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第二定律_图文

合集下载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一切与热现象有关 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具有方向性)。
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都不可能发生。 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不一定都可以 发生。
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比较
它们都不可能制成,第一类 永动机的设想违反了能量守恒定 律;第二类永动机的设想虽不违 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跟热 现象相联系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 性的自然规律。
总结;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 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成内能,但内能却不能 全部转化成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 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第二类永动机:人们把想象中能够从单一 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 其他变化的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
高二物理
第十章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既然能量是守 恒的,不能创造, 也不会消失,那我 们为什么还要节约 能源呢?
扩散现象有方向性
热传递有方向性
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有方向性
气体的膨胀有方向性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种表述: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 物体。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 述。
BD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AC
考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
C
ΔU=W+Q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 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 不产生其他影响。
谢谢
作业: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定律的两种表述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体(不可能将热量 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课件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课件

而可逆热机效率与高温热源及低温热源的关系的推导是:
.
16
(1)恒温可逆膨胀:若理想气体物质的量为 n,在高温T1下 由(p1,V1)可逆膨胀到(p2,V2),系统从高温热源所吸热及所做 功的关系式为:
A
B
T1 > T2
.
8
即是说,若要使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环境要付出代 价。例如,用冷冻机,即可将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但同时,环境必然要对系统做功,而这部分功最后又以热的 形式还给环境。总的结果是环境作出了功,得到了热。
克劳修斯说法,反映了热传导过程的不可逆性。
不可逆
A
B
T1 > T2
.
9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
.
2
2. 自发过程逆向进行必须消耗功
要使自发过程的逆过程能够进行,必须让环境对系统作功。
例如: 用冷冻机就可以将热由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
用压缩机就可将气体由低压容器抽出,压入高压容器;
将浓度不同的溶液设计成浓差电池,用直流电就可将溶质由低 浓度溶液转移到高浓度溶液。 用铜与硫酸铜溶液作正极,锌与硫酸锌溶液为负极,通直流电 就可实现 Cu + Zn2+ Cu2+ + Zn 的反应。
.
6
热机效率:指热机对外做的功与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之比
η W Q1
若热机不向低温热源散热,即吸收的热全部用来对外作功, 此时热机效率可达到100%,实践证明,这样的热机——第二 类永动机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一种从单一热源吸热而不断做功的机器—— 第二类永动机 第二类永动机的不可能性说明热转化为功是有限度的
(2)开尔文(Kelvin, L) 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 量使之完全转变为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完整版)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完整版)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
从微观上看,任何热力学过程都伴随着大量分子的无序运 动的变化。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说明大量分子运动的无序程度 变化的规律。 •功转换为热:大量分子的有序运动向无序运动转化, 是可 能的;而相反的过程,是不可能的。
•热传导:大量分子运动的无序性由于热传导而增大了。 •自由膨胀:大量分子向体积大的空间扩散,无序性增大。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它
Q
完全转变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热源
A. 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它完全转变为功,一定要引起 其它变化。
特例:等温过程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完全用来做功, 必导致系统体积变化。
B.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η 100% 2.克劳修斯表述
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讨论: A.没有外界做功,不可能从低温热源将
热量传输到高温热源。 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高温热源 Q1 A
Q2 低温热源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研究热机效率和制冷系数时提 出的。对热机,不可能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 作功;对制冷机,若无外界作功,热量不可能从 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 表述形式,解决了物理过程进行的方向问题。
S 0
(孤立系, 自然过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6 热力学过程的不可逆性
广义定义:假设所考虑的系统由一个状态出发
经过某一过程达到另一状态,如果存在另一个 过程,它能使系统和外界完全复原(即系统回 到原来状态,同时原过程对外界引起的一切影 响)则原来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反之,如果 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使系统和外界完 全复员,则称为不可逆过程。
各种宏观态不是等几率的。那种宏观态包含的微观态 数多,这种宏观态出现的可能性就大。

