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科院物理所考研经验总结----新祥旭考研辅导

合集下载

2016年中科院物理所考研经验总结----新祥旭考研辅导

2016年中科院物理所考研经验总结----新祥旭考研辅导

2016年中科院物理所考研经验总结人都说:“保研的人过着猪一般的生活,找工作的人过着狗一般的生活,考研的人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可以从话语中自然地流露出了考研生活中的艰辛与付出艰辛之后的快乐。

我参加了两次考研,作为过来人,深知考研的艰辛,不仅仅是体力上的疲惫,还有心灵上的倍受煎熬!我想从作为一个合格的考研人应该具备七个基本素质谈我的考研感受,这七个基本素质是一位考研过来人的总结,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1、充沛的体力考研除了要动脑筋以外,还是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会经常的重复相同的练习,孜孜不倦。

特别是到了最后两个月更是体力劳动多一些,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模拟训练和背政治概念,更是拚体力的时候。

忙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最后精神中太不佳甚至病倒了,一年的劳动就会付之东流,留下无尽的遗憾。

所以一定要坚持锻炼,增加自己的营养。

只有这样才能为考研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2足够的金钱考研班费用自不必说了。

就说考研参考书吧,动不动就是50元RMB,打折后好要30元左右,而且品种繁多。

个个都会吹嘘自己的命中真题率在80%以上,搞得学生难以割舍。

其实可以反过来想那么厚的书,你可能用一年的时间读那么多吗?而且谁敢保证他命中的题和考研试题一模一样,只是形似。

有的甚至是神似,也就是说,他们的知识点是一样的。

每本考研书都是按最新的考纲编的,能不涉及其中80%以上的知识点吗?如果按这样分析,考纲可以命中考题的100%。

所以要准备足够的金钱,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或者听一一下过来人的经验,少花冤枉钱。

3、坚强的意志考过研的人都知道在备考的阶段是很容易分心,毕竟是最后一年了,学校的事情本来就多,你要考研还要考虑工作的事情。

学校老师还会给毕业班组织或大或小的会议,很容易占去一些时间。

还有许多突发事件,会使你的心情非常的浮躁或者异常的激动难于静下心来复习。

4、永恒的决心从你下定决心要考研的那一刻起,你就不要有什么别的想法,可能看到哪个平时不如自己的同学却找了份不错的工作,于是心里就想,换了是我肯定能找一个比他更好的。

中科大物理所:与软件学院相媲美的师资

中科大物理所:与软件学院相媲美的师资

中科大物理所:与软件学院相媲美的师资文章来源:跨考考研【摘要】中科大物理所是中国最早的国立研究机构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在这80多年的过程中,总结了八字所训:穷理、有容、惟才、同德。

八十多年来,始终保持着锐意改革的进取精神和永争一流的不懈追求。

现在,用一句标准的说法:科学院是中国科技事业的火车头,物理所就是这节火车头的一面旗帜。

【关键词】物理研究“火车头”你是否曾怀有科学家的梦想,你是否曾期待能够直接参与世界尖端科研项目的研发,你想成为中科大院士的得力助手吗?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你的梦想可以实现。

当然,你必须怀抱科学理想。

近日《跨考考研》杂志走进“神秘”的中科院物理所,感受物理所独特的魅力。

《跨考考研》:中科院物理所对很多人来说比较神秘,您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吗?张宏伟:确实如此,这由于物理所只培养研究生而不培养本科生,同时,我们在社会上的宣传也不够。

中科院物理所是中国最早的国立研究机构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在这80多年的过程中,总结了八字所训:穷理、有容、惟才、同德。

八十多年来,始终保持着锐意改革的进取精神和永争一流的不懈追求。

现在,用一句标准的说法:科学院是中国科技事业的火车头,物理所就是这节火车头的一面旗帜。

(来源:《跨考考研》 2012年第6期)《跨考考研》:中科院物理所和综合性高校相比,培养方式有什么不同?物理研究所的特色体现在哪里?张宏伟:物理所主要招收硕博连读生、直博生和博士生,而不招收只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我们的培养定位是物理学精英,这决定了我们的招生特点。

