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

静脉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第1 1 卷 第3 2 期( 总 第2 2 0 期) 2 0 1 3 年1 1 月 现 代 护 理 Xi a n d a i h u l i
静脉输液 中的护理风 险及管理对 策
黄 永珍 ① 叶 燕媚 ①
【 摘要 】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用药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提出防范措施 ,确保用药安全。方法 : 通 过组织相关人员对笔者所在 医院 2 0 1 1 年静脉 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 ,建立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规范各环节操作 。结果 : 经过实施护理风 险管理后 2 0 1 2 年 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明显少于 2 0 1 1 年 ,提高了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保证 了护理质量 。结论 :严格 的护理风险管理方
2 静 脉 输 液 治 疗 中的 常见 护 理 风 险
良后果 。不 主动巡视 ,观察 不到位 ,不能及 时接瓶 、拔针 ,处 理液体渗漏引起局部肿胀及其他输液故 障 ,引起 患者家属不满 。
2 . 5 操 作 不 当
2 . 1 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低
或进行 穿刺 时思 想不集 中 ,造成穿 刺失败 ,失 败后未及 时 向患
静脉输液 是指将 大量无菌溶 液或药 物直接 由静 脉注入体 内
者做好 道歉沟通 ,而引发不满情绪 。
. 2 无 菌操 作技术不 过关 的方 法 ,安全 管理是指 为保证 患者 的身 心健康 ,对各 种不安 全 2 消毒剂 放置时 间过长或不加 盖 ,致有效 溶度 降低 。护士加 因素进行 科学 、及 时 、有效 的控制 … 。静脉输液 是 临床上使 用
本 次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观 察 组 焦 虑 评 分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 尸 < 0 . 0 5 ) 。护 理干预 后一个 月 ,观察 组患 者 P S Q I 各 指标 评分均 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P < O . 0 5 ) 。结果说 明 ,有效 的护 理干预措施 ,能显著 缓解慢性 阻塞性肺 疾病患 者的焦虑 情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分析其在临床治疗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我院输液大厅在2012年~2015年期间完成的有效的防范措施静脉输液工作进行分析研究,了解静脉输液治疗当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而实施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对比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实施前后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结果实施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后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实施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前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

结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的有效实施,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进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方法;效果[中图分类号] R322.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239-01在临床医疗当中,静脉输液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静脉炎、药物外渗等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其治疗与恢复,严重则会导致患者的死亡。

这就对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针对影响静脉输液安全的隐患,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防范,实施更为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当中取得良好的效果[1]。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输液大厅在2009年~2015期间的静脉输液患者343 661例,其中2009~2011年患者112 172例,2012年~2015年231 489例。

2011年,我院成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隶属于护理部门,熟悉临床输液管理工作的护士长为组长,小组成员都是各病区护理骨干,共36名护士,具有5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

1.2方法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质量监控、临床实践、教育培训与科研,并根据科室性质及工作能力进行分组,合理进行人员分配。

完善静脉输液管理制度,严格参考国际标准,全面实施质量监控,建立健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和技术培训,提升科室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医护合作满意度,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消除静脉输液安全风险,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率[2]。

静脉输液的质控与质量管理

静脉输液的质控与质量管理

静脉输液的质控与质量管理导言: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然而,输液操作的不规范和质量管理不严格可能导致一系列潜在的风险和不良事件。

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和治疗效果,质控和质量管理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静脉输液的质控与质量管理,以提高临床护理的水平和质量。

一、质控的概念和重要性质控,即质量控制,是通过规范化操作和细致的监测来保证临床实践中的质量。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质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质控可以减少错误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例如,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选择输液器材以及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可以避免输液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和输液错误等问题。

其次,质控可以确保输液过程中的药物和治疗效果。

通过监控输液速度和液滴数量,以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因此,质控是静脉输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步骤为了有效实施质控,质量管理成为静脉输液中的关键步骤。

下面将介绍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步骤。

1.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建立标准操作规程是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

规程应包括输液前的准备工作、药物配置和稀释、输液速度和浓度的控制、输液器材的选择等方面。

通过标准操作规程,可以确保输液过程的规范和一致性。

2. 人员培训和教育: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实施质控至关重要。

输液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熟悉标准操作规程,并了解静脉输液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风险。

