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之环卫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

合集下载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精)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精)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一.物业保洁人员常见职业伤病1.外伤。

扭伤、跌伤、撞伤、割伤都是保洁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

例如提重姿势不正确、提重负荷过重会造成扭伤;地面湿滑、杂物绊倒会造成跌伤;高空掷物、不正确操作机械可造成撞伤;处理未包扎的破烂杂物、玻璃、罐头盒等可能会造成割伤。

2.楼梯及垃圾房灯光不足、地面湿滑、工作量大、时间紧迫等都会增加保洁员工受伤的几率。

疲劳损伤。

姿势不当并且负担过重的重复动作,容易造成筋肌劳损,例如经常弯腰推拉垃圾桶、垃圾车,弯腰扫地、拖地,抹窗均有可能造成腰部、手或前臂的肌腱劳损。

患者会感到患部痛楚、乏力、僵硬、麻木,若不加以理会,病情便会恶化而持续,从而妨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3.化学性皮肤炎。

保洁人员经常需要接触化学类清洁剂。

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引起各种伤害,最常见是因化学品腐蚀等造成的皮肤损害。

① 保洁人员如果不戴手套而直接接触洗洁精、去污剂、清洁剂等化学品,其手部表面起保护作用的油脂层就会被破坏,致使皮肤缺乏保护,时间久了,手部皮肤就会变得干燥,甚至开裂,因而易受细菌感染。

② 有些清洁剂和去油污剂含有腐蚀性强的化学成分,如苛性钠和氢氟酸等。

含高浓度苛性钠的清洁剂可引起皮肤灼伤,若不及时除掉皮肤沾染的液体,它会继续向深部组织渗透,从而形成更严重的皮肤损害。

保洁人员双手经常接触苛性钠的稀溶液,则会使指甲变薄、变脆、失去光泽。

氢氟酸是一种氟化氢的水溶液,为五色液体,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氢氟酸沾染在皮肤上,会穿透皮肤角质层渗入肌肤深部组织,引起组织液化坏死,形成较难愈合的溃疡。

为防止化学清洁剂等伤害皮肤,应避免直接接触,因此保洁人员工作时要戴手套等护具。

4.传染病。

垃圾可以滋生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如果不及时清理,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便会引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

保洁人员在处理、清运垃圾时,如果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就极有可能被传染上疾病.5.呼吸道疾病.保洁人员在工作中会吸入各种对身体有害的尘埃.一般而言,尘埃可分为有机尘、无机尘(或矿物尘)和化学尘三类.① 有机L尘是指一些由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生物尘埃。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范文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范文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范文一、引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使得保洁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保洁人员因工作环境特殊,容易接触到各种细菌和有害物质,导致各种职业病的发生。

为了保护保洁人员的身体健康,需要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防护措施。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保洁人员常见的疾病及相应的职业防护方法。

二、常见病1. 呼吸系统疾病由于保洁人员工作环境中容易产生尘土和异味,因此他们容易患上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气喘、支气管炎等。

这些疾病往往是由于长时间吸入有害物质所致。

2. 皮肤疾病保洁人员从事清洁工作时,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清洁剂和洗涤剂,容易引发皮肤过敏、湿疹等皮肤疾病。

缺乏适当的防护措施,加上长时间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皮肤病的发生。

3. 消化系统疾病保洁人员在清扫工作中接触到各种脏物和垃圾,长时间暴露在肮脏环境中,容易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腹泻等。

4.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保洁人员长时间弯腰、搬运重物,容易导致腰肌劳损、颈椎病等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发生。

三、职业防护方法1. 呼吸系统疾病的职业防护保洁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以减少吸入有害物质的风险。

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口罩,如一次性口罩、防毒面具等。

此外,保洁人员需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刺激。

2. 皮肤疾病的职业防护保洁人员在工作时应戴上透气、防刺激的手套,减少皮肤与有害物质的接触。

同时,他们需要经常清洗双手和身体,保持清洁卫生,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在接触到化学物质时,应穿着防护服或防护衣,以减少对皮肤的伤害。

3. 消化系统疾病的职业防护保洁人员在工作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直接接触脏物和垃圾。

他们需要经常洗手,避免将有害物质带入口腔,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

4.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职业防护保洁人员在工作时要注意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扭曲身体。

