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简介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 “中原之州”——河南省(河南省简介[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 “中原之州”——河南省(河南省简介[2])

河南省简介河南省(简称豫)位于我国中部、黄河中下游地区。

周边与皖、鄂、陕、晋、鲁6省相邻。

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现辖17地级市、21县级市、89县、48市辖区。

人口9347万,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

有回、蒙、满、壮等51个少数民族。

省会郑州市。

自然环境:河南处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

地形总体西高东低,西、北、南三面为伏牛山、太行山、桐柏山和大别山所环抱,嵩山(1440米)为五岳名山之一。

全省由豫东平原(华北黄淮海平原的组成部分)、豫北山地、豫西山地、南阳盆地、豫南山地五部分组成。

河南是中华民族中原文化发祥地,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浓缩了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群雄逐鹿、问鼎中原。

中原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孕育了河图、洛书、周易、八卦、太极左、少林的神秘文化,圣人荟萃:关羽、张衡、吴道子、孙思邈、杜甫、白居易、岳飞等人故里都在河南。

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就占有三个。

(安阳、洛阳、开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滔滔黄河之水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黄河文化最早的发祥地和最集中的遗存地。

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省级529处。

著名的有河南省博物馆、郑州二七纪念塔,黄河游览区、仰韶遗址、龙山、大河村遗址,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开封宋城、铁塔、龙亭、相国寺,登封嵩山中岳庙与少林寺,以及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红旗渠游览区等。

南阳市内乡县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列入"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郑州市(简称郑)位于河南省中北部,黄河南岸。

历史上就以"九州腹地、十省通衢"而享有盛名。

辖6区(中原区、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上街区、邙山区)5市(巩义市、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荣阳市)1县(中牟县)。

人口557.75万人。

登封嵩山(1440米)为我国五岳名之一,特产有黄河鲤鱼、中牟西瓜、新密金银花、新郑大枣、河阴石榴、荣阳柿饼等。

河南简介

河南简介

三不沾
【民俗风情】
河南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如 腊八枣树“吃”米饭、祭灶、庙会等民俗活 动丰富多彩。
河南有许多赶庙会的风俗。如农历三月 三,盘古山庙会,中岳庙会等。还有浚县一 年一度的“正月庙会”闻名遐迩,是中原民 俗文化的活化石, 2007年,“浚县古庙会” 和“浚县民间社火”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同时被评为河南民俗经典。
【特产美食】
河南省特产众多,类型丰富。旅游工艺品有 汝瓷、钧瓷、洛阳唐三彩、南阳玉雕、西平棠 溪宝剑、开封汴绣、朱仙镇木板年画、浚县泥 咕咕、淮阳泥泥狗、洛阳铲、麦秆画等。
名酒有杜康酒、宝丰酒、仰韶酒、张弓酒、 宋河粮液等。土特名产有四大怀药、新郑大枣、 灵宝苹果、信阳毛尖、原阳大米、河阴石榴、 中牟大蒜、信阳板栗、黄河鲤鱼、西峡中华猕 猴桃等。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年底, 河南辖17个省辖市, 1个省直管市,52个 市辖区、20个县级市、 85个县,省会郑州市。
17 1 52 20 85
【历史沿革】
4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在河南建立。公元前16世纪,发源于河南 商丘的商民族建立商朝,初都于亳,历经迁移 后定都于殷(今安阳)。春秋战国时期众多诸 侯国的都城也均在河南境内。秦朝建立后,在 今河南境内设置三川郡;西汉初都洛阳,后迁 移到今西安,东汉建都洛阳。
每年4月,洛阳牡丹甲天 下,一年一度的中国洛阳牡 丹文化节吸引了四方宾朋云 集古都洛阳;每年11月,开 封菊花世无双,傲霜怒放迎 游人,真可谓“万里游燕客, 十年归此台。只今秋色里, 忍为菊花来”。
河南省是文物资源大省,地下文物总量居全 国第1位,地上文物总量居全国第2位,各类博 物馆、纪念馆150余座,收藏各类文物140万余 件,约占全国的1/8,被誉为“中国历史的自然 博物馆”。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据了半壁 江山,数量居全国第1位。有8座国家级历史文 化名城,1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级 历史文化名村,2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 第五集 河南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 第五集 河南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第五
集河南
河南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下面是一些河南省的地理知识要点。

位置和边界
- 河南地理位置: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东临山东、安徽,南接湖北,西靠陕西,北界河北。

