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忠: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使用策略 (共6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设计思路及教学策略课件

实施要点二:灵活教学
教学内容和教学脉络的外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教学过程的模块化,要求教师通观全局,有整体考 虑 “课文”性质的转换,为教师放手开掘教学资源提 供了空间
实施要点三:如何评价
重视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评价 过程评价、隐性评价 评价主体、角度、标准、方式多元化
六个现代文阅读单元
八年级以此为基础提高
八年级语文要素
新闻 (活动探究) 了解新闻内 容,把握各 类新闻特点, 学习读法, 养成习惯; 开展采访并 撰写新闻 小说 散文 体会多种表 达方式综合 运用,感受 情思,品味 富有表现力 的语言 回忆性散文 传记 了解回忆性 散文、传记 特点,学习 刻画人物的 方法,品味 语言,提高 鉴赏能力 说明文 理清说明顺 序,筛选主 要信息,读 懂事理;学 习分析推理 的基本方法 古诗文 借助注释和 工具书整体 感知内容大 意,反复诵 读进入情境, 体会情怀。 积累词语 古诗文 借助注释等 读懂大意, 反复诵读领 会内涵,品 味语言,积 累词语 散文 品味欣赏语 言,体会理 解作者对生 活的感受和 思考,了解 不同类型散 文特点 演讲 (活动探究) 理解演讲内 容,把握演 讲特点;在 此基础上学 写演讲词并 尝试演讲 说明文 把握说明对 象特征,学 习说明方法; 体会说明语 言特点,增 强思维严密 性、条理性 游记 了解游记特 点,把握游 踪、写景的 角度方法, 揣摩积累语 言 古诗文 借助注释和 工具书整体 感知内容大 意;多读熟 读,积累常 见词语和名 言警句 古诗文 反复诵读培 养语感,积 累词语句式, 欣赏语言; 学习说理技 巧,受到思 想启迪和情 感陶冶
安塞腰鼓 灯笼
各种体式的“散文”构成八年级现代文阅读的主体
【名师讲座】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使用策略ppt讲座课件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教师的教应在学生因“知 不足”而“自反”的时刻以及“似懂非懂”的时刻。
• 先学后教要求教师由首先研究“怎么教”转到首先研究
“怎么学”。
孟子论学
•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
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态和学习效果,并以此来作为开展课堂教学和评价一堂 课的总原则。
• 可以从学生的活动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
成状态等方面来反思、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二)守正出新
守正:遵循课标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多思考,勤练笔,注重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干货”,切实做到“守正”。 出新:吸取学术界优秀成果和同行的教学智慧,学习优秀课例,实现双重转 化。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论,为我所用,图变求新。
问,深化思维)
• 教师记录问题要点,或请学生板书。 • 梳理、回扣问题。
月台与站台
• 朱自清《背影》:“我看到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2019/8/13
2019/8/13
应该以何种心态面对学生的质疑
学生的问题都是宝。
光这些问题,看看就幸福。
(一)单元目标
1.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 述的事理。
2. 学习分析、推理,初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 3. 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敢于质疑问难、自主思 考的品格。
(二)教学建议
•本单元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展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文字朴素优
第三单元(单元解读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第三单元解读
怡情养性
课标解读
单元内容对照新课标
课 标表 述
单元内容
课程 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 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 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 特点。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 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 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 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 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 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关雎 蒹葭 写作 学写读后感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微/《诗经·邶风》 子衿/《诗经·郑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
国学比武大会 任务一:赛诗词文采,通文辞大意 任务二:读经典诗文,品语言之美 任务三:绘奇物胜景,入绝美意境 任务四:抒己之心怀,连古今情思
本 单元人文主题为“科学道理”,本单元选文共 四篇,或描写理想中的美好生活(《桃花源记》), 或记述自己徜徉于自然之境时的所见所思所感(《小 石潭记》),或赞叹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核舟 记》),或吟咏个人的情感追求(《<诗经>二首》)。 前三篇文章,虽然都以“记”为名,但却是“杂记 体”,写法各不相同。《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 从形式上来说都是游记,都有清晰的游踪,但是《桃 花源记》是借游记之体讲述虚构故事表达社会理想, 与真正的游记是不一样的。《小石潭记》则是比较典 型的游记,《核舟记》说明性的文字,应重点关注说 明对象的主要特征、说明的顺序等。
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指导三夹叙夹议ppt

10
技法导航
整个小镇呈现出一片安详的景象。小女孩很开心, 因为她知道,那儿,还有爱。 (叙议结合,对比 式“议”。和谁对比?和原文中人们的态度,和 主人公的命运对比——最终还世界一个温暖,这 就是对比显示褒贬态度。)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起
11
中考满分作文
【满分作文一】 没有奖品的第一名
“议”是夹叙夹议语段的核心、灵魂,是事例叙
述的意义之所在。“议”,有三种常见的议论方
式:分析性、感悟性和对比性议论。
1.分析性议论:是最常见的一种议论形式,通过 分析“叙”的内容,来揭示“叙”的内涵和意义,
透析它的实质,使读者能够悟道明理。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起
6
技法导航
到渠成、瓜熟蒂落地自然体现出来。考场上的许
多高分作文,基本都善于“夹叙夹议”。那么,
具体该如何做呢?下面将一一Fra bibliotek述。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起
2
技法导航
一、“叙”的几种方式和技巧 写好“叙”,是出色完成夹叙夹议的第一步。这 里的“叙”,主要是指记叙和描写。因为“叙” 是“议”的基础,所以,提供一股有活力的“叙” 之源头活水,“议”才能“水到渠成”,最终令 主题枝繁叶茂。
杨绛《老王》: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 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 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 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总结、深化、点睛、启迪 兼有。)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起
7
技法导航
2.感悟性议论:在“叙”的基础上展开,着重表 达作者的感想和领悟。这一类在学生习作中运用 最广。 《脚步》:下山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走山路其实就像走人生之路。面对某些困难时, 我要迎难而上,迈大脚步勇敢地跨过去;
