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 学院
51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体验式教育模式研究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52 大学生网络评论规律及舆论引导研究
山东财经大学
53 高校实践育人的协同机制及实践路径研究
武汉大学
54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
河北联合大学
55 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5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
46 SIYB与KAB比较研究及其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7 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失范成因分析与职业伦理精神的培养 湖南城市学院
48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社区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
49 基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网络辅导员构建模式研究
郑州大学
50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特色项目培育建设研究——以高校学生党 支部组织生活的有效性为例
朱美燕
谷朝众 聂培尧
朱华 姚冰 李宝国 何书彩
项建斌
马雷
尹冬梅
肖文旭 胡骄键 任庆银
吴月齐
64
流行音乐对青少年价值观养成之积极功能研究——以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
曲阜师范大学
65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
66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测评指标研究
山东大学
6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
复旦大学
51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西藏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研究
西藏民族学院
52 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性研究
浙江万里学院
4
韩磊 佴康 杨化 刘琛 张治国
何照清
曾喜云
王东阳 程治强
大学生创业论文题目

大学生创业论文题目大学生创业论文题目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创业论文题目,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学生创业论文题目篇11、创业精神促进高校教师工作的研究2、独立学院毕业生创业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3、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构建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4、创业融资、众筹平台转型与中国智造--以点名时间为例5、“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6、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分析7、基于大学生创业模式的创业保障措施研究8、“互联网+ ”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9、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研究10、财经类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探讨11、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基于云南省高校的视角12、岗位创业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13、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研究14、网店创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5、创新创业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16、大学生创业实训公司的成立与探索17、基于就业视角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18、人格特性与环境认知对高校学生创业态度的影响19、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研究20、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融资与众筹对接研究21、对农业创业致富的思考22、产品设计创新创业23、创新创业形势下农村大学生择业去向引领--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24、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及社会支持研究25、大数据技术下创业型人才的胜任特征及培养机制研究26、电商带动的学生网络创业就业影响因素分析27、关于大学生生态养殖创业的国家优惠政策分析2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性研究29、创新创业与商务英语内容依托式教学的“动”结合30、基于组织特征的创业型大学教师创新能力研究31、泰州市“网店微商”大学生工作室创业模式构建32、大众创业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心理分析33、基于大学生成长因素视角下的创业教育服务模式探析34、互联网思维下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开发--以年年家玻璃小铺为例35、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设计36、浙江沿海地区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37、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的选择--以粤东六所高校为例38、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能力研究39、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与结构分析--以璐芳美美妆创业为例40、大学生创业学习及教学课程支撑体系研究41、基于创业失败视角的逆商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例42、隐性知识共享视角下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43、探析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四个核心44、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作用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45、融创新创业教育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经管类专业为例46、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模式的毕业设计新形式研究47、基于AHP与模糊数学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质量体系研究48、基于SSH框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系统设计研究49、创新创业对湖北省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50、建设能够激励创新和创业的体制机制51、国内外创业型社会企业对比分析52、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效果的影响分析53、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