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岩石学分析储层特征研究-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火山岩储层地质研究进展

火山岩储层地质研究进展
研究 基 础 。
储层 的精 细 划分 与对 比是 火 山岩储 层 研究 中的重 点 和 难点 。曾广 策等 _] 论 了纯 西地 区古 近 系和 新 近 3讨 3 系火 山岩 划分 方 案 。张妮 等 对 江苏侏 罗 系一 白垩 系 火 山岩地 层对 比及划 分进 行 了探 讨 。前人 在研 究 中特
裂缝 不仅 是 火 山岩储 层重 要储 集 空 间 ,更 是 良好 的渗 流通 道 。邓 攀等 l 利 用 电导 率测 井 、 波测 井 、 3 8 声 放 射 性 测井 和地 层倾 角测 井 等方 法对 火 山岩 储 层 的构 造 裂缝 进行 了识 别 。章 凤奇 等 I] 过 系统 的等 温 剩磁 和 3通 9 热退 磁分 析火 山岩储 层 裂缝 的发 育方 向。 对 于火 山岩 储层 裂缝 的表征 , 应该 把 握 2个 要 素 :
a 垂 向高 角 缝 , S 7井 , 5 .9 3 5 .5 X1 36 98 ~ 00 m 6
b 石 英 炸 裂 缝 , S 2井 , 6 . X1 36 61 8m, ̄ 0 5 1
图 1 松 辽 盆 地 某 区 火 山岩 裂 缝 岩 心 及 镜 下 特 征
第 1 9卷 第 1期
( 图 1。 见 )
K w m t T m hs _] 运用 岩石 学 方法建 立 a a oo o o i a等 3在 5 非 均质 火 山岩储 层 地质 模 型研究 中 ,开 展 过火 山岩体 识 别 和追踪 的工作 。受 火 山 口分布 位置 和 火 山喷发 旋 回的共 同控 制 , 同一 火 山喷发 时期 。 成众 多 形态 各 在 形

构造 因素 、 山岩岩 性 特征 和火 山 喷发模 式 . 立大 尺 火 建
度 的火 山岩 等 时地 层格 架 ; 然后 , 据火 山 喷发 旋 回控 依 制 火 山岩体 空 间展 布 ,在 钻井 资料 约束 的 地震 剖 面和 火 山岩 体追 踪 识别 基础 上 ,进行 火 山岩 储层 地 层精 细

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

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
第 蝤 油 蒇 18卷年第2期 2 ” O 4 月
文 章 编 号 :10 0 6~6 3 2 1 ) 2— 0 5— 3 55(0 1 0 0 4 0
红 车 断 裂 带 石 炭 系 火 山岩 油 藏 储 层 特 征
甘 学启 姜懿 洋 秦启 荣 宋文 燕 , , ,
(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 1 四川 成都 6 0 0 ;.中油 新 疆 油 田分 公 司 , 疆 1 50 2 新 克拉玛依 84 0 ) 3 0 0
岩 石的含 油 气级别较低 , 大部分 为不合 油 , 绝 储层 绝 大部 分为 干层或 水层 , 只有 约四 分之 一 的
储层 有油气生产 能力。
关 键 词 : 车 断 裂 带 ; 炭 系; 层 特 征 ; 山岩 油藏 ; 噶 尔盆 地 红 石 储 火 准 中 图分 类 号 :E 2 . T 12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现 , 山岩厚 度受 喷发 能量 和古地 形 的控 制 。 火
碎 屑 间被绿 化 火 山灰 和 方 解 石 胶结 。玄 武 岩 中 的
杏 仁体 被绿 泥 石 、 浊沸 石充 填 。 安 山岩岩 石呈 绿 色 、 绿色 或 浅灰 色 , 晶 、 灰 细 隐
晶质 结 构 , 状 构 造 , 的 具 有杏 仁 状 构 造 。岩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块 有 致 密 , 分 以 角 闪石 、 榄 石 和 斜 长 石 为 主 , 云 成 橄 黑 母、 白云母 和辉 石 次 之 , 可见 灰 白色 斜 长 石 斑 晶及
北 走 向 , 约 8 m, 约 1 长 0k 宽 0~2 m。其 北 与克 百 0k
安 山质 、 沉安 山质 凝灰 岩 为灰 色 , 灰结 构 , 凝 块状 构