【名师讲座】张伟忠: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使用策略ppt讲座课件

(三)自读要求提高,探究色彩增强
自读课文每单元两篇,其中一篇不设旁批,推 荐篇目增多。
re
题目探究色彩增强,以拓宽视野,深化思考, 提升素养。
2020/3/22
(四)学习方式重视活动、任务、探究
• 强调活动式、任务式、探究式学习,体现在综合性 学习(三个活动)、活动·探究(三个任务)、名 著阅读(三个专题探究)re、写作(写作实践)、口 语交际(口语实践)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 主性。
2020/3/22
(五)学习目标指向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 语言建构与运用 • 思维发展与提升
re
• 审美鉴赏与创造 • 文化传承与理解
2020/3/22
三、倡导的教学理念
Hale Waihona Puke (一)以学为主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re
少教多学
以学论教
先学后教
• 先学后教的含义是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它贯
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态和学习效果,并以此来作为开展课堂教学和评价一堂 课的总原则。
re
• 可以从学生的活动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
成状态等方面来反思、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二)守正出新
守正:遵循课标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提 倡少做题,多读书,多思考,勤练笔,注重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 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干货”,切
(二)综合性学习结构体系
re
2020/3/22
• (三)写作:学习仿写、说明的顺序、学习读后感、学写游记、 学写故事。
• (四)口语交际:应对、即席讲话。 • (五)名著阅读 • 1.《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下教材分析及实施建议【课件】(共26张PPT)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中国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21世纪的两岸关系、陆军的建设、新时代的
知
强军之路、中国的全方位外交;
识 点
的
突出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和影响
调 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农 业合作化的过程及作用;文革的评价;
基于初中学生认知规律而进行的调整
如老教材对经济特区如此描述: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优惠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
第15课 钢铁长城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察教材之变 究变中之意 变教学之法
——8年级下教材分析及实施建议
岳麓区教师发展中心 代洁
01 教材整体介绍 02 察教材之变 03 究变中之意 04 变教学之法
教材整体介绍
“点-线”结合的通史体例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新教材,按照时间发展顺序,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对外交往等方面,讲述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一教材呈现方式时序明晰,结构清楚。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 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 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 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钱穆《国史大纲》
温情:认识和理解历史,需要把它们置于历史的背景中去分析,不能用今人的 思想、今人的标准去评价历史。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价值观培养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0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 化观和价值观;
0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促进其全面发展。
02
课文解读与赏析
《桃花源记》赏析
背景介绍
本单元所选篇目涉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反映了 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成就,对于提高学生的人 文素养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与技能要求
02
01
03
知识点
掌握本单元所选篇目的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艺术特 色; 了解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
知识点与技能要求
主题确定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确定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如“探 索古代文化”、“环保行动”等
。
实施计划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 间、地点、参与人员、物资准备等 ,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学生参与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策划和实 施,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 作精神。
活动成果展示和评价标准制定
《核舟记》特色分析
文学背景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所作的一篇说明文,以介 绍王叔远雕刻的核舟为主题,展现了古代微雕艺术的精湛 技艺。
艺术手法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核舟的特点和价值,再分 述核舟的各个部分和细节雕刻,最后总结全文并表达作者 的赞叹之情。文章语言简练、条理清晰。
主题思想
作品通过介绍核舟的雕刻技艺和表现内容,赞美了古代劳 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和推崇。
张伟忠八下教材培训课件单元备课

---------------------------------------------------------------最新资料推荐------------------------------------------------------ 张伟忠八下教材培训课件单元备课导读 2019 年春季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网络培训讲义精要。
一、八下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共 6 个单元,包括 5 个常规单元和 1 个活动探究单元,同时穿插安排 3 个综合性学习,2 个名著导读,2 个口语交际专题,2 个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主要特点(一)主线:文体学习阅读:散文、说明文、演讲词、游记、记、说等。
写作:说明文、读后感、游记、故事等。
(二)亮点:活动探究单元和口语交际专题活动探究单元:改变了单元组织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口语交际专题:为说的教学提供了抓手。
(三)自读要求提高,探究色彩增强自读课文每单元两篇,其中一篇不设旁批,推荐篇目增加。
题目探究色彩增强,以拓宽视野,深化思考,提升素养。
(四)学习方式重视活动、任务、探究强调活动式学习、任1 / 18务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体现在综合性学习(三个活动)、活动探究(三个任务)、名著阅读(三个专题探究)、写作(写作实践)、口语交际(口语实践)等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五)学习目标指向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三、教学理念(一)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以学论教(二)守正出新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