(2024年)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2024年)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26
06
总结与展望
27
课程总结回顾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
阐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即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以及所有热机的工作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
熵增原理
介绍了熵的概念,解释了为什么自然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以及熵增原理在热 力学、统计物理和化学等领域的应用。
熵增原理
在孤立系统中,一切实际过程都使 系统的熵增加。
7
02
热力学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
8
熵增原理及数学表达式
熵增原理
在孤立系统中,熵(代表系统的 无序程度)总是趋向于增加,即 系统总是自发地向更无序的状态 发展。
数学表达式
dS ≥ 0,其中S表示熵,dS表示 熵的变化量。等号成立时表示可 逆过程,大于零时表示不可逆过 程。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中,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帮助我们理 解各种自然现象和过程。
在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中,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 和思考方式。
22
05
热力学第二定律实验验证及现象解 释
23
实验验证方法介绍
卡诺热机实验
通过测量热机在不同热源 温度下的效率,验证热力 学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讨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能源转换、环境保护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如热机的效率、 制冷机的性能系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
28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1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量子力学的结合
探讨在量子力学框架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适用性,以及 如何利用量子力学原理来设计和优化新型热机和制冷机 。
不可逆过程
自然界中的许多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如热传 导、扩散、化学反应等,这些过程都伴随着 能量的耗散和损失。

物理学教学ppt§5-5热力学第二定律

物理学教学ppt§5-5热力学第二定律
2.不可逆过程
系统经某过程由一初态到达末态后,如不可能 使系统和外界都完全复原,则此过程称不可逆过 程。
二、自然过程的不可逆性 1.功热转换是不可逆过程
重物自动下落,叶片转动使水温升高,功全部 转化成热。
·
· 水自动冷却使叶片旋

叶片 转,从而提升重物,
则不可能自然进行。
重物 绝热壁
重物 热自动地转换为功 的过程不可能发生.
§5-5 热力学第二定律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道: 一切热力学过程都应该满足能量守恒。 但是满足能量守恒的过程都能进行吗?
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要表达的内容。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过程的进行还有 方向性的问题,满足能量守恒的过程不一定都能 进行。
一、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1.可逆过程
系统由一初态出发,经某过程到达一末态后, 如果能使系统回到初态而不在外界留下任何变化 (即系统和外界都恢复了原状),则此过程叫做可 逆过程.
2.热传导是不可逆过程 热量可以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但
相反的过程却不能发生。 热量不可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3.气体绝热自由膨胀是不可逆过程
真空
在绝热容器中抽去隔板,分子将自动膨胀充满整 个容器,最后达到平衡态。
自然过程是有摩擦损耗的非准静态过程,是不可逆 过程。
只有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才是可逆过程。
宏观态 微观态
热力学概率
1 1
4 4
6
实际观测到的总是均匀分布这种宏观态。即 系统最后所达到的平衡态。
平衡态 相应于一定宏观条件下 最大的状态。
结论
Ω平 Ωmax
1)平衡态对应与热力学概率最大的宏观状态。 2)如果初始时系统处于热力学概率不是最大的宏 观状态,则系统处于非平衡态,系统将向平衡态 过渡,最后达到平衡态。此时系统的热力学概率 最大。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课件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课件

WR1 5743J
WI3 44.90103 J
上一页
WR2 5743J
I1+R2: Q=-W=-WI1-WR2 =-5743J (系统放热,得功)
I2+R2: Q=-W=-WI2-WR2 =-3498J (系统放热,得功)
R1+R2: Q=-W=-WR1-WR2 = 0
I3+R2: Q=-W=-WI3-WR2 = 39.16×103J
克劳修斯:热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
它变化是不可能的。
T1
反 证