3. 设备检查和维护:输液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定期检查输液器材的质量和完整性,确保其功能正常。

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4. 监测与记录:监测输液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并进行记录是质量管理的核心。

监测内容包括输液速度、液滴数、输液部位的情况以及病情变化等。

记录可以为后续的评估和改进提供依据。

5. 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报告和处理,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静脉输液治疗中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

静脉输液治疗中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

静脉输液治疗中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摘要】目的:静脉输液是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临床护士最多的技术操作。

探讨与分析不安全因素,加强输液安全管理对减少因输液引发的医患纠纷所具有的价值。

方法:临床输液处理不当引发的不良事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其原因,并总结相应加强输液安全管理的对策。

结果:静脉输液导致医患纠纷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药液配制问题、医生医嘱输入不规范、护士执行医嘱不严格、护士操作不规范、风险防范意识差、忽视药品说明书等。

认识和防范静脉输液实践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解决输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输液相关纠纷的发生。

结论:提升护士安全意识,健全输液管理制度,有效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缺陷。

【关键词】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377-02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与抢救患者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亦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之一。

同时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

为了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提高输液质量,减少安全隐患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现就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的管理对策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文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3年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暴露的护理问题由专人给予登记共139例,对静脉输液护理存在的139例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生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静脉穿刺失败,皮肤消毒不规范,固定不妥善,液体滴空,液体配置时间过长等。

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对静脉输液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筛查和讨论,建立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各环节操作,以减少静脉输液所致医疗风险的发生。

2.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不安全因素2.1 药液配制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机构是由护士在病区内开放式加药,一般都是在治疗室配制,治疗室平时走动的人多,消毒隔离措施不规范,护士没有按要求更换防护服和换鞋,室内空气、桌面的细菌超标,工作人员的手没有严格清洗,在配制液体过程中存在液体受污染的可能。

降低静脉输液的整改措施

降低静脉输液的整改措施

降低静脉输液的整改措施降低静脉输液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

静脉输液过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如引起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为了降低静脉输液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

首先,建立规范的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医疗机构应制定具体的静脉输液操作规范,明确医务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步骤。

规范应包括药物配制、输液设备选择、消毒操作、输液速度控制等方面,确保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其次,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静脉输液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应包括静脉穿刺技术、药物配制规范、输液速度控制等方面,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静脉输液。

第三,使用高质量的输液设备。

选择高质量的输液设备能够降低输液过程中的风险。

例如,优质的静脉输液管能够减少泄漏和感染的风险,减少药物残留和空气滞留等问题。

医疗机构应注重选购高质量的输液设备,并定期检查和更换老化设备,以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四,加强药物管理和溶液配置。

药物管理是静脉输液中的关键环节,药品的配置和储存应符合规范,确保药物的安全性。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药品配制的标准操作规范、药物的储存和使用管理等,以减少配置错误和药物污染的可能性。

最后,加强监测和评估。

医疗机构应建立监测和评估制度,对静脉输液操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纠正。

监测内容包括输液速度、输液过程中有无异常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建立输液并发症的报告和统计系统,及时了解并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总之,降低静脉输液的风险是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使用高质量的输液设备、加强药物管理和溶液配置、加强监测和评估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静脉输液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

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

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目的探究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降低治疗和护理风险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投诉和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护理投诉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可降低投诉和纠纷率,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标签:护理安全管理;静脉输液;风险事件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给药方式,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在该项工作的护理干预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可发生药液渗出、发热、感染等不良事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造成了不良影响[1]。

为此我院开展了护理安全管理在静脉输液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9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18~72岁,平均(43.3±4.1)岁,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19~70岁,平均(42.8±4.2)岁,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因此可开展组间对照研究(P>0.05)。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注意事项的告知和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如下:①建立安全管理小组,在医院选择理论知识储备量较大、临床护理及输液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建立安全管理小组,选取护士长作为组长,组织和监督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②完善管理制度,在配置输液药物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等相关规定,保证药物应用剂量、速度无误,同时加强护士的专业培训,强化护士的责任意识;③心理干预,输液前保持良好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告知输液的目的、方法、输液期间的注意事项等,缓解其不良心理,减少心理情绪引发的应激障碍对输液效果的不良影响;④观察穿刺部位,穿刺前做好局部消毒工作,同时输液时对患者穿刺部分的情况进行观察,保证输液管内药液滴注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若回血需给予及时处理;⑤完成输液后,拔针时应快速将针头拔出,并给予穿刺点酒精棉、碘伏棉球进行压迫止血,输液完成30 min后無异常护士方可离开。

