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作业答案三

合集下载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答案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答案

大专《自然科学基础》作业题姓名----------------一、填空题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

2、19世纪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地球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

4、生物的新陈代谢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方面组成。

5、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半流动性的特点。

6、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将水泵固定在机座上是为了增大-它的惯性、防止振动和移动。

7、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及其季节变化。

8、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9、人类的营养素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六大类。

10、进化论的自然选择的基本论点是变异和遗传、繁殖过剩、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

11、土地资源的四个基本特征是具有生产能力、数量有限、有固定的空间和地域、利用具有时间性。

1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赫至20000赫。

13、下列热传递方式,开空调降温是对流;与他人握手时感到自己的手很冰凉是传导;用木炭烧烤食物是辐射。

14、生态系统的最基本类型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等三大类。

15、造成环境污染的工业“三废”是指废弃、废水、废渣。

二、单项选择题(A)1、下列不属于科学教育内涵的是:A 科学头脑;B 科学知识;C 科学方法;D 科学精神。

( A )2、同等质量的物质在彻底氧化后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 脂肪; B 定粉;C 葡萄糖;D 蛋白质。

(A)3、生命活动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A 核酸和蛋白质;B 糖类和蛋白质;C 脂类和蛋白质;D 水和蛋白质。

( B )4、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是在:A 前期;B 分裂间期;C 中期;D 后期。

(B)5、A市位于东八区,区时是20:00,此时位于西五区的B市区时是:A 20:00 ;B 7:00 ; C 3:00 ; D 13:00(B)6、下列飞行器可在太空中飞行的是:A 空气喷气式飞机; B 火箭喷气式飞机; C 汽艇; D 螺旋桨飞机。

电大小学教育专科【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

电大小学教育专科【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

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作业一:第一章自然的探索一、填空题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和造纸术。

2.19世纪的三大发现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

3.间接观察与直接观察相比,其优点是:扩大观察范围、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提高观察速度和能使感觉形式发生转换。

4.假说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具有一定的猜测性。

二、单项选择1.被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B)。

A. 牛顿 B.伽利略C. 哥白尼D.道尔顿2.不属于科学教育内涵的是(D)。

A.科学知识B.科学精神C.科学方法D.科学头脑3.给活力论致命打击的是(C)。

A.无机物合成酒精B.无机物合成醋酸C.无机物合成尿素D.无机物合成糖类4.不属于实验的一个阶段的是(D)。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C.结果处理阶段D.提出假说阶段三、简答题1. 试述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

答: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一、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1)物理学领域 20世纪一开始就出现了持续了30年的物理学革命。

(2)化学领域 20世纪的化学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3)生物学领域已揭示了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密码,取得了时代的突破。

二、科学走向新的综合在技术领域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发明,使综合技术逐渐起着主导作用。

三、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1)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使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2. 简述观察与实验的区别和联系。

答:观察与实验一样,也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

单纯的观察只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有局限性;不利于认清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内部规律。

实验可以人为地变革和控制自然对象,再现最本质的方面,排除次要的、外在的以及偶然因素的干扰,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揭露自然现象的本质。

实验还具有可重复性,使实验现象再现,接受公众的检验,得到人们的认可。

3.什么叫直接实验和模拟实验?答:直接实验是实验手段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的实验;模拟实验是实验手段通过与原型相似的模型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的实验。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3答案化学(精选6篇)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3答案化学(精选6篇)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3答案化学(精选6篇)【篇1】自然科学基础作业3答案化学《自然科学基础》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一、填充题(每空格1分)1、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__________倍。

外部太阳大气的底层称为_________。

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它的通式是------------------------。

3、两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若在某段时间内,它们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这段时间内,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这两辆汽车是静止的;若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

4、绵羊有白色的,有黑色的。

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

现有一头白色的公羊与一头黑色的母羊交配,生产出一头黑色的小绵羊。

那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应该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1、沿海陆地向海的自然延伸部分称为………………………………()。

(A)沿海平原(B)大陆架(C)大陆坡(D)大洋盆地2、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释放是发生在……………………………()。

(A)光反应阶段(B)暗反应阶段(C)CO2固定时(D)CO2还原时3、下表为电磁波谱序列:以下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A)波长及频率由右至左递增;(B)波长及频率由右至左递减;(C)波长由左至右渐减,频率则渐增;(D)波长由左至右渐增,频率则渐减。

4、要想使一棵月季上开出两种不同颜色的花,应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A)扦插繁殖(B)分根繁殖(C)嫁接繁殖(D)种子繁殖三、简答题(每题4分)1、宇宙包括哪些主要天体类型。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主要区别在哪里?3、举例说明食物消化的两种方式。

