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TCT、HPV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TCT、HPV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TCT、HPV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胡晓飞1 李灵芝2 武建玲3 陈红艳41,3,4内丘县中医院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 054200【摘要】目的:评价分析HPV、TCT检查+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本院接收的宫颈癌筛查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结果:观察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HPV、TCT检查+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活检联合TCT、HPV检查;宫颈病变;在妇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即为宫颈癌,相关统计表明,该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在科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为仅次于乳腺癌的恶性肿瘤,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近几年来,伴随着宫颈细胞学技术HPV检测技术广泛推广使用于宫颈癌筛查当中,其可以明显提升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早期检出率,有利于控制宫颈癌的死亡率,对于患者预后改善而言意义重大。

宫颈活检可以将癌肿病理类型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检出,为目前临床中对宫颈癌进行确诊的一项可靠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接受宫颈疾病筛查的2 580 例已婚女性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7. 62 ± 11. 31)岁;孕次0 ~ 6 次,平均孕次(2. 35 ± 1. 10)次;产次0 ~ 3 次,平均产次(2. 00 ± 1. 01)次;文化程度大学以上占13. 00%,中学学历占51. 00%,小学及以下学历占36. 00%。

2.诊断标准参照《子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宫颈病变的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①年龄20 ~ 65 岁;②无盆腔放疗史;③依从性强,愿意接受本临床研究。

4.排除标准。

①年龄< 20 岁或> 65 岁;②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③有严重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④不愿意接受本临床研究,依从性差。

TCT+HPV联合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TCT+HPV联合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TCT+HPV联合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探究覃颂团摘要:宫颈癌与乳腺癌都是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但是宫颈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间,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宫颈癌,并且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能够使得女性患者尽早恢复,保障其正常生活。

因此,在日常体检过程中提高筛查结果的准确性,能够有效保障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 (HPV) 联合被认为是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将重点探讨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TCT+HPV联合检查宫颈癌早期筛查应用价值很多女性因为患上宫颈癌,致使自身乃至自己的家庭都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通过相关证明,宫颈癌主要是因为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而引起,且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一旦确诊其情况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高度重视女性宫颈癌筛查工作,选取合适的筛查方法,对于保障女性的生命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宫颈癌简述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常发生在30至35岁的女性身上,浸润癌则发生在45岁至55岁之间的女性身上,且近年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宫颈癌的发病逐步呈现着年轻化的趋势。

通过及时筛查,能够使得患上宫颈癌的女性尽早发现自身的病情,接受治疗,从而使得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能够逐年下降。

宫颈癌可能与病毒感染、性行为及分娩次数、其他行为、生物学等等因素引起,且早期的宫颈癌并没有明显的特征,随着病情恶化,可能会使得女性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到了晚期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等等症状。

一般情况之下,宫颈癌细胞转移的途径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蔓延,一种是淋巴转移。

在检查过程中,医务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宫颈碘试验、阴道镜检查、宫颈锥切术等多种方式,根据女性的家族病史、临床症状以及检查结果,并且对宫颈组织进行活检,能够最终确诊[1]。

1.TCT+HPV联合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在宫颈癌的常规检测方法过程中,医务工作人员会利用传统巴氏涂片技术,因为该方法较为简单,且价格实惠,但是运用传统巴氏涂片技术的精准度不够。

HPV、TCT筛查结合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作用分析

HPV、TCT筛查结合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作用分析

HPV、TCT筛查结合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作用分析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液基细胞学(TCT)检测结合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

方法入选我院妇科门诊2016年1~10月收治的女性患者500例,均行HR-HPV、TCT检测;对HR-HPV 阳性、TCT≥ASCUS及高度怀疑宫颈病变的患者在阴道镜检查下行肉眼醋酸(VIA)和卢戈氏碘液(VILI)检查,并予以定位活检。