54、高校团组织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帮扶机制研究55、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内涵的演变及其深化策略56、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公益创业的视角57、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探索大学生创业论文题目篇21、高校毕业生创业管理流程研究2、应用技术型高校创业教育管理研究3、大学生创业管理的对策与措施4、基于B/S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创业管理视角下体质健康服务企业的成长管理6、金江公司创业管理研究7、上海S有限公司创业管理研究8、某公司创业管理团队问题分析及对策9、旅行佳商旅网创业管理研究10、济宁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1、中式快餐企业创业管理要素的研究12、基于过程窗口的秦皇岛旅行社创业管理模式研究13、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与高校管理变革14、中关村IT企业创业管理研究15、阿尔麦迪公司创业管理研究与实践16、民营企业员工内部创业管理研究17、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18、创业投资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19、公司创业视角下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20、高科技创业企业风险管理研究21、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22、大学生创业融资难原因与风险管理对策23、创业初期融资渠道分析24、浅析风险投资对创业企业的影响25、浅论天使投资对创业企业的影响26、浅析初创企业融资渠道27、创业者的融资方法总结与分析28、大学生创业困境及对策29、创业的风险与防范分析.30、我国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研究31、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32、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33、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34、大学生网络创业途径与支持体系研究35、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探析36、大学生网络创业SWOT分析37、网络创业基本模式的特征比较38、浅谈大学生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39、初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弊端及解决策略40、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服务管理对策研究41、支持内创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42、QY公司二次创业战略管理研究43、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44、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策略研究45、我国民办高校创业基地运营管理研究46、集团公司创业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强度与自主创新能力47、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48、DY分校创业教育项目化管理研究49、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50、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研究51、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运营管理研究52、中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机制研究53、东方教育公司创业成长管理案例研究54、泉州地区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研究55、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56、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创业关系研究57、H大学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管理体系研究58、治理视野下大学创业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59、我国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风险管理研究60、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问题研究61、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机制研究62、创业团队中的信任管理研究63、创业团队理论研究文献综述64、论创业团队的规范化管理65、浅析创业团队的组建66、创业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研究67、创业者寻找产品市场的技巧分析研究68、创业者的融资方法总结与分析69、创业者素质胜任力特征分析70、浅谈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的内部管理71、通过查阅有关史玉柱的创业史,写一份《读史玉柱创业史有感》72、资源整合能力对创业过程的影响研究73、大学生创业资源整合机制初探74、创业型企业商业模式研究75、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困境及对策研究76、天使投资在大学生创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77、大学生创业融资风险研究78、大学生创业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79、大学生创业融资方式比较分析80、大学生创业融资策略探析81、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及对策82、创业融资渠道探讨83、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分析84、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研究85、大学技术创业过程融资行为分析86、论大学生创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7、创业期企业财务管理研究88、科技创业企业成长期的管理问题及对策89、成都德弗莱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业研究90、创业帮扶培训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91、M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项目运行管理研究92、创业导向、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93、中资企业国际创业风险管理体系研究94、我国创业企业风险管理研究95、孵化器创业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96、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机制研究97、基于Timmons模型的创业风险管理研究98、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99、潍坊市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申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00、浙商职院创业园房屋租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立德树人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

