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家庭养老认知及对策研究——基于江苏省射阳县黄沙村的调查

合集下载

农村社区精英功能的维持与变迁——基于对江苏省射阳县黄沙村的调查

农村社区精英功能的维持与变迁——基于对江苏省射阳县黄沙村的调查

C N We — a ,S hnfn HE nj n U Z e — g u a
( o eeo u l n d ns a o , ui om l nvri ,uh u3 0 0 , hn ) C l g f bi a dA miirt n F j nN r a U iesy F zo 5 0 7 C i l P c t i a t a
大大提高, 涌现了一大批活跃在农村生产活动各 个领域的乡村精英 , 他们具有特殊的才能 、 优势和
收稿 日期 :0 1 3—1 2 1 —0 0 修回 日期 :0 1 0 0 2 1 — 4— 5
中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 , 传统 中国农村精英地位 和功 能逐 渐成 为一 个基 本 问题域 。
突 出 问题 , 并根 据 黄 沙村 的 实 际提 出相 关 建议 。
关键 词 : 农村社 区; 精英功能 ; 变迁
中 图分 类 号 :9 2 8 C 1 .2 文献标志码 : A
Fu c i n ft e Ru a ie ,t e M a n e a c n n to s o h r lEl s h t i t n n e a d Cha g s n e
Ke r s:u a o y wo d r r lc mmu iy;e i s’f n t n nt lt e u c i s;c a e o h ng s


研 究背景
本领。这些乡村精英的产生为农村的生产生活注
入 了新 的血 液与 活 力 , 影 响 农 村 发 展 的一 个 特 是
芳,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m i s hn n@v .i .o E— a : zef g i s acm。 lu a p n

6 ・ 6

江苏省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江苏省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江苏省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黄利忠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1期摘要:养老问题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在国际上,中国是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不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及日趋老化的人口结构都将成为威胁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现有1.7亿人口的年龄已过六十岁,占总人口的13.2%,在这1.7亿的老年人中,有67.4%属于农村人口,可见农村养老任务之重。

鉴于此,本文将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地的农村养老和老龄化问题来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各大城市的农村养老路径。

关键词:农村养老江苏省新农保一、江苏省农村老龄化现状分析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江苏省的整体发展就已经面临着养老问题的困扰。

时至今日,我省的养老问题依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与当地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有着莫大的关系。

1.农村人口基数大。

近两年来,江苏省人口总数一年比一年高,农村人口的增速虽有所缓解,但庞大的基数还是使得其在总人口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2.农村老年系数高。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即人口系数。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江苏省农村人口中六十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有22.3%,比国际标准高出了12个百分点,属于典型老龄化省份。

二、江苏省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目前,江苏省农村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养老问题的:其一,个体自我养老,即由老年人开自己积累的财富养老;其二,由老年人的子女负责养老;其三,有政府通过提供新农保的方式来进行养老。

这三种养老方式虽然能够满足老年人不同程度的养老需求,但却也存在一些客观问题,第一种方式对老年人经济水平的要求较高,适用范围较窄;第二种方式则要考虑到子女的经济能力,很多农村老年人的子女常年在外务工,根本无法实现家庭养老的功能;第三种方式会因政府能力有限而导致相关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1.个体自我养老保障能力有限。

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开放程度有所提升,各省份经济发展态势喜人,农民收入能力大幅度提升。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调查报告1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调查报告1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的参与者:村委会、养老院、沈鑫怡实践的主题:关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调查时间:2015年2月16日地点:江苏省启东市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活动内容(一)1.今天是2015年2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在此前向村委会的人员了解到,村委会会在今天向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品,今天一早就赶到了村委会。

我们给老人们发放了红糖,水果以及营养品,看到老人脸上的笑容,这使得我们感到很欣慰。

2.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向我解释道,村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是从艰苦的时代走过来的,他们一生都很节俭,不舍得乱花钱,所以村里就购买一些年货给他们送过去。

对于村委会的这个做法我感到很欣慰,他们能如此的为这些老人着想。

同时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正在实行交养老金的制度,每年子女都要交一定数额的费用,到年末60岁以上的父母就可以领取一定的补贴,这样是对他们晚年生活的保障。

今年我的爷爷奶奶就领取到了两千多的补贴。

我觉得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还是比较完善的,能够充分考虑老人的需求。

3.我们与老人们一起聊天,了解到老人们平时的生活比较乏味,所以我立即向村委会工作人员反映是,是否可以为老人建造一个小型的娱乐场所,可以供老人们消遣,工作人员说,这样的一个娱乐场所正在筹建中,将于今年中旬完工,这样一个场所中,有供老年人锻炼的健身器材,有供老年人喝茶聊天的休息室,还有供老人看电影的场所。

