《家乡的故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考查等了解的家乡的乡士风情及优秀人物,培养关心爱护家乡及建设家乡的主人翁精神。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调查、搜集、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录像引入,激情感情师:播放现在家乡——济南的情景的影视资料师:同学们,知道录像播放的是哪儿吗?师:我们的家乡,同学再也熟悉不过了,这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师:请同学们继续欣赏下一段资料。

师:播放昔日济南的影视资料。

师:这介绍的又是哪个地方?师:同学们,这也是我们的家乡,有谁相信,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家乡竞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家乡的一草一木,生活起居,同学们都认不出来了,同学们,看了这两段录像,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说什么吗?生回答。

师:那同学们想过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吗?师小结:是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家乡的人民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用自己的双手来建设我们的家园,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了,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了。

师:你们能感受到这种幸福吗?为什么呢?师小结:的确,我们比你辈的童年幸福多了。

济南时时刻刻在发生着变化,家乡变美了,家乡变富了,人们的生活更幸福了,这些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吗?二、方法指导,激发感情师: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是那样的亲切,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咱们开展一次“家乡故事知多少”调查活动,好吗?师:那同学们想一想,你想了解家乡的什么?生边说。

老师把同学们想了解的知识打到屏幕上。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真多。

那你们打算怎样获取这些资料?咱们根据了解内容的不同,组成小组,选出组长,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去获取你们想知道的资料,好吗?(学生交流,并自由组成活动小组,讨论获取资料的方式方法)三、小组合作确定活动方案。

四、小组交流活动方案。

《家乡的故事》活动课设计

《家乡的故事》活动课设计

《家乡的故事》活动课设计《家乡的故事》活动课设计《家乡的故事》活动课设计一.活动目标1、认识和技能:(1)通过活动能更深地了解家乡的变化。

(2)在小组的合作中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3)能运用网络和其他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

2、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信息搜集与处理,哎呀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促进学生了解家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乡热情。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1、学生自由组成7—8的小组,小组内确定分工负责人,具体各项分工可参照如下:(1)联系外出调查、访谈(2)资料保管整理、记录(3)电脑、网络、拍照2、组织各小组进行实地参观、调查访问所在岛屿的渔村近年发生的变化3、有条件的出岛调查,也可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使自己对舟山的各方面的变化有更深的了解,教师要适当的予以指导、要求。

4、整理收集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等。

三.活动设计理念1、“源于教材、高于教材”;2、“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3、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4、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四.活动过程预设:㈠、活动时间:1课时㈡、教具:多媒体㈢、活动过程:1、导入课题:走进家庭,比一比:教师出示几张20世纪初的全家福照片,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明确:全家福照片是一个缩影,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同样,通过最近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家乡的过去,更好地看到了家乡的现在,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们家乡的变化。

2、逝去的繁荣:(1)为了调查我们可爱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各个小组肯定都有一招,叫各小组说说主要用了哪些方法?(摄影、上网查资料、采访、书上查资料等)(2)在调查时,我们肯定感受到了老人口中说的,或书上记载的,但现在再也找不到的繁荣。

(小学教育)2019年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家乡的故事教案1 北师大版

(小学教育)2019年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家乡的故事教案1 北师大版
原因:有关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起非情、非理、非法破坏名城的严重事件。(人们的失误,破坏了很具价值:
由于人们的失误,使家乡原先的繁荣,已成过去,在痛心疾首的同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由于人们的创造,家乡也正逐步走向繁荣:
(1)小组展示合作调查的结果:你所居住的渔村(或其他渔村)近年来发生的变化: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信息搜集与处理,哎呀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促进学生了解家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乡热情。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2019年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家乡的故事教案1北师大版
课题
第二单元2家乡的故事
课型
新授
杜弟福
年级

