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东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测井评价
牛东区块火山岩油藏压裂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牛东区块火山岩油藏压裂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姜涛;陈世明;李军
【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
【年(卷),期】2009(031)004
【摘要】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火山岩油藏在压裂时具有滤失高、砂堵几率高等突
出特点,同时储层具有强水敏和低温的特点,压裂成功难度大.通过优化压裂液体系配方、工艺参数、压裂方式,研究并采用饱填砂、强制闭合、多级优化加砂技术,形成
了造长逢、高砂比及低温低伤害压裂液等配套技术,有效保证了压裂液的携砂性能、快速破胶能力和裂缝的有效支撑和铺砂的连续性,有效降低了对储层的损害.现场应
用26井次,成功率92.3%,平均单井日增液20.6m3、日增油16.1t,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总页数】4页(P127-130)
【作者】姜涛;陈世明;李军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科技处,湖北荆州434023;吐哈油田分公司,新疆鄯善838202;吐哈油田分公司,新疆鄯善8382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12
【相关文献】
1.牛东区块火山岩油藏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党建锋;郭建设;郑波;杨建委;
潘国忠
2.牛东火山岩油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J], 郑波
3.牛东火山岩油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张佩玉;刘建伟;滕强;王玉萍
4.牛东火山岩油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J], 郑波;
5.牛东火山岩油藏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 [J], 邓有根;郑波;李一朋;岳翰林;鲍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火山岩裂缝发育与产能的关系——以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卡拉岗组为例

( . ag huG o gcl eer ntue0 P t C i , a gh u3 0 2 , hn ; 1 H n zo el i sac Istt 厂 e o hn H nzo 0 3 C ia o aR h i r a 1
2 Tsn o p n i h i i e e o hn , n y 14 0,C ia . e i C m ayo Q n a Ol l o P t C ia Ma g a86 0 tg f g f df r i hn )
由靠近主断裂的北东 向构造 高部位 向远离主断裂的南西 向构 造低部位 裂缝发 育密度逐 渐降低 ,由张性 裂缝逐渐
过 渡 为 剪 性 裂 缝 。裂 缝 类 型 与 产 量 相 关 性 强 ,典 型 高 产 井 以 风 化 裂 缝 为 主 ,少 量 高 角 度 构 造 裂 缝 沟 通 ,风 化 裂 缝 以倾 角不 一 、走 向多 方 位 和 网 状 交 织 为 特征 。 裂缝 产 状 与 含 水 相 关 性 强 ,典 型 高 含 水 井 裂 缝 走 向垂 直 区 域 挤 压 构 造 带 ,以 高角 度 张 性 裂 缝 为 主 ,纵 向 易水 淹 。 预 测 结 果 与 开 发 实 际 吻 合 度 较 高 ,为 油 田 下 一 步 精 细 开 发 提 供 了 技术 支 持 。 关 键 词 :裂 缝 倾 角 ;裂缝 走 向 ;玫 瑰 图 ;张 性 缝 ;剪 性 缝 ;风 化 缝
o g Blc s d v l p d o h o h r l p eto h sb sn.Th e e v i ft i le - Ka a a g Fo mai n i n o k i e eo e n te n r e n so e b l ft i a i t e r s r oro h sb o k lg n r t s o man y n u rlb sc v la i o k.I r e o ma e c e r o h e eo me tl ws o h o c ni o k fa t r s il e ta — a i oc nc r c n o d r t k la f t e d v lp n a ft e v la c r c r cu e
吐哈油田牛东地区火山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又有新进展

吐哈油田牛东地区火山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又有新进展
佚名
【期刊名称】《吐哈油气》
【年(卷),期】2008(013)003
【摘要】吐哈油田牛东地区火山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又有新进展。