在搬运重物时,要采取正确的姿势和技巧,以减少对腰部和颈部的压力。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范文(三篇)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范文(三篇)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范文一、引言保洁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面对各种清洁污染物,包括尘土、细菌、病毒等,因此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

为了保护保洁人员的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有必要对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

二、保洁人员常见病1. 呼吸系统疾病由于保洁人员长时间在封闭的环境中工作,吸入大量的尘土和有害气体,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

尘埃中的微粒子会刺激呼吸道黏膜,长期积累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 皮肤疾病保洁人员经常接触各种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物品,容易导致皮肤疾病,如湿疹、过敏反应等。

化学物品中的有害成分不仅刺激皮肤,还可能通过皮肤直接进入体内,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3. 消化系统疾病保洁人员的工作环境通常较为恶劣,往往存在卫生条件差、食物不洁等情况,容易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肠炎等。

长期不洁的工作环境会导致食物受到污染,进而引发胃肠道疾病。

4. 精神心理问题保洁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容易引发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问题,最终导致精神心理问题的出现,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加之保洁人员的工作往往被人忽视,缺乏尊重和理解,容易导致情绪低落、自卑等心理问题。

三、保洁人员职业防护为了保护保洁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应采取全面的职业防护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危害因素对保洁人员的影响。

1. 增强职业健康意识保洁人员应增加职业健康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对工作环境、危害因素的了解,学会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和化学药剂,避免不必要的职业危害。

2. 加强个人防护保洁人员应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减少对有害物质的直接接触。

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口鼻直接接触清洁物品。

3.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保洁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需要定期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放松,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保证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保洁工岗位风险及防范措施

保洁工岗位风险及防范措施

保洁工岗位风险及防范措施保洁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服务行业工作,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以下是保洁工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1.身体受伤风险:保洁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弯腰、抬重物等动作,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和骨骼损伤。

此外,使用清洁剂和工具,可能会导致皮肤烧伤、眼睛伤害等。

防范措施:-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装备,如耐磨损的手套、防滑鞋等,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保洁工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身体不适;-培训保洁工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引导其正确使用清洁剂和工具,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化学品暴露风险:保洁工在工作过程中使用各种清洁剂和化学品。

长时间暴露于这些化学品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的损害。

防范措施:-提供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面罩、手套和护目镜等;-定期检查和维护清洁剂和器材,并确保其安全存放;-在使用清洁剂时注意通风,最好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清洁工作。

3.感染风险:保洁工作可能接触到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易受感染,尤其是在清洁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时。

防范措施:-鼓励保洁工定期接种疫苗,如乙肝疫苗和流感疫苗,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提供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污物;-定期进行清洁工具和设备的消毒,并定期更换清洁工具。

4.袭击和盗窃风险:保洁工常常在公共场所独自工作,易成为袭击和盗窃的目标。

防范措施:-设计安全的工作路线,避开偏僻和危险的地区;-引导保洁工在工作时保持警惕,发现可疑人员和情况及时报警;-安装安全监控设备,加强对工作场所的安全监控。

5.心理健康风险:保洁工作常常需要独自工作,长时间接触到污物和不良环境,容易导致心理压力,最终影响心理健康。

防范措施:-组织心理健康培训,帮助保洁工增强心理抵抗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注意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合理安排,确保保洁工的身心健康。

总结起来,保洁工作虽然存在风险,但通过科学的防范措施和合理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这些风险,并确保保洁工的健康和安全。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范本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范本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范本保洁人员在工作中需要经常接触各种环境,接触到的尘埃、细菌等会导致常见病的发生,包括呼吸道感染、皮肤病、肌肉骨骼疾病等。

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保洁人员需要学习相关的职业防护知识和措施。

下面是关于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的范本,供参考。

一、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保洁人员常见的疾病之一。

保洁工作中,经常需要接触到各种尘埃、灰尘以及细菌等,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为了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洁人员需要做好以下职业防护:1.佩戴口罩:在清扫灰尘、打扫卫生时,保洁人员应佩戴医用口罩,有效阻隔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的侵害。

2.注意通风:保洁人员在清洁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时,应尽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勤洗手:保洁人员在工作后,务必及时洗手,特别是接触到尘埃、垃圾等脏物后。

4.注意个人卫生:保洁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饮食要清淡、健康,保证充足睡眠。

二、皮肤病保洁人员在工作中容易接触到各种清洁剂、化学品等物质,长时间的接触容易导致皮肤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皮肤病,保洁人员需要做好以下职业防护:1.佩戴防护手套:保洁人员在接触到清洁剂、化学品时,务必佩戴防护手套,避免化学物质对皮肤的侵害。