另一个特点是两段式的培养模式,第一年为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在研究生院完成;研究生第二年的时候学生回到各自研究所,开始论文工作。

(来源:《跨考考研》 2012年第6期)还有一个特色是我们的国际交流比较多,在这里读研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出国做实验、参加国际会议等。

学长学姐有话说中科院考研记

学长学姐有话说中科院考研记

学长学姐有话说中科院考研记字数:1415字阅读时间:约3min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15级应用物理专业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拟录取2019考研之路磕磕绊绊,所幸最终成功上岸。

在过去一年的备考过程中,从前人的经验里获得了不少对备考有益的信息。

现在将自己的一些经历写下来,希望能够对正在备考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在考研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01共同考研大多数人都是每年三月份开始备考,次年三月份复试结束。

当时算是比较幸运,寝室几个室友都准备考研,室友自然也就兼任研友,自己的初试之路算是有了很好的考研环境。

因为理工类考研大都是三门公共课加一门目标院校的专业课,所以上半年几乎都是在利用课余时间准备数学和英语。

买书的话也都是和室友在网上看一下评价,大家一起买,这样也使自己省去了很多在选择资料上的不必要麻烦。

白天的课余时间大家都是各自去图书馆复习,晚上回寝后交流一下复习经验,互相看一下复习进度,这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复习效率。

因此,三五个复习内容差不多的好研友应该会对你的复习之路大有裨益,如果是室友的话最好不过。

交流可以让你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复习进度,而且会让自己目标感更强,大体知道自己的复习效果和所处位置,对后面正式敲定自己适合报考的院校也能够有所帮助。

02确定学校自己当时正式确定报考院校大概是在六七月份。

当时最先确定的是自己要去北京这所城市,但在选考专业课上犹豫不决。

最后综合考虑兴趣和报考难度,选择了光电子作为选考的小方向,专业课也就随之确定下来。

半导体所是中科院的京内所,算是光电子方向比较好的院校,而且每年统考录取人数几乎不怎么变动。

每年招110人(统考和推免各占55),专业课选择的灵活性也比较大。

因此,现在还没确定下来院校的同学不必着急,在七八月份换目标学校的也大有人在。

03租房、研友&复习规划考试周结束后,也就到了空余时间最多,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半年,大部分人选择在校外租房。

当然,如果自己一个人复习效果更好的话,建议校外租房。

考研心得-中科院

考研心得-中科院

考研心得一.考研前的几个问题1.考研?保研?今年政策变化最大就是保研了,从今年起我们学校有推免资格的学生可以保送到其他学校(简称外保)并且学校不得任何阻拦。

这就意味着成绩优秀的同学可以走保研路线,当然你必须确保你有保研资格毕竟保研名额有限,我不是保送生在此我不多说以免误人子弟。

2.坚持与耐力考研贵在坚持,考研过程中你会有种种想放弃的理由,有的是因为自己突发事件耽误了,有的因为研友放弃了,有的因为到后期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甚至有些人考试了一两科以为没考好......请记住考研是选拔性考试,只要你比你对手多付出了你就成功了,一定要相信天道酬勤,这是考研人的信念.4.学校与专业至于专业最主要看自己兴趣,其次是就业。

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也有必要咨询下学院的老师,学院老师对专业选择及发展还是懂的。

主动去问老师。

当然也可以咨询上一届的师兄师姐。

选学校呢,最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最好,量力而行。

根据自己所选的专业去查学校排名,再根据自己心仪的城市进行筛选学校,此外要查查这学校试卷的难度(像华东师大试卷特难很容易过不了国家线),从今年起一定要关注推免信息,有些好学校好专业推免生太多,甚至不招统考生了,不要还没考就被刷了。

