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集下载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练. 而是 尽 可能 多 地一 题 多解 一 问多 答 的开 放 性 问题 , 而促 进 从
学生广泛地搜寻 自己的汜忆贮存 , 尽可能提取更 多的信息来寻
求答 案 。

创设 民主 、 平等 的教 学环 境 , 进学 生创 新思 促
维能力的发展
心 理学 研究 表 明 , 每个 健康 的人都 具 有创 新 的潜 能 的 , 是 但 把 潜 在 的创 新力 转化 为 现实 的创新 力 , 须要 有 一个 激发 潜 能 , 必
求 与探 索 新 的多 样性 的方法 和 结论 的开放 性 思维 。在 传 统 的生
物 学教 学 中 , 教师 通 常按 照 教 材 的固有 知识 结 构 , 照单 方 向思 按
维 方式 去 思考 和 解决 问题 。应 该说 , 种 方 式 是 解决 问题 的基 这 本 方法 , 是 长期 按 照这 种 方法 与 思考 问题 就 会形 成 思 维定 势 , 但 学 生 只会按 照 教 师所 讲 , 所 写 去机 械模 仿 , 科 教 学仅 成 书上 使学
在学 习绿 色植 物 的新 陈代 谢 时 , 给小 丁 已知 条件 , 求 学 我 要 生设 计小 实 验 , 植 物 细胞 吸水 和 失水 的原 理 已知条 件 如 下 : 验证 两个 大小 相 同 的新 鲜 萝 卜、0 1 %盐 酸 、 蔗糖 、 馏水 、 微镜 、 、 蒸 显 片 小刀 、 杯 、 纸 等 材料 用具 , 求学 生从 中选 用 部 分 器 材 用 烧 吸水 要 两种 以上 的方法 来 验证 植 物细 胞 吸水 和失 水 的 原理 。并 给 他 们 两天 的时 间思 考 。两 天 , 个班 的学 生 将 实 验 设 计 的 方 案 交 三 上来 了 , 的 同学想 到 用 两 个 l0 m 的大 烧 杯 一 个 装 蒸 馏 水 , 有 O0 l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1. 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和任务。

让学生不只是进行课本实验,而是尝试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和任务。

这种多样性的实验可以激发学
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激情,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鼓励合作探究。

实验不应该是单打独斗的事情,教师可以组
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和解决难题。

这样不仅能让学
生相互学习和切磋,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强化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分析实验数据,
提取实验结论。

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数据采集和
处理能力,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解决实验问题。

4.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实验基
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引导他们探索新的实验方案和解决方案。

这样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锻炼
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题目和
独立完成实验,营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氛围。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浅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授课 当中 , 师要创 造各种 机会 让学生 去动手操 作。 教 如在 实
验课 上有 的放矢地教 会学 生一些 基本 的科学 实验方 法 。让 学生 自
己设 计一 些力所 能及 的 实验 , 立完 成实 验操 作 , 独 并认 真观 察 , 做
好记 录。调 查表 明 , 绝大 多数 的学生喜 欢 自己独 立完 成实验 , 过 通
宜兴
● 陈小 冬
生动 口、 动脑 的机会 , 也增 强 了学 生的 自信心 和勇气 。
2 鼓励 学 生大胆猜 想 .
在教学 中 ,教 师要将 传授知 识的过 程转 变为学 生探 究知识 的 过程 , 使学生 的学 习具有 探究性 。古语 说得好 :学起 于思 , 。 思源 于
疑。 怀疑 常常是 创新 的开始 。 ” 因此教 师在授 课时要 善于 启发学生 :
他们 亲 自触 摸 、 察 、 观 实验 , 各种 感 官协 同参 与 , 脑 并用 . 使 手 思维
活动程 度会 大大增强 。
农业 害虫 的防治 等 , 学 生切 身体会 到 “ 物充 满了 生活 , 使 生 生活 离 不开 生物” 同时提 供动手机 会发展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初 中生 好奇 。 心 强 。喜 欢 自己做 实验 ,于是我 就发动 学生 自 己动 手用 气球 当做 肺, 用橡皮 膜 当做 膈肌 。 皮管 代表 气管 , 塑料桶 代表 胸廓 来 做 用 用 呼吸运动 的实验 , 不仅培 养 了学 生的观察 能力 、 思维能 力和合 作 能 力, 而且 增强 了学生的信心 和动 力 , 唤起 了他们 的创新精 神 。
学生 , 他们具 备不断 创新 、 断发展 的竞争 能力 。 使 不

种 子 为什 么会 萌发?细胞怎 样分裂 ?……这 些问题 , 能引 出学生丰 富的猜想 。初 中学生 总喜欢 打破沙 锅 问至 底 。 这正 是 求知欲 、 好奇 心 的流 露 , 它将推 动学 生 不断 带着 疑 问去思 考 , 萌发 创造 性思 维 。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源泉,如果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进步,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新能力的人,社会向上的发展就不可想象。