明年的这个时候,老年人们就可以在里面休闲娱乐了。

听到村委会能如此照顾老年人,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同时,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没有城市的那么好,所以许多人都会选择外出务工,所以很多老人都成了空巢老人,只有在节假日,老人们才能和家人团聚,所以老人们会感到很孤独,对此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说,他们会定期安排人员来与这些老人进行聊天,帮他们做一些家务,同时也会联系他们的子女,希望他们能经常回来看望他们的父母。

我感觉村委会的做法很周到。

农村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养老问题调查报告contents•调查背景及目的•农村养老现状及问题目录•农村养老问题的原因分析•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方案与建议•调查结论及展望农村养老问题的复杂性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养老问题更加复杂,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村养老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制约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性03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调查,为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帮助和支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01了解农村养老现状和问题通过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农村养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02促进农村养老事业发展通过调查,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思路和建议,促进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

调查目的和意义本次调查范围为某省部分农村地区,包括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村庄和乡镇。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以获取客观、真实的数据和信息。

调查范围调查范围和方法VS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相对较为简朴,饮食以蔬菜、粮食为主,肉制品等营养摄入不足。

物质生活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条件普遍较差,房屋简陋,甚至存在危房情况。

居住条件农村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养老金、子女供养和务农收入。

收入来源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01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覆盖面较窄,一些贫困地区的老年人难以享受到养老保障。

养老保障覆盖面窄02农村养老金水平较低,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养老金水平低03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医疗保障水平低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水平较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较为突出。

健康意识薄弱农村老年人健康意识薄弱,缺乏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

医疗服务需求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大,但医疗服务供给不足。

社会实践养老问题

社会实践养老问题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的调查报告参加者:主题: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调查与研究时间:地点:现将此次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活动内容(一)采访农村老人74岁的老人吴家耀最近一年来病倒了,走路都有些困难,可是,他实在没钱去正规医院看病,只能找民间游医抓些便宜的药对付,即使这样,也让他好一阵心疼。

然而,问题并不至于此。

只要精力稍好,这位倔强的老人还要拖着带病的身体去干农活,这点微薄的农业收入,却是他和老伴的“活命钱”。

吴家耀是中部地区江西省一个贫困县的农民,养育了四儿一女,可以说操劳了一辈子。

多年来,早已成家立户的儿女为了谋生长年在外打工,一年难得见上一次。

儿女在外打工很辛苦,赚钱更不容易,要强的吴家耀实在不好意思向他们提养老费。

可是,由于政策推广不力,社会养老保险对于很多像吴家耀这样的老农民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在这种情况下,吴家耀这些年来只能靠自己越来越无力的双手勉强维持生计。

吴家耀老伴身体不好,干不了体力活,可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她四处找些廉价的零活来做,其中干得最多的是穿珍珠项链。

这是一种精细活,对视力要求很高,因而,她只能带着老花镜干活,费半天劲才能穿完一条,累得眼睛直流泪水,可她丝毫不敢停歇,擦完泪水紧接着穿下一条。

她这样忙活一天,得到的报酬只有四、五元人民币,相当于城市里一个普通快餐的价格“这不是没有办法吗,我们得自己养活自己啊!”吴家耀老伴眯缝着眼笑着说。

她有这样较好的心态,其实有另一层更为深刻的原因:像她们这样靠自己养活自己的老人在当地农村并不少见,看看周边的情况,这些朴实而又容易感到满足的老人也就觉得心态平衡多了。

不过,这充其量只能反映一部分实际情况。

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农村现有10%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

病倒后,吴家耀感到了一丝危机。

他把四个儿子叫在一起,第一次跟他们正式谈起了养老问题。

最后经过协商,四个儿子答应每年给父母交200元养老费(这还不够去大医院看一次小病的钱)。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村养老情况的调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村养老情况的调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村养老情况的调查农村养老情况的调查一、调查背景(一)社会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状态如何,关乎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

而由于受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限制,农村老年人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如今老龄化日益严重,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做到使广大的农民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关系着尊老、敬老美德能否得以继承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的问题。

(二)宏观政策背景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提出,到2009年已经在全国10%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再至2010年开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由试点开始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影响逐步扩大。