静脉输液治疗潜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静脉输液治疗潜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静脉输液治疗潜在的护理风险以及防范措施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外一科姓名:王彩丽随着静脉输液的广泛应用,静脉输液实践的风险性也在增加。

如何认识和防范静脉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有效降低输液相关的护理差错与纠纷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与质量、已成为护理管理人员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日我科通过从严格依法行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成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加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报告、反馈系统等方面加强静脉输液风险与安全管理。

随着静脉输液治疗的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静脉输液护士在工作内容、手段、方式、范围等不断得到扩展和深化的同时,静脉输液实践的风险性也在增加。

因此应积极加强静脉输液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事件与安全的管理,以下我们集体讨论以及进一步学习有关于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风险与安全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一、严格依法行医在我科执业的护士均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按要求注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明确规定护理学员和实习生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才能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护理部和科护士长随时督查,私自单独操作者一经发现,护理学员取消培训资格,实习生辞退回学校,并对带教科室和老师给予相应的处罚。

我科执行PICC置管术时,均由取得PICC置管资格认证的护理人员进行此项操作。

二、完善静脉输液相关管理制度,成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1、医院组织各职能部门不断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五大护理核心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人人熟知并认真落实,其中查对制度的落实、确保患者安全是关键。

针对关键、薄弱环节制定了《护理操作规范手册》,人手一册,其中包括给药错误应急处理流程、药物过敏反应处理流程、药物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流程等与静脉输液有关的应急预案,要求护理人员熟记内容,提高应急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有效应对。

每个科室均下发了《常见药物配伍禁忌表》,护理人员可快速查找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通过以上措施使护理安全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了静脉输液治疗安全工作的落实。

静脉输液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科室。

为了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静脉输液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静脉输液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

2. 静脉输液规范2.1 输液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静脉输液前,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检查静脉输液设备的完好性;•确认病人的身份和处方的准确性;•清洁和消毒皮肤。

2.2 输液设备的选择和准备选择合适的输液设备对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输液设备包括输液器、注射器、针头等。

在选择和准备输液设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确保输液设备的完好性和无污染;•根据输液速度和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输液器;•使用带有防止误插连接器的输液器,以防止错误插入;•清洁和消毒输液设备,确保无菌环境。

2.3 输液操作规范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医务人员需要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以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常见的输液操作规范包括:•选择合适的静脉插入部位;•寻找适合的静脉;•用消毒剂消毒插入点;•按要求插入静脉针;•固定静脉针;•确保输液过程中无滴漏和护理观察。

3.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3.1 人员培训和技能评估为确保医务人员具备静脉输液操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医院应制定培训计划,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技能评估。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静脉输液操作规范;•输液设备的选择和准备;•静脉插入和固定技巧;•输液并发症的处理。

3.2 输液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对输液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是确保静脉输液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药物和输液设备的采购和验收;•输液设备的清洁和消毒;•输液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输液设备的报废和更换。