”世界发展到现在的状况,没有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

对于个人来说,勇于创新是一种优良的品质,是高素质人才的一种体现。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加要求人们有创新精神。

因此,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之下,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新教育形式的要求,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

在当前经济发展如此快速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过去几十年的速度,所以只有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在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的空间。

同时,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也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任务和职责。

按照当前创新教育的要求,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应当具有三方面的素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三者之间密切相关,而创新能力是三者的核心。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素材,生物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生物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从创设创新思维的情境开始。

创新思维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要求学生要树立信心,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有顽强的意志、毅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它对创新能力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其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立和谐平等,使学生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

要想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进而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只有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民主、快乐的教学氛围中,才有可能实现。

因为,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紧张、压抑、恐惧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拥有创新欲望的。

相反,在一种和谐、民主、快乐的氛围中,学生就很可能思如泉涌,各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想法,不断涌现,就会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还要尊重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提出的独特的、具有自主意义的想法。

生物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生物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原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曾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尤其在大力提倡并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向。

可以这么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既然创新如此重要,那么如何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具有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智力潜能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

允许学生思维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参差,要鼓励、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如: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

作为生物老师,我结合生物课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真正使学生各学其好。

喜欢果树嫁接的就让他们参加果树育苗组;爱好花卉的就让其加入花卉小组;喜欢畜牧的就让其学畜牧养殖......这样我根据学生意愿,成立了几个专业技术科研小组,并多次组织实践活动。

活动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争取个个都是科技能手。

专业技术实践活动使那些原来失去奋斗目标和信心的学生找回了自我,解除了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种种压力。

他们自信的说:“我们要做新世纪科技新人。

”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致力于提高学生想像的质量。

想像是创造的基础,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想像力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

”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

新课程下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下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激发 兴趣 是培 养学 生 自主 探究创 新 能力的动 力
兴 趣 是 激 发 学 生 学 习积 极 性 的 动 力 ,兴 趣 是 生 物 教 学 的磁 石 ,产 生 了兴 趣 , 学 生 就 会 被 所 要 认 识 的事 物 吸 引 , 从 而促 使 学生 自主 学 习 、 主动 探 究 。 因此 , 在 教 学过 程 中 , 想 尽 一 切 办法 ,
问题 ,通 过 疑 问 、 思 考 、 解 疑 的思 维 锻 炼 , 加
深对教材 的理解 ,学会分析、归纳 、应用 、迁 移和创新。 教师应 当让学生在课堂上 自由提 问,
或与 同学讨论 ,或与 教师辩论,鼓励他们发表
独特的见解 ,勇于批判,善于评价。 例如 ,在 “ 比较 不同果蔬 中维生素 C的含
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各种活 动、科学探究、 演示 实验等 , 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的好载体 。
学生 也 因 此产 生 浓 厚 的学 习生 物 学 的 兴 趣 。
例如,在介绍人类对 自然 资源 不合 理的开 发利用 时, 可 以借我国北方频 繁出现 的沙尘暴 , 提 出问题 同学们, 为什么会 出现这种现象呢? 随着 教师情感 的变化 , 学生已不再是轻松愉快 , 而变 得较为沉重 ,大家开始相 互讨 论起来。正 是 由于问题来 自生活实 际,故学生表现 出极大
探究 、创新能力 的方法 。
生 物课程标准 中 明确指 出:要 突 出能力培 养,特别是创造 性思维和实 践能力 的培养 。以培养 人的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为 基本价值取 向的创新教 育, 已逐渐 地深入人 心,而代表能力 发展最高水平 的创新能 力的培养 ,也
在 紧 锣 密 鼓 地 贯 彻 。作 为 生 物 教 师 , 同 样 担 负 着 重 任 , 在 教 法 、 学 法 、实

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i能力培养 1-【 新】 . 刨
浅谈初 中数学教 学 中学生创 新能力 的培养
●张吉 光


数学 教师 的创新 意识是 培养学 生创新 能力 的首要条 件
是具有 创新意识 的学 生必备 的素质 。 二 、学生 的创新 兴趣是培 养和发 展创新 能力的 关键
1利 用“ 生渴 求他 们 未知 的、 所能 及的 问题 ” 心理 . 学 力 的 培
3 利用数 学 中图形的 美, 培养 学生的兴趣
生才能 充分发挥 自己的聪 明才智和 创造想 象的 能力
3通过质疑 、 解疑 , 学生具 备创新思维 、 让 创新 个性 、 创新能 力
生活 中大量 的图形有 的是几 何图形 本身 , 的是 依据数 学 中 有 的重要 理论 产 生的 , 也有 的是 几何 图形 组合 , 它们具 有 很强 的审
美 价值 , 因此在 教学 中 , 师要充 分利 用 图形 的线条 美 、 教 色彩 美 ,
教 师 要运 用 有深 度 的语 言 , 创设 情 境 , 激励 学 生打 破 自 己的
思维定 式 ,从独 特 的角度提 出疑 问并进行 批判 性质疑 。批判性 质 疑是 创新思 维 的集 中体 现 , 科学 的发 明与创造 正 是通 过批 判性 质 疑开始 。让学 生敢于 对教材 上 的内容质疑 ,敢于 对教 师的讲解 质
疑 , 别是 同学 的观 点 , 特 由于商 榷余 地较 大 , 更要 敢于 质疑 。能 够
打破 常规进行 批判 性质疑 , 并且 勇于实 践、 验证 , 求解 决 的途 径 , 寻
浅谈 生物教 学 中如何 培养学 生创新 能力
●穆 仕 伟