火山岩储层类型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火山岩储层类型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火山岩储层类型及其控制因素分析摘要:本文在前人火山岩储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及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火山岩储层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包括岩性岩相、喷发环境,外因包括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

内因奠定了储层形成与分布的基础和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外因对储层的储渗性能有明显改造。

关键字:火山岩储层;储层类型;孔隙成因;控制因素;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火山岩油气藏作为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已引起了广大石油工作者的关注。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火山岩储层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

综合看来,火山岩储层形成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因、储集空间的形成与演化特征、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等方面。

1. 火山岩储层类型由于火山岩的骨架较其他岩石坚硬,抗压实能力强【4】,加之火山岩成岩作用多以冷凝固结方式为主,孔隙度受压实埋深影响较小,使得火山岩的孔隙更容易保存下来,当埋深大于一定深度时,火山岩的储集能力往往会大于沉积岩而成为主要储层【5】。

赵海玲等认为火山岩储层具有分布范围广、地质时代长的特征,这和火山岩油气储层不具岩石类型的专属性有关【6】。

1.1 岩性类型火山岩储层类型多样, 主要有玄武岩、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

玄武岩主要由基性斜长石、辉石、磁铁矿组成, 以斜长石为主, 呈连续斑状结构, 基质间粒结构, 见杏仁状结构。

凝灰岩主要由结构、成份相同,颜色稍有差异的玄武质角砾和岩屑组成, 以岩屑为主, 由火山灰胶结。

火山角砾岩主要由成份相同、颜色稍有差异、粒径大小不等、外形极不规则的玄武质角砾和凝灰质碎屑组成, 以角砾为主, 由绿泥石、浊沸石以及火山灰胶结, 呈火山角砾结构【3】。

火山岩孔隙发育受控于岩性韧性的大小,而韧性大小又受岩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影响.故基性与酸性火山岩的孔隙储集空间,有很大差别。

酸性火山岩的韧性、弹性都比基性火山岩要高.其孔隙测定值大于基性火山岩;而酸性火山岩处于深部时,所形成的裂隙空间又比基性火山岩要好【18】。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贾春明 ,支东明,邢成智,党玉芳(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3)摘要:利用岩心观测、岩石薄片、物性分析、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岩石学特征及储集性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储集层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火山岩;储集层;车排子凸起;准噶尔盆地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09)01-0034-04车排子凸起位置处于克拉玛依市沙湾县,一级构造单元属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东面紧邻红车断裂带,南面为南缘冲断带的四棵树凹陷,北西伸入扎伊尔山山前(图1)。

该凸起是一个海西晚期形成且继承性发育的古凸起,现今的构造格局为喜山运动后的面貌,平面上呈三角形。

这种构造格局使凸起主体部位接受的沉积储层厚度有限,大多数区域缺失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的沉积。

同时,海西晚期以来,凸起区一直为车排子地区构造最高部位,长期处于沙湾和四棵树两个生烃凹陷油气运移指向区。

车排子地区石炭系储层主要为火山岩,其中16口井获少量油流,受资料精度及认识程度的限制,该区储集层系统研究很少。

近年来,车排子凸起在石炭系又获了油气勘探突破和见到良好油气显示,表明车排子凸起区石炭系是又一较好的含油气区块。

1 岩石学特征 二十多口井的岩心观察及岩石薄片分析表明,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主要岩石类型是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分别为42%和26%,其次是火山碎屑沉积岩,占12%,再其次是沉火山碎屑岩,占8%,正常沉积岩不到10%,侵入岩发育极少(图2)。

