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ì)颔.首(hàn)解剖.(pō)抑扬顿错B.广袤.(mào)匿.名(nì)炽.热(zhì ) 藏污纳垢C.要塞.(sài)悄.然(qiāo)诘.责(jié) 惨绝人寰D.黝.黑(yŏu)滞.留(zhì)东皋.(gāo)为富不仁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对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将华为的包裹转运至美国一事,相关机构表示不会袖手..旁观..。
B.晚会上他演奏的《二泉映月》,如诉如泣,尽管乐声戛然而止....,却让人回味无穷。
C.临近期末考试,各种复习资料相辅相成....地堆在同学们的课桌上,形成一座座“小山”。
D.学生的穿着应该大方简洁,符合身份,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而故意不修..边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对偶)B.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歌唱。
(拟人) C.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反问)D.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
(比喻)6、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此,这个表面看似玻璃的保护层摩擦系数高、强度也高。
扬州市2023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免费检测试卷

选择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蓬舟(péng)踌躇(zhù)惊悚(sŏng)摩肩接踵(zhŏng)B. 结庐(lú)矗立(zhù)洗漱(shù)纷至沓来(tà)C. 旅行(lǚ)宏敞(chӑng)擦拭(shì)文采斐然(fĕi)D. 濒临(pín)倦怠(daì)狼藉(jí)忍俊不禁(jīn)【答案】C【解析】C项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
A踌躇chú。
B矗立chù。
D濒临bīn,倦怠dài。
选择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B. 在今天的半决赛中,两支足坛劲旅把各自的风格特点和技艺表现得炉火纯青。
C. 超市正在举行“反季节促销”活动,许多顾客慷慨解囊,大量抢购。
D. 新的交通规则将在全国施行,而个别司机却不以为然,一点儿也不重视。
【答案】A【解析】A加点词语使用正确。
B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语境使用错误。
C慷慨解囊: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该句语境不存在帮助别人的意思。
D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应改为“不以为意”。
选择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暑假前,树人中学向全体同学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B. 听了邓稼先的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C. 我认为,学生应该既重科学又重人文,既有专业又能铁肩担道义。
D.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答案】C【解析】C没有语病。
A成分残缺。
“发出”后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的通知”。
B语意重复。
“长时间”或“久久”去掉其中一个。
D逻辑错误。
“无时无刻都”表示没有一时一刻,应改为“无时无刻不”。
选择题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旁逸斜出、趋炎附势、如火如荼、善男信女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1分)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
莫言6岁进校读书,酷爱读书到了chī()迷的程度。
小学五年级时开始读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文革爆发chuò()学在家,无书可读的时候他甚至读《新华字典》。
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
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11月,被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bān ()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róng( )合在一起”。
2.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A. 水力资源与祖国的建设息息相关,因而十分宝贵。
B.对于投机倒把分子,我们不能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让它随波逐流。
C.许多寄生植物叶片的形状和寄生物大致相似,容易鱼目混珠。
D.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南美队的高超技艺,欧洲队的粗犷、勇猛,非洲队的灵巧、迅速无不表现得炉火纯青。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 (2分)《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②山脊在平原中突兀矗立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4. 名句积累。
(7分)(1) _ _,归雁入胡天。
(2) 晴川历历汉阳树,_ _。
(3) ,一览众山小。
(3)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绘夜间、黄昏时江面上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 ,。
(4) 画莲花,不仅要画出莲花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植茎于泥,滋养于水的莲花“_ ,_ _”的君子本色。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凛.冽(lǐng)浩瀚锐不可当.(dǎng)惮精竭虑B.涿.州(zhuō)坠毁摧枯拉朽.(xiǔ)隐天蔽日C.悄.然(qiāo)溃退屏息敛.声(liǎn)林寒涧树D.素湍.(tuǎn)沸腾眼花缭.乱(liáo)小雾将歇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赵老师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讨价还价,真不愧是模范教师。
B.那些旁逸斜出....的梅花,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C.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D.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进美丽的百里杜鹃,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B.捐赠仪式上,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捐赠了校服、文具、图书三百余本。
C.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D.这次全市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五个小学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
5、对下面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A.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摆脱母亲约束时内心的无比畅快和喜悦。
B.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愿望终于实现时内心的无比畅快和喜悦。
C.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能和朋友们一起去看戏的畅快和喜悦。
D.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能自由地独自去看戏的畅快和喜悦。