结果本研究病理结果显示CINⅡ阴性者215例,CINⅡ阳性者83例,HR-HPV检出率71.8%,TCT 阳性率82.6%,VIA阳性率63.1%,VILI阳性率53.4%,各种筛查方式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敏感度、特異度、阳性比值、准确诊断指数及Kappa值分别是89.0%、34.9%、1.38、0.240和0.161;TCT分别是92.8%、21.5%、1.19、0.150和0.089;VIA分别是86.1%、45.9%、1.60、0.320和0.228;VILI分别是86.9%、59.5%、2.15、0.464和0.361。

结论TCT 检查是临床诊断宫颈病变较为准确、简便的细胞学检测,同时结合HR-HPV检测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最佳方案;但必要时还需结合VIA、VILI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检测,避免漏诊。

标签:宫颈癌;癌前病变;HR-HPV;TCT;阴道镜;活检宫颈癌也称子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

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白带增多等常见症状。

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2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严重危及了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因此,早期筛查、诊断及综合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中广泛应用TCT和HPV来进行筛查,但仍存在有假阴性;因此,必要时还需结合阴道镜下活检检测提高临床确诊率。

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分析陈丽贤;陈历排;黄守松;张书琴【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4(000)019【摘要】目的比较分析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检查出宫颈异常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行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检查,同时对单项或多项异常患者采取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三组检出敏感度及病变阳性检出符合率进行比较。

结果HPV检测敏感度为86.67%,高度病变及浸润癌阳性符合率91.30%;TCT敏感度81.67%,阳性符合率为84.78%;宫颈刮片敏感度53.89%,阳性符合率为60.14%。

HPV检测、TCT敏感度及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宫颈刮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宫颈刮片,HPV检测及TCT敏感度检出正确率高,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重要手段。

【总页数】2页(P223-224)【作者】陈丽贤;陈历排;黄守松;张书琴【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广东广州 51009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广东广州 51009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广东广州 51009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广东广州 51009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J], 王步军;郑飞云2.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J], 石杰;付琼3.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应用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J], 钟文芳;王洁;李萍;许子花4.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J], 王步军;郑飞云5.HPV检测及TCT、宫颈刮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J], 张发顺;樊蒙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危型HPV检测和TCT联合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癌变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高危型HPV检测和TCT联合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癌变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高危型HPV检测和TCT联合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癌变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高危型HPV检测和TCT联合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癌变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纳入了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进行宫颈癌癌前筛查病变的女性患者共计10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TCT和HR- HPV检测,将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用于探究TCT和HR- HPV检测这两种检查方式在宫颈癌疾病筛查中的作用。

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筛查的所有患者中结果为阳性患者23名,阴性患者77名,TCT 和HR-HPV联合检查对于宫颈癌女性患者的癌前病变筛查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使用TCT和HR-HPV单项检查,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CT联合HR- HPV检查对于宫颈癌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可以有效的提升对疾病诊断的准确度,为临床明确病情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高危型HPV检测、TCT联合检查、筛查和诊断、应用价值宫颈癌是一种临床中非常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临床中中年女性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这种疾病在发病早期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症状可能与月经失调、经期紊乱、阴道不明原因反复感染有关,患者非常容易因为误诊漏诊等情况延误对病情的治疗[1]。

所以应该秉持着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原则早发现患者的癌前病变为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供保障[2-3]。

高危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和宫颈癌的发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额关联,研究调查显示超过95%的宫颈癌患者在发病早期都会发现HR-HPV的感染[4]。

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检查是一种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测到发生癌变的宫颈细胞的检测技术,但是这种检测技术虽然便捷但是也非常容易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病变的细胞出现由于检测人员主观判断错误而导致的漏诊、误诊的现象。

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官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检查出宫颈异常的1000例育龄非孕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均采用TCT、HPV及宫颈刮片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三组检出敏感度及病变阳性检出符合率进行比较。

结果:三组检测方法敏感度比较,HPV、TCT敏感度明显高于官颈刮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CT联合HPV检出率最高,相较于单一检查方式,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5)。