2.避免长时间浸泡:保洁人员在接触到清洁剂、化学品时,尽量避免长时间浸泡在这些物质中,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3.保持皮肤卫生:保洁人员在工作后,应及时洗手,清洗身体部位,保持皮肤的卫生清洁。

4.注意个人卫生:保洁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饮食要清淡、健康,保证充足睡眠。

三、肌肉骨骼疾病保洁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容易引发肌肉骨骼疾病,例如腰肌劳损、颈椎病等。

为了预防肌肉骨骼疾病,保洁人员需要做好以下职业防护:1.适当休息:保洁人员在工作中,要适时停下来休息,放松身体,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2.做好体育锻炼:保洁人员平时可以经常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例如拉伸运动,增强肌肉的柔韧性。

保洁工作岗位安全风险防控

保洁工作岗位安全风险防控

保洁工作岗位安全风险防控1. 工作环境及安全风险概述保洁工作岗位涉及的环境和物品多种多样,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

本文档旨在分析保洁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防控措施,以确保保洁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环境卫生。

2. 主要安全风险2.1 物理伤害风险保洁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物理伤害风险包括:- 摔倒、扭伤:保洁员在清洁地面、卫生间等光滑表面时易发生摔倒、扭伤等情况。

- 搬运重物:保洁员在清洁过程中可能需要搬运重物,如垃圾桶、清洁工具等,容易造成腰部、颈椎等部位受伤。

- 噪音污染:使用吸尘器、清洁设备等可能导致噪音污染,长时间暴露可能对听力造成影响。

2.2 化学伤害风险保洁工作中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物品可能对保洁员造成以下伤害:- 皮肤刺激:接触强酸、强碱等清洁剂可能导致皮肤红肿、瘙痒等刺激症状。

- 吸入中毒:使用含有有害气体的清洁剂或消毒剂,如漂白剂、消毒液等,可能导致吸入中毒。

- 眼睛损伤:接触刺激性清洁剂可能导致眼睛损伤,如疼痛、流泪等。

2.3 生物安全风险保洁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生物安全风险包括:- 病毒、细菌传播:保洁员在清洁卫生间、厨房等场所时,可能接触到含有病毒、细菌的物品,如不注意防护,可能导致交叉感染。

- 昆虫、动物伤害:保洁员在户外清洁时,可能遇到昆虫、动物伤害,如被蜜蜂、蜘蛛等叮咬。

3. 安全风险防控措施3.1 物理伤害风险防控措施- 摔倒、扭伤:保洁员在工作中应注意穿着防滑鞋具,使用安全梯子等辅助工具,确保工作过程中稳定站立。

同时,进行定期的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 搬运重物:保洁员在搬运重物时,应采用正确的姿势,使用推车等工具,避免单肩背负或弯腰驼背搬运。

- 噪音污染:尽量在噪声较小的环境中使用清洁设备,佩戴耳塞等防护用品。

3.2 化学伤害风险防控措施- 皮肤刺激:保洁员在使用清洁剂时,应佩戴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 吸入中毒:使用含有有害气体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时,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佩戴防护口罩。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三篇)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三篇)

保洁人员常见病及职业防护保洁人员作为一线服务人员,经常接触到各种环境污染和物体污染,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常见病主要包括呼吸道疾病、皮肤病、消化道疾病等。

为了保护自身健康,保洁人员需要了解并采取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

1. 呼吸道疾病保洁人员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各种粉尘、霉菌、细菌、病毒等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和过敏反应。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咽炎、支气管炎等。

职业防护措施:- 戴口罩:选择适合的口罩,如N95口罩,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减少吸入的病毒和细菌。

- 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降低呼吸道受到的污染。

-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手部污染口鼻,及时更换工作服和口罩。

2. 皮肤病保洁人员经常接触到各种清洁剂、消毒剂及其他化学物品,容易导致皮肤接触性皮炎、湿疹等疾病。

一些清洁剂中的化学成分对皮肤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皮肤过敏。

职业防护措施:- 戴手套:选择适合的防护手套,如橡胶手套,能隔离化学物质对皮肤的接触,减少刺激。

- 注意清洁剂的选择:选择低刺激性的清洁剂,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和损害。

- 做好个人卫生:定期洗手,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工作服和手套。

3. 消化道疾病保洁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污染的食品或者不洁的手,容易感染消化道病菌,导致腹泻、呕吐等疾病。