6、下面句子,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②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③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④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⑤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粗词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踌躇(chú)俯瞰(kàn)簇拥惟妙惟肖B.狼藉(jí)嶙峋(xún)婆娑摩肩接踵C.濒临(bīng)鲜腴(yú)跋涉自出新裁D.秀颀(qí)遒劲(qiú)颓唐络绎不绝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经常写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C.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D.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5、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大数据改变了贵州,其实,贵州不是也改变着大数据吗?”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拒绝毒品”“品行端正”“交通安全意识”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C.“在贵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句中“在贵州”是定语。
D.“苗绣;蜡染;银饰等民族艺术品展现了多彩的贵州文化。
”句中的分号应该改为顿号。
6、下列语句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后来的亲眼所见,又证实了这一点。
②这使我想起了王维的诗,既然初升的太阳是扁的,落日怕也不会是圆的吧!③几年前,偶然东临大海,隔着面纱似的薄雾观看跃然而出的红日。
2024届江苏省高邮市朝阳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高邮市朝阳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去掉“能否”)B.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受到观众热捧,是因为其形式不断推陈出新,而且富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把“因为”改为“由于”)C.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禽流感不再扩散。
(去掉“不再”或“不”)D.我们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班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倡议。
(把“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2.(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专家分析总结,政府部门提前防控,区域内企业严格落实是能否缓解和改善重污染天气的关键所在。
B.《通知》旨在积极发挥各级体育部门服务全民健身的职能,着力解决广场舞健身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C.中国科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已开发出一种新型相变材料,有望将电子产品的存储速度提高约70倍左右。
D.各地教育部门网站公告显示,目前,北京、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已经结束网上报名工作。
3.(2分)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水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实现“中国梦”“水城梦”。
B.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附有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附有答案)(本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1页装订线内和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核准姓名和准考证号。
2. 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分)你班开展“赏自然美景,护美好家园”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我曾经在夜晚时分,认真地倾听过土地呼吸的声音。
倾听土地呼吸,需要虔诚,需要洗手焚香。
万籁俱寂,风已歇息,动植物们也偃旗息鼓。
我趴在土地上,听到了浅浅虫鸣,听到了潺潺流水,更有花笑草吟,夜越深越静寂,越是传神。
如果你到了郊外,还可以听到树与树的交谈、玉米与野草的争吵。
1. 小江负责“赏自然美景”板块,他打算为大家朗读上面这段文字。
试读时,小江拿不准文中加点字读音,你告诉他:这两个字的读音应为、(2分)2. 小江不太懂“偃旗息鼓”的意思,你联系语境,从下面选择了意思最接近的词语给他作解释。
()(2分)A. 重振旗鼓B. 销声匿迹C. 安营扎寨D. 大张旗鼓3. 小江说:积累汉字的时候,形声字可以带上不同的朋友记忆。
比如这组含“羊”的形声字,带上它们各自的朋友就不会写错了。
请你将“羊”字的朋友填写在下面方框内吧。
(2分)A. 描写□细B. 龙凤呈□C. 餐馆打□D. □装不睬4. 小原负责“护美好家园”板块,下面是他收集的一组资料,请协助他将有语病的地方予以修改。
(3分)A.我们要科学调理农业种植结构,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B.防沙治沙是历史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必须持续抓好这项工作,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
C.着眼当前态势,我们要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八下第一单元课文带着我们领略了一番别样的民俗:鲁迅的《社戏》展现的是江南水乡dūn()厚和睦的民风,贺敬之的《回延安》以陕北民歌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饱满的情感,诗作明亮瑰()丽的乡土气息,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隆隆隆隆隆隆的高原人奔放雄的精神气质,还有吴伯箫的《灯笼》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表现了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① dūn()厚②瑰()丽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_________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②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_________民族复兴的前途。
③世界各地奥运健儿齐聚五环旗下,相互尊重、彼此激励、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完美_________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
④国家领导人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命根子”“坚决_________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A. 坚持找寻演绎遏制B. 坚定探寻演绎遏制C. 坚定找寻演示遏止D. 坚持探寻演示遏止3、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2分)A.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从“一‘鸣’惊人”的苏翊鸣,到“会当‘凌’绝顶”的谷爱凌,运动员们的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体育的热爱。
B.人们曾经认为:共同的灾难会让人类团结一致,然而新冠疫情的全球性流行证明,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感望。
