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例3课件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加法运算定律 人教版(共44张PPT)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连加的简便算法 1785年,8岁的小高斯在德国农村的一所小学里念一年级。 数学老师是城里来的。他有一个偏见,总觉得农村孩子不如城里孩子聪 明。不过,他对孩子们的学习,还是严格要求的。他最讨厌在课堂上不专心 听讲、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常常用鞭子敲(qiāo)打他们。孩子们到爱听他的 课,因为他经常讲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有一天,他出了一道算术题。他说:“你们算一算,1加2加3,一直加 到100等于多少?谁算不出来,就不准回家吃饭。” 说完,他就坐在椅子上,用目光巡(xún)视着趴在桌上演算的学生。
31+67+19=31+19+67
加法交换律
24+42+76+58=(24+76)+(42+58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练习五
1337 848 1118
练习五
5.
提高练习
28+56
79+O
۞+69
۞+O
69+۞
O+۞
56+28
O+79
提高练习
你能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96+35=35+ 96 204+57= 57 +204 (45+36)+64=45+( 36+ 64 ) 566+(134+70)=(566+ 134)+ 70
你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吗?
自主探究讲解版
桃30个
梨40个
(30+40)+50表示...... 30+(40+50)表示......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运算定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运算定律2、获取信息。
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3、师小结信息,引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探索发现第一环节探索加法交换律1、课件继续出示:“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出示:40+56=96(千米)56+40=96(千米)你能用等号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40+56=56+40你还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学生独自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写出的等式,互相检验写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
2、观察写出的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全班交流。
从这些算式可以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可以用文字来表示:甲数十乙数=乙数十甲数。
3、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发现的这个规律呢?a+b=b+a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4、初步应用: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7+36=36+()305+49=()+305b+100=()+b47+()=126+()m+()=n+()13+24=()+()第二环节探索加法结合律1、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2情境图。
师:从例2的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要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
汇报预设:方法一: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共骑了多少千米”:(88+104)+96=192+96=288(千米)方法二:先算出“第二天和第三天共骑了多少千米”:88+(104+96)=88+200=288(千米)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等式:(88+104)+96=88+(104+96)2、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45+25)+13○45+(25+13)(36+18)+22○36+(18+22)小组讨论。
先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再比较这三组算式,在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人教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 运算定律-拓展课件

=585÷5
=117
第6课时 乘除运算中的简便运算
5.巧算(574×275×87)÷(82×25×29)。
巧 算
(574×275×87)÷(82×25×29)
特
殊
=574×275×87÷82÷25÷29
型
=(574÷82)×(275÷25)×(87÷29)
=7×11×3
=231
6.用两种方法简算540÷6÷90。
346+187+213+454=1200(张)
答:上周前三天共售出门票1200张。
6.按照下面的规律,第50个图形是由多少个小正方形
找 拼成的?
规 律 算 图
形 第1个:1个;第2个:(1+2)个;第3个:(1+2+3)个;…;第
50个:1+2+3+…+49+50=(1+50)×25=1275(个)。
=7×80
=4700-94
=560
=4606
6.简算
规 61÷5+62÷5+63÷5+64÷5+65÷5+66÷5+67÷5+6
律
型 8÷5+69÷5。
式 子
61÷5+62÷5+63÷5+64÷5+65÷5+66÷5+67
求
和
÷5+68÷5+69÷5
=(61+62+63+64+65+66+67+68+69)÷5
第5课时 乘法分配律
4.东东由于马虎把50×(□+5)错算成了50×□+5。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精品课件

(2)545 – 167 – 145 =545-145-167 =400-167 =233
(3)487 – 187 – 139-61 (4)169-25-25-50
= (487 – 187) – (139+61) =169-(25+25+50)
=300-200
=169-100
=100
=69
四 巩 固 练 习 教材P22T3
六拓展练习
你能试着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数 学问题吗?
1+2+3+4+……+99+100 =(1+100)+(2+99)+……+(50+51) =101×50 =505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 运 算 定 律
第3课时 连减的简便计算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竞赛: 第一组(男生做) 136-65-35 362-87-113 545-149-251
二探索新知
234-66-34 =168-34 =134(页)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二探索新知
小结: (1)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
去这几个减数的和。即a-b-c=a-(b+c)
66+113+87+34
= (66+34) +(113+87)
=100+200
答:一共花了300元钱。
=300
四巩固练习
教材P22T1 优翼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3.2.加法运算定律(例3,例4)(人教新课标)(共11张PPT)

1.上面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说一说你的理由。
后一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洁。
2.第二种方法中都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探究新知
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探究新知Βιβλιοθήκη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34-66
=134
=200-66
=134 1.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加法运算定律(例3,例4)
复习导入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知识小结 课堂总结
复习导入
说一说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18=18+76 加法交换律 56+72+28=56+(72+28) 加法结合律 31+67+19=31+19+67 加法交换律 24+42+76+58=(24+76)+(42+58)
1.
王阿姨一共要汇多少元? 王阿姨一共要汇多少钱? 225+328+175 =225+175+328 =400+328 =728(元) 答:王阿姨一共要汇728元。
巩固练习
2.
拓展延伸
计算:528-47-53 528-47-53
=528-(47+53) =528-100 =428
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呢?
a-b-c=a-(b+c)
课堂总结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探究新知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按照计划,李叔叔后 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探究新知
115+132+118+85 =247+118+85 =365+85 =450
115+132+118+85 =85+115+132+118 =(85+115)+(132+118) =200+250 =45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下册--运算定律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材第17~31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简便计算(连减的简便计算)。
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
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
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在编排上有如下特点:1.将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3.本单元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方法的灵活性,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强调形式归纳与意义理解的结合。
3.把握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4.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提高其计算能力。
课时安排建议用7课时教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A第1课时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教材第17页例1、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例3