简述口腔、胃、小肠的消化作用。

4、用短线把下列4种光学仪器与其对应的成像情况彼此连接起来。

A.照相机(1)倒立放大实像B.幻灯机(2)放大倒立虚像C.显微镜(3)正立放大的虚像D.放大镜(4)倒立缩小的实像四、计算题1、(5分)实验测得某水溶液[H+]=1某10-3mol/l,求溶液的PH值,说明溶液的酸碱性.2、(5分)有一电吹风,其线圈电阻为44欧姆,当接上220伏电压时,通电10分钟,产生多少热量?五、论述题1、8分)论述金属腐蚀的类型及保护方法。

20秋期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网上计分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20秋期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网上计分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20秋期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网上计分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20秋期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网上计分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11月17日,适用于2021秋期及以后国开小学教育专科学员网上考试。

计分作业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有效数字是指()。

[答案]含最后一位估计值的测量数据2.小学学段是关键时段是因为()。

[答案]小学生同时具备A、B、C三者3.动物关键期是指()。

[答案]动物在幼年生命期中一段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 4.有效数字修约是指()。

[答案]对测得的数值的位数确定的过程 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第一句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是()。

[答案]青山与河岸6.物体运动是由于()。

[答案]一切物体都有惯性7.加速度是指()。

[答案]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8.机械能是指()。

[答案]系统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9.对水的蒸发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10.物体的内能是指()。

[答案]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1.绝对零度是指()。

[答案]-273℃12.理想气体是指()。

[答案]气体特有性质理想化的模型二、判断题1.1962年出版的爱因斯坦的《寂静的春天》,开始了环境保护的新时代。

[答案]错误2.1935年尼龙66的发明开始了信息技术的新纪元。

[答案]错误 3.观测与实验是对于个体事物准确性的研究方法。

[答案]正确4.调查与统计是对于群体事件涨落性的研究方法。

[答案]正确5.地图就是指地球仪。

[答案]错误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是牛顿第二定律。

[答案]错误7.重力加速度是9.8米/秒。

[答案]错误8.质点是一种假想的模型。

[答案]正确9.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

[答案]错误10.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答案]错误11.“火烤心前暖,风吹背后寒”说的是空气化学成分的变化。

国开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计分作业三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计分作业三参考答案
题目28.3.什么是光合作用?本小题14分。
【答案】:
答: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即光能合成作用,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
题目19.12.生物的离体保存的主要工具是基因库。()


【答案】:对
题目20.13.无氧呼吸中没有氧气参加。()


【答案】:错
题目21.14食物在体内的消化是一类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答案】:对
题目22.15.吸收作用是指植物的叶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答案】:错
题目23.16.食糜是在口腔中形成的。()


【答案】:错
题目24.17.人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分别叫做大循环和小循环。()


【答案】:对
题目25.18.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主要由体液和神经进行调节。()


【答案】:对
题目26.1.什么叫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内因和外因)有哪些?本小题15分。
【答案】:
c.地球上全部生命的总和
d.生物的多种色彩
【答案】:地球上全部生命的总和
题目7.7.生态系统是指()。
a.生物群落与环境条件共同形成的统一体
b.植物的景观
c.生物形态的描述
d.动物的形貌
【答案】:生物群落与环境条件共同形成的统一体
题目8.1.煤气的致毒成分是CO。()

2020年电大《自然科学基础》期末重点综合练习1-3与参考答案

2020年电大《自然科学基础》期末重点综合练习1-3与参考答案

电大《自然科学基础》期末重点综合练习1-3与参考答案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自然科学实践中常用的基本科学方法有:观测与实验、调查与统计以及某些探索性方法。

2.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是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4.声音的三要素是响度、音调、和音色。

5.欧姆定律表明,通过导体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三酸是盐酸、硫酸、硝酸。

7.主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无机反应、有机反应、聚合反应。

8.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判断题1.1962年出版的爱因斯坦的《寂静的春天》,开始了环境保护的新时代。

( )2.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是牛顿第二定律。

( )3.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表现形式。

( )4.频率是弹簧振动中通过的路程。

( )5.绝缘体中是没有电的。

( )6.臭氧是有臭味的氧气。

( )7. 煤气的致毒成分是CO。

( )8. 细胞是生物构成的基本单位。

( )9. 无氧呼吸中没有氧气参加。

( )10. 现在地球上的生物仍然在进化。

( )11. 光年是时间的表述。

( )12.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 )(三)单项选择题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第一句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是(B )。

A. 竹排B. 青山与河岸C. 河岸D. 流水2.对水的蒸发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C )。

A. 水在沸腾时才会蒸发B. 水在冷却成冰后就不蒸发C.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D. 水在受热时才会蒸发3.判断一种食物是酸性食品还是碱性食品是根据( D )。

A.食物的口感B.食物水浸汁的PHC. 食物的成色的鲜艳度D.食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的性质4.新陈代谢是指(B)。