编号
导学目标
1、认识和技能:
(1)通过活动能更深地了解家乡的变化。
(2)在小组的合作中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3)能运用网络和其他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
2、过程和方法:
B、教师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音像或文字资料,展示现在的岱山东沙横街。
C、请各小组学生说说心目中的横街鱼市。
(3)引入话题,共同探究,论一论:曾经繁荣的岱山东沙横街鱼市为什么现在会如此冷清?
(提示:人们的失误导致资源的衰退)
(4)舟山还有哪些如同岱山东沙横街鱼市一样属于“逝去的繁荣”?
如:浙江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舟山定海古城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遭到强制拆毁,定海古城已成历史。
内容:人口数量、渔民作业、村内各种配套设施、村民生活水平、旅游业等的变化。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乡的故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乡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家乡的特点和故事,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听、说、读、玩等多种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乡的风景教学重点:让幼儿描述自己家乡的风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家乡的风景。

2. 第二课时:家乡的特色小吃教学重点:让幼儿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小吃,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流畅的语言介绍家乡的特色小吃。

3. 第三课时:家乡的名人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培养幼儿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家乡的名人。

4. 第四课时:家乡的传统节日教学重点:让幼儿介绍自己家乡的传统节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家乡的传统节日。

5. 第五课时:家乡的故事教学重点:让幼儿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家乡的故事。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家乡的风景、特色小吃、名人等,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2. 谈话法: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3.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言,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收集家乡的风景、特色小吃、名人等图片。

2. 视频:准备一些关于家乡的风景、特色小吃、名人等视频资料。

3. 道具:准备一些与家乡特色相关的道具,如特色小吃模型等。

4. 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语言表达、观察力、想象力等方面的进步。

3. 收集幼儿在课堂上的作品,如绘画、手工等,评价幼儿的创作能力。

大班故事《家乡的传说》教案

大班故事《家乡的传说》教案

大班故事《家乡的传说》教案活动名称:家乡的传说故事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洪州城的来历。

理解词语“勤勉”、“游手好闲”等词语的含义。

2.能简单讲述故事内容。

3. 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同时要明白做人要诚实、善良,好人会有好报。

活动准备:1. 家乡的图片。

2、回家了解家乡的一些传说。

活动过程:一、回忆谈话:1、展示家乡景色的图片:(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好看的图片,大家看看这些都是什么地方?”(2)幼儿观看图片,并一一说出它们的名称。

2、幼儿讲述家乡的一些景观的故事:——“红岛有这么多的美景古迹,每个古迹都有它好听的故事,你们听家长讲过什么好听的故事吗?”(幼儿讲述自己听说的故事)二、讲述洪州城的传说1、展示胶州湾的图片,引出洪州城的传说。

“小朋友讲的故事真好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更好的故事。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王母娘娘到了两户人家,他们是怎样表现的?”忠义和无义各是什么结局?为什么?理解词:勤勉、游手好闲等词语。

2、再次欣赏故事,加深了解:讨论: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师小结,引导幼儿明白做人要诚实、善良,好人会有好报三、创设情境,幼儿讲述故事。

1.如果你以后遇到外地的游客问你‘小朋友,你知道洪州城的传说吗?你就可以将给游人听了——看,那边来了一个外地游客。

2.个别幼儿讲述故事。

附故事:洪州城的传说“洪水淹了沧州城,立了洪州城,淹了洪州城,立了胶州城”。

古时,胶州湾内荫岛东南部海中,有座洪州城。

一日,天上王母娘娘变一丑婆,临城乞于巷,临一户人家。

中年妇盘中盛一白一黑两饼,嘱女仆,曰:“予黑饼,白饼给儿垫腚”。

王母想,“此方人心恶”。

又临一家,有寡母与儿在堂,儿年方十七八,名忠义。

母怜婆婆年老,引入室,梳头洗面,予以衣履,供饭食,命儿拜为义母。

王母心喜,“洪州城里有善人”。

临行前嘱忠义曰:“洪州府衙门前石狮红腚时,将水淹洪州,你必常视之,我予你一小木筏,用时曰大就大,你母子二人可坐其上逃生,可救众生灵,勿救人”。

讲家乡红色故事幼儿园教案

讲家乡红色故事幼儿园教案

讲家乡红色故事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红色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发展幼儿的社会情感和价值观念;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家乡红色故事概述;
2.家乡红色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故事经历;
3.家乡红色故事的反映社会主义价值观念。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呈现主题:“讲家乡红色故事”;
2.引导幼儿提出对故事的期望和感受。

第二步:介绍家乡红色故事
1.给幼儿介绍家乡红色故事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2.介绍家乡红色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故事经历。