- 面积和人口:河南省的总面积约为16.7万平方千米,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自然地理
- 地势地貌:河南省地势相对平坦,主要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和太行山区组成。

- 气候特点:河南省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 主要河流:黄河是河南省的主要河流,流经省境并形成了豫
北平原。

行政区划
- 地级市: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包括郑州、洛阳、开封等。

- 县级行政区:河南省下辖160个县级行政区。

经济发展
- 主要产业:河南省的主要产业有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其中,农业以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为主,工业以煤炭、冶金、电力
等为支柱,服务业快速发展。

- 经济特色:河南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煤炭资源,是中国
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煤炭生产基地。

以上是对河南省的一些地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河南省作为中
国的中部省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

河南省

河南省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3月,河南省辖17个地级市、21个县级市(含1个省直辖县级市)、82个县、54个市辖区,共
1791个乡镇、662个街道办事处。
河南省政府驻郑州市金水区金水东路2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质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自然灾害
水文
土壤
河南省位于位于中国中东部、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坐标:西起东经110°21′,东至东经 116°39′,跨经度6°18′,直线距离约580千米;南自北纬31°23′,北到北纬36°22′,跨纬度4°59′, 直线距离约550千米。东连山东、安徽,西邻陕西,北与河北、山西相接,南临湖北;全省总面积16.57万平方千 米,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3%。
2017年,河南省共营造林481.67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26.28千公顷。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0个,面积762 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森林公园118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覆盖率24.53%。 嵖岈 山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和矿业大省,矿业产值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前5位。全省已发现的矿种144种, 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10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93种。优势矿产可归纳为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以 及天然碱、盐矿、耐火黏土、萤石、珍珠岩、水泥灰岩、石墨“七大非金属矿产”。在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资 源中,保有资源储量居首位的有9种,居前3位的有35种,居前5位的有46种,居前10位的有72种。灵宝、栾川、 桐柏、叶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金城”“中国钼都”“中国天然碱之都”和“中国岩盐之都”。
河南省地貌可分五区:
河南气候分界图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 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 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 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2022年平均气温15.8℃。平均年降 水量594.3毫米。平均年日照时数2024.1小时。

河南的风土人情简介

河南的风土人情简介

河南的风土人情简介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处黄河中下游。

因河南地处中原,古称“中州”、“中原”,简称“豫”。

河南省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东临江苏、山东,西接陕西、山西,南依长江、淮河,北依燕山、太行山。

面积87020平方公里,人口8347万人。

河南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西、北两面环山,东南面濒临黄淮平原。

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

夏商时期,河南境内先后出现了2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权;西周时期建立了6个大国和9个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了20多个诸侯国。

秦朝时在今河南境内设18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省级行政区;西汉时在今河南境内设9郡,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省级行政区;东汉时在今河南境内设13郡;三国时期在今河南境内设10郡;西晋时期在今河南境内设18郡;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在今河南境内设21郡;隋朝在今河南境内设10州、1县、3郡和3县。

—— 1 —1 —。

河南省简介

河南省简介

河南省概况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辖17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市,21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3%。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

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

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

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分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既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山川壮美,风光秀丽,融南秀北雄于一体。

有焦作云台山、登封嵩山、济源王屋山、南阳伏牛山等世界级地质公园4个,遂平嵖岈山等国家地质公园5个。

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省级23处。

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078亿斤。

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以上的粮食,养活了全国1/13的人口,同时每年还输出原粮及制成品3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河南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

京港澳高速、京珠高速、连霍高速、济广高速、大广高速(京开高速)等9条国家高速公路及105、106、107、207、310、311、312等9条国道经过河南。

截至2010年底,河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居全国首位。

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零担中转站,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省内已建成郑州、洛阳和南阳三个民用机场。

河南省简介

河南省简介

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资源丰富,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人口众多,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巨大;区位优越,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农业领先,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发展较快,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潜力很大,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河南概貌名称由来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自然地理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和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

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更加凸显了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

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3%。

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

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资源环境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

河南省简介导游欢迎词三篇

河南省简介导游欢迎词三篇

河南省简介导游欢迎词三篇河南省简介导游欢迎词一: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河南省!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我国的重要省份之一。

河南省地理位置优越,北临黄河,南濒长江,是我国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

河南省是我国的中部咽喉,被誉为“华夏腹地”,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旅游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中心。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河南省的丰富历史文化。

河南省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比如,位于郑州的嵩山少林寺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