3.3 输液记录和报告为了监控和评估静脉输液的效果和安全性,医务人员需要做好输液记录和报告工作。

相关内容包括:•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输液过程;•监测输液速度和药物剂量;•观察患者的输液反应和并发症;•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6 4 Ch i n aCo n t / n u / n aMe d i c a | Ed u c at i o n , V o / . 7 No . 8
参 考 文献
… 甄 莉 护理 文书管理 与医疗 纠纷防 范 Ⅱ ] 实用 护 理 杂 志 ,2 0 0 3, 【 3 ] 张 崇敏 ,曹桂琼 ,李玲英 护理记 录中潜在 的法律 问题及 管理对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对 降低静脉要 】 目的 探 讨护理安 全管理 对降低 静脉输 液风险的应 用效果 。方
床 可比性 。
1 . 2 方法 法2 0 1 3年我 院对静脉 输液 患者仅给 予常规护理 配合 ; 2 0 1 4年 我 院提 . 2 . 1 研 究方 法 2 0 1 3 年 我 院 对 静脉 输 液 患 者仅 给 予 常 规 护理 配 出静 脉输液 可能发 生的风险事件 ,查 阅相关资料并结合 以往静 脉输液 1 护理 工作 经验 .制定符 合本 院 实际情 况的护 理安 全 管理 措施 。结果 合 ,即病 情 观察 与 生 命体 征 监 测 、穿刺 及 拔 针 护理 、遵 医嘱 给药 2 0 1 3 年我 院静脉输液不 良事件发生率 ( 3 5 2 %)显著 高于 2 0 1 4 年静脉 等; 2 0 1 4年初 我 院组织 静 脉输 液 相 关护 理人 员 进行 研讨 会 ,提 输液不 良事件发生率 ( 0 5 9 %) ( P< 0 0 5 o结论 对静脉输 液患者给 予 静 脉 输液 可 能 发生 的风 险事 件 ,查 阅相 关 资料 并 结 合 以往 静 脉输 常规护理 配合基 础上加 用护理安全 管理有 利于 降低 不 良事件 发生率 , 使患者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及预后 ,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 安全。 液护 理工 作经 验 ,制 定符 合本 院实 际情况 的护理 安全 管 理措 施 】 。 【 关键词 l 静脉输液风险 ; 护理安全管理 ; 应用效果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0 , Ch i n a
l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i t v e E x p l o r e t h e n u r s i n g s a f e t y ma n a g e me n t t o r e d u c e he t r i s k
有专 业 知 识及 丰 富 经验 的 临床 护 理人 员 ,经 必 要 的 岗前 培训 使 其
了解 静 脉 输液 风 险 及护 理 安全 管 理重 要 性 ,提 高其 工 作 积极 性 及 依从 性 ; ( 2 )配 置输 液药 品应 严格 执行 “ 查 七对 ”; ( 3 )穿刺 前
Z HA I L i n L I U L i n g l i n g , R e , wi r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He ’ n a n ,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0 8( 2 0 1 5 ) 0 8 — 0 1 6 4 — 0 2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6 7 4 — 9 3 0 8 2 ( 1 1 5 I ) 8 1 4 0 E f f e c t o f Nu r s i n g S a f e t y Ma n a g e me n t t o Re d u c e t h e Ri s k o f V e n o u s
o f a p pl i c a t i o n e fe c t o f i n t r a v e n o u s i n f us i o n . Me t h o ds 2 01 3 i n o u r h os pi t a l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nt i r a v e n o u s l f ui d s wi m o n l y r o u t i ne c a r e ; 2 01 4 n i o u r h o s p i t al
给 予语 言 沟 通缓 解 患 者 紧张 情 绪 ,必要 时给 予语 言 鼓 励 ; ( 4 )成
功 穿 刺后 告 知患 者 输液 过 程 中注 意 事项 ,如尽 量 避免 肢 体 大 幅度 运 动 、注意保 护输 液管 以免 发生 挤压 、如厕 需 护士 或家 属陪 伴等 ;
i n t r a v e n o u s i n f u s i o n ma y ai r s e t h e r i s k o f a r l e v e n t o c c u r r i n g , a c c e s s t o r e l e v a n t
1 9( 1 7) : 7
I 2 1 王庆珍
浅谈新 形势下 医疗工作对护理记录的要 求 【 7 1
杂 志 ,2 0 0 3 ,1 8( 1 1 ) : 9 8 6 — 9 8 7
策 护士进修 杂志,2 0 0 6 ,2 1( 1 ) : 3 6 — 3 7 . 崔兴芬 ,王彩华 ,陈桂琴 护理 记录中潜在 的法律 问题及 管理对 策【 I 1中国实用神 经病杂志,2 0 1 ( ) ,1 3( 1 0) : 3 6 — 3 7
Tr a ns f us i o n
记录 2 0 1 3年 、 2 0 1 4 年 我 院静 脉输 液不 良事件 发生 率 ,将所得 数 据
经专 业分 析 ( 统 计学 ) 后 获得 结论 。
1 . 2 . 2 护理 安全 管理 ( 1 )组建 护理 安全 管理 小组 ,组 员均选 取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