(三)素养立意四、教学策略(一)建构基于学生感受和疑问的语文新课堂(二)放眼大语文,聚焦小语文(三)把握好四种思路,处理好明线与暗线、起点与终点的关系四种思路:作者的思路、编者的思路、教的思路、学的思路。
暗线:教师备课和教学预设;明线: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
起点:学生;终点:文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先学后教要求教师由首先研究“怎么教”转到首先研究
“怎么学”。
re
以学定教
•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意愿,调整、
教学内容确定:学生与文本感受交集处、思维交汇处、一望无知 处。 优势:因人施教,因文施教,因机施教(时机、机缘)。
学生状态好,学习效果好。 教与学的思路动态相融,课堂充满挑 战。
悟“归”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 re
愿
守拙
re
re
内容 人物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第五单元 句子成分的搭配
二、把握教材特点
(一)主线:文体学习
阅读:散文、说明文、演讲词、游记、 “记”、“说”等。re
写作:说明文、读后感、游记、故事等。
(二)亮点:活动探究单元和口语交际专题
•活动·探究单元:改变了单元组织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
re
•口语交际专题:为 “说”的教学提供了抓手。
只可授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 美。
以学论教
• 以学论教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状
态和学习效果,并以此来作为开展课堂教学和评价一堂 课的总原则。
re
• 可以从学生的活动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
成状态等方面来反思、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二)守正出新
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 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 得以实现的。
2019/12/29
四、建议的教学策略
(一)建构基于学生感受和疑问的语文新课堂— —教学与学问
前提:先学(预习)——转变教学理念。 感受:共鸣点——切入点。(感受交集re) 疑问:难点——关键点。(思维交汇)
2019/12/29
(五)学习目标指向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 语言建构与运用 • 思维发展与提升
re
• 审美鉴赏与创造 • 文化传承与理解
2019/12/29
三、倡导的教学理念
(一)以学为主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re
少教多学
以学论教
• 先学后教的含义是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它贯
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多学少教
• 多学少教要求教师要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
过程还给学生。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 多和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教师去做辩证的认识和处理。 • 从教的内容上看,少教意味着对于语法、修辞等知识,不必像以
前那样系统、完整地去教;对于re 课文,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
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
2019/12/29
(三)素养立意
• 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
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 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
re
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 态和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 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
• 从横向的角度说,学习目标的制re 定、学习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
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经验,使学生有自主确 定——至少有参与确定具体学习目标和内容的权利。从纵向的角 度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 到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中来。
守正:遵循课标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提 倡少做题,多读书,多思考,勤练笔,注重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 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干货”,切
re
实做到“守正”。 出新:吸取学术界优秀成果和同行的教学智慧,学习优秀课例,实 现双重转化。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论,为我所用,图变求新。
2019/12/29
• (六)课外古诗文 • 式微 • 子衿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送友人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卜算子·咏梅
2019/12/29
•(七)补白
•第一单元 语序要合理
•第二单元 句子结构要完整、
re
句式不要杂糅
•第三单元 《诗经》简介
• 从教的时机选择上看,少教意味着要教在点子上,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通过教师的教,唤醒、激发学生的智慧,有效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养。
• 夸美纽斯: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
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而少一些喧嚣与劳苦,
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
re
• 王阳明: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
2018年5月
八下教材使用策略
re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报告人:张伟忠
一、通读教材
了解教材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八下教 材共6个单元,包括5个常规单元和1个活 动探究单元,同时穿插安排re 3个综合性学习 ,2个名著导读,2个口语交际专题,2个课外 古诗词诵读。
(一)阅读单元结构体系
re
2019/12/29
(二)综合性学习结构体系
re
2019/12/29
•(三)写作:学习仿写、说明的顺序、学习读后感、学写游记、 学写故事。 •(四)口语交际:应对、即席讲话。 •(五)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乔斯坦·贾德 《苏菲的世界》 re 朱光潜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路遥 《平凡的世界》 罗曼·罗兰 《名人传》
2019/12/29
(三)自读要求提高,探究色彩增强
自读课文每单元两篇,其中一篇不设旁批,推 荐篇目增多。
re
题目探究色彩2/29
(四)学习方式重视活动、任务、探究
• 强调活动式、任务式、探究式学习,体现在综合性 学习(三个活动)、活动·探究(三个任务)、名 著阅读(三个专题探究)re、写作(写作实践)、口 语交际(口语实践)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 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