立德树人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发布时间:2021-07-13T16:03:03.95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作者:叶静[导读]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在“双创”的思维下构建“课程思政叶静宁波财经学院,浙江省宁波市 315175摘要: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在“双创”的思维下构建“课程思政”,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变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的课程体系,推进双创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模式,对于培养创新创业型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现状,提出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模块化课程结构、构建“双创”价值引领下的课程标准、建立多元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等策略,提升应用型高校课程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立德树人;双创;课程思政;课程建设一、引言2019年教育部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地设课,建设一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
2020年5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高校要结合学校发展定位,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潘懋元先生认为“课程居于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的心脏。
”可见,课程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课程改革的成功最终决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并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同时,课程思政是国家战略部署的新课程建设方向,双创教育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双创与课程思政融合将必然在课程建设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推动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加快一流课程的建设进程。
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培养符合新时期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必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评审结果公示一览表

蓝草 盛显容 王海洋 毛志雄 贺章波 余莉 李琼 高亚文 叶艳胜 贾向红 李妍辉 袁琳 周传和 杨崇君 杨子红 林松 熊荣伍 李书安 张维功 张亿瑞 李亚 谭晓明
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为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例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程顶层设计研究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与整体性研究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公文处理工作能力视阈下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实证研究 医学生生死教育有效模式研究——以开设生死教育课程为视角 高职院校干部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第 2 页,共 10 页 湖北师范学院 湖北师范学院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医药学院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文华学院 文华学院 武昌理工学院 武昌理工学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专项任务项目
探究如何有效发挥创新创业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

探究如何有效发挥创新创业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作者:姜伦代永建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4年第07期[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探索一种新的载体及途径来满足隐形化、网络化和可持续性等这些新的需求。
创新创业活动是深化大学生技能素质教育的重要起点,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卓越、团结和奉献精神的重要途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因此,将创新创业活动作为一种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值得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基金项目] 2020—2022年合肥工业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探究以创新创业活动为载体,发挥创新创业思政育人功能的管理体制”(JS2020HGXJ0107)[作者简介]姜伦(1989—),男,安徽宣城人,硕士,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教育管理科科长,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代永建(1979—),男,安徽合肥人,硕士,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后勤管理综合办公室主任,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07-0129-04 [收稿日期] 2022-12-16创新创业活动是一种于课外开展的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第二课堂学生活动,促使参赛学生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程的知识去设计及解决实际问题或特定问题。
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和更高水平的基础上,创新创业活动是测试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通过竞赛解决某一学科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创业活动为培养较高综合素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深化和促进了教学改革。
通过竞赛,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不仅得到了锻炼,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双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双创”教育研究

“双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双创”教育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必须具备更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些高校开始探索“双院制”模式下的大学生“双创”教育。