2008年,研究院测井研究在“一体化”项目的指导下,全力开展火成岩储层评价方法研究,着重在岩石薄片鉴定的基础上开展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火山岩裂缝识别及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在一定的时期极大地促进了火山岩储层评价进展,但随着后期开发实践证实,该方法在储层产能评级、储集类型的划分及有效性评价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针对这一复杂现象,测井研究人员通过严密组织,加强技术攻关,结合目前区块内储层产能状况把储层分为四类,并根据不同类型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分类建立了解释模型,该方法的确立,极大地改变了火山岩测井解释现状,
【总页数】1页(P3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牛东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测井评价 [J], 李谋杰;郭海敏;郑佳奎;徐传艳;王绍忠
2.吐哈盆地吐玉克油田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J], 刘洪亮;周为新;谷会霞
3.牛东地区火山岩储层测井识别及定量评价 [J], 葛新超;王绍忠;张莉;南友利;张建
波
4.牛东地区火山岩储层裂缝测井评价 [J], 郑雷清;郑佳奎;陈文安;李丽
5.XMAC测井在三塘湖盆地牛东地区火山岩储层中的应用 [J], 王海华;张君峰;汤达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火山岩油藏储量评估方法探讨

火山岩油藏储量评估方法探讨【摘要】在火山岩储量评估方法研究方面,国内外尚无成熟的火山岩储量评估方法、技术流程和规范。
本文以牛东油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为例,尝试采用容积法、概率法和动态法等方法分别计算了油藏石油可采储量,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储量评估的配套技术系列,为今后国内类似的火山岩油藏储量评估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技术方法借鉴。
【关键词】储量评估火山岩油藏储量参数火山岩油藏属于特种油气藏范畴,有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储层特性,与常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储层相比,火山岩油气藏储量评估更具挑战性。
本文应用以牛东油田火山岩油藏为例,应用地震、钻井、测井、试油试采、分析化验和生产历史曲线等各项实测资料,在油藏地质综合研究及储层四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喷发期次划分对比结果,合理划分储量计算单元划分、确定各项储量评估参数。
进而采用容积法、概率法和动态法分别计算了油藏石油可采储量,对三种储量评估方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火山岩油藏储量评估的配套技术系列。
1 研究区火山岩油藏地质特征1.1 构造特征牛东油田构造位置位于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条山凸起前缘牛东鼻隆构造带上,牛东鼻隆带呈北西-南东向倾伏于马朗凹陷中,鼻隆带面积约220km2。
在油层顶面构造图上,被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断层所切割,平面上由M17、M27和ND101三个局部圈闭组成,构造主体部位相对较为宽缓,向北和向南构造变陡。
1.2 储层特征牛东油田储层发育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两大类岩石类型,以基性-中性的熔岩为主。
储层物性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主要受火山岩成岩相,后生成岩改造程度等控制,岩心分析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2~15.8%之间,平均孔隙度9.16%;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1.0×10-3μm2之间,平均0.41×10-3μm2,属中孔低渗型储层。
1.3 油藏特征牛东火山岩油藏油层纵向上划分一个含油层系、八个层组和一套油藏,油层主要分布在第Ⅲ、Ⅳ旋回的顶部。
牛东火山岩油藏压裂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牛东 区块 岩 性 、 隙 结构 复 杂 , 有 强 烈 3 孔 具
油气 通 道 , 大 泄 油 面 积 , 降低 对 储 层 的 伤 害 。 增 并
表 1和表 2列 出 了该 区块 的压 裂 实施 情 况 和 压裂
效果。
的非均 质性 , 平面 和 剖 面 上地 应 力 差 异 大 , 以准 难
之 间 的停 泵 压 力 有 时也 相 差 2 a导 致 压 裂施 0MP ,
工 时很难 预 测压力 变化 , 工风 险大 ] 施 。 ( )该 区块 裂 缝 溶 洞 发 育 , 裂 过 程 中滤 失 4 压 大, 造缝 困难 , 形成 多裂 缝 , 裂缝 宽 度不 够 , 易 主 导
致加 砂 困难 和砂堵 。
( )大规 模压 裂改 造 技术 , 砂 强度 约 为 16 1 加 .