河南还有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的洛阳,这里有著名的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瑰宝”。

其次,河南省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值得游览。

比如,位于洛阳的龙门石窟周边有美丽的龙门山风景区,这里有独特的地貌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河南还有世界自然遗产黄河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一颗明珠,壮丽的瀑布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我要向大家介绍河南省的美食文化。

河南省的美食种类繁多,口味独特,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比如,郑州的烩面、焦作的焦圈、开封的炸酱面等都是河南省的传统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在河南省旅行,您不仅能领略到悠久的历史文化,还能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品尝到美味的美食。

我相信,这里的景点和美食一定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感谢大家选择河南省作为您的旅行目的地,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您提供最好的导游服务。

祝愿大家在河南省度过一个愉快、难忘的旅行!谢谢大家!河南省简介导游欢迎词二: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河南省!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我国的中心省份之一。

河南省地理位置优越,北临黄河,南濒长江,是我国的交通要地,也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

河南省是中原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是一个旅游胜地。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河南省的历史文化。

河南省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简介
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资源丰富,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人口众多,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巨大;区位优越,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农业领先,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发展较快,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潜力很大,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河南概貌
名称由来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山水胜景
河南既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犹如一座浩瀚如烟的历史长廊、一幅风光旖旎的天然画卷,山川融南秀北雄于一体。

全省共有焦作云台山、登封嵩山、王屋山一黛眉山、南阳伏牛山等世界地质公园4个、居全国第1位,安阳林虑山等国家地质公园7个,新乡凤凰山、焦作缝山等国家矿山公园3个,国家级恐龙蛋化石群自然保护区1个。

全省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省级23处,共有A级旅游景区213处、4A级以上景区78处。

嵩山、白云山、鸡公山、王屋山、尧山、太行大峡谷、宝天曼、老界岭、云梦山、岈山、南湾湖、丹江口等均属山水奇观。

黄河自西向东流经河南七百多公里,郑州至开封段由于泥沙淤积,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3-5米,可谓河从屋顶过,船在空中行” 形成地上悬河”的独特自然景观。

人工天河”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历史渊源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诞生在河南新郑,中华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国家的建立,都与河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5000年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200多个皇帝在此执政。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均源自河南。

文物古迹众多,全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有天下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大相国寺,等等。

洛阳、开圭寸、安阳、南阳、商丘、郑州、浚县、濮阳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自古以来,中原大地上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程颐、程灏,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商鞅、苏秦、李
斯、刘秀、张良、司马懿、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僧一行,文学
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司马光、褚遂良、吴道子,佛学家玄奘等,还有现当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鸿昌、吴焕先、杨靖宇,革命先辈邓颖超、彭雪枫、许世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

万姓同根,万宗同源”。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
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无论是客家人还是闽南人基本上祖籍都在河南。

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人士络绎不绝。

可以说,河南是所有中华儿女心灵上的故乡。

特色美食
河南省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还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财富--豫菜•豫菜的烹调方法,共有50余种。

扒、烧、炸、熘、
爆、炒、炝别有特色,葱椒炝和凹,独树一帜。

其中扒菜更为独到,素有"扒菜不勾芡,汤汁自来黏"的美称。

另外,河南爆菜时多用武火,热锅凉油,操作迅
速,质地脆嫩,汁色乳白。

"糖醋熘黄河鲤鱼焙面"、"炒三不粘"、"桂花皮丝"、" 糖醋鲤鱼"等,这些历史悠久的豫菜名菜,至今仍名扬遐迩,为中外人士所赞扬。

人口民族
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2010年底常住人口9405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3651万人,占总人口的38.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5754万人,占总人口的61.2%。

民族英雄
发生在1937年7月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再回首, 当时打响唤起四万万人民奋勇杀敌第一枪的,不是别人,正是河南的抗日英雄一—吉星文和金振中。

金振中,河南固始人,1904年生于贫穷之家。

吉星文,抗日名将吉鸿昌的族侄,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正是他,率部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
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

吉鸿昌,河南扶沟人,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彭雪枫1907年出生于河南镇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38年春调赴河南确山竹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组织训练抗日武装。

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牺牲,时年37岁。

他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

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智勇双全,战功卓著。

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他们,都是河南人,是河南人民的好孩子!
省树、省花
河南山水秀丽,气候宜人,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是中国著名的宜居之城、魅力之城、创业之城,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河南省的省树和省花是桂花树和腊梅
几个特色城市南阳、开封、洛阳、濮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