同时关注我们学校有没有老师是报考学校毕业的,学长学姐曾经考那,这些是很重要的信息。

5.研友单独讲讲研友吧,考研阶段一个或好几个好的研友也相当重要。

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我们几乎都在图书馆看书,图书馆资源紧,每天都得早起排队占位置,大多数人并不能保证我们每天都能按时早起占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当你固定在一个位置看书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喜欢某个位置,或是说习惯某个位置,以致你只有坐那个位置你才有状态看书,坐那个位置才能静下心,图书馆的位置到后期基本都固定了,虽然前后左右不一定认识,但都是熟悉的面孔,后期大家占位置基本都只是为了占那个自己一直坐的位置~只因为在那有状态有感觉)。

好的研友我们也可以一起讨论一些专业难题,共同进步,可以互相交流复习心得,相互监督,相互督促,有些时候我们好容易走神,或是开开小差,在一旁的研友可以督促我们静心学习,在一起探讨更好的复习方法,相互沟通,相互借鉴好的学习方法,此外还能相互激励相互鼓励,在我们遇到不顺心时,我们也可以找他们诉说,倾诉我们的苦恼,倾诉我们的不快…这对于我们及时调整状态是很有帮助的。

参观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有感 -回复

参观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有感 -回复

参观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有感-回复关于参观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感受。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作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机构,承担着重要的基础研究任务,对今后的科技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在一次参观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的科研氛围和科技实力。

首先,物理研究所的大楼气势恢宏,现代化的建筑让人印象深刻。

当我踏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接待大厅。

墙上挂满了多个奖项和科研成果的照片,使我对这里的科研态度和成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参观团进入研究所后,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研究所的背景和历史。

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建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尤其是核武器和军事装备的研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所逐渐转向纯粹的基础研究,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推动科学进步。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实验室和研究设施。

实验室里设备齐全,工作人员们正在进行各种实验和研究。

我看到了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各种复杂的实验装置。

研究人员正在密切地观察和记录数据,以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科学研究需要的耐心和细致。

参观过程中,我们还有幸进入了一个科研室,与研究人员进行了交流。

他们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讲解了一些复杂的物理理论和实验方法。

他们的热情和专业知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深刻地理解到物理研究的艰辛和追求的伟大。

除了实验研究,物理研究所还注重培养青年科学家的成长。

在参观中,我们还见到了许多年轻的研究人员,他们正在积极参与各种项目和研究。

他们不只是实验的执行者,还在积极思考和探索新的方向。

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和激情,让我对物理学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参观结束后,我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这里不仅是一座科研硕果累累的殿堂,更是科学家梦想起航的地方。

在这里,科研人员们为了探索科学的真谛,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汗水。

他们的支付和奉献让我深受启发,也使我更加坚定了我的科学梦想。

中科院理论所考研 经验

中科院理论所考研 经验

一.(转)中科院理论物理所考研经验(2010-09-16 10:39:05)转载▼标签:教育我09年考的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初试成绩是:总371,英语66,政治64,数学(甲)120,量子力学121 中科院的复试分数线是348。

复习前一定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了解,扬长避短才能发挥优势,比如我的优势是理解能力强,弱点是背诵能力太弱,所以在复习中就注重对知识点和答题思路的理解,以弥补背诵这一弱点。

现在看来,还是很有效的,至少最让我头疼的政治也不算低分了。

其实考研题并不难,只是考大家对基础概念的掌握是不是准确、明晰,对基本方法的运用是不是熟练。

我在复习中没有太多的方法,只是抓住每一个基础的知识点,然后学习题目的思维方法。

复习数学时,我没有看他们提供的参考教材,而是先做了李永乐考研数学的微积分部分(因为我考的是中科院的“数学(甲)”,它不包括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然后又到处去找一些难度较高的题做,最后是中科院往年的卷子。