收稿 日期 :0911 改 回 日期 :00 4 5 2 0 2 6; 2 10 2 基金项 目:0 8 中石油股份公司新技术推广项 目“ 20 年 火山岩油藏大型压裂技术” 部分 内容 (0 8 5 0 ) 20 G一 4 5 作者简介 : 王树 军( 9 2 , , 17 一) 男 高级工程 师,9 3 19 年毕业于石油大学 ( 华东 ) 采油工 程专业 , 为中国地质大学 ( 现 北京 ) 油气 田开发 专业博士在读 , 主要从 事压 裂技 术研究 与应用 工作。
加剂 , 降低对地 层 的水 敏伤 害 , 高液 体 的携 砂 能 提 力, 破胶 彻 底 , 迅 速 返 排 。压 裂 液 伤 害 率 小 于 并 1% , 0 破胶 液黏度 小于 3m a・ 。 P s ( )采用大排 量施工 , 3 并在前 置液 阶段 应用低
储 层压裂效果好 , 目前 采 用 的 大 规 模 水基 液 体 压 裂 工 艺技 术 对 地 层 伤 害 小 , 够 有 效 沟 通 缝 能
测井技术识别火山岩储层岩性特征综述

测井技术识别火山岩储层岩性特征综述
梁月霞;宋世骏;黄德顺
【期刊名称】《国外测井技术》
【年(卷),期】2017(038)004
【摘要】随着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加深,潜力局限性愈加明显,常规油气储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火山岩油气藏作为勘探界的一股清流,且有较好的前景与潜力浮现,受到了众多地质研究者的关注.岩性、岩相特征,以及不整合关系诸多因素控制了火山岩储层的优劣性,使得火山岩储层有较沉积岩储层更加复杂的特征.因而,在火山岩储层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对于火山岩的岩石结构、岩石类型的准确识别是储层评价有效性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归纳了火山岩的测井响应特征:火山岩在常规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ECS测井针对化学成分复杂的火山岩的识别特征.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梁月霞;宋世骏;黄德顺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勘探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跟踪国际先进测井技术,促进中国测井技术进步--第45届SPWLA年会论文综述[J], 赵培华;郑华
2.应用测井技术识别牛心坨油田坨33块火山岩储层 [J], 高永富;吕世全;刘贤鸿
3.利用测井技术识别黄沙坨地区火山岩储层 [J], 廖周川;陈元春;张新培;张兴华;李
蔓
4.大数据智能分形中岩性特征识别方法仿真 [J], 熊欢
5.博兴洼陷沙三下段湖相沉积岩性特征及识别 [J], 毛振强;夏宇;高刚;邓虎成;周明军;滕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牛东火山岩油藏开发效果因素分析

影响牛东火山岩油藏开发效果因素分析
潘有军;曹伟;陈昶旭;张品;徐赢;万永清
【期刊名称】《吐哈油气》
【年(卷),期】2010(015)004
【摘要】牛东火山岩油藏在开发过程中表现出油井产能差异大、产量递减快的特点。
通过开展油藏构造精细解释、储层分布特征、精细小层对比和储层反演研究以及应用注水试验井组微地震水驱前缘监测等技术,综合分析认为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储层发育程度、储集空间类型及裂缝发育产状、地层能量以及注采井网方式等。
这些认识对牛东油田减缓产量递减、提高动用储量和规模推广注水开发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也为同类油藏的开发与开采提供了借鉴。
【总页数】5页(P343-347)
【作者】潘有军;曹伟;陈昶旭;张品;徐赢;万永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21
【相关文献】
1.牛东火山岩油藏压裂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J], 王树军;王小龙;李文洪;邓强
2.牛东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 [J], 孙欣华;白国娟;陈昶旭;陈小英;王斌文