结论:相比宫颈刮片,HPV检测及TCT敏感度检出正确率高,TCT联合官颈HPV-DNA检测可作为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常规筛查的方法。

[关键词]HVP;TCT;官颈刮片;宫颈癌;癌前病变[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近几年来,官颈异常及宫颈癌均呈现出了不断增长以及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病因主要是由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其发病率仅仅次于乳腺癌,近几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仍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HPV检测、TCT等检查方式也取得了显著发展,在临床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宫颈异常的早期正确、全面筛查均具有明确的作用。

在临床上也发现,宫颈癌病变潜伏时间一般比较长,最长可达十年左右,很多女性常常毫无症状和体征,或者有轻微症状故而不明显,当患者经常有白带增多、异味、黄带、血性自带、阴道瘙痒、月经不正常等情况发生时,就需要及时引起注意,然而一般的妇科检查也很难确定是否有癌前病变,这就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临床检查。

采用有效的诊断方式对预防癌变及降低官颈癌死亡率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有效提高宫颈异常及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准确价值,医学上对宫颈癌及癌症病变筛查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HPV与TCT及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和宫颈筛查的应用价值

HPV与TCT及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和宫颈筛查的应用价值

HPV与TCT及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和宫颈筛查的应用价值宫颈病变是育龄女性常见疾病。

育龄女性因性生活、流产、分娩和节育措施等致宫颈损伤而患宫颈病变,其病变包括炎症、损伤、畸形、肿瘤及癌前病变[1]。

宫颈癌发展一般经过癌前病变、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三个阶段。

目前HPV的持续感染是世界上公认的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主要原因[2]。

研究已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 HPV)侵犯人体皮肤和黏膜引起增殖性乳头瘤病变,宫颈癌患者近100%能检测到HPV感染。

感染HPV的宫颈不一定都发展成宫颈癌,因其感染是可逆的。

在宫颈恶变前进行HPV早期干预会很大程度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建立合适的宫颈筛查方法是我们目前降低宫颈病变的有力措施,避免其盲目性。

TCT法直接制成清晰的薄层涂片,提高了准确性。

但对于早期未出现细胞内瘤变的患者仅用TCT筛查很难,此时可能存在HPV的感染,需行HPV检测或HPV与TCT联合检测提高癌前病变的检测率,避免漏诊率。

本研究遵循三阶梯诊断方法:细胞学阴道镜病理组织学,这对开展预防宫颈病变及宫颈癌有重大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2010年1月~2012年5月就诊于本院和锦州市妇婴医院妇产科门诊自愿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2156人,年龄19~70岁,平均32.6岁,均有性生活史。

1.2 方法1.2.1 TCT检测在非月经期,患者于检查前24 h内禁止性生活、72 h内禁止阴道冲洗及上药。

窥器暴露宫颈,干棉球拭去宫颈分泌物,专用毛刷在宫颈管处顺时针旋转5~6周、并停留20 s,将毛刷放入专用保存液中进行病理检测;对检测结果异常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送病理。

1.2.2 HPV检测运用杂交捕获法(HCII HPVDNA)进行检测,取材前方法同TCT法,毛刷于宫颈管处逆时针旋转3周、停留10 s,然后取样刷放入专用试管中,切口处折断多余部分,拧紧瓶盖;行病理检查并分型,如有一型阳性,在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

HR—HPV、TCT检查联合阴道镜定位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HR—HPV、TCT检查联合阴道镜定位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HR—HPV、TCT检查联合阴道镜定位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目的研究探讨联合应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联合阴道镜定位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女性9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女性均分别实施HR-HPV检查、TCT检查及阴道镜定位活检,分别将其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诊断的符合率。

结果998例受检女性经病理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15.1%,经HR-HPV检查、TCT检查和阴道镜定位活检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4.2%、80.1%和78.1%,比较差异较小(P>0.05),而经HR-HPV、TCT 检测呈阳性,再经阴道镜下定位活检仍为阳性的患者,阳性符合率可达100.0%,显著高于其他单一诊断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HR-HPV、TCT检查、阴道镜定位活检均能在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应用上述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筛查的符合率,弥补单一诊断方法的局限性,为女性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指导。