我一向认为自己的微积分学的比较好,就没有下太大的功夫顾基础,这可能是我数学没考好的重要原因。

希望大家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还是老老实实的先把参考教材学透了,再去做进阶训练。

做题时就要分析题目中的各个知识点,加强对他们的掌握和运用。

复习专业课时,采取了和复习数学完全相反的方法,除了曾谨言的《量子力学I》之外没有别的任何参考书,一共看了两边。

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不仅要知道、学会,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熟练。

将每一个知识点深挖,一定要明确它们的物理意义,不能有丝毫含糊。

考研专业课是量子力学的学弟学妹们,推荐你们去听一下大四第一学期的高等量子力学课,不用学完,学到格林函数之前就行了,对你们考研会有很大帮助。

政治就是背两遍,不需要每句都背那么准确,重点掌握意思和答题方法。

就是纯粹的应试,像高考一样模仿标准答案的思路。

开始复习时背一遍,掌握知识点;然后看一些题,模仿答案的思路;最后再背一遍,为答题准备素材。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生面试问题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生面试问题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生面试问题篇一: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生考试复试规则硕士研究生复试规程物理科学学院20xx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规程一、复试时间:20xx年3月30-4月1日3月30日下午1:30-5:00报到报到地点:研究生院中关村教学园区东小楼208物理科学学院。

3月31日下午2:00-2:50笔试3:00-3:30心理测试地点: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教学楼n-108。

4月1日上午8:30面试地点: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教学楼n-509。

(先在n-108等候)。

二、参加复试考生需提交的材料:1、准考证、个人有效证件(学生证、身份证、军官证等);2、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交验原件(应届生入学时提交);3、大学本科成绩单原件(应届生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非应届生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4、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单。

5、英语水平证书、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奖证书等复印件;6、考生个人简历(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招生网的“硕士招生”栏目“网上下载”区下载填写);7、近期正面免冠1寸照片1张;三、体检:1、体检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路12号,中关村医院体检中心;2、时间:20xx年3月31日上午7:40;3、务必空腹参加体检;参加体检的考生携带一张照片准时到中关村医院体检中心集合。

四、复试基本条件:1、初试外语成绩、政治成绩不低于40分;2、初试专业课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3、初试总成绩不低于280分;4、以上分数线如有低于国家分数线的,以国家分数线为最低复试分数线。

五、复试名单确定:实行差额复试。

对统考生,以物理科学学院分数线线上考生的120%为复试人数;对调剂生综合考虑,主要是专业对口、成绩优秀的予以考虑,最后通知学生参加复试。

六、复试考核形式和内容: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及培养潜能等。

复试内容:1、专业知识笔试:满分为100分,时间50分钟。

科目为: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

国科大-中科院2016年《物理化学(甲)》考研真题

国科大-中科院2016年《物理化学(甲)》考研真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甲)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可以使用不带储存及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下列一些基本常数供解题时参考:
普朗克常数h=6.626x10-34J·s; 波兹曼常数k B=l.38IxI0-23J-K-1;
摩尔气体常数R=8.314J·mor1-K1; 法拉第常数F=96500C·mor1
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用",,/ "表
2.对一飞来立了赞酰归严霄黜砌忙因此
3.气体压力增大时,分子间距减小,因此压力增高,粘度增大。

4.能级和简并度的概念是从经典力学引入到统计热力学中来的。

5.若视水蒸气为理想气体,在373K,lOOkPa条件下,100g液体水汽化做功为1.72kJ。

13.胶粒的Br o wn运动时分散介质分子以不同大小和方向的力对胶体粒子不断撞击而产生的,因此B r o wn运动的本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科院考研经验分享
既然选择前方的路,便不顾风雨兼程,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荆棘坎坷,我亦将勇往直
前,义无反顾……
现在已经是2014年7月了,在我没有参加2014年研究生考试之前我就对自己说过,考完后我一定要把我的考研心路写下来,如果能成功,或许这些可以称之为经验,如果考研失败,也足以成为后来者的借鉴,以免学弟妹们重蹈覆辙。