不试不知道,一试很奇妙!
1.计算20+21+22+23+……+28+29的和。
2.计算1+2+3+4+……+241+242+243的和
总结:
在计算几个数连加时,把和是整十、 整百、整千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计算 简便。 因此计算时要做到: 一看:哪些数具有明显的特征。
二想:运用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算: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155+365+45 =155+45+365 =100+365 =465(元)
155元
365元
45元
答:妈妈要带465(元)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你 知 道 吗 ?
同学们,你们 听过数学家高斯小 时候的故事吗? 1+2+3+……99 的和是多少? 你知道高斯是怎样 计算的吗?你还有 别的方法吗?
A
78 + (157 + 22)
78 +157 + 22
B
B 157 + (78 + 22) C (78 + 157) + 22
小结: 加法结合律也是加法的运算 定律之一,它往往要与加法的交换 律在一起使用.这样可以使几个数 连加时, 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 加数,先交换再结合后计算就方便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例3
我是口算小能手
27+75= 100 48+70= 118 85+115= 200 235+115= 350 324+76= 400 123+177= 300 201+399= 600 280+170= 450 10+999=1009 150+390= 54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运用例3

祁东船山实验学校数学科教案 总第15课时 主备课人:高轶群 本节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新授课 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对知识的运用来巩固简便计算的应用。
学习目标: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学情分析:在前2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初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单计算的经验,这节课主要是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既要认真审题又要理解简算的依据,并能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PPT 课件电教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叫做加法结合律?你能用字母分别表示吗?(学生口答,课件出示)2、谁能说一说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可以使运算简便)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加法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出示主题图:1、根据上面的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2、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3、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
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4、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5、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115+132+118+85=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200+250授课人:课 型:=450(千米)6、总结: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引导学生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自我总结中,将知识升华。
三、练习提高1、你会运用加法定律进行计算吗?348+217+152=(+)+(25+68)+32=+(+)56+47+44=(+)+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教材30页做一做)425+14+186 75+168+25245+180+20+155 67+25+33+75(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算式,说说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再各自动手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 425+14+186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 ) 425+14+186 •5 75 + 168+25 (
• 245+180+20+155 • 67+25+33+75
)
判断题
48+36=48+(30+6)=(48+30)+6=78+6=84,
这是应用了加法的结合律。
820+180= 1000
725+125= 850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 法结合律。
(a+b)+c=a+(b+c)
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在 上恰当的数。
填
• 348+217+162=348+( 217 + 162 )
(25+68)+32=25+( 68 + 32 ) • 56+47+44=(56+ 44 )+47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 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定律?分别用了哪些定律?
( 加法交换律 ( )
76+18=18+76 37+45=35+47
明说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
l+2+3+4+5+…+99+100=5050
你 知 道 吗 ?
同学们,你们 听过数学家高斯小 时候的故事吗? 1+2+3+……99 的和是多少? 你知道高斯是怎样 计算的吗?你还有 别的方法吗?
四年级数学下册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我是口算小能手
27+75= 100 48+70= 118 85+115= 200 235+115= 350 324+76= 400 123+177= 300 201+399= 600 280+170= 450 10+999=1009 150+390= 540
× )
)
31+67+19=31+19+67(加法交换律
56+72+27=56+(72+27)( 加法结合律 ) 24+42+76+58=(24+76)+(42+58) (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城市A-B 城市B-C 城市C-D 城市D-E
D B 115千米 A 132千米 C 118千米 85千米 E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行多少千米?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 行多少千米?
• 115+132+118+85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 200 + 250 =450(千米)
( √
)
78+157+222+343=(78+222) +(157+343),
这是同时应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 √ )
试试看
145+26+87+31+138+91+13+188 +55+62+74+69+19+212= (145+55)+(26+74) +(87+13) +(31+69) +(138+62) +(91+19) +合 律
答: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行450千米。
18+45+82+55= (18+82)+(45+55) 联系今天所学的知识,想一想 横线上应怎么填?
你会运用加法定律进行计算吗?
• 348+217+152=(348 +152 )+ 217
(25+68)+32= 25 +( 68 + 32 ) • 56+47+44=( 56 + 44 )+ 47
应用加法运算定律, 你能很快算出下面的 两个算式的和吗?
(1)1+3+5+7+......+17+19= (2)2+4+6+8+......+18+20=
(1)、1+2+3+4+5+6+7+8+9+10= (2)有一天,小明爸爸对小明说: 你从1数到100,小明刚数完,爸爸便说 出了这l00个数的结果是5050,你能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