双院制模式是指在传统学院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创新创业学院,通过学院之间的协作与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和资源。
双院制模式下的大学生“双创”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外部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
双院制模式下的大学生“双创”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学院之间协作不足、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研究双院制模式对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影响,探讨其优势和挑战,以及提出应对之策,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赘述】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在“双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揭示其中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双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该模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作用,为大学生的双创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研究“双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双创教育的优势和挑战,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本研究旨在为大学生的双创活动提供有益的探讨与分析,为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和职业素养提高提供参考和支持。
2. 正文2.1 双院制模式对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影响双院制模式对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双院制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
通过学校内部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大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接触到创业项目,并得到实践的机会。
双院制模式促进了跨学科合作和交流。
不同学院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多元化思维和创新思路,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双院制模式还加强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课题立项表

58
魏世红
创业教育视角下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案 体系研究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管理系
59
白日霞
中国咼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案体系研 究
大连民族学院创新教育中
心
60
徐志玲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案体系研究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
院
61
李运芝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案体系研究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62
建设与发展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
27
张绰庵
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 建
河北体育学院
28
刘振忠
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
教育现状及对策
河北体育学院
29
范秦海
河北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
现状与创新创业发展对策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3
30
李祖超
中美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教
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与
评估中心
9
孙德峰
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发展模式 研究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科
研处
10
仪建红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
11
杨军
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长春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发
展战略研究所
12
呼艳芳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
治理论教研部
41
戴梅红
数学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
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
学院
42
徐光志
地方综合性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
高校德育背景下的创业教育研究

[ 摘 要 】 随 着 当今 科 技 的 高速 发 展 , 人 类 目前 已 经 进 入 了 以知 识 经 济 为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时 期 。在 国 内高 等教 育机 构 内进 行 创 业 教 育 , 才 能造 就 拥 有 自主 创 业 本 领 的 合 格 人 员 . 才 能 满足 当 前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求 。在 这篇 文 章 中 , 我 们 将 沿 着 道德 教 育 的 路 线 , 从 指导理念 、 实 施 原 则 等 方 面 系统 理 性 地 分 析 大 学 生创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思路 , 在 文章后半部 分 , 我 们将 继 续 从 道 德 教 育 的 角 度
2 0 1 4年 第 1期
理 论 观 察
T h e o r e t i c Ob s e r v a t i o n
No . 1 , 2 0 1 4
S e r i a l No .91
( 总第 9 1期)
高校德 育背景下的创业教 育研 究
洪 涛
( 徐州工程学院 。 江苏 徐州 2 2 1 0 0 0 )
深 层 次 的创 业 “ ] 。
特魅力 , 从 而确保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 并 在 这 种 环 境 中 找 到独 立 创 业 的精 神 力 量 。
二 、 大 学 生 创 业 教 育 的 实 施 原 则
1 . 积极调动 . 教 育 引导 与 主 体 自觉相 结合
向生 活 回 归 是 德 育 教 育 的 一 项 重 要 工 作 。将 这 一 理 念 作 为 德 育 教 育 的重 要 理 念 .并 在 创 业 教 育 开 展 的过 程 中根 据 接 受 培 训 的 学 生 在 日 常 工 作 学 习 过 程 中 所 确 实 经 历 的 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断提 高, 为了 实现 自 我价倬, 很多大学 生走 向了自 主创业的道路 , 同时很多 德素养 , 才 能积极 的面对创 业 。 从行为 方面 看, 通 过德 育教育 能引导学 高校也 开设 了 相应的创业教育课 程 , 以提 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从德 育 生积极 的参与到实践 活动 中, 利用模 范力量 激发大学 生的行为 动力, 从