职业防护措施:-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接触到食物前后要彻底洗手,避免手口交叉感染。

- 注意食品卫生:加强食品的贮存、加工和烹饪卫生措施,避免食品污染。

- 注重饮食安全:选择合格的食品,避免生吃、变色、变味的食物,避免食用街边摊的食品。

职业防护不仅有助于保洁人员自身的健康,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保洁人员在职业防护措施方面还可以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进行相应的措施,比如:- 按时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和肝炎疫苗等,提高自身免疫力。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害环境中:如保洁剂的气味浓厚的房间,有害气体较多的环境等。

环卫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

环卫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

环卫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环卫工人是“城市美容师”,通过自己默默的劳动,为人们的生活创造着清洁和便利,但他们的工作环境却并不美好,常年在恶劣环境中作业,因长期接触粉尘、废弃物、汽车尾气、噪声、高温、紫外线等因素,严重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

一、工作环境中的健康危害1、空气污染大气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汽车尾气、过敏原花粉、病原微生物等,由于环卫工长期在户外进行道路清扫,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就更严重了。

健康危害:①可直接刺激人体呼吸系统,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的还可引起心肺疾病(可致心脏衰竭)。

②烟尘和汽车废气中含有多种可致癌物质。

③生物性污染(花粉、结核杆菌)能引起过敏反应,并增加患病几率。

2、噪声污染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和人的大声说话等,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听力下降,并损害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导致恶心、失眠、烦燥、神经衰弱、易疲惫和降低免疫力等。

3、化学品伤害许多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工厂、医院、科研机构由于缺乏标识、管理混乱、相关人员缺乏责任心,将本应妥善处理的有毒有害化学品随意乱扔到垃圾里,导致环卫工中毒,严重的可能爆炸伤亡。

因此在清运垃圾时应注意是否混有化学品,如有发现,应查明种类,或请专业人员运走处理,当发生化学品事故,应迅速报警并拨打急救电话。

4、交通意外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在行车道上乱扔垃圾,使环卫工必须到马路上清扫,同时由于环卫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机械化程度不高,使环卫工成了交通意外事故的“高危人群”。

5、冬季低温低温作业是指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在5℃以下的作业。

环卫工在冬季进行道路清扫,易皮肤开裂,并患冻疮,严重可冻伤。

建议在秋天就加强手足皮肤保护,外出前及时涂抹含油脂的霜膏。

冬季注意手足保暖,多吃胡萝卜、菠菜等维生素较多的食物。

6、夏季高温环卫工在夏季进行道路清扫时,要忍受烈日暴晒和高温。

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会导致眼睛酸胀、疼痛,使眼睛提前老化,增加患白内障的机会,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可发生皮肤晒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之"环卫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
"
环卫工人是“城市美容师”,通过自己默默的劳动,为人们的生活创造着清洁和便利,但他们的工作环境却并不美好,常年在恶劣环境中作业,因长期接触粉尘、废弃物、汽车尾气、噪声、高温、紫外线等因素,严重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

一、工作环境中的健康危害
1、空气污染
大气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汽车尾气、过敏原花粉、病原微生物等,由于环卫工长期在户外进行道路清扫,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就更严重了。

健康危害:①可直接刺激人体呼吸系统,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的还可引起心肺疾病(可致心脏衰竭)。

②烟尘和汽车废气中含有多种可致癌物质。

③生物性污染(花粉、结核杆菌)能引起过敏反应,并增加患病几率。

2、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声、
建筑施工和人的大声说话等,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听力下降,并损害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导致恶心、失眠、烦燥、神经衰弱、易疲惫和降低免疫力等。

3、化学品伤害
许多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工厂、医院、科研机构由于缺乏标识、管理混乱、相关人员缺乏责任心,将本应妥善处理的有毒有害化学品随意乱扔到垃圾里,导致环卫工中毒,严重的可能爆炸伤亡。

因此在清运垃圾时应注意是否混有化学品,如有发现,应查明种类,或请专业人员运走处理,当发生化学品事故,应迅速报警并拨打急救电话。

4、交通意外
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在行车道上乱扔垃圾,使环卫工必须到马路上清扫,同时由于环卫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机械化程度不高,使环卫工成了交通意外事故的“高危人群”。