在新的社会转型期,“养儿防老”的意义日渐衰微,尤其是对于那些既无劳动能力、又无人赡养的贫困老人来说,晚景更令人堪忧。

而“新农保”制度是“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重要举措,对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二、调研内容(一)调研准备通过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及队员间的讨论,确定了这次调研的主题“农村养老情况的调查”,查看了相关文献并且阅览了网上的部分团队的相关报告确定了这次调研所用的调研问卷。

最后,准备了一些到当地与居民谈话时的问题、注意事项。

(二)调研阶段调查时间:2013年8月调查方式:文献调研法、问卷调研法、访谈法调查目的:调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推广和宣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推行模式。

此活动开展期间,我们主要是以问卷调查和访问的方式,着重了解当地的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现状,如果实行是否愿意购买养老保险,对现今养老保险政策的评价和期望来了解居民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基本认识以及居民们对养老的打算与计划。

农村养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调查研究论文(共6篇)

农村养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调查研究论文(共6篇)

农村养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调查研究论文(共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老年化社会是必然的趋势,农村社会养老是中国社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寻找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对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养老保险老龄化社会政府职责一、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关于社会保障的定义,最早出自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被译为“社会安全”。

到了20世纪70年代,欧美各发达国家普遍陷入经济膨胀,人们对“福利国家”有了较清醒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劳工组织组织有关专家经过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调查之后,提出“社会保障”的目标不只是防止和减轻贫困,应该更为广泛。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必备条件。

二、我国目前农村居民养老的现状1、老龄化加快。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

据统计,2000年中国农村亿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估计占%,到2030年亿农村人口中,65岁的老年人口将达到%为亿。

因此要解决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关键,如同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一样,没有九亿农民的养老保障,也就没有真正实现中国居民的养老保障。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太小,覆盖对象有缺陷。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百分之七十五在农村。

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还很多。

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1998年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4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不到村民委员会总数的20%.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进城务工者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0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亿人,所以很有必要考虑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

江苏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样本

江苏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样本

江苏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黄润龙1, 史秀莲21南京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 江苏南京2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Email: ,收稿日期: 8月31日; 录用日期: 9月19日; 发布日期: 9月22日摘要老龄化是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 而中国农村社会养老存在很多问题。

本研究以江苏农村为例,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江苏农村社会养老现状和问题, 提出了相应对策。

本研究认为, 对于老人健康需求最大, 其次为日常生活需求; 医养结合导致新问题应引起民政和卫计部门注意; 农村民非社团少、养老护理员待遇低而工作不稳定, 导致护理员严重缺乏。

面对农村社会养老问题, 首先应分摊责任, 明确政府、社区、家庭的责任边界; 其次, 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理念, 逐渐加大政府对于民办非企的资助力度, 加大政府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产品的购买力度; 应结合城市化和工业化, 积极转移农村老年人口。

关键词:老年人口, 社会养老服务, 对策研究, 江苏农村1. 引言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 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的第十二部分进一步明确, 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 这对于我们做好养老服务业, 特别是农村老年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 问题的提出中国城市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而农村社会养老问题令人担忧。

近年来, 农村养老服务问题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

诸多研究表明, 农村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空巢化, 直接导致了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1] 。

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 家庭成员对老年家庭成员的照料成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也在不断上升[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此次调查 中 , 笔者共随机发放 了2 0 0 份问卷 , 回收有效 问卷 1 3 。同时也对 1 位 老人进行 了深 入访谈 。表 1 0份 O 是被 调查 的老人的基本情况 , 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 反映黄沙村 老年 人的总体 状况 。 表1 数据 显示 , 0 份 有 效 问卷 中 , 性 5 人 , 性 4 13 男 5 女 8 人, 男女 比例 基本 持平 。被调 查者 中 6 一7 岁 的老 人是 主 O O 体, 占被 调查 者 的 8 .%。其 中 , 学及 以下 文化 程度 的有 64 小 5 人 , 4 .%; 中文 化程 度 的 3 人 , 3 .%; 中( O 占 85 初 7 占 59 高 中 专 ) 6 , 1 . 小学及 以下文 化程度 的 占了将 近一半 , 1 人 占 55 %; 这就 不难理解 他们 中绝大多数 的农 民身份 了。被调查 者 中 月平 均收入 在 3 0 以下 的有 3 人 , 3 这 部分 多为 已 0元 4 占3 %,
[ 中图分类号 ] C 1 8 9 2. 2
[ 文献标识码 ] A
[ 基金项 目] 福建 省社会科 学规 划项 目 “ 我国农村 空巢老人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研 究”( 0 0 0 9 2 1 B7 )
[ 作者 简介] 陈文娟 ( 9 8 ) 1 8 一 ,女 ,硕 士研 究生,研 究方 向为老年社会 学。