A.产生新物质取代旧物质的作用B.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C.吐故纳新D.生老病死5.排泄是指( D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考试说明:2019年春期电大把《自然科学基础》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四个形考任务。

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形考任务1题目1(1) 试述你所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和工作(不少于3位)答.①牛顿他建立的力学理论为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学、建筑学等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③. 达尔文建立了进化论题目2(2)从元素周期表可知道哪些信息?答: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化学元素的自然分类,为我们认识自然界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外围电子的构型,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同时也提示了该元素所在的族和周期。

族指出了该元素单质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即价电子数,周期则指出了该元素单质原子核外电子的层数。

题目3(3)什么是参考系?什么是质点?答:由于运动的相对性质,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就必须选取另外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事先认定这个另外的物体是不能动的,才能进行考察,这种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或物体群被称为参照物或参考系。

质点是具有一定的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题目4(4)什么是速度?什么是速率?答: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有时简称为匀速运动。

这种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快慢,就用物体在单位时间例如1秒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并把这个物理量叫做速率,它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的标量。

题目5(5) 什么叫力的要素?怎样对力进行图示?答: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被称为力的三要素。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3答案四篇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3答案四篇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3答案四篇第1篇:自然科学基础作业3答案《自然科学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1、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一项反映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什么?科学与技术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有各的范畴,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两者之间已经成为一个相互渗透的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科学也产生技术,技术也能产生科学。

科学需要技术支援、应用和促进,技术需要科学指导、论证和带动。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现代技术完全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现代科学也装备了复杂的技术设备。

科学为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开辟了新的技术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做好了各种知识准备;技术的发展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新的探索手段,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应用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来说,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3、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方法)是什么?(1)认识到问题的存在(2)把问题的非本质方面剔除(3)把能够找到的、同这个问题有关的全部数据都收集起来(4)假说,即用某种简明扼要的语言或者某种数学关系式作出初步概括(5)对尚未进行试验的结果作出猜测,然后进行试验(6)重复试验以得到结果4、了解历史上的每次社会变革与自然科学的哪些发展相关?原始时代:石器农业时代:金属工具工业时代:蒸汽机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及其网络高科技5、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那些重大成果?(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成果)四大学科: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三大技术:陶瓷技术、丝织技术、建筑技术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第二、三章:1、谁创立了日心说?哥白尼2、开普勒行星三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开普勒第一定律(椭圆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三
1、什么叫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平均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来表示。

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中,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内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压强条件、温度条件、催化剂条件、浓度
其他因素,增大一定量固体的表面积(如粉碎),可增大反应速率,光照一般也可增大某些反应的速率;此外,超声波、电磁波、溶剂等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2、煤气中毒原因及解毒办法?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它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而且一旦结合后不可脱离导致这个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丧失,致使人的机体缺氧。

通风流通空气、吸氧
3、化学反应式配平的主要依据
化学式配平:质量守衡,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有得失电子守衡。

离子方程式:质量守衡,电荷守衡,若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衡。

4、什么是核反应
核反应(nuclear reaction),是指粒子(如中子、光子、π介子等)或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各种变化。

5、太阳能的基础是什么?
太阳不断地进行着激烈的核反应,磁放出大量核能,并以辐射波的形式传送到宇宙空间。

6、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何重要作用?
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生物的结构和性状都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还参与基因表达的调节、细胞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传递、神经传递乃至学习和记忆等多种生命活动过程;细胞内催化各种生化反应的酶主要也是蛋白质;许多重要的激素,如调节血糖的胰岛素等也是蛋白质;有些蛋白质与免疫有关,有些蛋白质是动物攻防的武器,而众多的动、植物蛋白质都可供生物营养生长之用。

细胞中的蛋白质以单纯蛋白和结合蛋白两种形式存在。

前者仅由氨基酸组成,后者除含氨基酸外还含有其他成分,如糖蛋白、脂蛋白、血红蛋白和核蛋白等。

细胞中主要为结合蛋白,以核蛋白为最重要。

7、什么是种群?
种群(population)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


种群的研究主要是其数量变化与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的内容已属于生物群落的研究范畴。

8、五界说的各个生物类群有哪些特征?
五界说(1969年由惠特克提出的对细胞生物的分界)
1、原核生物界:细菌、蓝藻等,DNA裸露,裂殖。

2、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真核生物(甲藻、金藻、裸藻、粘菌和原生动物),有真正的染色体,进行有丝和减数分裂。

[酵母菌、衣藻等例外]
3、真菌界: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生活方式为腐生和寄生。

4、植物界: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5、动物界:多细胞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9、生态系统有哪些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包括以下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如阳光热能水空气等2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3消费者主要是动物4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细菌和真菌
10、什么是食物网?
食物网(food web)又称食物链网或食物循环。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错综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

实际上多数动物的食物不是单一的,因此食物链之间又可以相互交错相联,构成复杂网状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象是一个无形的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食物网的概念
11、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