5、冬季低温
低温作业是指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在5℃以
下的作业。

环卫工在冬季进行道路清扫,易皮肤开裂,并患冻疮,严重可冻伤。

建议在秋天就加强手足皮肤保护,外出前及时涂抹含油脂的霜膏。

冬季注意手足保暖,多吃胡萝卜、菠菜等维生素较多的食物。

6、夏季高温
环卫工在夏季进行道路清扫时,要忍受烈日暴晒和高温。

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会导致眼睛酸胀、疼痛,使眼睛提前老化,增加患白内障的机会,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可发生皮肤晒伤。

高温天气作业可发生中暑,严重的死亡。

依据2017广西省高温津贴发放标准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工作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
温津贴,高温津贴标准可在每人每月100元至200元之间,具体数额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高温津贴标准属地方劳动标准,广西高温津贴标准只规定一个数值区间,而不是一个绝对值,各类企业应在政策规定的区间范围内,依法通过内部规章制度或者专项集体合同等形式,对企业内部各岗位人员实施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予以明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区高温津贴标准的区间水平也会适时调整。

7、人体功效危害
环卫工尤其是环卫女工长时间重复同一动作同,经常挤压到乳房,容易患乳腺增生以及腰肩劳损等疾病。

二、工作相关疾病及常见病
1、呼吸系统疾病
环卫工既是马路天使也是马路吸尘器,因此较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炎、鼻炎、肺炎、严重的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防措施:佩戴防护口罩,清扫前先晒点水,使灰尘下沉。

2、中暑
炎热烈日下暴晒,如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都可发生中暑。

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四肢麻木等,体温甚至可升高至38℃以上,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严重的可导致昏迷,出现心力衰竭、休克、肝肾功能衰竭、脑水肿,甚至死亡,即便痊愈也可能有后遗症。

预防措施:合理调整工作时间,饮用清凉饮料,注意休息;机械自动化,以替代繁重的人体作业;如发现重症中暑,应及时救治,送往医院通过药物降温和救治。

工作期间中暑算职业病,属工伤。

3、高血压
环卫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工作价值未被大众认可,长期精神紧张,生活、心理压力大,饮食缺乏卫生及规律,是造成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

预防措施: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适量运动,戒烟戒酒;保持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风湿病
根据各地环卫工体检结果显示,环卫工人患风湿性关节
炎的比例较高,症状表现为多关节疼痛,活动困难,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损伤,甚至关节环死、残疾。

预防措施:防寒保暖,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避免阴冷潮湿、冒雨涉水;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5、皮肤病
将近60%的环卫工患有皮肤病。

常见的皮肤病有:湿疹、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晒作及冻伤等。

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按要求穿戴使用劳动护用品。

6、划伤
由于垃圾分类的意识浅薄,不少市民把碎玻璃、针头、刀片等尖锐物与其他垃圾一起丢弃。

环卫工在处理过程中,因肉眼很难分辨里面的东西容易被划伤流血,严重者可能导致细菌感染等。

预防措施:清扫时佩戴防护手套及防护鞋;如不慎划伤,
应及时就医,不宜自行处理伤口。

7、肺结核
常年在脏乱、干燥、多尘的环境下工作,因此环卫工人感染结核菌的机会更大。

有些带菌者随地吐痰,干燥后随尘埃吸入肺内引起感染,这是环卫工感染肺结核的主要途径,症状包括:疲惫、食欲不振、咳嗽、咳痰、体温不稳定,易引起低烧、胸痛、咯血。

预防措施:及时接种卡介苗,清扫时戴防护口罩;如咳嗽咳痰超过三周,应及时检查;定期体检同,早发现早治疗。

三、常见的防护用品
根据《劳动法》第54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因此用人单位应依法配备相应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

1、反光安全衣
由荧光面料和高能见度反光材料制成,可提醒过往车辆注意,晚间工作时尤为重要。

2、反光帽
反光帽一方面可保护环卫工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可遮挡烈日,以防中暑,因此可选择透气的宽边帽或鸭舌帽。

3、防尘口罩
由于环卫作业时会接触粉尘、PM2.5(即细颗粒物),还有细菌等。

因此合格的防尘口罩可有效防止粉尘细菌进入人体。

4、消毒液、肥皂
下班前认真清洗,可清除68-83%的细菌,并有效减少传染病发生,保护环卫工及其家人的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