问题 的提 出
随着 我国老龄高峰的到来 , 社会养老保 障和养 老服务需
人 , 中外 出务工者 70 人 ,O 以上 为 2 5 , 其 0多 6岁 2 人 占黄 沙村 总人 口的 93 6 岁 以上 的有 1 5 , . %, 5 7 人 占黄沙 村 总人 口的 73 .%。按照 国际上划分人 口类 型的标 准 , 当一个 国家或地 区 6 岁 以上人 口达到或超 过总人 口数 的 7 5 %时 , 其人 口即称为 “ 老年型 ” 口。根据这个标 准 , 人 黄沙村 已成 为一个老龄化 的
困 。根据这 一背景,以黄沙村为个案 ,分析 了农村老 年人 的养老现状及对 家庭 养老 的态度 。同时,通 过农村老年人 的养 境
老 需求指 出了在农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 ,提 出了在农 村建 立居家养老服 务体 系的一些对策。
[ 关键词 ] 农村 ;家庭养老 ;认知 ;对策
案 , 讨在传 统家庭养 老模式受 到 冲击 的前提 下 , 探 老年人对
于家庭 养老模式 的认 知情 况 , 以及在农 村建立居家养老 服务 体系, 推行社会化养老的可行性途径 。
分 群体多 是身体还 比较好 能在外 面做些零 工 的或者还 能 Ap .0 2 r 1 2
村 民家庭 养老认知及对策研究
— —
基于江苏省射 阳县黄 沙村 的调查
陈 文 娟
(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 ,3 0 0 ) 50 7 [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转型 、经济 的发展 、家庭结构的 变化及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嬗变 ,农村老年人 的养老 问题正在 陷入
失去劳动能力 的老年人 。他们年轻 的时候依靠土地生 活 , 现
是 因为 随着社会 流动增强 , 大量农村 青壮年进 城务工 , 而他 们 的年老父母却守护 着乡村 , 得农村留守老人等 问题 日益 使
严重 。虽然这些 老人 依靠土地能够维持 基本生活 , 们的 但他
生活质量等 问题却难 以保 证 , 且我国农村 的经济发展 和各项 社会保障体系都 比较 薄弱 , 村的老龄化问题尤其是农 村的 农 家庭养老问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传统 中国 , 老年人 的生活主要依靠家庭成员 等非正式支 持 网络 , 家庭为 老年人提供 经济 支持和精 神支持 , 老人 与子 女之 问的血缘 和亲缘 关系为 老人 的家庭支持 提供保证 。费 孝通先生 曾经提出 中国传统 的养老模式是“ 反馈模 式” 即父 , 代抚养 子代 , 子代 赡养父 代 , 孝道维 系着该种模 式 的传 承和 延续 。 同时 , 传统 的父权 制使得 父亲成 为家庭 的绝对权威 , 拥 有经济权 和话语 霸权 。然 而 , 随着社 会的转 型 、 思想观念 的变迁 以及孝道 的衰弱 , 传统 的反馈模式 日益受到 冲击 。 根 据该 背景 , 文 以位于 江苏 省射 阳县 的黄 沙村 为个 本
在靠着村 里的额外补贴或者 子女 的支持生活 , 依靠这些 收入
仅 仅 只能维 持 他们 的温 饱 问题 ;0 8 0元 的有 4 3 0~ 0 6人 , 占 4 . 这部分是 有劳动 能力 的老年人 。他 们 中的多数人都 47 %,
想 趁着还能干活就继续 种些 口粮地 以获得收入 , 他们希望 尽 量不靠子女 , 的老人则 想靠也靠不 上 。在 黄沙村 , O 有 7 多岁 的老年人 依 旧在 田间劳作 是很普遍 的 ;0 ~10 元 的这 部 80 50
第 2 卷第 4 5 期
2 1 年4 02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 a f h n cu iesyo S in eadT c n lg ( o il cec s dto ) o r l C a gh nUnvri f ce c n eh oo y S ca i e i n n o t S n E i
村庄 。
求将 大量增 加。导致我 国老年人 口迅速增长的原 因, 一是 由 于社会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 生活质量的提高 , 老年人的平均寿 命 普遍延 长 ; 二是 “ 中国成立后 开始 的第 一次 出生高峰 队 新
列正步入老年 阶段 , 未来几年增速还将 日益明显” n 。 目前 , 国农 村正在经受人 口老龄化浪潮的冲击 。有学 我 者指 出 ,城 乡人 口老龄化 出现 了“ 置” “ 倒 现象 。 I出现“ 置” 2 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