3.辽河、大庆油田火山岩油藏开发对牛东开发的启示 [J], 崔英怀
4.牛东火山岩油藏立体注水开发技术与应用 [J], 吴美娥;张中劲;张美;潘有军;解士
建;陈昶旭
5.牛东火山岩油藏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 [J], 邓有根;郑波;李一朋;岳翰林;鲍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陈钢花;范宜仁;代诗华
【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年(卷),期】2000(014)006
【摘要】针对火山岩储层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提出了用常规测井方法评价火山岩储层的理论和方法.在充分考虑储层特征和地层非均质性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现有测井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先划分储层类型;然后分地区按不同储层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研究区各类储层的岩石骨架参数;再根据不同的储层类型采用不同的骨架参数进行火山岩储层参数的定量、半定量计算.应用所研制的软件对实际井资料进行了处理,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总页数】7页(P422-428)
【作者】陈钢花;范宜仁;代诗华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山东东营 257062;石油大学山东东营 257062;新疆测井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电成像测井资料评价火山岩储层的方法及应用 [J], 王新龙;罗安银;徐洪明;苏敏
2.松辽盆地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裂缝测井识别与评价 [J], 曲立才
3.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 [J], 汪勇;向奎;马立群;杨少春;庄圆
4.南堡地区蚀变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与蚀变程度评价 [J], 王欣茹;闫顶点;潘保芝;司兆伟;林发武;刘得芳
5.南堡地区蚀变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与蚀变程度评价 [J], 王欣茹;闫顶点;潘保芝;司兆伟;林发武;刘得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蚀 缝包 括沸 石 、方解 石充 填溶 蚀 缝 、交 代 物 溶蚀 缝 等 ;构 造 缝 包括 高 角 度 缝 、低 角度 缝 、风 复合 、组 合 的形 态 出现 ,构成牛 东地 区 C k组火 山岩储 层 的主要储 集 空间 。
1 2 火 山岩储 层 物性 影响 因素 . 三 塘湖盆 地牛 东地 区 C k组 火 山岩 储 层 试采 投产 统 计 结 果 表 明 ,牛 东 鼻 隆 构造 背 景 、岩性 岩 相 、 风 化淋 滤作用 、构 造裂 缝发育 程度 均对储 层物性 有重 要 的控制 作用 。
牛东 区块位 于条 山 凸起 前 缘牛东 鼻 隆构造带 上l ,该构 造带 位于三 塘湖 盆地 马 朗凹陷东 北部 ,近 东 _ 1 ]
西 向展布 ,北依 南倾 逆 冲断层 ,并被 次级 背 冲式 断 层切 断 , 自西 向东 发育 牛 东 1 、2号 断 背斜 。由于 火 山岩 自身的复 杂性 ,加上 复杂 的地 质构造 背景 ,导致 牛东 地 区火 山岩优质 储层 的控 制 因素错 综 复杂 :同
石油 天 然 气 学报 ( 汉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 21 年 2 江 01 月 第 3 卷 第2 3 期 J u n l f l n a e h o g ( . P ) F b 2 V 1 3 o 2 o ra o dG s cn l y JJ I Oi a T o e . 0 1 o 3 N . 1 .