2 储集层空间类型及储集性能2.1 储集层空间类型火山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类型繁多,其形成、发展、充填是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受多种因素的控收稿日期:2008-05-27作者简介:贾春明(1975-),男,新疆米泉人,工程师,硕士,石油地质制。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演化规律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演化规律
深 层 火 山岩 的勘 探 部 署 X 作 。通 过 岩 心 、 屑 以及 显微 结 构 观 测 , - 岩 深入 分 析 了 火 山岩 储 层 的岩 石 学 特 征 和储 集 空 间特 征 , 步探 讨 初 了徐 家 围子 断 陷 营城 组火 山岩 储 层 的储 集 空 间类 型 及 其 演 化 规 律 。研 究 结果 表 明 , 家 围子 断 陷 营城 组 火 山岩 储 层 的 储 集 空 间 主 徐 要 有原 生孔 隙 、 生 孔 隙 及 裂 隙 3类 , 同的 储 集 空 间 类 型 发 育部 位 不 同 ; 集 空 间 的 发 育 受 到 岩 性 与岩 相 的联 合 控 制 , 溢 相 上 次 不 储 喷 部 亚相 的 气孔 流 纹 岩 、 发 相 热碎 屑流 亚相 的熔 结 凝 灰 岩 、 山通 道 相 火 山 颈 亚 相 的 角 砾 熔 岩 储 层 物 性 最 好 ; 生 孔 隙 一 般连 通 爆 火 原 性 较差 , 成 岩 过 程 中的 微 裂 隙 以及 后 期 的构 造 缝 改善 了原 生 孔 隙 的连 通 性 ;火 山 岩 经 历 了岩 浆冷 凝 收 缩 、 化 淋 滤 、 而 风 有机 酸 溶 蚀 以及 碳 酸溶 蚀 等 作 用 , 成 了原 生 气孔 、 凝 收 缩 缝 、 玻 化 孔 、 石 溶 孔 、 山灰 溶 孔 等 大 量 的储 集 空 间 ; 造 裂 隙 与 地 下 流体 充 形 冷 脱 长 火 构
lz d The r s t h w ha her s r oi pa e ont n t r eki fprm a y p r s s c nda y po e nd f c ur — or s de elpe ye. e uls s o t tt e e v rs c s c ai h e ndso i r o e , e o r r sa a t e p e v o d i h fe e a e . The d v l pm e toft e r s r o rs c s a e do i t d by lt l gy a iho a is The r s r oisi hea r n t e dif r ntplc s e eo n h e e v i pa e r m na e iho o nd lt f ce . e e v r n t i h e r olt ft e u ol hy ie o h ppe a a s bf ce rlv u a is,fo u fi hehe tca tcfu d e pl ie s a i ,br c i a s on n t a c l lod t f n t a ls i l i x osv ubfces e cas nd t ei helvane k vo c ni o ui ub a is a ew eld v l pe . The p i a y po e r h tofc nn c i t a c c nd ts f ce r l e e o d rm r r s a e s or o e tviy,w hih wa mpr e he dige tc a d c si ov d by t a ne i n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成岩作用类型_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_高有峰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成岩作用类型_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_高有峰

火山熔岩类由熔浆喷溢至地表经“冷凝固结”而 用的表现是岩浆由地下深部上升到地下较浅处或地
成 , 具有火山熔岩结构 或玻璃质结构 , 常见块 状构 表冷凝固结过程中产生的作用 ;而火山碎屑岩以压
造 、流纹构造 、气孔(杏仁)构造及珍珠构造 。 松辽盆 实固结为主 , 成岩方式等同或类似于沉积岩 , 其早期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不同岩石类型在不同成岩作用的影响下孔隙发育特征也有所不同图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及成因tableporetypesvolcanicreservoirsyingchengformationsongliaobasin孔隙类型成因分布原生孔隙气孔岩浆中的挥发气体游离聚集呈气泡状向压力较小的顶面大气方向溢出火山熔岩石泡空腔孔酸性熔岩的表面由于凝固时气体逸出体积缩小而产生的多层同心圆球体中空腔酸性火山熔岩杏仁体内孔矿物充填气孔未充填满形成的杏仁体内矿物之间的孔隙火山熔岩岩浆喷出地表压力降低温度升高使斑晶遭受熔蚀形成的孔隙火山熔岩粒间孔隙火山碎屑颗粒间经成岩压实和重结晶作用后残余的孔隙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基质收缩缝岩浆喷发时由于基质近于等体积条件下的快速冷却形成见于各种火山熔岩次生孔隙晶内溶蚀孔斑状火山熔岩中斑晶或火山碎屑岩中晶屑被溶蚀产生的孔隙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基质内溶蚀孔基质中的微晶长石微晶石英火山凝灰物质被溶蚀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杏仁体溶蚀孔气孔或石泡内充填物质遭受溶蚀形成的孔隙具气孔杏仁构造的火山熔岩矿物碎裂缝聚斑结构矿物斑晶在压实作用下破碎形成的裂缝各种含斑晶或晶屑的火山岩重结晶晶间孔火山岩中玻璃质脱玻化作用产生的雏晶微晶之间的晶间孔隙含火山玻璃的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熔岩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岩性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关系fig1relationshipvolcaniclithologydiagenesisporetypesyingchengformationsongliaobasin早期压实作用对粒间孔隙的破坏不强烈火山碎屑岩中仍可保留部分粒间孔隙