视 角下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 式进行 分析,能构建一个 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 境, 提 高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因此, 从 德育视角下开辰 大学 生创 业教 育活 动是 十 分重要 的 。
而不 断提 高大学 生的创业能力。
2 . 2 创 业教 育是德育教育的载体 在 以往 的德 育 教育 中, 其 载体主要 是 思想 政治 课程 , 德 育 课程 开 【 关键 词] 德育; 大学生 ; 创业教育 设 的虽然 比较 全面 , 但 是其 内容十分枯燥 , 很容 易引起 学生 的反 感 , 这 也是德 育课程课 时较多 , 但实 际教学 效果较 差的主要原 因。 对于德 育教 前言 育, 如果只是 采用单一 的载体 , 不注 重德 育 的实践应 用, 就 会造成 学生 在2 l 世纪 , 科学 技 术飞 速 发展 , 知 识经济 时代 已然到 来, 对 国家来 “ 知不能引导行 ” 的现象 , 长期以往 , 就 会严重 影响到德育 教育的效果 , 说, 各类创 新型、 创业 型人 才的综 合素质直 接影响 到国家 的综合 实力 , 甚至 会对 于我 国当代 大学生 的综 合素质 造成 影响 。 将 创业 教育 引入德 因此, 在 新 环境 下, 高校 开设 大学生创 业教育课 程 , 培养 创业 能力强 的 育教育 中, 一方面 能有效地 改善德 育教 育载体单一 的局面 , 确保德 育教 人 才已经 成为时代对 高校的要求 。 从德育视 角看, 完善大学 生创 业教育 育的实效 性, 另一方 面还 能为创 业教育提供 良好 的平台, 确 保创 业教育 是 当前高校管理 工作 十分重 要的一项 内容 , 也是促 进高校 改革创 新的重 能满足当代大学生 发展需求 。 要措 施 。 下面就 德育视 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 模式进行 详细研 究。 此 外, 对 于德 育 教育 , 传统 的教 学模 式 已经 不能满足 现 代发展 需 求, 而创 业教 育的引入 , 则为德 育教育 提供 了良好 的发展 路径 。 在 传统 1 . 德育视角下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1 . 1 德 育与创业教 育内在 统一 的德 育教 育 中, 只是 按照单一 的标准 , 对所有个 体进行 改造 , 以期每 一 对高 校而言, 创 业型 人才的培养 必须建 立在创 业教 育的基础上 , 对 个 个 体 都 能达 到标 准 , 在 教育过 程 中, 忽略了个 体 之 间本身存 在 的差 创业 教育 而言, 与高 校德 育教育是 密不可分 的, 首先从创业 教育 的目标 异 , 忽略了个 体的创 造力 、 创 新力培 养 , 最 终导 致培养 出来 的学 生不能 及 内涵看 , 创业 教育是为了培养大学 生的创业 综合 素养 , 尽可能 的提高 适应社会 竞争环 境。 传 统德育 教育的不足, 使得德 育教育 陷入迷 途中, 大学生在 社会上 的创 业成功 率 , 使得大学生 适应社 会发展 需求 。 对 于高 但 是创业 教育 的引入 , 为德 育教育提 供了新 的空 间, 进一 步完善了德 育 校德 育教 育, 其教学主 要 目 标是 为了培养大 学生德 、 智、 体、 美 等各方面 教育, 因此, 对高校教育 而言, 创 业教育是德育教育 的新载体。 素质 , 确保 当代 大学生 能成 为合格 的社会 接班 人, 从这一点看 , 大 学生 3 . 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德育 教育和大学 生创业 教育是相互统 一的,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德 育教育 3. 1 认知 定位不准确 的具体表 现。 其次 , 从德育 教育内容看, 主要包 括人生 观、 道德观 、 价值 目前, 对 于大学 生创业教 育, 高校 还缺 乏 正确 的认识 , 还 没有从理 观, 其重 点是培 养 学生具 有 良好 的道德素养 , 在 大学创 业教育 中, 主要 念 指导层面对 大学 生创业教育进行分析。 对大学 生创 业教 育还存在一定 是培 养 学生 的创业 意识 、 创业 精神、 创业 素养及创业 能力 , 在教学 过程 的偏年 , 过于注重功 利性 价值 , 将 创业 教育看做 是 ‘ ‘ 企业 家教育” , 同时 中, 必 然会培养 学生树立 良好 的道德 观念及 坚韧 不拔的品质 , 这些内容 还有部 分师生错 误的认 为, 创业教育仅仅局 限于部 分学生 , 如学 习成绩 与大学 生德育 教育相 互契合, 因此 , 大学生创业 教育和德 育教育是 相互 好 、 综 合素质 高的学 生 , 很 多大学 生没有积极 的参 与到创 业教育 中, 从 统一 。 而对 大学生创业教育 发展造 成一定 影响 。 此 外, 还有 的人认 为大学生创 1 . 2 高校 内在环 境改 变的现 实需求 业教育 其实 就是 对 大学生 就 业进 行指导 , 没有全面认 知大 学生创 业教 进入 2 1 世纪 以后 , 我国经济、 政治 、 文化等发生了极 大的改变 , 而高 育 , 在具体 实 施过 程 中, 仍然 以为大学 生找工作为 主。 这些 观念使 得大 校 内在环 境也发 生了很大 的变化 , 首先 是大学生就 业压力 的持续提 高, 学 生创业 综合 素质 的提 高受 到极 大限制 , 也对 大学 生创业教 育的 持续 使得大学 生面临着 “ 毕业等于失 业” 的现状 , 其次 , 创业 活动 、 创 新能力 发展造成 影响。 越来 越受社 会各界 的关注, 与 国外发达 国家相 比较, 我 国从 业人 员的创 3 . 2 缺 乏系统的课程体 系 新 能力 、 创 业能 力有急需 提高 , 特 别是高素 质创 业 型人 才, 为立 足于 国 目前 , 在 我国 的高等 院校 中, 还 没有 将 创业 教育 专 门设 置成一 个 际, 我 国高校必须 加强对创业 型人才 的培养。 学科, 高校的创业 教育还是 仅仅停 留在就业 指导、 创业 设计 大赛 等层次 2 . 德育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联 上, 这很 难对 大学生创业精神、 创业 能力 、 创业 素质进行全方位培 养。 另 对于德 育教 育和创业 教育, 虽然 在教学 方式上有一定的差 异, 但是 外, 一 些高校 虽然开设 了创业教 育课程 , 但并 没有从创业 教育 的基 本 目 在培 养 学生 品质、 能力、 素养 等方面具 有相 同的 目 标, 可 以说 德育 教育 标出发, 而是将 创业 教育当做 选修课 , 并没有系统 的建 立创业教育 课程 是大学 生创 业教育 的基础和 基本导 向, 而创 业教育则是大学生德 育教育 体系 , 对创 业教育 的重视 力度 远 远低于专业 教育, 即便是在创 业教育活 的载体 , 德育 教育和创业 教育两者相互促进 、 共 同发展 。 动 中, 也仅仅是培 养 学生 的创 业 技能 , 对于 学生的创 业精神 、 意 识等并 2 . 1 德育教育是创业教 育的基 础 不重 视 , 这很 难培 养 出满足社 会发展 的高素质 创业 型人 才。 同时, 创业 创 业教育 的重点是培 养学生 的创业 意识、 创 业精 神、 创业 素养及创 教育还存 在教学 方式 单调 , 教学 内容 陈 旧等 问题 , 学生没有结合 实践学 业能力 , 对 于创业 意识和 创业精神 的培 养, 必 须建立在 德育 教育的基础 习创 业知识 , 导致创业教育 的实 效性受 到很 大影响。 上, 只有通过德 育教育, 才能 有效地激 发大学生的 自 我 管理、 自我教育、 3 . 3 缺 乏 良好的环境 氛围 自我 完善意识 , 才能让 学生将 “ 创 业” 这一个 名词转变为 真正 的行动 , 对创业教 育而言 , 环 境氖 围有很大 的影响, 只有构建一 个 良好 的环 境氛 围 , 才能为 创业 教育提 供 良好的平 台。 就目 前 而言, 我 国高 校 的创 才 能为大学生创业提 供 持久 的动力。 此外, 德 育教 育还 对创 业教 育有 引导 作用 , 在创业 教育 中, 教 学活 业教育还 缺乏一 个 良好 的环 境氛 围 , 在 高校 内部 , 不管是在 校园文化、 还是在 人才 培养 方面 , 都没有 向创业教 育方面倾 斜, 同时高 动 的价值 、目 标、 行 为等 都受 到德 育 教育 的影响 , 从价值 方 面看, 通过 激励 导 向, 相关政策 等都 没有与创业 教育衔接在 一起 , 使得创 德 育教育 能让大 学生更加科 学、 客观 的评价创业 , 也能让 大学生更加全 校 的教学管理 制度 、 面 的理 解创业 , 这 对培 养大学生正 确的创业 意识有很大 的帮�
文教专论 ̄ C U L T U R E A N D E D U C A T I 究
王洪涛 李营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摘 要】 近年 来 ,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持续增加 ,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 教育 , 大学 生只有树 立正 确的世界观 、 价值 观 , 才 能形成 良好 的职 业道