标签: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定位活检;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发病率高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不仅发病率死亡率高,且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调查数据显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如能得到有效治疗,则5年生存率可达90%[1],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浸润癌的发生息息相关。

由于从癌前病变到宫颈癌的转变是一个相对比较缓慢的发展过程,做好对宫颈癌高危患者的有效筛查、合理预防、积极干预十分重要。

本文就来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女性99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HR-HPV、TCT检查联合阴道镜定位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女性9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女性均自愿接受HR-HPV、TCT检查、阴道镜定位活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钱小华
来源:《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官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
2015年12月检查出宫颈异常的1000例育龄非孕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均采用TCT、HPV及宫颈刮片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三组检出敏感度及病变阳性检出符合率进行比较。

结果:三组检测方法敏感度比较,HPV、TCT敏感度明显高于官颈刮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CT联合HPV检出率最高,相较于单一检查方式,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HVP;TCT;官颈刮片;宫颈癌;癌前病变[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6(2017)01-019-02
近几年来,官颈异常及宫颈癌均呈现出了不断增长以及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病因主要是由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其发病率仅仅次于乳腺癌,近几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仍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HPV检测、TCT等检查方式也取得了显著发展,在临床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宫颈异常的早期正确、全面筛查均具有明确的作用。

在临床上也发现,宫颈癌病变潜伏时间一般比较长,最长可达十年左右,很多女性常常毫无症状和体征,或者有轻微症状故而不明显,当患者经常有白带增多、异味、黄带、血性自带、阴道瘙痒、月经不正常等情况发生时,就需要及时引起注意,然而一般的妇科检查也很难确定是否有癌前病变,这就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临床检查。

采用有效的诊断方式对预防癌变及降低官颈癌死亡率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有效提高宫颈异常及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准确价值,医学上对宫颈癌及癌症病变筛查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故对三种检查手段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特展开此次研究。

现将报告加以总结,正文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检查出宫颈异常的1000例育龄非孕妇女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宫颈肥大、溃疡、宫颈糜烂、乳头样增生等症状,患者的年龄最大52岁,最小22岁,平均(42.6±1.5)岁;孕产次0-4次,平均(1.5±0.2)次;患者的文化程度:小学223例,初中327例,高中及以上400例。

所有的患者均接受HPV、TCT 及宫颈刮片检查,对单项或多项异常患者再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1.2方法
1000例患者均进行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检查,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前,叮嘱患者检查前3d禁止阴道冲洗或者阴道内用药,并叮嘱所有检查患者在正式检查前不能有任何性生活,诊断时间定为月经期结束后5-7d。

1.2.1检查方法
(1)TCT检查,使用TCT专用宫颈塑料软毛刷伸入宫颈管内,轻柔旋转刮取宫颈外口的脱落细胞,将毛刷置入细胞保存液中保存。

使用珠海华艾试剂对保存液进行处理,自动化系统自动处理后生成薄层细胞涂片,用适量酒精(浓度为95%)固定,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后行光镜检查。

根据细胞学诊断标准(TBS标准)进行分类:正常范围(WNL)、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和腺细胞(ASCUS和AGUS)、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IS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2)HPV DNA检查,受检女性取膀胱截石位,使用阴道窥器将宫颈完全暴露,擦去宫颈外分泌物后,逆时针旋转3圈,停留10s后,采集宫颈及宫颈管内的脱落细胞,将获得的脱落细胞置于细胞标本保存液中进行充分漂洗与编号。

进行HPV-DNA检测,采用PCR检测技术,检测的分型为HPV16、18等基因型。

(3)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于3d后进行宫颈刮片检查,在宫颈鳞柱上皮交界的位置用木质宫颈刮板(一次性刮取细胞,将细胞均匀涂抹在刮片上,及时送往细胞室检查(巴氏分级)。