火山岩储层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研究分析

火山岩储层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研究分析

火山岩储层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研究分析
杨宇晨
【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
【年(卷),期】2017(043)008
【摘要】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在我国已经具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采油行业的日益发展,火山岩油气藏得到良好开发.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针对火山岩储层的研究水平与开发效率,针对气储层特征以及油气成藏模式进行分析,希望与广大专家、学者共同分享、探讨.
【总页数】1页(P229)
【作者】杨宇晨
【作者单位】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地质研究所,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闵桥地区火山岩油气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J], 刘金华;葛政俊
2.风化店中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 [J], 林伶;李洪香;杨朋
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储层特征与油气成藏 [J], 李虎;唐洪明;秦启荣;范存辉;韩嵩;杨仓;钟城
4.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储层特征与油气成藏 [J], 李虎;唐洪明;秦启荣;范存辉;韩嵩;杨仓;钟城;;;;;;;;;;;;
5.火山岩储层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J], 王伟锋;高斌;卫平生;潘建国;李飞;易泽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河油田红河37井区长8油层储层特征研究

红河油田红河37井区长8油层储层特征研究

红河油田红河37井区长8油层储层特征研究摘要:红河油田位于甘肃鄂南镇泾油气勘查区块西部,红河37井区位于甘肃省镇原县~泾川县。

区域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部,北西向倾斜,局部发育小型低幅度鼻状隆起[1],其主力油层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通岩石学特征、粘土矿物及含量、孔隙特征和物性特征分析红河37井区储层特征。

关键字:红河油田;长8油层;储层特征1.岩石学特征1.1碎屑矿物及含量依据录井岩性描述、薄片鉴定、铸体图象分析等结果,红河37中南区长812储层岩性主要由细砂和中砂组成,储集层砂岩的岩石类型以灰色、深灰色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为主。

砂岩碎屑组分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石英平均含量为39.01%,长石平均含量为32.08%,岩屑次之,岩屑平均含量为23.83%,岩屑以火成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为主,少量的沉积岩岩屑,云母也占一定比例,平均含量3.76%。

砂岩粒度以细粒、细~中粒、粉~细粒为主。

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分选中等至较好,成分成熟度偏低,结构成熟度中等;接触关系以点~线和线状为主,颗粒支撑类型。

胶结类型以孔隙式和薄膜孔隙式为主;胶结物成分以方解石、高岭石、绿泥石为主,胶结物平均含量5.5%。

从延长组沉积早期轻矿物特征来看,盆地东北部、东部和西南部长石含量明显高于石英含量,也表明延长组早期主要受东北和西南两大物源控制,与古水流方向及沉积物扩散方向一致,而此时盆地西南部物源区的构造背景主体是快速隆升的基底,具有近物源快速沉积的特征,因此砂体岩屑含量较高。