第三步:阅读家乡红色故事
1.分小组阅读家乡红色故事;
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步:故事续写
1.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自行编写故事的续篇;
2.引导幼儿口头表述自己编写的故事续篇。

第五步:制作故事板报
1.分组制作家乡红色故事的板报;
2.鼓励幼儿在板报中运用自己的想象和艺术创意。

第六步:展示分享
1.整理好板报后,安排时间对板报进行展示;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制作板报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

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在故事阅读和故事续写环节表现,评估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观察幼儿在小组合作和板报制作中表现,评估其团队合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观察幼儿在分享环节中表现,评估其社交情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拓展
1.带领幼儿进行实地探访家乡革命遗址;
2.安排观看相关红色革命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
3.引导幼儿体验和了解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经历和付出。

三年级张晶家乡故事教案设计.docx

三年级张晶家乡故事教案设计.docx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家乡的故事一、教材分析《家乡的故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纶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家乡” 的含义,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地方,并且能够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两方面感受自己家乡的特征。

本节课则是让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故事、戏曲、名胜古迹等相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激发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将来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

二、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家乡的美景和口己对家乡的感受。

教学之前用白度在网上搜索与《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有关的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 发现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生活时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学生课前的收集,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调查、收集信息能力;通过让学生自己到台前讲述和展示表演,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注重发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的兴趣。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家乡的变化可真大)1•激情导入:由几十年的变化导入”2•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照片,选代表参照照片讲变化。

①分类展示②组织学生讨论,家乡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城市建设方面:高楼鳞次栉比,道路越来越宽,,,,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工业方面:发展迅速,工厂多,效益高“农业方面:机械化,科学种田,产量高"饮食方面:生活条件好, 生活丰富多彩””③学生讨论,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3•布置练习与作业:“我与爸爸比童年”小调查①让学生与父母交流,了解以前家乡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状况,进行归纳整理。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家乡的故事教案2北师大版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家乡的故事教案2北师大版
可能存在问题:
①学生准备不足。这节课需要学生准备一定的资料,如果没有准备课堂则会走入“空白”状况。
②课堂纪律控制能力不足,导致纪律松散,学生不认真听课。
(12min)
要求学生以“邀请函”的格式,向同学们介绍家乡的发展历程,特色和故事。
按要求介绍家乡,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以自信的姿态介绍家乡,邀请同学来做客,可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承诺明天,建设家乡
(5min)
提问:如何为家乡做贡献?
回答各自建设家乡的良方妙计。
让学生对家乡有归属感,为其感到骄傲同时也应贡献一份力量。
案例名称
家乡的故事
科目
课时
教学目标
1、较深入了解家乡风貌,能对他人做详细介绍。
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为家乡的进步和繁荣而感到骄傲。
资源准备
图片、PPT、多媒体播放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课前热身,温故知新
(2min)
出示上节课的小练习,使学生回忆不同地区的特色,勾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提能力,加深他们对家乡的了解。
家乡故事,小组分享
(5min)
提点学生可从人物、建筑、风景名胜、资源、名字来历等寻找故事,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小组分享交流,可做适当的笔记。要注意将故事表达清楚。
每个故事都显得那么的独一无二,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可增加对家乡的自豪感。
能言善辩,全班交流
认真完成小练习,回想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初入课堂,学生需要一点时间集中注意力,先做一些课堂热身能勾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情景再现,今非昔比
(8min)
出示图片,展示近代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简略介绍,在让学生详细介绍。要注意说出不同时代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故事》活动课设计一.活动目标1、认识和技能:(1)通过活动能更深地了解家乡的变化。

(2)在小组的合作中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3)能运用网络和其他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

2、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信息搜集与处理,哎呀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促进学生了解家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乡热情。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1、学生自由组成7—8的小组,小组内确定分工负责人,具体各项分工可参照如下:(1)联系外出调查、访谈(2)资料保管整理、记录(3)电脑、网络、拍照2、组织各小组进行实地参观、调查访问所在岛屿的渔村近年发生的变化3、有条件的出岛调查,也可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使自己对舟山的各方面的变化有更深的了解,教师要适当的予以指导、要求。