“ 素” 激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栋梁之才,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在不断的质疑、探索过程中发展的。

因此,生物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学科,生物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一舞台。

一、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轻易对学生的新想法说“不”。

如果总是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有发展。

孟德尔在种植豌豆,研究子二代为什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时,大胆推测,提出了超越时代的假说: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顺着这个思路,孟德尔通过实验进行检验,最终得出了两大遗传定律。

如果没有孟德尔的大胆推测和创新,就不会有两大遗传定律的诞生。

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

要开展创新教育,首要任务就是营造情境,给学生创新的土壤,这样埋藏在学生头脑中的创新的种子才能发芽。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应该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然,学生提出的想法不可能都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具备可行性或者实际意义的时候,我们仍然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同时,我们要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孟德尔注意到“3:1,9:3,3:1”;摩尔根注意到“一只白眼雄果蝇”;达尔文注意到“植物向光生长”。

我们可以从课本中的实例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留意身边的特殊现象,并探个究竟。

如果学生没有新的想法,我们该怎么做呢?当学生没有新的想法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放开思维。

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中的“神经调节”一节时,学习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后,笔者提出问题:“在临床上,动手术时病人很疼,如果让你研发一种起麻醉作用的药物,你的研发思路是怎样的?可以有几种方案?”这样,学生就得开动脑筋,大胆想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王世华
来源:《读写算》2019年第25期
摘要我们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按照教材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創新精神、创新能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形成,日益提高。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优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024-01
生物教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优化课堂教学,应该把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按照教材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形成,日益提高。

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双基教学抓起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加强双基教学。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知识是人们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支撑点,是人类文化积累的基础和起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加强双基教学是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要在继承上进行,继承有助于培养创新的能力。

双基是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扎扎实实加强生物的双基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是以认识生命现象和本质为起点,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大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双基教学工作:
(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物界的概况,知道地球上有哪些生物种类。

(2)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现在的生物是怎么来的,使之在头脑中形成必要的生物学观点。

(3)让学生认识人类自身生命活动及规律,珍惜生命,从中获得卫生保健知识。

其中的三个问题是:(1)生物是什么?主要是由哪些部分组成?有什么类别?具有什么功能?(2)它们的地理分布、生活习性怎样?如何解剖等?(3)为什么有这些生命现象产生?对生命现象如何进行科学解释,这是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掌握概念
教师要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用下面的教学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1)抓住生物学科特点,正确指导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牢固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系,把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知识系统化。

(2)采用列表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生物学知识本来有它固有的联系,但在教材按章节编写时,不得已将它们分割开来,编入不同章节中。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分散的系统知识,相应地集中起来,阐明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规律间的关系。

如讲动物的进化规律时,把各门动物的神经进行区别比较,就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了解到,动物之间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并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发展进化。

(3)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初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比较浅,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相近的概念,前后联系的名词混淆不清,琢磨不定。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一切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比较法,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就可使学生避免死记硬背,张冠李戴。

用比较法进行生物教学时,能使抽象细微的生命现象和规律具有很强的对比直观作用。

如将蜥蜴的肺结构图同青蛙的肺结构图比较,学生清楚看到蜥蜴肺泡数目较多,这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蜥蜴的呼吸作用能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因此适合于陆地上的生活,而青蛙还需要皮肤辅助呼吸,仍然离不开潮湿的环境。

三、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生物教学发展智力的核心所在,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从宏观生物群落到微观的微生物、细胞、生物分子,从形象假设到事实论证,从现象相似到本质联系,从思维模式到发展规律都是培养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这些思维模式在生物教材中运用得很多,教师要注意加以利用,使学生的思维伴随着生动的形象而发展。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形象假设,在形象思维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抽象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在教学中无处不在。

抽象思维就是创造能力的表现,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知识、技能、智力和其他能力的综合应用,由此造就学生的创新本领。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是想象、探索能力的培养,把表面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把合在一起的事物分开来,使学生见解独到,分析透彻。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奇索引,寻根问底,这些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质。

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多发问,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标新立异,让学生敢想、敢怀疑、敢问,即使某些问题可笑,某些发现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不要挖苦讽刺,而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并帮助其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

总之,我们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一定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按照教材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形成,日益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