岩屑是母岩岩石的碎块,其类型及含量能够较准确地反映了物源区的岩性、风化作用的类型和程度,以及搬运的距离。

延长期早期的岩屑在不同地区的类型和含量有差异,主要分为五个区,其中红河长8属于石英、长石、岩屑近等区,从西南往东北方向岩屑含量有逐渐变低的趋势。

依据录井描述、薄片鉴定、铸体图象分析及扫描电镜成果,长812小层储层砂岩岩性主要由细砂和中砂组成,储集层砂岩的岩石类型以灰色、深灰色岩屑长石砂岩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油气资源需求的增加,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油藏不断消耗,油气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油气勘探从简单的构造型向复杂隐蔽型油气藏转变的过程中,火山岩在油气成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了油气勘探界的广泛重视,已成为国际上油气勘探和油气储量增长的新领域[1]。

火山岩作为油气储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石油地质学界的关注. 2006年,在三塘湖盆地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中首次发现商业油气流,这不仅拓宽了吐哈油气勘探领域,而且还提升了整个盆地的勘探潜力。

但是火山岩储层研究是目前国内公认的一个研究难点,对吐哈油田储层研究工作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2]。

为深入了解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特征,开展岩性特征、岩相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类型特征、储集物性及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的精细研究。

建立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图版、分岩性储层物性解释模型和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为三塘湖盆地中基性火山岩储层评价及勘探方向优选提供地质依据.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火山岩储集层的分布含工业油气流的火山岩油气藏主要分布于火山活动带及断陷盆地。

它们沿基底断裂呈裂隙式或中心式喷发,而且多期喷发的火山岩互相叠加连片,常常具有较大厚度和分布面积。

环太平洋含油气构造带中,火山岩层是一个重要的油气储集层(表1-1)[3]。

日本北部沿海的新泻、山形和秋田油气区中,许多油气田产于新近纪“绿色凝灰岩”建造中。

这个“绿色凝灰岩”是由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安山岩、安山集块岩、安山凝灰角砾岩等组成,沿日本岛弧内带晚新近纪地槽型盆地分布。

表1-1太平洋活动带及其边缘沉积盆地中的火山岩储集层[3]1.2.2火山岩储集层的岩石类型前苏联C.B.克卢博夫综合分析世界各国含油气盆地的火山岩储集层,将其岩石类型归纳为三大类[4]:(1)熔岩和熔岩角砾岩熔岩按其化学成分可划分为玄武岩(SiO2<52%),安山岩(SiO2为57%〜62%), 英安岩(SiO2为65.0%〜68.5%),流纹岩(SiO2>78%);熔岩角砾岩指熔岩角砾被相同成分的熔岩所胶结的岩石。

(2)火山碎屑岩按其碎屑大小可划分为凝灰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砾岩、砂屑凝灰岩和粉砂屑凝灰岩。

(3)火山碎屑一沉积混合型岩石这是火山碎屑经过搬运与正常沉积物同时沉积的岩石。

按其火山组分的含量可划分为:沉积火山碎屑岩(火山组分50%〜90%)和火山碎屑沉积岩(火山组分10%〜50%)。

根据碎屑大小相应地划分为砾岩、砂岩和粉砂结构岩石。

这种储集岩常与前两种储集岩伴生。

1.2.3火山岩命名及岩系划分火山岩岩性识别的主要方法有地质、测井和地震等。

地质识别火山岩岩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岩心观察、镜下薄片鉴定和实验室主量元素分析来确定,该方法可以全面细致描述火山岩颜色、结构、构造及地球化学特征,但其局限性在于必须观察并分析岩心或岩石样品,在一些没有采集样品的地区此方法受到了限制。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岩性的方法有常规测井交会图法[5-7]、主成份分析法[8]、神经网络法[9]、横波信息交会识别法[10]和岩石强度参数交会识别法[11]等,这些方法主要依据岩石矿物组合的物理特征进行岩性识别。

除了一些常规测井方法,还有一系列新技术,如斯伦贝谢近年来开发的FMI成像测井和ECS( Elemental Capture Spectroscop )元素俘获测井。

FMI成像测井通过获得全井电阻率变化来形成电阻率图像,用渐变的色板和灰度值进行刻度,可以直观清楚的看到裂缝、节理、结核等结构和构造。

ECS 测井是所有测井方法中唯一能定量化识别岩性的方法, 但它仅能识别七种元素, 而火山岩主量元素一般有十余种, 这无疑增大了岩性确定的误差[12]。

火山岩地震反射特征是火山岩体和火山岩储层地震识别的基础。

火山岩与围岩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别,在界面上产生较强的反射振幅,火山岩内部具较强反射,火山岩速度比沉积岩速度高,火山岩层速度为 4 000〜5 600m/s,沉积岩层速度为3 400〜4 500m/s,两者有较大的差值。