又是一年仲夏时,天气很热,坐在电脑前面,想起去年现在的自己,思绪飞扬,感慨万千。

考研,两个字编织出了我充实、平静且快乐的十个月。

考完后中觉得想写些什么,一直没有提笔,终于在今天清理好了心情,安静的坐下来开始回忆我的考研。

考研,在很多没有亲身参与的同学看来,是那么的悲壮,似乎有一种壮士流血不流泪的豪情隐藏其中。

但是对于参与其中的我们而言,它很平常,很普通,一种自己的追求而已,抑或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一些人不会选择的生活方式而已。

只是走过来了再回首,还是不
免有些佩服自己曾这样走过。

选择,考研的第一步
对于考研,我最想说的莫过于告诉大家“考研,并不难!”。

记得参加学校的一次考研经验交流会的时候,我也是这样说,一个学弟说我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很多东西,别人说的话你不一定相信,但是你真的去尝试了,你会得出同样的感慨,考研其实不难,只要你有这份心,有这份坚持和毅力。

所以说考研,一定要明确目标,明确自己想要什么。

高考后,看着自己的分数与梦想中的高校无缘,当时我哭着要复读高三,家人都不肯,不肯就不肯吧,我大四的时候考研,这是我考研最初的动力。

进入大学后,学长们告诉我考研不用准备得太早,在大三的第二学期开始就好了,于是我也这样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大三第二学期以前,不从事也不关注任何与考研相关的事宜,大三第二学期后全身心考研。

现在想想也觉得考研确实不宜开始太早,原因有三:一、自己的思想在变化。

大学培养的是我们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式。

大一的自己与大三的自己很不一样,或许曾经自己很感兴趣的一项课程会随着时间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变化而改变。

到了大三,渐渐知道自己真的对什么感兴趣了,再来决定自己选择什么专业是比较理性的。

二、知识结构、考试形式在变化。

就如政治而言,是与时事结合相当紧密的一门课程,三年时间里,国内外的形势政策或许已全然不同。

三、考研战线拉太长,容易形成学习中的“高原反应”和心理厌倦,以致于后面的学习中容易产生无效率状态。

经综合调查考研论坛的研友的考研准备期,备考期在十一个月左右
的占绝大多数。

研究生学习的学校选择很重要,这个决策直接关乎到你的考研成败。

截止写这篇文章的现在,中国是有34所有自主画线权的研究生高校,后文简称34所。

这34所高校的复试分数线一般在国家线公布前就已经出来,并且高于等于国家线。

它们的分数线高低与报考人数的多少和成绩直接密切相关,也就意味着报考者的风险系数比较大,你的分数高也不一定能有复试资格,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可能分数更高。

我当初选择考中国科学院也是有这样一个考虑因素在里面。

中国科学院不属于高校范围内,归属于考研机构,她的分数线就是国家线,每年的国家线还是不高的,也就是进入复试的可能性大很多,只要我能夺得复试资格,在复试中再好好表现就不成问题了。

事实最终也完全印证了我的想法,关于复试,在后文中再详提。

我选择考中国科学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几乎全公费,这也是其他科研机构的共同点,譬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也是这样的。

我总觉得大学毕业了就不应该让家里养着了,该独立,自己养活自己。

读自费的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学费一般是每年9000,还算上生活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我觉得我会把自己逼疯的。

如果我报考别的高校,
考上了自费研究生,我该多么矛盾呀。

所以我觉得要不不读研究生,要读就得读公费,而中国科学院就是这样一类,况且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学水平在全国名列一流,如能考上将是莫大的荣幸。

当时就暗暗在心中安慰自己:考呗,考个最好的,考不上也光荣,说几句后话,很多人知道我要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后都是先惊讶的愣了一下,然后笑着夸我有勇气,那
种表情简直就是打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