4、整理收集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等。

三.活动设计理念1、“源于教材、高于教材”;2、“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3、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4、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四.活动过程预设:㈠、活动时间:1课时㈡、教具:多媒体㈢、活动过程:1、导入课题:走进家庭,比一比:教师出示几张20世纪初的全家福照片,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明确:全家福照片是一个缩影,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同样,通过最近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家乡的过去,更好地看到了家乡的现在,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们家乡的变化。

2、逝去的繁荣:(1)为了调查我们可爱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各个小组肯定都有一招,叫各小组说说主要用了哪些方法?(摄影、上网查资料、采访、书上查资料等)(2)在调查时,我们肯定感受到了老人口中说的,或书上记载的,但现在再也找不到的繁荣。

a、教师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音像或文字资料,展示岱山东沙横街鱼市曾经繁荣和发达的情景。

b、教师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音像或文字资料,展示现在的岱山东沙横街。

c、请各小组学生说说心目中的横街鱼市。

(3)引入话题,共同探究,论一论:曾经繁荣的岱山东沙横街鱼市为什么现在会如此冷清?(提示:人们的失误导致资源的衰退)(4)舟山还有哪些如同岱山东沙横街鱼市一样属于“逝去的繁荣”?如:浙江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舟山定海古城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遭到强制拆毁,定海古城已成历史。

原因:有关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起非情、非理、非法破坏名城的严重事件。

(人们的失误,破坏了很具价值的旅游资源)(资料来源:搜索网站关键词:定海古城)3、人类的创造:由于人们的失误,使家乡原先的繁荣,已成过去,在痛心疾首的同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由于人们的创造,家乡也正逐步走向繁荣:(1)小组展示合作调查的结果:你所居住的渔村(或其他渔村)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内容:人口数量、渔民作业、村内各种配套设施、村民生活水平、旅游业等的变化。

(2)小岛撤,大岛建:见文件:关于加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发布)具体如:岱山的黄泽、小衢山、等岛屿相继成为无人居住或居住人口稀少的岛屿。

(3)地形的变化:舟山十分之一面积是围涂造陆而成。

(材料来源:课程资源网:初中地理教学版/摘自《地理教学》)(4)连岛大桥将使舟山旅游格局发生变化(来源:998e商务旅行网,网址:)(5)讨论:这些变化,哪些因素起了作用:(变化来自人类的创造:地理位置、政策、人才、资金来源等、对居所的合理规划等)4、说说舟山人民充分利用舟山的三大资源优势:港口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使舟山面貌发生变化的故事。

6、归纳小结:引导学生理解家乡的变化与人们的活动密不可分。

7、请为家乡今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设想:就某一方面画一幅《未来畅想图》8、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本次活动作一总结,述说活动中的感受。

㈣、后续活动:1、搜集有关描写舟山的诗文,进行语言欣赏活动。

2、生活探究:邮件上的家乡3、给本次活动写一份总结。

一.活动目标1、认识和技能:(1)通过活动能更深地了解家乡的变化。

(2)在小组的合作中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3)能运用网络和其他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

2、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信息搜集与处理,哎呀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促进学生了解家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乡热情。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1、学生自由组成7—8的小组,小组内确定分工负责人,具体各项分工可参照如下:(1)联系外出调查、访谈(2)资料保管整理、记录(3)电脑、网络、拍照2、组织各小组进行实地参观、调查访问所在岛屿的渔村近年发生的变化3、有条件的出岛调查,也可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使自己对舟山的各方面的变化有更深的了解,教师要适当的予以指导、要求。

4、整理收集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等。

三.活动设计理念1、“源于教材、高于教材”;2、“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3、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4、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四.活动过程预设:㈠、活动时间:1课时㈡、教具:多媒体㈢、活动过程:1、导入课题:走进家庭,比一比:教师出示几张20世纪初的全家福照片,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明确:全家福照片是一个缩影,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同样,通过最近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家乡的过去,更好地看到了家乡的现在,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们家乡的变化。