对于阴道镜下异常组织进行活检。

1.3检查标准
①将高危HPV亚型中HPVl6、HPVl8等亚型结果呈阳性者检测为阳性;②TCT细胞学诊断:包括ASC(不典型鳞状上皮)、LSIL(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即CINI)及HSIL(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其中LSIL及HSIL(包括CIN]I与CINm)为组织學阳性,CINI为正常、良性宫颈炎、低级别疾病,CINⅡ表示中级病变,CINⅢ为高级病变及原位癌病变;③宫颈刮片:巴氏涂片Ⅱ级且存在异常细胞及Ⅲ级以上,提示结果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
为保证科学性,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应用均由SPSS 22,0来完成。

初步将数据录入EXCEL (2007)进行编辑校对与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相关等级资料采用
t检验,其他相关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或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
2.结果
2.1 1000例受检者中,三组检测方法敏感度比较,HPV检测阳性例数781例,阴性例数219例,敏感度78.1%,TCT检查阳性例数773例,阴性例数227例,敏感度为77.3%,宫颈刮片阳性例数553例,阴性例数447例,敏感度为55,3%,HPV、TCT敏感度明显高于宫颈刮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PV与TC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1.69,P=0.19>0.05);HPV 与宫颈刮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6.29,P=0.00001,2=31.80,P=0.0001
2.2比较三种检测方式的浸润度和高度病变与病理活检的阳性符合率,其中能过病理活检方式检查出浸润癌11例,CIN I27例,CINⅡ84例,CINⅢ53例,浸润癌和高度病变74例;通过HPV检测方式检测出浸润癌10例,CINI 21例,CINⅡ71例,CINⅢ50例,浸润癌和高度病变74例,阳性符合率78.1%;
通过TCT检测方式检测出浸润癌10例,CINⅠ22例,CINⅡ68例,CINⅢ46例,浸润癌和高度病变68例,阳性符合率77.3%;通过宫颈刮片检测出浸润癌7例,CINI10例,
CINⅡ47例,CINⅢ28例,浸润癌和高度病变49例,阳性符合率55.3%。

TCT阳性77.3%,HPV-DNA阳性78.1%,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HPV检出率最高,相较于单一检查方式,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宫颈癌是威脅全世界女性健康的主要问题,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第三大肿瘤,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数约46万多,发展中国家占80%,我国占1/3。

发达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的实质性下降归功于有效的宫颈癌筛查,中国癌症基金会进行几种肿瘤筛查和防治工作中也是把宫颈癌作为首选,因为宫颈癌若是能够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

宫颈癌在妇科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主要的发病人群集中在中老年女性,在我国,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疾病,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

宫颈癌主要是由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还有就是病原体感染、不健康的性生活、吸烟等一些因素也都有可能诱发宫颈癌的发病。

当患者出现了早期宫颈病变的时侯,早期临床症状主要会表现为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等,若是任由病情的不断持续发展,不规则出血量会明显增加,与此同时,阴道可能排出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同时还伴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HPV检测、TCT等检查方式在宫颈癌病变检查中也取得了显著发展。

人乳头瘤病毒主要是通过性传播的方式入侵机体,患者在感染初期并无特异性表现,但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人乳头状病毒阳性水平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而逐渐增加,尤其是宫颈
癌,对患者的癌情影响也越来越大。

TCT是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的简称,主要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成本低廉,被广泛使用。

但是TCT也不能够单独地应用于宫颈癌检测,由于其缺少组织结构特征,其有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因此只能作为筛查方法中的一种,而不能作为对疾病的最后诊断。

利用HPV检测,,发挥HPV检测的高敏感度作用,可发挥其高特异度效能,采用TCT 联合HPV诊断准确率最佳,以尽早发现宫颈癌病变或宫颈HPV感染。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证实,相比较于宫颈刮片,HPV检测及TCT敏感度检出正确率高,TCT联合宫颈HPV-DNA检测可作为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常规筛查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