Q1

Q2
热机 W
两 种
Q2
说 法
T2
等 价
T1
Q1 W
热机
Q1 Q3
制冷机
Q3
T2
开尔文:从一个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
不产生其它变化是不可能的。
3.热力学第二定律(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克劳修斯:热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
它变化是不可能的. 开尔文:从一个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
产生其它变化是不可能的。
注意不要把开尔文说法说成:功可以完全转化为热,
而热不能完全转化为功。遗留的其他变化很重要。
理想气体恒温膨胀时,它所吸收的热全部用来做功,
这是否违背开尔文说法?
不违背
它没有否定还有其它变化,此时附带的另一变化是 气体的体积变大,即系统的状态改变了
过程——体系状态随时间发生变化。
平衡态——在没有外部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所 有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平衡体系的状态得以发生变化依赖环境的影 响,只有来自于体系外部的影响才能使处于平衡 态的体系发生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耗散结构_图文

热力学第二定律-耗散结构_图文

生物 生命
生物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生命过程是一种耗散结构 物种的产生 偶然性 物种的保护
麦克斯韦分布
麦克斯韦分布
其中 di S > 0:熵产生,由系统内部的不可逆过 程引起。 de S : 熵流,可正可负。由系统与外部的能量和物
质交换引起。
自组织现象的解释
开放系统从外界接收负熵流 de S<0 且 |de S|>di S 系统的熵 d S = di S + de S<0 使系统由无序变到有序
负熵流
贝纳特实验中,流体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随着热 量的流进流出,系统的熵在变化。若流进流出的热 量相等,为dQ 。
热力学第二定律-耗散结构_图文.ppt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耗散结构介绍
耗散结构理论: 普利高津(I.Prigoging, 比利时)
1967年创立, 197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 自组织现象 • 开放系统的熵变 • 远离平衡态的分叉现象
• 通过涨落达到有序
有序与无序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了孤立系统中 的自然过程有方向性:
流进的熵
流出的熵
因为
所以
即流出的熵大于流进的熵 。
若净流出的熵超过了系统内部的“熵产生”,系统 的熵就减少,系统就从无序有序。
远离平衡态的分叉现象
1.平衡态热力学(经典热力学)
主要研究平衡态的性质.例如,贝纳特实验中 T=0 的情形。
2. 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近平衡态热力学)
外界的影响较小,外界的作用与系统状态的变化可 以看成简单的线性关系.
激光
激光器出激光,要输入足够的功率(开放系统) 才能造成粒子数反转的状态(远离平衡态)。
当有能量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2015-9-17.ppt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2015-9-17.ppt

此式的含义为:卡诺热机在两个热源T1及T2之间 工作时,两个热源的“热温商” 之和等于零。
卡 Q W 1 Q 1Q 1 Q 2T 1T 1 T 2
T2 > 0 K , 0 < <1 , Q不能全部变为W T 大, 大; T 小, 小; T = 0,只有一个热源, = 0
卡诺循环是可逆过程构成的,所以卡诺热 机可以逆转:
效的。
关于第二定律的几点说明 :
(1) 第二类永动机符合第一定律,但违反第二定律; (2)不是说热不可能完全变为功。强调的是:不可能在
热全部转化为功的同时不引起任何其它变化。 (3)任意一个过程中,令系统先由A变到B,再让它逆
向进行,假若在由B变到A时将能构成第二类永动 机,则可判断,该系统由A变到B的过程是自发的, 而由B自动变到A是不可能的。
克劳修斯说法,反映了传热过程的不可逆性。
不可逆
A
B
T1 > T2
(2)开尔文(Kelvin, L) 说法: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 之完全变为功而没有任何其 他变化。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叙述可简化为: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造成 实质: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Clausius的说法和 Kelvin的说法是等
两式相除:
W W 1W 3nR 2ln V T V 1 2nR 1ln V V T 3 4
nR(T2 T1)lnVV12
于是,卡诺热机的效率应为:
W
R(T2
T1 )
ln
V2 V1
T2 T1
Q2
RT2
ln
V2 V1
T2
另外: W Q1 Q2 T2 T1
Q2
Q2
T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