火山岩与围岩速度差异以及火山岩内部的速度差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出自身的形态,火山岩顶面反射振幅强。

本文主要根据地质识别方法来确定火山岩岩性。

确定岩性的火山岩熔岩分类有两个基本方向: 一是用矿物成分进行分类;二是岩石化学成分分类。

火山岩由于结晶颗粒细小、难以定量统计组成矿物含量, 因此所谓的矿物成分分类是指用化学成分计算标准矿物组成, 然后借用深成岩的矿物成分双三角分类图进行火山岩的分类。

岩石化学成分分类是指用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划分火山岩类型,其分类主要是依据主量元素含量进行分类,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是根据M J Le Bas (1986)和国际地科联(IUGS,1989)创建的火山岩TAS 分类图版。

本文采用此方法对三塘湖地区火山岩进行分类。

1.2.4 火山岩油气储集空间类型火山岩油气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分为两类——原生储集空间和次生储集空间。

其中原生储集空间包括气孔、粒间孔、粒内孔、粒边缝、炸裂缝等,它们通过一系列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等风化淋滤作用转变为风化破裂缝、溶蚀缝、斑晶溶孔、基质溶孔、杏仁体溶孔,再加上与断层伴生的构造裂缝,成为次生储集空间。

1.2.5 火山岩盖层火山岩体本身对油气生成有着良好的封盖作用。

在油气运聚期前形成的致密、坚硬、分布较稳定的火山岩(如致密的玄武岩、流纹岩等)常常可作为油气的良好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1.3.1 技术路线本文从岩心实验数据分析、薄片显微镜下观察等研究入手,以火山岩岩石学理论为依据,首先对研究区火山岩岩石学特征进行认真研究,然后分析火山活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详细解剖已知火山岩类油气藏的成藏特征。

结合研究区火山岩与生储盖的关系,总结该区火山岩类油气藏类型,寻找有利生储盖组合。

提供火山岩类储层综合地质评价及有利的勘探开发区块预测。

技术路线如下图(图1-1)图1-1卡拉岗组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研究技术路线图1.3.2研究内容1.321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分析通过对岩心、岩屑等资料的观察、描述、鉴定分析确定火山岩的岩性、结构构造,进而划分溢流相、过渡相等岩相带,确定火山岩岩相特征。

1.3.2.2 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分析火山岩储层物性及孔喉特征分析,储集空间类型和储层演化及预测。

探讨火山岩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和发育规律。

重点研究风化淋滤、裂缝和火山喷发期次对储层的影响。

分析火山岩裂缝的成因机制及裂缝性储层的控制因素。

1.3.2.3分析火山岩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从火山活动在油气形成中的作用入手,分别讨论火山岩与生油岩、储集层和盖层的关系,及火山活动对油气运移的利弊影响。

进而结合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地质背景,分析火山岩成藏条件。

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复杂多样的圈闭类型进行分类,总结出火山岩类油气藏的类型,指出有利生储盖组合。

1.4 主要成果与认识论文通过火山岩岩石学分析及储层特征研究,结合三塘湖地区火山岩地质特征,总结了火山岩类油气藏成藏特征,讨论了火山活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根据火山岩TAS 分类图版,确定三塘湖地区火山岩岩性主要为基性- 中基性的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据SiO2及K2O+Na2O 含量计算的里特曼指数汕,样品显示主要为碱性到钙碱性系列。

研究区火山岩气孔、杏仁构造发育, 溶蚀强烈,橄榄石可见伊利石化现象。

结合三塘湖盆地火山岩特点和油气勘探需要,对本区火山岩岩相类型主要分为:火山沉积相、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通道相。