C.红墙黄瓦白阶绿树,70多座官殿9000余间房屋,还有护城河、城门、角楼……店主用乐高乐积木搭建的微缩版故宫,吸引了大量行人驻足拍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试题(泰安地区适用)语文检测卷本试卷共分为2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②卷为非选择题,第Ⅰ卷4面,第Ⅱ卷4面,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就读学校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积累与运用(14分)1.下列各组粗体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洨 (xiáo)河轩榭(xiâ) 矗 (chù)立河堤(tī)B.匀称(châng) 肃穆(mù)和谐(x iã)蟠(fān)龙C.依傍(páng) 擅 (shàn)长湛(shân)蓝点缀(zhuì)D.池沼(zhǎo) 斟酌 (zhuó) 镂(lòu)空藻(zǎo)井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骇人听闻孤陋寡闻迥乎不同语无伦次红装素裹B.义愤填膺小心翼翼冥思暇想不屑置辩触目伤怀C.根深蒂固含首低眉闲情逸致中流砥柱深恶痛疾D.望眼欲穿心旷神怡眼花嘹乱轻飞曼舞锋芒毕露3.下列句子中黑体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
C.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
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4.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D.他那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叶圣陶所著的《苏州园林》是一篇出色的说明文。
作者用散文化的语言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B.在《奇妙的克隆》一文中,作者对大家不熟悉的事例加以细致的解释,把对一般人而言比较生僻难懂的前沿科学“克隆”技术讲得通俗易懂。
C.王维的五言律诗《使至塞上》是一首边塞诗,其颔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色彩鲜艳,线条简洁,勾画出一幅大漠落日图。
D.《记承天寺夜游》是苏东坡贬官黄州期间写的。
作者用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由于教师和家长缺乏有效的_________,两者关系紧张是当前的普遍现象。
②直到今天,遭天旱,四川有些农村里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_________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③这些劣质奶粉造成的危害_________,奶制品销售市场非整顿不可。
A.沟通乞求骇人听闻 B.勾通祈求耸人听闻C.勾通乞求耸人听闻 D.沟通祈求骇人听闻7.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有错的一项是()A.记得在我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安妮·莎利文老师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1987年3月3日。
B.他意识到。
必须马上找个地方隐蔽起来。
C.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二、阅读《桥之美》选段,回答8-11小题。
(8分)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连而成浓缩的画图。
矛盾的发展捉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
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
我画过西藏、西双版纳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桥,人道索桥险,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反激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8.下列诗句与画线句子描写的意境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B.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加点句子运用说明方法的效果是什么?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郑重而严肃地写出了孩子们喜欢热闹的特点。
B.亲切而生动地写出了画家们画桥的爱好。
C.委婉而巧妙地写出了田野的静。
D.明白而筒洁地写出了桥的美。
10.文末“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指的是什么?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一道富有弹性的线。
B.一道孤立的线。
c.山岩树丛及急流。
D.险峻的环境。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表现桥之美。
B.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的桥重叠交错,构成了丰富的画面。
C.画家们寻找到的不仅仅是桥,更是心灵的安静。
D.索桥在普通人眼里是“险”,但在画家们的眼里是具有生命力的美。
三、阅读《三峡》选段,回答12-15小题。
(8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2.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3.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14.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
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
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
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
15.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6-20题。
(10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d.慢慢)的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播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6、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A、b a c B 、b a a C 、d a d D、dca17、解释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据以安排农事销声匿迹翩然A、凭借依据安排农事。
声音消失,行踪消失。
像蝙蝠一样。
B、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
动作轻快的样子。
C 、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动作轻快的样子。
D、凭借依据安排农事。
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
动作轻盈的样子。
18、第一段的说明顺序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19、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20.“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开放。
”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A.说明拟人比喻 B.叙述拟人比喻C.描写对偶拟人 D.抒情比喻拟人五、阅读《奇妙的克隆》中的节选文字,完成21-25题。
(10分)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
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
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21.节选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A.动物的克隆B.有性繁殖C.植物的克隆D.克隆是什么22.第二段文字中粗体词语“正常”的作用是()A.排除特殊繁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B.还可能有其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C.排除特殊繁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朴实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