[ 键 词 ] 测 井 识别 ;储 层 评 价 ;解 释 标 准 ;三 塘 湖 盆地 ;火 山岩 关
[ 图分 类 号 ] P 3 .4 中 6 18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0 —9 5 (0 1 2— 00— 6 文 0 0 7 2 2 1 )0 0 9 0
第 3 3卷 第 2期
李 谋 杰 等 :牛 东 地 区 火 山 岩 储 层 特 征 及 测 井 评 价
8 6 4 2 O 8 6 4 2 O
・ 1 9 ・
屑岩 占 3 . 。不 同岩 性孔 隙度 统计 分 析 表 明 ( 1 ,安 山岩 、玄 武 岩 孔 隙度 主 要 集 中 在 6 ~1 9 9/ 9 6 图 ) 4 之 间 ;火 山角砾岩 、凝 灰岩 的孔 隙度 主要 分 布在 1 以下 ,反 映 出熔 岩 储层 物 性 明显 好 于火 山碎 屑岩 。 9
孔 、缝 、洞交 织在 一起则 可 以构成 油气 的储集 空 间_ 。通 过 牛东 地 区 卡拉 岗 ( )组 岩 心观 察 、铸体 2 ] ck 薄 片鉴定 ,以及成 像 测 井 资料 标 定 ,将 C k组火 山岩 储 集 空 间 归 纳 为 原生 气孔 、原 生 裂 缝 、溶 蚀 孔 、 溶蚀 缝 、构造缝 5 ,其 中原 生气孔 包括 晶 间孔 、杏 仁体 内孔 、收 缩孔 等 ;原 生 裂缝 包 括水 平 节理 缝 、 类 柱状 节理 缝 、砾 间收缩缝 等 ;溶蚀孔 包括 斑 晶溶 蚀 孔 、杏仁 体 溶蚀 孔 、基 质 溶蚀 孔 、交 代 物溶 蚀孔 等 ;
牛 东地 区火 山岩储 层特 征 及 测 井评 价
李谋杰 ,郭海敏 f
油气资
I N S X
翥蓊 霎喜 薹 嘉
。 )
郑 佳 奎 ,徐 传 艳 ,王 绍 忠 ( 中石油吐哈油田分 公司勘探 开发研究 新疆 哈 890) 院, 密 30 9
[ 要 ] 火 山岩 储 层 发 育 特 性 不仅 与岩 性 特 征 、岩 相 分 布 有 关 ,而 且 与 喷 发 间 歇 面 溶 蚀 作 用 强 度 和 构 造 裂 摘
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由于火山岩成岩作用的特殊性原生孔隙具有分散性缺乏良好的连通网络难以形成有效储渗空只有在构造运动和风化淋滤作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火山岩体内才可以形成各种孔隙和裂隙孔缝洞交织在一起则可以构成油气的储集空间组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以及成像测井资料标定将c2组火山岩储集空间归纳为原生气孔原生裂缝溶蚀孔溶蚀缝构造缝其中原生气孔包括晶间孔杏仁体内孔收缩孔等
1 火 山 岩储 集空 间及 物 性 影 响 因素
1 1 火 山岩 储 集 空 间 类 型 .
由于火 山岩成 岩作 用 的特 殊性 ,原 生孔 隙具 有分 散性 ,缺 乏 良好 的连 通 网络 ,难 以形 成有效 储渗 空
间 ,只有 在构 造运 动和 风 化 淋 滤作 用 等外 部 因素 的影 响下 ,火 山 岩体 内 才可 以形 成 各 种孔 隙和 裂 隙 ,
1 2 1 岩 性 岩 相 对 储 层 的 控 制 作 用 . .
三塘 湖盆 地牛 东地 区 C k组火 山岩 主要 以 中 、基 性 玄 武岩 和 安 山岩 为 主 ,熔 岩 占 6 . ,火 山碎 : 01
[ 收稿 日期 ] 2 1 0 0 0— 6一o 5
,
[ 者 简介 ] 李 谋 杰 ( 9 8 ) 作 1 7 一 ,男 ,2 0 0 2年 江 汉石 油 学 院 毕 业 ,硕 士 ,讲 师 ,现 主 要 从 事 地 球 物 理 勘探 和 储 层 描 述 工 作 。
一
构 造带 ,距 主断层 不 同位置 ,构造 裂缝 发育 的程度不 同 ,单井 产能 大小 差别很 大 ;同一 口井 ,不 同火 山喷发期 次 、喷发 间歇 面溶蚀 作用 的强度 不 同 ,储集 性能 差别很 大 ;相 同岩性 ,不 同岩相带 孔渗 性能 差
别很 大 。 由于 测井信 息是 储层 岩性 、物性 、裂缝 和孔 洞类 型 、流体性 质等 多 因素的综 合响应 ,从 而导致 储层 测井 解释 评价 的多解 性 、模糊性 和不 确定性 。为此 ,在油藏 评价 的基 础上 ,结合 地质 构造和 油藏 特 征认 识 ,依据 优质储 层 的主控 因素 ,针对 不 同构 造部 位 、不 同岩 性带 、不 同地层 组段 ,分别 建立 了相应 的测 井解 释标 准 ,为火 山岩测 井精 细解 释评价提 供 了一种 全新 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