火山通道相和爆发相都可发育火山角砾岩,火山沉积相和爆发相都可发育凝灰岩,溢流相和火山通道相都可发育玄武岩、安山岩等熔岩,但根据其围岩不同即可辨别。

三塘湖盆地火山沉积相沉积于被风化淋滤的溢流相之上,一般厚度都不是很大,也有的风化壳之上根本没有火山沉积相,而继续覆盖溢流相。

风化壳的形成与当时所处的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这也是四套火山岩形成两期风化淋滤带而不是四期的原因。

(2)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层特征三塘湖盆地主要发育的储集空间有原生气孔、杏仁体内孔、粒间孔、溶蚀孔、溶蚀缝、构造缝、冷凝收缩缝和风化裂缝等;有效储集空间组合类型分为以下五种:气孔-溶蚀孔-裂缝型、砾间孔-溶蚀孔-裂缝型、气孔-裂缝型、微孔-裂缝型、裂缝型。

统计认为爆发相的角砾岩原生孔隙发育,凝灰岩空隙度最小。

卡拉岗组储层物性具有“双峰”分布特点,反映出因风化淋滤改造而成的孔隙度比原生孔隙度提高了一倍以上。

改造后的基质孔隙虽然数量没有原生孔隙多,但已发展成为油气聚集的主要空间。

孔喉分布也具有“双峰”分布的特点。

(3)三塘湖盆地储层成因探讨构造裂缝的发育是三塘湖盆地特别是马朗凹陷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之一。

构造运动对火山岩储层物性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构造运动中断裂活动在岩体中形成大量裂缝,在形成新的储集空间的同时也连通了岩石中的原生孔缝,使得岩石中的孔隙之间连通性大为提高,同时,由于构造运动产生的大量裂缝,使得溶解作用和溶蚀作用在构造裂缝集中区表现的更为突出,从而形成大量溶蚀孔缝,进一步改善了火山岩储集物性。

火山岩越致密,岩性越脆,构造裂缝越容易形成和保存。

风化淋滤作用对火山岩油气成藏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形成了风化壳储层。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东部地区石炭系风化强度比较大,是石炭系油藏发育的有利地区。

三塘湖地区卡拉岗组火山岩划分为四个旋回,其中发育两套风化淋滤带。

通常构造高部位风化壳物性差,而在相对低部位风化壳保留比较好,优质储层发育,成像资料及钻井井漏信息反映,第三套火山岩体顶部物性好储层发育。

第四套火山岩体内部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差。

一、二套风化淋滤时间短,储层物性差,受风化壳控制,因而牛东区块上石炭统卡拉岗组油层主要分布在第三套、第四套火山岩的顶部,形成上下两个油藏,油藏类型以构造- 地层油气藏为主。

溶蚀使储集空间孔隙度增加,胶结和充填使孔隙度降低,绿泥石化和沸石化充填孔隙,使储集空间减小。

牛东地区卡拉岗组火山岩中的充填作用极为普遍,主要表现为气孔充填,裂缝充填,粒间孔充填、粒内孔充填及溶蚀孔的再充填等等。

(4)火山活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火山活动对油气成藏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火山岩异常热效应加速有机质演化;火山角砾岩储集性能和含油性好;风化淋滤和发生溶蚀后的火山岩储层为优势储层;构造裂缝的发育是三塘湖盆地特别是马朗凹陷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之一;石炭系卡拉岗组致密火成岩,厚度大,封闭性较好,可作为良好的局部盖层;根据研究区火山岩油气藏特征及封闭条件划分出两种圈闭类型,分别为火山岩岩相圈闭和火山岩岩性- 断层圈闭。

研究区火山活动对油气成藏的破坏作用主要体现火山活动产生的高温和热液致使成岩矿物充填和堵塞储集空间, 导致储层变差第2章区域地质概况2.1区域构造背景三塘湖盆地整体位于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晚古生代,受东准噶尔一博格达、莫钦乌拉和卡拉塔格一大南湖等古陆,以及克拉美丽一大黑山和艾比湖一沙泉子2 条双向俯冲缝合带控制,类似于现今西太平洋,呈现多岛海格局,整体处于汇聚挤压构造环境、压中有张,三塘湖盆地主体为弧后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