2、逝去的繁荣:(1)为了调查我们可爱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各个小组肯定都有一招,叫各小组说说主要用了哪些方法?(摄影、上网查资料、采访、书上查资料等)(2)在调查时,我们肯定感受到了老人口中说的,或书上记载的,但现在再也找不到的繁荣。

a、教师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音像或文字资料,展示岱山东沙横街鱼市曾经繁荣和发达的情景。

b、教师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音像或文字资料,展示现在的岱山东沙横街。

c、请各小组学生说说心目中的横街鱼市。

(3)引入话题,共同探究,论一论:曾经繁荣的岱山东沙横街鱼市为什么现在会如此冷清?(提示:人们的失误导致资源的衰退)(4)舟山还有哪些如同岱山东沙横街鱼市一样属于“逝去的繁荣”?如:浙江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舟山定海古城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遭到强制拆毁,定海古城已成历史。

原因:有关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起非情、非理、非法破坏名城的严重事件。

(人们的失误,破坏了很具价值的旅游资源)(资料来源:搜索网站关键词:定海古城)3、人类的创造:由于人们的失误,使家乡原先的繁荣,已成过去,在痛心疾首的同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由于人们的创造,家乡也正逐步走向繁荣:(1)小组展示合作调查的结果:你所居住的渔村(或其他渔村)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内容:人口数量、渔民作业、村内各种配套设施、村民生活水平、旅游业等的变化。

(2)小岛撤,大岛建:见文件:关于加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04-09-27发布)具体如:岱山的黄泽、小衢山、等岛屿相继成为无人居住或居住人口稀少的岛屿。

(3)地形的变化:舟山十分之一面积是围涂造陆而成。

(材料来源:课程资源网:初中地理教学版/摘自《地理教学》)(4)连岛大桥将使舟山旅游格局发生变化(来源:998e商务旅行网,网址:)(5)讨论:这些变化,哪些因素起了作用:(变化来自人类的创造:地理位置、政策、人才、资金来源等、对居所的合理规划等)4、说说舟山人民充分利用舟山的三大资源优势:港口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使舟山面貌发生变化的故事。

6、归纳小结:引导学生理解家乡的变化与人们的活动密不可分。

7、请为家乡今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设想:就某一方面画一幅《未来畅想图》8、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本次活动作一总结,述说活动中的感受。

㈣、后续活动:1、搜集有关描写舟山的诗文,进行语言欣赏活动。

2、生活探究:邮件上的家乡3、给本次活动写一份总结。

一.活动目标1、认识和技能:(1)通过活动能更深地了解家乡的变化。

(2)在小组的合作中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3)能运用网络和其他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

2、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信息搜集与处理,哎呀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促进学生了解家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乡热情。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1、学生自由组成7—8的小组,小组内确定分工负责人,具体各项分工可参照如下:(1)联系外出调查、访谈(2)资料保管整理、记录(3)电脑、网络、拍照2、组织各小组进行实地参观、调查访问所在岛屿的渔村近年发生的变化3、有条件的出岛调查,也可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使自己对舟山的各方面的变化有更深的了解,教师要适当的予以指导、要求。

4、整理收集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等。

三.活动设计理念1、“源于教材、高于教材”;2、“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3、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4、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四.活动过程预设:㈠、活动时间:1课时㈡、教具:多媒体㈢、活动过程:1、导入课题:走进家庭,比一比:教师出示几张20世纪初的全家福照片,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明确:全家福照片是一个缩影,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同样,通过最近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家乡的过去,更好地看到了家乡的现在,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们家乡的变化。

2、逝去的繁荣:(1)为了调查我们可爱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各个小组肯定都有一招,叫各小组说说主要用了哪些方法?(摄影、上网查资料、采访、书上查资料等)(2)在调查时,我们肯定感受到了老人口中说的,或书上记载的,但现在再也找不到的繁荣。

a、教师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音像或文字资料,展示岱山东沙横街鱼市曾经繁荣和发达的情景。

b、教师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音像或文字资料,展示现在的岱山东沙横街。

c、请各小组学生说说心目中的横街鱼市。

(3)引入话题,共同探究,论一论:曾经繁荣的岱山东沙横街鱼市为什么现在会如此冷清?(提示:人们的失误导致资源的衰退)(4)舟山还有哪些如同岱山东沙横街鱼市一样属于“逝去的繁荣”?如:浙江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舟山定海古城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遭到强制拆毁,定海古城已成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